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病变MRI诊断

合集下载

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诊断中采用CT和MR联合检查对于术前定性以及定位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诊断中采用CT和MR联合检查对于术前定性以及定位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盆腔囊性病变为女性常见疾病,因女性有复杂的盆腔结构,且盆腔病变的位置、密度较近,开展物理检查难以准确诊断。

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子宫、卵巢、阴道及输卵管等均处于盆腔中,而上述生殖系统也是盆腔囊性病变的主要来源,且盆腔囊肿、神经鞘膜瘤囊变等症状、表现与生殖系统囊性病变相近,因此易混淆或误诊,导致病情被延误,影响治疗效果。

近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检查设备也更加精细,MR 、CT 及B 超等手段逐渐被用于诊断女性盆腔囊性病变。

研究证实超声检查难以定位、定性部分病灶[1],CT 与MR 虽然有明显优势,但联合检查更有利于临床定位与定性诊断并制定手术方案。

现选取我院妇科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患者86例,将CT 与MR 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对象为我院妇科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患者86例,86例年龄为23~68岁,平均年龄为(41.65±7.25)岁。

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均表现为腹痛腹胀、月经紊乱及腹部包块等症状,经病理检查等证实为盆腔囊性病变。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组织器官病变者;沟通障碍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诊断中采用CT 和MR 联合检查对于术前定性以及定位诊断准确率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CT and MR on the accuracy of preoperative qualitative and locational diagnosis in the diagnosis of female pelvic cystic lesions庞志斌宋蕾Pang Zhibin Song Lei(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Qiqihar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ilongjiang ,161000,China【摘要】目的:探讨CT 与MR 联合检查女性盆腔囊性病变对术前定性与定位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女性盆腔病变的CT诊断(2)PPT课件

女性盆腔病变的CT诊断(2)PPT课件

宫颈癌分为糜烂型、菜花 型、结节型、溃疡型和未 分型,组织学上主要是为 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宫颈癌发生和发展:正常 上皮→单纯性增生→不典 型型增生→原位癌→浸润 癌。
.
23
宫颈癌
向内生长 向外生长 直接蔓延转移
广泛生长 .
24
子宫内膜癌
病理可分:弥漫型,局限型和息肉型。 组织学上主要为腺癌。
.
14
不典型子宫肌瘤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
.
15
不典型子宫肌瘤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囊性变。
.
16
不典型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玻璃样变
.
17
不典型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部分富于血管、水肿、玻璃样变及 脂肪变性。
.
18
不典型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完全钙化
.
19
子宫肌瘤良性肺转移
文献报道:主要转移的部位为肺,子宫肌瘤细胞可 以沿着下腔静脉进入肺,进行种植、生长,形成多
女性盆腔病变的CT诊断
九目段
.
1
引言
妇科疾病在女性疾病占的比例较大,在不具
备MRI设备或经济难承受的情况下,因CT较
为普及,不失为一种好检查手段,所以要重
视CT在女性盆腔病变的诊断作用,尤其是对
盆腔肿瘤的诊断的重要价值。
.
2
主要内容
盆腔病变的CT检查在大多数医院很少涉及, 尚不能避免自身的缺陷,所以一部分病变的 CT诊断作为了解(了解)
.
32
输卵管及韧带的占位
少见:输卵管和韧带的良、恶性肿瘤。 常见:盆腔炎、盆腔脓肿(输卵管卵
巢脓肿)、输卵管积水;其次是输卵 管系膜囊肿和韧带平滑肌瘤等。

MR入门腹部盆腔MRI常用报告模板,收藏必备!

MR入门腹部盆腔MRI常用报告模板,收藏必备!

MR入门腹部盆腔MRI常用报告模板,收藏必备!1.肝囊肿:肝脏外形光滑,各叶比例适中。

肝S8近膈顶处见一个直径约0.7cm的水样信号灶,边缘光滑锐利,境界清晰。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不大,壁不厚,腔内未见异常信号影。

脾不大,实质信号未见异常。

胰腺形态如常,实质信号未见异常,胰管无扩张。

双肾实质内未见异常信号。

双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未见扩张及异常信号。

双侧肾上腺形态、信号未见异常。

腹腔及腹膜后间隙未见肿大淋巴结。

1、肝S8小囊肿;2、上中腹部其余实质脏器未见异常。

2.肝肾多发囊肿:肝脏外形光滑,各叶比例适中。

肝内可见多发类圆形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较大者2.3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不大,壁不厚,腔内内未见异常信号影。

脾不大,实质信号未见异常。

胰腺形态如常,实质信号未见异常,胰管无扩张。

双肾形态如常,实质内见多发类圆形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较大者约为1.9cm,病变边界清晰。

双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未见扩张,腔内未见异常。

双侧肾上腺形态、信号未见异常。

腹腔及腹膜后间隙未见肿大淋巴结。

1、肝内多发囊肿;2、双肾囊肿。

3.肾囊肿:肝脏外形光滑,各叶比例适中。

肝实质内未见异常信号。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不大,壁不厚,腔内内未见异常信号影。

脾不大,实质信号未见异常。

胰腺形态如常,实质信号未见异常,胰管无扩张。

左肾中部外缘见一小圆形水样信号,直径约0.7cm,突向肾外;双侧肾上腺形态、信号未见异常。

腹腔及腹膜后间隙未见肿大淋巴结。

MRCP:胆囊、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显示,肝内外胆管走行及分布如常,管腔无扩张,胆总管管径约0.3cm,管腔内未见异常信号。

胰管未见扩张,腔内未见异常信号。

1、左肾中部外缘小囊肿;2、上中腹部其余脏器未见异常。

4.正常腹部增强:肝脏外形光滑,各叶比例适中。

肝实质信号未见异常。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不大,壁不厚,腔内未见异常信号影。

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

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

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盆腔增强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可以提供关于盆腔内器官结构和病变情况的详细信息。

在进行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患者在进行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情况,包括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异常等。

这些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剂量调整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指示,如需要空腹或者饮食限制。

通常情况下,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需要空腹,因此患者应该在检查前4至6小时内停止进食,并且只能饮用清水。

患者在进行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前需要将身上的金属物品和饰品取下,因为金属物品会干扰磁场,影响图像的质量。

此外,患者还需要将口袋里的钥匙、手机等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以免对设备产生干扰。

在进入核磁共振室之前,患者需要将身上的所有金属物品脱掉,并穿上医院提供的适合的衣物。

这是为了避免磁场干扰和保护患者的安全。

在进行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平静和放松。

这是因为核磁共振检查需要在磁场中进行,患者的情绪和呼吸会影响图像的质量。

如果患者感到紧张或焦虑,可以向医生提出,医生可以给予必要的安抚和支持。

在进行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体位的稳定。

这是因为体位的改变可能会影响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形态,进而影响图像的解读。

因此,在进行检查时,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保持相应的体位,并保持不动。

在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呼吸平稳。

这是因为呼吸的运动会造成图像模糊,影响图像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屏住呼吸或采用特定的呼吸技巧。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以确保图像的质量。

在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操作。

医生会在检查前给予必要的准备和说明,患者需要理解并遵守医生的指示。

如果患者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该及时向医生反映。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女性盆腔病变中的应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女性盆腔病变中的应用
前 尚未有 一个 公认 的参 考 b值 。
2 D l 临床应 用 进展 W 的
宫腔内恶性病变 ( 子宫 内膜癌和癌肉瘤 ) D A C值 明 显低于子宫腔 内 良性病变 ( 黏膜下 肌瘤 和 内膜息
肉)D A C值 。以往研 究 结果 表 明恶性 肿瘤 AD C值 与
病理级别相关 , 级别较高者其 A C D 值较低_ 2 1 _ 。
肿 瘤 侵犯 肌 层深 度 这 一缺 憾 。研究 结 果 显 示 , 宫 子 内膜癌 AD C值 为(. O8 8±01) 0 m /, 常子 宫 . X1 m2 正 6 s 内膜 A C值 为 (.3-O1) 0 D 1 t . X1~mm/, 者 明 显 5 - 0 2 前 s
某一 b 下测得 的信 号强度成像 。随着 b 的增 值 值
比存 在 , 之 为 r 穿透 效应 [ 这 可能 造 成弥 散受 限 称 r 2 6 1 , 的假 阳性 表 现 , 除 T 穿 透 效 应 可 采用 A C值 ( 消 D 表 观 弥散 系 数1 述 D 中水 分子 扩 散运 动 的速度 和 描 WI
膜在 D 上的高信号可能归因于大量水分子被限 WI 制在 子 宫 内膜 间质细 胞 内 。
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㈣。D 可根据信号强度 WI 和 AD C值 的变化 来鉴 别各 种 肿瘤 成分 , 助 于判 断 有
肿 瘤囊 实性 。近年 随着磁 共振 硬 、 软件 的进步 , 扫描 速 度 不 断提 高 , WI D 在体 部 的 应用 不 断 深入 ,如前 列腺 、 、 、 、 、 腺 、 肝 胆 胰 脾 乳 胃肠 道 、 缺 血性 疾 病 , 肾 几 乎 包括 了全 身所 有 实质 性 器 官 , 且 取 得 了很 大 并 的成 就l。现 在有 一 种新 发展 起来 的磁 共振 弥 散成 1 5 1 像 技 术 称 为 全 身 弥 散 加 权 成 像 ( — WIl, 全 WB D )6在 l 1 身 多 种 恶性 肿 瘤 的早 期诊 断 ,肿 块 的 良恶 性 鉴别 , 恶 性 肿瘤 的分 期 , 后评 估 及 疗效 监 测 等 方 面具 有 预 重 要作 用 。 国外 学者 指 出 WB D 在 显示 淋 巴结方 — WI 面具 有 突 出的作 用 。

盆腔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评价

盆腔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评价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2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2盆腔肿瘤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肿块,原发性肿瘤的起病较为隐匿,在解剖学中,盆部是由盆腔腹膜包绕的部分与腹膜后间隙相通所构成的,早期经临床检查诊断不易被检出,因此患者常因为症状表现不典型而导致误诊,因此对于盆腔肿块应当积极检查[1]。

盆腔肿瘤通常以卵巢肿瘤最多,通常可见盆腔肿块并伴有下腹胀满,CA125明显升高以及B 超检查可见实质性占位或混合性占位。

其次为子宫内异位样囊肿,通常可见痛经史并伴有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期延长、淋漓不尽,B 超一般提示大部分病例位于无回声区,部分为混合回声,包膜厚,CA125轻度升高。

慢性盆腔炎肿块占第三位,一般是由于急性期盆腔炎症不严重而未得到有效治疗或是由于急性期未彻底治愈迁延所致。

因此临床一定注意到盆腔部位的有效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早期及时治疗[2]。

本文将结合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 )对盆腔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盆腔肿瘤患者40例,均为女性,年龄20~79岁,平均(54.36±5.48)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3.56±5.24)个月。

所有患者均以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其中卵巢囊肿患者18例,宫颈腺癌患者10例,子宫肌瘤患者8例,宫腺癌患者2例,直肠癌患者2例。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RI 扫描以及MRDW的扫描。

MRI 增强扫描前要求患者去除金属置物,检查当日空腹,并即刻注射造影剂,整个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MRDW 检查时依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选择弥散度受限最大位置进行检查,并结合表现弥散系数对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对患者的MRI 扫描以及MRDW 的扫描的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诊断进行对比,结合T1WI 信号、T2WI 信号、DWI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计算患者肿瘤部分的表观弥漫系数(ADC )测量值,S (TE ,G )/S (TE ,0)=exp (-bD ),S (TE ,G )、S (TE ,0)分别为是否使用梯度脉冲图像的信号强度,b 表示弥散敏感因子,D 为弥散系数。

MRI盆腔扫描

MRI盆腔扫描

第五节盆腔一、膀胱(一)检查准备线圈选择:体部相控阵表面线圈。

患者体位:仰卧位,足先进或头先进。

患者配合:一般准备,扫描前2小时饮水,膀胱充盈1/2以上较佳。

呼吸门控安装于患者上腹部中线处,患者保持平稳呼气。

辅助技术:呼吸门控、在成像层面上、下设定预饱和带。

(二)MR平扫1.定位像及扫描反范围:3平面定位或者矢状位定位;扫描范围包括整个盆腔。

2.检查方位:(1)基本检查方位:Tra.。

(2)辅助检查方位:Sag、Cor。

3.检查序列:(1)基本检查序列:T1WI、Fat-Sat T2WI(STIR)。

(2)辅助检查序列:T2WI、DWI。

4.扫描基准:Tra一垂直于腹主动脉纵轴(Sag定位)。

Sag—垂直于人体冠状面(Tra定位)。

Cor一垂直于人体矢状面(Sag定位)。

5.参考集合参数:FOV:350—400mm。

层厚/层间距:层厚≤5mm,层间距≤1mm。

矩阵:256、512.NSA:2~4次(二)MR增强扫描1.检查方位:(1)基本检查方位:Tra。

(2)辅助检查方位:Sag、Cor、2.检查序列:(1)基本检查序列:3D脂肪抑制快速序列。

(2)辅助检查序列:(Fat-Sat)T1WI。

3.对比剂:Gd-DTPA,0.1mmol/kg,2ml/s团注。

4.其他:参见平扫。

二、子宫及子宫附件(一)检查准备线圈选择:体部相控阵表面线圈。

患者体位:仰卧位,足先进或头先进。

患者配合:一般准备(取出金属避孕环);扫描前2小时饮水,膀胱充盈2/1以上较佳;呼吸门控安装于患者上腹部中线处,患者保持平稳呼气、辅助技术:呼吸门控、流动补偿、在成像层面上、下设定预饱和带。

(二)MR平扫1.定位像及扫描范围:3平面定位或者矢状位定位;扫描范围包括整个盆腔。

2.检查方位:(1)基本检查方位:Tra. Sag。

(2)辅助检查方位:Cor。

3.检查序列:(1)基本检查序列:T1WI、Fat-Sat T2WI(STIR)。

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子宫内膜癌
Ⅲ期肿瘤,由于宫旁组织受累,正常脂肪性 低密度表现消失,代之以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影,有时还可见盆腔淋巴结增大。 Ⅳ期肿瘤,当膀胱或(和)直肠受累时,显示 与子宫肿块相连的局部膀胱壁或直肠壁增厚 或形成肿块,也可发现肝或上腹部腹膜的远 隔性转移。
子宫内膜样腺癌,侵及子宫壁浅肌层,侵及宫底及宫体。
周围为高信号脂肪组织,子宫圆韧带及子宫 骶骨韧带呈低信号。
T2WI: 宫体3层:内膜及分泌物-高信号, 子宫肌内层(联合带)-低信号(薄),子宫肌外 层-中等信号。子宫颈4层:宫颈管粘液-高 信号,粘膜-中等信号,纤维基质-低信号, 肌层-中等信号。阴道2层:内容物-高信号, 壁低信号。
二、正常MRI表现
子宫及宫腔大小受年龄和生理状态影响,其大小 与形态尚受膀胱充盈程度及子宫位置的影响。
一、正常CT表现
2.卵巢、输卵管 卵巢位于子宫侧壁与髋臼之间,呈软组织密 度,育龄期妇女CT扫描部分可显示,若有 卵泡形成可助判断。
输卵管CT检查通常不显示。
二、正常MRI表现
子宫和阴道: T1WI:宫体、宫颈和阴道呈均匀低信号,
宫颈癌主要沿淋巴道转移,首先至髂内、 外淋巴结组,然后至髂总和腹主动脉旁淋巴 结组。如肿瘤延伸到阴道下部,还可发生腹 股沟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少见,仅见于肿 瘤后期,常发生在胸部。
子宫颈癌
临床分期: I期 肿瘤完全限于宫颈。 Ⅱ期 肿瘤延伸超过宫颈,但不达盆壁和阴 道下1/3。 Ⅲ期 肿瘤延伸至盆壁或阴道下1/3。 Ⅳ期 肿瘤延伸超过真盆腔或侵犯膀胱、直 肠。
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胡建平
一、正常CT表现
1.子宫: 宫体呈横置梭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