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复习教案

周长的整理与复习

思经乡第二中心小学杨本庆

教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周长的概念。

2 进一步理解正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作图的习惯。

4 通过知识的整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查漏补缺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动手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周长,教师板书。

2、用你喜欢的方式把知识整理在桌上的纸上。

3、抽同学展示知识网络图。

二、理解周长,长正方形的周长概念。

1、课件出示长,正方形周长图。

2、提问,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

的周长?

3、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三、通过计算夯实基础。

1、美羊羊沿长方形边沿走一周,喜洋洋沿正方形边沿走一周。

它们俩谁走的路更长一些呢?

2、看图列式计算

周长:14cm

3、判断题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大小和形状也一定相同。

( )

2、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

3、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它的长可能是4厘米。

( )

4、长方形的长是5米,宽是3米周长为5+3×2=11(米)

( )

四、基础题变式训练。

1、 熊明沿着长方形操场跑了5圈,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12

5cm ?dm dm ?m

周长:28cm

要想算出结果还需要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可以怎样给这些数学信息?还可以怎样给可以题目难度加大?

2、学生给出信息后其他同学计算。

五、小组出题考考全班同学。

1、小组内每个同学出一道关于长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解决问

题。可以自己出题,也可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寻找你认为容易出错的题目。

2、小组内的同学交换做题,并讨论出解题方法。

3、各小组推选一题考考全班同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周长的计算(复习课) |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周长的计算(复习课)| 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圆和矩形的周长的定义。 2.掌握计算简单图形周长的方法。 3.理解周长的重要性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关于周长的计算,通过圆形和矩形两种基本图形的周长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 1.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理解周长的重要性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1.能够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够理解周长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圆和矩形的实物模型,板书工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六、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 教师出示圆形和矩形的实物模型,向学生解释周长的含义:周长是一个图形的边界线上的长度总和,是图形的一条重要属性。

Step 2 学习新知 1.圆的周长计算 教师板书公式:周长= π×直径。 解释直径的含义:两端在圆上且过中心点的线段。 板书计算公式:周长=π×直径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演示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矩形的周长计算 教师提示学生,矩形周边的长度总和为2(长+宽)。 板书计算公式:周长= 2(长+宽)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演示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矩形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Step 3 练习巩固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条件计算图形的周长。 例如: 1.一张长方形的长为6 cm,宽为3 cm,求它的周长。 2.直径为12 cm 的圆的周长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题,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并及时纠正错误。 Step 4 拓展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周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我们可以计算一张桌子的周长来了解需要多长的桌布才能覆盖整张桌子;计算一个院子的周长来了解需要多少周的栏杆才能围住院子等等。 Step 5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总结和反思,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通用14篇)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篇1 教学素材:根据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圆的相关知识自行开发的教材。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正确解答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3、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 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虽然要继续训练解题的技能技巧,但其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稳定、清晰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为以后学习新概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回顾整理,讨论交流。 1、怎样求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有几种情况? 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精彩会放。(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

公式的推导过程) 4、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我们学习的启示。(转化思想) 5、学生交流: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怎样能够提高计算速度? 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结合图片演示,让学生提出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图片内容:农村的喷灌、碾子、拴在木桩上的小羊。 四、走进美丽的图形世界 教师通过一些圆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变化,形成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五、开心词典 以开心词典的形式,让学生做六道选择题。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小猴子骑独轮车走钢丝。求车轮要转多少周。 2、用绳子绕树干10周,求横截面的直径。 3、一个圆形餐桌的直径是2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米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4、刘大爷用15.7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个半圆形的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七、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在200米和400米比赛时,为什么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2、阅读关于400米标准跑道的小资料。 课后思考题:一块正方形草地,边长是20米,在两个相对的角上各有一棵树,树上各拴一只羊,拴羊的绳长与草地边长相等,两只羊都能吃到草的草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提示: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再解答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周长的复习教案

周长的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正确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 2、会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进行变式练习。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的意识和思维 的灵活性。 重难点:会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进行变式练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概念及公式 出示PPT第3页,分小组背诵定义及公式。 2、计算简单的周长 出示PPT第4页,分小队计算,强调计算公式。 二、小游戏 用拼图小游戏引出本课重点——变形式周长 出示PPT第5页~7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道具,进行拼图,看看都 能拼出什么样子的图形,用拼图游戏来激发孩 子的好奇心,已达到探究的目的。 2、让他们同桌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看看和你拼出 的图形是否一样。 3、学生提出关于拼出图形的问题,学生让学生来 解答拼出的问题,实现课堂的生生动。教师辅 助解答,点出题的关键点:正方形的边长发生

了什么变化,长方形的长和宽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两个相同的长方形一定能拼出一个更大的 长方形,也有可能拼出一个正方形 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出示PPT第8页,围篱笆的题是生活中经常遇 到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更能让学生 没有距离感。 2、找两位学生上黑板板演,并让学生去讲,学生 找出错误。、 3、要开阔学生思维,尽量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 决这道题。 教师总结:通过这道题我们知道了数学的学习是为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 四、扩展延伸题 出示PPT第9页, 1、让学生理解题意,仔细审题。 2、交流。 问: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想求长方形的宽, 我们得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呢? 学生答:长方形的周长和长 师:根据什么公式求出宽呢? 引出长方形的求宽公式:周长÷2-长=宽

周长复习教案

周长的整理与复习 思经乡第二中心小学杨本庆 教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周长的概念。 2 进一步理解正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作图的习惯。 4 通过知识的整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查漏补缺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动手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周长,教师板书。 2、用你喜欢的方式把知识整理在桌上的纸上。 3、抽同学展示知识网络图。 二、理解周长,长正方形的周长概念。 1、课件出示长,正方形周长图。 2、提问,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 的周长? 3、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三、通过计算夯实基础。 1、美羊羊沿长方形边沿走一周,喜洋洋沿正方形边沿走一周。 它们俩谁走的路更长一些呢?

2、看图列式计算 周长:14cm 3、判断题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大小和形状也一定相同。 ( ) 2、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 3、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它的长可能是4厘米。 ( ) 4、长方形的长是5米,宽是3米周长为5+3×2=11(米) ( ) 四、基础题变式训练。 1、 熊明沿着长方形操场跑了5圈,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12 5cm ?dm dm ?m 周长:28cm

要想算出结果还需要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可以怎样给这些数学信息?还可以怎样给可以题目难度加大? 2、学生给出信息后其他同学计算。 五、小组出题考考全班同学。 1、小组内每个同学出一道关于长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解决问 题。可以自己出题,也可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寻找你认为容易出错的题目。 2、小组内的同学交换做题,并讨论出解题方法。 3、各小组推选一题考考全班同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周长》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周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晓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能够使用公式计算各种形状的周长; 3.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圆的周长的计算; 3.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周长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1.周长的实际应用; 2.梯形两直角边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周长的定义 和计算方法; 2.实际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计算各种 形状的周长,掌握公式的应用; 3.经验总结法:通过精选练习题,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和方法,提高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 1.引入:通过简短的故事或讲解周长实际应用例子引 导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 2.讲解:讲解周长的定义,及其各种形状的计算公式; 3.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图形,计算其周长; 4.练习: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总结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 六、教学内容 下面给出各种形状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实例。 1.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为:C=4s,其中s是正方形的边长。 例如: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求其周长。 解:将边长代入公式,得 $C = 4 \\times 5 = 20$ 厘米,因此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为20厘米。 2.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C=2(a+b),其中a和b分别是长 方形的长和宽。 例如:已知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求其周长。 解:将长和宽代入公式,得 $C = 2 \\times (6+4) = 20$ 厘米,因此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0厘米。 3. 三角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为:C=a+b+c,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例如:已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 求其周长。 解:将三边代入公式,得C=3+4+5=12厘米,因此这个 三角形的周长为12厘米。 4. 梯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梯形的周长公式为:C=a+b 1 +c+b2,其中a和c分别是 梯形上下底长,b 1和b 2 分别为梯形的两条斜边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周长复习课|北师大版

周长复习课 复习内容:周长复习课 复习目标: 1.通过课前制作思维导图,自主梳理周长的有关知识及常见题型,“围篱 笆” 、“长方形改正方形、正方形改长方形”、“剪最大正方形” “拼、分长 方形与正方形”。 2.通过题组训练,利用举例子、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熟练掌握周长题的 解题方法。 3.培养认真审题、对比发现的好习惯,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效学习。 复习重点: 灵活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围篱笆”、“长方形改正方形或正方形改长方形”、“剪 最大正方形”的问题。 复习难点: 灵活运用公式和画图法解决“拼、分”长方形、正方形的问题。 复习准备: 金字塔小奖卡60 张、游戏卡片4 张、作业单。 复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回顾交流 1.播放音乐,做手指操。 2.师生问好。 3.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周长。(板贴金字塔第一层)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整理的周长知识? (1)指名1人白板展示讲演。 (2)问:你觉得他做的怎么样?谁来夸夸他? 4.师:大家整理的很好,老师奖励大家攀登到金字塔的第二层,集体读。 (板贴金字塔第二层) 过渡语:这节课吕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攀登神秘的数学金字塔。

【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利用周长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引起

复习欲望。 2.使学生通过交流、整理,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 知识。 二、题组训练,提炼方法 (一)填一填。 (1)正方形表格,指名汇报算式和公式。 (2)长方形表格,独立完成,指明汇报公式、算式和得数。 (3)其余生评价。 小结:看来大家已经熟练掌握周长公式,我们顺利的攀登到金字塔的第三层和第四层。 (板贴金字塔第三层和第四层) 过渡语:第五层的金字塔可不好攀岩了,我们要放慢脚步。 2.王奶奶要用篱笆围一块长16分米,宽9分米的长方形菜地,共需篱笆()分米。 练:王奶奶要用篱笆靠墙围一个长16分米,宽9分米的长方形菜地,篱笆至少长 ()分米。 (1)对比两题。问: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问: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3)独立完成,汇报,生生质疑。找答错学生,纠错。 小结:围篱笆问题要特别注意是否靠墙,长边靠墙用的篱笆少。 (板书“围”字。) 【设计意图】 1.掌握基本的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我是小法官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形状一定相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整理和复习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整理和复习 宁慧林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变化题。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等,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特殊的情景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的制作,学生带剪刀或小刀。 教学过程: 一、整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堂复习课。(复习) (一)、出示一张长方形纸 1、师:每位同学都发到白纸了,形状是什么? 生:长方形。(长方形) 师:它有什么特征?(特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剪成正方形

1、师:我们还认识了什么? 生:正方形。(正方形) 师:现在没有正方形,你能不能做一个?你能用这个长方形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生做。并说说怎么做的。(做成的正方形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 2、说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复习周长 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还学习了什么?(周长) 我们认识了长方形的周长,你能指一指它的周长吗? 小结:围成长方形一周边线的长即四条边的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你会算它的周长吗?先要知道什么? 学生说方法。 小结:这些方法都是求出长方形四条边的总和。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你能算出刚剪下的正方形的周长吗? 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就是它四条边的和,也就是边长×4。 (四)、揭示课题并出示。 今天复习的是什么内容?(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 孩子们,我们要像刚才一样,学会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把知识串在一起,逐步培养自己复习整理的能力,好不好? 二、实际运用。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我们都喜爱的一个朋友也很高兴,它是谁呢?(喜羊羊) 喜羊羊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学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愿意用来帮助羊村的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吗?好,那我们出发吧。

关于圆的周长教案9篇

关于圆的周长教案9篇 圆的周长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周长的概念和圆的根本特征的根底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自学自知圆周率,从而总结探究出求圆的周长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拟、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尺、塑胶板上剪下的直径大小不一的圆、实验报告单、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谈话:同学们,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今天,老师把它俩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听:〔课件播放故事: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喜羊羊和灰太狼举行跑步比赛,喜羊羊沿正方形路线跑,灰太狼沿圆形路线跑,一圈过后,它们又同时回到了起点。此时,它俩正为谁走的路程长而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学生进行猜测〕 2.要想确定它俩究竟谁跑的路程长,可怎么做?〔生:先求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再进行比拟。〕 3.指名一生说说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生:边长某4=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二、经历探究全程,验证猜测发现。 〔一〕认识圆周长的含义并初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1.谈话:那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课件出示3个车轮〕 2.师:上面的3个数据是表示什么的?〔生:圆的直径〕“英寸〞是什么意思?〔学生看书答复〕 3.将3个车轮各滚动一圈,猜一猜,谁滚动的路程最长?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是车轮的周长;直径越长,周长越长,直径越短,周长越短〕 〔二〕交流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学生拿出课前剪的圆,互相指一指它们的周长。

(八年级数学教案)周长单元复习

周长单元复习 八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测量并计算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直线形图形的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利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玩玩具吗?看,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一根红色的电线,你能把它围成哪些图形呢? 2、师:同学们做的很棒,那么刚才大家用这根红色的电线围成的各种图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3、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周长单元的知识,好吗?

●二、整理知识点: 1、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回家整理了周长单元的知识点,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整合知识点,现在就开始吧。(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师:谁愿意来说一说周长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3、师:大家整理的真全面,那么你有信心运用他们解决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一)求周长 1、师:你能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准确。不知道大家的眼力如何?敢接受挑战吗?仔细观察,请你来估计一下他们的周长长度?谁长,谁短? 师:老师帮同学们量好了各条边的长度,你能算出并比较他们的周长吗?试试看。 师:通过比较,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师:是呀。周长相同的图形,形状可能不同。那么,你能画出周长是16cm的不同的长方形吗?请你在格子图中画画看。

4、师:看到同学们画的那么好,老师也画了起来,但是只画了一半,你能把图形补充完整并算出他的周长吗?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老师在添几笔,把它变成这样的图形,你能算出他的周长吗? (二)折周长: 1、师:大家喜欢折纸吗?老师为同学们每人准备了一个长方形,你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师:如果用这个长方形这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请你折一折算一算, 3、师:请同学们拿起这个长方形对折成两个小长方形,小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三)拼图形 1、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我们一起玩一会拼图吧。 2、师:老师用5个变长为2cm的小正方形拼成了下面三种图形,周长相等的是谁和谁?

周长复习教案

周长的复习——教学预案 一、复习目标: 1、复习周长的意义,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熟练用优化的方法求图形的周长,形成正确系统的认知,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2、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图形拼、剪后周长的变化特点,灵活的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习思维方法。 3、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画图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复习准备: 1、一张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 2、剪刀一把。 三、教学过程预设 (一)周长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回顾。 1、这节课我们要对周长进行复习。(板书周长) 2、什么叫图形的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出示几个图形(幻灯片1)。 (1)指出图形的周长。 (2)想要知道图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出哪几条边的长?(所有的边长)(3)怎样求出周长? 逐步板书:所有的边长——的总和——求出——周长。 4、小结: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是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二)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方法

1、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幻灯片2) (1)问:要求出它们的周长怎么办? (2)你准备测量哪几条边?为什么? 2、请学生口算图形的周长。 (1)要想计算它们的周长你需要什么信息?(幻灯片3) (2)请学生口算图形的周长。(集体交流,说说算法,追问算理。) 3、连一连(巩固算理、熟练方法、内化沟通) (三)解决实际问题、寻找周长的变化规律。 1、比一比 第一题: 课件演示 第二题:课件演示 2、算一算: 3 cm 4 cm 2 m 3 m

(四)动手操作 操作一: 1、口算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的周长。 2、同桌用两张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拼一拼,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 3、指名学生板演拼法及周长的计算。 4、全体看图辨析: 一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是60厘米,两张拼成的图形周长是两个60厘米,就是120厘米,对吗? 得:长与长拼接,周长是120-20×2=80(厘米) 宽与宽拼接,周长是120-10×2=100(厘米) 5、你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分别求出这拼成的两个图形的周长? (1)20×4=80(厘米) (2)40+10=50(厘米) 50×2=100(厘米) 6、小结:当把两个长方形拼接起来后,这个图形的周长并不是原来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而要减去拼接处的两条边。当然,我们用找出长和宽的办法求周长也很好。 操作二: 1、把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汇报) 预设1: 生10×4=40(厘米)预设2: 60÷2=30(厘米) 预设3: 30+10=40(厘米)

复习周长1优秀教案

《周长的复习》 东坡区柳圣:左自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周长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的拼剪引起的周长的变化。 一、梳理旧知: 1、临近期末,同学们都在积极复习,迎接期末考试,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强烈的学习气氛,我们回家做了周长这一章节的知识归纳,同学们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请3位同学来说一下自己知识归纳。预设〔周长的定义,周长的计算,特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及应用,老师就将就学生总结的情况进行复习,最后再查漏补缺〕 二、题型的练习归纳 教师请学生把自己回家总结的周长这一章节的题型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自己讲解给同学听,能对题进行区别和概括就更好,不管学生能否概括归纳,老师来查漏补缺。以下是教师预设的内容 (一)周长的计算 1.长方形桌布的长是130cm,宽是40cm,这块桌布的周长是多少cm? 2..长方形桌布的宽是130cm,长比宽多40cm,这块桌布的周长是多少cm?〔区别1题与2题 〔二〕周长的变化 1假设把两个同样大小边长是6cm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一想,长方形周长等于原来两个正方行周长之和吗? 2、教师将一张长为30cm,宽为21cm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贴在黑板上。要想知道这张正方形纸的周长,怎么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剪下的这个图形的周长与剪切之前是否相等,你发现了什么?〔1题与2题归纳,边的重合消失和新生〕 3.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20cm、宽是10cm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4|、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80cm的正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宽是60cm 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3、4题归纳,解题关键周长不变〕 〔三〕周长的应用 1、李奶奶家屋后有一块长12m、宽8m的长方形菜地,其中一边靠墙,如果用篱笆将菜地围起来,至少需要多少m 长的篱笆? 2、用一根24cm的绳子围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cm?指导:周长24厘米也就是几组长与宽的和?我们可以先算出什么?那要怎样才能有序地把长和宽的所以情况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来呢?〔抽生说,师补充表格〕议一议:请你观察表格中长方形的周长,以及长与宽的变化,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小结:在长方形的周长不变的前提下,长越变越短,宽越变越长。 三、总结延伸——体验收获 1、问: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齐说“周长〞〕孩子们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周长》教案优秀4篇

《周长》教案优秀4篇 认识周长篇一 教学内容:三年级认识周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理周长高年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余人合作,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客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的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看到了什么用一句话说一说。 ①小朋友围着操场跑了一圈 ②彩灯沿着心形牌匾走了一圈 ③老爷爷在白菜地一圈周围上栏杆 ④在照片四周边上镶了一个相框 2,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结:像这样一圈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 二,感悟生活中事物面的周长 1,3个实物图,指指表示他们的周长(树叶,方巾,红领巾)互相说说,上来指指表示它们是从那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的 (生: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我是从这里开始又到这里结束) 第一个2生指,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小结:不管我们从哪里开始,都是沿着地图走了一周 2,找找生活中物体面的周长(互相说说,注意语言要规范) 如: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桌面的周长,腰围,头围。 3,找一找: ——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长 ——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短 小结: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周长,而且还有长有短。 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 三,量算结合,理解周长: 1,下面的图形有没有周长如果有请指出来, 为什么第四个图形没有周长 2,有没有办法,知道他们周长吗 ⑴小组内先商量办法,再用工具试试。 ⑴合作时要明确分工,互相配合。 3,交流 ⑴长方形{a.4条边量后,相加b.只量长宽再分别×2 追问:长方形有4条边,为什么只量2条边,利用长方形特点就可以更方便地求出周长了} ⑴圆:{a.用毛线,圈圈,量一量毛线的长度b.对折,围半圈×2把曲线圆形利用毛线来围,再拉直了量,化直为曲,很方便} ⑴

周长的整理复习教案

周长的整理复习 一、引入。 1、 (1)(课件出示红叶图)师:还记得这些美丽的图画吗?它将我们带进了仙境一般,也带我们走进了周长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周长的内容。(出示课题) (2)师:课前,我们进行了对周长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PPT)同学们投票选出了心目中的最优作品,下面有请这组同学来分享他们的想法吧! (2)师:请注意:我们的分组比赛也将由此开始。 比赛规则: 1、上台展示获得积分 2、认真倾听获得积分, 3、提出更好的建议或补充获得加分! 二、整理复习。 1、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教师梳理。 (1)师:同学们的整理复习非常精彩,举例子说明了什么是周长,整理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如何计算呢?所有边的长度相加。 (2)长方形周长利用其对边相等的特征这样计算:正方形周长利用其四边相等的特征这样计算: (3)师:看到这个算式你能想到什么? 知道周长与长求宽 生说一说,师用擦掉边的形式表示 三、分类错题学习。 引导分类: 1.师:同学们的整理复习除了梳理知识点,还有什么内容呢? 生:错题收集。课件出示学生的错题整理。 师:同学们的错题看来还不少呢,课前我把同学们整理的错题全部收集了起来,

发现这些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为了更高效的复习,你看看哪些可以归在一起呢?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大多人都想要把这几道放一块儿,为什么呢? (一)长正方形边的变化与周长的变化关系类。 1、师:(勾画出关键词语)这几道题都在讲长正方形边的变化与周长的变化关系。 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如果边长增加3厘米,周长就增加多少厘米? ②长方形的宽不变,长增加3厘米,周长增加多少厘米? ③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了5厘米,周长增加了几厘米? 2、解答方法探索。 (1)师:请看第一题。(齐读)谁来分析一下这道题? 师:他的分析怎么样?好在哪里? 生:最关键的是他抓住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一条边增加3厘米,四条边就增加4个3厘米,4乘3等于12厘米。 (2)师:利用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可以解决正方形边长与周长的变化关系,那么②③小题的长方形的变化需要联想到什么呢? 师:(课件出示)长方形有四条边:两条长,两条宽;对边相等。 师:利用这些特征,谁来分析第二题、第三题。(神器演示) (3)师:刚才的掌声不仅是赞扬同学们做对了两道题,更是赞扬同学们能够巧用图形特征来解题。周长单元的题型灵活多变,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巧用图形特征来解题。(板书巧用图形特征)利用图形特征往往能让我们在做题时事半功倍,?下面就让我们利用图形的特征一起来“争分夺秒,快速作答”(课件) (二)周长不变类。 1、分类原因。这两道为什么放一起?长得像,有区别,勾画。 填空: ①用14根一样长的小棒能围成()种不同的长方形? ②用14个相同的正方形能拼成()种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展示交流。 师:批注7的组成 第一题用14除以2等于7,想7的组成有几种,长和宽的组合也就有几种。

《周长》优秀教案(精选6篇)

• • • • • • • • • • • • • • • • • 《周长》优秀教案 《周长》优秀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长》优秀教案1 教材内容:例1及“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让学生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⒉使学生认识到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⒊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事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π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几何画板”《米老鼠和唐老鸭赛跑》演示:休息日,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⒉揭示课题 ⑴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 ⑵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㈠引出圆周长的概念 教师出示教具:铁丝圆环、圆片,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提问:这条曲线就是圆的什么? ㈡测量圆的周长 ⒈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铁环的周长。 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量出圆片的周长。 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测出圆片的周长。 ⒉用“几何画板”《小球的轨迹》演示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⒊小结:看来,用滚动、绕线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周长教案(优秀6篇)

周长教案(优秀6篇) 《周长》教案篇一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分别安排在“什么是周长”“游园”“花边有多长”“地砖的周长”4个情境活动之中。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教材先结合“什么是周长”这一具体情境,通过观察与操作(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认识周长;然后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最后安排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首先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最后应当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 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如观察、估计、测量、比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还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应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 3. 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应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测量。可以由学生主动选择测量工具和方式,并交流测量结果和体会。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对一个量的估计十分重要,所以在课本中安排了估计黑板面、课本封面、鞋底周长的活动,进行这样的活动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否愿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是否能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 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 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首先通过“观察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及观察有趣的图形一周的长度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到什么是周长,然后又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具体事物(课桌面和数学书封面)边线的操作活动,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类似的活动在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用,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通过一个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精选7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读题和根据条件提问题的习惯。 2、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会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同学们,喜欢公园吗?老师今天带领大家到月湖公园去观赏,(出示课件)。公园里的花坛真漂亮。为了维护花坛里的花草,同学们准备为花坛装置护栏(显示护栏)。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情景图),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同学独立考虑后回答。) 生1:长方形花坛的护栏长多少米? 生2:给长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多少元? 师:这个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谁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 生3:给正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多少钱?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红点问题,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师:要求“给长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多少钱”,可以先求什么?为什么?

生:可以先求给长方形花坛的周长。 (1)独立考虑。 师:你能求出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吗?不只要会算,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有了一种算法,有没有两种、三种?先自身算算。(教师巡视指导)(2)班内交流。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8+4+8+4=24(米) 师:哦,同学们看这位同学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围着加起来,算的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生齐答:周长。 生2:8+8+4+4=24(米) 生3:82+42=24(米) 师:方法很好!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4:(8+4)2=24(米) 师:哦,这种方法有点不同,你能指着长方形花坛和大家说说你是先求的什么吗? 生4:我是先求的一个长加宽,再乘2求出两个长加宽,就是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说这位同学的想法? (另一同学又说一遍。) 师:哦,这位同学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5:38=24(米)

长方形的周长教案10篇

长方形的周长教案10篇 长方形的周长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已认识了长、正方形,并了解和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长度,了解一些测量单位,对周长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时的教学又为学生今后学习计算其它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奠定了基础。 教材的设计是从联系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新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从中总结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而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推理,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总结出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推理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每小组木棒4支(长、宽各一对) 四、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周长”概念为探索“周长的计算”的活动予做准备。 2、让学生分小组摆出一个长方形。 3、教师提出探索活动的目的、要求,并板书课题。 师:你能求出所摆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吗?这是我们师生今天要研究的课

题。(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 (二)分级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提出要求:先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再通过不同的方法算出它的周长,请小组的记录员做好记录。 意图: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 2、学生分组进行探索活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意见: (1)长+宽+长+宽 (2)长某2+宽某2 (3)(长+宽)某2 意图:通过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结果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1、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通过投影仪,说自己小组探索结果(教师边板书上来) 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板书:长方形周长=(长+宽)某2) 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最简捷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聚合思念能力。 练一练 学生在所发练习纸上做练习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图略) (1) 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 (2) 长方形长10厘米,宽4厘米。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认识,初步形成能力。 (四)自我探究,扩展认识。 教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探求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边长6厘米(图略)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探求结果,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板书:正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