论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发展
生物化工论文酶工程的发展

目录酶工程的前景 (2)酶工程的发展 (2)酶制剂: (3)国外酶制剂发展 (3)国内酶制剂发展 (4)酶的固定化 (4)酶固定化的现状 (4)酶固定化的进展 (5)( 1 ) 新载体 (5)(2)新方法 (5)(3)新机理 (5)酶的遗传修饰与化学修饰: (6)遗传修饰 (6)( 1) 多位点定点突变技术 (6)( 2) 酶定向进化技术 (7)化学修饰 (7)酶生物反应器 (8)生物反应器的发展 (8)1、以代谢流分析为核心的生物反应器 (8)2、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物反应器 (9)3、带pH测量与补料控制的摇床──摇床应用技术的发展 (10)4、生物反应器中试系统设计 (10)5、大型生物反应器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10)酶的应用现状 (11)酶工程在污染处理中的作用: (11)酶工程在农产品加工上的应用: (11)酶工程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12)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12)酶工程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及转化中的应用 (13)酶工程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13)酶工程在中药活性成分转化中的应用 (14)课程建议: (14)本课程优点: (14)本课程的改进建议: (14)参考文献 (15)酶工程,从定义上来说,是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主要由酶的生产、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和生物反应器四个部分组成。
简而言之,酶工程就是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
它包括酶制剂的制备,酶的固定化,酶的修饰与改造及酶的反应器等方面内容。
酶工程的前景酶因其反应的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的特点,已和生物工程,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构成了当今的三大前沿科学。
而作为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在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和支柱作用。
而工业用酶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医药,纺织,农业,日化,食品,能源,化妆品以及环保等行业。
中国酶制剂产业进展现状和前景

中国酶制剂产业进展现状和前景——中国发酵工业协会酶制剂分会程池酶制剂产业的完整概念应该包括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
酶制剂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和深切成为酶制剂产业持续进展的动力,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进展,尤其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程的进步又使酶制剂生产和产品能够不断知足酶制剂应用领域的需要。
酶制剂产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起步和迅速成长之后,现已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度发展。
过去10年里,国际酶制剂产业的生产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以及对各个应用行业的引入和实践,把酶制剂产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浪潮,世界生物技术产业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世界酶制剂产业表现活跃。
2001年世界酶制剂年销售额达16亿美元,我国各种工业酶制剂总产量超过32万吨,产值6亿多元,应用覆盖洗涤剂、纺织、酒精、白酒、啤酒、味精、有机酸、淀粉糖、制药、制革、饲料、造纸、果汁、肉、蛋、豆、奶、面制品加工等诸多工业领域,创造工业附加值数千亿元。
酶制剂是一种生态型高效催化剂,具有高效、安全、生态和环保等特点,能够有效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应用产业开发新产品、提高质量、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酶制剂产业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前卫产业和21世纪最有希望的新兴产业之一。
发展现状产量激增质量优异据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我国2001年酶制剂生产量为32万吨。
中国酶制剂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六五至八五期间,生产量年平均增长分别达到22%、28%和21%。
目前我国酶制剂生产企业约100家,均为中小型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多万吨。
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酶种有20多种。
产品以糖化酶、α-淀粉酶、蛋白酶等三大类为主,另外还有果胶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碱性脂肪酶、木聚糖酶、α-乙酰乳酸脱羧酶、植酸酶等。
酶制剂论文

酶制剂的发展历史及前景我国酶制剂工业发展很快,酶制剂品种越来越多,应用技术也越来越精,但是品种还比较单调,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国外酶制剂的进入,酶制剂的品种逐渐丰富了,应用领域扩大了,带动了中国酶制剂向"高档次、高活力、多品种"的方向进展,使中国酶制剂形成了一个独立行业,在国民经济地位中占了重要一席。
中国酶制剂的发展概况我国的酶制剂始于1965年,成立了无锡酶制剂厂,这是我国第一家酶制剂厂。
该厂不断发展壮大,酶制剂产量不断增长,品种不断完善,科研成果频繁出现,成为我国酶制剂科研、生产、应用的综合基地。
无锡酶制剂厂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我国第一代酶制剂科研和生产的专业人员,也为不断发展的中国酶制剂事业作出了贡献。
酶制剂的需求日益增加,从九十年代开始在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逐渐建立新厂,经过改革、发展,至今已有30多家工厂,形成了我国酶制剂行业,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0世纪60年代仅生产单一品种,到90年代已能生产10多个品种。
目前由于引进了新型酶,国内已能生产28个品种。
应用领域扩大了,应用面由酿酒扩大到淀粉糖、味精、食品、皮革等行业。
酶制剂发酵水平和提取收得率大幅度提高,消耗降低,价格下降。
酶制剂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我国固体型粗制酶已逐步被液体型食用级精制酶所替代。
原来国内多数加工厂是将发酵液用硫酸铵盐析或酒精沉淀,经过滤干燥而成固体酶,这种产品含有残渣、硫酸铵等混合物。
目前,一些工厂采用发酵液过滤、超滤膜浓缩提纯技术,使粗制酶加工为精制酶,这样食品酶产品就上了等级。
国外酶制剂进人中国市场,由于竞争需要,促进了中国酶制剂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新型酶,高活性、高纯度、高质量复合酶将成为今后酶制剂的发展方向。
新型酶制剂的出现,酶制剂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将促进我国发酵行业及相关应用领域飞速发展。
二. 酶制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酶制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味精、制药、有机酸、淀粉糖、纺织、皮革、洗涤剂及保健品等很多领域,并且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差距。
酶的发展现状

酶的发展现状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酶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历史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科学、市场等各行业的影响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综述了酶的精炼过程、历史阶段和对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酶推动食品业和化工业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着重于酶催化作用的应用。
用酶对棉纤维进行前的处理;纺织、原料和化妆品的出现,将刺激工业酶的增长;酶将洗涤剂朝低磷或无磷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酶、发展、阶段、应用、生活、工业在讨论酶的发展现状之前,我们首先对酶工程的发展作以简单的介绍.1、酶工程发展情况简介原始的酶工程要追溯到人类的游牧时代。
那时候的牧民已经会把牛奶制成奶酪, 以便於贮存.他們从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制奶酪的经验, 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要使用少量小牛犊的胃液.用现代的眼光看那就是在使用凝乳酶。
此后, 在开发使用酶的早期, 人們使用的酶也多半來自动物的脏器和植物的器官.例如, 从猪的胰脏中取得胰蛋白酶來软化皮革;从木瓜的汁液中取得木瓜蛋白酶來防止啤酒混浊;用大麦麦芽的多种酶來酿造啤酒;等等. 1894 年,日本科学家首次从米曲霉中提炼出淀粉酶,并将淀粉酶用作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从而开创了人类有目的地生产和应用酶制剂的先例。
1908 年,德国科学家从动物的胰脏中提取出胰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混合腹有诗书气自华物),并将胰酶用于皮革的鞣制。
同年,法国科学家从细菌中提取出淀粉酶,并将淀粉酶用于纺织品的退浆。
1911 年,美国科学家从木瓜中提取出木瓜蛋白酶,并将木瓜蛋白酶用于除去啤酒中的蛋白质浑浊物。
此后,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就逐步发展起来了。
然而,在此后的近半个世纪内,酶制剂的生产一直停留在从现成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组织或细胞中提取酶的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原料有限,所以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1949 年,科学家成功地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出了细菌α-淀粉酶,从此揭开了近代酶工业的序幕。
早在 1916 年,美国科学家就发现,酶和载体结合以后,在水中呈不溶解状态时,仍然具有生物催化活性。
酶制剂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酶制剂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一、酶制剂的定义和分类1.1 酶制剂的概念和作用酶制剂是指生物酶用于改变商品或原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的一种制剂。
酶制剂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性质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酶制剂的分类及应用领域酶制剂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动物酶、植物酶、微生物酶等;根据其作用方式又可以分为单一酶、复合酶。
酶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制药、纺织、皮革、造纸、石化、环保等行业,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1)食品饮料行业:酶制剂可以用于面包类、糖果类、奶制品、果汁果酱等,改善口感和其他特性。
(2)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酶制剂可以应用于药物合成、生产酵素、肽类、糖类等。
(3)工业酶市场:酶制剂在清洁剂、除臭剂、油料加工、酿造、造纸、皮革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4)农业酶市场:酶制剂在饲料添加、饲料添加剂、油料压榨、污水处理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
二、酶制剂市场现状2.1 酶制剂市场规模国内酶制剂市场刚刚起步,但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和稳步的增长。
按照目前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几年国内酶制剂市场发展速度将不断加快。
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酶制剂市场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2版)》显示:2017年全球酶制剂市场规模45.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2018年全球酶制剂市场规模49.5亿美元,同比增长8.0%;2019年全球酶制剂市场规模53.2亿美元,同比增长7.6%;2020年全球酶制剂市场规模57.0亿美元,同比增长7.2%;2021年全球酶制剂市场规模61.0亿美元,同比增长7.0%。
2021年中国酶制剂产量169.7万标准吨,同比增长5.26%。
2021年中国酶制剂需求量159.9万标准吨,同比增长5.02%。
2.2 酶制剂行业发展历程上个世纪末,中外有限公司推出了市场上的第一批酶制剂,标志着中国酶制剂市场的开端。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酶制剂市场一直高速增长。
2024年酶制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酶制剂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酶制剂是一种用于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分子。
由于酶制剂在各种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酶制剂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快速增长。
本文将对酶制剂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酶制剂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酶制剂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酶制剂在食品与饮料、生物燃料、医药、洗涤剂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主要应用领域1. 食品与饮料行业在食品与饮料行业,酶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酶解、发酵和漂白等工艺。
酶制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此外,酶制剂还可以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以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
2. 生物燃料产业生物燃料产业是酶制剂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酶制剂可以催化生物质发酵产生乙醇和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酶制剂市场的增长。
3. 医药领域在医药领域,酶制剂主要应用于制药工艺中的催化反应和分子合成。
酶制剂具有高效、环境友好和可控性强等特点,可以提高药物的合成效率和产率。
此外,酶制剂还可以用于制造生物药物和诊断试剂。
4. 洗涤剂行业在洗涤剂行业,酶制剂被广泛用于洗衣粉、洗碗液等清洁产品中。
酶制剂可以去除衣物和餐具中的污渍,提高清洁效果。
与传统的化学清洁剂相比,酶制剂更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趋势1. 创新产品的推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酶制剂企业开始研发和推出创新产品。
这些新产品具有更强的催化效率、更广泛的底物适应性和更长的稳定性,可以满足不同工业领域对酶制剂的需求。
2. 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酶制剂市场越来越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许多企业开始研究和生产更环保的酶制剂,以满足市场需求。
3. 区域市场的扩张酶制剂市场的发展不仅在全球范围内稳步增长,还表现出区域市场扩张的趋势。
酶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生物制药:工业酶制剂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抗生素、维生素、 氨基酸等药品的生产过程。利用工业酶制剂的催化作用,可以提高药品的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2、化工:工业酶制剂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有机合成、石化、精细化 工等。利用工业酶制剂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可以实现某些传统化工生产难以完成 的任务。
3、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酶制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酶制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能 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酶制 剂在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和发展。
应用实践
1、生物医药领域
在生物医药领域,酶制剂的应用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溶血栓 酶作为酶制剂的一种,可以有效治疗血栓性疾病。通过使用溶血栓酶,可以溶解 血栓并恢复血液流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酶制剂在抗生素、抗病毒药 物等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4、安全性高:工业酶制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较高,对人体和环境 危害较小。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酶制剂的市场需求量逐年 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工业酶制剂市场规模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同时, 随着新产品和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工业酶制剂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五、工业酶制剂的研究现状
与传统的化工生产方式相比,工业酶制剂具有以下优势:
1、高催化效率:工业酶制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能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生产效率。
2、高度专一性:工业酶制剂具有极高的专一性,只对特定的底物进行催化 反应,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3、环保友好:工业酶制剂属于生物催化剂,对环境友好,有利于降低生产 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研究现状
1、工业领域
在工业领域,酶制剂主要应用于纺织、造纸、皮革、石化等行业。通过使用 酶制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例如,在纺 织工业中,淀粉酶可以用于棉织物的退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酶制剂行业市场专项调查报告

酶制剂行业市场专项调查报告在当今物产丰饕的时代,人类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显现,为此,各行各业都正在逐渐改变工作方式,以迎合这一需要。
酶制剂行业也不例外。
酶制剂,是指添加了生物活性酶的制剂,广泛应用于酵母制品、维生素和氨基酸的生产等领域。
通过酶催化反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质量稳定,能够充分利用原料,并利用生物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本报告主要对2024年度的酶制剂行业进行市场调查,以下是对报告的主要发现:一、市场规模:2024年,全球酶制剂市场规模达到96.69亿美元,相比2024年的86.92亿美元增长11.2%。
其中,亚洲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大,工业化程度高,酶制剂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二、市场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酶制剂将在食品和饮料、清洁产品、生物能源等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工程酶的开发,未来酶制剂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也将进一步提高。
三、竞争格局:全球酶制剂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的公司有诺维信,阿比恩,巴斯夫,杜邦等。
其中,诺维信是全球最大的酶制剂公司,市场占有率约为48%。
四、行业风险:酶制剂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以及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不准确。
除此之外,由于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依赖于生物技术,技术研发和更新速度的快慢也将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
五、行业发展前景: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和政府机构越来越重视环保消费,预计酶制剂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同时,由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酶制剂行业也会有更多的跨境合作和新业务模式的出现。
总而言之,酶制剂行业在2024年表现良好,随着环保和健康理念的加强以及更多的技术创新的出现,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以上报告只是个初步的行业趋势展望,仍需要关注政策法规变动、新技术创新、市场动态等多方面因素,以便更有效地把握酶制剂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变革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王睿,刘桂超(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分析了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现状及酶制剂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酶制剂工业产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在面包焙烤业、果蔬加工业、造纸业、啤酒业、纺织业等行业的应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酶制剂和促进酶制剂工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酶制剂工业;酶制剂;发展状况;产品应用中图分类号:F4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1)01-0068-02Development Status of Enzyme Preparation Industry in ChinaWANG Rui ,LIU Gui-chao(College of Life Science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zyme preparation industry and its major problems in China.And it alsore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enzyme preparations in production and life,including bread baking industry,fruit and vegetable processing industry,paper industry,beer industry,textile industry and other fields.The study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bout enzyme prepar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zyme preparation industry.Key words :enzyme preparation industry;enzyme preparations;development status;product applications 酶制剂工业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报道,全世界发现的酶类约有3000多种,而在工业上生产的约有60多种,但真正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只有20余种[1]。
根据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统计显示,全世界酶制剂市场正以年平均11%的速度逐年增加,因此,酶制剂工业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面包烘烤业、果品加工业、造纸业、纺织业等服务于人类的各种行业[2]。
1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1.1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现状我国酶制剂工业的递增速度约为每年10%,世界上酶制剂产品正逐步增加,应用领域与技术也越来越广泛,但是我国的酶制剂产品相对较为单一,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逐步成熟的酶制剂应用技术使我国酶制剂向“高档次、高活力、多品种”的方向发展,酶制剂在我国逐渐成为独立的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酶制剂产品分为3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在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的可称为优等品;在国内达到先进水平的可称为一等品;处于国内一般水平的成为合格品。
优等品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与检验,例如:大肠菌群、重金属、细菌总数、沙门氏菌数量测定以及保存期间的酶活考核等。
在蒸馏酒类和食品工业中,必须使用优等品进行生产。
酶制剂等级的划分,不仅有助于企业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酶制剂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造纸、洗涤剂、乳制品、纺织、饲料、酒精、食品烘焙、果汁加工、石油开采、啤酒、皮革、淀粉糖、医药、化工等多领域,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且其应用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我国最早的酶制剂工业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出的产品是用于纺织品退浆的BF7658α-淀粉酶[3]。
现在的酶制品已经更新换代,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酶制剂主要以淀粉酶、糖化酶为主,二者总量占出口总额的80%以上。
进口酶制剂主要是一些国内急需的,制造尚不及国外的酶类,例如:普鲁兰酶、耐酸高温淀粉酶等。
在2008年,全世界酶制剂销售总量达30亿美元,中国酶制剂公司销售额仅占10%,并且主要以销售比较低级的糖化酶、淀粉酶等为主,约占总量的82.35%。
而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等比较高级的酶类产量相对较少,且酶活性较低、竞争力不强。
酶制剂产品在食品及饲料行业迅速发展,使我国国内的生产菌种和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而且,酶制剂质量和产量的提高,不仅带动了相关行业迅猛发展,其竞争力也日益增强。
综上所述,未来的酶制剂产品将会向以下几个行业发展:造纸业、纺织业、污水处理、能源生产等领域。
1.2我国酶制剂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酶制剂工业从诞生到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经历了一段艰辛的过程。
特别是我国酶制剂工业起步较晚,受国外同行业公司的压力较大。
酶制剂工业发展到今天,的确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但是,国外酶制剂公司仍然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特别是一些比较出色的公司,例如,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 )、丹尼斯克公司(Danisco )等[4]。
1.2.1研发资金、人员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差:我国酶制剂公司用于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的资金不到其产品销售额的1%,人员投入也严重不足。
相比之下,国外酶制剂公司在研发上的资金投入约为其销售额的1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19%。
例如,诺和诺德公司在1998年竟把19%的销售额用作科学研发,而研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23%。
如此看来,国内酶制剂公司的研发资金远远不足,这是制约酶制剂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1.2.2设备落后,生产水平较低:总体而言,国内酶制剂公司的各项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
大多数工厂还沿用硫酸铵盐析工艺或发酵液直接喷雾干燥工艺。
这会收稿日期:2011-01-15作者简介:王睿(1989—),男,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发酵工程。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1):68-69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产品纯度低、产品质量低下等严重后果。
虽然国内企业在近几年已改进了一些生产技术,但就总体来看还是面临着诸多不合理之处。
这就导致国内企业生产出的酶制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远远低于国外企业。
1.2.3制造技术落后,产品种类少,供应范围有限:我国生产的酶制剂一直都是未经除菌操作的粉状粗酶制剂,这在国外已经淘汰。
国外大多生产的是液型酶制剂,并且经过严格的除菌操作,使用安全、纯度较高。
最近几年,国内的酶制剂公司才开始改进生产技术,研发液型酶制剂的生产工艺。
但是,液型酶制剂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得不到提高,而且,酶制剂产品的种类更是相对较为单一,产品供应范围极为局限。
2酶制剂工业产品的应用2.1面包焙烤业几百年前,人类就用保鲜剂酶来焙烤高品质的产品。
这些酶应用于面包焙烤业,使得烤出的面包以及其他产品的体积更大、颜色更好、颗粒更柔软,其口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焙烤的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会变得干燥、坚硬、口感变差,这些变化统称为变质,因此,每年仅由于变质而引起的损失就超过1亿美元。
最近,人们开始关注把酶作为(ITS)α-淀粉酶在淀粉液化后其活性较高,但在焙烤过程完成前却失活的问题。
因此,如果能够生产(可以以微生物作为载体)出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酶活性的淀粉酶类,便可有效解决该类问题。
2.2果蔬加工业用原果胶酶抽提果胶:果胶在未成熟之前是以原果胶形式存在的。
在果实成熟时,原果胶会转化为成熟的可溶性果胶。
用各种微生物(枯草杆菌、黑曲霉、酵母、担子菌等)生产的果胶酶已经被用于从橘皮、葡萄皮、苹果、胡萝卜中提取果胶。
这种用酶抽提果胶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污染、成本低等优点。
并且,抽提出来的果胶质量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
用真空或加压渗酶法进行罐头硬化,橘子剥皮:有果胶酶存在的条件下利用真空或加压法浸渍果蔬,让果胶酶渗入组织而发挥作用。
在欧美,该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橘子剥皮和脱囊衣等操作上。
另外,在桃肉硬化过程中,让甲基果胶酯酶同Ca2+一起渗入果肉,可以提高桃子3倍的硬度。
在腌制蔬菜时也可用该种方法增强蔬菜的脆性。
2.3造纸业当前酶制剂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在造纸业中用于纸浆漂白、废纸脱墨以及纤维改性等重要过程。
造纸时要利用化学、物理的方法将原料中的果胶、半纤维素、木素、树脂、脂肪和其他有机和无机物成分除去而使纤维分散,在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因此,造纸行业成了污染的源头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开始认识到在造纸过程中实现零污染或减少污染的重要性。
而工业酶法便是一种有效避免环境过度污染的方法。
将工业酶用于木质素的降解可有效减少造纸过程中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为了将纸张中色素来源的木素等物质除去,必须使用氯、次氯酸、二氧化氯等物质处理,其所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够有效降解木素并且避免环境污染的方法,而工业酶法便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已经发现的对木素有降解作用的酶有木素过氧化酶(LIP)、锰依赖型过氧化酶(MnP)和漆酶。
它们均来自于一种白腐菌。
其中,只有漆酶对硫酸盐和亚硫酸的盐浆具有较好的脱木素作用(去除率可达25%~50%)。
但是,能够完全降解木素的酶至今还没有被发现。
1986年芬兰提出了一种改良方法,就是用木聚糖酶切断木素与植物纤维间的联系而使木素容易除去,由此来提高纸浆的白度,节省漂白剂的用量。
该方法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有效地减轻了造纸过程中连带的环境污染问题。
2.4啤酒业随着酶制剂工业与啤酒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啤酒业中应用酶的领域越来越多[5]。
在啤酒业中,酶制剂作为重要的辅料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例如,大米的高温糊化与液化中需要进行煮醪操作,而高温淀粉酶便应用其中;玉米与玉米淀粉的中温糊化需要中温淀粉酶;小麦与小麦芽的低温糊化多使用多聚糖酶和蛋白酶。
水解蛋白质则需要用蛋白酶和肽酶。
可以加入容器中慢慢预热,也可以直接加入沸水中。
啤酒的一些品种也会使用果汁、蔬菜或坚果作为辅料,因此需要添加果胶酶、复合酶和纤维素酶等酶制剂。
2.5纺织业现代棉纺织工业用大量纤维素酶来处理棉布。
棉布中的纤维素被大量分解,便制造出人们喜爱的牛仔裤。
用纤维素酶取代砂石处理棉布后,天然纤维非结晶区发生部分降解和改性,使织物柔软、光洁,手感和外观舒适。
国内大多使用绿色本霉或里氏木霉的酸性纤维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