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病毒性肝炎合并晚期妊娠的产科观察及护理

病毒性肝炎合并晚期妊娠的产科观察及护理
在使用尼龙绳套扎时要注意收紧尼龙圈的力量要适 中,当病灶缺血 发紫时 即可 ,力 量过大则会将病灶强行扎断引起 出血 ,套扎若 力量过小则 不能阻 断病 灶的血供 ,病灶不 会坏死脱落 J。此外 ,无论 是使用橡皮 圈还是尼龙绳套扎 治疗过程 中均应注 意套扎位 置 ,套扎部位过高 ,则会 留下残 留病灶 ,导致治 疗不彻底 ;但 套扎 时不宜过低 ,以免过多 黏膜套扎坏死导致迟发性大 出血或穿孔。从我们治疗 的 28例病人来看 ,大部 分病人瘤 体均完全套扎治疗成功 ,无重 大并 发症发 生。可见 ,对直径 小于 2.Ocm 内向型 生长 的 SMTs,不管其位于管隆壁的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 ,均可考 虑行 内镜 下套扎 术 ,该 治疗方 法不仅经济 、有效 、安全 ,值得 临床应用 。
心理支持及人文关怀 ,减少 并发症 的发 生,提高母 婴安全。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妊娠 ;护理 ;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4—4949(2015)05—0418—02
病毒性 肝炎是 由各 型(甲 、乙、丙 、丁 、戊)肝炎病毒所致 的一 组传染病 ,合并 晚期妊
2015年第 5期
直接 套扎 ,对部分较大病灶可先吸引后再套 扎 ,尼龙绳套 在病灶 根部 ,拉动结扎 装置手 柄收紧尼龙绳,直至病灶呈紫色 ,使尼龙绳牢 固套扎于病灶根部 ,释放 尼龙绳 ,观察有无 出血及尼龙绳 无脱落后退镜 ,完成内镜治疗 。术后 处理 :术后 少渣半 流饮 食 ,PPI口服 2 周后复查 胃镜。
病 毒 性 肝 炎 合 并 晚期 妊 娠 的产 科 观 察及 护 理
钱保侠 李 梅 朱华美 唐艳 青 吴 玉敏 丁翠梅 (安徽 省蚌埠 市第一人 民医院妇产科 安徽 蚌埠 233000)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分析研究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分析研究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分析研究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跟踪,将孕妇按照肝功能是否发生异常分为两组,有肝功能异常的孕妇108例,无肝功能异常的孕妇92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孕妇和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结果:孕妇妊娠结局的比较可见,合并肝功能损伤的孕妇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肝功能损伤的孕妇,正常分娩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最低,且三组孕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而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的比较,则可见合并肝功能损伤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而未合并肝功能损伤组和正常组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且合并有肝功能异常改变的孕妇对其影响尤为严重,在孕期要通过积极的产前诊断、肝功能检查等及时发现并给予必要的干预和治疗措施,改善妊娠结局。

标签:妊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结局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肝炎的主要致病菌,而乙肝在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发病率[1]。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属于常见高危妊娠之一,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不良事件,如孕妇妊高征、产后出血甚至死亡的情况,同时乙肝病毒感染具有围生期母婴垂直传播的特征[2],对胎儿的健康和安全也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妊娠结局系统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母婴的影响。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经产前乙肝病毒和肝功能检测,并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于2000年制定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3]。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

02
查房
护理诊断
P1.焦虑 紧张---与环境陌生及担心胎儿, 手术有关 P2 舒适改变(疼痛 腹胀)—与手术有关 P3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有关 P4知识缺乏—与初次妊娠有关
P1.焦虑 紧张---与环境陌生及 担心胎儿,手术有关
1. 热情接待病员,耐心介绍医院环境及主管医 护人员。讲解相关疾病及手术知识。加强护患 沟通,尽量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做到语气轻 柔,态度和蔼,用词准确,加强患者对医护人 员的信任。 2. 严密观察宫缩,胎心音,阴道流血流液情况。 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熟练迅速,同时做好相 应的解释工作。 3. 迅速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及准备,同时向病员 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术前的各项注意事项
✓ 初乳中HBV-DNA阳性不宜哺乳
结论:权衡利弊,
自行决定是否母
乳喂养
风险
益处
HB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1. 胎儿及新生儿疾病率和死亡率高 2.HBV的母儿垂直传播
(1)宫内传播 (2)产时传播: (3)产后传播:母乳传播、密切接触, 如唾液等
孕前预防措施
1. 婚前或孕前接种乙肝疫苗→非乙 肝人群
1. 胎儿及新生儿疾病率和死亡率高 2.HBV的母儿垂直传播
(1)宫内传播 (2)产时传播: (3)产后传播:母乳传播、密切接触, 如唾液等
拓展:母乳喂养与垂直传播
✓ 理论上,HBsAg(+)孕妇的新生儿接受母乳 喂养比人工喂养感染乙肝的可能性大一些
✓ 有学者:乙肝病毒不经消化道传播,除非有破 损时。在主被动免疫前提下,HBV携带母亲对 其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母婴垂直传播 率
不产生HBsAb ,就不能清除乙肝病毒,长期携带HBsAg
6
抗原与抗体症状解读

妊娠合并重度肝炎5例分析

妊娠合并重度肝炎5例分析

妊娠合并重度肝炎5例分析妊娠合并重度肝炎5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和产科处理。

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5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

结果: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AST、ALT值均>500U/L,AST/ALT比值>1,血清总胆红素均TBIL>171μmol/L,凝血酶原活度PTA500U/L,AST/ALT比值>1。

4例AST、ALT逐渐下降出现“胆酶别离〞,所有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均>171μmol/L,尿胆红素,白蛋白25~30g/L者3例,白蛋白6.0×109/L,DIC好转,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才能进行。

而且在病程的8~13d不会影响病理结果,肝细胞脂肪侵润可持续3个月左右【2】。

本研究4例病人经皮肝穿刺确诊。

3.2 病因孕妇肝炎的发生率是非孕妇的6倍,而孕妇重型肝炎的发生率为非孕妇的66倍[3,4],原因为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血清蛋白、糖原贮备较非孕妇女减少,一旦感染病毒性肝炎,不利于肝功能恢复。

妊娠期雌激素显著增加,需在肝脏火活,并影响肝脏对脂肪的转运和对胆汁的排泄。

妊娠期除母体外胎儿代谢及解毒需依靠母体肝脏完成,肝脏负担明显加重。

妊娠期如并发子痫前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在此根底上再合并病毒性肝炎,极易发牛大块性肝坏死,开展为重型肝炎。

分娩过程中精神过度紧张,应用麻醉剂及产后出血等因素都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产褥期产妇心血管系统的高负荷,使肝脏负担进一步加重。

本研究22例均发牛在妊娠晚期,病程进展迅速,分娩刺激恶化更为突出,也说明妊娠诱发和加重肝炎。

3.3 治疗原那么和产科处理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处理原那么与非妊娠患者相仿。

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积极护肝、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同时重点是预防与治疗肝性昏迷、DIC。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尚无分娩前治愈的报道,其预后与积极的产科处理有关,同时与肝昏迷程度、黄疸及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程度及肝细胞残存率、并发症的出现呈相关联系。

妊娠合并肝炎的68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肝炎的6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死亡 以及母 婴传播 , 乙肝病毒携 带
亦 可 能导 致 母 亲 以 及 子代 的 慢性 疾 病 。
妊 娠 期 肝 炎 以 乙 型肝 炎 占绝 大 多 数 。
例, 乙型病 毒性肝 炎 3例 , 戊 型病毒 性肝
炎 2例 ; 重 症 病 毒性 肝 炎 5例 , 为 乙型 、 戊 型病毒性肝炎 。 肝功能 的 改变 情况: A 4 6~
2 1 岁 。早 期 妊 娠 1 0例 , 中期 妊 娠 1 1例 ,
产、 早产 、 死产 和胎儿 畸形发病率增高 ; 而 且胎儿可通过垂 直传 播而感染肝炎病毒 , 尤 以乙肝病毒 的母 婴垂直传播率为高 , 围 生期感染 的婴儿容 易成为慢性携带状态 ,
以后 更 容 易 发 展 为肝 硬 化 及 原 发 性 肝 癌 。 妊娠并不增加对肝炎 病毒的易感性 , 但r } 1
标准参照 2 0 0 0年 第 6次全 国传染病 寄生
虫 病 学 术 会 议 修 订 的诊 断 方 案 … 。5 2例
不仅使病情 复杂 化 , 同时对胎儿也 产生 一
定 的影 响 , 围生 儿 患 病 率 、 死亡率增高 ; 流
有慢性肝 炎 病 史 , 1 6例 急 性肝 炎 患者 无 肝炎病 史 ; 孕妇 年龄 2 O~4 3岁 , 平均 2 9 .
早期妊 娠 的 1 0例 中 , 3例 发 展 成 为
密观 察 病 情 变化 , 以减少孕产妇病死率 。
关键词 妊娠 肝炎 临床 分析
重 型肝炎 , 其 中 1例 产妇 存活 , 1例新 生 儿存 活 , 1例孕 产妇 、 新生儿均 死亡 。中 、
晚 期 妊 娠 胎 儿及 新 生 儿 总 病 死 率 8 . 8 2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护理效果。

方法对2013年1月到8月间在我院就诊的12例妊娠合并毒性肝炎患者状况以及护理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通过对妊娠合并毒性肝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增强了患者的抗病能力,缩短住院时间,生产比较顺利,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结论对妊娠合并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有效性的观察和干预性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抵抗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

标签:妊娠合并毒性肝炎;临床观察;护理干预0前言病毒性性肝炎主要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的病变,如果不能够及时治疗,可能会给人身体造成比较大的伤害。

尤其是对于妊娠妇女来说,它可能会导致孕妇产后出血、围生儿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以及新生儿死亡等现象[1]。

此外,它还可能会给母亲以及子代带来一些慢性疾病。

因此,加强该病的防治和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的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本文通过对12例妊娠合并毒性肝炎患者状况以及护理状况进行分析,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8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2例妊娠合并毒性肝炎患者状况。

患者年龄在22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25.7岁。

初次生育患者7例,再次生育5例。

且所有患者被确诊为妊娠合并毒性肝炎。

1.2方法本次研究的入选患者均采用特殊护理方法。

在护理过程中不仅针对她们的肝炎,还从多方面来进行护理,以达到护理效果。

1.2.1妊娠期护理在对妊娠期患者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卫生教育,普及相应防病知识,提高他们卫生保护意识。

在饮食以及个人卫生上洁身自好,避免接触可能受到感染的肺炎患者。

尤其是对于易患病妊娠妇女,在护理中注意病人的休息状况,提醒患者避免体力劳动,适当保证睡眠。

在饮食上需要加强营养补充,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等。

在护理中加大对患者的监护,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贫血等症状的发生。

浅析妊娠合并肝炎60例的临床分析

浅析妊娠合并肝炎60例的临床分析

浅析妊娠合并肝炎60例的临床分析【摘要】作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荣疾病——病毒性肝炎威胁着众多孕妇,可能发生在孕妇妊娠的早、中、晚期,而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对妊娠相互之间的影响,本文对2003年8月-2008年8月的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60例进行临床分析。

【关键词】妊娠;肝炎;临床分析1一般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了某医院2003年-2008年的妊娠合并肝炎病患者60例,平均年龄大致为34.4岁,有50例为初产妇,另外10例患者为经产妇。

另外按血清病毒性标志物可以将医院的样本分为:戊型病毒性肝炎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45例,甲型病毒性肝炎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6例。

按临床分型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21例,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3例,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且无合并症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也为34.4岁。

两组孕妇年龄、孕周相仿,具有可比性。

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为:胎儿娩出后24h 失血量500ml。

失血量的测定方法均采用面积换算和称重法。

1.2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的产后出血、孕妇早产、孕妇死亡的死亡率,而统计学方法是用的是x2的方法。

2临床结果分析2.1孕产妇并发症的比较低蛋白血症14例,肝炎组大量腹水26例,消化道出血8例,电解质紊乱12例;对照组无一例出现上述并发症,两组比例差异有显著意义。

2.2孕妇早产及产后出血的比较两组早产的比较,肝炎组早产20例,对照组早产1例,两组比较显然具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产后出血的比较,肝炎组产后出血30例,对照组产后出血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3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比较两组孕产妇死亡率比较:肝炎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10.00%,均为重症肝炎患者,其中2例死于产后,4例死于产前,。

死亡原因为产后出血、肝昏迷、肝肾综合征。

对照组无一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围生儿死亡率比较:肝炎组围生儿死亡者10例,其中死胎6例,死产3例,新生儿死亡1例,均为重症肝炎患者。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PPT课件-精品妇产科课件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PPT课件-精品妇产科课件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我国占婴幼儿感染的1/3。有3种途径:
1.宫内传播:机制不清,可能由于胎盘受 损或通透性增强造成;
2.产时传播: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 占40%-60%;
3.产后传播:与接触母乳及母亲唾液有关。
妊娠合并丙型肝炎
HCV是一种RNA病毒,约一半以上 通过输血制品或静脉用药所致。妊 娠并不会增加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但它可垂直从母亲传播至胎儿。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产科处理
分娩期: 普通型肝炎---根据是否有产科指征决定
是否剖宫产;分娩时积极做好输血准备, 防止产道撕裂及胎盘残留。
重型肝炎---在短期内行保肝治疗及纠正 凝血后及时行剖宫产;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产科处理
产褥期: 产时应用对肝脏无害的抗生素。 严密观察病情及肝功能变化,给予
相应治疗以防变为慢性。 是否母乳喂养,存在争议,目前观
点经过主被动免疫可以母乳喂养
分娩后新生儿的处理
1.主动免疫:出生后立即肌注乙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0.5毫 升
2.被动免疫:出生24小时内注射 乙型肝炎疫苗30ug,生后1个月、 6个月再分别注射1次。
本章重点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诊断;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鉴别诊断
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肝损害。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药物性肝损害。
治疗
1、孕前咨询 2、妊娠期轻症肝炎:休息、营养、高蛋白
低脂肪饮食。预防感染。 3、妊娠期重症肝炎:
(1)保护肝脏; (2)对症支持 (3)防治并发症 (4)防治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2、对胎儿影响: 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妊娠早期患肝炎胎 儿畸形发生率高,易导致流产。妊娠晚 期患肝炎时,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率升高。 3、母婴传播: HBV潜伏期30~180天,通过注射、 输血或生物制品,密切的生活接触等途 径传播。母婴传播为主要途径,胎儿可 由于通过胎盘或在宫内和分娩时吞入羊 水和母亲阴道分泌物而感染,产后接触 母亲的唾液及乳汁传播。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1)易感染; (2)易混淆而漏诊或误诊; (3)可使原有的疾病病情加重; (4)易发展为急性肝坏死; (5)易转为慢性肝炎 。
妊娠早期胎儿的一半基因来自父亲, 孕妇处于免疫相溶阶段,抵抗力相对较弱。 妊娠反应一定程度上也掩盖或混淆了 肝炎的消化道症状。妊娠新陈代谢增加, 胎盘产生的大量孕妇激素、泌乳素均需在 肝脏分解,使肝脏负担加重。 妊娠后期日益增大的子宫将肝脏上移, 造成血管淤血,循环血量减少,使肝脏不 易触及。故孕中、晚期时,孕妇仰卧位, 肋下触及肝却可诊断肝炎,胎盘循环分流 使肝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不利于受损肝 脏修复。
4、出院指导 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产妇 进行健康教育。 如系DNA检测阳性产妇,禁 止母乳喂养 ,及早回奶,回奶时 禁用对肝脏有害的雌激素,可口 服生麦芽或乳房外敷芒硝。 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以免因 劳累加重肝脏的负担 ,提倡参加 一定娱乐活动、散步等。
产 褥 期 的 重 点 护 理
4、出院指导 向患者讲解消毒隔离的方法 及必要性。婴儿用品单独使用并 严格消毒,避免和母亲的生活用 品接触以防感染,母亲亲吻婴儿 时避免唾液带到婴儿口腔。 在医生指导下继续用药,定 时检测肝功能 、乙肝病毒标志 物 、DNA,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HBsAg(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 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 的存在,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HBeAg(乙型肝炎E抗原): 乙肝病毒核心颗粒中的一种可溶 性蛋白质。 增高说明患有乙型肝炎具 有较强的传染性,它的出现往往是乙 型肝炎的早期或者是活动期。 抗HBc+ 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 的标志。
1、饮食 及时补充分娩时的体能消耗,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糖、 低脂肪饮食 ,定时定量,保证 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纤维素, 保证大便通畅。
产 褥 期 的 重 点 护 理
2、心理护理 由于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需 要严密的消毒和隔离,无形中造成 了孤独等心理反应,加之患者产后 也易产生情绪低落 等产后忧郁症。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解释 疏导的方法,使患者情绪稳定。 及时教会产妇新生儿护理技巧, 使其尽快进入母亲的角色。 做好家属工作,多体谅、多关 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呵护 和关爱。
护理要点!
一、加强孕期保健: ①心理:讲解肝炎与母婴的相互影 响转归及预后,帮助孕妇消除顾虑,树 立信心,积 极配合监护措 施。 ②生理: 加强入院病人 的护理:专 人护理。严密 监测生命体 征。宜进食低 脂肪、低 蛋白、高糖类食物,保证 足够热量并补充大量纤维素。
二:落实孕期监护: 定期产前检查,与传染科共同 监护,预防早产,注意休息,避免 劳累及情绪波动。 轻度病人给与适当休息,要把 补充足够营养视为药物治疗的重要 组成部分,鼓励孕妇摄入足够热量 的食物。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案例汇报
PPT制作:潘 晴 2011302280083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
妊娠合并症?
病毒性肝炎?
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道多少~?
妊娠?
从受孕至分娩的生理过程。 妊娠全过程共分为3个时期:
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
第13—27周末称中期妊娠;
第28周及其后称晚期妊娠。
妊娠合并症?
从未孕之前或妊娠期间发生的 非妊娠直接引起的疾病 。又称妊 娠加杂症。 妊娠终止,疾病也不一定随之 消失。常见的影响较大的妊娠合并 症有心脏病、慢性高血压病、糖尿 病、肝炎、贫血等。
病毒性肝炎?
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肝炎病 毒)引起的 以肝脏炎症好久和坏死 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 乙类传染病。
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 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 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 细胞癌。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妇 女肝病和黄疸的最常见原 因。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为0.8%-17.8%。 分为甲型、乙型、 丙 型、丁型 、戊型、庚型和 输血传播型肝炎7个类型。
♪ 病 因? ♪ 影 响? ♪ 检 查? ♪ 护 理?
回想一下~ 你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了解多少了?
That‘s all~
讲完了~快鼓掌~
Thank you~
— — Group six
Here
Comes
Our
Case!
患者刘某,27岁,孕17周,因恶心, 呕吐,乏力,食欲缺乏入院。 T:37.3 R:19次/分 P:86次/分 BP:128/72mmHg,
有肝大,肝区压痛和扣击痛。血清 学 检 查 : HBsAg+ , HBeAg+ , 抗 HBc+。 初步诊断:妊娠期合并乙型肝炎。
三:预防其他疾病: 如妊高征及贫血,以免病情发展, 若发现孕妇皮肤、巩膜黄染加深,尿色 黄,皮肤瘙痒等,即按医嘱作进一步检 查。若血压升高、贫血等,应及早治疗, 以免病情恶化。
四:预防交叉感染: 按传染病科处理,严格执行消毒 隔离措施。
Question: 足月生产后,她能母乳喂养小宝 宝吗? 不能!!!???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1、对母体的影响:
妊娠早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可使妊 娠反应加重易合并妊娠剧吐。妊娠中、 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可加重肝脏的损 害,易发生为重症肝炎。 同时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分娩期的疲劳,肝功能的受损,凝血因 子合成功能减退,易导致产后出血,重 者可并发DIC,威胁母儿生命。
Why、~?
母婴传播是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 主要途径。 主要有三种途径: 1)宫内传播:占9%-36%, 2)产时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 占40%-60%,胎儿可通过母血、羊水、 阴道分泌物或母血进入胎儿体内感染。 3) 产时感染:与接触母乳及 母 体唾液有关。
产 褥 期 的 重 点 护 理
产 褥 期 的 重 点 护 理
3、病情观察 产妇患有肝病,易出现产 后大出血,应密切观察生命体 征、意识的变化; 注意观察阴道流血和恶露 的情况 ,及时给予止血剂及宫 缩剂 ,防止发生产后出血 ,及 时应用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 响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随时 监测肝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
产 褥 期 的 重 点 护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