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1

《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天,草原上要举行运动会,第一项田径项目是竞走,参赛运动员是喜羊羊与懒羊羊,懒羊羊走长方形

的路线,喜羊羊走正方形的路线。都走一圈,看谁走的快?懒羊羊说:“不合理,我走的路多,喜羊羊走的路短。”

(大家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委,看看懒羊羊提的要求合理吗?

引导:喜羊羊和懒羊羊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喜羊羊和懒羊羊走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揭题:你们真聪明!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提问:他俩所走的路程到底怎么算呢?

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长方形,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再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短边。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请同学们动手量出所需的数据,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2、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说教师板书。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三种:

(板书)

(1)6+4+6+4=20(厘米)周长=长+宽+长+宽

(2)6×2+4×2=20(厘米)周长=长×2+宽×2

(3)(6+4)×2=20(厘)周长=(长+宽)×2

3、提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4、请同学们再拿出手中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再在练习本上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两种:(板书)

(1)5+5+5+5=20(厘米)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2)5×4=20(厘米)边长×4=周长

提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提问: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边长)。

5、提问:懒羊羊也用尺子量出了长方形草坪的长是12米,宽是6米,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草坪的周长是多少?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

6、解决了懒羊羊的问题,那我们就来帮助喜羊羊算出他所走的路程吧!他也量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9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

7、同学们比较一下谁走的路长?(一样长)

8、谈话:原来,他们俩走得一样多,经过科学地计算,懒羊羊心服口服了,他们不再吵了,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

三、巩固练习

1、请你量出需要的数据,并计算它的周长。

2、如果绕篮球场走一圈,要走多少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3、试一试:正方形的手帕的边长使25厘米,他的周长是多少?

它的周长是100厘米。

4、想想做做。

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四、拓展延伸:

课下练习:

一根长24米的绳子

(1)围成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2)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是9米,宽是几米?

想一想:如果长不是9米,还能围成哪些长是整数米的长方形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围成的图形)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的问题,只要我们去认真观察,去仔细发现,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干份

2、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教师展示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猜出是:日历。指名说说日历有什么作用呢?

师:日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月、小月的认识

(1)师:(出示2004年的年历)同学们从这张年历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日子(学生回答)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不同年份的年历,请同学们结合手中的年历,填出每个月的天数。(学生填表)

(2)请3名学生拿上来展示,并说出每个月的天数。师:从你们的表中可以看出各月天数有哪几种情况?(学生回答,师板书:31天、30天、28天、29天)

(3)师:(展示课件)我也收集了近十年的每月的天数,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统计表,你发现些什么?(小组讨论,把讨论的情况写在纸上)

(4)小组代表发言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展示概念课件:大小月概念(一个月31天叫大月,一个月有30天叫小月)。

(6)小组活动:说一说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

2、闰年、平年认识

(1)师:同学们,大小月中怎么没有2月呢?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给出的1995——2004近十年2月是多少天?(28天、29天)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2)猜测:1994年、1993年、2005年、2006年的'2月有多少天?

(课件展示万年历进行验正)

(3)教师展示闰年、平年概念课件,揭示什么叫平年、闰年。

师: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主要是看哪一个月的天数呢?(2月)

(4)质疑:刚才我们知道了2月的天数在四年里有3年是28天,1年是29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师:同学们随便说出几个年份,让老师说出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出2月是多少天。

(5)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判断的吗?讲解求闰年的方法(教师展示课件)。

反馈练习:给出1949年、1997年、1999年、2008年年份让学生分小组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说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6)师:同学们会判断平闰年了,但知道闰年、平年是怎么来的呢?(教师展示课件讲解平闰年的来历)

(7)师:我们知道了闰年、平年的来历,那么一般多少年闰一年呢?(4年)为什么又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说法呢?(展示课件说明)

3、大小月的记忆方法

(1)师:怎样熟记大月、小月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左手并握成拳头。师展示课件:拳头记忆法。

(2)速记儿歌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天,闰年二是二十九,平年二月二十八?quot;(老师对"腊"字说明,请学生齐念)

(三)形成应用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解了大月、小月、闰年、平年的知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大家理解没有,我们来做小游戏好吗?

1、拖水果(判断大小月)

利用课件展示,请同学们完成。

2、做做小侦探(一个罪犯经过整容,拿着一张1979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准备出关,可还是被警察一眼识破,这是为什么?)

3、判断平年闰年,让学生到电脑前输入不同年二月的天数。

4、(分组讨论完成)小星的故事(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刚好是两个月,是哪两个月呢?如果是61天呢?60天呢?59天呢?)

(四)实践操作

教师给出2005年一月日历,请学生利用学具制作一张2005年二月的日历,全班交流。

(五)情感激励,总结评价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你认为各位小朋友学习得怎么样,哪位同学最棒?你将给他几颗星呢?请你评一评?

(六)板书设计(略)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自主探索出“一个数与0相乘得0”。

2、经历探索乘数中间月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你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今天有3只小猫去钓鱼,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探索“0和一个数相乘得几”

⑴出示小猫钓鱼场景图

问:(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看出来的?)“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可以怎样列式?

⑵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⑶问:你能改写乘乘法算式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个0相加等于0,改写乘乘法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⑷想一想:0×7= 8×0=

师小结:0和乘号在一起就是一颗炸弹,谁和他们遇上了谁就会等于0,因此我们这样说: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让学生说一遍给你的同桌听听

指名口答。

问:你还能说出几个类似的算式吗?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2、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⑴出示看台图

问:这个看台一共有几排?每排有几个座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求出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

⑵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⑶一个看台102个座位,学校体育馆有4个这样的看台,估计一下,学校体育馆大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小组交流,并说说估计的方法。

⑷算一算,到底有几个座位?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⑸班级交流评讲。

问:积的十位上的0十位怎样得到的?与刚才估算的结果接近吗?

⑹试一试:104×4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1

在书上计算,同桌检查计算结果并改正。

2、想想做做2

独立完成在书上,做完后小组里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3

独立检查,在书上订正,然后全班交流。展台展示书上习题中错误所在,分析错误成因然后问:你认为做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最容易发生哪些错误?怎样避免这些错误?

4、想想做做5

看图说一说,4个书架各有多少本书?你有什么发现?你能估计4个书架大约一共有多少本书?说说你的估计理由。

5、想想做做6

谈话: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将学生提出问题板书出来,要求学生选择问题并解决。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想想做做4

0乘任何数都得0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不是难题,可简化过程,强化结果让学生牢记。

关于0的乘法强调数位,那一位上乘的鸡写在哪一位上,有0一定要写,如进位要和这一位的积相加。

强化竖式的对齐,这样会有利于计算的正确。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题

(1)、17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可以装()盘,还剩()个。

(2)、每盒饮料4元,19元能买()盒,还剩()元。

看来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例5)

师:同学们,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划船

师: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师: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点不明白,谁能帮帮老师?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师:哦,谢谢你,解释的很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师:那这里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找到了吗?

生:问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你找的很对,你能帮老师解释一下这里的至少吗?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哦,就是最少要租几条船?现在谁能完整的说说这道题目?

生: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如果有6人去划船,每条船安排1人,需要几条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条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师:那我们这里每条船上应该安排几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满,也就是坐4人

现在请你用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展示:我用了4个圆来代替4个人,共用了5条船还余两个人。

生2展示:我用一个大圆代替一条船,直接往里面写4,就代表坐了4人,还余下2人。

生3展示:我用竖式算的,22个人,每条船坐5人,坐了20人,还余下2人。

师:谢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解决方法!现在你们能根据她的方法来列算式吗?

生:22÷4=5(条)……2(人)师:为什么用除法?生:因为四个四个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四,所以用除法?

现在我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要租几条船?生1:5条生2:6条

师: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那么余下的2人应该怎么办?

生1:余下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生2:我也认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条船!

师小结:余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让你去,你乐意吗?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条船!所以我们要用5+1=6(条)

2、运菠萝

师:划船划累了,你口渴了吗?王叔叔为我们准备了菠萝,谁能读一下?

生读题。

生自由列算式!

学生展示:27÷8=3(次)……3(箱)3+1=4(次)

师:为什么要加1?生:因为剩下的3箱还得单独再运一次。

师小结:像这种处理余数时,给商加1,我们称为进一法。

3、买面包

师:同学们,王叔叔还给我们准备了肉松面包。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面包3元一个。

师:出示问题。我拿10元钱最多能买几个?请你列出算式并说说理由生:10÷3=3(个)……1(元)因为剩下的1元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像这样余数对商没有影响,直接去掉了,我们称为去尾法。

4、对比总结

划船和买面包这两种情况对余数的处理相同吗?为什么?

生:因为划船的余下的2人也得去,而余下的1元却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小结:也就是这两个是不同的实际问题,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处理余数。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说明理由)

李阿姨缝制上衣,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38个扣子可以钉几件上衣?

38÷7=5(件)……3(个)

5+1=6(件)

答:38个扣子可以钉6件上衣。()

2、下面各题是选“去尾法”还是“进一法”

(1)做一张床单需要2米布,7米布最多做几张床单?()

(2)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3、旋转木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几次?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生1:我知道了对余数的处理有“进一法”和“去尾法”

生2:我知道了处理余数时要考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22÷4=5(条)……2(人)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1 《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天,草原上要举行运动会,第一项田径项目是竞走,参赛运动员是喜羊羊与懒羊羊,懒羊羊走长方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游戏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24个数学趣味游戏教学设计汇编 【游戏题】1 物体的规律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孩子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 ①孩子分组操作材料:a铺地砖b串彩链c围围墙d排排队 ②花片 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孩子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孩子分组操作。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孩子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b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炮弹玩具,让孩子按颜色及节数按规律排序。 c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孩子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d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孩子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2.自主探索活动内容的交流:

(1)取分组活动的内容若干,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引导孩子想出不同的排法,请孩子排一排,教师强调规律性。 3.针对孩子的疑惑进行讨论。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数量等多种特征排序。 (三)出示三张大卡片,引导孩子发现并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第一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第二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第三张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评析: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图形排序的规律。这是对孩子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 (四)让孩子自取不同颜色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五)欣赏黑白序列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孩子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 【游戏题】2 5以内的序数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火车车厢,引导孩子观察: (1)火车有几节车厢,邀请小动物坐上火车。 (2)从前后不同的方位说一说:小动物坐第几节车厢? 2、孩子操作:按教师指令的要求,邀请小动物坐火车郊游。 游戏:开火车:听指令,请乘客下车。 3、孩子跑组活动: (1)、小树排队:提供5棵高矮不一的小树排队,并用数字卡片标上序号。 (2)、串珠子:提供5粒不同颜色的珠子,孩子串好珠子后记录珠子的序号。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5篇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5篇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篇1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探索规律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探索规律 找规律填数活动内容:找规律填数活动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活动难点: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活动准备: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 课前谈话,感知规律:师:今天在这里上课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预设:学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座位进行了调整)师: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寻找规律: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师: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师: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 1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体”。 谁能说说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2.探 究规律:师:看到这三组排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每组 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两端的物体数目中间的物体数目夹子手帕兔子蘑菇木桩篱笆你 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 手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 关系。 3.集体交流: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 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 体多1。 1.列举规律:师: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2.应用 规律:(1)基本练习:①出示一组排列。 填空:两端的物体是(),中间的物体是(),()比()多1个。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教案名称:探索数字世界的趣味数学 授课班级:三年级 学科:数学 授课时间:2课时 授课目标: 1.能够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理解千百十个位数的含义。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和排序。 3.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具准备: 1.数字卡片:写有0-9的数字卡片,每个数字卡片一张。 2.计数棒:用于计数和排序的工具。 3.丝带:用于绑在计数棒上,以便进行排序时的标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和数位 1.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1张数字卡片,要求学生快速说出数字,并写在黑板上。 2.学习(15分钟) (1)数位的含义:老师出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字卡片,让学生猜测数字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的位数含义。

(2)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老师出示一个两位数的数字卡片,让学生 一起读出数字,并请学生写出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 3.练习(15分钟) (1)读数字:老师出示一些两位数的数字卡片,学生读出数字,并 写在黑板上。 (2)写数字:老师读出一些两位数的数字,学生写出这些数字。 (3)确认答案: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4.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并强调数字的位数含义。 第二课时:玩转数字的排序和计数 1.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5张数字卡片,让学生从小到大排序,并将计数棒绑上丝带,按照排序的顺序放好。 2.探索(15分钟) (1)排序游戏:老师将计数棒上的数字打乱顺序,学生根据数字大 小重新排序,使用丝带标记排序的顺序。 (2)背后数字:老师改变数字卡片的顺序,只给学生看背后的数字,让学生按照数字大小重新排序计数棒。 3.巩固(15分钟)

(完整)三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完整)三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目标 本教案旨在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提高三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 参与度,并巩固他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教学内容 活动一:数学物理馆参观 学生们将参观本地的数学物理馆,通过实际观察和互动展示, 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参观中,老师将引导学生观察和探 索各种数学原理和现象,例如光学、力学和几何等。 活动二:趣味数学游戏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分为小组,进行各种趣味数学游戏。游 戏旨在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和团队意识。一些游戏的例子包括数独、数学迷宫和数学小测验等。

活动三:数学拼图大赛 学生们将参加一场数学拼图大赛,比拼他们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拼图题目将涉及各个数学领域,包括数列、计算、几何和逻辑等。这个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巩固数学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 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活动四:数学绘画比赛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使用数学概念和技巧,创作一幅数学相 关的绘画作品。绘画可以涉及几何图形、图表分析或数学公式等。 这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 教学方法 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探索式研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主动探索数学原理 和现象。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竞赛形式: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 创造性活动:通过绘画比赛等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评估 本教案将进行以下形式的教学评估: - 参观反思:学生将撰写一篇参观反思报告,记录他们在数学物理馆参观中的研究收获和体会。 - 游戏总结: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在趣味数学游戏中的表现和研究心得。 - 拼图比赛评分:根据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进行数学拼图比赛的评分。 - 绘画比赛评选:评委将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选,并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教学资源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游戏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游戏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24个数学趣味游戏教学设计汇编 【游戏题】1 物体的规律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孩子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 ①孩子分组操作材料:a铺地砖b串彩链c围围墙d排排队 ②花片 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孩子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孩子分组操作。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孩子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b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炮弹玩具,让孩子按颜色及节数按规律排序。 c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孩子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d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孩子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2.自主探索活动内容的交流: (1)取分组活动的内容若干,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引导孩子想出不同的排法,请孩子排一排,教师强调规律性。 3.针对孩子的疑惑进行讨论。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数

量等多种特征排序。 (三)出示三张大卡片,引导孩子发现并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第一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第二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第三张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评析: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图形排序的规律。这是对孩子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 (四)让孩子自取不同颜色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五)欣赏黑白序列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孩子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 【游戏题】2 5以内的序数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火车车厢,引导孩子观察: (1)火车有几节车厢,邀请小动物坐上火车。 (2)从前后不同的方位说一说:小动物坐第几节车厢? 2、孩子操作:按教师指令的要求,邀请小动物坐火车郊游。 游戏:开火车:听指令,请乘客下车。 3、孩子跑组活动: (1)、小树排队:提供5棵高矮不一的小树排队,并用数字卡片标上序号。 (2)、串珠子:提供5粒不同颜色的珠子,孩子串好珠子后记录珠子的序号。 (3)送小动物住新房:根据卡片的要求,把动物送回家。 【游戏题】3 序列推算题 在50年代早期,史威兹(BryanThwaites)担任教师时,要学生计算一组序列,其规则为:当某数是偶数时,将该数除以2;若是奇数,则先乘3再加1。 举个例子,如果给定的起始数字是7,则其后的几个数推导如下:7奇数→7×3+1=22 22偶数→22÷2=11

三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乐趣;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活动名册和学生奖状; 2.活动所需材料:计数器、钱币模型、计算器、数学拼图、答题卡等。 活动一:数学寻宝 活动过程: 1.将教室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一名队长,给每个小组一份密封的信封。 2.在教室各处隐藏不同数学题的纸条,每个题目都给出了下一个题目 的线索。 3.学生根据线索解答题目,找到下一个题目所在的地点。 4.每个小组在找到最后一个题目后,解答最后一个题目,得出一个数字。 5.小组队长将数字写在答题卡上,交给老师。 6.完成寻宝的小组将获得奖状,并进行表彰。 活动二:数学拼图比赛

活动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份数学拼图。 2.老师宣布比赛开始,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数学拼图。 3.第一个完成的小组将得到奖状并进行表彰。 4.根据完成数学拼图所用时间的最短小组,给予特别奖励。 活动三:数学运算挑战 活动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位队长,每个小组一台计算器。 2.老师出一道难度适中的数学运算题,例如:24÷6+2x3=?。 3.每个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计算器计算,并将结果告知队长。 4.队长汇总每个成员的答案,计算最终结果。 5.第一个计算出正确答案的小组将得到奖状并进行表彰。 活动四:数学商店角色扮演 活动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份钱币模型和计算器。 2.老师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数学商店,每个小组成为商店的店员。 3.老师给每个小组一张表和一份商品清单,清单上列出了不同商品的价格。 4.学生角色扮演店员和顾客,用钱币模型和计算器进行商品买卖。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内容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为了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的效果,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小学趣味数学教 学内容。这些内容既能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会数学,又能增强学生对数 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案内容 1. 数学游戏:数学接龙 数学接龙是一种简单而又有趣的数学游戏,适合小学一、二年级的 学生。游戏的规则是,从一个给定的数字开始,每个学生要依次说出 一个与上一个数字相邻的数字。比如,如果第一个数字是2,下一个学生可以说3或者1。通过这个游戏,学生既可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又能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数学拼图:形状拼图 形状拼图是一种有趣的数学拼图游戏,适合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游戏的目标是将给定的形状拼成指定的图案。学生需要通过不同形状 的组合和移动,找到正确的方法来完成拼图。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学生 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数学竞赛:快速计算比赛 快速计算比赛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数学竞赛活动,适合小学五、六年 级的学生。比赛的规则是,出题者快速提问一系列的数学题目,学生 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计算出答案。比赛分为多个轮次,最后得分 最高的学生获胜。这个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注意力和速度。 4. 数学实验:建造桥梁 建造桥梁是一种有趣的数学实验活动,适合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使用纸板和胶水等材料建造一座稳固的桥梁。 他们需要考虑到桥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因素,以确保桥梁能够承 受一定的重量。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桥梁的结构和原理,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数学绘画:几何画作 几何画作是一种有趣的数学绘画活动,适合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使用几何图形和线条来构建画作,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美术技能 和数学思维。他们可以使用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 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这个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几何方面 的理解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的趣味数学教学内容,我们的教学目标可以总结如下: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

三年级下趣味数学教案模板

三年级下趣味数学教案模板 三年级下趣味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12÷ 4= 8÷ 2= 14÷ 7= 24÷ 6= 36÷ 6= 18÷ 9= 16÷ 4= 20÷ 5= 35÷ 5= 15÷ 3= 64÷ 8= 72÷ 9= 2、口答: (1)80里面有几个十?400里面有几个百? (2)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二、亲身实践,学习新知 1.谈话:刚才我们复习的是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主题图(把主题图的124箱改为120箱) 教师:观察主题图,根据主题图中的已知条件,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把已知条件和所提问题用笔写在课堂本上。(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绝已知条件,自己编写应用题,懂得应用题的结构和运算方法。) 3.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教师:要求赵大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么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注意思考的过程可多让学生说)。 (2)600箱货物王叔叔只运了3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要求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你想怎样计算,请在小组里讨论。 小结: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百。 (3)240箱货物,李阿姨运了3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要求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寓教于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应用题的趣味教学方法教案

寓教于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连除应用题的趣味教学方法教 案。 一、教案背景: 这次教学活动是专门为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学习打造的。我们希望在教学当中能够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数学智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应用题的解法原则和方法 2、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引入故事题材 为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和了解课题,我们会以故事的形式来引入连除应用题。 比如说:“小明有300元钱,他要买30块钱一件的衬衫,每一次只能买5件,问他最多能买几件?”这样的故事情节既让学生明确掌握题目,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和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拓展多种解法 为了培养学生动脑解题,我们会通过讲解不同的解法,如逆向思维、画图法、模拟模型等,来跟学生探讨更多的解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使学生对解题方式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做游戏小测验 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我们会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难度的小游戏测验。这既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娱乐,又能发散思维,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充分参与之后,学习效果和兴趣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生们不是只会单纯地背乘除法公式,而是真正理解了公式的真正含义,并可以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鲜明的场景感、生动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了教学有效性,是一门难得且需要多加推广的趣味数学教育。 结语: 趣味教育注重在有趣的情境中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不仅更容易的吸收知识,而且对于积极性的燃起是至关重要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4篇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4篇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习

1、观察第2页的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六、布置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找到位置 学看路线图说出路线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趣味数学》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趣味数学》 让数学变得有趣起来!这是本教材的初衷。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它也可以是充满趣味和创意的。本教材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和问题,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希望本教材能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份有益补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享受数学的乐趣。 第一课蚂蚁爬绳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计算蚂蚁爬绳的时间。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动手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实验,观察蚂蚁爬绳的过程,从而得出结论。这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精神。 第二课 XXX吃了几个山桃 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和乘除法。但是,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题意,正确地推理

出答案。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课小熊开店 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货币的概念,计算出小熊开店的收入和支出。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货币运算,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课 XXX师徒摘桃子 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分组、分类和计数的方法,计算出XXX师徒摘的桃子数量。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学 会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第五课智斗XXX 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一些数学技巧,如列方程式和解方程式,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第六课数字之间的故事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孩子们思考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这个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第七课老寿星故事 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一些数学知识,如年龄计算和时间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第八课小马虎故事 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第九课请示国王

三年级上数学趣题教案

三年级上数学趣题教案 贡井区志愿导学教师潘朝霞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 2、经过充分的分析和思考,运用基础知识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问题,并完整口述思路。 3、体会数学趣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 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巧妙解决问题。 活动难点:准确理解题意,充分分析和思考。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3个同学同时唱一首歌要3分钟,100个小朋友同时唱这首歌要几分钟呢?

生活中常有一些妙趣横生、带有智力测试性质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较复杂的计算,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来解决,而常常需要孩子们的灵感、技巧和机智获得答案。板书:数学趣题 对于趣味问题,首先要读懂题意,然后要经过充分的分析和思考,运用基础知识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 二、探究趣题 1、学习例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 (1)自己读题、思考 (2)学生汇报、理清思路 板书:每天长大一倍说明第二天的身长是第一天身长的2倍。 (3)列式20÷2÷2=5(厘米)30-1-1=28(天) (4)第27天的身长是多少厘米怎样解决呢 2、练习 (1)、有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10天可以把整个池塘全部遮住,问睡莲要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多少天?

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 (2)、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能长到36厘米,问长到9厘米时要用几天? (3)、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15天能长到4厘米。问要长到32厘米共要多少天? 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 3、学习例2:小猫要把15条鱼分成数量不相等的4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条鱼? 4、 (1)自己读题、思考“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条鱼”是什么意思? (2)学生汇报、理清思路 板书: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条鱼,那么另外几堆就放最少的鱼。 (3)列式15-1-2-3=9(条) (4)如果要把15条鱼分成数量不相等的5堆呢怎样解决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教案 简单的算式谜

——简单的算式谜 【教学内容】 简单的算式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加法与乘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悦。 数学思考 仔细观察,独立思考,通过数字迷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沟通交流能力。 问题解决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分析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找到图形之间的关系,找准各个图形或数字代表的量。 教学难点 找到图形之间的关系,找准各个图形或数字代表的量。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答案:因为△=3,□=6,所以:□+△=9 □-△=3 □×△=18 □÷△=2 第二站:竖式之谜 走进幸福院大门,只见一条走廊的两旁还挂了好多灯笼。 (欢欢)咦,这个灯谜比较特别,是个竖式之谜。 例2:在□内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师:这个竖式有什么特点呢? 生:第一个加数的十位数字不知道,第二个加数的个位数字不知道。 师:那从十位开始考虑呢还是从个位呢? 生:个位。因为个位有可能向十位进位。 提示:先看个位,3加上一个数,和的个位是2,说明加的这个数是9。并且向十位进1。 下一步:再看十位,一个数加上7,再加上1,和是9,所以这个数是1。答案:填上1 9 师:你们可真让老师佩服,这么快就完成了。欢欢也很快告诉了小强答案,小强非常佩服就把还没想出来的一个灯谜拿来,和欢欢一起研究。是什么灯谜呢,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例3:你能根据竖式表示的意思,找出“儿童节“这三个字分别表示什么数吗? 儿童节儿=() +节童儿童=() 儿童儿童节=() 师:这是一个竖式的加法计算,只是我们不知道加数是多少?我们知道加法一般都是从个位加起的,如果我们仍然从个位加起,试试看,行的通吗? (1)学生尝试先从个位加; 生:根本求不出了。讨论交流 总结,找出解 决问题的方法 尝试解答 的特点 渗透数学中 等量代换的 思想 解答题目时,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 活动重点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 一、课前游戏 (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 写数猜数: 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 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 揭示课题: 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 (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

1.情景研究: 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第二种方法是和—差;相同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 方法三:也可以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总数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苹果个数,用7-2算出桔子个数。这也是巧妙运用假设,将平均数运用到和差问题的解答中。 完整板书,规范学生对综合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再理解方法: 大数—差=小数的2倍,再除以2=小数 小数+差=大数的2倍,再除以2=大数 3.尝试应用: 小强和爸爸年龄和45岁,爸爸比小强大25岁,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1)读出两个信息与问题,课件展示线段图,学生空画。 (2)理解列式:假设爸爸少25岁就和小强年龄一样,小强和爸爸的`年龄和45岁就变成了是45-20=20岁。20岁表示是两个小强的年龄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强的年龄。知道了小强的年龄,爸爸的年龄又怎样算呢?完整口述假设过程,上台板演,学生欣赏 (3)再次强调求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和差问题你最感欣赏的方法是什么? 生:假设法 生:(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4.巩固方法,准确填数: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和差问题 活动内容:和差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 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 一、课前游戏 (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 写数猜数: 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 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 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 揭示课题: 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 (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 1.情景研究: 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第二种方法是和—差;相同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教案,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大学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教案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lesson plan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universit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lesson plans, stay tuned!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5篇 数学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数学是一面多棱镜,折射着功利、科学、审美的缤纷色彩。每个三年级数学教师都要知道如何写三年级数学教案,它能够让老师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下面本店铺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篇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