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防爆管理制度.-电气防爆规范标准

电气防爆管理制度.-电气防爆规范标准
电气防爆管理制度.-电气防爆规范标准

电气失爆管理制度

(WHNYLM/ZD-080-20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防爆场所电气设备及线路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能,杜绝电气失爆现象的发生,依据《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GB383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及 《煤矿安全规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根据各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 明确了设备的选用原则,制定了判定电气失爆的标准,确定了考核标准和 奖罚办法。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为确保电气失爆管理规定的有效执行,成立利民公司电气失

爆管理督察小组(以下简称“督察小组”)。督察小组负责利民公司电气 失爆管理的领导工作。

组长:机电副总经理

副组长:机电动力部部长、各机电厂(矿)长

成 员:机电动力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各厂(矿)机电负责人 督察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电动力部,办公室主任由机电动

第三条 本制度坚持以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电气设备失爆管理。

第五条

力部长兼任。

第六条督察小组办公室职责:

(一)全面负责防爆设备的选型以及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运行管理

和考核。

负责制定和修订判定防爆电气失爆的标准。

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厂(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电气失爆专

项检查。

负责对各厂(矿)的电气失爆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和上报。负责组织各厂(矿)电气技术人员防爆电气知识的技术培训工作。

(五)

第七条机电动力部职责

(一)负责对各厂(矿)防爆设备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工作;

(二)对防爆场所防爆设备的选型进行监督;

(三)对失爆设备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八条各厂(矿)的职责:

(一)各厂(矿)要积极主动的严格执行本制度,杜绝防爆设备失爆现象的发生;

(二)各厂(矿)机电负责人是本规定的第一执行人。

第三章防爆设备的使用和选型

第九条煤矿、洗煤厂及煤化工单位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应符合

GB3836的规定。煤化工单位主要火灾爆炸危险性区域的划分应符合

GB50058的规定。煤矿及洗煤厂原煤系统的电气设备按I类设备选用,其

它有爆炸性气体的场所的电气设备按n类设备选用。

第十条煤矿及洗煤厂原煤系统电气设备的选用规定

第十一条煤化工单位主要火灾爆炸危险环境的划分及电气设备的选用规定。

(一)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如下表

(二)焦化生产主要场所及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划分如下表

第十二条各煤化工单位电气装置防爆结构的选型、外壳防护等级、

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的技术要求及引燃温度的组别划分须根据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

第四章防爆设备失爆判定标准

第十三条 设备外壳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为失爆。

(一)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 50 mm

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mm 者;

(二)隔爆外壳有锈皮脱落、联锁装置不全、变形,起不到机械连锁 作用的,

GB50058

防爆面锈蚀的;

(三)隔爆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的;

(四)设备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内的隔爆绝缘座被去掉等情况;

(五)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尺寸,导致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弹簧垫、螺栓或螺母;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6.3(Ra值);操作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Ra值);

(八)隔爆面锈迹用棉纱擦后,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九)结合面上的针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 mm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十)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0.5mm,其伤痕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结合面宽度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1 mm其伤痕距结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大于相应容积规定的结合面宽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许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

(十二)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后也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为失爆。涂油应在防爆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如磷化面脱落小于隔爆面径向长度1/3并涂有防锈油可不算失爆,但为不完好);

(十三)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满扣,不满扣为失爆。紧固螺钉深入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

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要求的,则螺钉必须拧满扣,否则

为失爆;

(十四)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 1 —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平垫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十五)卡兰式的进线嘴以压紧胶圈后一般用单手扳动喇叭嘴上下左右晃动时,喇叭嘴无明显晃动为准。螺旋式喇叭嘴最少啮合扣数不得低于6扣,拧紧程度一般用单手用力拧不动为合格;

(十六)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应加装弹簧垫圈或背帽(用弹簧垫圈时其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一致,紧固程度应以将其压平为合格),螺栓松动和弹垫不合格者均为失爆;

(十七)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严禁直接贯通,必须保持原设计的防爆性能,否则为失爆;

(十八)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采用圆筒隔爆接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不小于0.075mm

(十九)滚动轴承结构,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须大于有关规定的

W值的2/3 ;

(二十)隔爆接合面完好标准必须符合下面两表的规定;

静止隔爆接合面的规定尺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