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

第三章藏象学说

第三节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其能量来源于精、气、血、津液;同时,精、气、血、津液等的生成和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精、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本节主要介绍精、气、血、津液及其相互关系。

一、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则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中医学的精有多种含义。精的本始含义,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二八……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此称为狭义之精,是中医学精概念产生的始基。从精化、精微之意的角度出发,人体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物质,均属于精的广义范畴。一般说来,精概念的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并不包含血、津液及髓。

(二)精的生成及其生理功能

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

1、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古人通过对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和体验,认识到男女生殖之精的结合则能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个体。因而将父母遗传之生命物质谓之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古人通过对饮食水谷消化吸收乃至糟粕排泄过程的观察,认识到人体必须吸收饮食物中精华物质才能得以维持生命。脾气升运,变饮食水谷为水谷之精,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称后天之精。

人体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气虽然来源有异,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需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则必需“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泉不绝。先天与后天精气相辅相成,同归于肾,在肾中密切结合而组成肾中精气。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肾中精气的盛衰盈亏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壮、老、已,肾精衰少与某些先天性疾病、生长发育不良、生殖功能低下和衰老密切相关。

生理上,精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生,也是脏腑生理功能的激发和推动力。病理上,精亏则生长发育迟缓,脏腑柔弱,功能活动减退;同时,脏腑功能不足,精气化生无力,又会使精气进一步亏耗。因此,精是生命的起始、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物质,是机体脏腑及其功能的物质基础,也是生命形成、维持的基本力量。

二、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之一。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构成人体之气,一般有两种变化形式:一种是已聚而成形的,如人身的脏腑、形体等;另一种是呈弥漫状态流动不息的气,如元气、宗气等。本节重点阐述后者。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必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生命活动。

水、食物和空气经口鼻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的机体生理过程转化为机体各部分的生命所需物质,这些物质在机体生理活动中又不断地消耗,转变成废物,通过汗、尿和大便等形式排出体外。这就是气化过程,也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人以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而成。人与天地相应,人体之气和自然之气的运动变化服从统一的规律。

总之,气是一种物质,也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不同运动形式,体现了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就是气的功能体现。这就需要用物质与功能的辩证统一观点来理解气的医学含义。

(二)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

先天之精气,通过肾藏之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的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中摄取而化生;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肾的纳气功能,才能吸入人体内。因此,从气的来源或气的生成来看,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状况有关外,均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正常并保持平衡,人体之气才能充沛;反之,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任何环节异常,也均能影响气的生成。

(三)气的功能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

1、推动作用

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气是功能极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生成、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有赖于气的推动作用。若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可见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经络功能减退、血行瘀滞、水液停聚等病理状态。

2、温煦作用

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气的温煦作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人体的体温恒定,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以及血和津液的循行、输布都有赖于气的温煦作用来完成。若温煦作用失常,则可出现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迟缓等机体失于温煦之寒象。

3、防御作用

是指气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驱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因此,气的防御作用十分重要。若防御功能正常,能驱邪外出,则身体康复。正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气的防御作用减弱,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则易罹患疾病,或患病后不易痊愈。故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素问-评热病论》)。

4、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从而防止其无故流失和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使血液循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以防止其无故流失;固护胃、子宫、大肠等脏器,不致下移。若气的固摄功能减弱,可致出血、自汗、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精、早泄、崩漏、带下以及胃、肾、子宫下垂、脱肛等。气的固摄作用与推动作用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和控制着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泌和排泄。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

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饮食物经消化吸收以后,其残渣转化成糟粕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若气化功能失常,即能影响到气、血、津液的代谢,饮食物的吸收,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导致各种代谢的病理变化。

(四)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极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2、气的运动形式

(1)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气的运动形式,因气的各类和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以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来说明气的运动规律,这四种基本形式也是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

(2)脏腑之气运动的一般规律: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只有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有其独特之处,体现了脏腑生理活动的特性,也表现了脏腑之气运动的不同趋势。五脏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能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以六腑而总论之,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以脏腑之间关系而言,如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等,都说明了脏与脏、脏与腑之间处于升降运动的统一体中。由于人体各脏腑之气的运动相互协调,从而保证了机体不断从自然界中摄取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并通过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摄取精微,排泄废物,共同完成机体的新陈代谢,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人体之气循行于全身,无处不到。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元气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1)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远处不在。

(2)主要生理功能:元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元气的盛衰变化体现于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而产生相关的各种病理变化。

2、宗气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1)生成与分布:宗气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化生而成。肺和脾胃在宗气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与宗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下“蓄于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相当于腹股沟部位)而下行于足”(《类经-针刺类-解结推引》)。

(2)主要生理功能:宗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间低微。二是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由于宗气对呼吸运动及血液循环都有失去作用,因而可影响多种生理活动,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若宗气不足,临床可见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等症。

3、营气

营气是行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之气。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营气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1)生成与分布: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即最富有营养的部分所化生;营气充盈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循脉上下,营运全身。

(2)主要生理功能: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化生血液,营气经肺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成分之一;二是营养全身,营气循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全身器官生理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4、卫气

卫气是具有防御作用而行于之气。因其有卫护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之为卫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

(1)生成与分布:卫气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它的特性是“剽疾滑利”,也就是说它的活动力强劲,流动迅速。卫气与营气相偕而行,卫气经肺的宣发,行于经脉之外,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2)主要生理功能:卫气的生理功能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

【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卫气布达于肌表,起着保卫作用,抵御外来的邪气,使之不能侵入人体。卫气充盛则肌表固密,外邪不易入侵。卫气虚弱则常常易于感觉外邪而发病。

【2】具有温煦全身作用。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证了脏腑肌表的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卫气充足,温养机体,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虚亏则温煦之力减弱,易致风寒湿等阴邪乘虚侵袭肌表,出现阴盛的寒性病变。

【3】调节控制肌开合,使汗液有节制的排泄,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和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当卫气虚弱时,防御功能减弱,肌腠疏松,肌表失于固护,则机体易受外邪侵袭,可出现多汗或自汗等病理现象。

三、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环于全身,所以又将脉称为“血府”。具有阻遏血液逸出脉外的功能。血液循脉运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周而复始。如因某些原因致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则为出血,又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若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则变为瘀血。离经之血及瘀血均失去了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血必须在脉管内有规律地循行而流于全身,才能充分发挥营养和滋润的生理效应。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严重的缺血还能危

及生命。

(二)血的生成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所以说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血液的生成过程,是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再经脾气的升清上输于肺,与肺吸入之清气相结合,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将营气的精专物质和有用的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即是指血液的这个生成过程。

此外,精和血之间还存在着相互滋生和转化的关系。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藏血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有“精血同源”之说。(三)血的功能

1、营养滋润全身

血沿脉管循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故《素问-五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就阐明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是在血的润养作用下完成的。

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具体体现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若血虚时,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机体脏腑功能低下,可见头昏目眩、面色不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运动不灵活等临床表现。

2、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富有营养,能充养脏腑。人的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活,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液的充养。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血虚、血热或运行失常,均可出现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甚则可见神志恍惚、惊悸不安以及谵狂、昏迷等神志失常的多种临床表现。(四)血的运行

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随着血的运行,为全身各脏腑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血液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脉管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持通畅;二是全身各脏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心、肺、肝、脾四脏的功能尤为重要。

心主血脉:心搏则血行诸经。血在心搏的推动下循行于脉管之中,输送至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

肺朝百脉和主宗气:肺司呼吸而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的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脾主统血:全身之血全赖于脾气统摄。脾气健运,气足血旺,则气固摄有力,血行常道。肝主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同时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对血液的运行也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血液运行是在心、肺、肝、脾等脏腑功能相互协调下进行的,具体表现在推动力和固摄力这两种力量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运行。若推动力不足,可出现血液流速减慢、滞涩,甚至血瘀等改变;若固摄力不足,则血液运行不循常道,甚则外溢而出血。四、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关节液和涕、泪等。津液,同气和血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津和液虽同属于水液,但二者之间的性状、分布和功能上有所不同,所以从概念上应将二者加以区别。一般而言,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

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润作用的,称为液。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病理过程中相互影响,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津液本为同类,然亦有阴阳之分,津为汗走腠理,故属阳;液注骨而补脑髓,故属阴。

津和液的区别,主要用于临床津液损耗而出现的病理变化时,能够准确地对“伤津”、“脱液”进行辩证论治。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涉及脾、肺、肾等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这是对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过程的简要概括。

津液的生成:主要是通过胃对饮食水谷的“游溢精气”,吸收水谷中的部分精微,由小肠泌别清浊,吸收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再由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残余水分。胃、小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至脾,经脾的运化转化为津液,然后通过脾散精于肺,布散全身。

津液的输布: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多个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来完成。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通过其传输作用,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接受从脾转输而来的津液之后,一方面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致人体上部和体表,另一方面,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肾和膀胱。肾对津液输布起着主宰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是脾的散精、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泌别清浊等作用的动力,推动着津液的输布。二是由肺下输到肾的津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其轻者蒸腾经三焦上输于肺而散布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排出体外。综上可见,津液的输布虽与五脏皆有密切关系,但主要是由脾、肺、肾和三焦来完成的。津液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肺将宣发至体表的津液化为汗液,肺在呼气时带走部分水分,肾将水液蒸腾气化生成尿液并排出体外,大肠排出的水谷糟粕所形成的粪便中亦带走一些残余水分。此外,还通过人体体腔脏器的分泌排泄。

总之,津液的代谢,依赖于诸多脏腑组织器官,以脾、肺、肾尤为重要。各有关脏腑特别是脾肺肾的功能失调,均可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从而破坏津液代谢的平衡,导致伤津、脱液等津液不足的病变,或形成内生水湿、水肿、腹水、痰饮等津液环流障碍或水液停滞积聚的病变。

(三)津液的功能

津液的功能,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滋润濡养作用:津液是液态物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所以津液既具有滋润作用,

又有濡养作用。内至脏腑筋骨,外至皮肤毫毛,都有赖于津液的濡养。一般认为,

津的质地清稀,滋润作用明显,液的质地稠厚,其营养作用明显。在体表的津液,

可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认的正常生理功能;

注入各孔窍的津液,使口、眼、鼻等九窍濡润;流入关节的津液,能滑利关节;渗

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

2、化生血液:津液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渗入血脉的津液,具有充养和滑利血

脉的作用,而且也是组成基本物质。

3、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之间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津液作

为阴液的一部分,对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津液的自我调节使机体保持正常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如寒冷时,皮肤汗

孔闭合,津液不能借汗液排出体外,而下输膀胱,则小便增多;夏季汗多,则津液

减少下行,小便减少。当体内丢失水液后,则需通过增加饮水补充体内津液。津液通过以上代谢,能有效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4、排泄代谢产物:津液在其自身的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

式不断地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脏腑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这一作用受到损害,就会使代谢产物潴留于体内,导致产生痰、饮、水、湿等多种病理产物。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精与气、血的关系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相互滋生、相互依存。肾精和肾气互生互化,相互为用,常合称为肾中精气。肾精化生元气,水谷精微化生宗气、营气、卫气,全身各脏腑之气都依赖于精的滋养,而精的生成,又依赖于气的充盛。所以,精盈则气盛,气足则精充;若精亏则气衰,气虚则精不足。气不仅能生精,又能固精。气失固摄,则精关不固,出现早泄、滑精。

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与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称为“精血同源”。血虚可致精亏,精亏也可致血虚,均形成精血亏损。

(二)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简要地概括了气与血在功能上的区别;但气和血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在脏腑之气的作用下,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从水谷精气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液,均离不开气化作用。所以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强健;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减弱,甚则可导致血虚。故在治疗血虚病症时,常配合补气药,意在补气以生血。

(2)气能行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主要是依靠心气的推动以及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条达共同协调作用,故气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对保证血液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在病理止,如气虚则推动无力,或气滞,均可形成血瘀。若气机逆乱,血行失序,血随气升,则出现面红、目赤、甚至吐血、衄血;或血随气陷,出现下腹坠胀,甚至下血、崩漏等。

(3)气能摄血:是指气对血液具有统摄和固摄作用,使血循行于脉中而不致外溢。气的这种功能,实质上是通过脾统血的功能来实现。若气虚,气不摄血,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

2、血为气之母

(1)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休,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若血不载气,则气浮散无根,无以所归而发生气脱。所以,大出血时,气亦随之涣散,往往出现气随血脱的证候。

(2)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活动的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若血虚时,气亦衰,治宜补血以生气。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和气与血的关系极其相似。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气在体内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既依附于血,也依附于津液,两者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1、气对津液的作用

(1)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津液是饮食物经脾胃的运化,经过

一系列气化过程而生成。脾胃之气旺,则化生津液之力强,人体津液充足;脾胃之气虚,化生津液之力弱,则津液不足。

(2)气能行津:是指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赖于气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由于脾气的传输,肺气的宣降,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才能使津液输布于全身;津液代谢后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也是通过气的气化作用来完成的。所以说,气行水行,气停水聚。当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异常时,津液输布和排泄亦随之受阻,可出现水液停聚,在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这是临床上行气与利水法并用理论依据之一。

(3)气能摄津:气的固摄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使体内津液保持一定的量,以维持津液代谢平衡。若气虚,固摄无力时,可致多汗、漏汗、多尿、遗尿等。

2、津液对气的作用: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元阳之气的蒸腾下,化而为所了,敷布于脏腑,发挥其滋养作用,以保证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此外,津也是气的载体之一,气无形而动,必须附着于有形之津液,才能存在体内,故说:“津能载气。”当津液大量外泄时,气也随之丧失,称为“气随津脱”,正如《金匮要略心典》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如暑病伤津耗气,不仅品渴喜饮,且气随津液外泄,导致气亦不足,而见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候。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来源相似,二者均属于阴,又能相互渗透转化,所以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

1、血对津液的关系

血液的清稀部分,若渗于脉外,与营气分离,便化为有濡润作用的汗、津液。血虚时,可出现津液不足的症状,如当大出血时,脉中血少,脉外津液大量渗入脉中,以补充血量之不足,可造成脉外津液的相对亏损,出现口干、咽干、尿少、皮肤干燥等症。所以有“夺血者无汗”之说。

2、津液对血的关系

津液与血者是从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中化生出来的,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渗入脉管中,与营气结合,便化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津液大量丧失如大汗、大吐大泻等症,可致脉外津液严重不足,血中的津液成分也分渗出脉外,使血液量减少,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的病变。所以又有“夺汗者无血”之说。

第三章 藏象学说——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章藏象学说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研究脏腑各自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还必须研究整体活动过程中脏腑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和相配合的规律。因此,必须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上来研究整体的生命活动。这对于认识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辩证施治均有重要意义。(一)脏与脏之间相互关系 1、心与肺 心肺同居膈上。心主行血,肺主气。肺气有贯心脉的作用,百脉又朝会于肺,肺心相佐,所以两者在生理上或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若血无气的推动,则血凝不行,成为瘀血;如气无血的运载,则气无所附,涣散消亡。因此,心肺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是气血正常运行的保证,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功能。在病理上肺气虚弱可致心血瘀阻;心气不足,心阳虚,致血行异常,也可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导致咳嗽、气促等症。 2、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且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依存和血液运行方面的相协同。心血靠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化生,而脾的转输功能又赖于心血来滋养。脾气健运,血液化生有源,心血充盈;心血充足,脾得濡养,脾气健运。血液在脉中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而不致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不致逸出脉外,心脾协同,血液运行正常。心与脾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若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源,致心血不足,临订可见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乏力、面色无华等症;若心气不足,血行无力,或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出现血行失常的病理状态,或见气虚血瘀,或见气虚失摄的出血现象。 3、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精神情志两方面。其一,肝藏血,心行之,心血充足,血脉充盈,肝有所藏,才能充分的挥其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血充足,疏泄正常,气血疏通,有助于心主血脉。其二,人的情志活动由心所主,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护精神情志的舒畅,所以心肝两脏功能密切相关。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可两两并存或相互引动,前者可出现以精神恍惚、情绪抑郁为主症的心肝气郁证,后者则出现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 4、心与肾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下者以上升为顺,在上者以下降为和。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这种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使心肾功能协调,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这种平衡遭到破坏时,常出现心肾不交,而可见心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梦交等症。 5、肺与脾 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气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和脾化生的水谷精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脾化生的水谷精气,有赖于肺的宣降运动以输布全身;而肺维持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气又依靠脾运化作用以生成。甩以说:“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 水液代谢:就肺脾而言,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使水液正常地输布与排泄,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能转输津液,散精于肺,有助于肺通调水道的功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 藏象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藏是指隐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表现于体外的现象。 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其功能类似于五脏,而形态却类似于六腑。 一、五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为脏,故有六脏之说。 (一)心 心居于胸中,两肺之间,隔膜之上,外有心包护卫。心为阳中之阳,在五行中属火,与小肠相表里。 1、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而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2)心藏神:是指心具有主宰和协调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功能。 2、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归属于心。

(2)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 (3)在志为喜:是指心脏与喜的情志有密切关系。 (4)在液为汗:是指心脏与汗液有密切关系。 附:心包络 心包络,又称心包 (二)肺 肺居胸中 1、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宣散卫气,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1)主气、司呼吸:肺为五脏中与气关系最密切的内脏。 (2)主宣发、肃降:是肺气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3)通调水道:肺的宣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4)朝百脉,主治节: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吐故纳新,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全身。 2、肺与体、窍、志、液的关系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体合皮是指全身的皮肤都归属于肺。(2)开窍于鼻:是指鼻与肺直接相通,是气出入肺的通道,鼻的通气和嗅觉都必须依赖于肺气的功能。 (3)在志为悲(忧):是指肺脏与悲或忧的情志有密切关系。 (4)在液为涕:是指鼻为肺之窍,肺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能从涕的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贯穿整个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表现于外的征象和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映象。藏是内在本质,象是外在反映,以此作为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 体内的内脏可以分三类: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 与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中医的五脏指的是人体的五个系统,包括脏器和功能,而不是脏器本身。 比如区别比较大的脾系统,中医中脾主运化,主统血,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它包含了整个功能系统,而不是现代医学中解剖的脾。

五脏的功能是化生贮藏精气(精气血津液),多为实体。有句话叫“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说的就是五脏藏的是精气而不是水谷排泄物之类的。中医的用字上很有讲究,这里的“满”形容的是精气盈满,“实”形容的是水谷充实,一个偏功能一个偏物质。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的作用是受盛和传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水谷,所以六腑的形态必须是中空的,这样才能储藏传送水谷。所以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除了“三焦”每个腑都有各自相表里的脏(表里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配偶,一个脏配一个腑),因为三焦是包罗全身脏腑的一个大腑,是全身的气道和水道,他是一个“孤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奇恒之腑的形态像腑,但功能上又内藏精气象脏,所以另立一类。其中“胆”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是因为它形态和功能与腑相近,且胆经与肝经络属,两者互为表里;但内藏的胆汁又不属于水谷,且没有传化水谷的功能,和腑又不一样。

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将人体分为五大体系,除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外,还有形体官窍。形体包含了皮、肉、筋、骨、脉,又称五体,官窍包含了耳、目、口、鼻、舌,又称五官。它们也分属五脏,具体如下图 哪里出了问题就找哪个脏解决问题,比如经常抽筋抽搐,是筋的问题就找肝;视力模糊看不清,是眼睛的问题也找肝。 中医结合阴阳,五行与脏腑,以功能特点为主再参考解剖结构,把脏腑细分阴阳五行。脏在内,功能偏静态,所以属性属阴属里;腑在外,功能偏动态,所以属性属阳属表(表里在中医应用中也包含了深浅的含义,病位在表相对较浅,病位在里相对较重)。至于每个脏分属五行,在后面单独介绍每个脏腑系统时会详细说明。

中医学“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功能活动。 一、脏腑的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详细描述了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脾主运化、主统血,肝主疏泄、主藏血,肾主水、主骨、生髓、通脑等。这些功能反映了脏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脏腑之间的关系 藏象学说阐述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等。这种表里关系体现了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三、脏腑与形体官窍的联结 藏象学说将脏腑与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描述了脏腑与五官、五体、五志等的关系。如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肾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等。这种联结关系说明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形体官窍的表现来推断。 四、脏腑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脏腑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同一性,即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季节变

化、昼夜更迭、地域差异等都会影响脏腑的功能状态。 五、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 藏象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外在表现,医生可以推测其内在脏腑的功能状态和病理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通过观察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脏腑的虚实寒热,进而进行辨证论治。 六、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 藏象学说强调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即阴阳平衡和表里相应的重要性。这种配合关系体现了人体内在脏腑与外在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藏象学说涵盖了脏腑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脏腑与形体官窍的联结、脏腑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以及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中医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 藏象的基本概念:藏,指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即征象、形象。所以,藏象是指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应于外的征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二、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是位于人体颅腔、胸腔和腹腔之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内脏器官的总称,是个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统一的综合概念,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性。 2、2、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输送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主血:心行血----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 心生血----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 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收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顺畅。 3、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是指心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 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的系统连属:心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血瘀阻则面色青紫; 心气不足则面白晦滞,心血亏少则面色苍白无华),开窍于舌(心气虚则舌淡白; 心阴虚则舌红绛;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在液为汗(心阴虚则盗汗;心气虚则自汗)。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1、主气: 主气主一身之气一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 主呼吸之气一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2、司呼吸: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3、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向外布散的作用。 ①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 ②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 ③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 4、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②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 5、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6朝百脉:全身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 7、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 肺的系统连属:肺在志为悲忧;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流黄浊涕;肺燥则鼻窍干燥)。 三、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脾气主升、主统血。 1、脾主运化: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2、脾气主升:指脾气以升为顺。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个方面。 3、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脾的系统连属:脾在志为思;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失健运则口淡无味,或口有甜味,食欲不振);在液为涎。 四、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 1、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表现为:调畅气机;助脾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条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 2、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肝的系统连属:肝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界应象。 脏腑的分类及特性 表2-1脏腑的分类表 分类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组成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共同的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多为受盛与传化水谷多为空腔性器官功能藏精气似脏形态多中空与形态特点实体性器官类脏 表里关系里表除胆外,无表里之配 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 (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五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成。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与贮藏精气。 一、心 (一)心的主要功能 1.主血脉主,有主持、管理之意;血指血液;脉指脉管,是人体血液运行的通道,被称为“血之府”。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2.主神明又称心藏神。神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亦即主宰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理活动主要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心主神明即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生理活动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作用,而其功能的正常与否,则可通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来体现。 (二)心的生理特征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喜通明。心为阳脏,是因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心喜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三)心的系统联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指血脉。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在心脏的主导作用下,血可循脉而运于全身。华有荣华、光彩之意。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全身气血皆可上注于面,所以面部色泽变化可反映心的气血盛衰。 2.在窍为舌心在窍为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心与舌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结构上,心经的别络,联系到舌。 3.在液为汗汗液,是体内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从皮肤汗孔(玄府)排出的液体。心之液为汗,是指心与汗有密切关系。 4.在志为喜喜,即喜欢,喜悦。心在志为喜,指心的功能与情志活动的喜有关。 5.与夏气相通应在五脏与天地自然的相应关系中,心为太阳中之太阳,为火脏,

第三章藏象学说第一节脏腑

第三章藏象学说第一节脏腑 第一节脏腑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

第三章 藏象学说——心

第三章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概述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即通过解剖分析的直接观察方法,认识脏腑的形态和功能,又运用哲学思维以整体观的方法认识脏腑的生命活动规律,因此,中医学的脏腑,不仅是形态学结构的脏器,而且是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生理病理学系统。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所以说,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藏象学说研究的对象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的特点可分为三类: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水谷糟粕。《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此即对脏腑功能总的概括。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是“藏而不泻”,类似于脏,故称奇恒之腑。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已形成了独特理论——经络学说。 精、气、血、津液、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生命活动总的体现。它们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因此,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 人体各组成部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为用,代谢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联结成有机整体。五脏,代表人体的五个生理系统。肝系统(肝、胆、筋、目、爪),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脾系统(脾、胃、肉、口、唇)、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发)这五个系统相互之间通过经脉的络属沟通和气血的流贯相互联系,五脏功能的协调共济,相互为用,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保证,这就是藏象学说整体观的具体体现。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体不仅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统一 性。人赖自然环境以生存,人的生命活动必然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机体对自然环

藏 象 学 说

藏象学说 第一节概论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一、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一、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脏腑:内脏的总称。 五脏:化生和储藏精气,包括心、肝、 脾、肺、肾。 六腑: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包括小肠、 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多具有藏的功能,包括胆、 脉、脑、髓、骨、女子胞。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二)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第二节脏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主神志、与小肠相表里。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2)心主神志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即心主 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狭义: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生理: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病理:失眠、多梦、健忘、精神不振、谵妄、昏迷等。 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关系密切。 2. 系统连属 (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喜”有关。(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血脉都属于心,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的盛衰。 (3)心开窍于舌:指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通过对舌的观察,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 (4)心在液为汗:“血汗同源”。(二)肺的生理与病理 位置: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肺分为左、右肺,左肺有二叶,右肺有三叶,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主要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 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1.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主气主一身之气—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 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司呼吸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生理:呼吸通畅,均匀,卫外能力强。 病理:呼吸气短,喘促,易外感。 (2)主宣发 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布散的作用 ①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 ②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 ③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 (3)主肃降 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②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 出体外; 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 (4)通调水道 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宣发: 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精微部分向上、向外输布,外达全身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 肃降: 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以濡润之,并将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下达于肾,生成尿液,排出体外。 外邪袭肺,肺失宣发,可致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出现无汗、全身水肿等症。 内伤及肺,肺失肃降,可致水液不能下输其他脏腑,浊液不能正常布散,泵而为痰饮水湿; 水饮蕴积胸中,阻塞气道,则影响气体交换,一般都有咳喘痰多的表现,甚则不能平卧。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致全身水肿,并能影响他脏的功能。清·唐容川《血证论》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5)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 指全身的血脉都会聚于肺,经肺 呼吸、宣降进行气体交换后输送全身。 功能:助心行血。 主治节: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功能:①肺司呼吸,调节气体交换; ②调节气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 ③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运; ④调节水液代谢。 2. 系统连属

中医理论:“藏象学说”,很全面,建议收藏下来慢慢看

中医理论:“藏象学说”,很全面,建议收藏下来慢慢看 藏象 藏象学说是主要借助以“象”测“藏”的司外揣内等方法,在研究人体各脏腑形态结构的基础上,以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联系为中心,结合研究脏腑与形、窍、志、液及外环境关系的学说。 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主要是指内在脏腑与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也涉及内在脏腑的解剖形象及其通应的自然界的物象。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内经》对藏象的界定,主要着眼于脏腑的生理功能和与之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形体官窍、自然界物象等。明·张介宾《类经》注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可见,“藏”,指居藏于体内的脏器,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象”,主要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也涉及内在脏腑的解剖形象及其通应的自然界的物象。其中,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故藏象一词,既揭示了人体内在脏腑与外观形象之间的有机联系,又客观地反映了中医学“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即通过观察外在征象来研究内在脏腑的活动规律,认识其本质。诚如《灵枢·本藏》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藏象学说包括内容: “藏”即在内之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即象征和形象。所谓“藏象”就是指人体内在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机体外部的象征,而这种象征客观的反映了脏腑机能变化,从而作为推论或判断

第三章 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

第三章藏象学说 第三节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其能量来源于精、气、血、津液;同时,精、气、血、津液等的生成和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精、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本节主要介绍精、气、血、津液及其相互关系。 一、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则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中医学的精有多种含义。精的本始含义,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二八……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此称为狭义之精,是中医学精概念产生的始基。从精化、精微之意的角度出发,人体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物质,均属于精的广义范畴。一般说来,精概念的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并不包含血、津液及髓。 (二)精的生成及其生理功能 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 1、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古人通过对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和体验,认识到男女生殖之精的结合则能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个体。因而将父母遗传之生命物质谓之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古人通过对饮食水谷消化吸收乃至糟粕排泄过程的观察,认识到人体必须吸收饮食物中精华物质才能得以维持生命。脾气升运,变饮食水谷为水谷之精,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称后天之精。 人体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气虽然来源有异,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需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则必需“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泉不绝。先天与后天精气相辅相成,同归于肾,在肾中密切结合而组成肾中精气。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肾中精气的盛衰盈亏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壮、老、已,肾精衰少与某些先天性疾病、生长发育不良、生殖功能低下和衰老密切相关。 生理上,精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生,也是脏腑生理功能的激发和推动力。病理上,精亏则生长发育迟缓,脏腑柔弱,功能活动减退;同时,脏腑功能不足,精气化生无力,又会使精气进一步亏耗。因此,精是生命的起始、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物质,是机体脏腑及其功能的物质基础,也是生命形成、维持的基本力量。 二、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之一。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构成人体之气,一般有两种变化形式:一种是已聚而成形的,如人身的脏腑、形体等;另一种是呈弥漫状态流动不息的气,如元气、宗气等。本节重点阐述后者。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必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生命活动。

中医护理学藏象

第二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第三章藏象 重点难点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征象;藏象学说,就是通过考察人体外在的生理、病理现象,以了解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人体内脏根据其生理特点,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脏,即肝、心、脾、肺、肾,合称为五脏,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此外,还有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奇恒之腑的形态大多为中空而似腑,但生理特点却为贮藏精气而似脏; 二、五脏 一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五行属火,与小肠、脉、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对整个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故称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藏神;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具有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从而保证全身组织得到血液濡养的作用; 2心藏神:是指心具有主司全身脏腑体窍等组织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情志等心理活动的作用; 2.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在窍为舌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 二肺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五行属金,与大肠、皮、鼻等构成肺系统;肺有“华盖”、“娇脏”之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和朝百脉;肺气的运动主要表现为宣、降两种形式; 1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其他交换的作用; 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具有主持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3肺通调水道:是指肺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浊吸清,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宣降运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再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主治节是指非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等作用,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2.肺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藏象学说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藏象学说 1,什么是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基本概念: 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与自然界相通的事物和现象。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 ; 象,是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与比象。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 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某些病理现象与相应的脏腑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调整某些脏腑的功能,又往往可使病理反应消失,因而分析这些病理现象与治疗效应的对应关系,即可以反证机体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 3,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两方面 脏与腑是一个统一整体: 心与小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相表里; 脾与胃相表里; 肝与胆相表里; 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脏与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 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 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肉,开窍于口 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 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及二阴 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称为“五神脏”。

中医藏象学说重点总结

中医藏象学说重点总结 1.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 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2.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3.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 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4.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5。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 6。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 心主血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 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的舒缩,使脉

道通利,血流通畅。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 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7。心的生理特性 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生理上心脏必须保持强大的阳气,才能温运血脉,振奋精神,温煦周身。 ②心气下降 心火在心阴的牵制下合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8。肺的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三章藏象学说——六腑

第三章藏象学说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一)胆 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胆呈囊形,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 相连。胆与肝是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胆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生成于肝脏,味苦,呈黄绿色,贮存于胆,在消化食物过程中由 肝气的疏泄作用向小肠排泄,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胆汁由肝产生, 为清净精微之液,故《灵枢-本输》说:“胆者,中精之府。” 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肝胆的功能正常,有助于胆汁的正常排泄,脾胃的运化功能亦健旺。若肝胆功能失常,则胆汁的排泄不利,从而出现胸胁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便溏等症;胆汁上逆,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若湿蕴结肝胆,以致胆汗外溢于肌肤,可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的黄疸症。 2、主决断: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其决断意义有二:一是指正常的决断能力,亦即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运作;二是指准确,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因此《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附于肝,肝胆相为表里,两者功能相互协调,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注释说:“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胆气豪壮者,剧烈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较小,且恢复也较快;若胆气虚弱则可见胆怯怕事,或数谋略而不能决,善恐易惊,失眠多梦等。 (二)胃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胃又 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分;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与脾由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相互络属,相为表里。胃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受纳、腐熟食物: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 初步消化, 变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食道容纳于胃,须有一定时间停留及经胃的初 步消化,故胃有“水谷之海”、“太仓”之称。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赖于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水谷经胃的腐熟,成为食糜,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若胃的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失常,可能出现胃脘胀痛、纳呆厌食、嗳腐食积,或多食善饥等症。 2、主通降,以降为和:能降是指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 熟后,下行 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与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密切配合,以完成其通降传导作用。胃的通降是受纳的前提条件,若胃失通降,不仅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上蒸出现口臭;若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症。 (三)小肠 小肠位于腹中,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小肠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精微,下传其糟粕的重要脏器,小肠与心由手太阳经与手少阴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其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 1、主受盛和化物: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具有彻底消化、化生精微之意。

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一节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名词解释: 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脏腑显现于外的形象,也就是指人体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所反映在外部的现象。 第二节脏腑 名词解释: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靠心气。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即心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脾主运化水谷: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后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脾主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多余或者含浊的水液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的功能。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有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 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化特点是以上升为主,即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三、问答题或叙述题: 何谓肺主宣发?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其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⑴排出体内的浊气; ⑵将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外达皮毛;⑶宣散卫气,调节腠理。 何谓肺主肃降?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其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⑴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⑵将清气和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⑶肃清肺和呼吸道。 何谓脾主运化?请叙述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 答:脾主运化: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运输送至全身的功能。包括两方面: ⑴运化水谷: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后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⑵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多余或者含浊的水液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与书上概念略有不同) 脾失健运(水谷、水液两方面)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表现为腹胀、便溏、完谷不化、食欲不振等;由于气血化生不足,可表现为倦怠、消瘦等。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则可致水液不布散而停滞体内,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或发生水肿。 人体的消化功能为什么与肝、脾两脏有关? 答: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虽然由脾胃来完成,而脾胃之气的升降,靠肝主疏泄的调节作用。同时肝分泌胆汁,排泄胆汁,亦有助于消化作用。脾主运行,能运化水谷。饮食入胃后,虽然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消化,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作用,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布散全身。所以,人体的消化功能与肝脾有关。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肝主疏泄表现在以下方面: ⑴协调气血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得以正常运行。 ⑵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保持脾胃升降协调;肝的疏泄还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帮助脾胃对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 ⑶调节精神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⑷调理冲任二脉:肝的疏泄影响冲脉和任脉的通利协调。 叙述“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及其两者互相的关系。 答:肾中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后天

中南大学中医学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复习(全)背过即考过.doc

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Z 腑 五脏(心,肺,脾,肝,肾)为实质性脏器;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空有腔;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生理功能: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藏象学说主要内容 1. 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2. 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 藏象学说主要特点 1. 以五脏为屮心的整体观: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2. 从彖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位置:胸腔之中,膈膜之上,心包络卫护于外。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君 主之官”与小肠相表里(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1. 心主血脉 1) 主血:心脏主管人体屮所有的血液。包括主生血和主行血两大方面 主生血:心脏将营气和津液的混合物蒸化变化为红色的血液 主行血:心脏主管推动运行全身的血液.心气是血液运行的主要动力,血液运行的基本前提: 心气充沛——心脏提供充足的推动力.脉道通利——脉道通畅与完整,血液充盈一一血液 量充足 2) 主脉:心脏主管全身的血脉。包括心主合脉和心气资生脉气两大方面。 心合脉:心脏与全身的血脉相互吻合连通。心气资生脉气:心气能够资助产生脉气。(脉气来 源于心气)气旺盛 --------------- 脉气旺盛,心气不足 --------- 脉气不足,心气旺盛 --------- 心动 (脉动)正常 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川流不息,循环无端,类似现代医学循环系统。 2. 心主神明(心藏木申) 广义上的神;“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狭义上 的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一一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伤心” 心一一脉,脉象——心脏(主血脉,主神志,主温煦) 心 面,面色、表情---心脏(主血脉、神志、温煦) 4)窍:舌质色泽、味觉、语言表达 -------- 匚、脏(同上) 5)液:心在液为汗,汗为心之液。心一一汗 相傅之官-肺脏 位置:胸腔Z 屮,膈膜Z 上,左二右三。魄Z 处、气Z 主、五行属金,“相傅Z 官”,“华盖”, “娇脏”与大肠相表里(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 主呼吸之气:肺脏主管呼出体内浊气,吸入自然之清气,完成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 主一身Z 气:肺主一身Z 气的生成和运行。肺主宗气的生成影响着一身Z 气的生成。 肺气的运动推动并调节着一身之气的运行。 2)主宣发肃降 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心的主要系统连属: 1) 志:心在志为喜,喜为心之志。 2) 体:心在体合脉,脉为心Z 体。 3)华:心其华在而,而为心Z 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