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及护理

合集下载

妊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查房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疏导,帮助患者 缓解焦虑、抑郁等 情绪
情绪调节:引导患 者正确认识疾病,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
家庭支持:鼓励家 属参与护理,提供 情感支持和生活照 顾
社交支持:帮助患 者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减轻心理压 力
刀客特万
病史:既往无肝炎病史,近 期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
心呕吐等症状
职业:公司职员
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保 肝治疗、支持治疗等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婚姻状况:已婚
检查结果:肝功能异常, HBV-DNA阳性,诊断为妊
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
入院检查和诊断结果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 肾功能等
临床表现:妊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包括黄疸、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严重 者可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诊 断 : 妊 娠 合 并 重 症 病 毒 性 肝 炎 的 诊 断 主 要 依 据 临 床 表 现 、 实 验 室 检 查 和 影 像 学 检 查 , 其 中 血 清 学 检 查 ( 如H B V D N A 、 H C V - R N A 等 ) 和 肝 功 能 检 查 ( 如 A LT 、 A S T 、 A L P 等 ) 是 重 要 的 诊 断 依 据 。
重症肝炎的自我监测和应对措施
监测症状:注意 观察黄疸、乏力、 食欲不振等症状
监测肝功能:定 期检查肝功能指 标,如转氨酶、 胆红素等
监测药物反应: 注意药物副作用, 及时调整用药方 案
应对措施: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劳累、饮酒 等
及时就医:出现 病情恶化时,及 时就医,避免延 误治疗
心理支持和情绪调节

妇科护理重要知识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1)

妇科护理重要知识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1)

妇科护理重要知识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1)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病毒,以乙型肝炎常见。

妊娠期感染,不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也累及胎儿,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妊娠与肝炎间的相互影响
1.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1)妊娠期肾上腺皮质、卵巢、胎盘等产生多量雌激素需在肝内灭活,并妨碍肝脏对脂肪的转运影响胆汁的排泄;
(2)胎儿代谢产物需经母体肝内解毒;
(3)分娩时体力消耗、缺氧,酸性代谢物质产生增加,产后出血,加重肝脏负担;
(4)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肝损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时,极易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混淆使诊断治疗难度增加。

2.病毒性肝炎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妊娠早期,可加重早孕反应。

发生于妊娠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增高。

分娩时容易发生产后出血。

重症肝炎,常并发DIC,出现全身出血倾向,直接威胁母婴安全。

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高,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增高。

妊娠早期患病毒性肝炎,胎儿畸形发病率约高2倍。

妊娠期患病毒性肝炎,胎儿可通过垂直传播而感染,尤以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较高。

临床表现
1.妊娠合并甲型肝炎
甲肝产妇在孕中期与孕晚期的妊娠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2.3‰和125‰,即孕晚期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2.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乙肝孕产妇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此与妊娠晚期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特别是重症甚或暴发性肝炎有关。

暴发型肝炎的死亡率孕妇较非孕妇为高。

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尤易发生暴发型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2)分娩期及产褥期 分娩前配好新鲜血液备用;宫口开全后可行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助产,缩短第二产程;防止产道损伤和胎盘残留;胎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减少产后出血。 产褥期 选用对肝脏损害较小的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新生儿隔离;免疫接种防止母婴传播。
第二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护理措施】
第7章 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4)防止交叉感染:产前检查时使用隔离诊室,所有用物使用2000mg/L含氯制剂浸泡,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 (5)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遵医嘱于妊娠28周起每4周肌内注射1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直至分娩。
第7章 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5、处理要点
(1)妊娠期
第二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 保护肝脏,积极预防及治疗肝性脑病。如改善氨异常代谢,限制蛋白质的摄 入,保持大便通畅,预防DIC及肾功能衰竭。妊 娠末期重症肝炎患者,经积极治疗24h后以剖宫 产终止妊娠为宜。
第7章 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第7章 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护理诊断】 知识缺乏 缺乏病毒性肝炎的相关知识。 预感性悲哀 与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后果有关。 潜在并发症 肝性脑病,产后出血。
第7章 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第7章 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第二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护理目标】
1.孕产妇肝性脑病被及时预防或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在正常范围。 2.孕妇能摄入足够营养,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要。 3.新生儿不被感染肝炎病毒。 4.产妇及家属能选择和掌握适当的喂养方式。
第7章 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第二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体康复及胎儿发育的重要性,给予高维生素、高 蛋白、足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预防和纠 正贫血。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常规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常规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有无家族史及输血史等。

2、观察孕妇有无消化系统症状。

3、评估相关实验室检查。

二、护理措施
1、定期产前检查、防止交叉感染。

2、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3、分娩期密切观察产程进展、监测凝血功能、正确处理产程。

4、产褥期预防产后出血、护肝治疗,对新生儿行主动免疫。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重视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预防措施。

2、妊娠期限制蛋白质摄入。

3、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宣教,正确指导母乳喂养。

四、注意事项
1、产时严格消毒,所使用物品均按相关规定处理。

2、肝炎治愈后至少半年再妊娠。

3、行产后健康宣教及计划生育指导。

护理记录。

妊娠合并肝炎的护理

妊娠合并肝炎的护理

妊娠合并肝炎的护理妊娠合并肝炎是产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此类疾病与妊娠的关系较为密切,不仅会对产妇的健康状况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胎儿的安危。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妊娠合并肝炎,本文先后介绍了什么是妊娠合并肝炎,妊娠合并肝炎的病因,妊娠合并肝炎的护理要点以及预防措施,消除认知盲区,进一步提高妊娠合并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1.什么是妊娠合并肝炎?所谓的妊娠合并肝炎主要就是指在妊娠过程中发生肝炎的情况,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患者自身没有肝炎,但在妊娠过程中出现肝脏损伤,继而引发肝脏功能异常以及炎症感染的情况。

临床数据表明,妊娠过程中出现的肝炎主要包括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妊娠剧烈呕吐、急性妊娠脂肪肝、子痫原因引起的肝脏损伤以及HELLP综合征五种类型。

第二,患者本身存在慢性肝病,在妊娠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病情发展或加重。

此类疾病主要好发于患有慢性乙肝基础疾病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所以乙肝患者在妊娠前后必须做好相关检查,在顺利妊娠的基础上控制肝病状况。

第三,患者在妊娠期间因病毒感染出现肝炎的情况,临床上称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包括合并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妊娠合并肝炎与普通肝炎的症状较为相似,疾病初期无明显表现,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皮疹、恶心、呕吐、厌油、凝血功能异常等。

肝炎患者在妊娠前期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肝功能,确保身体状况能够顺利完成生产。

1.妊娠合并肝炎的病因有哪些?(1)产妇本身患有病毒性肝炎或属于肝炎病毒携带者时,会大幅度增加妊娠合并肝炎的发病率。

(2)产妇在妊娠期间随意服用各种保健品、保胎药,引起药物性肝脏损伤,继而引发妊娠合并肝炎。

(3)由于妊娠期间孕妇体内会产生大量雌激素,而雌激素需要在人体肝脏内实现灭活,因此会增加肝脏负担,降低肝脏的脂肪转运与排泄胆汁能力,导致血脂升高,引发妊娠合并肝炎。

33页妇产科学: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护理

33页妇产科学: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护理

制定肝炎疫情应急预案,确保疫情得到及 时有效控制。
社会支持与教育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肝炎防治工作,形成全社 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心理支持
为肝炎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 惧和焦虑情绪。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 交流与合作。
培训与指导
对医护人员进行肝炎防治培训和指导,提高 诊疗护理水平。
04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病毒 性肝炎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病毒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病 毒药物,如干扰素、拉米 夫定等,以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肝脏损伤。
保肝治疗
使用护肝药物,如甘草酸 、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以 保护肝功能,促进肝细胞 再生。
免疫调节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 免疫损伤,常用药物包括 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如溶血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如胃 肠炎、胰腺炎等。
辅助检查
肝功能检查
包括ALT、AST、TBIL、DBIL等指标的检测 。
肝脏超声检查
了解肝脏形态、大小及是否有占位性病变。
病原学检测
HBV、HCV或HEV标志物的检测。
其他相关检查
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发病机制
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复制,引起免疫反 应和炎症反应,导致肝脏损伤。妊娠 合并病毒性肝炎可加重妊娠期高血压 、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流行病学特点
地区分布
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均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的分布,其中以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 炎最为常见。
根据地区和人群差异,妊娠合并病毒 性肝炎的发病率有所不同,一般在 0.1%-0.5%之间。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有无家族史及输血史等。

2、观察孕妇有无消化系统症状。

3、评估相关实验室检查。

二、护理措施
1、定期产前检查、防止交叉感染。

2、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3、分娩期密切观察产程进展、监测凝血功能、正确处理产程。

4、产褥期预防产后出血、护肝治疗,对新生儿行主动免疫。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重视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预防措施。

2、妊娠期限制蛋白质摄入。

3、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宣教,正确指导母乳喂养。

四、注意事项
1、产时严格消毒,所使用物品均按相关规定处理。

2、肝炎治愈后至少半年再妊娠。

3、行产后健康宣教及计划生育指导。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及护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及护理
者的康复进程。
提高生活质量
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 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06
护理措施实施
环境与生活护理
营造舒适环境
01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定期通风,确保空气新鲜,温度、湿度
适宜。
休息与活动
02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
轻度活动,如散步。
皮肤与口腔护理
03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

病毒学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中肝炎病毒标志物 ,如甲肝抗体、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丙肝抗体等,可确定
肝炎病毒类型。
凝血功能检查
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 碍,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PT)
延长等。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鉴别诊断
加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筛查
预防是降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关键。未来可加强相关宣传教育,提高孕妇对病 毒性肝炎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同时,完善孕期筛查和诊断流程,及早发现并干预潜在风险 ,以保障母婴健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区疼痛或不 适感,表现为胀痛、钝痛或针
刺样疼痛。
黄疸
皮肤和巩膜黄染是病毒性肝炎 的常见体征,妊娠合并病毒性 肝炎患者同样可能出现黄疸。
其他症状
患者还可出现乏力、发热、寒 战等全身症状,以及皮肤瘙痒
、尿色加深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 异常,表现为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等升高
健康教法 等。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疾病传播。同时,强调妊娠期间保健的 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保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询问孕妇有无肝炎的相应症状。
3、观察全身皮肤及巩膜情况,检 查肝脏大小,有无触痛及叩痛。
六、护理评估
? 妊娠期 4、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
? 分娩期
5、了解孕妇对患肝炎的心理反应, 是否担心胎儿畸形、分娩时的安全,
? 产褥期 了解孕妇家人的反应,是否担心孕
妇病情恶化,恐惧母儿死亡。
六、护理评估
? 生理方面
消化系统症状。
? 症状
体征 肝肿大,肝区有触
? 体征
? 心理社会方面 痛或叩击痛。
心理社会方面孕妇担心自己的疾病影响胎儿 健康,担心自己的疾病恶化,恐惧母儿死亡。
五、处理原则
? 妊娠期 ? 产科处理
妊娠期
?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与非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处理原则是 相同的。
?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 保肝治疗。 ? 避孕应用对肝功能有害的药物等等。
甲型 经口传染,不通过胎盘或
? 对母体的影响其 一他般途不径受,影一响般。除暴发性胎儿
? 对胎儿有影响乙型传染方式有胎盘垂直传播、
产程中传播、接触传染(母乳
? 母婴传播 哺养、食物、唾液)
丙型 同乙型
丁型 必须同时有感染,较少有 母婴传播。
戊型 同甲型
四、临床表现症状 出现不能用妊娠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或其他原因能解释的
? 母婴传播
留)
3、易发凝血功能障碍及, 引起产后大出血。
三、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 对母体的影响 ? 对胎儿有影响 ? 母婴传播
早期易致畸形,宫内感 染胎儿可引起流产、死胎、 死产、新生儿死亡率增加, 早产。
雌激素灭活下降,体内雌激素的水平 增高,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强)。
三、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产科处理 ?
早期应积极治疗,待病
? 妊娠期
情好转后行人工流产。
? 分娩期 ? 产褥期
? 孕、晚期给予维生素C 和K,并注意防治妊高征,
经治疗后无好转者应考虑终
止妊娠。
产科处理
? 妊娠期 ? 分娩期
? 产前准备好新鲜血液; ? 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 产褥期 ? 防止产道裂伤及胎盘残留;
? 产后加强宫缩以防产后出血。
? 妊娠期 ? 分娩期 ? 产褥期
1. 监测胎心、子宫收缩、产 妇的生命体征,以了解产 程进展并及早发现异常情 况;
2. 评估产妇出血倾向。
六、护理评估
? 妊娠期 ? 分娩期 ? 产褥期
1. 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时发现 产后出血并及时处理;注意观 察生命体征、恶露量等;
2. 如出现新生儿异常情况,应评 估产妇及家人对此的反应。
2、妊娠期分泌改变。雌
损害
激素增多,在肝脏灭活
故而增加肝脏的负担。
3、基础代谢率增加
二、妊娠、分娩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 妊娠期加重肝脏 的负担
? 分娩期加重肝脏 损害
能量消耗 疲劳 手术麻醉 出血等。
三、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 对母体的影响 ? 对胎儿有影响
1、加重早孕反应
2、妊高征发病率增加(醛 固酮的灭活下降,水钠潴
#(umIqEfp)6Q$H#O78Q)XoBq| Tdpk
+AW(%Pr&oL$4aeedcbbdirF#hQo6-2j
OmbgC6&2wbeEk
WK!CI97C wZT ecMRr Iv #&I-- M39*xRTFbC
QRGkZ
HX-331(#T
OJHIOZ6v
!x d47mQoc hDny p&d9Q-#rzeAqUSijUU
一、概述
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
? 病毒性肝炎的类0型.025%~0.1.6%。
? 发病情况
我国监测资料报道, 本病占孕产妇间接死因 的第二,仅次于妊娠合 并心脏病。
二、妊娠、分娩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1、妊娠期需要营养物质
? 妊娠期加重肝脏 增加,肝糖原储备不足,
的负担
能量转换增加,加重肝
脏负担。
? 分娩期加重肝脏
七、护理诊断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肝炎致食欲 不振有关。
?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病毒性肝炎感染途径、 传播方式及对母儿的影响等知识。
八、护理目标
? 1、孕妇摄入的营养能满足机体需要。 ? 2、孕妇获得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九、护理措施
? 妊娠期
? 乙肝的预防:急性期不宜妊娠,一般原 则上应在肝炎治疗后半年最好是二年再 怀孕。
? 分娩期 ? 预防产后出血,临产后应给予维生素K1
肌注并配血备用。 ? 缩短第一、二产程,以减少体力消耗,
产后加强宫缩。 ? 对重症肝炎产妇要注意生命体征、出血
征象、精神状况等观察,以期发现肝昏 迷。
九、护理措施
? 产褥期 ? 急性或慢性肝炎产妇不宜哺乳,建议人
工喂养。 ? 加强接生用物的消毒。 ? 对表抗和e抗原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
? 产前检查时,建议肝炎孕妇注意适应休 息,补充营养及维生素,预防妊高征和 贫血等并发症。
九、护理措施
? 分娩期 ? 对表抗和e抗原阳性的孕妇分娩时应严格
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产道损伤及新 生儿产伤、羊水吸入等,以减少垂直传 播。 ? 产妇住隔离产房分娩,生活上多帮助, 心理上多给予关心。
九、护理措施
产科处理
? 妊娠期 ? 分娩期 ? 产褥期
? 选择对肝损害较小的 抗生素以防感染;
? 产妇一般不宜哺乳, 回乳时不宜用雌激素。
阳性产妇可以哺乳, 阳性产妇不应哺乳。
六、护理评估
? 病史 ? 身体评估 ? 心理社会评估
六、护理评估
? 妊娠期 ? 分娩期 ? 产褥期
1、护理人员要注意收集病毒性肝 炎孕妇密切接触或输血、注射血制 品等有关病史,同时评估孕妇接受 治疗的经过和掌握肝炎相关知识的 程度。
jgIx Ps x&R*x nA+UYbREHZ
m(TS! 9A+Fh)
SF lc2#Lt6OfIV(Kbx
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急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 概述 ? 妊娠、分娩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 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 临床表现 ? 处理原则 ? 护理评估 ? 护理诊断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 护理评价
一、概述
? 病毒性肝炎的类型 ? 发病情况 肝炎病毒
甲、乙、丙、丁、戊、已
采取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相结合的方法, 以切断母婴传播。
十、护理评价
1. 孕妇能描述营养物质摄入对保护肝脏及胎 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并表现为配合摄入 足够热量的饮食。
2. 孕妇能描述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方式、传染 途径、对母儿的影响及预防病情恶化的措 施。
BZeF+w+Hm837mNf*#+p(U$k)(h#Y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