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概论-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
文物相关专业全国高校排名

目前全国开设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的高校排名(按学校本专业实力排名)1北京大学文物保护科学2西北大学文物鉴定3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与文物研究4南开大学古代文物、古文字研究与鉴定5中央民族大学古代文物研究与鉴定文物鉴定与保护6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含文物鉴定7景德镇陶瓷学院古陶瓷鉴定8复旦大学文物保护与文化遗产理论和管理9吉林大学文物研究 陶瓷、玉器研究 文物保护10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文物鉴定与修复11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文物修复古建彩绘考古绘图、发掘12南京艺术学院文物鉴定专业1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文物鉴定、14金陵学院古籍修复15山西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文物鉴定16保定学院文物鉴定17天津信息技术学院文物鉴定部分高校相关专业介绍:1、山东大学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该专业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重点培养学生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本专业还设置考古 文物 摄影、绘图、测量、文物修复和保护等课程 使学生系统掌握考古发掘、博物馆工作、文物保护和鉴定等知识 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素质。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可推荐或考取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等文博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也可以从事考古科研单位、博物馆系统、史学教育等工作 还可以从事海关的相应工作。
2、北大文博学院文物保护专业 修复 瓷器3、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文物保护专业。
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系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为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该专业设立于1989年,是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首家设立的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
2006年被评为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系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目前拥有专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助教4人),实验管理人员1人。
大部分教师具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聘请了王(说王*丹是敏感词汇,不让别人叫这个名字)丹华、陆寿麟、黄克忠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马克_波拉德_MarkPollard_教授访谈录

访
学考古学与艺术史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1984 年到 1990 年
谈
在英国卡迪夫大学 (University of Cardiff) 考古系与化学系任
教 ,1990 年 担 任 教 授 并 受 聘 于 布 拉 德 福 德 大 学 (University of
Bradford) 科技考古系系主任,1999 年担任该校副校长。 2004
后来当我有机会可以从事考古学研究的时候,我就 History of Art, 简称 RLAHA) 做博士后是非常幸
很自然的转换了自己的专业。我的物理学背景对日 运的事,这个实验室成立于 1955 年,虽然比大英博
后的考古研究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物质文化的 物馆的实验室要晚一些,但大英博物馆的实验室主
建者、当时的实验室主任 Edward Hall 教授,他是
温睿: 我经常会听到您提及您年轻时的旅行, 一个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绅士同时非常平易近人。
现在因为学术原因,您也经常要去世界不同角落出 我当时想来 RLAHA 工作,他问我对考古学了解多
·14·
少,我如实回答非常有限,但是很感兴趣。一个星期 大陆。研究者也来自世界更多不同地区,我们的国
(Archaeological Science),这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一 这个理由不被接受。他们暗示我要给点钱来摆平此
些考古学的研究和一些考古学家。我在约克大学读 事,但我当时还是学生,身上没什么钱,而且我也不
博士期间,约克大教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在 认为应该给钱了事,双方僵持不下,最终我被强行
现在大教堂的下面,还叠压着维京人占领时期的教 带下火车,在南斯拉夫的看守所里渡过了 24 小时。
·13·
我日后选择考古研究作为我的终生职业是有很大 差。 在旅途中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吗? 旅行的经
2023年大学_开设考古学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2023年开设考古学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开设考古学专业的大学名单
职导网职场导师,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这行比较清苦的,而且要耐得住寂寞,这行比较冷门,而且年纪越大越吃香,刚毕业应该会在基层煅炼不少年如果你是对恐龙,古兽感兴趣,考古学就免了,考古学主要研究的是一万年以内古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从事相关的古人类学工作,如现场发掘,化石研究等。
考古学专业就业方向
考古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大学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博物馆、拍卖行、文物商店或海关,从事文物保护、古玩鉴定以及拍卖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以下职业:
1、留校任教,从事考古学教学研究;
2、进入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从事专业研究;
3、进入传媒业,从事专业记者、专业制片人等职业(像报道考古新发现、文物遗址保护相关题材新闻的记者或《探索发现》那样的栏目制片人);
4、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诸如拍卖行,从事文物鉴定、估价;
5、自由人,从事艺术品收藏、鉴定等。
考古学专业就业前景
序号院校名称 1 北京大学 2 河北师范大学 3 内蒙古师范大学 4 吉林大学 5 南京大学 6 厦门大学 7 郑州大学 8 武汉大学 9 四川大学 10 首都师范大学11 山西大学 12 赤峰学院 13 黑龙江大学 14 安徽大学 15 山东大学 16 安阳师范学院 17 中山大学 18 西北大学。
西大考试科目代码

817西方哲学史
818西方社会学理论
8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
专硕:
331社会工作原理
437社会工作实务
11、丝绸之路研究院
313历史学基础
12、中东研究所
631国际关系概论
702世界史
820国际关系史
13、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615宗教学概论
628中国哲学史
703中国思想文化史
808中外文化史
817西方哲学史
14、数学学院
632数学分析
637科技写作——新增科目
821高等代数
822数学史(含科技期刊史、自然科学史)
15、物理学院
633普通物理
823量子力学
824固体物理
825光学
833激光原理
16、化学与材料学院
学硕:
634有机化学
845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结构,各占50%)——科目改变
23、地质学系
601数学乙
643地史学
846地球科学概论
停招的科目代码:
337美术理论
642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
644新闻传播基础
645艺术概论
648文学基础
845教育技术学
850数字电路
853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院)
854广播电视概论(文学院)
专硕:
431金融学综合
3、艺术学院
学硕:
613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
501专业基础(素描、色彩)
专硕:
336艺术基础
502造型基础(素描、色彩)
4、文学院
我校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举行签字仪式

[ ]陕西省商 州区合疗办. 6 商州区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住 院定 点医疗机构服 务协议 书 [ ] 陕 西省商 州 区: z. 陕西 省商
州区合疗办 ,08 20.
r r l e ia a e s r ie : k h a x , i n u a d c lc r e vc s Ta e S a n i Jl g, m i
Yu n na dZ ein se a ls n a n h j ga x mpe a
W E h - n XI i, I ig IZ emi g , NG L L U Jn
[] 军, 7何 魏哲铭 , 陈磊. 陕西省新型农村 合作 医疗 支付能力
的实证研究分析 [ ] 西安财经 学院学报 ,0 8 2 ( ) J. 2 0 ,1 5 :
7 7 3- 7.
[ ]安徽省 黄山卫生局 . 3 关于 印发 ( 黄山市新 型农村合 作医 疗定点 医疗机构 监督 管理方 案 ( 行 ) 的通 知 [ . 试 ) z] 安
临 沧 市卫 生局 , 0 . 2 8 0
参考文献 :
[ ]吉林 省长春市新 型农村合作 医疗协调小组办公室 . 1 关于
20 0 8年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定点 医疗机 构开展单 病种 限
价管理 的通 知[ ] 长春 : z. 吉林省长春市 ,0 8 20 . [ ]浙江省利辛 县委 办公 室. 于印发 < 2 关 利辛 县新型农 村合
e ai e b sn s n h aiu s o n l s s w r d n t e l t d c a g me i ie c tlg e e a n t n rt u i e s a d t e p t t.s me a ay e e e ma e o i e h re, d cn a ao u , x mi ai v e h mi o
中国考古六大段的基础知识

考古的基本知识要点考古类型学1、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
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
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
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2、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
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
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3、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1)、器物的分类“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
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
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型石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
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
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
大学历史学专业介绍:考古学

大学历史学专业介绍:考古学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
专业概况:
教学实践
教学实习安排3~5个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就业方向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
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
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5.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6.具有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开设院校:
按高校热度排序
[北京]北京大学 [广东]中山大学
[河南]郑州大学 [江苏]南京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 [陕西]西北大学
[山西]山西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特色学科系列之历史学

西北大学特色学科系列之历史学【专业名称】历史学【专业介绍】本专业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
本专业是西北大学历史悠久、学者辈出的优势专业之一。
该专业充分利用陕西特有的人文历史背景及资源,以传统史学与现代考古学相结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知识视野相结合为教学特色。
培养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富于创新精神的历史学教学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外历史知识和掌握一定历史研究技能及良好思想品质、富于创新精神的研究型历史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中外历史的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4.熟悉古文字、版本目录学、音韵学、训诂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7.掌握一定的外语语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课程结构】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外国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习:结合课程内容,参观有关博物馆。
综合实习: 参观、考察及社会调查等。
【深造条件】一、硕士学位授予权点1、历史文献学2、专门史3、中国古代史(方向:先秦史、秦汉史、隋唐史、两宋史)4、中国近现代史(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5、世界史(方向: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二、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博士一级学科招生专业(历史学院):1、专门史2、中国古代史(方向:先秦史、秦汉史、两宋史)3、中国近现代史(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4、世界史【学院与专业发展介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1937年设立的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许寿裳任系主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学概论一、课程名称:考古学概论二、课程类型:学科平台课程三、适用对象: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及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一年级四、计划课时:40学时五、学分:2学分六、任课教师:钱耀鹏、翟霖林、豆海峰、王振七、课程简介:《考古学概论》是考古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
教学目的主要在于:系统了解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历史、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及考古遗产的价值等,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以促进专业教育水平和质量。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什么是考古学(2课时)一、考古学名称的由来二、考古学的定义三、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四、考古学的研究目标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考古学定义、考古学研究目标第二节考古学的研究对象(2课时)一、实物遗存的基本概念二、实物遗存的基本特征三、实物遗存的认知特点四、实物遗存的分类与命名教学形式:讲授要点:遗存、遗物、遗迹、遗址、考古学文化、考古遗存的基本特征第三节考古学学科体系与性质(2课时)一、考古学的基本结构二、考古学的学科体系三、考古学的学科性质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考古学分支、中程理论、考古学学科性质第四节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课时)一、考古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二、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三、现代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考古学与历史学关系、考古学与人类学关系、科技分析鉴定技术第二章考古学发展简史第一节萌芽与形成阶段(2课时)一、古物学的兴起与发展二、近代科学发展三、近代考古学的形成教学形式:讲授要点:古物学、温克尔曼《古代美术史》、汤姆森三期说第二节编年与文化研究阶段(2课时)一、分类与编年研究二、文化差异与文化谱系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考古学文化第三节思辨与阐释阶段(1课时)一、“新考古学”的思辨与挑战二、当代考古学主要流派三、田野考古工作进展四、考古遗产保护的加强教学形式:讲授要点:新考古学、中程理论、后过程考古学、认知考古学第四节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1课时)一、传统金石学阶段二、理论传入与初步发展三、超前式发展阶段四、成熟与转型阶段教学形式:讲授要点:金石学、考古学理论传入、后冈三叠层、区系类型第三章考古资料的获取第一节形成过程与存在形式(2课时)一、考古遗存的类别二、考古遗存的形成过程三、考古遗存的存在环境四、考古遗存的存在形式教学形式:讲授要点:人工遗存、自然遗存、微遗存、考古遗存的形成过程第二节田野考古调查与勘探(2课时)一、考古调查类别二、考古调查方法三、调查资料的收集四、调查资料的记录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考古调查、区域系统调查、调查资料的记录第三节田野考古发掘(2课时)一、前期准备与发掘规划二、考古发掘过程控制三、资料收集与记录四、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教学形式:讲授要点:发掘规划、探方编号、探方发掘、遗迹发掘、遗物收集与记录第四节考古资料整理与发布(2课时)一、整理目标与要求二、遗物的整理三、遗迹的整理四、考古资料的发布教学形式:讲授要点:遗物的整理、遗迹的整理、考古报告的体例第四章考古资料的分析第一节考古年代学分析(2课时)一、相对年代及其断定方法二、绝对年代及其断定方法三、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的关系教学形式:讲授要点:相对年代、绝对年代、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放射性碳素断代方法第二节人工遗存分析(2课时)一、人工遗物分析二、人工遗迹分析三、共时性组合关系分析四、堆积特点与埋藏过程分析教学形式:讲授要点:人工遗物分析、遗迹的营建与使用、堆积特点、堆积埋藏过程、堆积形成原因第三节自然遗存分析(1课时)一、人类遗骸分析二、动物遗存分析三、植物遗存分析四、其他自然遗存分析教学形式:讲授要点:人类遗骸分析、骨骼异常现象、动物遗存分析方法、植物遗存分析方法第四节考古学文化分析(2课时)一、考古学文化的划分原则二、考古学文化的基本结构三、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四、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演变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划分原则、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演变第五章考古资料的阐释第一节环境考古与人地关系(1课时)一、环境考古学方法二、古代环境的重建三、环境资源的利用四、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教学形式:讲授要点:环境考古、环境资源的利用、人地关系第二节经济技术与生存方式(2课时)一、生存需求与资源开发二、自然经济方式三、生产经济方式四、产品交换与贸易流通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资源开发、自然经济方式、生产经济方式第三节聚落考古与社会形态(2课时)一、聚落考古学方法二、聚落布局及其类型三、聚落及其相互关系四、聚落结构与社会形态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聚落、聚落考古学、聚落结构与社会形态第四节认知考古与意识形态(1课时)一、认知考古与意识形态二、认知考古学探索三、埋葬现象与意识形态四、意识形态与历史发展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认知考古、埋葬方式、灵魂观念、意识形态第六章考古遗产的价值与意义第一节考古遗产的科学价值(1课时)一、考古遗产的历史价值二、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三、史前文化与历史发展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考古遗产、人类起源、史前文化与历史发展第二节考古遗产的社会价值(1课时)一、考古遗产的社会价值二、遗产保护与价值传承三、价值实现与公共考古学教学形式:讲授要点:考古遗产、价值实现方式、公共考古学建议阅读文献[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2]俞伟超:《什么是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4](英)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
[5](美)罗伯特•沙雷尔、温迪•阿什莫尔著,余西云等译:《发现我们的过去:考古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7]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
[8]杨建华:《外国考古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
[9]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98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0]张光直、李光馍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夏鼐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2]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
[13]裴文中:《裴文中史前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14]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15]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6]张忠培:《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17]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18]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9]陈淳:《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出版社,2004年。
[20]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文物出版社,2009年。
[21]冯恩学主编:《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2][英]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主编:《考古学:关键概念》,陈胜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23][美]路易斯·宾福德:《追寻人类的过去一解释考古材料》,陈胜前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24][加拿大]布鲁斯・CG.特里格:《考古学思想史》(第2版),陈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文物出版社,2012年。
[26]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27]高星、沈辰主编:《石器微痕分析的考古学实验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
[28]朱风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29]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30]朱泓:《体质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1]夏正楷:《环境考古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32]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5年。
[33][澳]M.A.J. Williams等:《第四纪环境》,刘东生等编译,科学出版社,1997年。
[34]刘长江、靳桂云、孔昭宸:《植物考古:种子果实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
[35]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36]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2004年。
[37]拱玉书、颜海英、葛英会:《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量阅读一些课外书目,至少完成一篇读书报告(不少于2000字)。
在观摩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至少完成一篇观摩实践心得与收获(1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