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的基本知识
地理波浪知识点总结

地理波浪知识点总结一、波浪的定义与形成1. 波浪是海洋中的海浪、湖波、江河波等的统称,是水体表面上由于风力、重力、海底地形和潮汐引起的周期性的振动运动。
波浪是海洋、湖泊和江河中的一种波动现象,是水体受到风力或其他外力作用而在水面上产生的波动。
2. 波浪的形成海浪是水体在风的作用下发生波动的现象。
风吹到海面上,对海水的氧气起风暴和地球的自转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激波。
波浪特性主要和由风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和持续时间以及风的走向等因素有关。
二、波浪的分类1. 按照波形特征分类(1) 常规波:呈椭圆形,又称正规波。
(2) 摇摆波:酷似网球(3) 卷书波:严重时呈旋转形状,与岸边作接触时可形成旋转的水流绕至(4) 无规波:随机出现。
2. 按照产生的原因分类(1) 壳湾波:大陆斜坡潦峰致异步片。
(2) 捲浪:风和重力合成。
(3) 开浪:法国大浪,马牙湾波,惠浪琳顿波时浪。
3. 按照形成的地理位置分类(1) 海浪:波在海洋中产生的波浪(2) 湖波:波在湖泊中产生的波浪(3) 河波:波在江河中产生的波浪三、波浪的特征1. 波高:指波峰到波谷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2. 波长:指波峰到波峰或波谷到波谷的水平距离,单位为米。
3. 波速:指波峰的传播速度,单位为米/秒。
4. 波频:单位时间内波峰或波谷通过一点的次数。
5. 波形:指波在移动过程中的形状。
6. 波幅:指波峰的最大高度,单位为米。
7. 波能:波浪嵩度对于海岸线越有影响8. 波周期:单位波的周期四、海洋波浪的产生1. 风是产生海洋波浪的主要原因。
风吹过水面时,由于摩擦力使水分子发生微小波动,形成涟漪。
2. 风是产生海洋波浪的主要动力,强风、大风和飓风是产生大浪的主要原因。
3. 风速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波浪的高度就越大,波长也越长,波速也越快。
五、地理波浪的影响1. 对海岸线的影响:波浪是海岸侵蚀和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对船只的影响:强风大浪是船只行驶的最大障碍之一,也是出海渔船的大敌。
波浪理论之五浪下跌图解知识分享

波浪理论之五浪下跌图解五浪下跌图解来源:Internet,编辑:股旁网,2013-06-01如钻石不同的切割面,股市分析有不同的角度,这张图就是落袋2010年9月10日所找的切割面。
落袋就这张图简单谈一下下降趋势中几个反弹点及操作原则。
下跌一般分为三段(N型下跌),俗称ABC三浪下跌;五段(五浪下跌)及其他(延伸)。
一般而言,60分钟以下的顶背离,我们至少要考虑可能发生三浪下跌。
因日线级别顶背离诱发的下跌,我们通常考虑最多的是五浪下跌,五浪下跌又称标准下跌。
以标准下跌为例,一个完整下跌包括五浪(五段行情)。
上图A至F是一个完整的五浪下跌示意图。
A-B段为下跌一浪,这个阶段下跌力度不会太大,反弹可以接近前高。
原理是在经历了前一个上涨波段后,投资者意犹未尽,参与炒作的热情仍盛,往往将短线出现的下跌判定为洗盘,下跌过程中抄底盘踊跃。
这一段出现的低点B 点,往往是冲浪好手的短线天堂,个股活跃,甚至不少还能创出阶段新高。
但这个阶段却是很多人的蓝光闪过之夜。
指数在高位反弹极具诱惑性,此时博傻理论便发挥了极致效应。
博傻原则比的就是谁比谁傻,谁比谁没有理性。
谁也不想做最后的傻子,但这个时候,一旦撤退不及时,就会不幸“中奖”,接着将是噩梦连连。
C-D段称为主跌段即三浪主跌。
如图,这个阶段下跌力度理论为最大,其间的反弹也较为无力。
原理是这个阶段,前期做多的投资者转入做空,惨烈的多杀多导致与前期恰恰相反的羊群效应产生。
此阶段的末端,由于惜售心理,抛盘渐尽,会出现反弹。
投资者重挫之后逢高减仓的思想,导致这个阶段形成的低点D点往往会出现反弹绵软的情况。
E-F段俗称最后一跌。
如图,这个阶段一方面先期撤退的主力资金悄然介入,挖最后的散户坑;另一方面投资者盲目做空。
所以理论上可创新低(标准),也可接近前低而不创新低(失败)。
由于此阶段可利用低点设定止损线,俗称安全可操作买点。
投资者参与下跌过程中的反弹,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实战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波浪的基本知识

于老师好,各位同学好:首先我们先来看几组照片。
左边这幅照片是去年7月大连市的海滨浴场,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海滩逐渐被吞噬,沙子也被卷走了;坚固的防波堤也被巨大的海浪拍得支离破碎。
因为公园遭海浪侵蚀后逐年亏损,几年下来已经亏损近700万元。
右边这幅照片是被近岸浪破坏的渔场网箱,对当地的渔民也照成了极大的损失。
这是2013年3月烟台市,海浪对沿岸造成的破坏。
我们可以看到广场的地面理石板、等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巨大的风浪还将海岸的石柱拍倒了2根,甚至弄断了铁链。
由此可见,海浪是海洋建筑物遭受的主要荷载之一,波浪力可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
因此,了解海浪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波浪的计算方法,可以为海洋工程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合理可靠的数据,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波浪要素。
风浪、涌浪和混合浪是比较常见的三种波浪。
风浪指的是在风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水面波动,其基本特征是:风浪中同时出现许多高低长短不等的波,波面较陡而且粗糙,波峰线较短,波峰附近有浪花或大片泡沫,此起彼伏,瞬息万变,初看无规律可循。
涌浪是指风停止后在海面上继续存在的波浪或离开风区传播至无风水域上的波浪。
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较规则的外形,排列整齐,波面较平滑,波峰线长。
涌浪再传播进入另一个风场后的波浪,与风浪进行叠加形成的波浪称为混合浪。
按照周期的不同,波浪可分为毛细波,重力波和长周期波。
毛细波和重力波都是由于风的作用引起的,当风力很小时,海面上出现的微小皱曲的涟波就是毛细波,它的复原力主要以表面张力为主,其周期小于1s。
当波浪尺度较大时,水质点恢复力主要是重力,这种波浪成为重力波,如风浪、涌浪、船行波等。
其周期大于5分钟的成为长周期波,主要是由于日、月引力造成的潮波,其复原力除了重力还有科氏力。
海面上的波浪是一种随机现象,其波浪要素是不断变化的,称为不规则波。
大洋中的风浪就是不规则波。
为了研究波动规律,人们用一种理想的、各个波的波浪要素均相等的波浪系列来代替不规则波浪系列,这种理想的波浪称为规则波。
七年级波浪知识点

七年级波浪知识点在我们七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波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首先,什么是波浪呢?简单来说,波浪就是在水或其他介质中传播的一种能量形式。
想象一下,当你把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池塘,水面上泛起的一圈圈涟漪,那就是波浪。
波浪有很多不同的类型。
最常见的是机械波,比如在水面上传播的水波。
还有电磁波,像我们熟悉的光和无线电波,但这部分内容在七年级通常不会深入学习。
水波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外力的作用,比如风、物体的搅动等。
当这些力量作用于水面时,水分子会上下振动,从而形成了波浪。
波浪有几个关键的特征。
第一个是波长,它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波长越长,波浪看起来就越“平缓”;波长越短,波浪就显得越“急促”。
第二个特征是波高,就是波峰到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
波高越大,波浪的能量通常也就越大。
第三个重要特征是波的周期,它是指一个完整的波浪通过某一点所需要的时间。
波浪的传播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介质的性质、水深等。
在深水中,波浪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而在浅水中,由于受到底部的摩擦,波浪的传播速度会减慢。
波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在能源方面,海浪能被用来发电。
科学家们设计了特殊的装置,可以将海浪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能源。
在航海中,了解波浪的特性至关重要。
大的波浪可能会给船只带来危险,导致船只颠簸甚至沉没。
所以,航海员需要提前了解海洋的波浪情况,做好应对措施。
在海滨地区,波浪对于海岸线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的波浪冲击会侵蚀海岸线,形成独特的地貌,比如海蚀崖、海蚀柱等。
波浪还与海洋生态系统息息相关。
它会影响海洋中的水流和混合,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和生存环境。
那么,我们怎么去研究和测量波浪呢?科学家们通常使用专门的仪器,比如波浪浮标、测波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波浪的高度、周期、波长等参数,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洋中的波浪情况。
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系统最难以掌握,最有争议的一项技术分析工具。
对波浪理论持否定意见的人认为,波浪理论太难懂,大浪套小浪,小浪中有细浪,大浪外有巨浪,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没有人数得清浪,对一轮行情可以有几种数浪方法,而几种数浪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完全相反,使得广大投资者对此感到无所适从;而相信波浪理论的人认为,波浪理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不仅是股市分析工具,还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应用,波浪理论包含了大自然的一些基本规律。
对于波浪理论,作者的观点是:学习基础知识,并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浪数不准没有关系,有些人全身心研究波浪理论几十年也不得其真谛,我们学了一些基础知识就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学习提高,反正当今世界谁也不敢说,他真正完全掌握了波浪理论,沪深股市就像洪湖水浪打浪,连绵不断但到底它是第几浪,就看各位读者通过学习后的领悟能力了。
第一节波浪理论基础知识波浪理论的创始人艾略特,1871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
1896年,艾略特开始了其会计的职业生涯。
由于生病于1927年退休。
在退休养病期间,他揣摸出发股市行为理论。
1938年出版了《波浪理论》,1939年艾略特在《金融世界》杂志上一连发表了12篇文章,宣传自己的理论。
1946年,也就是艾略特去世前两年,他完成了波浪理论的大作《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
艾略特认为,股票市场中的任何涨跌,都属于长期波浪的片段。
在宇宙中,任何自然现象,都存在着一定的节奏,并且不断的重复出现。
艾略特从不可抗拒的循环变化中,记录股价的变化,做长期的研究。
艾略特发现,一个较长周期的波浪,可以细分成小波浪,小波浪再分割成更小的细浪。
波浪的模式会重复出现,一个完整的周期,会包含8种不同的走势,其中有5波推动浪及3浪调整浪。
推动浪包含3波上升浪及2波下跌浪;调整浪包含2波下跌浪及1波上升浪。
当下跌浪的幅度较小时,上升浪的幅度会较大;当上升浪的幅度较小时,下跌浪的幅度会较大,这是艾略特对波浪理论的基本概述。
《海岸动力学》第二章 波浪理论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 波浪理论1.波浪分类(1)按波浪形态:分为规则波和不规则波 (2)按波浪传播海域的水深:h/L ≥1/2 为深水波;1/2>h/L>1/20 为有限水深波;h/L ≤1/2 为浅水波(3)按波浪破碎与否:分为破碎波、未破碎波和破后波(4)按波浪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处理方法:分为微幅波(线性波)和有限振幅波(非线 性波)2.波浪运动控制方程(1)振幅A :波浪中心至波峰顶的垂直距离,H=2A (2)波高H :两个相邻波峰顶之间的水平距离 (3)波周期T : 波浪推进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4)波面升高 )(t ,x ηη= :波面至静水面的垂直位移 (5)函数表达式: )( t -kx Acos ση= (6)圆频率:T2πσ=(7)波速c : 波形传播速度,即同相位点传播速度,又称相速度3.速度φ的控制方程(拉普拉斯方程): 02222=∂∂+∂∂zx φφ 4.拉普拉斯方程的边界条件: (1)海底表面边界条件:0z=∂∂φ,h z -= (2)自由表面动力学边界条件:0])()[(21 t22=+∂∂+∂∂+∂∂==ηφφφηηg zx z z (3)流体界面边界条件:0zx x t =∂∂-∂∂∂∂+∂∂φφηη ,η=z (4)二维推进波,流场左、右两端面边界条件可写为:)()(z ,ct -x t ,z ,x φφ= 5.微幅波理论假设:假设运动是缓慢的,波动的振幅A 远小于波长L 或水深h★6.色散方程:gktanhkh 2=σ ,tanhkh 2gT L 2π=,tanhkh 2gTc π= 色散方程在深水情况下的简化:gk 2=σ ,π2gT L 2o = ,π2gTc o =色散方程在浅水情况下的简化:h gk 22=σ,gh T L s = ,gh c s =★7.色散(弥散)现象:不同波长(或周期)的波以不同速度进行传播最后导致波的分散现象称为波的色散现象。
8.微幅波的质点运动轨迹:封闭椭圆(深水情况下,轨迹为一个圆) 9.微幅波的总波能:2k p gA 21E E E ρ=+= 10.微幅波波能流:波浪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能量传递,通过单宽波峰线长度的平均的能量传递率称为波能流11.波能流计算式:Ecn P = n (波能传递率)= ]sinh2kh2kh[121+深水时n=1/2 ; 浅水时n=1 ★12.斯托克斯波河微幅波的区别:二阶斯洛克斯波波形与微幅波有较大的差别。
理论知识--波浪理论形态与简介

波浪理论形态与简介波浪理论具有三个重要方面--形态、比例和时间,其重要性依上述次序等而下之,所谓形态,指波浪的形态或构造,这是该理论最重要的部分,而比例分析的意思是,通过测算各个波浪长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回撤点和价格目标。
最后一方面是时间,各波浪之间在时间上也相互关联,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来验证波浪形态和比例,而有人认为,时间关系在进行市场预测时较不可靠。
波浪理论认为股票市场遵循着一种周而复始的节律,先是五浪上涨,随之有三浪下跌,如图11—25所示,在周期的上升阶段,每一浪均以数字编号。
1浪、3浪和5浪是上升浪,称为主浪,而2浪和4浪的方向与上升趋势的方向相反,因为2浪和4浪分别是对1浪和3浪的调整,故称之为调整浪。
上述五浪完成后,出现了一个三浪形式的调整。
这三个波浪分别用字母a、b、c来表示。
我们知道,趋势具有浪多的规模层次,波浪也有级别大小。
每一浪都可以向下一层次划分成小浪,而小浪同样可以进一步向更下一层次划分出更小的浪。
反之亦然,每一根本身也是上一层次波浪的一个组成部分。
图11—26显示了上述关系。
最大规模的二浪--浪①和浪②--可以划分成8个小浪,然后,这8个小浪再细分,共得到34个更小的浪而最大的浪--浪①和浪②——只是更高一层次的五浪上升结构中的前两个浪而己。
在图中最右侧,高一层次的③浪呼之欲出。
把图11—26中的34个小浪再细分到其下一层次,就得到144个小浪。
在图11—26中,(1)浪、(3)浪和(5)浪被细分成五浪结构,这是因为由它们组成的上一层次的浪①是上升浪。
而因为(2)浪和(4)浪的方向与这个大趋势相反,所以,它们只被细分为三浪结构。
请仔细看调整当(a)、(b)和(c),它们构成了上一层次的调整浪②。
注意,其中两个下降浪——(a)和(c)——都被细分成五浪结构。
这是因为它们的运动方向与上一层次的浪——②浪——的方向一致,相反地,(b)浪与其上一层次的②浪方向相反,因此被细分为三浪结构。
地理波浪知识点总结初中

地理波浪知识点总结初中波浪是海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由风引起的水面波动。
它们在海面上移动,并在海岸线上产生各种效应,如侵蚀和沉积。
波浪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对地理波浪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波浪的形成波浪是由风引起的水面波动。
风吹过海洋表面时,将能量传递给水面,导致水面发生起伏变化。
当风速加大时,波浪高度和周期增加。
波浪的高度和周期是由风速、风向、风持续时间和海水深度等因素影响的。
2. 波浪的传播波浪在海洋中传播时,受到水深和地形的影响。
在深水中,波浪的波长较长,波速较快;而在浅水中,波浪的波长较短,波速较慢。
波浪还会受到大陆架和海岸线的影响,产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3. 波浪的影响波浪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在海岸线上,波浪会引起侵蚀和沉积,改变海岸线的形态。
波浪还会影响航运和渔业等人类活动,对港口和海岛的建设和保护提出挑战。
4. 波浪测量与预报为了有效管理海洋资源和保护海岸线,有必要对波浪进行测量和预报。
波浪的测量可以使用浮标、遥感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
而波浪的预报可以利用数值模型和实时监测数据等手段,为航运、渔业和海岸防护等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
5. 波浪资源的利用除了对波浪进行测量和预报外,还可以利用波浪资源进行能源开发。
波浪能够转化为海洋动力,用于发电和淡化海水等用途。
波浪能源具有丰富、可再生和清洁的特点,可以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总之,地理波浪是海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对波浪的测量、预报和利用有助于更好地管理海洋资源和保护海岸线。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地理波浪有所了解,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浪:涌浪再传播进入另一个风场后的波 浪,与风浪进行叠加形成的波浪。记为FU, 或F/U(风浪为主)或U/F(涌浪为主)。
波浪的分类
1、按波浪所受的干扰力和周期分类
2、按波浪形态分类
不规则波:波浪要素不断变化。
(1)大洋中的风浪为不规则波。
规则波:各个波的波浪要素均相等的波浪。
(1)实验室用人工方法产生的波浪。 (2)离开风区后自由传播时的涌浪接近于规则波。
波浪的分类及传播变形
14水利 闫志铎 21140933069
1.引言 2.波浪的分类及特点 3.近岸波浪传播的变形
2014年7月大连世界和平公园海滨浴场
近岸浪击毁渔场网箱
2013年3月烟台海浪对沿岸照成的破坏
波浪要素
波峰与波峰顶:波浪剖面高于静水面的部 分称为波峰,其最高点称为波峰顶。
波谷与波谷底:波浪剖面低于静水面的
=H/L。波陡的倒数称 波陡与波坦:波高与波长之比,通常用 表示, 为波坦
风浪、涌浪、混合浪
风浪:在风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水面波动。 在观测中记为F。
特点:高低长短不等,波面较陡,粗糙不平 ,波峰线较短,此起彼伏,瞬息万变。 涌浪:风停止后在海面上继续存在的波浪或 离开风区传播至无风水域上的波浪。在观测 中记为U。 特点:具有较规则的外形,排列整齐,波面 较平滑,波峰线长。
3、按波浪传播海域的水深分类
其它分类
·根据一个波浪周期内水质点的运动轨迹是否封闭,可分 为震荡波和推移波 ·根据波形是否向前传播,可分为前进波和驻波。 ·根据波浪是否破碎,可分为破碎波,未破碎波和破后波。 ·根据波浪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处理方法,可分为微小 振幅波(线性波)和有限振幅波(非线性波)。
·“激散波”型破碎波(Surging):波的前沿逐变陡,在行 进途中从下部开始破碎,波浪前面大部分呈非常杂乱的状 态,并沿斜坡上爬。 ·深水波陡较小,且海底坡度较陡时常出现此种破碎。
波浪破碎形态的划分
特别说明:以上内容主要参考《海洋工程环境概论》 董 胜,孔令双 编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立波
(驻波,standing wave): 波形无推移,各点仅有
水面上下起伏
波浪的绕射
·定义:波浪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 障碍物,部分绕过其后扩散传播, 使受掩护的水域出现波动的现象。 ·绕射后同一波峰线上波高不等 ,波长和周期不变。 ·波高从几何阴影线上以堤头为 中心以弧线形式向堤后旋转延伸 ,伸得越远,波高越小。
波浪要素因水深变浅的变形曲线图
波浪的折射
1.定义:波浪自深水向岸边 传播进入浅水后,波峰线将 随海底地形而变得弯曲,最 终趋向于海岸线相适应或接 近平行。
2.原理:水深不同,波速不 同,使波峰线与等深线间的 夹角减小。
波浪的反射
定义:波浪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陡 峭射波 的现象。 ·波长和周期不变。 ·反射波高与入射波高之比为反射 系数,其大小与岸坡或人工建筑物 的坡度、糙度、空隙率、波陡以及 入射角有关。
近岸波浪传播的变形
波浪的浅水变化 波浪的折射 波浪的绕射 波浪的反射 波浪的破碎
波浪的浅水变化
·周期基本不变
2 L 0 gT 0 / 2 ·深水波的波速、波长和周期的关系为
·浅水波的波速、波长和周期的关系为
gT 2 2d L tanh 2 L
2d L / L0 t anh 1.0 L
部分称为波谷,其最低面称为波谷底。 波高:规则波相邻波峰顶和波谷底之间 的垂直距离,通常用H表示。 波长:规则波相邻波峰顶(或波谷底) 之间的水平距离,通常以L表示。
波峰线:垂直波浪传播方向上波峰顶的连线。 波向线:与波峰线正交的线,即波浪传播方向。 周期:波浪起伏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或者相邻两波峰顶通过空间固定 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通常以T表示。 波速:波的移动速度。大小等于波长与周期之比,即C=L/T。
C0,C——深浅水中的波速;
b0,b——深浅水中两波向线间隔(两波向线平行时,二者相等); n0,n——深浅水中波能传递率;
——水的容重。
波浪要素的浅水变化小结
根据左图可以得出结论,波浪
从深水向浅水传播过程中: 1.周期基本不变 2.波长和波速迅速减小 3.波高稍微减小后逐渐增大 4.能量传递率逐渐增大
·意义:防波堤的布置
波浪的破碎
·“崩波”型破碎波(Spilling):波峰开始出现白色浪花, 逐渐向波浪的前沿扩大而崩碎的波型,波的形态前后比较对 称。 ·深水波陡较大,且底坡较平缓时将会出现这种形态的破碎 。
·“卷波”型破碎波(Plunging):波的前沿不断变陡,最 后波峰向前大量覆盖,形成向前方飞溅破碎,并伴随着空 气的卷入。 ·当深水波陡中等,且海底坡度较陡时将会出现。
C / C0 L /T 2d L / L 0 tanh L0 / T 0 L
根据两波向间的波能流守恒可得:
EnCb E 0 n 0C 0b 0
根据线性波浪理论可得:
1 E 0 H 0 2 8 1 E H 2 8
E0,E——深浅水中单位面积水柱的波动能量;
1 2 4d 1 L n 1 2 tanh 4d L 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