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内涵与理论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理论
企业管理的内涵与理论

企业管理讲义

§1 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内涵

“管”,中国古代指锁匙。《左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可引伸为管辖、管制,体现着权力的归属。“理”,本意是治玉。《韩非子·和氏》:“王乃使人理其璞,而得玉焉。”引伸为整理或处理。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力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

在西方,管理的涵义稍有不同。它一般与人类的组织活动有关。人类在实践中发现,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于是慢慢地产生了各种社会组织。在组织内,为了协调大家的活动,就产生了管理。

1.组织的涵义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实际中的组织形形色色,人们对组织认识的角度各有差别。但一般说来,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同时组织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因此组织既是物质结构,又是社会结构。组织活动的资源配

置是通过人来完成的,正是人群形成了组织,没有人群便没有组织。

↑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企业是为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满足顾客需要。教育机构是为了培养人才,医院的存在是为病人提供健康服务的,等等。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某种需要,这就构成了组织基本的使命和目标。例如,医院的使命是治病救人;学校的使命是培养人才;等等。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和目标,组织必须开展实际的业务活动(统称作业工作),如医院的诊治,学校的教学,工业企业的生产等。组织是直接通过作业活动来完成组织目标的,而作业活动的展开又离不开相应的人力资源(员工)、物力资源(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财力资源(资金)和信息资源(各种数据和情报)等的运用作为条件,否则作业活动就成“无米之炊”。因此,为了保证作业活动基本过程的顺利、有效进行,还需要开展另一方面的活动——管理。因此,组织中的活动便由此实现其基本的专业化分工——作业和管理两大类。可见,管理工作是组织内独立进行的、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

作提供服务的活动,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发展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2.管理

如前所述,组织活动可分为基本的两大类:直接导致组织目标完成的作业活动,和确保作业活动有效进行的管理活动。因此,管理是任何组织都不可或缺的。那么什么是管理?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不同的学者对此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孔茨强调管理的工作任务,他认为:“管理是指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有效完成任务”。

穆尼说:“管理就是领导”,重在强调管理者个人的作用。

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因而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也有人从管理的效果出发,认为管理同土地、劳动力、资本一样,是生产要素或资源。从而把管理视为“第四生产要素”。等等。

这些定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管理的性质。为便于进行广泛的讨论。我们采用下面的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等手段来争取并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完成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这一定义有三层涵义;

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是任何组织不可

缺少的,但决不是独立存在的。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进行管理,管理的终极目的只是保证作业活动的有效进行,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资源配置是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人的需要是无限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小至家庭,大到国家,所有组织都面临着稀缺资源如何在成员中有效配置的问题。尽管同一组织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但各个人的观念、志趣、经验、能力不尽相同,矛盾在所难免。因此,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是组织存在并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管理工作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激励、领导、控制等,它们构成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职能(Planning)包含规定组织的目标,制定整体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将计划逐层展开,以便协调和将各种活动一体化。

管理者还承担着设计组织结构的职责,我们称此为组织职能(Organizing)。它包括决定组织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谁去完成这些任务;这些任务怎么分类组合;谁向谁报告;以及各种决策应在哪一级上制定。

激励职能要求管理者分析员工需要,将员工个人需要的满足与组织任务的实现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

性。根据

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管理的任务是指导和协调组织中的人,这就是领导职能(Leading)。当管理者指导下属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时,他就是在进行领导。

管理者要履行最后一个是控制职能(Controlling)。当设定了目标之后,就开始制定计划,向各部门分派任务,雇佣人员,对人员进行培训和激励。尽管如此,有些事情还可能出岔子。为了保证事情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管理必须监控组织的绩效,必须将实际的表现与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了任何显著的偏差,管理的任务就是使组织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种监控、比较和纠正的活动就是控制职能的含义。

职能方法之所以广泛沿用,是由于它简单明了,但是它是否确切地描述了管理者实际的所作所为?遵循职能方法,很容易回答管理者在做什么的问题,他们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但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是如此吗?法约尔最初点仅仅代表了他本人在法国煤炭工业管理经验基础上的观察结果。

3.管理效果的度量

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