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01-15T11:51:42.1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范强杨莎莎王大玮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启源(西安)大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控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将对产品的市场声誉和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直接威胁,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稳健发展,因此做好质量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企业开展质量管控的过程中,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近年来较为主流的管理理念,已成为很多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基础理念,对于保障企业产品质量的整体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着眼于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企业建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思考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更严峻的市场竞争。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质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建立完善的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一种管理方式。它指的是在对企业产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企业全体员工都参与的前提条件下,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客户的满意度为目标,并提升员工工作水平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所谓的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产品策划、设计、制造、辅助和使用五个阶段进行质量监管,其工作重心不但要提升企业产品的服务质量,还要强调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确保工作水平的提升;不仅要严格把控企业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更是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加强企业的采购、销售和售后等方面的工作,对其工作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

2如何推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2.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深入参与生产过程

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实施过程中,为了提升有效性,推动企业生产环节的相关部门在质量管理进步方面多出成果,首先可以进一步放宽对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的授权,包括质量控制制度方案的自主裁量权以及部分制度执行情况的审批权等等,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对职能范围内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进度及质量的责任。其次,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深入参与生产管理环节中不同环节的具体责任人的工作实施,从质量管理的对策到制度执行框架搭建的指导,全方位给予相应的支持,确保质量控制成果产出的时效性和质量。

2.2从企业绩效视角看消费与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不同于传统质量管理,管理实践已逐渐聚焦于使单纯的过程控制与可持续的经营结果相融合。在当前阶段,由生产者主导的卖方市场的天平已开始向消费端倾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很大程度上由消费者所构成的买方市场来主导,制造商的质量投入水平和企业的质量管理成本都会受到消费市场的影响。反之,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与服务,其消费选择也会由于质量水平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对食品、药品等关乎民生的行业来说,质量甚至成为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首要选择依据。由于产品市场中固有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虽具有购买的意愿,但若通过厂商提供的信息无法确认商品质量水平是否可靠,消费者宁愿不作出购买的选择,甚至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失灵现象。此时,不仅销售额与获得经营利润等传统经济效益目标落空,全面质量管理所强调的顾客满意、产品与服务、企业社会责任等“卓越”的经营绩效都将无法实现。

2.3构建科学合理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影响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质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人才、硬件设施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只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健全和完善的,才能够保证企业对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样,在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中,只有健全且完善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对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权责和运行流程进行明确规定,才能合理分配企业产品生产必须的资源,才能有效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为保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对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才能分清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员工的工作责任,进而明确各部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和职责,保证企业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确保企业产品的高质量水准。

2.4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注重效益导向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也是为了减少整个生产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低效劳动力和物质消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必须创设完善的质量考核体系,比如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的员工或团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员工或团队,应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可大大提高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2.5强化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

提高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让全员意识到质量是全体人员的责任,而不是单一性地认为“质量”就是质量部门的责任,应该鼓励全员参与质量建设。可以通过培训、宣传质量的重要性以及不重视质量的危害,让全员从心理上接受质量与效率不是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观念。

2.6全面质量管理需充分结合科学的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企业的一些基础条件都逐渐接近国际的先进水平,但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企业要想充分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就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提升科学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此同时,需要不断优化质量管理的人员结构,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随时分析、发现和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而提升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水平,确保其管理的科学有效性。

2.7建立全面质量管理责任机制与完善各组织协调能力

建立质量管理责任机制尤为重要,明确企业各级阶层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有利于企业质量管理的统一进行,提高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