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现状丶影响丶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现状丶影响丶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现状丶影响丶原因及对策分析管理观察IGUANLIGUANCHA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现??状??、影响??、a name=baidusnap7><8原??因??及??对??策??分??析??刘霖??桩琦??杨??易萌??/??8山??东??8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 ??J禽??兽-??l-??货膨??胀??已??8成~??固??执??世??界各??8国??斌??府??的一??来??噶??伦难??题??,??;??8;;??~?社??舍??-??*??.义??回??到??民的??中??国??随??精祉??.??.??-*??.??且??也??常场??8经??济??&#039;??事制??的??建??.l??t??,??_??货膨??胀??.??.l??Y??阜渴??求??的??绍??昌,??济??剧烈?8?法??刮??目??A??明.??1??1??1??.和产重?8?,??配??司.??:??r??我国??经??济??的正??8常??喝??行?8?。

本??义??从??我国??的??现??,袅??&#039;??愤??况??出坑??,j泉??&#039;我??固??;&#039;??1??i??&#039;.??胀??的咽...??8原 ??因』??且??有??8J 练??的??治理??L??对??-,队??期??对??量E??困??在??8今后??&#039;??也??8成??功地??告??合??理??且经??济?8?这??锄,??8?81??1曹??虫&#039;??叠??叠济??曲??虫??&#039;缆??、??税??奥.??...??..万 ??富??钱??&#039;??守-??儿??电??品??。

?{铃白血诩]??我??回??8;??地??货且??膨??胀??8;??我??,??8执;??影??响??8;??8原??因??8;??对??就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资本和其他财产所有者可以在轮番涨价的通货膨胀中通过提的上升,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他们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太太下降,即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从而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案例中国-通货膨胀

案例中国-通货膨胀

2023/8/25
1
案例:中国2007-2021年的通货膨胀
一、通胀形势 〔二〕2021年形势 2021年CPI同比上涨5.9%,涨幅比上年提高 1.1个百分点。 CPI同比涨幅前高后低。2021 年2月, CPI同比涨幅到达8.7%,创下1996 年 以 来 的 新 高 ; 此 后 CPI 从 高 位 开 始 回 落 。 CPI 全 年 各 季 度 同 比 涨 幅 为 8% 、 7.8% 、 5.3%和2.5%。
思考:本币升值对降低通货膨胀率有利吗?
2023/8/25
7
案例:中国2007-2021年的通货膨胀
三、通胀原因
〔二〕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CPI攀升的主要动力和原 因
自2006年11月以来,粮食、肉蛋、油脂、鲜菜以及 奶制品等价格轮番上涨,推动食品价格涨幅不断走 高。
2007年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CPI上涨4个百 分点,对CPI上涨的奉献率到达83%。非食品价格 涨幅平稳,2007年上涨1.1%,比上年提高0.1个百 分点。2021年,食品价格上涨14.3%,比上年提 高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5%,比上年提高 0.4个百分点。
三、通胀原因 〔八〕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 在总需求方面,通货膨胀预期的提高会促使公众减少储 蓄,增加即期消费,由此增加总需求,从而提高总价格 水平。 在总供给方面,那么存在本钱推动效应。随着通货膨胀 预期的增加,工人会要求提高工资,而企业会提高商品 价格。如果价格得不到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水平就会 下降,从而降低总供给。需求上升和供给下降,会导致 未来价格水平的上升。 此外,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大还会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 的时机本钱上升,公众会更少地持有货币形式的财富, 转而增加持有证券、房地产以及实物资产,并由此引发 资产价格上涨。

输入型通货膨胀假说的形成机制及实证分析

输入型通货膨胀假说的形成机制及实证分析

用一篮子固定产品计算 的价格指数。因此 ,国际商 品偶然 的价格 变化通 过市场传导机制使 我国部分产 品价格升高 , 通过一篮子产 品的价 格加权 平均 ,也不会引起我国消费者价格指 数的大 幅升 高。以 国际油 价为例 , 浙江大学巫金、章华在 《 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来 自 何方》 一文中 , 从美 元本位制这一货币体系出发 ,研究其对 国内物价的影 响。引入相对货 币 供应量 、相对利率、美元 名义汇率 、国际油价和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五 个变量 ,建立 V A R模型 ,得 出了以下结论 :美元 货币供 应量和 美元利 率都对我 国通货膨胀造成了影 响。汇率和国际油价对 国内通货膨胀虽有 定影响 ,但不明显。
输 入型 通 货 膨 胀 假 说 的形 成 机 制及 实证 分 析
张 小 武
摘 要 :本文 归纳总结 了输入 型通货膨胀的主流观点对输入 型通 货膨胀的传 导机制的 分析 ,并认 为输入 型通货膨胀假 说是 不成 立的。 从理论上,输入型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并通过计量模 型检验 了引发输入型通货 膨胀的直接 因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 国通货膨胀 率的影响 ,证 明了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假说 的质疑 。 关键词 :输入 型通货膨胀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居 民消费价格指数
关 于输 入 型 通 货 膨 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 ( I m p o r t e d I n l f a t i o n ),又称斯勘 的纳维亚小 国型通 货膨胀 ,是我国理论界 和实际部 门对 当前通货膨胀 的基本定性。是指 由 于 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 的上涨 ,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 。其 理论依据是价格上涨后 的国际大宗商 品通过商品的进 口输入到 国内,引 起 国内通货膨胀的产生。输入 型通货膨胀与开放经济有密切 的关 系,开 放 的程度越大 ,发生的概率越 大。

我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August 2021 Industry City13inancial capital金融资本F摘 要:为解决我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影响因素定位不清问题,本文以“大宗商品价格”为例,分析大宗商品价格频繁波动问题,并探究具体的影响因素,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带来有益参考。关键词:大宗商品;现货价格;影响因素

■文/张伟

近些年,我国经济长足发展,正持续推进市场经济建设计划,致力于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机制失效问题。在市场经济建设时,大宗商品交易扮演着关键角色。大宗商品价格是否高效展示市场供求,直接影响资源是否高效配置。借助这一关系,便可以通过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是否可以引导现货价格展开检验。目前,大宗商品市场饱受实体企业重视,如何积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变动情况,促使企业能够尽全力规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产生的风险,这就需要企业了解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规律,归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机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结合具体现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1 大宗商品主要定价方式1.1 一对一的现货贸易协商定价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易的买卖双方,共同协商定价,所协商的商品交易价格包含远期交易价格和近期交易价格。在这种状况下,逐步产生了“一对多”谈判定价方式及“多对多”谈判定价方式。纵观现货交易市场逐步发展,促进了大宗商品电子化远期交易市场的成型,比如“余姚塑料交易市场”。1.2 以期货价格为基准价格的定价方法以现货市场为基础,带动了期货市场的发展,俨然已成为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关键场所。据了解,大宗商品品质差别小,价格波动幅度偏大,且非常频繁。尤其是在供求关系方面,致使宏观经济状况及其他因素变得异常敏感。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因为存在这种价格风险,套期保值者就需要应用期货交易来适当规避价格风险。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价格波动来谋求一部分利润。关于期货市场中针对大宗商品的定价,主要包含下面两种方式。一方面,间接方法。期货市场中所形成的价格,为大宗商品定价提供了有力依据,促使大宗商品不断生产,同时也为加工企业及贸易企业带来了可靠的参考价值,促进相关企业全面了解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另一方面,正是在这种方式作用下,期货价格已成为大宗商品交易的基准价格,也就是“点价交易”。假如以某一月份的期货价格为核心计价基础,通过期货价格“减去”或者“加上”双方同意的“升贴”,可以明确双方买卖现货商品的定价方法。值得注意的一点,期货的价格,之所以可以通过直接方法或间接方法为大宗商品定价,主要在于期货市场价格具有发现功能[1]。期货市场可以及时应对现货价格变化预期情况。在影响价格变化的新信息浮出水面后,期货价格便可以迅速做出改变,并通过期货及现货套利机制向现货市场传递消息,令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有机联系在一起。2 大宗商品现货价格影响机制分析2.1 大宗商品期货影响现货价格一般来讲,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会促进现货价格变动。因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可迅速反应信息,并且存有“卖空机制”,所以套利者会事先在期货市场上做空,期货价格会逐步下跌。因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如果当期期货价格持续上涨,套利者则会买入价格被估低的现货,而卖出被估高的期货,到达一定时间后,通过反向操作,便可以获得一定收益。在这种状况下,被估低或者被估高的现货,会开始向期货价格靠拢,期货价格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调节,指导二者价格达到平衡状态。与此同时,现货价格可直接展现市场供求关系,期货价格可以切实体现人们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如果目前现货价格逐步下跌,人们预计的未来价格也会持续降低,导致期货价格不断下跌。随着时间不断推移,逐步趋于期货合约到期之日,持有成本会开始减少,慢慢地流失,最终导致二者价格间的差距日趋减少。实质上,人们对未来现货价格的估计属于预期中的情形,还未实现,但是这种预期往往可以通过期货价格加以体现。总之,成熟商品市场中所存在的期货价格,可以引导现货价格出现适当变动[2]。

美元贬值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美元贬值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美元贬值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国情复杂并且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十分复杂,各种经济因素变化所带来的冲击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通货膨胀。

本文从通货膨胀的定义和测度进行介绍,并明确了计量方法,通过DAG和SVAR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美元贬值对我国通货膨胀下的政策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美元贬值;通货膨胀;影响当前我国仍有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一方面是国际方面的压力:如今国际经济环境一直在剧烈变化,某些产品产量下降势必会引起物价上涨。

此外,由于市场的巨大需求,各类农产品、副产品、工业产品、农产品等进口产品的数量也在增加。

国际事务的快速变化,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最终,它将通过国际贸易转入我们的价格水平。

另一方面是国内GDP的增速有所放缓,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低通胀的风险依然存在。

通过研究美元贬值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有效的预防或解决通货膨胀给我国人民的生活带来的种种苦楚,如何充分利用其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采取措施应对其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在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通货膨胀理论概述(一)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一种经济现象,受到了普遍关注。

但通货膨胀对于一个经济社会来说十分复杂,因此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发现对其定义的描述也各不相同。

新古典学派认为物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就可以称之为通货膨胀,主要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外在的表现形式。

现代货币学派的核心人物弗里德曼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联系美国货币发展史,对通货膨胀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通货膨胀必然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增速与经济增长不同步时,会带来长期的普遍的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测度通货膨胀的定义至今仍难以统一,但在各个经济体中常常用通货膨胀来表示物价水平的变动,我国则通常会选取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第一个是消费物价指数(CPI)。

其变动率体现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物价水平变化,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宗商品包括石油、金属、农产品等,它们的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了全球的通胀水平。

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进口国的成本也随之上升,进而推动了通胀加剧。

这对于那些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而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时,国内生产者可能面临着价格下降的挑战,这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但也可能引发通缩风险。

其次,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的金融不稳定。

众所周知,大宗商品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其价格波动剧烈时,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可能受到冲击,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特别是那些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其国内金融体系可能更容易受到冲击。

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还会影响全球经济的资源分配。

一些国家依赖大宗商品的出口获得重要的外汇收入,从而支撑国内经济发展。

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出口国可以增加其收入并投资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和国家实力。

然而,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时,这些国家可能面临着收入减少的挑战,其发展进程可能放缓。

此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还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国在价格上涨时获益良多,可能会实现经济增长并提高国内民众的生活水平。

然而,其他依赖进口的国家可能面临着经济困境,因为其进口成本上升而使得经济增速放缓。

这样的不平衡发展不仅会造成全球经济体系的不稳定,还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和政治紧张局势。

综上所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价格波动不仅影响通胀水平和金融稳定,还影响资源分配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为了稳定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大宗商品市场的稳定化,以减少不必要的波动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机制及检验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机制及检验

一、引言最近十年间,我国经历了三轮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反映的通货膨胀,其中,2004年CPI 同比上涨3.9%,2007年和2008年分别达到4.8%和5.9%,2010年和2011年则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

与以往通货膨胀产生机理不同,这三轮通货膨胀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开放的背景下产生的:一方面,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经济开放步伐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同时,我国对原材料、能源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增加迅速,对外进口依存度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这三次国内的物价上涨均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升,而且国内物价指数呈现出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相似的走势。

如图1所示。

这些市场特征使得人们在分析这三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时尤为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然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真的是国内物价水平变化的原因吗?如果答案肯定,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又是如何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呢?也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物价水平传导的具体渠道和机制是什么?同时,在我国转型开放的经济特征下,这些传导机制有何特点,是否有效,效果如何?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拟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同时纳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以及国内各类物价指数,采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多变量的VAR模型,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以期给出合理地回答。

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为大宗商品价格国际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第四部分为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五部分为结论及启示。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与物价水平关系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一方面主要是探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输入型通胀的现象。

其中有一部分(如Blomberg,1995;Bloch,2004;Ram,2008;范志勇,2006;肖争艳,2009;杜晓燕,2011)从总体上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均强调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领先于国内物价水平的波动,前者对后者具有引导作用。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中国股票市场为例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中国股票市场为例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中国股票市场为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中国股票市场为例引言:大宗商品是指原材料及能源等贸易上以体积或重量计价、独立交易的商品。

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

本文将探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与风险挑战。

第一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来源及特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经济周期、供求关系、地缘政治及自然灾害等因素。

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特点包括:长期波动、高度波动性、国际化、非线性关系等。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不仅对具体原材料和能源行业产生影响,还传导到其他相关行业以及金融市场。

第二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直接影响1. 原材料行业股票收益的波动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原材料行业的相关股票带来直接冲击,如钢铁、石油化工等。

2. 消费类股票收益的波动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消费类股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进而影响股价。

3. 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通胀预期增加,进而会导致货币政策收紧,对股票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4. 资本流动和市场情绪: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会引发资本流动的变化,进而影响中国股票市场整体情绪和资金流向。

第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间接影响1. 供应链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都有影响,股票市场上的企业也难以幸免,从而间接影响股票市场。

2. 宏观经济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不仅是企业层面的问题,也会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从而传导到股票市场。

3. 风险溢价变动: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导致投资者对未来预期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

4. 国际市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全球性的,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密切,因此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会传导到中国股票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200910710090 上海海事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 摘 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则会通过进口渠道传递到国内市场,从而推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伴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的波动,国内的物价也在不断大幅变化。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前景良好,对资源性商品的需求将继续保持一个较快增长,输入性通胀压力也会长期存在,因此,搞清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如何影响国内的物价水平,对于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03年到10年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石、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情况,分析了价格不断攀升的原因。在介绍了国内通货膨胀形势和大宗商品进口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向国内市场的传导路径以及影响传导路径的因素。最后,为缓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形成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传导机制; ABSTRACT In the past few years, Most of the papers of price changes is focused on domestic factors. Bu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import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resource commodities is increasing. The rising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 will be delivered to the domestic market through import channels, to promote the domestic price level. I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to domestic inflation in 2007.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with the recovery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 domestic prices are constantly rising. And the pressures of imported inflation will st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Therefore, to find out how th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fluctuations affect the domestic price level is important.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ies prices recently, including crude oil, iron or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n analyzes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 change on domestic prices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athway.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 price level; transmission path; 目 录 引言…………………………………………………………………………………(1)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进口情况概述……………………………………(2)(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情况………………………………………………(2)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高的原因分析…………………………………(5) (三)我国大宗商品的进口情况…………………………………………………(6)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物价影响理论分析………………………………(10)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路径分析…………………………………………(10) (二)影响传导路径的因素分析…………………………………………………(12) 三、总结及政策建议………………………………………………………………(14) (一)本文总结……………………………………………………………………(14) (二)政策建议……………………………………………………………………(14) 参考文献 …………………………………………………………………………(17) 上海海事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 引言 大宗商品是指通过非零售环节进入流通领域,具有商品属性可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一般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金属原材料和农产品,如原油、煤炭、橡胶、铁矿石、棕榈油等。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对能源,矿石,基础材料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十分旺盛。而目前国内大宗商品的产量不能很好的满足中国经济增长的需要,中国不得不需要大量进口大宗商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豆,铁矿石,石油,镍矿等许多大宗商品的超级进口大国。根据德意志银行估算,我国的原油、铁矿石、铜、锰、大豆、木材和肉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增长率在今后10 年内都将保持两位数以上。 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如此之高,使得这些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通过各种途径传导到国内市场。2007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形成史无前例的暴涨,原油、金属、农产品等价格都刷新历史最高记录,这轮上涨行情一直持续到2008 年上半年,下半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与此同时,我国CPI 也开始下降,到2009年7月跌到了历史最低水平-1.8%。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刚刚进入复苏阶段,国际市场上石油、农产品以及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就开始快速反弹。据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12种重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超过4 成。重要商品中,铜进口价格累计上涨66.4%,橡胶价格上涨64%,铁矿石价格上涨55.2%,原油价格上涨45.1%,食糖价格上涨54%,棉花价格上涨39.3%。伴随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国内的物价水平也不断攀高,CPI 已经连续好几个月在3%以上,物价上涨成为当时最敏感话题。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很大,对资源性商品的需求依然将继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大宗商品价格上仍会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国际市场上物价的上涨会对国内物价产生很强的示范和传导效应,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也会增强。通货膨胀不仅会使市场价格信号失真,误导企业决策,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而且还会造成收入再分配,拉大收入差距,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甚至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等,因此维持物价稳定一直是政府部门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以上海海事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 往,关于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文献大多集中在对国内因素的讨论,比如产业结构失衡、投资需求旺盛、要素价格重估等。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分析国际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就显得越发重要了,比如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那段时间的物价上涨,就具有明显的国际背景。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从03年到10年这一极具代表性的时期里,分别探讨了国际能源价格、金属原材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希望能够获得它们影响的不同之处,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如何影响国内的物价水平,并研究传导机制。这样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采取政策应对输入型通胀压力。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进口情况概述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情况 历史上大宗商品出现过两轮大幅上涨行情。一轮是在1971-1980年,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处在二战后最严重的“滞胀”时期,经济停滞不前,增长缓慢,而通货膨胀严重,导致大宗商品暴涨。CRB 指数由1971年9月30日的96.80点上涨到1980年11月28日的334.8,涨幅高达246%。其中原油从3 美元/桶上涨到1980 年的40 美元/桶。2003 年以来,大宗商品再次出现暴涨,经历了连续6年的市场行情,如图2.1 所示,CRB 指数从2002 年1月187点涨到2008年6月的462点,涨幅达两倍之多。2008下半年受金融危机重创,价格暴跌,短短几个月内跌回200点左右。2009年二季度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出现企稳信号,商品市场率先走出低谷,开始回升,演绎了一出暴涨—暴跌—暴涨行情。 1.国际石油价格波动 有现代工业经济血液之称的石油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其价格走势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上个世纪70 年代的全球石油危机,特别是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给许多非产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使主要工业国经济陷入滞涨。自2004年以来,流动性泛滥、地区冲突、美元贬值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全球油价的再次高涨。自2004年以来,流动性泛滥、地区冲突、美元贬值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全球油价的再次高涨。 上海海事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 图2.1 2003 年以来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现货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署网站 从图2.1 可以看出,2003年时油价还处于每桶30美元的水平,然后油价开始年年攀升,05年每桶突破60美元,06年突破70美元,07年突破90美元,08年突破100美元大关,7月份更是达到每桶140美元的天价。虽然2008年下半年,价格曾一度跌到40美元左右,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在2010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又攀升至每桶70美元以上。 2.铁矿石及有色金属的价格波动 自2002年以来,全球经济出现新一轮的强劲增长,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对钢铁的需求大增,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同样增长十分强劲,导致铁矿石供应相对偏紧,一路推高铁矿石价格。与2000年相比,全球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上涨5倍之多,澳大利亚哈默斯利粉矿从2000年的27.35美分/ 干吨度上涨到2008年的201美分/干吨度,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球团矿从2001年的50美分左右上涨至2008年的220美分。铁矿石作为生产钢铁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其价格变化对于钢材价格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其影响下,英国商品研究所的钢材价格指数从2002年1月份70点上升到2008年8月份最高点292.8。在有色金属方面,自2003年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也在持续攀高,至2006年中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代表性的铜价从2003年的每吨不足2000美元上涨2006年高位时的每吨8500美元。在随后的2年中,主要有色金属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