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TaiShan 200服务器白皮书

华为TaiShan 200服务器白皮书
华为TaiShan 200服务器白皮书

华为TaiShan 200 服务器

产品白皮书(型号 2180)

目录

1产品概述 (1)

2产品特点 (2)

3逻辑结构 (4)

4硬件描述 (6)

4.1外观 (6)

4.2指示灯和按钮 (9)

4.3Riser 卡和PCIe 槽位 (14)

4.4物理结构 (17)

5产品规格 (19)

5.1技术规格 (19)

5.2环境规格 (21)

5.3物理规格 (22)

6软硬件兼容性 (24)

6.1CPU (24)

6.2 内存 (25)

6.3 存储 (28)

6.4 IO 扩展 (29)

6.5 电源 (29)

7系统管理 (30)

8维保与保修 (32)

9通过的认证 (33)

1 产品概述TaiShan 200 服务器是基于华为鲲鹏920 处理器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其中,2180 是2U1

路均衡型机架服务器(以下简称2180)。该服务器面向互联网、分布式存储、云计算、

大数据、企业业务等领域,具有高性能计算、大容量存储、低能耗、易管理、易部署

等优点。

外观图如图1-1 所示。

图1-1 外观图

2 产品特点

性能和扩展特点

2180 的性能和扩展特点如下:

●支持华为自研的、面向服务器领域的64 bits 高性能多核华为鲲鹏920 处理器,内

部集成了DDR4、PCIe4.0、25GE、10GE、GE 等接口,提供完整的SOC 功能。

?最大可支持64cores,2.6GHz,可支持多种核数量和频率的型号搭配。

?兼容适配ARMv8-A 架构特性,支持ARMv8.1 和ARMv8.2 扩展。

?Core 为自研64bits-TaiShan core 核。

?每个core 集成64KB L1 ICache,64KB L1 Dcache 和512KB L2 Dcache。

?支持高达45.5~46MB 的L3 cache 容量。

?支持超标量,可变长度,乱序流水线。

?支持ECC 1bit 纠错,ECC 2bit 报错。

?支持8 个DDR 控制器。

?最大支持4 个物理以太网口。

?支持3 个PCIe 控制器,支持GEN4(16Gbps),并可向下兼容。

?支持IMU 维护引擎,收集CPU 状态。

●单台服务器支持1 个处理器、最大64 个内核,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多线程应用的

并发执行能力。

●最大支持16 条DDR4 ECC 内存,内存支持RDIMM,可支持最多提供2048GB 内

存容量。

1DPC 内存工作频率为2933MHz,2DPC 内存工作频率为2666MHz。

●支持多种灵活的硬盘配置方案,提供了弹性的、可扩展的存储容量空间,满足不

同存储容量的需求和升级要求。

●支持灵活插卡,可提供多种以太网卡接口能力。

●最多可支持3 个PCIe4.0 x8 的标准扩展槽位。

可用性和可服务性特点

2180 的可用性和可服务性特点如下:

●单板硬件采用电信级器件和加工工艺流程,可显著提高系统可靠性。

●支持SAS/SATA 硬盘,其中SAS/SATA 硬盘可以设置RAID 0/1/10/5/50/6/60,可提

供RAID Cache,支持超级电容掉电数据保护,支持非系统硬盘热插拔。

●通过面板提供UID/HLY LED 指示灯,iBMC Web 管理界面提供关键部件指示状态

能够指引技术人员快速找到已经发生故障(或者正在发生故障)的组件,从而简

化维护工作、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并且提高系统可用性。

●BMC 集成管理模块(iBMC)能够持续监控系统参数、触发告警,并且采取恢复

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停机。

可管理性及安全性特点

2180 的可管理性及安全性特点如下:

●集成在服务器上的iBMC 管理模块可用来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并提供远程管理功

能。

●集成了业界标准的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因此能够提高设置、配置和更新

效率,并且简化错误处理流程。

●支持带锁的服务器机箱安全面板,保护服务器的本地数据的安全性。

能源效率

2180 的能源效率特点如下:

●提供白金电源模块,50%负载下电源模块效率高达94%。

●高效率的单板VRD 电源,降低DC 转DC 的损耗。

●支持主备供电。

●支持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智能调速,节能降耗。

●全方面优化的系统散热设计,高效节能系统散热风扇,降低系统散热能耗。

●硬盘错峰上电技术,降低服务器启动功耗。

●支持SSD 硬盘,SSD 硬盘的功耗比传统机械硬盘低80%。

3 逻辑结构服务器逻辑结构如图3-1 所示。

图3-1 服务器逻辑结构

●支持1 路华为自研华为鲲鹏920 处理器,每个处理器支持16 个DDR4 DIMM。

●以太网灵活插卡目前仅支持1 种4*GE,通过CPU 本身自带高速Serdes 接口完

成。

●RAID 扣卡通过PCIe 总线跟CPU 连接,RAID 卡出SAS 信号线缆跟硬盘背板连

接。

●BMC 使用华为自研管理芯片Hi1710,可外出VGA、管理网口、调试串口等管理

接口。

4 硬件描述

4.1外观

4.2指示灯和按钮

4.3Riser 卡和PCIe 槽位

4.4物理结构

4.1外观

前面板

12x3.5 英寸硬盘配置的前面板组件如图4-1 所示。

图4-1 12x3.5 英寸硬盘配置前面板组件

表4-1 前面板接口说明

名称类型说明

USB 接口USB 3.0 提供外出USB 接口,通过该接口可以接入USB

设备。

说明

使用外接USB 设备时请确认USB 设备状态良好,否则

可能导致服务器工作异常。

VGA 接口DB15 用于连接显示终端,例如显示器或物理KVM。

说明

前面板的VGA 接口没有线缆固定螺钉,视频线缆容易

脱落,推荐使用后面板的VGA 接口。

产品序列号

SN(Serial Number)即产品序列号,位于标签卡上,是唯一可以识别服务器的字符串

组合,也是您申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一步技术支持的重要依据。

SN 样例如图4-2 所示:

图4-2 SN 样例

表4-2 SN 样例说明

序号说明

1 序列号编号(

2 位),固定为“21”。

2 物料标识码(8 位),即加工编码。

3 加工厂代码(2 位),其中“10”表示在华为工厂加工。

4 年月份(2 位)。

第1 位表示年份,1~9 表示2001 年~2009 年,A~H 表示2010

年~2017 年,J~N 表示2018 年~2022 年,P~Y 表示2023 年~

2032 年。

说明

序列号中(2010 年以后)年份用26 位大写字母表示,由于字母I、O、Z 与数字

1、0、2 容易导致目视混淆,为有效区分,这三个字母禁用,相应年份顺延至下

序号说明

一顺位字母。

●第2 位表示月份,1~9 表示1 月~9 月,A~C 表示10 月~12 月。

5 流水号(

6 位)。

6 环保属性(1 位),“Y”标识为环保加工。

7 单板型号,即对应的产品名称。

后面板

2180 后面板组件如图4-3 所示。

图4-3 后面板组件

1 IO 模组1

2 IO 模组2

3 电源模块1

4 电源模块2

5 电源模块接口

6 USB 3.0 接口

7 VGA 接口8 调试串口

9 管理网口10 灵活IO 卡

●IO 模组1 可选配2x2.5 英寸后置硬盘模组或者Riser 模组,IO 模组2 可选配2x2.5/3.5 英寸后

置硬盘模组,IO 模组3 不可使用。本图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配置为准。

●灵活IO 卡配置为TM210 网卡。

●灵活IO 卡不支持热插拔,如果需要更换,请将服务器电源模块下电。

表4-3 后面板接口说明

名称类型数量说明

4.2指示灯和按钮

前面板

12x3.5 英寸硬盘配置的前面板指示灯和按钮如图4-4 所示。

图4-4 12x3.5 英寸硬盘配置前面板指示灯和按钮

前面板指示灯/按钮说明

标识指示灯/按钮状态说明

务器的iBMC 管理系统。

健康状态指示灯●绿色(常亮):表示设备运转正常。

●红色(1Hz 频率闪烁):系统有严重

告警。

●红色(5Hz 频率闪烁):系统有紧急

告警。

灵活IO 卡在位指示灯(1,2)●1,2:1 代表灵活IO 卡;2(不可用) ●绿色(常亮):表示灵活IO 卡连接

正常。

●熄灭:表示灵活IO 卡不在位。

后面板

2180 后面板指示灯如图4-5 所示。

图4-5 后面板指示灯

1 GE 电口数据传输

状态指示灯2 GE 电口连接状态

指示灯

3 管理网口数据传输

状态指示灯4 管理网口连接状态

指示灯

5 UID 指示灯

6 电源模块指示灯

后面板指示灯说明

指示灯状态说明

GE 电口/管理网口数据传输状态指示灯●黄色(闪烁):表示有

数据正在传输。

●熄灭:表示无数据传

SAS/SATA 硬盘指示灯

SAS/SATA 硬盘指示灯如图4-6 所示。

图4-6 SAS/SATA 硬盘指示灯

SAS/SATA 硬盘指示灯说明

硬盘Active 指示灯(绿色指示灯)

硬盘Fault 指示灯

(黄色指示灯)

状态说明

常亮熄灭硬盘在位。

闪烁(4Hz)熄灭硬盘处于正常读写状态或重构主盘状

态。

常亮闪烁(1Hz)硬盘被RAID 卡定位。

闪烁(1Hz)闪烁(1Hz)硬盘处于重构从盘状态。

熄灭常亮RAID 组中硬盘被拔出。

常亮常亮RAID 组中硬盘故障。

灵活IO 卡

服务器支持的灵活IO 卡的详细信息请参考智能计算产品兼容性查询助手。

各型号灵活IO 卡的指示灯如下所示:

图4-7 TM210(4*GE 电口)

灵活IO 卡指示灯说明

网卡类型指示灯状态

4*GE 电口灵活IO 卡数据传输状态指示

黄色(闪烁):表示有数据正在传输。

熄灭:表示无数据传输。

网卡类型指示灯状态

连接状态指示灯绿色(常亮):表示网络连接正常。

熄灭:表示网络未连接。

4.3Riser 卡和PCIe 槽位

2180 只有IO 模组1 支持的Riser 卡,支持的Riser 卡如图4-8、图4-9 和图4-10 所示。

●图4-8 中Riser 卡可以安装在模组1 上,安装在IO 模组1 时,PCIe 槽位为Slot

1~Slot 3。

图4-8 Riser 卡1(3x8)

●图4-9 支持全高全长双宽GPU 卡,当Riser 卡安装在IO 模组1 时,PCIe 槽位为

Slot 2 和Slot 3。

●选用该卡时必须选用本服务器自带的电源线缆,不支持使用其他型号服务器电源线缆。

●只有Slot 2 槽位支持全高全长双宽GPU 卡。

图4-9 Riser 卡2(1x8+1x16)

●当IO 模组1 配置2*2.5 英寸后置硬盘时,IO 模组1 可支持安装x16 提升卡,PCIe

槽位为Slot 3,如图4-10 所示。

图4-10 Riser 卡3(1x16)

2180 的PCIe 插槽分布后视图如图4-11 所示。

图4-11 PCIe 插槽

IO 模组1 提供的槽位为Slot 1~Slot 3。

●当IO 模组1 采用2 个槽位的PCIe Riser 模组时,Slot 1 不可用。

●当IO 模组1 采用1 个槽位的PCIe Riser 模组时,Slot 1 和Slot 2 不可用。 PCIe 插槽说明如表4-4 所示。

表4-4 PCIe 插槽说明

PCIe 槽位从属PCIe

标准

总线宽度BIOS

中的

端口

ROOT

PORT

(B/D/

F)

Device

(B/D/

F)

槽位

大小

Slot1 CPU

1 PCIe

4.0

x16 ● 3 个槽位的

PCIe Riser 模

组:x8

● 2 个槽位的

PCIe Riser 模

组:NA

Port0 00/00/0 依据

Riser 种

类和该

槽位是

否有卡

变化

全高

全长

Slot2 CPU

1 PCIe

4.0

x16 ● 3 个槽位的

PCIe Riser 模

组:x8

● 2 个槽位的

PCIe Riser 模

组:x16

Port4 00/04/0 依据

Riser 种

类和该

槽位是

否有卡

变化

全高

全长

Slot3 CPU

1 PCIe

4.0

x16 ● 1 个槽位的

PCIe Riser 模

组:x16

● 2 个槽位的

PCIe Riser 模

组:x8

● 3 个槽位的

PCIe Riser 模

组:x8

Port12 00/0C/0 依据

Riser 种

类和该

槽位是

否有卡

变化

全高

半长

RAI D 控CPU

1

PCIe

4.0

x8 x8 Port8 00/08/0 依据

Riser 种

-

4.4物理结构

服务器的各个部件如图4-12 所示。

图4-12 部件

1 IO 模组1

2 IO 模组2

3 电源模块

4 机箱

5 超级电容支架

6 导风罩

7 硬盘背板8 风扇支架

9 风扇模块10 前置硬盘

11 理线架12 散热器

13 DIMM 14 主板

15 RAID 扣卡16 灵活IO 卡

17 iBMC 插卡- -

●IO 模组1 可选配2x2.5 英寸后置硬盘模组或者Riser 模组,IO 模组2 可选配2x2.5/3.5 英寸后

置硬盘模组,IO 模组3 不可使用。

●灵活IO 卡可配置为TM210 网卡。

●CPU 集成在主板上,不能单独更换。

华为区块链白皮书

i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前言 区块链成为近两年热点话题,因其通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可有效解决传统交易模式中数据在系统内流转过程中的造假行为,从而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打造可信社会。近年来各国政府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标准、开源组织和产业联盟等在纷纷投入区块链产业的拉通和应用。随着区块链的产业价值的逐渐确定,区块链迅速地成为一场全球参与竞逐的“军备”大赛,中国也开始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发改委委托信通院组织国内主要区块链公司进行区块链的顶层设计的研讨,工信部的信软司也在积极确定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机构)。2018年,区块链及相关行业加速发展,中国将领跑全球进入“区块链可信数字经济社会”,我们正面临区块链重大的产业机遇。 区块链的应用已由开始的金融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据存证及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承载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构建的可信机制,将改变当前社会商业模式,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编委会成员 顾问:张文林、龚体、肖然、廖振钦、万汉阳、楚庆、张辉、潘秋菱、祁峰、伊志权、ZHU PEIYING、刘培、王伟、王小渭、LIAO HENG 研究撰写:张小军、曹朝、胡瑞丰、刘再耀、张亮亮、周瑛达、郭兴民、吴义镇、杜伟、甘嘉栋、WU SHUANG、姜耀国、William Michael Genovese、朱朝晖 排版设计:杨少青 审稿:潘秋菱、张小军、胡瑞丰、刘再耀、周瑛达

目录 前言 (ii) 1 区块链的兴起 (1) 1.1 区块链的起源 (1) 1.2 区块链的发展路径 (2) 1.3 当前区块链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3) 2 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原理机制 (5) 2.1 区块链的概念和特征 (5) 2.2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6) 2.2.1 分布式账本 (6) 2.2.2 共识机制 (7) 2.2.3 智能合约 (8) 2.2.4 密码学 (11) 2.3 华为在区块链发展中进行的技术创新 (12) 2.3.1 共识算法创新 (12) 2.3.2 安全隐私保护 (13) 2.3.3 离链通道 (14) 3 区块链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16) 3.1 区块链相关产业政策现状 (16) 3.2 区块链在开源领域的发展现状 (17) 3.3 区块链在标准领域的发展现状 (18) 3.4 区块链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19) 4 区块链的典型应用场景 (22) 4.1 数据交易:实现数据交易的过程透明、可审计,重塑社会公信力 (23) 4.2 身份认证:验证身份的合法性,加速数字化社会发展 (24) 4.3 新能源:打造清洁能源交易信任基石 (25) 4.4 车联网:用区块链实现信息准确共享,构建新经济模式 (27) 4.5 供应链溯源:树立公信力,构建真实交易 (28) 4.6 运营商云网协同:解决运营商网络碎片化,构建新商业模式 (29) 4.7 供应链金融:有效减少金融风险,拓展金融业务发展 (30)

区块链技术发展态势(2020)

现阶段,由核心技术、扩展技术和配套技术三者组成的区块链技术体系已逐步成形,未来将继续在数据流通、网络规模、技术运维、平台安全等方面创新演进。 (一)区块链技术图谱 区块链作为一种综合性技术,其技术组成按重要程度可分为核心技术、扩展技术、配套技术三类。核心技术指一个完整的区块链系统必须要包含的技术,包括密码算法、对等式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数据存储;扩展技术指进一步扩展区块链服务能力的相关技术,包括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协同治理、安全隐私;配套技术指提升区块链系统安全性、优化使用体验等相关技术,包括系统安全、运维部署、基础设施。 1.核心技术现状 2014年以太坊的诞生,奠定了区块链系统的五大核心技术,包括密码算法、对等式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数据存储。 (1)密码算法 国密支持成为多数联盟链标准配置。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加速了国内联盟链对国密算法的支持进度,国密支持占比逐步提升,逐渐成为联盟链的标准配置。据2020年可信区块链评测结果显示,受测厂商目前国密支持占比已达82%,其中,SM2、SM3、SM4支持率分别占比79%、75%、68%。 (2)对等网络 兼顾通信效率与去中心程度的混合型网络成为主流。对等网络按网络结构可分为无结构网络、结构化网络、混合型网络。无结构网络鲁棒性好,去中心化程度高,但通信冗余严重,容易形成网络风暴,如经典Gossip网络;有结构网络牺牲了去中心化程度,按照一定策略维护网络拓扑结构,提升通信效率,如类DHT ((Distributed Hash区块链白皮书(2020年)23Table,分布式哈希表)网络;混合型网络作为一种折中方案,兼顾了通信效率与去中心化程度。随着区块链网络规模的扩大,出于对高效通信策以及网络治理的需要,混合型网络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方案。 (3)共识机制

2018年华为区块链白皮书

2018年华为区块链白皮书

前言 区块链成为近两年热点话题,因其通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可有效解决传统交易模式中数据在系统内流转过程中的造假行为,从而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打造可信社会。近年来各国政府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标准、开源组织和产业联盟等在纷纷投入区块链产业的拉通和应用。随着区块链的产业价值的逐渐确定,区块链迅速地成为一场全球参与竞逐的“军备”大赛,中国也开始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发改委委托信通院组织国内主要区块链公司进行区块链的顶层设计的研讨,工信部的信软司也在积极确定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机构)。2018年,区块链及相关行业加速发展,中国将领跑全球进入“区块链可信数字经济社会”,我们正面临区块链重大的产业机遇。 区块链的应用已由开始的金融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据存证及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承载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构建的可信机制,将改变当前社会商业模式,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编委会成员 顾问:张文林、龚体、肖然、廖振钦、万汉阳、楚庆、张辉、潘秋菱、祁峰、伊志权、ZHU PEIYING、刘培、王伟、王小渭、LIAO HENG 研究撰写:张小军、曹朝、胡瑞丰、刘再耀、张亮亮、周瑛达、郭兴民、吴义镇、杜伟、甘嘉栋、WU SHUANG、姜耀国、William Michael Genovese、朱朝晖 排版设计:杨少青 审稿:潘秋菱、张小军、胡瑞丰、刘再耀、周瑛达

目录 前言 (ii) 1 区块链的兴起 (1) 1.1 区块链的起源 (1) 1.2 区块链的发展路径 (2) 1.3 当前区块链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3) 2 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原理机制 (5) 2.1 区块链的概念和特征 (5) 2.2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6) 2.2.1 分布式账本 (6) 2.2.2 共识机制 (7) 2.2.3 智能合约 (8) 2.2.4 密码学 (11) 2.3 华为在区块链发展中进行的技术创新 (12) 2.3.1 共识算法创新 (12) 2.3.2 安全隐私保护 (13) 2.3.3 离链通道 (14) 3 区块链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16) 3.1 区块链相关产业政策现状 (16) 3.2 区块链在开源领域的发展现状 (17) 3.3 区块链在标准领域的发展现状 (18) 3.4 区块链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19) 4 区块链的典型应用场景 (22) 4.1 数据交易:实现数据交易的过程透明、可审计,重塑社会公信力 (23) 4.2 身份认证:验证身份的合法性,加速数字化社会发展 (24) 4.3 新能源:打造清洁能源交易信任基石 (25) 4.4 车联网:用区块链实现信息准确共享,构建新经济模式 (27) 4.5 供应链溯源:树立公信力,构建真实交易 (28) 4.6 运营商云网协同:解决运营商网络碎片化,构建新商业模式 (29) 4.7 供应链金融:有效减少金融风险,拓展金融业务发展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