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测试实施策略(自动化测试经验分享)

自动化测试实施策略(自动化测试经验分享)
自动化测试实施策略(自动化测试经验分享)

自动化测试实施策略(自动化测试经验分享)

以下内容来自《软件测试精要》一书2009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自动化测试实施策略

我们在制定自动化测试实施策略时,首先应该考虑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自动化测试时间不充足

2.对自动化测试期望过高

3.缺乏自动化测试实施的经验

4.自动化测试工具更新过于频繁

5.自动化测试工具对软件测试本身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6.当我们有了针对自动化测试实施风险的准备后,就可以开始考虑:

6.1需要在什么阶段开始启动自动化测试?

在何时启动自动化测试,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同。有的公司是在

测试用例都手工执行过并且测试用例不再修改时,再开发相应的

自动化测试脚本;而有的公司则是在开发测试用例的同时,就进

行脚本的开发。如果团队中测试用例的设计者是一个有着丰富测

试用例设计经验的工程师,他所开发的测试用例是高效的,未来

改动较少,则可以考虑在开发测试用例的同时,同步开发自动化

测试脚本。如果团队中测试用例的设计者是一个测试用例设计经

验不丰富或是设计的测试用例质量不高效的人,其开发的测试用

例需要在后期经常进行许多的改动,则还是考虑等到测试用例本

身稳定后,再开始脚本开发。

6.2自动化测试的人力投入方式如何?

大部分公司是由专人进行自动化测试脚本开发的,少部分大公司则是全民开发自动化测试脚本。这两种方式都各有利弊:专人进行脚本开发,优点是开发脚本的专业技能可以不断地得到强化,开发效率大大提高;缺点是由于对开发模块的测试用例了解并不深入,有可能开发出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只是“翻译”测试用例,发现bug的概率较小。而有的大公司,由于员工的整体素质较高,通常都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则由每个模块的手工测试者自行开发自动化测试脚本。虽然,手工测试者脚本开发的熟练程度没有专门的脚本开发者熟练,但是由于手工测试者是最了解测试用例真谛的人,因此他开发出的测试脚本就不

仅仅是“翻译”,而可能是对测试用例的“升华”,其测试脚本发现bug的概率会更大。

如何执行测试脚本才更高效?

(1)N个测试环境同步并行执行测试脚本,可以将自动化测试脚本执行的总时间成本降低为1/N。

(2)由专门的自动化测试执行工程师来执行批量的自动化测试脚本。自动化测试脚本运行失败的前3大因素大致为:

?测试环境问题

?脚本错误

?被测目标出现bug

由于专门的自动化测试执行工程师对大量失败的脚本分析经验的积

累,通常可以非常高效地定位脚本失败的原因,提高自动化测试脚本

执行的效率。

(3)独立的自动化测试环境供脚本执行团队使用。如前所述,测试环境问题是测试脚本失败的原因。而测试环境影响测试脚本执行的两大杀手:一个是测试环境被前一个失败脚本破坏而未还原;另一个则是测试环境被其他项目的同事给破坏了。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在测试脚本的代码结构中加入足够的系统恢复代码来解决;对于第二种情况,则只有依赖于公司领导的政策支持,是否愿意腾出足够的测试环境给自动化测试执行小组专用。

(4)在测试脚本中加入丰富的脚本失败的定位信息。自动化测试脚本一旦失败,我们就只有依靠脚本自身打印的信息进行定位了,定位问题的速度快慢除了依赖脚本执行人员自身的经验外,更依赖脚本中是否有着丰富的脚本打印信息。

(5)使用自动化测试基线软件版本。当出现大批量测试脚本失败的情况时,可以在排除了测试环境问题后,直接把这些失败的测试脚本在基线软件版本中运行。如果在基线版本中运行全通过了,则证明脚本失败原因是产品新bug引起的,而不用逐个地去阅读这些失败测试脚本的源代码来分析脚本自身原因。

超声自动探测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超声自动探测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1超声自动检测与无损评价技术研究意义 超声探伤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在现代工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现在改进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成品检验以及设备服役的各个阶段;体现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中;也体现在保证机器零件、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世界各国对它的研究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为了保持它在世界上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早在197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成立的六大技术中心中,无损检测技术便是其中之一。日本最近制定的21世纪优先发展四大技术领域之一的设备延寿技术中,也把无损探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另外,无损探伤技术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率也是明显的,目前我国的投入不比日本少,而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产品质量上存在问题而导致大量产品报废所致。据测算,我国不良品的年损失约2000亿元。再者,无损探伤的经济效益还表现在产品的竞争能力上,在无损技术支持下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是保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例

如,日本小汽车生产中30%零件采用无损检测后质量迅速超过美国,市场扩大而严重威胁美国的汽车工业,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对汽车的几千个零件全部进行无损检测后,运行里程增加一倍,大大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铝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地位。由于板材缺陷而导致飞机失效甚至失事的所造成经济损失。 采用自动超声检测能节省人力。 研究超声无损评价技术对铝板的质量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超声检测多是依据检测者的经验对超声回波进行主观的评价。这种方法太主观,检测的可靠性和效率十分有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成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超声检测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不仅可以通过图像来展现内部缺陷,而且可以利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进行缺陷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无损评价。 1.2超声检测技术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 1.2.1超声检测方法和技术现状 1)国内现状 国内超声检测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可以分

上锁-挂签-测试相关知识

上锁-挂签-测试相关知识 公司在推行HSE管理改进和提升项目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上锁挂签测试管理,在检修设备交出时,利用上锁、挂签、测试的方式,保证能量的隔离及防护措施,以防止能量意外释放而造成人员、环境或设备的损害,将事故防患于未然,提高了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夯实了安全管理改进和提升的基础。现将上锁挂签测试相关知识摘要如下: 一、主旨思想 上锁挂签测试管理是要树立每个作业人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能只依赖监护人员做监护,更好的保护是“自己保护自己”,让安全掌 握在自己的手里。在作业的时候,对能 量和物料进行隔离,为防止隔离被意外 破坏,通过上锁,保护自己。每个员工 都把安全锁看成是自己的“生命锁”, 一旦进行了上锁挂签,则被大家认为是 神圣不可侵犯的事情,因为这关系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锁是现场检修人员的安全保障。 二、相关定义及原则 1、上锁挂签测试的含义 上锁挂签测试就是在检维修过程中,在工 艺做好能量隔离(切断物料、排空、清洗、置 换)合格后,用安全锁具将阀件、电气开关、 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

,使其不能运转,并挂上标牌,以保证能量隔离不要被意外破坏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检修作业、工艺长期切断、长期停用设备的物料能量的隔离。 2、安全锁的分类 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安全锁具在防爆区域的安全锁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安全锁主要分为个人锁、集体锁和公共锁三类。 1)个人锁,主要是分发给操作人员,一把钥匙只 能开一个锁头,供作业人员使用的锁,由个人负责保管 王勇 和使用。 2)集体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头的组锁,主要用于一个作业项目需要有多个隔离点的情况。目前公司使用的集体锁有5把/套和10把/套两个种类。 3)公共锁,是在个人锁具不够时,可以借用的公用锁具。由班组统一保管。 3、上锁挂签测试的原则 开始任何工作之前,必须首先对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能量”进行辨识,如果有“能量”必须进行正确的隔离。“上锁”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是对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保证,如果使用上锁挂签,则被视为严肃不可违反的措施。 三、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人锁上锁方式 个人上锁是指单人作业时对隔离点 的上锁。有两种形式:单个隔离点的上 锁和多个隔离点的上锁。

上锁挂牌的十大安全行为

上锁挂牌的十大安全行为: 1、一把锁,一把钥匙,一个工作人员 上锁/挂牌的基本在于任何个人对其所维修和/或维护的机器、设备、流程或电路的锁定实施“全面的控制” 2、被授权人员/受影响人员 被授权人员应理解并能实施上锁/挂牌规程的各个方面。受影响的人员应理解并尊重上锁/挂牌且不得试图修改或移动他人所使用的上锁/挂牌 3、有效的培训 对锁定职责、规程、方法和要求的理解来源于有效的上锁/挂牌培训。培训所获得的知识通过现场/运行的实践体现 4、设备专有的LOTO程序 设备专有的上锁/挂牌程序为每一个维修和/或维护的机器、设备、工艺或电路提供了详尽的安全锁定指南 5、LOTO的验证 在开始运转或维修前,必须确保机器、设备、规程或电路处于“零能源状态”。必须采取最佳的方案确定能源已全部停止、释放、消散或排出。 6、恰当的工具

上锁/挂牌需一套特制的工具,包括钥匙、锁、多锁锁定装置、红色标签和交接班标签。 7、替代方法 完成上锁/挂牌永远是第一选择,替代方法的建立必须基于机器、设备、流程和电路的风险评估 8、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用于发现单独作业中可能的最安全条件,风险评估必须包括确认和执行控制措施,以便于其他法规要求能得以满足 9、轮班或人员变动 每一个上锁/挂牌的最长允许时间取一轮班次或任务结束两者中较短者。通过使用直接的上锁/挂牌交接、转换锁或其他适当的方式确保上锁/挂牌规程的完整很重要。 10、合约行为的LOTO 公司先上后下:指定一位经公司授权的代表实施上锁/挂牌步骤,此时,外部服务人员或承包商应在公司代表已经锁定的同样的能源隔离装置上缚上自己的专人上锁/挂牌锁并使之固定。 锁具的选择: 根据能量源的不同,安全锁具可分为电气类锁具、阀门类锁具、联锁、缆索锁具,还有加以辅助的标识吊牌、锁具工具箱,锁具工作站等。

自动化测试规范V1.1..

福建创昱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动化测试规范V1.1 2019年6月4日

文档编号: 文档信息 分发单位 版本历史 版权声明 本文档模板由福建创昱达测试部负责制定,具体章节内容由福建创昱达测试部相关编写人员负责解释。

目录 1.自动化主流程 (4) 2.自动化测试可行性分析 (6) 2.1目标: (6) 2.2角色: (6) 2.3工作内容 (6) 3.自动化测试需求分析 (8) 3.1目标: (8) 3.2角色 (8) 3.3工作内容 (8) 4.自动化测试计划制定 (10) 4.1目标: (10) 4.2角色: (10) 4.3工作内容: (10) 5.自动化测试设计 (11) 5.1目标: (11) 5.2角色: (11) 5.3工作内容: (11) 6.自动化测试执行 (12) 6.1目标: (12) 6.2角色: (12) 6.3工作内容: (12) 7.自动化测试分析 (13) 7.1目标: (13) 7.2角色: (13) 7.3工作内容: (13) 8.自动化测试维护(需求变更) (14) 8.1目标: (14) 8.2角色: (14) 8.3工作内容: (14)

1.自动化主流程图示:

2.自动化测试可行性分析 2.1 目标: 对系统进自动化可行性分析,确认或否决自动化工作的开展。如确认开展自动化,并进行风险评估。 2.2 角色: 测试管理部、自动化组长、手工组组长(项目负责人)、开发组组长(项目负责人) 2.3 工作内容 (1)讨论系统开展自动化工作的可行性: 符合自动化测试开展的几种情况: 产品型项目(项目周期长、需求变更有计划性、而且频率不高) 产品型的项目,新版本是在旧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功能变不大的项目,但项 目的新老功能都必须重复的测试。 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自动化测试的强项,它能够很好的验证你是否引入了新的缺陷,老的 缺陷是否修改过来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自动化测试工具叫做回归测试工具。 机械并频繁的测试 每次需要输入相同、大量的一些数据,并且在一个项目中运行的周期比较长。 但有一些交互性比较强(业务逻辑较复杂),需要人工干预的操作,就不要指望 通过自动化测试来完成了。例如,银保通交行前置机测试。 资源丰富(人员) 众所周知,自动化工作相对比较耗人力,开发脚本的时间与调试脚本的时间比例 能达到1:1、甚至1:2,如人力与机器大批量工作无法权衡则只能放弃自动化了。(2)明确手工测试的需求分析、测试设计和测试案例是否适合于自动化测试的需要:

2017自动化测试趋势展望

NI 联合创始人带您慧眼看趋势:由Dr. James Truchard 担任客座编辑 2017自动化测试趋势展望

随着我作为NI首席执行官40年的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测试测量行业自1976年起所发生的重大变和创新也重新浮现在我眼前。我们从真空管技术驱动的通用无线电时代进入到惠普晶体管主导的时代再到今日——由NI所引领的过渡时期,此时软件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仪器。豪不夸张地说,摩尔定律给我们带来了疯狂的快速进步,当你觉得一切沿着轨道正常运行时,过程创新却扩展到新的维度,将性能推高到另一个层次。 就像晶体管一样,NI的起点也非常不起眼,但通过不懈地专注于开发伟大的产品以及借助客户和平台技术,NI 赋予了世界以变革性的创新能力。下面请允许我回顾40年来所学到的经验以及我即将进入职业生涯新阶段时对这一市场的展望。“为测试测量提供利器,正如电子表格之于财务分析” 当我和Jeff Kodosky、Bill Nowlin在1976年创立NI时,我们看到了工程师和科学家与测试测量设备交互的方式以及开发方式具有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我们成立公司的初衷是为工程师和科学家解决测试测量需求提供更好的方式。我们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购买,但至少我们应该不需要从零开始开发。 通用接口总线(GPIB、IEEE 488)就是我们的网关。我们的愿景正如1983年所说的:“为测试测量提供利器,正如电子表格之于财务分析。”今天再说这句话似乎丧失了一些力量,但想一下80年代初。当时,财务分析工具

就像被“锁起来”,如果没有较高的预算,一般人是用不起的。电子表格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这也正是我们想要做的。我们希望让所有工程师或科学家都能够使用到与领先技术公司研发团队相同的工具或平台。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超前的观点,而且到如今,从许多方面看仍是如此。 “软件就是仪器” (The Software is Instrument) 虽然很多人可能将GPIB仅仅视为硬件,但我们也认识到它在软件方面所起的作用。随着PC行业的发展(以及苹果Mac的发展,我们对于图形用户界面有着特殊的青睐),GPIB电缆使得我们能够容易地以自定义的方式来分析和展示数据,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它们不再局限于使用仪器前面板以及笔和纸来记录采集的数据。之后创新的方向开始转移到软件世界,因为编程语言需要仪器驱动程序来连接不同的仪器。NI编写和支持这些驱动程序的战略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服务,到目前为止,NI通过仪器驱动网络提供了超过10,000个驱动程序。 但是,测试测量界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仍然需要使用专为计算机科学而设计的工具来执行工程开发、测试和测量任务。我们的解决方案有两个:LabWindows?/ CVI – 为ANSI C编程提供工程开发专用工具;LabVIEW - 图形化编程软件,可将我们的问题解决思路以流程图和图片的方式转换为编译代码。原理很简单:采集、分析和展示。这一过程使用专为用户应用而定制的软件工具来实现,该工具不仅易于学习,而且功能强大。我们创造了“软件是仪器”这一标语来描述这种方法,验证这一方法有效性的方式就是看到工程师和科学家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以及更快速地获得结果。 遵循摩尔定律 人们谈论摩尔定律时都是在说硬件,但计算硬件的存在只是为了运行软件(或者固件)。我们在将测试与测量的重心移转至软件领域之后,便立即着手网罗 Intel、Xilinx 等多家市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大型企业,成为我们的合作研发商。随着客户和合作伙伴越来越熟练地使用我们的软件工具,我们只需要通过优化芯片来为测试和嵌入式系统提供更多的价值。到目前为止,这主要取决于两个主要方面:多核处理器和 FPGA。因为LabVIEW是图形化的,因此很明显它不是采用顺序执行方法,而是专为并行处理而开发的。LabVIEW用户是第一批可以轻松从单核处理器迁移到多线程和多核处理器的程序员,其速度提升几乎是瞬时的。显然,其他语言也有可能利用这些趋势,就像我们仍然有可能使用机器或汇编语言编写高效的代码,那为什么要利用这些趋势呢?现代电子产品的变革速度意味着你不能浪费时间在使用工具可以轻松解决的事情上,大量LabVIEW用户的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FPGA则完全不同。有些问题就是更适合在高度并行且确定的硅芯片中解决。但是大多数机械工程师或医学研究人员的专长是测量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数字设计,因而无法使用工具链或编程结构。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发了LabVIEW图形化编程方法。我们力求让LabVIEW编程人员也能够轻松使用FPGA 的功能,而且我们也做到了。只需看一下Engineering Impact Awards的获奖作品,不管是再生和恢复由于疾病或创伤而损坏的器官功能,还是使用大规模MIMO创造5G无线频谱效率的世界纪录,这项技术的强大便一览无余。 硬件设计采用以软件为中心的方法 当您开始用与我们一样的独特观点来思考软件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会以不同的视角看待硬件。基于PC的插入式模块化板卡便应运而生。这使得硬件可尽可能轻量且经济高效(无专用屏幕、电源、固定按钮/旋钮等),并专注于ADC、DAC、信号调理和数据移动。任何测试测量供应商都无法替代客户,设计出最能够满足其需求的用户界面。即使是设计最完善的台式仪器前面板,也会有许多派不上用场的按钮或菜单结构。许多硬件产品会因为I/O连接器而存在尺寸限制。那么我们是否能克服这一限制呢? 事实证明我们的战略不仅有效; 而且是正确的。全新的矢量信号收发器(VST)将RF分析仪、RF发生器、并行和串行数字接口以及高性能信号处理集成到一个2插槽PXI模块中。该产品提供业界领先的分析带宽(1 GHz)、出色的射频性能和MIMO应用所需的可扩展性,秘诀在于:软件。我们将尽可能多的技术问题转移到FPGA中,摩尔定律(以及赛灵思)提供了一个能够处理计算任务的“车辆”。然后,我们将启动该车的钥匙交给我们的客户,允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进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进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进展状况和进展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 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运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升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持续地吸取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治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治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成效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预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专门强调运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治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治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持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猛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猛烈的市场竞争而显现的。因

上锁挂签测试试题

上锁挂签测试试题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第1项:姓名 ____________ 第2项:1、维修时防止人员误操作的最佳实践为() ○A、制度监管 ○B、防呆设计 ○C、上锁挂签 ○D、减少操作 第3项:2、下列为上锁挂签应严格遵守的“四个一”为()多选□A、一个人 □B、一个签 □C、一把锁 □D、一把钥匙 第4项:3、集团安全红线包括()多选 □A、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进行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 □B、严禁在生产区内吸烟

□C、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停用或关闭安全设施或安全附件□D、严禁未经许可解除他人的上锁挂签锁具 第5项:4、下列属于上锁挂签最基本的原则()多选□A、自己的安全自己负责 □B、属地保护外来人员安全 □C、作业人保证自身的安全 □D、监护人保证作业人的安全 第6项:5、上锁挂签的步骤顺序正确为() ○A、辨识、隔离、上锁挂签、确定、测试、解锁 ○B、辨识、隔离、确定、上锁挂签、测试、解锁 ○C、隔离、辨识、上锁挂签、确定、测试、解锁 ○D、辨识、确定、隔离、上锁挂签、测试、解锁 第7项:6、隔离优先采取的方式为() ○A、物理隔离 ○B、双重隔离 ○C、盲板隔离 ○D、单阀隔离 第8项:7、使用单阀进行隔离的要求()多选

□A、时间较短的任务 □B、阀门必须有良好的先前隔离记录 □C、将隔离阀下游的系统泄压至“零” □D、工作人员不能离开工作区 第9项:8、上锁挂签不适用下列()场景 ○A、受限空间作业 ○B、动火作业 ○C、电力维修 ○D、常开、常闭阀 第10项:9、锁定锁箱的顺序为() ○A、属地先上锁、作业方再上锁 ○B、作业方先上锁、属地后上锁 ○C、属地、作业需同时上锁 第11项:10、下列关于非正常解锁描述错误的是()○A、与锁的所有人联系并取得其核准 ○B、必须车间两名主管确知上锁的理由 ○C、为不影响生产,可先解除锁具后再通知上锁人判断题第12项:1、公司未采购上锁挂签实施()

自动化测试设计规范V1.

自动化测试设计规范V1.0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Prepared by 拟制陈玉梅37906 Date 日期 2010-12-15 Reviewed by 评审人孟咏喜00137435 顾江00118951 张杰飞00101597 Date 日期 2010-12-16 Approved by 批准Date 日期 yyyy-mm-dd Authorized by 签发 Date 日期 yyyy-mm-dd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1前言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基于AutoSpace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自动化测试设计活动,目的是通过规范性指导提升自动化测试设计质量。 自动化测试设计的活动流程如图所示:

自动化测试设计活动角色主要分为两种: ?自动化设计人员(如TSE、测试骨干) 负责自动化用例设计前的设计活动,包括自动化测试分析、AW设计、数据规划、 测试工程设计等 ?自动化测试工程师 负责自动化用例设计 本文将按照自动化测试设计流程,分别介绍各个活动的设计规范和指导原则。 2自动化测试分析 自动化测试分析过程,重点分析产品特性哪些适合自动化、哪些特性应优先实现自动化。 适合自动化的范围包括: 1.产品特性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不是非常大 2.产品特性重要程度高,每轮版本测试、回归测试基本都是必测的 3.自动化投入成本在接受范围内,最好已有技术储备 通过如上三个维度分析自动化实现的优先级,应优先实现投入产出比收益明显的产品特性,即自动化较易于实现、且需要频繁测试的重要特性。 3AW设计 AW是自动化用例设计的基础,应易于理解、好用,便于测试人员快速掌握,降低学习成本,提高用例设计效率。 AW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基于业务进行抽象、设计粒度合理,尽可能覆盖自动化用例。 对于底层AW(如协议AW),应封装为类似“开户”、“用户认证”、“拨号”等业务逻辑,降低用例设计难度和接口变更时对用例的影响,提升自动化用例的重用性。

上锁挂签应知应会内容

实施上锁挂签的原则:1、在设备上工作;2、有危险能量存在。 上锁挂签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辨识 在隔离、上锁挂签前,应辨识所有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来源及类型,编制上锁清单。 需要控制的危险能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 ——电能:电流或电子流(如微电流、微电压等); ——动能:运转的设备等; ——势能:蒸汽、压缩气体、真空、加压液体、弹簧等; ——化学能:危险化学品; ——热能:电热、冷却系统。 第二步隔离 根据危险能量或物料性质及隔离方式选择相匹配的断开、隔离装置进行隔离。可移动的动力设备(如燃油发动机、发动机驱动的设备)应用可靠的方法(如去除电池、电缆、火花塞电线或相应措施)使其不能运转。 第三步上锁挂签:根据上锁清单,对已完成隔离的隔离设施选择合适的锁具、填写警示标签,对上锁点上锁挂签。 第四步确认 上锁挂签后,应进行测试,并试启动以确认危险能量或物料被有效隔离或去除。第五步实施作业 确认危险能量或物料被有效隔离后,方可开始作业。 作业完成后进行人员、物料、工具清理,清理完成后进行开锁。 第六步开锁 开锁分正常开锁和非正常开锁: ——正常开锁(上锁者本人进行的开锁)。 ——非正常开锁(上锁者本人不在场或没有开锁钥匙时,且其警示标签或安全锁需要移去时的开锁)。 上锁方式有个人上锁和集体上锁: 个人上锁:是指单人作业时对隔离点的上锁 集体上锁: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对隔离点的上锁 开锁 1、正常开锁 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确认设备、系统符合运行要求,上锁人员亲自开锁,他人不得替代。 集体锁的开锁,操作人员最后一个打开锁箱,然后解除集体锁及标签。 2、非正常开锁 上锁人员不在现场或没有钥匙时,在获得正式授权后开锁。 非正常开锁程序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经上锁人员允许; 2)经操作单位和维修单位双方主管确认下述内容后方可开锁: ——确知上锁的理由;——确知目前工作状况; ——检查过相关设备;——确知打开该锁及标签是安全的。

自动化测试的发展前景

自动化测试的发展前景 自动化测试的发展前景怎么样?相比于开发,测试的技术含量是否偏低?测试人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速度是否没开发快? 精彩答案: 徐毅: 我曾经做过测试自动化,也维护过测试自动化框架,还做过培训师,也做过测试自动化教练。 测试自动化和任何其他一个职位或角色都没有区别,无非就是干个活,只是所需要具备的技能不同而已。拿测试和开发比,就像拿着桃子和葡萄比,有什么意思呢,两者都有价值,而且还得合作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至于测试和测试自动化,很多人混为一谈,以为是差不多的玩意儿,其实这个中间的区别很细致且很多。 自动化的前景完全不必担忧,且不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就是自动化,难道我们如今不是把很多很多的工作都交给了各种工具么?这些工具不都是什么看得见的机器人,软件和网络服务也是在自动化我们以往必须动手的工作。想一下Excel里给财务数据排个序,谁还能回想一下没有类似工具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以及,没有计算器的时候,我们怎么计数? 如今连富士康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也终于幡然醒悟开始引入自动化机器人的时候,还在这里争论测试自动化的前景,真的没有必要。但是,同样一个东西,也有做得好做得不好的区分。你说,手机有没有前途?平板有没有前途?苹果来做,那是真有前途;山寨呢?就算是看得见市场的前景一片光明,他们也不见得一定能走向这段前途。 市场有没有前景是一回事,自己能否把握住,是另一回事。测试自动化一定是未来的方向,目前软件开发这一块所流行的敏捷、DevOps、持续交付、持续部署啥的,通通都是以自动化为根基的(不仅仅是测试的自动化),没有自动化能够做到么? 测试和开发的技术含量这个问题太热门,但很多人在讨论中都缺乏逻辑。什么是技术含量?哪些技术?如何比较?拿苹果跟葡萄比汁水多,不是找抽么。测试工作的关键或核心品质在于思维,测试思维,手头的操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相应的测试思维,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执行再快、各种图形化显示再炫,也是垃圾测试用例,因为它们没有效果啊!拿测试工作人员去跟开发工作人员比拼谁代码写得好,有意思么?要是代码写得很好,又在犹豫这个问题,那你应该直接去做开发,更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当然,肯定有一些朋友是代码写得好,又很有测试的思维的,那就更好啦,路非常宽:去做开发,他们的测试思维能帮助他们写出更好的代码;去做测试,

软件测试发展方向学习资料

软件测试职业发展方向 最近准备研究一下软件测试职业的发展方向,一是增长自己的知识,二是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个参考,在网上找到一篇很好的东东,将它整理了一下,放上来吧,以备以后查看。 软件测试职业发展方向,大体上可以分为管理路线、技术路线、管理+技术路线。 测试初级阶段: 测试工程师,属于软件测试职业生涯的初级域,其适用范围是入行软件测试3年内的常规测试从业者,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按照测试主管(即直接上司)分配的任务计划,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提交软件缺陷,包括提交阶段性测试报告、参与阶段性评审等。 管理+技术路线: 首先是常规路线,这条发展路线要求管理与技术并重,因为软件测试的行业特点决定了这个因素:测试工程师向上晋升到测试主管、测试经理、测试总监,直至咨询域的更高方向! 测试主管是企业项目级主管,对于中小型软件公司也可以是企业级主管,属于中级发展域,适用范围是2到5年职业经验的测试从业者。其工作内容是根据项目经理或测试经理的计划安排,调配测试工程师执行模块级或项目级测试工作,并控制与监督软件缺陷的追踪,保证每个测试环节与阶段的顺利进行。严格来说,这个级别更多属于测试的设计者,因为企业的测试流程搭建是由更高级别的测试经理或相关管理者来做的,测试主管负责该流程的具体实施;而更多的工作,是思考如何对软件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测试。测试主管比较有创造性的工作内容就是测试设计,而恰恰很多公司忽略了或没有精力来执行此工作内容!应该说,在一个企业里做了3年左右测试工作的人员,很容易晋升到该职位,而之所以晋升,是与个人测试技术的过硬、测试方法的丰富,加上对测试流程的监控力与执行力的职业素质息息相关! 测试经理是更高级别的测试管理者,属于高级测试方向域。对于大中型软件公司,该职位尤为重要,并且对其职业要求也比较高,一般适合4到8年的测试从业者,在管理与技术能力双双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具体环境晋升到该级别。测试经理负责企业级或大型项目级总体测试工作的策划与实施。测试经理除了需要统筹整个企业级或项目级测试流程外,还要对于不同软件架构、不同开发技术下的测试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为企业的测试团队成员提供指导与解决思路,同时还要合理调配不同专项测试的人力资源(如业务测试工程师、自动化测试工程师、白盒测试工程师、性能测试工程师),对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另外,一些企业里,测试经理还需要与客户交流与沟通,负责部分的销售性或技术支持性工作。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规范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规范 为了使所有的测试工程师在进行自动化设计和测试时能够使编写的脚本风格一致、步骤一致,能够把大家的设计和代码组装在一起,因此有必要对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进行统一的规范化,下面就先来介绍我们的项目组整理编写的自动化脚本编写的规范。 1.自动化脚本编写的规范 1)基本信息 在每个脚本模块的最上面,必须写上脚本运行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如IE版本、QTP版本、数据库版本等)、外包项目名称、脚本编写人(使用英文名或中文拼音缩写)、脚本创建时间、脚本修改时间、修改说明、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脚本描述等。 2)常量命名规范 常量的命名应该全部用大写,使用"_"作为单词间的分隔符,单词尽量使用全名称,如,Public Const MSG_EMPTY_ROW As String = "有空行存在"。 使用Public而不是早期版本的global来声明变量。 另外,对常量的声明必须带上类型,如前面的As String。 3)变量命名规范 变量命名应该简单,应尽量使用缩写。如果是一般的值类型(如integer string),则直接使用变量用途命名。尽量使用全名,例如,Dim name As String;如果是一般的临时性变量定义,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例如,Dim i As Integer;如果名称由多个单词组成,则取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如EntityManager缩写为e m,ProcedureManager缩写为pm;如果名称由一个单词组成,则对单词进行分段取首字母,如Entity缩写为et。缩写应该控制在3个字母以内,且尽量清晰。 4)参数命名规范 参数命名的原则是全部用小写,如果参数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时,首单词字母小写,其他单词首字母大写,如stepName、stepDescription。 5)函数命名规范 此处函数包括sub和function,函数表示的是一个动作,所以它的结构应该是动词+名词,动词必须小写,后面的名称首字母大写,如getMaterialCode。函数命名尽量不要使用缩写,而且它的名称应该使人一

上锁挂签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 预制二队 上锁挂签管理办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2. 管理要求 (1) 3. 相关人员职责 (10) 附录A能量隔离方案 (11) 附录B安全锁具种类 (12) 附录C 有害能量隔离准则建议............................................................................ .16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强化能量和物料隔离管理,防止危险能量和物料意外释放,特制定本标准。注:上锁挂签仅能防止误操作,对于蓄意的行为,并不能产生作用。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预制二队,重新部署和施工工程以及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应用于有可能发生危险能量和物料意外释放并需要进行控制的作业活动。 本标准中,锁及标签,用于规范系统的隔离点,以确保人员、设备在上锁系统内的安全。 “安全锁”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仅能防止人员的不经心操作,对于一些蓄意的行为,并不能产生作用。 2. 管理要求 2.1.基本要求 在进行非常规作业时,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上锁挂签。 隔离或控制危险能量和物料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断开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隔离压力源或释放压力;

挂牌上锁管理程序---全中文范文

0目录1.批准列表 2. 目的和范围 3. 术语和定义 4.职责 5.流程 6.要求 7.相关文件 8.附件 1.批准列表 2. 目的 PURPOSE 当有人在设备周围或设备上进行维护或其他工作时,该设备的动力源被意外启动将造成人员伤害,所以要建立上锁和挂牌制度用于切断动力源以保护人身安全。 本程序定义了徐州基地LOTO的基本概念和标准化的步骤。 3. 范围SCOPE: 圣戈班徐州基地所有工厂 4. 术语和定义 TERMS AND DEFINITIONS 上锁挂牌: 是一种用于在设备维护使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工作开始前在能源隔离开关上挂上锁具和牌来达成的。 危险区域 :在设备(设备防护设施已移除,或者在外围护栏以内)三维空间内,由于设备带能或者部件或物料的移动可能造成伤害的地方 能量源:可能危及人员的能量,包括电的,机械的,液压的,压缩空气的,气的,蒸汽的,重力的,化学的,核的,热的,动力的或其他能量的来源. 能量隔离装置:能从物理上阻止动力的释放或传送的装置,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装置:手动操作的电气断路器;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它可以将设备的部分从电路中断开;管道上的阀门;堵头;其他类似可以堵住或隔离动力源的装置。按钮、选择开关和其他类似控制装置不能作为动力隔离装置。 授权员工:是指对机器设备进行服务或维护操作, 而实施上锁和挂牌的员工,他们必须是经过上锁挂牌培训、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人。 受影响员工: 在上锁或挂牌的被服务或维护的设备附近操作或需要进行工作的员工 能量标签:安装在能量隔离点或释放点的标签。(形状同停止标志,大小为8 cm x 8 cm)。 能量:任何形式的能量,可以开动设备,导致运作或直接因能量造成伤害。常见动力有电、压缩空气、气体(煤气、天然气)、重力、弹力,带压水,液压,化学液体(苯、焦油、酸、碱等)以及蒸汽。 5. 职责RESPONSBILITIES

自动化测试计划(英文版)

1. Introduction This document provides a detailed plan for the scope, approach, resources, and schedule of system testing activities for the system Test phase of the Web Tour App Test project. It defines the business functions and the business processes to be tested, the testing activities to be performed, and the risks and mitigation plan associated with the System Test phase. 1.1 Background The main content is testing on Login Module, Register Module, Book Tickets Module, Cancelling Tickets Module, and Exit Module. 1.2 Objectives ?Login Module No Bug ?Register Module No Bug ?Book Tickets Module No Bug ?Cancelling Tickets Module No Bug ?Exit Module No Bug 1.3 Scope 1.4 Out of Scope

1.5 Abbreviations, Acronyms and Definitions ?QC = Quality Control: ?QTP = Quick Test Professional ?LR = Load Runner 1.6 Test Environment

上锁、挂签作业规定实用版

YF-ED-J485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上锁、挂签作业规定实用 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上锁、挂签作业规定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术语和定义 1.1设备属地单位 设备属地单位系指负责操作设备的单位。 设备属地单位在工作前最先上锁及挂签,在工 作完成后最后解锁。 1.2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包括: a)公司负责维修设备的单位; b)承包商; c)协作单位(为维修提供相关支持的单 位)。

1.3合格人员 有经验的、经过培训的、熟知本作业规程相关要求,并了解属地内各类操作有关的能量控制点的员工。 1.4能量 需要锁定的能量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a)电能:电流或电压 b)势能:蒸汽(任何压力)、压缩空气(> 0.1MPa)、真空、加压液体(>0.1MPa)、弹簧、张力杆、配重等 c)机械能:运转的设备等 d)化学能:危险化学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烧碱、次氯酸钠、苯、硝基苯、苯胺、二氯乙烷、氯乙烯、乙烯、氮气、LNG、CNG等) e)热/冷能:电加热、制冷系统

挂牌上锁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修改记录Modification Record

目录 1目的 (1) 2范围 (1) 3定义 (1) 4职责 (1) 5相关文件 (1) 6总要求 (2) 7过程描述 (2) 8记录 (6) 9附件 (6)

1目的 彻底切断电力或其他能源的供应,避免检修、维护和工作人员在检修操作中由于他人误操作导致的设备运转或者不知道情况而受伤,保障员工避免受到机器中储存的潜在能量伤害,通过隔离、锁定、控制这些危险动力能源或者提醒的方法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2范围 适用于受电/运转或准备运转的设备、管道、系统的维护,检查,试验工作。 3定义 3.1受影响的员工:处在LOTO(挂牌上锁)保护下正在检修的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或者附近工作的其他人员 3.2授权员工:被准许对设备/机械/系统进行挂牌上锁的人员或者在LOTO保护下对设备/机械/系统进行检查维护/维修的人员。 3.3上锁:按照既定的程序将锁具设施安放在能源隔离设施上,以确保能量隔离设施和设备受控不能操作直至锁具设施移除。 3.4上锁装置:通过积极的方式将能量隔离装置固定在安全状态并防止机械或设备启动。 3.5能量隔离装置:能防止能量传送或释放的机械装置。 3.6挂牌:按照既定的程序将警示标识安放在能源隔离设施上,以表明能量隔离设施和设备受控不应操作直至警示标识移除。 3.7挂牌装置:一种明显的警示标志,如标签及其附着物,可以被固定在能量隔离装置上,标识此设备及其能量隔离装置已被控制并禁止操作。 4职责 4.1EPC项目部工程部、调试管理部负责对挂牌上锁的相关要求组织实施; 4.2国内项目部工程部负责对施工过程中挂牌上锁相关要求组织实施;负责按照业主规定执行调试运行期间挂牌上锁相关要求; 4.3项目部HSE部负责对本项目挂牌上锁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4.4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公司挂牌上锁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5相关文件 5.1上游文件 5.1.1《HSE运行控制程序》

自动化测试框架

自动化测试框架思路 文章分类:综合技术 1.1. 自动化测试的优点 ● 提高测试效率和降低测试成本 ● 实现快速的回归测试,加快测试进度从而加快产品发布进度 ● 更多的测试,提高测试覆盖率 ● 保证一致性 ● 提高测试的可靠性,避免人为因素 1.2. 为什么要做自动化测试框架 通过以往的尝试,发现真正实现自动化测试,并不是掌握了某个自动化测试工具,掌握了脚本的编写技术就能够达成,面对复杂的ERP系统,简单的录制/回放并不能达到自动化测试的要求,完全通过编写脚本的方式,工作量巨大且可维护性极差、不能复用。实现自动化就是为了能够提升测试效率,不具备可维护性、复用性差将成为导致自动化测试失败的最致命因素,付出巨大代价但起到的效果甚微。 基于以上因素并结合行业发展思路,在正式实施自动化之前,必须搭建一套适合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将脚本能够有效的组织、连贯应用起来,提高测试脚本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1.3. 希望达成的目标 搭建符合以下要求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使得未来自动化测试正式实施时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 ● 高复用性 ● 高可维护性 ● 稳定性 ● 快速编写脚本 ● 自动执行 ● 正确输出结果 ● 能够不断提升自动化测试比例 1.4. 实现思路 ● 分层设计:业务流程、功能点、操作组件 我们在进行测试时,首先会验证各个页面、各个字段的正确性,到验证功能点的正确性,再组合各个功能点进行业务逻辑、业务流程的验证,最终确保系统满足业务需求。 * 对于自动化脚本,采用分层的思想,先实现最底层的操作组件,通过调用操作组件、及业务逻辑实现对功能点的验证,再通过调用业务逻辑组合功能点实现对业务流程的验证。不同的业务流程,对于底层的操作组件、中间层的功能点函数是完全可以复用的,只是调用的业务逻辑的差异,或者是测试数据的差异性。 * 尽可能做到各脚本之间具备独立性,不相互依赖,便于进行各种基本场景的组合运行。 如销售系统中的选择房间操作,在做预约、小订、认购等操作时,都需要用到选择房产,因

上锁挂签题库

2017年9月上锁挂签培训试题 50分,每空2分) 、上锁挂签工作表”需要由、(工作人员)(属地操作人员)(属地负责人)等人员签字。 、个人锁必须符合“( 一把锁一把钥匙)”的原则。 、所有作业人员和设备所属单位操作员( 个人锁上)锁于锁箱。 4、( 所有工作人员)涉及上锁挂签的交接班必须在现场进行。 5、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确认(设备)、(系统)符合运行要求,每个上锁挂签的人员应( 亲自)去解锁,他人不得替代。 6、“上锁”及“(危险禁止操作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措施。 、员工接受(上锁挂签培训),必须经(考试合格),执行(上锁挂签)程序,参与(上 、根据上锁点清单,对已完成隔离的隔离设施选择合适的(锁具)、填写(警示标签), 、在有电气危害的场合,应确认(所有电源)得到控制。上锁人员应有能力进行(电评价)和(处理)。对可能进行的(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附近作业 安全措施)。 、集体锁应在锁箱的上锁清单上标明上锁的系统或(设备名称)、(编号)、(日 30 分,每题3分) 、集体上锁的解锁,应在所有人员集合后,操作人员按照集体上锁清单逐一确认并解 除集体锁及标签。(√) 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确认设备、系统符合运行要求,每个上锁挂签的人员应去解锁,回路若是采用保险丝/继电器控制盘供电方式,无法上锁时,应装上假保险丝并加警示

4.操作人员在现场的启动按钮/开关处挂警告标志。(√) 5.集体上锁是指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对隔离点的上锁(×) 6.对于单个隔离点,设备所属单位操作员和维修作业人员用各自个人锁直接锁住隔离点即可。(√) 7.个人上锁是指作业时对隔离点的上锁。(×) 8.对于所有的电气危险,必须实施断电试验。(√) 9.在启动上锁/挂签前,辨识所有危险能源。(√) 10.主电源开关是电气驱动设备主要上锁点,附属的控制设备如现场启动/停止开关可作为上锁点。(×) 三、问答题 1、经操作单位和维修单位双方主管确认下述内容后方可拆锁(共20 分)答:1、确知上锁的理由; 2、确知目前工作状况 3、检查过相关设备 4、确知解除该锁及标签是安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