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及相关单位-西北大学
全国应用心理学院校排名

全国应用心理学院校排名1、专业简介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
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应用心理学学科。
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2、就业前景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
3. 专业主要分支分支领域:工业/组织心理学,临床/咨询心理学(区别在于临床取向),医学/健康心理学,消费/商业心理学,环境/社区心理学,司法/犯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4.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能够系统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应用心理学的新进展,学习最新研究方法与技术,能独立完成应用心理学实验研究或现场研究。
在理论与应用方面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毕业后能胜任应用心理学教学或研究工作,并能在实际部门从事有关应用心理学的工作。
5、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专业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北京师范大学 A+2 浙江大学 A+3 北京大学 A+4 西南大学 A+5 华东师范大学 A专业录取分数统计分析2008,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A类考生* B类考生* C类考生*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2008年教育学[04] 310 49 147 300 45 135 295 43 129 2007年教育学[04] 305 50 150 300 48 144 295 45 135其中:*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西北大学2023博士招生简章

西北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西北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采用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以下简称“直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三种招生方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一、招生专业及人数我校2023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专业、招生人数及指导教师等信息详见西北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录取比例由各院系根据报考情况统筹安排,原则上在职定向考生录取比例不超过拟招生人数的20%,直博生录取比例不超过拟招生人数的20%,“申请-考核制”录取比例不低于拟招生人数的20%。
二、“直博”招生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我校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详情查看《西北大学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章程》。
三、“硕博连读”招生“硕博连读”招生对象为我校在读优秀研究生,报名及相关要求见《西北大学202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通知》。
四、“申请-考核制”招生(一)报考资格1.基本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②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③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体检要求。
④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⑤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需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要报考专业相近的岗位工作六年及以上,同时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一是,进修过所报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并获得结业证书后工作满两年,且在近3年以第一作者在西北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二是,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并在近3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西北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三是,获得省部级二等及以上与报考的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排名前3名,二等奖排名前2名)。
2019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354
66
63
106
119
354
张引弟 12
106979330711049
69
常金萍 13
106979370811067
63
戴兰馨 14
106979340811056
63
韩海涛 15
106979153111042
70
段燕娟 16
106979370611065
71
江尤冬 17
106979422411106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19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
一、 招生单位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吴彪 副组长:马向科 栾新军 成 员:赵志厚 杨小峰 王永强 陈三平 王小芳 于游
二、各二级学科复试分数线
二级学科
招生 计划
无机化学
材料化学
24
有机化学
21
化学生物学
0
分析化学
24
物理化学
1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61
周 丽 18
106979321711047
62
曲志宇 19
106979142211028
69
高义丹 20
106979414411092
62
王存丽 21
106979141210996
58
薛香贤 22
106979141911017
62
闫媛媛 23
106979142011020
47
50
127
57
110
考试编号
106979370210878 106979414610913 106979340610868 106979370410882 106979620910966 106979611603660 106979370910891 106979340310865 106979513310935 106979611603664 106979142010847 106979415810918 106979141110823 106979140410816 106979611603697 106979141210837 106979342910873 106979340610871 106979614410950 106979141910844 106979620210957 106979414610915 106979640110972 106979611603683 106979611603684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介绍

名校档案学校名称: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所在城市: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IL,Illinois,Evanston)学校排名:U.S.News 2013——TOP 12办学性质:私立优势专业:工程学,经济学,新闻学,历史学,政治学,戏剧学,音乐学男女比例:50:50本科学生总数:9559人亚裔学生比例:16.6%国际学生比例:5%学校网址:招生处信息:电话(847)491-7271录取要求::学校简介1851年,约翰·伊万斯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伊万斯顿(Evanston,现属芝加哥),和他的卫理宗教友创办了西北大学。
1855年埃文斯顿校园只有一座临时性的建筑。
第一座正式的和持久性的建筑是1869年建造的大学大厦(University Hall)。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该校已成为一所顶尖的私立研究大学,校园占地250公顷,学生人数超过1万5千人。
西北大学海外留学生分别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新加坡、日本、加拿大和英国。
西北大学的创办证书保障大学永远不必交财产税,因此西北大学与埃文斯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往往困难。
由于建筑、司法和政策等问题经常发生紧张。
近年来埃文斯顿政府内的组织试图把西北大学的校园分成几个不相连的部分来削弱学生的投票力量。
西北大学校徽上的座右铭是Quaecumque sunt vera,这是拉丁文,源于《新约·腓立比书》,意为“凡是真实的”。
另外校徽上一本翻开的书上还有一句希腊语:ho logos pleres charitos kai aletheias,意思是“充满荣光和真理的道”。
它来自《约翰福音》:“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这两句格言反映出了西北大学创立者的价值观,体现出了其卫理宗的遗产。
西北大学的创办证书保障大学永远不必交财产税,因此西北大学与埃文斯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往往困难。
2017考研择校:历史悠久的王牌院校简介和院校发展概况——西北大学

2017考研择校:历史悠久的王牌院校简介和院校发展概况——西北大学一、院校简介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现为国家“211工程”大学、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
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始于1956年,至1966年前共在10个专业、18个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57人。
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后,学校是首批招收研究生和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等院校之一,先后获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和硕士学位、在职人员单独考试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授权,形成了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和硕士学位等多层次、多类型、较完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截至2013年10月,先后招收各类研究生25300余名,授予博士、硕士学位18000余名。
目前在校研究生757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7人、硕士研究生6571人)。
学校现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目录内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目录内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工商管理硕士(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中药学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城市规划硕士等16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
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完善各项培养和管理制度,深化招生改革,强化过程管理,提高学位授予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有6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有6个学科进入前10,其中考古学并列第3位,地质学排在第4位,科学技术史并列第4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并列第8位,世界史并列第9位,理论经济学并列第10位;从位次百分位来看,考古学、地质学、理论经济学、世界史、软件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中国史等9个一级学科得分位次进入前30%。
校医院各部门工作职责及服务项目-西北大学校医院

校医院各部门工作职责及服务项目一、校医院工作职责1.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积极做好学生及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
2.按照国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要求,承担师生员工的预防保健工作。
按照《传染病法》制定严格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和上报制度。
3.认真执行国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按所批准的诊疗科目进行常规医疗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4.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卫生部《护士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规定,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定期检查、考核医护人员岗位责任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5.负责全校师生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督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6.做好教职工、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做好健康档案的归档和管理工作。
7.负责全校教职工、学生医疗保险管理和经办工作。
8.承担全校范围内居民、中小学生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工作。
9.承担全校各类活动、会议的医疗保健服务工作。
10.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院长岗位职责1.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按学校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全面负责学校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
坚持改革创新,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2.领导制定医院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并向上级汇报。
3.负责制定医院医疗质量目标、指标和具体实施措施。
4.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及其它科室,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5.负责组织、检查临床教学、业务培养和专业技术学习。
6.负责领导、检查全院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计划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采取措施,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不断运用、开展和引进新技术,提高全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
7.负责组织、检查本院担负的分级诊疗工作和社区医疗工作。
8.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西北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西大科〔2015〕5号关于印发《西北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西北大学科研课题间接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西北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院系及相关部门:《西北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西北大学科研课题间接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西北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业经2015年5月14日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西北大学2015年6月24日西北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纵向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激励学校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促进科研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和《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纵向科研经费,是指各级政府部门批准立项并拨款的科研项目经费。
包括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各类专项科研经费、国防军工项目及其他纵向合作经费等。
第三条以学校名义获得的科研经费必须进入学校指定的财务账户,每个项目应专款专用,单独建账。
以外单位名义获得的科研项目,不列入学校科研计划管理,不作为科研工作量考核、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有效依据。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四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处、资产设备处、审计处均是科研经费的相关管理部门。
科研管理部门、财务处是科研经费的主要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立项管理,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核算及监督使用。
资产设备处是科研经费采购大宗材料和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部门。
审计处是科研经费使用的审计监督部门。
各院、系、所、研究中心是科研经费的基层管理单位,对本单位科研经费使用承担监管责任。
第五条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使用的直接责任人,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承担法律责任。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及技术学院.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进业副组长:王引弟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引弟、华庆一、张志勇、房鼎益、侯榆青、耿国华、康宝生、彭进业二:各二级学科复试分数线二级学科参加复试人数推免生方案招生人复试分数线数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5人1人电路与系统6人1人物理电子学0人0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52人6人291计算机应用技术22人3人110人计算机系统结构6人0人信号与信息处理7人1人通信与信息系统11人2人总计109人14人三、参加复试人员名单〔分专业〕1、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序号姓名考试编号1刘灏2邱娟3冯鹏飞4魏晴5陈园园6刘涛推免2、电路与系统专业序号姓名考试编号1曹玲玲2黄超3冯睿4张阳5何流6刘坤7李曼推免3、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序号姓名考试编号1张自然2罗长清3齐锦4徐武妮5唐海军6华喜彬7杨跃胜8金媛媛推免4、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序号姓名考试编号1武钰龙2吴静3韩敏4付广仁5雷文娟6陈晓宁7李渭8韦英杰9刘明10张进兵11孙道达12周婧推免13高姣推免5、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序号姓名考试编号1贺礼东2石丽娟3相鹏飞4李永瑾5常言说6佀媛辉6、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序号姓名考试编号1林冬盛2田中金3石皓天4程西5李亚明6马广平7王惠君8严默函9张媛10陈桐桐11黄西娟12薛霞13李波14王鹏15沈映泉16崔鑫17李珍18秦辉19倪娟20张丹21张琦22吴光勇23魏潇然24唐斌25李楠26赵建东27王莉28齐远伟29柏栋栋30刘瑞杰31田春磊32何奇峰33贺磊34李磊35武敏娜36范小丽37陈向群38郭凌星39王海峰40陈琨41王斌42曹飞43王磊44王奇45黄文46马静47钱伟宁48袁成49折玉晶50张楠51王国栋52颜宇甲53刘微姗推免54呼艳推免55孔祥振推免56高丽推免57付莹推免58陈文娟推免7、计算机应用技术序号姓名考试编号1常晓军2康健超3徐超4曹丽丽5曾芳6李倩7王俊8李倩9杨朕10吕状11卢斌12陶启立13任艳14王洪秀15薛蓉16白娟娟17王静18伊扬帆19丁京20张菲21侯文斌22刘楠23赵玉洁推免24王赏玉推免25陈静推免四、复试工作流程1、报到请参加复试的考生于4月12日(星期六)下午2:00到信息学院〔西北大学郭杜校区10号楼〕7层教务办报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宇、景帅帅、阎雯青
崔斌
自然科学类
二等奖
23
秦岭川金丝猴全雄群的初步调查和等级分析
生命科学院
吴秦伟
齐晓光
自然科学类
二等奖
24
中国地理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城市与环境学院
唐楠、杜欣、李晓
谢元礼
科技发明制作A类
二等奖
25
GBP Finder生物信息学软件
生命科学院
王然、田小玉、孟飞
王连堂
科技发明制作A类
地质学系
周海、雷川、邓辉、惠威、马微、刘刚
陈亮
自然科学类
一等奖
9
植物病毒的RT-PCR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生命科学院
颜永杰、吴宽、谢海峰、陈姣
高云芳
自然科学类
一等奖
10
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基础研究
生命科学院
李壮、唐泽丽、贺敬、黄嘉骏、吕腾
王英娟
自然科学类
一等奖
11
三角多项式拟合方法及地震数据处理
数学系
郭世辉、
何爱平
哲学社科类
三等奖
31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以“魔兽世界”为例
新闻传播学院
储琛、周雯
马峰
哲学社科类
三等奖
32
校园安全事件后公共危机传播对校园受众的影响——以2010年恶性校园伤害事件后西安2中学4小学4幼儿园为例
新闻传播学院
智子洋、刘彤、石晓霞、马石头、钟娜
韩隽
哲学社科类
三等奖
33
陕西皮影戏的文化遗产保护及产业化推广
李稳宏、
朱玉双
哲学社科类
三等奖
29
家电下乡政策的调查及绩效评估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经济管理学院
许璐、刘典范、郑祺瀚、郭琳、惠炜
任保平、
何爱平
哲学社科类
三等奖
30
浅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效信贷供给——基于农户生产型信贷需求的实证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齐昌允、秦龙、刘栋、张新渊、任东东、
段浩浩、陈永超、余音、滕琪
赵建社
自然科学类
三等奖
40
应用酵母表达系统生物合成甜菜碱
生命科学院
曹梦晔、黑蕾、陈浩
赵宇玮
自然科学类
三等奖
41
新型快速资源化除磷装置
城市与环境院
段倩囡、范双、陈妮、翟宝昕
梁丽华、
李贺、
陈大年
科技发明制作A类
三等奖
经济管理学院
王骞、程思齐
王满仓
哲学社科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等奖
2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经济管理学院
王韵荃、程悠旸、许让
岳利萍、
吴振磊
哲学社科类
二等奖
21
提高有机共混物太阳能电池膜稳定性的研究
物理学系
刘丽雪、黄忠魁、张妞苗
经光银
自然科学类
二等奖
22
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二等奖
26
基于水资源开发的县域干旱灾害预警机制研究——以陕西省合阳县为例
城市与环境学院
马锟、潘泽龙、方蕾
张阳生
哲学社科类
二等奖
27
政府在震后帮扶,救助行为的探讨——基于黄坝泽乡调研实证研究
公共管理学院
郎蕊
张盈华
哲学社科类
三等奖
28
农村自然灾害防御系统及知识的普及现状调研
化工学院
李娜、杨莉、梁翠、张乐
文学院
郭星宏、郑欣、李彦青、吴哲、李侃
高字民
哲学社科类
三等奖
34
关于“大唐西市”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文化遗产学院
陈中慧、张娜、杨雯
王建新
哲学社科类
三等奖
35
西安市农民工居住空间现状特征及形成因素调查研究——以周家围墙区域为例
城市与环境学院
谷向梅、宫竹青、李婷
权东计
哲学社科类
三等奖
36
黄土加筋方案的三轴试验研究
王百齐
哲学社科类
特等奖
3
节肢动物自然腐解埋藏学自然成果
地质学系
邓辉、惠威、周海、马微、雷川、刘刚
华洪
自然科学类
特等奖
4
罗丹明OFF-ON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和对Fe3+的识别研究
化材学院
李晨、厍梦尧、姜楠、任小雨
李剑利
自然科学类
特等奖
5
漫川古镇秦风楚韵民俗文化调研
历史学院
武垚、张金灿、王朝辉
田旭东
哲学社科类
一等奖
6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效果分析--以陕西佳县为例
公共管理学院
袁海燕、石琤、徐顺锋、王一童、李东山、李晶、赵欣辰、王宁
魏哲铭
哲学社科类
一等奖
7
陕西省水资源的日常存储与应急方案
化材学院
房田田、童杰、苗慧、张欢、王倩文、
翁朵
陈京京
哲学社科类
一等奖
8
浅析碎屑石U-Pb年龄浦在造山带构造史中的应用
17
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分析--以陕西佳县为例
公共管理学院
石琤、马超、魏毅娜、张茹、李宗琪、
任君召、严根春、王敏刚
张盈华
哲学社科类
二等奖
18
果农农药使用现状及农药使用普及现状调研报告
化工学院
欧康莉、杨眉、吕元鹏、王巍、白杨芝
马海露、王飞利
哲学社科类
二等奖
19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前景研究
西北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决赛获奖汇总表
编号
作品名称
选报单位
作者
指导教师
作品类型
结果
1
陕西关中传统农业区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关中模式”及其可行性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王颂吉、张海玲、刘栋、薛浩、冯婷、
王怡苏
白永秀
哲学社科类
特等奖
2
新型农村“一村一品”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物理学系
葛玉玮、明庭理、方晨、李颖超、高雅、游悦
地质学系
马闫、彭淑君
谢婉丽
自然科学类
三等奖
37
荧光探针标记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利塞膦酸钠的合成研究
化材学院
赵祥波、张喆骅、晏秀祥
杨科武、
王云侠
自然科学类
三等奖
38
新型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
化材学院
付静、李娟
史真
自然科学类
三等奖
39
高溶解性酞菁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
化材学院
米英英、魏连环、张盼盼
经济管理学院
杨贺、马薇
徐璋勇
哲学社科类
一等奖
15
关于城市混合式社区成员互动的研究——以雁塔区崇德坊社区为例
公共管理学院
孙填龙、王宁、王径舟、王敏刚、辛利鹏
高晓彩、
孙录见
哲学社科类
二等奖
16
基层政府灾后帮扶救助行为群众满意度研究——以陕西黄坝驿乡为例
公共管理学院
杨子仪、高伦、翟亮智
曹蓉
哲学社科类
二等奖
陈振勋
辛小龙
自然科学类
一等奖
12
陕西省省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教育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经济管理学院
赵晴、马婷、师如男
冯均科
哲学社科类
一等奖
13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经济管理学院
李娜、李芳、华露、盛秀婷、程雪
严汉平
哲学社科类
一等奖
14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户金融需求为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