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及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生态农业发展及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生态农业发展及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生态农业发展及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对环境友好、农产品安全健康的生态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

科学管理生产方法的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

来愈加趋向于生态化、绿色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

的应用展开概述。

关键词:植物保护、新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应用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结合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的现代化高效农业,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

协调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以推进持续增长生产率、持续提高土壤肥力、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低耗,进而使农业生产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3个类型。

1、食物链型,基于“食物链”原理,根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良性

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系统中的废弃物可循环利用,因而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

率高,节省资源且减少环境污染。此外,该系统可人为调节生物种群,达到降低

害虫、杂草及病菌对作物危tan害的作用,如利用赤眼蜂对付玉米螟,杀螟杆菌

防治稻纵卷叶螟等。

2、时空结构型,基于生物群落演替原理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是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以及生物之间互利共生关系等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该系统中的不同生物种群在时间、空间设计合理设计下各得其所,充分利用

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例如,空间设计方面可在田

间实行高秆、矮秆作物搭配种植,同时在沟、渠、过道等搭设棚架栽种葡萄等爬

蔓作物;亦可作物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时间规划方面可采用间作以充分利用资源。

3、时空食物链综合型,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该系统具有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等特点。

生态系统中的环境与生物相互影响,如若过度开发将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甚

至资源枯竭。因此,生态农业必须通过合理耕作、种养结合来调节控制生态系统,如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有机与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进而促进

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植物保护新技术对病虫害防除具有良好效果,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对

农产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投入成本,有效提升农作物的附加值与产量,能

对传统植保管理模式进行革新与完善,是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

1、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思路

植物保护新技术主要应用在免耕栽培、管理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栽培方面

有“三免”技术,管理层面有“三避”技术,为防治病虫害采取保护措施,可实施“三诱”技术、防虫网阻隔技术等方式来防止害虫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

(1)“三免”技术

“三免”技术,包括水田连作免耕栽培、水旱轮作免耕栽培和旱地免耕栽培三

植物保护工作计划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405 (计划范本系列) 植物保护工作计划详细版 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植物保护工作计划详细版 提示语:本计划文件适合使用于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植物保护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农民增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建立健全植保服务体系,推进植保规范化管理、数字化预警、无害化防控、专业化防治,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植保工作计划 。 二、主要目标

1、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预报准确率95%以上,重大病虫害预报准确率达100%。 2、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重大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稻飞虱为害连片穿顶不超过20亩,油菜菌核病、小麦条锈病成灾连片面积不超过10亩。 3、化学农药使用总量下降2--3%,农民农药防治成本下降5%以上;植保新技术覆盖率90%以上,杜绝使用违禁农药。 4、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 5、柑桔大实蝇为害面积不扩大,为害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柑桔大实蝇为害果100%不外出。 三、主要措施 1、继续做好农业有害生物系统预测预报。主要做好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蔬菜、柑桔、梨树、

智慧树知到《保护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1、目前全球严重退化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 答案:13 2、目前全球水量明显减少或被严重污染的河流约占河流总数的 % 答案: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 3、全球正在受到威胁的两栖类约占两栖类种数的 %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全球正在受到威胁的哺乳动物约占哺乳动物种数的 %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全球正在受到威胁的鸟类约占鸟类种数的 %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第2章单元测试 1、昆虫雌雄二型是遗传多样性引起的。 答案:对 2、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的遗传变异,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群体间或同一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答案:对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是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或进化潜能。 答案:以上都对 4、遗传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答案:DNA 5、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该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则愈小,其进化的潜力也就愈小。 答案:×

1、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许多药物都取自于野生的动物、植物,这些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答案:1644年 2、下列关于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的步骤,正确的是()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 答案:爆炸 3、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 答案:正确 4、水葫芦从国外引进,在滇池里疯狂生长,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几乎灭绝。导致滇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答案:有意引入 5、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答案:扬子鳄 第4章单元测试 1、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磷大部分的单向流动的,不能构成磷循环,因此磷酸盐资源也因而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答案:上述都正确。 2、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中的α多样性指数是用于以测度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沿着环境梯度变化的速率。() 答案:× 3、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它们均是生态系统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 答案:× 4、生态系统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其分布受制于自然条件,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大的格局上看,水分和温度状况是决定生态系统分布的主要因子。()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答案教案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 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作业题一 1、何为变态?变态有几种类型?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城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分为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2、何谓世代,何谓生活史 世代:昆虫自卵或幼虫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冬季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哪几个目? 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翅的类型 ⑵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 目、缨翅目、脉翅目。 4、如何从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区别鳞翅目中蛾、蝶两大类群? 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 展或背覆 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 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螨类成虫足 4 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 3 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 鳞翅目幼虫腹足 4 对臀足 1 对,膜翅目叶蜂幼虫腹足6-7 对臀足 1 对。 7、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各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8、何为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而且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为一常数:K=N(T-C),其中N为时间(天数),T为发育阶段内的平均温度,C为 发育起点温度,K 为有效积温常数。 作业题二 1、真菌的营养体有哪几种变态类型?

多肉植物市场营销项目策划书

花卉贸易 营销策划案组名:江南皮革厂 小组成员: 会计学13班黄欣 金鹏豪 孝冬 会计学14班林敏 靳峥

花卉是大自然给人类最美好的恩赐,它们可以美化环境、冶性情、净化心灵、增进健康、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和美的启迪。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花卉业在九十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如今,花卉已成为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而多肉植物,作为花卉业中新兴的花卉种类,凭借着可爱的外表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城市白领人群中获得了“懒人植物”的称号,并随着网络的宣传而获得了大批消费者的喜爱。 多肉植物的销售前景的事广阔的,然而在营销方面尚存许多瑕疵,急需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调整,以便跟上潮流、更好的开拓市场。为此,我们小组针对多肉市场作此策划书。

一、市场分析 (一)企业的目标和任务﹎﹎﹎﹎﹎﹎﹎﹎﹎﹎﹎﹎﹎﹎﹎﹎﹎﹎﹎﹎﹎﹎﹎1 (二)多肉植物基本情况介绍﹎﹎﹎﹎﹎﹎﹎﹎﹎﹎﹎﹎﹎﹎﹎﹎﹎﹎﹎﹎﹎1 (三)市场现状和策略主要竞争对手及其优劣势﹎﹎﹎﹎﹎﹎﹎﹎﹎﹎﹎﹎﹎3 (四)主要竞争对手及其优劣势﹎﹎﹎﹎﹎﹎﹎﹎﹎﹎﹎﹎﹎﹎﹎﹎﹎﹎﹎﹎4 (五)营销外部环境分析﹎﹎﹎﹎﹎﹎﹎﹎﹎﹎﹎﹎﹎﹎﹎﹎﹎﹎﹎﹎﹎﹎﹎4 (六)部环境分析﹎﹎﹎﹎﹎﹎﹎﹎﹎﹎﹎﹎﹎﹎﹎﹎﹎﹎﹎﹎﹎﹎﹎﹎﹎8 二、营销策略 (一)营销目标/预期效果﹎﹎﹎﹎﹎﹎﹎﹎﹎﹎﹎﹎﹎﹎﹎﹎﹎﹎﹎﹎﹎﹎﹎9 (二)目标市场描述﹎﹎﹎﹎﹎﹎﹎﹎﹎﹎﹎﹎﹎﹎﹎﹎﹎﹎﹎﹎﹎﹎﹎﹎﹎9 (三)市场定位﹎﹎﹎﹎﹎﹎﹎﹎﹎﹎﹎﹎﹎﹎﹎﹎﹎﹎﹎﹎﹎﹎﹎﹎﹎﹎﹎9 (四)营销组合描述﹎﹎﹎﹎﹎﹎﹎﹎﹎﹎﹎﹎﹎﹎﹎﹎﹎﹎﹎﹎﹎﹎﹎﹎10 三、行动策划案 (一)制定活动步骤﹎﹎﹎﹎﹎﹎﹎﹎﹎﹎﹎﹎﹎﹎﹎﹎﹎﹎﹎﹎﹎﹎﹎﹎14 (二)评估流程﹎﹎﹎﹎﹎﹎﹎﹎﹎﹎﹎﹎﹎﹎﹎﹎﹎﹎﹎﹎﹎﹎﹎﹎﹎﹎16

小班语言教案:爱植物保护环境

小班语言教案:爱植物保护环境 一、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组织幼儿给种路旁的植物浇水,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3、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介绍植树节的相关活动。 2、已学会用水壶给植物浇水的技能。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知道要保护好植物,不能随便折断树枝。 四、活动过程 1、交代具体要求,告诉幼儿今天是植树节,我们将为路边的植物浇水,为环保出自己的一份力。 2、幼儿提着水壶出发到路边。 3、师提出要求,要按顺序给路边的植物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蕊。 4、幼儿开始给植物浇水,教师巡回观摩并给予指导,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 5、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给予肯定并进行评价。 6、幼儿收好小水壶回园。 7、互相交流体会,师总结活动。 效果评析: 从活动的结果来看,我们对幼儿进行的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我们不是通过说理、说教的方法对幼儿灌输环保知识,而是重视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让他们从有趣的活动中去体验、去认识。幼儿的这些情感及知识是来自于他们的

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旗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现状及特点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目前,我旗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日光节能温室2千余座,药、草等其它经济作物也有了长足发展。新的形势对植保技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势必导致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老的病虫再度猖獗,植保工作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全民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的提高,对农药使用和农产品品质要求更加严格,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加强植保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这支技术队伍去引导、宣传、带动和推广新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病虫害防治效果,有效地解决技术人员少,推广经费短缺的矛盾,才能大大加快植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植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旗、苏木、嘎查三级植保服务体系不健全 植保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中承担的最重要的公益性职能之一。目前,旗、苏木、嘎查三级植保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不稳定,特别是苏木、嘎查两级的植保服务队伍没有明确,植保技术推广与农药、药械连锁服务经营一体化的运行模式没有建立。 2、各方面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形势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植保工作已由原先的大宗农作物病虫防治,拓展到病虫草鼠及瓜果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的所有领域,同时在服务的内容、形式上也有了改变。目前我旗的植保工作只停留在技术服务层面上,没有形成集技术服务、植物检疫、经营创收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植保工作尚不能适应农业发展形势的需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的种植模式已多样化、多元化,传统的病虫防治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经济作物等种植业领域的病虫防治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尽管增加了对经济作物的病虫测报与防治技术指导,加强了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更新,但仍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服务能力不强,服务相对滞后。 二是植保工作尚不能适应质量农业、生态农业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农业已在向质量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变。目前,在病虫防治中,仍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综合防治水平不高,农药的使用量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有一定的使用量,给我旗质量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带来不利的一面。 三是植保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不足。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气候因素的变化等,导致农作物病虫的发生也在交替演变,化学防治水平的提高,农药抗性的产生,重大病虫的频繁发生给植保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相对于这些演变,应变能力不强,

植保员工作总结

植保员工作总结 篇一: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一、病虫监测 今年,我们按照农作物病虫害调查规范和省、市植保站的监测要求,在加强病虫监测的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在永丰、洛源、保安、石门、寺坡五个镇布点调查,密切注意各类病虫发生动态,开展大田监测40余次,黑光灯监测32次,上报病虫周报表40余份,系统填报各类模式报表35份,上报“一喷三防”及统防统治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任务落实情况调度报表26份,全年发布病虫情报10期次,为各级领导决策部署和群众及时开展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大田防治 XX年全县各类农作物病虫害均轻度发生,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挽回损失吨。其中夏粮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42万亩,挽回损失吨,主要病虫害有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红蜘蛛、一代粘虫、地下害虫、杂草等。秋粮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挽回损失吨,其中:玉米病虫害发生万亩,防治万亩,挽回损失2406吨,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纹枯病、灰斑病、二代粘虫、玉米螟、玉米双斑萤叶甲、蚜虫等;马铃薯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防治万亩,挽回损失吨,

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病毒 病、二十八星瓢虫等;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防治万亩,挽回损失吨,主要病虫害有:大豆蚜虫、大豆双斑萤叶甲等。有害生物防治面积占到发生面积的90%以上,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使粮食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10%以下。 三、抓点示范及试验 1、小麦“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寺坡镇何村、石门镇石门街村、保安镇庙底村、永丰镇杨村、灵口镇灵口街村、城关镇唐村、三要镇永坪村、景村镇韩湾村8个镇8个村共建立小麦“一喷三防”示范区8个4000亩,带动全县完成小麦“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万亩。 2、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石门、保安、洛源建立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各200亩,带动全县完成马铃薯一喷三防1万亩。 3、秋播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我县今年秋播小麦播种面积万亩,实施秋播小麦病虫防治万亩。其中,土壤处理万亩,药剂拌种万亩,条锈病示范区,冬前化除3万亩。其中:土壤处理在永丰镇的杨村、李村,石门镇桥河村开展地下害虫防治示范500亩;小麦条锈病示范区主要设在灵口、三要、寺坡、古城、景村、石门、石坡、麻坪、城关、永丰10个镇,每镇抓点示范面积600亩;小麦全蚀病防治示范主要设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综合题10套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常雄蛾的触角为丝状。() 2.昆虫任何一个虫态都具有四翅六足。() 3.高温重蒸效果良好。() 4.小蜂可进行孤雌生殖。() 5.水稻二化螟卵散产。() 6.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7.病毒为专性寄生物。() 8.线虫不属于植物病害的病原。() 9.细菌可直接侵入。() 10.单循环病害无再侵染。() 11.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12.非侵染性病毒主要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 13.蚧类易引起煤烟病发生。() 14.检疫对象必须是气流传播病害() 15.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蝗虫的后足是:( ) ①跳跃足②步行足 2.已经脱了三次皮的昆虫应是()龄? ① 3 ② 4 3.昆虫的食物的主要消化部位是( ) ①前肠②中肠 4.防治蚜虫,宜用( ) ①内吸药剂②胃毒剂 5.Bt乳剂属于( )制剂。 ①真菌②细菌 6.( )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①农业防治②化学防治 7.下列事实中可称为植物病害的是()。 ①树木被风折断②叶片萎蔫 8.细菌以()方式进行繁殖。 ①裂殖②产生孢子 9.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 ①花叶②霉状物 10.植物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者的关系是()。 ①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②两者互相不影响,没有联系 三、综合分析:(共5分) 大型或中型,头下口式,单眼2—3个,触角线状,口器标准咀嚼式,前脑大而明显,中胸及后胸愈合。前翅皮革质,成覆翅,后翅膜质,作纸扇状褶叠,翅脉多是直的。后足跳跃式,产卵器发达,呈剑状(蟋蟀)、刀状(螽蜥)或齿状(蝗虫).常具听器,着生在前足胫节(蝼蛄、蟋蟀、螽蜥)或腹部第一节上(蝗虫),常有发音器,或以左右翅相摩擦(蟋蟀、螽蜥、蝼蛄)或以后足的突起刮擦翅而发音(如蝗虫)。这是什么目昆虫?

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7637184.html, 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 一、最新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选题参考 1、植物监测在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中的作用 2、浅谈公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植物的关系 3、植物资源与环境保护 4、环境保护与植物绿化关系探讨 5、植物生态学与环境保护 6、环境保护和植物生态学 7、预防和控制植物入侵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8、试谈园林观赏植物景观应用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9、古窑遗址公园的环境保护和植物景观设计--以邛窑遗址公园方案设计为例 10、国内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11、云南省土著民族对村社生态环境和植物资源的保护 12、环境危机与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13、论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 14、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 15、探讨青藏高原濒危药用植物生态环境恶化及其抢救与保护措施 16、浅析园林植物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17、环境保护和植物保护 18、黄金矿山应实现用植物监测、保护和美化环境 19、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的植物和环境的现状及其保护的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7637184.html, 20、绿化植物与保护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 二、植物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大全 1、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保护环境,开拓资源,开展固沙保土的C4(碳四)植物的选育、引种和推广的研究(西部大开发建议之三) 2、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初探 3、植物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4、保护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5、酒鬼酒生态功能保护区环境特征与植物多样性 6、植物生理学与环境保护 7、植物生理学与环境保护 8、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晶体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福建沙溪微生物资源在环境保护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9、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10、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11、全国第七届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12、全国“植物和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将在青岛召开 13、全国第七届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14、第七次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在合肥召开 15、全国第六次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在青岛举行 16、五个学会(协会)在合肥联合召开第七届全国植物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 17、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药用动植物资源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

植物保护

欧盟有机农业政策对我国有机 农业发展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有关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却是很不完善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产品的安全,落后的农业发展也同样制约着环境友好型有机农业的发展。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环保意识逐步发生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状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讲,传统农业生产使用大量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学品,使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然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恢复周期漫长,长期的过度开发已经严重破坏了我国的自然环境。为了保护生态系统,亟需发展规模性的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是具有严格标准的可操作的农业生产方式。而欧盟有机农业的发展居世界第3位,法律法规成熟,有机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在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残留物检测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鉴于此,欧盟的有机农业政策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 我国有机农业存在的问题 1.1 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 农产品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环境,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生长。目前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这些污染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均有极大影响。大气污染主要针对有叶子的农作物,通过光和作用,使农作物的一些化学元素含量超过标准含量,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还会引发食物链问题,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任何生物体的成长都离不开水,只要水受到污染,那么生物体必然受到影响。植物体通过根部的吸收水分,把一些污染元素输送到了农产品中,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土壤污染往往是通过农作物吸收和食物链的积累,直到影响人或高级动物的健康。而且,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污染后极难恢复,将长期对土壤功能产生影响,后果十分严重。 1.2 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有机农业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及社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有效的生物农药品种还比较少,有机肥的投入措施和手段仍没有保障;有机农产品的产供销售网络缺乏。对有机农业的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有机农业生产研究与科研开发缺少经费,没有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特别是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资料的研究和开发。 1.3 各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有机农业是从传统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换,在发展有机农业的时候,存在减产和受病虫害的威胁,农业经济效益存在很大的风险,发展有机农业的时候,必须有政府的支持,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农业投入中,用于有机食品项目建设的很少,直接影响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1.4 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 有机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只占全国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0. 1 %左右,而且有机食品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品种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日

保护生物学习题答案

保护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群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 (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圈生境和生物群落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 (5)恢复生态学: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6)生态灭绝:当一个种的数量减少到,其对群落其它成员的影响微不足道时认为是生态灭绝。 (7)创始者效应:是指几个个体离开大群体而建立一个新种群,这个特殊的遗传瓶颈效应。 (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的遗传变异。 (9)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11)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 (12)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13)功能群::是生态系统,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成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14)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 二、填空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利用价值、伦理价值。 2.按不同的分类依据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若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3.生物性公约又称为里约热卢公约,是 1992 年在巴西签定的,中国在 1992 年加入该公约。 1IUCN确定的濒危物种是指不久的将来具有高度的灭绝可能性的物种。 4、动态种群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的种群和若干个附属的种群。 5、恢复生态学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等4项。 6、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命名的物种约为 140-170万种?预计世界上现存物种数在 1000-3000万种之间。 7、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组成。 8.《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为华盛顿公约,在美国签定的,中国在 1980 年加入该公约。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 答:(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所有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上的多样性。 2.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及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意义? 答:(1)广义的遗传多样性可泛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包括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库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1分) (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物种的遗传变异。种的遗传变异既包括群体的个体间变异,也包括群体间或群体系统、地理宗、生态型、变种、亚种间以及农作物品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1分) (3)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3分) ①有助于追溯生物进化的历史; ②探究现存生物进化的潜能; ③可以评估现存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 ④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 ⑤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 ⑥指导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3.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答:(1)物种的种群数量极低;(1分) (2)物种原有生活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甚至不复存在;(1分) (3)当物种的生存条件突然恶化时;(1分) (4)IUCN 建议当一个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1000 只时,应当将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手段。虽然这些物种仍有许多个体,但却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实施迁地保护。(2分) 4.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及任务? 答:(1)展示生态系统的本底 (2)保存生物多样性 (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 (5)人类游憩的场所 (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7)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示 (8)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5.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保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需要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阈值,当生物多样性水平低于阈值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稳定性降低。当生物多样性的水平高于阈值时部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作用,即出现冗余物种。

(完整版)植物保护技术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植物保护技术考试试题 专业:农村家庭经营科目:植物保护技术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5 个空,每空 2 分,共 30 分。) 1、昆虫各体段的主要生理机能,头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 心,胸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腹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 2 、植物病害的病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型。 3 、常用的农药施药方法有 ( 举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拌种浸种、熏蒸法等。 4、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东 亚飞蝗。 5、根据金龟子的生活习性,防治上应注意______________月份幼虫浅 土层的危害及 ______________月份成虫期的危害。 二、单项选择题(10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把你认为正 确的选项代号填在括号里,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中()是物理机械防治法。

A、轮作换茬 B、以虫治虫 C、合理密植 D、灯光诱杀 2、下列农药的简易鉴别方法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农药的是() A、漂浮法 B、振荡法 C、烧灼法 D、热溶法 3、下列农药不按防治对象来分的是() A、杀线虫剂 B、杀菌剂 C、有机农药 D、除草剂 4、下列属于有机磷杀虫剂的是() A、天王星 B、敌敌畏 C、吡虫啉 D、扑虱灵 5、干旱缺水地区使用农药适用()方法。 A、喷粉 B 、喷雾 C、拌种 D 、熏蒸 6、小地老虎()后昼伏夜出,夜晚活动取食。 A、2 龄 B 、3 龄 C、4 龄 D 、5 龄 7、防治水稻纹枯病哪一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 A、多菌灵 B、井冈菌素 C、三唑酮 D、百菌清 8、小麦叶锈病在降雨少但田间湿度高的情况下病害发生() A、较轻 B、较重 C、不发生 D、不影响 9、在成虫期,可用黄盆进行诱集的蔬菜害虫是() A、黄守瓜 B、温室白粉虱

多肉植物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肉植物的应用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30T11:25:26.8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徐霞飞[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多肉植物市场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多肉植物市场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但现在仅靠售卖单一的多肉植物已经很难打动消费者,消费者渴求出现更高品质、更个性化的多肉产品。因此本文对多肉植物除了观赏价值之外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包括药用价值、园林造景、食用价值、屋顶绿化等,希望有助于多肉植物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吸引消费者体验购买。 关键词:多肉植物;应用价值 1多肉植物研究进展 1.1国外研究进展 欧美及日本、韩国等国对多肉植物研究起步较早,品种多样,栽培技术已相当完善,从形态分类、观赏、生产应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已有很深入的研究。荷兰有10多家专业生产多肉的公司,生产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企业有三四家,荷兰的生产温室高度机械化。韩国有100多家多肉生产农场,生产面积在3000平方米到3万平方米之间,超过1万平方米的大户不多。韩国多肉产业链条中,有分类明确的引种农场、生产农场、销售农场和精品农场。美国的多肉产业以大型的多肉生产公司为例,其公司本身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明确的农场功能划分。国外还非常重视利用多肉植物营造景观,还应用了大量乡土多肉植物品种。 1.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多肉植物种类繁多,生长地域广阔从黑龙江省至海南省均在园林中有所应用。2015年,全国仅多肉自身产值就达到20亿,相关产业链更是能产生50亿的价值。2016-2021年仙人掌及多肉植物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多肉植物的生产大军。我国是多肉植物原产地之一,在北京、上海、厦门、天津等地的一些植物园和经营者在多肉植物的科研方面走在了前列,在多肉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繁殖及杂交育种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大力发展多肉植物,特别是仙人掌类植物,漳州、龙海已经形成了我国最大的仙人掌植物种植基地,有很多颇具规模的种植基地;浙江省金华市的万象多肉植物园更是拥有约166.67平方公顷的生产基地。目前我国的多肉植物产业发展迅速,在研究、引种、栽培、生产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2多肉植物应用价值分析 2.1药用价值 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类)中有不少种类具药用成分。例如,人们会选用刺少肉厚的仙人掌属植物茎片去皮捣烂后外敷,能治痈疖等皮肤病,该属中的金武扇和宝剑掌也对腮腺炎有明显的疗效。一种球形仙人掌,乌羽玉的茎和粗大肉质根都含有一种称为墨斯卡灵的生物碱,具致幻麻醉作用。其他科的多肉植物中也有药用植物,如有部分青锁龙属的植物就对心血管疾病十分有效。墨西哥原产的大穗花薯蓣,由于能制造可的松和其他激素便在美国和波多黎被大片种植,它还可以成为制造某些避孕药的原料。原产摩洛哥的大戟科的白角麒麟自古代就被作为药用植物,其白色汁液可制作治疗皮肤病的软膏,还能治腹泻和粘膜炎。而芦荟是被应用最广的药用多肉植物,芦荟有上百种,根据其他文献记载,其中最有药用价值的芦荟有埃塞俄比亚芦荟、木立芦荟、贝氏芦荟、五重塔、龙角草、翠叶芦荟和赤鳄芦荟。芦荟叶中富含芦荟素,芦荟大黄素和八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其他有益营养成分。可治疗疥癣、痤疮及烧伤、切割伤、擦伤、冻伤、撕裂伤、灼伤且不留疤痕,还对便秘、痔疮、胃溃疡、肺结核和高血压有效,同时能控制肿瘤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因此在化妆品工业、食品和制药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2.2园林造景 多肉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奇特,在园林造景上能够展示出浓郁的异国情调,营造出优美的园林艺术效果。有关其园林应用,北京植物园对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室内装饰及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大众的室内绿化提供适宜的养护管理办法及造景方法。而肉意浓的多肉植物引种基地也通过实际栽培造景,积极探索不同的造景方法。一方面,地栽以牙买加天伦柱、金琥等高达柱状和硕大球体以及大型木本类植物昆士兰瓶干树、象腿树等作为骨架种类构建主景框架,同时搭配株型相对较小,株型各异的类群以辅助主景,丰富植物景观。另一方面,景箱栽培或盆栽,多肉植物中许多种类非常适宜于现代家庭种养,探讨多肉植物室内装饰和布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2.3食用价值 很多多肉植物富含多种维生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蛋白酶、氨基酸等,而且口感鲜脆,常常作为餐桌上的食品。例如,食用型仙人掌的嫩茎可以作为蔬菜,含有维生素A、BI、BZ、C和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元素,是已知的含有维生素BZ和可溶性纤维最高的蔬菜之一,它的果实是一种口感清甜的水果。还有人们常吃的火龙果也是仙人掌科的植物果实。除此之外还有百合科、芦荟属等植物,不仅好吃,而且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2.4家庭装饰 多肉植物具有易栽培、好管理、净化空气的优点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花卉,日渐在庭院、阳台、窗前和桌前崭露头角爱到花卉爱好者的喜爱成为室内观赏花卉的新秀。近年来多肉植物渐渐进入了普通百姓家门。 2.5屋顶绿化 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以及雾霾的影响,屋顶绿化组件受到人们的关注。多肉植物作为使用最多的绿化材料之一,以景天科景天属为主要绿化品种,例如垂盆草、金叶景天、佛甲草等,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并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尤其是在南方城市,景天科植物不仅能够耐寒耐旱,同时耐高温,在经历连续的高温干旱后,只要一降雨就能迅速恢复生命力。同时屋顶绿化能够形成绿化层,给屋顶降温,当室外温度为30°C时,绿化屋顶的基层为20°C,从而达到给室内降温的作用。 2.6酿酒价值 龙舌兰系列人称“酿酒原料”。龙舌兰科的大叶龙舌兰和极强刺龙舌兰等,可用于酿造酒类。这种多肉植物体型较大,外形像一簇簇利剑,汁液甘甜可口。原产墨西哥、闻名遐迩的蒸馏酒台克拉?威斯克及浊酒类之蒲儿地酒等,均用龙舌兰科多肉植物酿造而成。 2.7纤维、建材价值

植物与保护环境

植物与保护环境 地球上现在森林平均覆盖率为32.3%,它涵养了甘美的水质、纯净的空气、充沛的雨量,也养育了生灵、促进了水循环、提高了地球的自净能力,成为人类珍贵的保护伞。当代生态学家频频告诫人类,假如把地球上的森林砍光,我们的环境将如何呢?结论是陆地动植物产量将会减少90%,淡水的70%将由陆地流向大海,生活用薪炭减少70%,生物放氧量减少67%,地球将升温,南北极冰盖将逐年融解,海平面升高,低海拔国家将遭到海浸。原来森林区的风速将提高60-80%,太阳对陆地的热辐射丧失贮藏缓冲机制,气温升高后加速江、河、湖、沼的淡水蒸发,土地龟裂,庄稼和草被枯干,生灵死亡。1986年,大自然对人类作了一次规模巨大的示警,非洲32个国家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大干旱,庄稼枯死,大批热带动物渴死,饿殍遍野,联合国为之惊呼,称之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后来经过专家踏勘,原来这些非洲国家出售森林以救穷,国际木材财团为发财而大砍其森林。大范围砍伐森林的结果是引起大范围生态失衡,最惨的是毛里塔尼亚、丧失森林的结果是全国98%土地沙漠化了。森林也是人类健康保护神,经过仪器检测,在松、柏、樟三种树的森林圈内,每立方米空气的含菌量是916个,而一般街市人口密集处,每立方米空气的含菌量总在20000个以上。松树散逸在空气中的臭氧能杀灭肺结核菌,故俄罗斯的不少肺结核疗养院都建在松树林中。1亩垂柳一昼夜能散发出2公斤杀菌素,能抑制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的繁殖,同时还能吸收化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桂树能向空气中挥发

桂皮醛,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沙门氏肠炎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所以森林圈内往往多长寿之乡。从宏观上看,地球上全年产生二氧化碳2000亿吨,如果不化解,将严重毒化地球,幸运的是,森林在绿色光合作用中吸去1400亿吨,草本植物吸去600亿吨,使地球上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流运行基本持平。森林是维持地球大环境平衡的柱石,是调节地球生态循环系统最重要的下垫面,称为"绿色固体水库",因为一亩林木可以蓄积涵养20立方米天然落水或地下水,一公顷林木一个夏天可蒸发70吨水,使空气保持相对湿度。20世纪50年代的大兴安岭在夏天晴夜里时有“细雨”,其实是密集的树叶蒸发出来的水份。5万亩集中的森林区,可以稳定四周20万亩水稻的需水量,森林至少在水体运行上能保持人类生活在自然生态循环体系中。 森林本是人类的摇篮,原始人经过森林生活的训练然后才走向平原的。森林是地球上关键性的生物资源,是人类生产力的依托,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护地球永远辉煌美丽的绿色英雄。

现阶段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7637184.html, 现阶段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作者:朱星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期 摘要:野生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既能 够促进人和自然友好相处,又可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加强生态建设,使人和自然能够和谐共处。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问题发展对策 前言:现阶段,我国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从多方面着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针对现状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生态发展,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发展对策,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地域广阔,在世界范围中,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十分繁多,其中包含了很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物种,如:沙冬青、野大豆、四合木、革苞菊和蒙古扁桃等稀有植物,金雕、胡兀鹜、雪豹、大鸭、白尾海雕等稀有动物。在武陵山区有很多自然保护区,比如在湖北恩施州内有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植物,例如:银杏、水杉、珙桐、大鲵、斑羚、金雕、黑熊和红腹锦鸡等。在我国内蒙古好湖区,现阶段,马鹿数量约50000只,数量大幅度增加,在该地区还分布着一些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保护区中,还有多种其他稀有物种,苔藓植物大约200种;昆虫2000余种,真菌约300余种,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贺兰山特有的紫蘑菇,还有龙须菇、鸡腿菇、羊肚菌、块菌等珍贵资源,近年来菌类和昆虫类不断发展新的物种,内蒙古保护区丰富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世界各国都提升了保护野生动物工作关注度,作为发展大国的中国,也加入到此工作中,采取針对性保护野生动植物措施,维持自然环境和和谐发展。针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我国加强了监督执法强度,从政府单位角度看,指派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人员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在上岗前进行专业的培训,从而提升相关人员保护动植物的意识以及工作能力[1]。 二、现阶段,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如:工作人员思想意识不足,很多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重视度还不高,没有真正参加到实践工作中,没有意识到动植物保护工作关系着人类直接利益,执法力度不强,导致出现恶意售卖、乱砍滥伐现象,很难充分发挥野生动植物真正的价值。政府相关部门缺少对保护工作的宣传和执法,很多人对动植

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

————————————————————————————————作者:————————————————————————————————日期:

《保护生物学》教案 课程:考察课,开卷考试90分钟 第一章保护生物学概论 由于受现代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影响,目前全球正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等严重的危机。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世界的重要发展战略。保护生态学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活动对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物种濒危机制和保护策略,以恢复濒危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正常功能,从而到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命维持系统的最终目的。(PPT1+课本P2) 总结(知识摸底) ——保护生物学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为主线,探讨了保护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关系,以及保护生物学的起源特征和发展;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介绍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的机理;阐述了物种濒危等级划分、物种保护原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设计与管理,以及物种迁地保护方法和措施;最后介绍了与自然环境保护及环境合理开发,特别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与公约。 (PPT2)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我国始终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护生态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第一节保护生物学的概念和学科简介?1什么是保护生物学 PPT讲解定义《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是从保护生物及其环境的角度出发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理论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环境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系统与进化等自然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