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B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合集下载

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影响与对策

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影响与对策

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影响与对策作者:魏浩刘佩鑫来源:《改革》2021年第12期摘要:中国是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但长期以来,中国对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缺乏定价权,进口议价能力相对较低。

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过快上涨,凸显了提升中国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紧迫性。

中国部分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较低是中国对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缺乏议价能力的长期原因,而大宗商品需求端延续复苏态势、大宗商品供给端复苏受到制约、全球流动性持续宽松、全球海上运输不畅通则是本轮大宗商品进口价格过快上涨的短期原因。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过快上涨可能会加剧国内宏观经济波动、推高国内物价、不利于金融稳定、增大企业经营压力。

为此,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共同积极应对。

关键词:大宗商品;进口价格;进口大国;议价能力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1)12-0081-13中国是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

但是,与大宗商品进口大国的地位不相称的是,中国对于大宗商品的进口价格缺乏话语权,进口议价能力相对较低。

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是评判一国综合贸易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较低的进口价格意味着进口国能以较低的成本利用国际资源。

从2004年开始,中国加权平均进口价格相对世界平均进口价格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且于2007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虽然从2008年开始,中国相对进口价格经历了先大幅下降、后显著上升的变化过程,但在2007—2016年,除2014年外,中国加权平均进口价格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进口竞争力的提升[1]。

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经常出现“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的怪现象,而中国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不合理上涨,造成了中国企业巨额利润的流失,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国际大宗商品指数

国际大宗商品指数

什么是CRB指数--国际大宗商品指数 2011年12月19日 16:49什么是CRB指数CRB指数,全称路透CRB商品指数,英文: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

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数(CRB)是最早创立的商品指数,诞生于1957年,最早由28种商品组成,其中26种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

1986年该指数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开始交易(现已并入到NYBOT)。

路透社拥有该商品指数的所有权。

CRB指数以一揽子的商品价格为组成成分,在此基础上计算而得到的商品指数,反映的是美国商品价格的总体波动,能使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利用指数交易而获得商品价格综合变动带来的获利机会。

CRB指数原来赋予了各构成商品同等权重,因此某一商品价格的反向变动不会导致CRB指数值出现异常巨大的变动。

同时,在计算指数值时,CRB指数利用了合约延期和几何平均技术,这对指数价格的波动起到了平抑作用,从而创造了相对平滑的价格走势。

2005年6月20日,路透集团(Reuters)与Jefferies集团旗下的Jefferies金融产品公司进行合作,调整路透商品研究局(CRB)指数,更名为路透/Jefferies商品研究局指数(RJ/CRB)。

原来的商品指数所有商品的权重是等同的,而新的商品指数将所有商品分成四个权重等级,最高的原油权重为23%,最低的桔子汁、镍、小麦权重只有1%。

该指数每个月调整一次,选择的商品价格采用期货合约的近期月份,而不是以前采用的6个合约月份的平均价格。

CRB指数由于能有效地反映出大宗商品的总体趋势,同时也为宏观经济景气的变化提供有效的预警信号,成为最为著名的商品指数。

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从2005年7月11日起推出新的商品期货指数合约。

目前该指数在国内外市场中被广泛关注和应用。

路透CRB商品指数的改进RJ/CRB指数所涵盖的品种由17种增加至19种,在剔除了一个铂金的基础上增加了无铅汽油、铝、镍3个品种。

2018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宏观经济研究院

2018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宏观经济研究院

2018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内容提要: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和需求增长带动大宗商品整体价格温和上涨,原油价格的显著上升成为拉动此轮大宗商品价格涨势的主要力量。

而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及潜在地缘局势对商品供需的影响等因素,可能导致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震荡和分化,并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潜在影响和冲击。

一、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现温和上涨趋势2018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日渐显著,大宗商品市场也受益于全球外贸和直接投资活动的回暖,呈现温和上涨趋势。

5月23日,RJ/CRB商品价格指数从年初的194.72上涨至206.37,为上半年高点,截至6月29日,RJ/CRB商品指数为200.36,较年初上升了2.9%。

图1:2018年上半年RJ/CRB大宗商品综合价格指数走势图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一)原油价格继续稳步回升2018年以来,国际原油继续延续上涨走势,油价也屡创近年新高,5月初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市场对伊朗原油供给缩减的预期进一步拉升了原油价格,导致油价不断刷新三年半以来新高。

截至6月29日,WTI原油期货价格达到74.1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达到79.44美元/桶,分别较年初同比上升了17.5%和22.8%。

图2:WTI和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走势图单位:美元/桶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带动原油需求量不断上涨。

2017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加快,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仍保持较快增长均带动了原油需求上涨。

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18年全球原油的需求量为9930万桶/天,高于2017年9780万桶/天的水平。

二是原油供给端进一步紧缩。

目前OPEC成员国和非OPEC产油国仍在继续执行限制原油供给量的协议,6月底OPEC达成协议决定将整体减产履行率由150%降至100%,但实际增产力度仍低于市场预期。

此外,尽管美国石油钻井数量持续增加,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来输送增产的原油,即使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每日再增加20万~30万桶产量,依然不足以抵消来自OPEC产量的大幅下降。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论文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论文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论文一、基于全样本时期VECM模型的初步考察(一)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本文选择五大经济体(美国、欧元区、日本、加拿大和英国,以下简称“G5”)1997年第四季度至2012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因变量选择汤姆森-路透的CRB指数代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本文选择CRB指数,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CRB 指数包括了核心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够更好地反映大宗商品市场总体价格的变动,避免了选择单一商品价格出现的特定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的影响;二是相对道琼斯、穆迪、IMF等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RB指数更受市场交易者和投资者的青睐,成为反映大宗商品价格的主导指数和基准。

解释变量包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CPI)、短期利率(IR)、广义货币供给量(M),其中产出GDP代表实体经济需求因素,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反映货币层面的因素。

数据来自中经网数据库,货币单位均折算为美元。

对于货币供应量,各国的划分和界定不同,我们选择各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指标,美国采用M2,欧元区采取M3,日本采用M2+CDs,加拿大采用M2+,英国采用M4,中国采用M2,然后按照各国的GDP权重实行加权构造世界流动性指标M2,以消除经济规模差异对流动性测度带来的影响。

各国利率采用3个月期短期利率,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美国、欧元区和英国采用3个月期银行间拆借利率,加拿大采用3个月期商业汇票利率,日本采用3个月期存款单利率,中国采用3个月期国库券利率。

各国CPI数据采用的是以2005年为基期的CPI指数,数据来自中经网。

对于各国GDP、货币供应量原始数据,本文使用X12方法实行季节调整,剔除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最后根据名义汇率将各国GDP、M2转换为以美元计价,同时剔除通胀因素。

世界性指标的构建方法参照了Giese&Tuxen(2007)的做法:首先采用GDP和实际汇率数据将各个国家(地区)的GDP实行加权来计算世界GDP,然后用每个国家(地区)折算后的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作为权重wit,使用该权重构建世界GDP、世界流动性、世界通货膨胀和世界短期利率。

原油相关指数

原油相关指数

原油相关指数
一些常见的原油相关指数包括:
1. WTI原油期货指数:基于美国西德州中质原油的期货合约
价格的指数。

WTI(West Texas Intermediate)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油定价基准之一。

2. Brent原油期货指数:基于海水中的欧北海地区所产的原油
期货价格的指数。

Brent原油是国际市场上另一个重要的原油
品种。

3. OPEC原油篮子价格:由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
所产原油的价格的篮子指数。

OPEC的成员国共同决定原油的
产量和价格。

4. CRB原油指数:由康奈尔农业经济研究所编制的商品价格
指数。

该指数重点关注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

5. Bloomberg原油子指数:彭博终端提供的多种原油相关指数,包括WTI、Brent等不同地区产出的原油期货价格指数。

这些指数的价格变动通常会受到全球原油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因素、宏观经济数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_基于全球化逻辑框架的一个实证

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_基于全球化逻辑框架的一个实证

1.模型构建。 本文借鉴 Gordon 提出的短期通胀
率动态机制模型:
πt=C+α(L)πt-1+β(L),πt 表示通货膨胀率,yt 表示经济增长率缺
口,St 表示供给冲击因素。 但由我们的分析框架,影
响通胀的因素显然要更加复杂,首先,通胀预期因素
2.流动性过剩及转化。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已经 成为全球性问题。对我国而言,全球流动性主要通过 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等渠道大量进入我国, 在我国 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一方面,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 备; 另一方面, 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形成基础货币投 放, 从而将全球流动性转化为国内银行体系和金融 市场上的流动性。 2001-2008 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 了 11.5 倍,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的比重上升了 3.32 倍。 与此相对应,2007 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明显 加快,并通过货币乘数推动货币供应量 M1 和 M2 增 长加快,加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使通胀的货 币条件不断强化,最终影响到物价。
我们判断未来的通胀形势提供有力的支撑。 因此,本 文将首先基于全球化视角构建一个逻辑分析框架; 然后,在此框架下考量各通胀形成要素;最后,结合 当前形势对通胀走势做出判断, 并据此提出政策建 议。
二、全球化视角下的通胀变动机制:一个简单的 逻辑框架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是最近 30 年来世界经 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 尤其是随着以中国为代表 的 “金砖四国” 和新兴市场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行 列,世界经济格局和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而 伴随着这些变化,全球化对各国商品价格、通货膨胀 的影响机制也在不断地动态演进。 之前的研究和实 践普遍表明, 经济全球化对通货膨胀产生了向下的 周期性压力,全球化是过去 30 年来发达国家和新兴 市 场 国 家 通 货 膨 胀 率 降 低 的 关 键 因 素 之 一 (IMF, 2006;Borio and Filardo2007), 全球的通胀水平随着 全球化进程由 1980-1984 年的 14.5%下降到 2005-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探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探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探讨王皓;朱明侠【摘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地位提升,中国因素被认为是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借鉴国外学者的FAVAR模型,采用多变量建立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需求的增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具有显著作用;第二,中国利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在短期内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三,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然都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要弱于汇率。

因此,应尽快促进利率市场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increases the pressure of global inflation;an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position,Chinese factors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for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With the help of FAVAR model,the authors carry out the related study on this by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macro economic model based on multi-variables. It is found that:first,the increase of Chinese demand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econd,the rise of China’s interest rate and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to US dollars will restrain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 in the short term;and third,the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RMB will both have significant impacton the pr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and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will weaker than that of the exchange rate. So,we should accelerate interestrate liberalization,encourage the enterprises to go out,and accelera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6(030)011【总页数】8页(P101-108)【关键词】大宗商品价格;大宗商品指数;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作者】王皓;朱明侠【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市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10002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市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0.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宗商品(CRB)价格持续上涨,如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从2000年1月的225.03点涨到2015年12月的374.7点,192个月来累计涨幅达到66.51%。

crb指数 (2)

crb指数 (2)

CRB指数什么是CRB指数?CRB指数又被称为康波斯特指数(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 Index),是一个基于大宗商品价格的综合指数。

它由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公司CRB发布,代表了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走势。

CRB指数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商品,如工业金属、能源、农产品等。

通过监测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化,CRB指数可以提供我们对大宗商品市场的了解和判断。

CRB指数的计算方法CRB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数,它是根据不同商品的价格来计算的。

CRB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确定指数的基期,通常选取一年或五年的时间段作为基期。

2.选取一定数量的商品来代表不同的商品类别,并对这些商品进行加权。

3.每个商品的价格被赋予一个权重,以反映其在整体指数中的重要性。

4.根据选取的商品的价格和权重,计算每个商品在指定时间段内的价格变化。

5.将每个商品的价格变化乘以其对应的权重,得到各商品的价值变化。

6.将所有商品的价值变化相加,得到CRB指数在指定时间段内的变化。

CRB指数的意义与应用CRB指数是一个反映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走势的重要指标,具有以下意义和应用:1.风险预警:CRB指数可以用来预测经济和市场的风险。

当CRB指数下跌时,大宗商品市场通常会受到压力,这可能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或其他不利因素的出现。

2.投资决策:作为一个综合指数,CRB指数可以帮助投资者确定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走势,指导他们进行投资决策。

例如,如果CRB指数走势向上,投资者可能会增加对大宗商品的投资。

3.货币政策:CRB指数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参考。

当CRB指数上升时,通常会有通胀的压力,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相应的货币紧缩政策。

CRB指数的局限性虽然CRB指数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具有预测大宗商品市场的能力,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商品选择:CRB指数的结果受到所选取商品的影响,如果选取的商品种类有限或未能代表市场整体,那么指数的准确性和指导性就会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