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四(全册)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4复习57页PPT

高中数学必修4复习57页PPT
高中数学必修4复习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高中数学必修4习题和复习参考题及对应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4习题和复习参考题及对应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4习题和复习参考题及对应答案A组1、在0°~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指出它们是哪个象限的角:(1)-265°;(2)-1000°;(3)-843°10′;(4)3900°.答案:(1)95°,第二象限;(2)80°,第一象限;(3)236°50′,第三象限;(4)300°,第四象限.说明:能在给定范围内找出与指定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是第几象限角.2、写出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答案:S={α|α=k·180°,k∈Z}.说明:将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表示.3、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360°≤β<360°的元素β写出来:(1)60°;(2)-75°;(3)-824°30′;(4)475°;(5)90°;(6)270°;(7)180°;(8)0°.答案:(1){β|β=60°+k·360°,k∈Z},-300°,60°;(2){β|β=-75°+k·360°,k∈Z},-75°,285°;(3){β|β=-824°30′+k·360°,k∈Z},-104°30′,255°30′;(4){β|β=475°+k·360°,k∈Z},-245°,115°;(5){β|β=90°+k·360°,k∈Z},-270°,90°;(6){β|β=270°+k·360°,k∈Z},-90°,270°;(7){β|β=180°+k·360°,k∈Z},-180°,180°;(8){β|β=k·360°,k∈Z},-360°,0°.说明:用集合表示法和符号语言写出与指定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在给定范围内找出与指定的角终边相同的角.4、分别用角度和弧度写出第一、二、三、四象限角的集合.说明:用角度制和弧度制写出各象限角的集合.5、选择题:(1)已知α是锐角,那么2α是(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C .小于180°的正角D .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2)已知α是第一象限角,那么2α是(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C .第一或第二象限角D .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答案:(1)C说明:因为0°<α<90°,所以0°<2α<180°. (2)D说明:因为k·360°<α<90°+k·360°,k∈Z ,所以180451802k k α︒<<︒+︒,k∈Z .当k 为奇数时,2α是第三象限角;当k 为偶数时,2α是第一象限角. 6、一条弦的长等于半径,这条弦所对的圆心角等于1弧度吗?为什么?答案:不等于1弧度.这是因为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1弧度,而等于半径长的弦所对的弧比半径长.说明:了解弧度的概念. 7、把下列各角度化成弧度: (1)36°;(2)-150°;(3)1095°;(4)1440°.答案:(1)5π;(2)56π;(3)7312π-;(4)8π.说明:能进行度与弧度的换算.8、把下列各弧度化成度: (1)76π-;(2)103π-;(3)1.4;(4)23. 答案:(1)-210°;(2)-600°;(3)80.21°;(4)38.2°.说明:能进行弧度与度的换算. 9、要在半径OA=100cm 的圆形金属板上截取一块扇形板,使其弧AB 的长为112cm ,求圆心角∠AOB 是多少度(可用计算器,精确到1°).答案:64°说明:可以先运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求出圆心角的弧度数,再将弧度换算为度,也可以直接运用角度制下的弧长公式.10、已知弧长50cm 的弧所对圆心角为200°,求这条弧所在的圆的半径(可用计算器,精确到1cm ).答案:14cm .说明:可以先将度换算为弧度,再运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也可以直接运用角度制下的弧长公式.B 组1、每人准备一把扇子,然后与本小组其他同学的对比,从中选出一把展开后看上去形状较为美观的扇子,并用计算器算出它的面积S 1.(1)假设这把扇子是从一个圆面中剪下的,而剩余部分的面积为S 2,求S 1与S 2的比值; (2)要使S 1与S 2的比值为0.618,则扇子的圆心角应为几度(精确到10°)? 答案:(1)(略)(2)设扇子的圆心角为θ,由2122120.6181(2)2r S S r θπθ==-,可得θ=0.618(2π-θ),则θ=0.764π≈140°.说明:本题是一个数学实践活动.题目对“美观的扇子”并没有给出标准,目的是让学生先去体验,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大多数扇子之所以“美观”是因为基本都满足:120.618SS =(黄金分割比)的道理.2、(1)时间经过4 h (时),时针、分针各转了多少度?各等于多少弧度?(2)有人说,钟的时针和分针一天内会重合24次、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提示:从午夜零时算起,假设分针走了t min 会与时针重合,一天内分针和时针会重合n 次,建立t 关于n 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其图象,然后求出每次重合的时间.)答案:(1)时针转了-120°,等于23π-弧度;分针转了-1440°,等于-8π弧度 (2)设经过t min 分针就与时针重合,n 为两针重合的次数. 因为分针旋转的角速度为2(rad /min)6030ππ=, 时针旋转的角速度为2(rad/min)1260360ππ=⨯,所以()230360t n πππ-=,即72011t n =. 用计算机或计算器作出函数72011t n =的图象(如下页图)或表格,从中可清楚地看到时针与分针每次重合所需的时间.n u1 15. 981.82 16. 1047.3 17. 1112.7 18. 1178.2 19. 1243.6 20. 1309.1 21. 1374.5 22.1440.因为时针旋转一天所需的时间为24×60=1440(min ),所以144011n ≤,于是n≤22.故时针与分针一天内只会重合22次.说明:通过时针与分针的旋转问题进一步地认识弧度的概念,并将问题引向深入,用函数思想进行分析.在研究时针与分针一天的重合次数时,可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从模拟的图形、表格中的数据、函数的解析式或图象等角度,不难得到正确的结论.3、已知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大轮有48齿,小轮有20齿,当大轮转动一周时,小轮转动的角是__________度,即__________rad .如果大轮的转速为180r/min (转/分),小轮的半径为10.5cm ,那么小轮周上一点每1s 转过的弧长是__________.答案:864°,245π,151.2π cm. 说明:通过齿轮的转动问题进一步地认识弧度的概念和弧长公式.当大齿轮转动一周时,小齿轮转动的角是4824360864rad.205π⨯︒=︒= 由于大齿轮的转速为3r/s ,所以小齿轮周上一点每1s 转过的弧长是483210.5151.2(cm)20ππ⨯⨯⨯=. P20习题1.2A 组1、用定义法、公式一以及计算器求下列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1)173π-;(2)214π;(3)236π-;(4)1500°.答案:(1)1sin ,tan 22ααα===(2)sin tan 122ααα=-=-=;(3)1sin ,cos tan 2ααα===(4)1sin ,tan 2ααα=== 说明:先利用公式一变形,再根据定义求值,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2、已知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的坐标是P (3a ,4a ),其中a≠0,求sinα,cosα,tanα的三角函数值.答案:当a >0时,434sin ,cos ,tan 553ααα===;当a <0时,434sin ,cos ,tan 553ααα=-=-=-.说明:根据定义求三角函数值. 3、计算:(1)6sin (-90°)+3sin0°-8sin270°+12cos180°; (2)10cos270°+4sin0°+9tan0°+15cos360°;(3)22322costantan sin cos sin 2446663ππππππ-+-++;(4)2423sincos tan 323πππ+-. 答案:(1)-10;(2)15;(3)32-;(4)94-.说明: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4、化简:(1)asin0°+bcos90°+ctan180°;(2)-p 2cos180°+q 2sin90°-2pqcos0°;(3)223cos 2sincos sin 22a b ab ab ππππ-+-; (4)13tan 0cos sin cos sin 222m n p q r ππππ+---.答案:(1)0;(2)(p -q )2;(3)(a -b )2;(4)0.说明: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5、根据下列条件求函数3()sin()2sin()4cos 23cos()444f x x x x x πππ=++--++的值. (1)4x π=;(2)34x π=. 答案:(1)-2;(2)2.说明: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 6、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sin186°; (2)tan505°; (3)sin7.6π; (4)23tan()4π-; (5)cos940°;(6)59cos()17π-. 答案:(1)负;(2)负;(3)负;(4)正;(5)负;(6)负. 说明:认识不同位置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7、确定下列式子的符号: (1)tan125°·sin273°;(2)tan108cos305︒︒;(3)5411sin cos tan 456πππ;(4)511cos tan 662sin 3πππ. 答案:(1)正;(2)负;(3)负;(4)正.说明:认识不同位置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8、求下列三角函数值(可用计算器):(1)67sin()12π-; (2)15tan()4π-;(3)cos398°13′; (4)tan766°15′. 答案:(1)0.9659;(2)1;(3)0.7857;(4)1.045.说明:可先运用公式一转化成锐角三角函数,然后再求出三角函数值. 9、求证:(1)角θ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当且仅当sinθ·tanθ<0; (2)角θ为第三或第四象限角当且仅当cosθ·tanθ<0; (3)角θ为第一或第四象限角当且仅当sin 0tan θθ>;(4)角θ为第一或第三象限角当且仅当sinθ·cosθ>0. 答案:(1)先证如果角θ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那么sinθ·tanθ<0. 当角θ为第二象限角时,sinθ>0,tanθ<0,则sinθ·tanθ<0; 当角θ为第三象限角时,sinθ<0,tanθ>0,则sinθ·tanθ<0, 所以如果角θ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那么sinθ·tanθ<0. 再证如果sinθ·tanθ<0,那么角θ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因为sinθ·tanθ<0,即sinθ>0且tanθ<0,或sinθ<0且tanθ>0, 当sinθ>0且tanθ<0时,角θ为第二象限角; 当sinθ<0且tanθ>0时,角θ为第三象限角,所以如果sinθ·tanθ<0,那么角θ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综上所述,原命题成立. (其他小题略)说明:以证明命题的形式,认识位于不同象限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0、(1)已知sin α=,且α为第四象限角,求cosα,tanα的值; (2)已知5cos 13α=-,且α为第二象限角,求sinα,tanα的值; (3)已知3tan 4α=-,求sinα,cosα的值;(4)已知cosα=0.68,求sinα,tanα的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答案:(1)1,2 (2)1212,135-;(3)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34sin ,cos 55αα==-, 当α为第四象限角时,34sin ,cos 55αα=-=;(4)当α为第一象限角时,sinα=0.73,tanα=1.1,当α为第四象限角时,sinα=-0.73,tanα=-1.1. 说明:要注意角α是第几象限角.11、已知1sin 3x =-,求cosx ,tanx 的值.答案:当x 为第三象限角时,cos tan x x ==当x 为第四象限角时,cos tan 34x x ==- 说明:要分别对x 是第三象限角和第四象限角进行讨论.12、已知3tan 2απαπ=<<,求cosα-sinα的值.答案:11)2说明:角α是特殊角. 13、求证: (1)2212sin cos 1tan 1tan cos sin x x xxx x--=+-;(2)tan 2α-sin 2α=tan 2α·sin 2α;(3)(cosβ-1)2+sin 2β=2-2cosβ;(4)sin 4x +cos 4x=1-2sin 2xcos 2x .答案:(1)2(cos sin )cos sin 1ta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1tan x x x x xx x x x x x x---===+-++左边; (2)222222222211cos sin sin (1)sin sin sin tan cos cos cos x x x xxx x xxx-=-===左边;(3)左边=1-2cosβ+cos 2β+sin 2β=2-2cosβ;(4)左边=(sin 2x +cos 2x )2-2sin 2x·cos 2x=1-2sin 2x·cos 2x .说明:还可以从右边变为左边,或对左右同时变形.可提倡一题多解,然后逐渐学会选择较为简单的方法.B 组1、化简(1+tan 2α)cos 2α. 答案:1说明: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将原三角函数式转化为正余弦函数式.2α为第二象限角. 答案:-2t anα说明:先变形,再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进行化简. 3、已知tanα=2,求sin cos sin cos αααα+-的值.答案:3说明:先转化为正切函数式. 4、从本节的例7可以看出,cos 1sin 1sin cos x x x x+=-就是sin 2x +cos 2x=1的一个变形.你能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推导出更多的关系式吗?答案:又如sin 4x +cos 4x=1-2sin 2x·cos 2x 也是sin 2x +cos 2x=1的一个变形;2211tan cos x x=+是sin 2x +cos 2x=1和sin tan cos xx x=的变形;等等. 说明:本题要求学生至少能写出每个同角关系式的一个变形.P29习题1.3A 组1、将下列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并填在题中横线上: (1)cos210°=__________; (2)sin263°42′=__________; (3)cos()6π-=__________; (4)5sin()3π-=__________;(5)11cos()9π-=__________;(6)cos (-104°26′)=__________; (7)tan632°24′=__________; (8)17tan6π=__________. 答案:(1)-cos30°; (2)-sin83°42′ (3)cos 6π;(4)sin3π; (5)2cos 9π-;(6)-cos75°34′; (7)-tan87°36′; (8)tan6π-. 说明:利用诱导公式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2、用诱导公式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17cos()4π-; (2)sin (-1574°); (3)sin (-2160°52′); (4)cos (-1751°36′);(5)cos1615°8′;(6)26sin()3π-.答案:(1)2;(2)-0.7193;(3)-0.0151;(4)0.6639;(5)-0.9964;(6)-说明:先利用诱导公式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再求值.3、化简:(1)sin(-1071°)·sin99°+sin(-171°)·sin(-261°);(2)1+sin(α-2π)·sin(π+α)-2cos2(-α).答案:(1)0;(2)-cos2α说明:先利用诱导公式转化为角α的三角函数,再进一步化简.4、求证:(1)sin(360°-α)=-sinα;(2)cos(360°-α)=cosα;(3)tan(360°-α)=-tanα.答案:(1)sin(360°-α)=sin(-α)=-sinα;(2)略;(3)略.说明:有的书也将这组恒等式列入诱导公式,但根据公式一可知,它和公式三等价,所以本教科书未将其列入诱导公式.B组1、计算:(1)sin420°·cos750°+sin(-330°)·cos(-660°);(2)tan675°+tan765°-tan(-330°)+tan(-690°);(3)252525sin cos tan() 634πππ++-.答案:(1)1;(2)0;(3)0.说明:先利用诱导公式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再求值.2、已知1sin()2πα+=-,计算:(1)sin(5π-α);(2)sin()2πα+;(3)3cos()2πα-; (4)tan()2πα-. 答案:(1)12; (2)3,,23,;2αα⎧⎪⎪⎨⎪-⎪⎩当为第一象限角当为第二象限角(3)12-; (4)3,,3,αα⎧⎪⎨-⎪⎩当为第一象限角当为第二象限角.说明:先用诱导公式将已知式和待求式都转化为角α的三角函数,然后再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得解. P46习题1.4A 组1、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1)y=1-sinx ,x∈[0,2π]; (2)y=3cosx +1,x∈[0,2π]. 答案:(1)(2)说明:可以直接用“五点法”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也可以先用“五点法”作出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再通过变换得到这两个函数的图象.2、求使下列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小值的自变量x 的集合,并分别写出最大值、最小值是什么.(1)11cos ,23y x x π=-∈R ; (2)3sin(2),4y x x π=+∈R ;(3)31cos(),226y x x π=--∈R ; (4)11sin(),223y x x π=+∈R .答案:(1)使y 取得最大值的集合是{x|x=6k +3,k∈Z },最大值是32; 使y 取得最小值的集合是{x|x=6k ,k∈Z },最大值是12; (2)使y 取得最大值的集合是{|,}8x x k k ππ=+∈Z ,最大值是3;使y 取得最小值的集合是3{|,}8x x k k ππ=-+∈Z ,最小值是-3; (3)使y 取得最大值的集合是{|2(21),}3x x k k ππ=++∈Z ,最大值是32; 使y 取得最小值的集合是{|4,}3x x k k ππ=+∈Z ,最小值是32-; (4)使y 取得最大值的集合是{|4,}3x x k k ππ=+∈Z ,最大值是12;使y 取得最小值的集合是5{|4,}3x x k k ππ=-+∈Z ,最小值是12-. 说明:利用正弦、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性质,研究所给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性质.3、求下列函数的周期: (1)2sin 3y x =,x∈R ; (2)1cos 42y x =,x∈R . 答案:(1)3π;(2)2π说明:可直接由函数y=Asin (ωx+φ)和函数y=Acos (ωx+φ)的周期2T πω=得解.4、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1)sin103°15′与sin164°30′; (2)4744cos()cos()109ππ--与; (3)sin508°与sin144°;(4)cos760°与cos (-770°). 答案:(1)sin103°15′>sin164°130′; (2)4744cos()cos()109ππ->-; (3)sin508°<sin144°;(4)cos760°>cos (-770°).说明: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诱导公式将它们转化到同一单调区间上研究. 5、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y=1+sinx ,x∈R ; (2)y=-cosx ,x∈R . 答案:(1)当[2,2]22x k k ππππ∈-++,k∈Z 时,y=1+sinx 是增函数;当3[2,2]22x k k ππππ∈++,k∈Z 时,y=1+sinx 是减函数. (2)当x∈[(2k -1)π,2kπ],k∈Z 时,y=-cosx 是减函数; 当x∈[2kπ,(2k +1)π],k∈Z 时,y=-cosx 是增函数. 说明:利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单调性研究所给函数的单调性. 6、求函数tan()26y x π=-++的定义域.答案:{|,}3x x k k ππ≠+∈Z .说明:可用换元法.7、求函数5tan(2),()3122k y x x k πππ=-≠+∈Z 的周期. 答案:2π. 说明:可直接由函数y=Atan (ωx+φ)的周期T πω=得解. 8、利用正切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函数值的大小: (1)13tan()tan()57ππ--与; (2)tan1519°与tan1493°; (3)93tan 6tan(5)1111ππ-与; (4)7tantan 86ππ与. 答案:(1)13tan()tan()57ππ->-;(2)tan1519°>tan1493°;(3)93tan 6tan(5)1111ππ>-;(4)7tantan 86ππ<. 说明: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诱导公式将它们转化到同一单调区间上研究.9、根据正切函数的图象,写出使下列不等式成立的x 的集合:(1)1+tanx≥0;(2)tan 0x . 答案:(1){|,}42x k x k k ππππ-+<+∈Z ≤;(2){|,}32x k x k k ππππ+<+∈Z ≤.说明:只需根据正切曲线写出结果,并不要求解三角方程或三角不等式. 10、设函数f (x )(x∈R )是以 2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且x∈[0,2]时f (x )=(x -1)2.求f (3),7()2f 的值.答案:由于f (x )以2为最小正周期,所以对任意x∈R ,有f (x +2)=f (x ).于是:f (3)=f (1+2)=f (1)=(1-1)2=0;273331()(2)()(1)22224f f f =+==-=. 说明:利用周期函数的性质,将其他区间上的求值问题转化到区间[0,2]上的求值问题. 11、容易知道,正弦函数y=sinx 是奇函数,正弦曲线关于原点对称,即原点是正弦曲线的对称中心.除原点外,正弦曲线还有其他对称中心吗?如果有,对称中心的坐标是什么?另外,正弦曲线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轴的方程是什么?你能用已经学过的正弦函数性质解释上述现象吗? 对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讨论上述同样的问题.答案:由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可知,除原点外,正弦曲线还有其他对称中心,其对称中心坐标为(kπ,0),k∈Z .正弦曲线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的方程是,2x k k ππ=+∈Z .由余弦函数和正切的周期性可知,余弦曲线的对称中心坐标为(,0)2k ππ+,k∈Z ,对称轴的方程是x=kπ,k∈Z ;正切曲线的对称中心坐标为(,0)2k π,k∈Z ,正切曲线不是轴对称图形. 说明: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周期性研究其对称性.B 组1、根据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写出使下列不等式成立的x 的取值集合:(1)sin )2x x ∈R ≥;(22cos 0()x x ∈R ≥. 答案:(1)2{|22,}33x k x k k ππππ++∈Z ≤≤; (2)33{|22,}44x k x k k ππππ-++∈Z ≤≤. 说明:变形后直接根据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写出结果,并不要求解三角方程或三角不等式.2、求函数3tan(2)4y x π=--的单调区间. 答案:单调递减区间5(,),2828k k k ππππ++∈Z . 说明:利用正切函数的单调区间求所给函数的单调区间.3、已知函数y=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函数的周期;(2)画出函数y=f (x +1)的图象;(3)你能写出函数y=f (x )的解析式吗?答案:(1)2;(2)y=f (x +1)的图象如下;(3)y=|x -2k|,x∈[2k-1,2k +1],k∈Z .说明:可直接由函数y=f (x )的图象得到其周期.将函数y=f (x )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f (x +1)的图象.求函数y=f (x )的解析式难度较高,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可先求出定义域为一个周期的函数y=f (x ),x∈[-1,1]的解析式为y=|x|,x∈[-1,1],再根据函数y=f (x )的图象和周期性,得到函数y=f (x )的解析式为y=|x -2k|,x∈[2k-1,2k +1],k∈Z . P57习题1.5A 组1、选择题:(1)为了得到函数1cos()3y x =+,x∈R 的图象,只需把余弦曲线上所有的点( )A .向左平行移动3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行移动3π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行移动13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行移动13个单位长度(2)为了得到函数cos5xy =,x∈R 的图象,只需把余弦曲线上所有的点的( )、 A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5倍,纵坐标不变 B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5倍,纵坐标不变 C .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5倍,横坐标不变D .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5倍,横坐标不变 (3)为了得到函数1cos 4y x =,x∈R 的图象,只需把余弦曲线上所有的点的( ).A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4倍,纵坐标不变B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4倍,纵坐标不变 C .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4倍,横坐标不变 D .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4倍,横坐标不变 答案:(1)C ;(2)A ;(3)D .2、画出下列函数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简图(有条件的可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图检验):(1)14sin 2y x =,x∈R ; (2)1cos32y x =,x∈R ; (3)3sin(2)6y x π=+,x∈R ;(4)112cos()24y x π=-,x∈R .答案:(1)(2)(3)(4)说明:研究了参数A 、ω、φ对函数图象的影响.3、不画图,直接写出下列函数的振幅、周期与初相,并说明这些函数的图象可由正弦曲线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注意定义域):(1)8sin()48xy π=-,x∈[0,+∞);(2)1sin(3)37y x π=+,x∈[0,+∞). 答案:(1)振幅是8,周期是8π,初相是8π-.先把正弦曲线向右平行移动8π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1sin()8y x π=-,x∈R 的图象;再把函数y 1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4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2sin()48x y π=-,x∈R的图象;再把函数y 2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8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38sin()48x y π=-,x∈R 的图象;最后把函数y 3的图象在y 轴左侧的部分抹去,就得到函数8sin()48x y π=-,x∈[0,+∞)的图象.(2)振幅是13,周期是23π,初相是7π.先把正弦曲线向左平行移动7π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1sin()7y x π=+,x∈R 的图象;再把函数y 1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3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2sin(3)7y x π=+,x∈R的图象;再把函数y 2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3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31sin(3)37y x π=+,x∈R 的图象;最后把函数y 3的图象在y 轴左侧的部分抹去,就得到函数1sin(3)37y x π=+,x∈[0,+∞)的图象.说明:了解简谐振动的物理量与函数解析式的关系,并认识函数y=Asin (ωx+φ)的图象与正弦曲线的关系.4、图 1.5-1的电流i (单位:A )随时间t (单位:s )变化的函数关系是5sin(100),[0,)3i t t ππ=+∈+∞.(1)求电流i 变化的周期、频率、振幅及其初相; (2)当t=0,1171,,,(:s)60015060060单位时,求电流i . 答案:(1)周期为150,频率为50,振幅为5,初相为3π.(2)t=0时,2i =;1600t =时,i=5;1150t =时,i=0;7600t =时,i=-5;160t =时,i=0.说明:了解简谐振动的物理量与函数解析式的关系,并求函数值.5、一根长为l cm 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 (单位:cm )与时间t (单位:s)的函数关系是),[0,)3s t π=+∈+∞. (1)求小球摆动的周期;(2)已知g≈980cm/s 2,要使小球摆动的周期是1s ,线的长度l 应当是多少?(精确到0.1cm ) 答案:(1)2(2)约24.8cm . 说明:了解简谐振的周期.B 组1、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运动.下表给出了振子在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过程中的时间t 与位移s答案:根据已知数据作出散点图(如图).由散点图可知,振子的振动函数解析式为020sin()62x y t ππ=-,x∈[0,+∞). 说明:作出已知数据的散点图,然后选择一个函数模型来描述,并根据已知数据求出该函数模型.2、弹簧挂着的小球作上下运动,它在t 秒时相对于平衡位置的高度h 厘米由下列关系式确定:2sin()4h t π=+.以t 为横坐标,h 为纵坐标,作出这个函数在一个剧期的闭区间上的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在开始振动时(即t=0)的位置在哪里?(2)小球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3)经过多少时问小球往复运动一次? (4)每秒钟小球能往复振动多少次?答案:函数2sin()4h t π=+在[0,2π]上的图象为(1)小球在开始振动时的位置在(0,2);(2)最高点和最低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都是2;(3)经过2π秒小球往复运动一次;(4)每秒钟小球能往复振动12π次.说明:结合具体问题,了解解析式中各常数的实际意义.3、如图,点P是半径为r cm的砂轮边缘上的一个质点,它从初始位置P0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角速度ω rad/s做圆周运动.求点P的纵坐标y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并求点P的运动周期和频率.答案:点P的纵坐标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y=rsin(ωt+φ),t∈[0,+∞);点P的运动周期和频率分别为2πω和2ωπ.说明:应用函数模型y=rsin(ωt+φ)解决实际问题.P65习题1.61、根据下列条件,求△ABC的内角A:(1)1sin2A=;(2)2cos A=-;(3)tanA=1;(4)3 tan A=-.答案:(1)30°或150°;(2)135°;(3)45°;(4)150°.说明:由角A是△ABC的内角,可知A∈(0°,180°).2、根据下列条件,求(0,2π)内的角x:(1)3sin x=-;(2)sinx=-1;(3)cosx=0;(4)tanx=1.答案:(1)4533ππ或;(2)32π;(3)322ππ或;(4)544ππ或.说明:可让学生再变换角x的取值范围求解.3、天上有些恒星的亮度是会变化的.其中一种称为造父(型)变星,本身体积会膨胀收缩造成亮度周期性的变化、下图为一造父变星的亮度随时间的周期变化图、此变星的亮度变化的周期为多少天?最亮时是几等星?最暗时是几等星?答案:5.5天;约3.7等星;约4.4等星.说明:每个周期的图象不一定完全相同,表示视星等的坐标是由大到小.4、夏天是用电的高峰时期,特别是在晚上.为保证居民空调制冷用电,电力部门不得不对企事业拉闸限电,而到了0时以后,又出现电力过剩的情况.因此每天的用电也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为保证居民用电,电力部门提出了“消峰平谷”的想法,即提高晚上高峰时期的电价,同时降低后半夜低峰时期的电价,鼓励各单位在低峰时用电.请你调查你们地区每天的用电情况,制定一项“消峰平谷”的电价方案.答案:先收集每天的用电数据,然后作出用电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制定“消峰平谷”的电价方案.说明:建立周期变化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B 组1、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每天是在日出时随太阳升起,在日落时降旗、请根据年鉴或其他的参考资料,统计过去一年不同时期的日出和日落时间.(1)在同一坐标系中,以日期为横轴,画出散点图,并用曲线去拟合这些数据,同时找到函数模型;(2)某同学准备在五一长假时去看升旗,他应当几点到达天安门广场? 答案:略.说明:建立周期变化的函数模型,根据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一个城市所在的经度和纬度是如何影响日出和日落的时间的?收集其他有关的数据并提供理论证据支持你的结论.答案:略.说明:收集数据,建立周期变化的函数模型,根据模型提出个人意见.然后采取上网、查阅资料或走访专业人士的形式,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以此来说明自己的结论. P69复习参考题A 组1、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 ,并且把S 中适合不等式-2π≤β≤4π的元素β写出来:(1)4π; (2)23π-;(3)125π; (4)0.答案:(1)79{|2,},,,4444k k ππππββπ=+∈-Z ;(2)22410{|2,},,,3333k k ββπππππ=-+∈-Z ;(3)128212{|2,},,,5555k k ββπππππ=+∈-Z ; (4){β|β=2kπ,k∈Z },-2π,0,2π.说明:用集合表示法和符号语言写出与指定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在给定范围内找出与指定的角终边相同的角.2、在半径为15cm 的圆中,一扇形的弧含有54°,求这个扇形的周长与面积(π取3.14,计算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答案:周长约44cm ,面积约1.1×102cm 2.说明:可先将角度转化为弧度,再利用弧度制下的弧长和面积公式求解. 3、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sin4; (2)cos5; (3)tan8; (4)tan (-3). 答案:(1)负;(2)正;(3)负;(4)正.说明:将角的弧度数转化为含π的形式或度,再进行判断. 4、已知1cos 4ϕ=,求sinφ,tanφ.答案:当φ为第一象限角时,sin tan 4ϕϕ==当φ为第四象限角时,sin tan ϕϕ== 说明:先求sinφ的值,再求tanφ的值.5、已知sinx=2cosx ,求角x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答案:当x 为第一象限角时,tanx=2,cos x x ==;当x 为第三象限角时,tanx=2,cos x x == 说明:先求tanx 的值,再求另外两个函数的值.6、用cosα表示sin 4α-sin 2α+cos 2α.答案:cos 4α.说明:先将原式变形为sin 2α(sin 2α-1)+cos 2α,再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变形. 7、求证:(1)2(1-sinα)(1+cosα)=(1-sinα+cosα)2;(2)sin 2α+sin 2β-sin 2α·sin 2β+cos 2α·cos 2β=1. 答案:(1)左边=2-2sinα+2cosα-2sinαcosα=1+sin 2α+cos 2α-2sinα+2cosα-2sinαcosα =右边. (2)左边=sin 2α(1-sin 2β)+sin 2β+cos 2αcos 2β=cos 2β(sin 2α+cos 2α)+sin 2β =1=右边.说明:第(1)题可先将左右两边展开,再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变形. 8、已知tanα=3,计算:(1)4sin 2cos 5cos 3sin αααα-+;(2)sinαcosα;(3)(sinα+cosα)2. 答案:(1)57;(2)310;(3)85.说明:第(2)题可由222sin tan 9cos ααα==,得21cos 10α=,所以23sin cos tan cos 10αααα==.或2222sin cos tan 33sin cos 10sin cos tan 131αααααααα====+++. 9、先估计结果的符号,再进行计算. (1)252525sincos tan()634πππ++-; (2)sin2+cos3+tan4(可用计算器).答案:(1)0;(2)1.0771.说明:先根据各个角的位置比较它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再估计结果的符号. 10、已知1sin()2πα+=-,计算: (1)cos (2π-α);(2)tan (α-7π).答案:(1)当α为第一象限角时,cos(2)πα-=,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cos(2)πα-=(2)当α为第一象限角时,tan(7)3απ-=,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tan(7)απ-= 说明:先用诱导公式转化为α的三角函数,再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算. 11、先比较大小,再用计算器求值:(1)sin378°21′,tan1111°,cos642.5°; (2)sin (-879°),3313tan(),cos()810ππ--; (3)sin3,cos (sin2).答案:(1)tan1111°=0.601,sin378°21′=0.315,cos642.5°=0.216; (2)sin (-879°)=-0.358,3313tan()0.414,cos()0.588810ππ-=--=-; (3)sin3=0.141,cos (sin2)=0.614.说明:本题的要求是先估计各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再求值验证. 12、设π<x <2π,填表:说明:熟悉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3、下列各式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1)cos 2x=1.5;(2)3sin 4x π=-.答案:(1)因为cos x =cos x =1,1><-,所以原式不能成立;(2)因为sin x =,而|1<,所以原式有可能成立.说明:利用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性质进行判断.14、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求使函数取得最大、最小值的x 的集合:(1)sin xy π=,x∈R ;(2)y=3-2cosx ,x∈R .答案:(11π,此时x 的集合为{|2,}2x x k k ππ=+∈Z ;1π,此时x 的集合为{|2,}2x x k k ππ=-+∈Z ;(2)最大值为5,此时x 的集合为{x|x=(2k +1)π,k∈Z }; 最小值为1,此时x 的集合为{x|x=2kπ,k∈Z }.说明:利用正弦、余弦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性质,研究所给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性质. 15、已知0≤x≤2π,求适合下列条件的角x 的集合: (1)y=sinx 和y=cosx 都是增函数; (2)y=sinx 和y=cosx 都是减函数;(3)y=sinx 是增函数,而y=cosx 是减函数; (4)y=sinx 是减函数,而y=cosx 是增函数. 答案:(1)3{|2}2x x ππ≤≤; (2){|}2x x ππ≤≤;(3){|0}2x x π≤≤;(4)3{|}2x x ππ≤≤. 说明:利用函数图象分析.16、画出下列函数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简图: (1)1sin(3),;23y x x π=-∈R (2)2sin(),;4y x x π=-+∈R (3)1sin(2),;5y x x π=--∈R(4)3sin(),.63xy x π=-∈R 答案:(1)(2)(3)(4)说明:可要求学生在作出图象后,用计算机或计算器验证. 17、(1)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sinx ,[0,]2x π∈的图象.(2)如何根据第(1)小题并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得出函数y=sinx ,x∈[0,2π]的图象? (3)如何根据第(2)小题并通过平行移动坐标轴,得出函数y=sin (x +φ)+k ,x∈[0,2π]的图象?(其中φ,k 都是常数)答案:(1)x 0 18π9π 6π 29π 518π 3π 718π 49π 2π sinx0.170.340.500.640.770.870.940.981(2)由sin (π-x )=sinx ,可知函数y=sinx ,x∈[0,π]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据此可得函数y=sinx ,[,]2x ππ∈的图象;又由sin (2π-x )=-sinx ,可知函数y=sinx ,x∈[0,2π]的图象关于点(π,0)对称,据此可得出函数y=sinx ,x∈[π,2π]的图象.(3)先把y 轴向右(当φ>0时)或向左(当φ<0时)平行移动|φ|个单位长度,再把x 轴向下(当k >0时)或向上(当k <0时)平行移动|k|个单位长度,最后将图象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动2π个单位长度,并擦去[0,2π]之外的部分,便得出函数y=sin (x +φ)+k ,x∈[0,2π]的图象.说明: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作函数图象.18、不通过画图,写出下列函数的振幅、周期、初相,并说明如何由正弦曲线得出它们的图象:(1)sin(5),;6y x x π=+∈R(2)12sin,.6y x x =∈R 答案:(1)振幅是1,周期是25π,初相是6π. 把正弦曲线向左平行移动6π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函数sin()6y x π=+,x∈R 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5倍(纵坐标不变),就可得出函数sin(5)6y x π=+,x∈R 的图象.(2)振幅是2,周期是2π,初相是0.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6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1sin6y x =,x∈R 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就可得到函数12sin()6y x =,x∈R 的图象.说明:会根据解析式求各物理量,并理解如何由正弦曲线通过变换得到正弦函数的图象.B 组1、已知α为第四象限角,确定下列各角的终边所在的位置:(1)2α; (2)3α; (3)2α. 答案:(1)3(1)42k k παππ+<<+,所以2α的终边在第二或第四象限; (2)9012030901203k k α︒+︒<<︒+︒+︒,所以3α的终边在第二、第三或第四象限;(3)(4k +3)π<2α<(4k +4)π,所以2α的终边在第三或第四象限,也可在y 轴的负半轴上.说明:不要求探索α分别为各象限角时,nα和nα的终边所在位置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复习课件

0
不存在
cos,sec tan, cot
y, r
x, r
y, x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sin y , cos x , tan y
r
r
x
csc r ,sec r , cot x
y
x
y
y P(x,y) 的终边 ● r
o
x
r x2 y2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二正三切四余弦”
sin cos 1 若为其它象限角呢?
例7 求函数 y cos x tan x的定义域.

x

2k
2
x 2k ,
k

Z


4.三角函数的符号
sin
1y
0+ +
_o _
cos
tan
不存在
0
x
_0
-1
_o
y
+
1x
_
0
+o
y
+
0x
_
+
-1
sin, csc
解:(1)设弧长为l,弓形面积为S弓。
60 , R 10,l 10 (cm)
S弓

S扇

S

1 2
10 3

3
10
1 2
102
sin
60
35(0
3

3 )(cm2 ) 2
(2) 扇形周长C=2R+l=2R+ R
11

s lr (c 2r)r

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复习(1-10讲全)Word版

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复习(1-10讲全)Word版

第1讲: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角的概念(1)任意角:①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的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②分类:角按旋转方向分为正角、负角和零角.(2)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构成的角的集合是S ={β|β=k ·360°+α,k ∈Z }. (3)象限角:使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那么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2. 弧度制(1)定义: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零.(2)角度制和弧度制的互化:180°=π rad,1°=π180 rad,1 rad =⎝ ⎛⎭⎪⎫180π°. (3)扇形的弧长公式:l =|α|·r ,扇形的面积公式:S =12lr =12|α|·r 2.3.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时,sin α=y ,cos α=x ,tan α=yx.三个三角函数的初步性质如下表:三角函数 定义域 第一象限符号 第二象限符号 第三象限符号 第四象限符号 sin α R + + - - cos αR +--+tan α{α|α≠kπ+π2,k ∈Z }+ - + -4. 三角函数线如下图,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 ,过A (1,0)作单位圆的切线与α的终边或终边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T .三角函数线(Ⅰ) (Ⅱ)(Ⅲ) (Ⅳ)有向线段MP 为正弦线;有向线段OM 为余弦线;有向线段AT 为正切线题型一 角的有关问题例1 (1)写出终边在直线y =3x 上的角的集合;(2)若角θ的终边与67π角的终边相同,求在[0,2π)内终边与θ3角的终边相同的角;(3)已知角α是第一象限角,试确定2α、α2所在的象限.已知角α=45°,(1)在区间[-720°,0°]内找出所有与角α有相同终边的角β; (2)设集合M =⎩⎨⎧⎭⎬⎫x |x =k2×180°+45°,k ∈Z ,N =⎩⎨⎧⎭⎬⎫x |x =k4×180°+45°,k ∈Z ,那么两集合的关系是什么?题型二 三角函数的定义例2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x ,-2) (x ≠0),且cos α=36x ,求sin α+1tan α的值.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3x +4y =0上,求sin α,cos α,tan α的值.题型三 三角函数线、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例3 (1)若θ是第二象限角,试判断sin cos θcos sin 2θ的符号;(2)已知cos α≤-12,求角α的集合.(1)y=sin x-32的定义域为________.(2)已知sin 2θ<0,且|cos θ|=-cos θ,则点P(tan θ,cos θ)在第几象限?题型四扇形的弧长、面积公式的应用例4已知一扇形的圆心角为α (α>0),所在圆的半径为R.(1)若α=60°,R=10 cm,求扇形的弧长及该弧所在的弓形的面积;(2)若扇形的周长是一定值C (C>0),当α为多少弧度时,该扇形有最大面积?(1)一个半径为r的扇形,若它的周长等于弧所在的半圆的长,那么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弧度?扇形的面积是多少?(2)一扇形的周长为20 cm;当扇形的圆心角α等于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第2讲: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平方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商数关系:______________.2角2kπ+α(k∈Z)π+α-α图示与角α终边的关系角π-απ2-απ2+α图示与角α终边的关系3.六组诱导公式组数一二三四五六角2kπ+α(k∈Z)π+α-απ-απ2-απ2+α正弦余弦正切口诀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题型一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应用例1 已知α是三角形的内角,且sin α+cos α=15.(1)求tan α的值;(2)把1cos 2α-sin 2α用tan α表示出来,并求其值.(1)已知tan α=2,求sin 2α+sin αcos α-2cos 2α;(2)已知sin α=2sin β,tan α=3tan β,求cos α.题型二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应用例2 (1)已知cos ⎝ ⎛⎭⎪⎫π6+α=33,求cos ⎝ ⎛⎭⎪⎫5π6-α的值;(2)已知π<α<2π,cos(α-7π)=-35,求sin(3π+α)·tan ⎝ ⎛⎭⎪⎫α-72π的值.(1)化简:tan π+αcos 2π+αsin ⎝⎛⎭⎪⎫α-3π2cos -α-3πsin -3π-α;(2)已知f (x )=sin π-x cos 2π-x tan -x +πcos ⎝ ⎛⎭⎪⎫-π2+x ,求f ⎝ ⎛⎭⎪⎫-31π3的值.题型三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证明例3 求证:sin θ(1+tan θ)+cos θ⎝ ⎛⎭⎪⎫1+1tan θ=1sin θ+1cos θ.证明下列恒等式:(1)1+2sin 360°+x cos 360°+x cos 2360°+x -sin 2360°+x =1+tan x 1-tan x ; (2)tan 2π-αsin -2π-αcos 6π-αcos α-πsin 5π-α=-tan α.第3讲: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五点法”作图原理在确定正弦函数y =sin x 在[0,2π]上的图象形状时,起关键作用的五个点是(0,0)、⎝ ⎛⎭⎪⎫π2,1、(π,0)、⎝ ⎛⎭⎪⎫32π,-1、(2π,0).余弦函数呢? 2.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性质y =sin x y =cos x y =tan x定义域 R R{x |x ≠k π+π2,k ∈Z }图象值域[-1,1] [-1,1] R对称性对称轴:x =k π+π2(k ∈Z );对称中心:(k π,0)(k ∈Z )对称轴:x =k π(k ∈Z );对称中心:(k π+π2,0)(k ∈Z ) 对称中心:⎝ ⎛⎭⎪⎫k π2,0(k ∈Z )周期2π2ππ单调性单调增区间[2k π-π2,2k π+π2](k ∈Z ); 单调减区间[2k π+π2,2k π+3π2] (k ∈Z )单调增区间[2k π-π,2k π] (k ∈Z ); 单调减区间[2k π,2k π+π](k ∈Z )单调增区间(k π-π2,k π+π2)(k ∈Z ) 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题型一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问题例1 (1)求函数y =lg sin 2x +9-x 2的定义域;(2)求函数y =cos 2x +sin x ⎝ ⎛⎭⎪⎫|x |≤π4的最大值与最小值.(1)求函数y =sin x -cos x 的定义域;(2)已知函数f (x )=cos ⎝ ⎛⎭⎪⎫2x -π3+2sin ⎝ ⎛⎭⎪⎫x -π4·sin ⎝ ⎛⎭⎪⎫x +π4,求函数f (x )在区间⎣⎢⎡⎦⎥⎤-π12,π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题型二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与周期性例2 写出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及周期:(1)y =sin ⎝ ⎛⎭⎪⎫-2x +π3;(2)y =|tan x |.求函数y =sin ⎝⎛⎭⎪⎫π3+4x +cos ⎝⎛⎭⎪⎫4x -π6的周期、单调区间及最大、最小值.题型三 三角函数的对称性与奇偶性例3 (1)已知f (x )=sin x +3cos x (x ∈R ),函数y =f (x +φ) ⎝⎛⎭⎪⎫|φ|≤π2的图象关于直线x =0对称,则φ的值为________.(2)如果函数y =3cos(2x +φ)的图象关于点⎝ ⎛⎭⎪⎫4π3,0中心对称,那么|φ|的最小值为( )A.π6B.π4C.π3D.π2(1)定义运算⎪⎪⎪⎪⎪⎪ab cd =ad -bc ,则函数f (x )=⎪⎪⎪⎪⎪⎪3 3sin x 1 cos x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A .x =5π6B .x =2π3C .x =π3D .x =π6(2)若函数f (x )=a sin ωx +b cos ωx (0<ω<5,ab ≠0)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x =π4ω,函数f ′(x )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π8,0,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第4讲:函数y =Asin(ωx +φ)的图象及应用1. 用五点法画y =A sin(ωx +φ)一个周期内的简图时,要找五个特征点.如下表所示.x0-φωπ2-φωπ-φω3π2-φω2π-φωωx +φ 0 π2 π 3π2 2π y =A sin(ωx+φ)A-A2. 函数y =sin x 的图象经变换得到y =A sin(ωx +φ)的图象的步骤如下:3. 图象的对称性函数y =A sin(ωx +φ) (A >0,ω>0)的图象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具体如下:(1)函数y =A sin(ωx +φ)的图象关于直线x =x k (其中ωx k +φ=k π+π2,k ∈Z )成轴对称图形.(2)函数y =A sin(ωx +φ)的图象关于点(x k,0)(其中ωx k +φ=k π,k ∈Z )成中心对称图形.题型一 函数y =A sin(ωx +φ)的图象及变换 例1 已知函数y =2sin ⎝⎛⎭⎪⎫2x +π3, (1)求它的振幅、周期、初相;(2)用“五点法”作出它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3)说明y =2sin ⎝ ⎛⎭⎪⎫2x +π3的图象可由y =sin x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而得到.已知函数f (x )=3sin ⎝ ⎛⎭⎪⎫12x -π4,x ∈R .(1)画出函数f (x )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简图; (2)将函数y =sin x 的图象作怎样的变换可得到f (x )的图象?题型二 求函数y =A sin(ωx +φ)的解析式例2 (1)(2011·江苏) 已知f (x )=A sin(ωx +φ) (A ,ω,φ为常数,A >0,ω>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0)的值是______.(2)(2011·辽宁)已知函数f (x )=A tan(ωx +φ)(ω>0,|φ|<π2),y =f (x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π24)等于( )A .2+ 3 B. 3 C.33D .2- 3已知函数f (x )=A sin(ωx +φ) (A >0,|φ|<π2,ω>0)的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题型三 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例3如图为一个缆车示意图,该缆车半径为4.8米,圆上最低点与地面的距离为0.8米,且每60秒转动一圈,图中OA与地面垂直,以OA为始边,逆时针转动θ角到OB,设B点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1)求h与θ间的函数关系式;(2)设从OA开始转动,经过t秒到达OB,求h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该缆车首次到达最高点时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某地夏天从8~14时用电量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A sin(ωx+φ)+b,φ∈(0,π).(1)求这一天的最大用电量及最小用电量;(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第5讲: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1.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 α-β) cos(α+β)=cos_αcos_β-sin_αsin_β (C α+β) sin(α-β)=sin_αcos_β-cos_αsin_β (S α-β) sin(α+β)=sin_αcos_β+cos_αsin_β (S α+β) 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 (T 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 (T α+β)2. 二倍角公式sin 2α=2sin_αcos_α;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tan 2α=2tan α1-tan 2α. 3. 在准确熟练地记住公式的基础上,要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如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用等.如T α±β可变形为tan α±tan β=tan(α±β)(1∓tan_αtan_β), 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tan α+β=tan α-tan βtan α-β-1.4. 函数f (α)=a cos α+b sin α(a ,b 为常数),可以化为f (α)= a 2+b 2sin(α+φ)或f (α)=a 2+b 2cos(α-φ),其中φ可由a ,b 的值唯一确定.题型一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 例1 (1)化简:⎝ ⎛⎭⎪⎪⎫1tan α2-tan α2·⎝⎛⎭⎪⎫1+tan α·tan α2;(2)求值:[2sin 50°+sin 10°(1+3tan 10°)]·2sin 280°.在△ABC 中,已知三个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则tan A 2+tan C 2+3tan A 2tan C2的值为________.题型二 三角函数的给角求值与给值求角问题例2 (1)已知0<β<π2<α<π,且cos ⎝ ⎛⎭⎪⎫α-β2=-19,sin ⎝ ⎛⎭⎪⎫α2-β=23,求cos(α+β)的值;(2)已知α,β∈(0,π),且tan(α-β)=12,tan β=-17,求2α-β的值.已知cos α=17,cos(α-β)=1314,且0<β<α<π2,求β.题型三 三角变换的简单应用例3 已知f (x )=⎝ ⎛⎭⎪⎫1+1tan x sin 2x -2sin ⎝ ⎛⎭⎪⎫x +π4·sin ⎝⎛⎭⎪⎫x -π4. (1)若tan α=2,求f (α)的值; (2)若x ∈⎣⎢⎡⎦⎥⎤π12,π2,求f (x )的取值范围.已知函数f (x )=3sin ⎝⎛⎭⎪⎫2x -π6+ 2sin 2⎝ ⎛⎭⎪⎫x -π12 (x ∈R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2)求使函数f (x )取得最大值时x 的集合.第6讲: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1. 向量的有关概念2.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 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1)交换律:a +b=b +a .(2)结合律: (a +b )+c =a +(b +c ).减法求a 与b 的相反向量-b 的和的运算叫做a 与b 的差三角形法则a -b =a +(-b )数乘求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的运算(1)|λa |=|λ||a |; (2)当λ>0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当λ=0时,λa =0λ(μa )=λμa ;(λ+μ)a =λa+μa ;λ(a +b )=λa+λb3. 向量a (a ≠0)与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b =λa .名称定义备注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或称模) 平面向量是自由向量零向量 长度为零的向量;其方向是任意的记作0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非零向量a 的单位向量为±a |a |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0与任一向量平行或共线共线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又叫做共线向量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两向量只有相等或不等,不能比较大小 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0的相反向量为0题型一 平面向量的概念辨析 例1 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 |=|b |,则a =b ;②若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 →=DC →是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③若a =b ,b =c ,则a =c ;④a =b 的充要条件是|a |=|b |且a ∥b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a 与b 共线,b 与c 共线,则a 与c 也共线B .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C .向量a 与b 不共线,则a 与b 都是非零向量D .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题型二 向量的线性运算例2 如图,以向量OA →=a ,OB →=b 为邻边作▱OADB ,BM →=13BC →,CN →=13CD →,用a ,b 表示OM →,ON →,MN →.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D 满足BD →=2DC →,则AD →等于( )A.23b +13c B.53c -23b C.23b -13cD.13b +23c题型三共线向量定理及应用例3 设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不共线,(1)若AB →=a +b ,BC →=2a +8b ,CD →=3(a -b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 (2)试确定实数k ,使k a +b 和a +k b 共线.设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BC 、CA 、AB 上的点,且DC →=2BD →,CE →=2EA →,AF →=2FB →,则AD →+BE →+CF →与BC →( )A .反向平行B .同向平行C .互相垂直D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第7讲: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向量的模 设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x 2,y 1+y 2),a -b =(x 1-x 2,y 1-y 2),λa =(λx 1,λy 1),|a |=x 21+y 21.(2)向量坐标的求法①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 ②设A (x 1,y 1),B (x 2,y 2),则AB →=(x 2-x 1,y 2-y 1),|AB →|=x 2-x 12+y 2-y 12.3.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设a =(x 1,y 1),b =(x 2,y 2),其中b ≠0.a ∥b ⇔x 1y 2-x 2y 1=0.题型一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例1 已知点G 为△ABC 的重心,过G 作直线与AB 、AC 两边分别交于M 、N 两点,且AM →=xAB →,AN →=yAC →,求1x +1y的值.如图,在△ABC 中,AN →=13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AP →=mAB →+211AC →,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题型二 向量坐标的基本运算例2 已知A (-2,4),B (3,-1),C (-3,-4).设AB →=a ,BC →=b ,CA →=c ,且CM →=3c ,CN →=-2b ,(1)求3a +b -3c ;(2)求满足a =m b +n c 的实数m ,n ; (3)求M 、N 的坐标及向量MN →的坐标.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 (4,2),B (5,7),C (-3,4),则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共线向量的坐标表示例3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a=(3,2),b=(-1,2),c=(4,1),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满足a=m b+n c的实数m,n;(2)若(a+k c)∥(2b-a),求实数k;(3)若d满足(d-c)∥(a+b),且|d-c|=5,求d.(2011·北京)已知向量a=(3,1),b=(0,-1),c=(k,3).若(a-2b)与c共线,则k=________.第8讲: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数量|a ||b |cos θ叫做a 和b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 ·b =|a ||b |cos θ.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__0__.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b =0,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b =±|a||b|. 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b 等于a 的长度|a |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 |cos θ的乘积. 3.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1)e·a =a·e =|a |cos θ; (2)非零向量a ,b ,a⊥b ⇔a·b =0; (3)当a 与b 同向时,a·b =|a||b|;当a 与b 反向时,a·b =-|a||b|,a·a =a 2,|a |=a·a ; (4)cos θ=a·b|a||b|;(5)|a·b |__≤__|a||b|. 4. 平面向量数量积满足的运算律(1)a·b =b·a (交换律);(2)(λa )·b =λ(a·b )=a ·(λb )(λ为实数); (3)(a +b )·c =a·c +b·c . 5. 平面向量数量积有关性质的坐标表示设向量a =(x 1,y 1),b =(x 2,y 2),则a·b =x 1x 2+y 1y 2,由此得到 (1)若a =(x ,y ),则|a |2=x 2+y 2或|a |=x 2+y 2.(2)设A (x 1,y 1),B (x 2,y 2),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AB |=|AB →|=x 1-x 22+y 1-y 22.(3)设两个非零向量a ,b ,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x 2+y 1y 2=0.题型一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例1 (1)在Rt△ABC 中,∠C =90°,AC =4,则AB →·AC →等于( )A .-16B .-8C .8D .16(2)若向量a =(1,1),b =(2,5),c =(3,x ),满足条件(8a -b )·c =30,则x 等于( ) A .6 B .5 C .4 D .3(2012·北京)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是AB 边上的动点,则DE →·CB →的值为________;DE →·DC→的最大值为________.题型二 向量的夹角与向量的模例2 已知|a |=4,|b |=3,(2a -3b )·(2a +b )=61,(1)求a 与b 的夹角θ; (2)求|a +b |;(3)若AB →=a ,BC →=b ,求△ABC 的面积.(1)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4,且a·b =2,则a 与b 的夹角为( )A.π6B.π4C.π3D.π2(2)已知向量a =(1,3),b =(-1,0),则|a +2b |等于( )A .1 B. 2 C .2 D .4题型三 向量数量积的综合应用例3 已知a =(cos α,sin α),b =(cos β,sin β)(0<α<β<π).(1)求证:a +b 与a -b 互相垂直;(2)若k a +b 与a -k b 的模相等,求β-α.(其中k 为非零实数)已知平面向量a =(3,-1),b =⎝ ⎛⎭⎪⎫12,32.(1)证明:a ⊥b ;(2)若存在不同时为零的实数k 和t ,使c =a +(t 2-3)b ,d =-k a +t b ,且c ⊥d ,试求函数关系式k =f (t ).第9讲:平面向量的应用1.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平面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主要是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解决平面几何中的平行、垂直、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问题.(1)证明线段平行或点共线问题,包括相似问题,常用共线向量定理:a ∥b ⇔a =λb (b ≠0)⇔x 1y 2-x 2y 1=0.(2)证明垂直问题,常用数量积的运算性质a ⊥b ⇔a·b =0⇔x 1x 2+y 1y 2=0.(3)求夹角问题,利用夹角公式cos θ=a·b |a||b |=x 1x 2+y 1y 2x 21+y 21x 22+y 22(θ为a 与b 的夹角). 2. 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1)由于物理学中的力、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它们的分解与合成与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相似,可以用向量的知识来解决.(2)物理学中的功是一个标量,这是力F 与位移s 的数量积.即W =F·s =|F||s |cos θ (θ为F 与s 的夹角).3. 平面向量与其他数学知识的交汇平面向量作为一个运算工具,经常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当平面向量给出的形式中含有未知数时,由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可以得到关于该未知数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可以求解有关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列的综合问题.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是转化为代数运算,其转化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平面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二是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公式和性质.题型一 应用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解题例1 平面上的两个向量OA →,OB →满足|OA →|=a ,|OB →|=b ,且OA →⊥OB →,a 2+b 2=4.向量OP →=xOA →+yOB → (x ,y ∈R ),且a 2⎝ ⎛⎭⎪⎫x -122+b 2⎝ ⎛⎭⎪⎫y -122=1. (1)如果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证:MP →=⎝ ⎛⎭⎪⎫x -12OA →+⎝ ⎛⎭⎪⎫y -12OB →;(2)求|OP →|的最大值,并求此时四边形OAPB 面积的最大值.在△ABC 所在平面上有一点P ,满足PA →+PB →+PC →=AB →,则△PAB 与△ABC 的面积之比是( ) A.13 B.12 C.23 D.34题型二 平面向量在物理计算题中的应用例2 质点受到平面上的三个力F 1,F 2,F 3(单位:牛顿)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F 1,F 2成60°角,且F 1,F 2的大小分别为2和4,则F 3的大小为________.如图所示,已知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斜向上),F 的大小为50 N ,F 拉着一个重80 N 的木块在摩擦因数μ=0.02的水平平面上运动了20 m ,问F 、摩擦力f 所做的功分别为多少?题型三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例3 已知在锐角△ABC 中,两向量p =(2-2sin A ,cos A +sin A ),q =(sin A -cos A,1+sin A ),且p 与q 是共线向量.(1)求A 的大小;(2)求函数y =2sin 2B +cos ⎝⎛⎭⎪⎫C -3B 2取最大值时,B 的大小.△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是a ,b ,c ,设向量m =(a +b ,sin C ),n =(3a +c ,sin B-sin A ),若m ∥n ,则角B 的大小为________.题型四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问题例4 已知平面上一定点C (2,0)和直线l :x =8,P 为该平面上一动点,作PQ ⊥l ,垂足为Q ,且⎝⎛⎭⎪⎫PC →+12PQ →·⎝ ⎛⎭⎪⎫PC →-12PQ →=0.(1)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2)若EF 为圆N :x 2+(y -1)2=1的任一条直径,求PE →·PF →的最小值.已知圆C :(x -3)2+(y -3)2=4及点A (1,1),M 是圆C 上的任意一点,点N 在线段MA 的延长线上,且MA→=2AN →,求点N 的轨迹方程.(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高一数学必修四知识点复习

高一数学必修四知识点复习

高一数学必修四知识点复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数学必修四知识点复习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数学必修四知识点复习》,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数学必修四知识点复习定义: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 平面向量专题复习精品课件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 平面向量专题复习精品课件

y A
B (O) C 2
x图Leabharlann 3练习1、【2017课标3,理12】在矩形ABCD中,AB=1
AD=2,
APABAD
动点P在以点C为圆心且与BD相切的圆上.若
则λ+μ的最大值为( )
A.3
B、2 2
C、 5 D、2
练习2、【2017课标II,理12】已知△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P为平面ABC内一点,则 PA(PB PC)的最小值是(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 量专题 复习课 件
(五)等与不等寻定值
极化恒等式
2
2
4a b a b a b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因对任意实数 m,n,恒有 m n m n 成立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 量专题 复习课 件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 量专题 复习课 件
平面向量专题复习
一、向量的作用:
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最重要的工具性知 识之一,它兼具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双重身 份,成为高中数学知识的交汇点之一.主要 考查平面向量的概念、线性运算、数量积运 算及其几何意义等,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 式为主,理科近两年是最后一填空,难度较 以往有所增加.
二、近五年高考命题特点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 量专题 复习课 件
五、平面向量问题的探讨
途径一:观“形”察图 定基底 途径二:“形”“数”相守 找坐标
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 量专题 复习课 件
(一)运用线性运算,解图形
【例1】已知平面向量, 0, ,满足 1,且 与 的夹角为1200 ,
则 A, B,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为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三 角 函 数 【知识脉络】: 第一块:函数性质与图像

教学目标: 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性质,重点掌握[0,2]上的函数的性质; 2、定义域、值域,重点能求正切函数的定义域; 3、能从图象上认识函数的各类性质,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函数性质描述清楚,能写出来。 4、理解平移与伸缩 第二块:同角基本关系和诱导公式 同角基本关系就掌握好三个公式: 2222

sin1sincos1,tan,coscos1tan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平方关系中的开方运算,易错! 诱导公式的记忆方法很简单,联系两角和与差来记就行!如: 333cos()coscossinsinsin222

诱导公式的理解上,需从两角终边的位置关系来认识,如: tan()tan中涉及两个角是和,它们的位置是关于原点对称,象限对应关

系是一、三或二、四,所以正切符号相同,直接取等号。其它类似。 第三块:三角变换

和差公式: cos()coscossinsincos()coscossinsin sin()sincoscossinsin()sincoscossin



tantantan()1tantantantantan()1tantan







2222sin22sincoscos2cossin2cos112sin

定义 函数性质 图像 定义 域 值 域 奇偶性 单调性 周 期 对称性 形 状 平 移 伸 缩 22tantan21tan

注意:

(1)、倍半关系是相对的,如:sin2sincos22,sin42sin2cos2,

2222cos2cos112sincossin2222等,根据题目的需要来确定倍角还是半

角; (2)几个常用的变式:

222sin22cos1,cos22cos1,)cos(sin2sin1

sin1costan21cossin

22cossinsin()axbxabx,其中tan,ab的围根据需要来确定

或22cossincos()axbxabx,其中tanba,的围根据需要来确定

)cos(sin22)4sin(),sin(cos22)4cos(xxxxxx 【题型示例】:第一部份“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熟记定义、定义域、三角值的符号 1、若角的终边过点(2,3)(0)Paaa,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sintan0 B、sincos0 C、costan0 D、sincos0

2、若角终边上有一点(sin30,cos30)Poo,则为(其中kZ)

A、26k B、23k C、6k D、3k 3、若sincos0,costan0,则2位于 A、一、三象限 B、二、四象限 C、一、二象限 D、三、四象限

4、已知角终边上一点(,2)Px,且2cos4x,则x= 5、函数tan(2)4yx的定义域为  单调性:求单调区间是重点,三角的单调区间的求法是比较特殊的,掌握好例题所示的方法;另一类题型为比较大小,但都比较简单。

【例题1】(1)求函数sin(2)6yx的单调增区间 解:由222,262kxkkZ得,,36kxkkZ。 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36kkkZ (2)求函数1cos()24yx的单调减区间 。 (3)求函数tan(2)4yx的单调区间 。 7、函数sin()6yx的一个减区间是 。 A、[,0]2 B、7[,]63 C、3[,]44 D、3[,]22

8、在[0,2),使函数2sin1yx有意义的围是 A、5[,]66 B、5[0,][,]66 C、711[,]66 D、711[,][,2]66 9、172431cos,cos,cos555abc,则 A、abc B、abc C、cab D、cba 10、若直线的斜率满足:3k,则直线的倾斜角的围为  奇偶性:联系函数图像来理解奇偶性,即图像的对称性。  奇函数:sin,tanyxyx,偶函数:cosyx

 注意变化:如,sin()6yx

。图像平移,可能会改变函数的奇偶性,也有可能不发

生改变,如函数sin()yx。观察图象,很容易得到正确的结论。 11、若函数sin()yx为奇函数,则的值为(kZ) A、k B、2k C、6k D、3k 12、若函数cos()yx为奇函数,则的值为(kZ) A、k B、2k C、6k D、3k  图像的对称性:注意观察图象,从图象上找出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的位置。 sinyx

对称轴方程:()2xkkZ 对称中心:(,0),kkZ x

y

o cosyx 对称轴方程:,xkkZ· 对称中心:(,0),2kkZ 理解:语义上,过顶点与X轴垂直的直线都是正、余弦函数的对称轴,而正、余弦曲线与X轴的每一个交点都是正、余弦函数的对称中心。

函数性质上看,若对称轴为xxo,则()fxo必为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若对称点为

(,0)xo,则()0fxo。注意,平移产生的变化。

13、函数sin(2)4yx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A、8x B、8x C、4x D、4x 14、函数cos()5yx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A、3(,0)10 B、3(,0)10 C、4(,0)5 D、(,0)5 15、函数12sin()123yx的对称轴方程为 , 对称中心为  值域和最值: 1、 掌握好基本函数的值域和最值情况

(1)sin()yxxR值域为[1,1],当2()2xkkZ时,max(sin)1x;

当2()2xkkZ时,min(sin)1x。 注解:联系图象或在象限认识和记忆值域,效果会更好。 (2)cos()yxxR的值域为[1,1],当2()xkkZ时,max(cos)1x;

当(21)()xkkZ时,min(cos)1x。 注解:联系图象或在象限认识和记忆值域,效果会更好。 (3)tan()2yxxk的值域为R,不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 2、理解:函数值域会因定义域的改变而改变,掌握好下面例题所示的方法。 【例题2】若44x,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2sin1yx (2)12sinyx (3)2sin(2)6yx

x y o 16、若344x,求函数12sin(2)6yx的值域,并求出函数取最大值时的x的取值集合。

【题型示例】第二部分“同角基本关系和诱导公式”  诱导公式:主要功能是用于化“大角”(超出[0,2])为“小角”  公式:略 3、掌握两类基本型: (1)关于sinx或cosx的二次函数型

【例题3】(1)求函数2cossin()yxxxR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出对应的x的取值。 解:22cossincoscos1yxxxx,若令costx,则22151()24yttt

由cos[1,1]tx得:maxmin(1)1,cos1,2,151(),cos2,2423yytxxkkZyytxxkkZ即得即得

17、求函数2sin2cos()yxxxR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出对应的x的取值。

(2)可转化为sin()yAxB或cos()yAxB 【例题4】、形如cossinaxbx的函数可转化为上面的型 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sincosyxx,xR

(2)cossinyxx,xR (3)cos3sinyxx,xR (4)3cossinyxx,xR (5)3sin4cosyxx,xR (6)5cos15sinyxx,xR (7)sincosyxx,[0,]2x (8)3sincosyxx,[,]22x

【例题5】借助三角变换转化成上面的型 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 已知函数,2,cos26sin2)(xxxxf

(2) 已知)(,2sin3cos2)(2Raaxxxf (3) 已知函数f(x)=sin2x+3sinxcosx+2cos2x,x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