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带宽分配
EPON系统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研究

息更新信息表 , 并立即向 O U 发送一个应答信号 , Ni
准许其在指定时刻发送一定大小的数据。该算法的
机制如图 1 所示 , L O T根据当前信息表发送授权信
号( : r t给 O U 告知 O U发送数据的起始时 G Ga ) N , n N 刻和能够 发送 数据 的大 小。O U收 到 O T发 来 N L
收稿 日期 :2O O6—0 6—2 0
1 D A算法介 绍 B
EO P N的上 行方 向采 用 T M 技 术 , D 为避 免 时 隙
作者简介 :沈欢欢 (92一)男 , 研究方向为网络通信和 宽带接 人
代接入网的最佳候选技术。
EO P N的下行 信道 ( L >O U 采 用广播方 O T一 N )
式, 数据包按 M C A 地址被相应的 O U提取 ; N 上行信
道( N > L ) O U一 O T 采用用户共享信道 的方式 , 因而在 OT L 端需要一种有效 的调度算法来控制 多个 O U N 的接入, 以实现高效的带宽分配。针对这种情况 , 本 文主要介绍几种不同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并结合 它们各 自的特点作一定的分析说 明。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2 06 1期
中图分类号 :N 1 T 9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 52 20 )2 16 5 10 —25 (06 1 —0 1 —0
EO P N系统 的动 态 带 宽 分 配算 法 的研 究
沈欢欢
(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4) 020
Ab t a t O t a e r s aep i d t o n t ea c s e o k s a e i o n e r .T i a t l r s r c : p i ln t k l os d mia et c e sn t r p c c migy as h s r cef s c wo e o h w n i i t p o i e r f it d c i o E h me asv p c ln t ok ,fl we y a c mp e e s e s d ft e rvd d a b e r u t n t te tp s ie o t a e r s ol d b o rh n i t y o i n o o i w o v u h
GPON系统中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研究

t h iu e e nq ei t c n h MAC l e : y a cB n w dhA lct n DB . h efr n c n ls dc mpr y rD n mi ad it l a o ( A) T ep r ma ea a i a o ai a o i o y sn —
第 2 卷第 34期 4 / 21 0 1年 8月
常 州 工 学 院 学 报
J u a a z o n ttt fTe h o o y o r l ofCh ng h u I s u e o c n l g n i
V 0 I 4 No. / l2 34
Au 2 1 g. 01
s n p o e h tte n w l rtm a mp o e n ttr u h t wh c l r ai e t e fin s o o h d fe - o r v st a e ago i h h c n i r v e o g pu , ih wil e lz ar e sf rb t ifr h h
Z A io ig H O X a -n j
( co l f o ue Sh o C mp t o r&Ifr t nE gneig, agh uIstt f eh oo y C agh u2 30 ) nomai n ier Chn zo ntueo T cn lg , hn zo 10 2 o n i
需求 , 因此倍 受关 注。G O P N作为新一代接入 网
(L ) 无Βιβλιοθήκη 源分 光器 ( D OT 、 O N)和 光 网 络 单 元 ( NU) O 。一 个 O T可 以与 多个 O L NU相连 接 , 形
成多点竞争的共享网络结构 。所有无源光接入网 的上行信道都是共享 式的。为 了使 G O P N在传
基于动态分组的EPON带宽分配算法

C C l g f lc ia E gn e n n fr t nT c n lg , e e iesyo ce c dT c n lg , hj z u n 50 8 C ia . ol eo etcl n ier ga dI oma o e h oo y H b i v r t f inea eh oo y S iah ag0 0 1 , hn ) e E r i n i Un i S n i [ sr clT i p p r rp ssab n w d l ct na oi m o ten t as eOpia N t r(P N)b sdo y a cgo pn .t Abtat hs ae o oe a d it al ao l r p h o i g t frEh re si t l ewokE O h P v c ae nd nmi ru ig I
D 03 6 0is.0 03 2 . 1.70 1 Oh 1 .9 9 . n10 —4 82 11.2 s 0
1 概述
对现 代 网络来说 ,一个关键 的因素就是满足 用户不同的
需求 。以太网无源光 网络( t re P sieO t a New r, Eh nt as pi l t ok e v c
7 第3 7卷 第 1 期
、o . 7 厂1 3
・
计
算
机
工
程
21 0 1年 9月
S p e e 01 e tmb r 2 1
No 1 .7
Co utrEn i e i mp e g ne rng
网络与通信 ・
文 编 1 o 322l1 06 o 文 标 码z 章 号: o _ 4 ( 17 0 — 2 0 _ 8 0 )— 7 献 识 A
gpon dba原理

gpon dba原理GPON DBA原理一、引言GPON(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无源光网络技术,它通过光纤将光信号传输到用户处,实现高速宽带接入。
在GPON中,DBA(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是一项关键技术,用于实现光纤上下行带宽的动态分配。
本文将介绍GPON DBA的原理和作用。
二、GPON DBA的作用GPON DBA的主要作用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上下行带宽资源,以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通过动态分配带宽,DBA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的用户之间进行公平的带宽分配,从而优化网络性能。
三、GPON DBA的原理1. 网络中的OLT(Optical Line Terminal)设备负责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
OLT通过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光纤将信号传输到ONU(Optical Network Unit)终端。
2. OLT设备根据ONU上报的带宽需求和网络负载情况,动态分配上下行带宽资源。
DBA算法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带宽分配决策,如用户的业务类型、优先级、剩余带宽等。
3. DBA算法根据实时的带宽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网络的变化。
当网络负载较小时,DBA会分配更多的带宽给用户,提高用户的传输速率;当网络负载较大时,DBA会进行动态的带宽调整,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4. DBA算法会根据OLT设备和ONU终端的能力进行带宽分配,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例如,对于具有高速上行需求的用户,DBA 会优先分配更多的上行带宽;对于具有高速下行需求的用户,DBA 会优先分配更多的下行带宽。
5. DBA算法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业务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保证重要业务的带宽需求得到满足。
例如,对于视频会议或在线游戏等对时延敏感的业务,DBA会优先分配更多的带宽,以确保业务的稳定运行。
网络规划中如何设置合理的带宽分配(一)

网络规划中如何设置合理的带宽分配在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网络应用的多样化,网络带宽已经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合理的带宽分配对于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下面从网络拓扑规划、流量控制和智能带宽分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设置合理的带宽分配。
一、网络拓扑规划网络拓扑规划是确保网络带宽分配合理的重要环节。
在网络规划初期,应该对网络拓扑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避免网络瓶颈的出现。
合理选择网络拓扑结构,能够避免出现单点故障和带宽浪费的情况。
首先,要确保网络链路充足。
网络链路是网络中信息传递的桥梁,链路带宽不足会造成网络拥塞。
在实际配置中,可以根据预估的用户数量和流量情况,选择合适的链路带宽,避免链路饱和而导致网络性能下降。
其次,要合理划分子网。
在大型网络中,将整个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子网,每个子网配置合适的带宽能够提高网络的工作效率。
通过将用户分散在不同的子网中,可以减少子网间的冲突和干扰,保障每个子网的带宽使用。
二、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保证带宽分配合理的关键措施之一。
合理的流量控制可以避免大量流量占用过多带宽,保证网络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首先,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可以按需分配带宽。
例如,在视频网站中,视频流量占用较大,可以为视频流量保留一定的带宽,并对其他类型的流量进行限制,以保证用户观看视频时的流畅度。
其次,通过设置流量限制和优先级,控制不同用户或不同应用的带宽使用。
对于网络用户较多的场景,可以通过设置流量限制,避免某一用户或某一应用占用过多带宽而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
同时,可以通过设置优先级,确保关键应用的流量优先保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三、智能带宽分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带宽分配成为一种趋势。
利用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对网络带宽进行智能管理,根据实时的网络情况和用户需求,动态分配带宽资源,确保带宽分配的合理性。
DHBAM:一种动态层次式带宽分配方法

m n .hs ae rsne y a i adheaci l ad it a oao t d 1 sm to ol y a iayajs e t tip pr eet adn m c n i rh a b nwdh l ctnme o .1 i e dcuddnm cl dut p d r c l i h 1 h l
Ab t a t Ac od n o t e df r n ol b r t e s r i e r q i me t fd t r n mis n i o lb r t e vru le vr n sr c : c r i g t h i e e tc l o ai e v c e u r f a v e n s o aa t s s i n c l o ai ita n io . a o a v
宋顺林 霍 ,
室 ,
( .江 苏大 学 计 算机 科 学与 通信 工程 学 院 , 苏 镇 江 22 1 ; . 1 江 103 2 南京 大 学 计 算机 软件 新技 术 国家重 点 实验
按比例控制呼叫阻塞率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按 比例 控 制 呼 叫 阻塞 率 的动 态 带 宽 分 配 算 法
赵 海 军 , 李 敏 崔 梦 天 。 李 明 东 , ,
( .西 华 师 范 大 学 计 算机 学 院 ,四 川 南 充 6 7 0 2 1 3 0 ; .成 都 电 业 局 通 信 研 究 所 , 川 成 都 6 0 4 ; 四 1 0 0
Co p t rS i n c ,S u h s i m u e c .a d Te h. o t we tUn v.f rNa i n l is o t a i e ,Ch n d 6 0 4 ,Ch n ) o t eg u 10 1 i a
Ab ta t sr c : For ac e n m o e fe tv l d na i r ou c al c ton, a dyn m i ba dw it al c ton hivig r e f c ie y y m c es r e lo a i a c n d h lo a i
Dy a i a wi h a l c to l o ih a c r i g t n m c b nd dt lo a i n a g r t m c o d n o
c n r li g c l— l c i r b biii s p o r i n o t o ln a lb o k ng p o a lte r po to
ag rt m s r p s d u i g c mp e e a t i n n ( lo i h i p o o e sn o lt p r i o i g CP) t c n l g n a i g e c mm u ia i n l k b t e h o o y i sn l o nc t i y o n a ay i g d n mi b n wi t l c t n i o mo ik.On t e b sso o e a t g t ei fu n eo a l n l sn y a c a d d h al a i n a c m o o nl n h a i ff r c s i h l e c fc l n n — b o k n r b b l i so h r n in e p n e t ea g rt m r p s d i h s p p rc n r l alb o k n l c i g p o a i te n t e t a se tr s o s , h l o ih p o o e n t i a e o t o l c l lc i g i s — p o a i t s p o o t n b t e if r n a s so - e v c ( S ) o o - t t n r r fi t a i b e r b b l i r p r i e we n d fe e tCl s e — fS r ie Co s f n n s a i a y ta fc wi v ra l ie o o h sz a d d h r q e t ,c n e u n l c iv n p i l tl a i n o h a d d h i lt n s o h t ie b n wi t e u s s o s q e ty a h e i g o tma i z to ft eb n wit .S mu a i h wst a u i o t e c p c t s c n b y a c l l c t d i o s a i n r r fi n io m e tb d p i g t e p o o e h a a ii a e d n mial al a e n a n n t to a y ta fce v r n n y a o t h r p s d e y o n a g r h .An t c n a s l c t h a d d h lo i m t d i a lo a l a e t e b n wi t mu h mo e fe tv l , i n a cn r a l h o c r e fc i e y wh l e h n i g g e ty t e e u i z t n r t f t e b n wi t ,r d cn h v r g o l g t e t ia i a i o h a d d h e u i g t e a e a e p l n i . l o o i m
E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第 1 3卷 第 3期
20 0 7年 6月
上 海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U N I O H N H I N V R IY ( A U A C E C ) O R A . F S A G A I E ST N T R L S I N E U
s e il p ca EP ON s se y tm ac i cu e n t e e k e s f o p e iu ag rtms we r p s a r ht t r a d h w a n s o s me rv o s l o h e i , p o o e mo e r
( N )之 间传 送 , 号 通 道 上 没 有 有 源 器 件 . L O U 信 OT
通 常位 于 中 心 局 , 责 管 理 E O 系 统 .因为源 调 度 和: 合 理 分 配 的 问 带宽
题 . 了解决上 述 问题 , 多专 家学 者 提 出了大 量的 为 很 带 宽 分 配 算 法 . 们 基 于 E O 的系 统 结 构 和 以往 我 PN 带 宽分 配算 法 中 的一 些 不 足 , 出 了一 种 扩展 性 强 提
的算 法 E 。 B H D A.
网的广 播 特 性 , 下 行 方 向 O T 向各 个 O U广 播 在 L N
IE 0 . . 行 方 向采 用 T MA机制 , L E E8 2 3帧 上 D O T根 据 O U的请 求 为其 分 配时 隙 , N 保证 O U间能够 互不 冲 N
ipoeedt eddl djt r r ac . m rv n — —n ea a t r f m ne o yn ie p o e
Ke r s:a c s ewok;DBA ;s h d l y wo d cesn t r c e ue;EPON ; Frr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光网络行业,特别是在无源光网络(PON)方面有了很大的复兴。
PON能够消除光纤电信基础设施的巨大带宽与其用户的局域网(LAN)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间的访问瓶颈。
PON的商业优势在于它们不需要在野外安装昂贵而又相对脆弱的硬件设备——用可以将同一数据流分配到多个地点的简单分光器代替有源光纤交换器。
对下载大量的数据流而言,这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但它也提出一个问题,即如何以最佳的方式上传单独终端用户的数据流,而不会在网络主干中引起冲突。
我们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将上行流量划分成不同的时间间隔,并为每个终端用户分配单独的时间空档来进行数据传输。
但是,有多种方式可分配那些时间空档,而且,在PON配置中,找出最佳的带宽分配技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简单讨论了上述问题,并描述动态带宽分配(DBA)的最新发展动向。
PON与用来优化都市间应用以及长距离应用的点对点光纤技术不同,它们主要用于访问网络。
它们比其它访问解决方案更简单、更高效、更低廉,所以PON可以向将光纤扩展到最后一英里的服务提供商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连接方式。
因此,PON作为下一代高速低成本访问网络结构的可选访问技术,正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PON的典型设施是从服务提供商中心办公室(CO)发出的一种树状拓扑结构,在那里,来自中心办公室光线路终端(OLT)设备的一条单独光纤主干被无源分光器分离,并由客户家中的许多光网络单元(ONU)所共享在由OLT至一个ONU的下行方向,PON则成为一个将每个以太网信息包同时传送给所有用户家庭的一种传播媒介。
而每个单独的ONU则仅提取定址信息包给OLT,并忽略其他信息包。
因此,下行带宽共享相对简单,它根据服务等级协议(SLA)与其他策略,由一个在OLT执行的出口调度策略来指示。
但在上行方向,在某个时间,只能有一个ONU向OLT进行传输,以防止来自不同用户的信息包相互冲突。
为达到这一目的,IEEE802.3ah标准采用了一个基于复式分时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并将其命名为多点到单点控制协议(MPCP)。
它允许OLT在ONU间作出仲裁,要求上行传输并分配唯一的时间空档,以便每个ONU仅在指定的时间空档内传输上行信息包。
所有当前的PON标准应用这个复式分时(TDM)方法来进行上行传输,而不是应用明显更为简单的波分复用(WDM)技巧;WDM 为每个ONU分配不同的光波长,并让它们同时进行上行传输且不会造成冲突。
这是因为,在一个相对的波长范围内,要让每个ONU拥有不同的光模块条件下,会大大增加制造与销售的复杂性。
它还要求保证每户家庭一贯使用正确波长的ONU——这增加了管理负担——总之,这一方法还没有确定的标准。
虽然WDM方法具有双向提供全部带宽的优势,实际上用户并不需要这么大的上行带宽,因为一般最大的流量出现在下行互联网方向——如IPTV 与网络下载——而上传请求则相对简单。
因此人们选择了分时技术。
IEEE MPCP应用两个特别信息来控制时间空档分配——GATE与REPORT。
REPORT消息由ONU向OLT发送,被ONU用来报告它的即时上行带宽需求——REPORT消息还包括队列信息,可帮助OLT分配适当的带宽。
相对应地,GATE消息由OLT向ONU 发送,它通过指定起始与终止时间向ONU分配一个时间空档,在这段时间内,ONU能够向OLT上传经过排序的用户流量。
当然,所有时间量度都十分微小——在IEEE802.3ah标准中,MPCP计时以16毫微秒的单位来计量。
在如此迅速的运作速度下,分时过程甚至能够支持极为重要的流量,如IP电话,而不会引起可见的质量变化。
MPCP为OLT仲裁上传带宽提供了一种控制机制,但它无法指定任何特定的分配策略。
所以可以自由选择最佳的分配策略。
所谓的“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考虑到数据流量的爆发性本质,并适应瞬时的ONU带宽需求,并为上传流量流安排最佳的公平性、延时、变异程度与其他所需的特性。
DBA设计标准设计或选择适当的DBA需要根据几种标准进行仔细的评估。
首先,整个有效带宽会施加限制。
其次,用户与提供商间的服务等级协议(SLA)也会带来制约——它可能会指定最小(和最大)带宽等级并给某些类型的流量以优先权。
另外还有“公平性”需求——在SLA所指定的范围内提供其所认为的“优良服务”,以进行资源传播,并让所有用户满意。
而且它还必须平衡地传送带宽——不能进行碎片式传送,否则接收者的缓冲器就无法接受数据流,并会引起分组延时(也称作“延时变异程度”)的过度变异。
带宽分配可以是“连续工作型”或“断续工作型”。
连续工作型方案只要至少有一个ONU在进行数据传输,就可保证带宽不被浪费。
该方案在其他所有ONU的带宽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它们允许某个ONU获得特定需要的最大带宽。
断续工作型方案则不允许任何ONU超过标准,例如,即使还存在有额外的带宽,ONU也不能超过SLA指定的最大带宽。
因此在断续工作型中,一些PON中可能有时没有数据传输,而另外一些ONU则急需带宽。
尽管断续工作方案存在这样明显的缺点,但它仍有助于减少核心网络中的潜在堵塞,并可以减轻变异程度。
除了公平地共享带宽以外,DBA还必须提高效率——以便获得较高的上传连接利用率,使传输许可不至浪费。
帧描绘说明了上行带宽被浪费的一个实例——由于以太帧大小的易变性以及帧分段的不可靠性,一个ONU可能不会完全使用所分配的传输许可。
DBA也不能引起过多的延时。
一个携带排序信息包的ONU 应尽可能迅速、定期地获得传输许可。
在进行实时语音与视频传输时,将延时减到最小极为重要。
无论如何,信息包传输延时过长,就需要进行额外的缓冲,以避免信息包丢失。
信息包延时变异被称作延时变异程度范围。
在传输视频与语音应用时,为减少在目标区所需的缓冲区,保证平衡、不间断的重放过程,将延时变异最小化极为重要。
在PON上传送REPORT与GRANT信息所需的时间确实给上传信息包带来额外的延时与变异。
因为直到一轮REPORT与GRANT信息被交换后,DBA才会进行传输。
因此,理想的DBA方案应足够简单快捷,能够尽可能迅速地处理REPORT信息并送出GRANT 信息,从而满足低延迟的实时需求。
现有的带宽分配方案人们提出了许多带宽分配方案,其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基于静态SLA”带宽分配方案是最简单的分配方案,它们应用固定的传输许可计划——以服务等级协议为基础——并重复不断地向每个ONU提供类似于TDM的服务。
在每个周期中,DBA轮流为每个ONU分配一个固定的传输许可,忽略REPORT信息中ONU需求之类的动态因素。
虽然这种计划能够将延时与变异程度减到最小,但它们最适用于持续稳定的比特率流量。
在爆发式及动态流量模式中,静态方案会造成带宽利用率过低与分配不公。
“基于需求”的方案考虑到ONU(并非任何一个针对SLA 的ONU)的带宽需求。
通常,OLT轮流取出ONU,根据接收到的REPORT消息中的队列长度,按需给ONU发布传输许可。
这些方案可达到较高的带宽利用率,但无法像基于SLA方案一样为ONU 提供公平性传输或者平均化的服务。
此外,由于发布传输许可的周期长度在不断变化,它们也不能提供低延时与变异程度范围。
更为复杂的方案旨在这两种方法间寻求平衡。
这些“基于需求与SLA”的带宽分配方案同时考虑SLA与个体需求。
在每个周期中,它们通过组合自注册ONU处接收到的最新REPORT信息和为这些ONU配置的SLA参数,并应用一个适当的公平性模型来建立传输许可计划。
对于在ONU内处理调度的方案还可做进一步的区分。
单独的ONU通常根据所支持服务的类别在多个队列中排列流量,且多数分配方案把这项工作让ONU自己完成。
但是有一些DBA方案则进一步检验包含在MPCP REPORT消息中的队列长度,以决定一个单独ONU支持的每个QoS的个体带宽需求——就像是说:“这一个几乎就得到了带宽分配,但我要把优先权交给当前的VoIP呼叫。
”如有必要,在任何周期中,DBA可为每个ONU分配多个传输许可,每个优先队列分配一个,而不用ONU在当地安排自己的优先队列。
虽然这些方案能够实现精确的QoS服务区分,但它们十分复杂,基于标准的协议也不能完全支持这些方案,因此它们不适于广泛采用。
MIB-DBA解决方案ImmenStar公司,系统级芯片无源光技术创造者,他们在研制MuLan与Turandot芯片组时特别注重网络优化。
这一工作包括为公平高效的上传带宽管理开发他们自己的MIB-DBA(最大-最小公平算法,相对限制DBA)算法。
MIB-DBA算法是新型DBA 结构一部分,并应用在他们当前的系统级芯片解决方案中。
作为硬件开发商,ImmenStar团队能够利用硬件DBA解决方案的速度优势,而不会受到纯硬件解决方案不变性的制约,他们已将它与一个软件方法组合起来,以充分利用软硬件优势。
为使DBA模块以较高的速度运行,由软件DBA模块中执行的完整算法中的一个简化变体被充分运用。
这种“软硬件双重性”允许硬件模块支持0.4毫秒这样短的周期时间,提供极短的延时与极小的变异范围。
同时,软件DBA模块展现了优秀的可配置性及特性,允许将来对DBA算法做出改变和/或修改,而不要求对相应的硬件进行改变或修改。
这两个模块应用一个专用的、硬件驱动的DBA加速模块,再结合其他功能,作为这两个模块和一个MPCP模块间的接口,以保证MPCP GATE与REPORT消息的快速传输。
两个模块都要DBA加速模块进行交互,并反过来与MPCP模块进行通信。
硬件DBA模块应用高度优化的ASIC设计,而软件DBA模块则由OLT的内置微处理器控制。
这两个DBA模块接受以下四种输入:1)ONU SLA配置信息,包括已认可的参数,如峰值信息速率(PIR)、约定信息速率(CIR)、最大爆发规模,最大延时与最小变异程度。
2)由系统供应商为个体OLT设定的参数——如周期长度、许可调度模式、连续工作模式与发现/注册窗口大小。
3)ONU注册信息,包括在给定时间注册的有源ONU数量,及共享上行带宽的需要。
4)报告表格(Report Table)——由DBA硬件加速器维护,并包含从它们的REPORT消息中获知的每个ONU队列长度,以此作为其带宽需求的指标。
注意,在每个周期中,即使不允许进一步发送流量,系统也为每个ONU批准一个最小的上行时间空档来发送REPORT消息——这样就不会丢失ONU。
应用这四个输入,DBA模块执行它的DBA算法,为下一个周期中的ONU生成传输许可计划。
这一计划包含下一个周期中每个ONU许可的起始时间与长度,这些被写入到许可表格(GrantTable)中。
然后,DBA加速模块应用此许可表格来生成适当的GATE消息,再通过MPCP模块将它们送交给各个O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