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清北学霸备考秘籍(1)

最新高考清北学霸备考秘籍(1)
最新高考清北学霸备考秘籍(1)

清北学霸备考秘籍

【清北学霸的备考秘籍】

写在前面的话:

目前,2020年高考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21年高考备战也蓄势待发。十年寒窗,上下求索,梦想就在咫尺之间。

此刻的你,或许已经步履沉重,或许还在咬牙坚持,但请相信这不会是一场孤勇的旅程。

有道精品课团队为你精心准备了[清北学霸备考锦囊大礼包]。

其中包括各科学习方法大总结、心态调整、临考状态等多个方面。

希望能在备考之路上助你一臂之力,同你一起前行。

【4】来自北京大学邵奕佳学姐备考心路历程

“回忆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这是作家张爱玲描摹回忆的文字。此番提笔,心境也恰似这般,只不过在稳妥间更添一份对过去的感恩、对未来的勉励。

高三之路,辛苦是底色,挫折是常态,奋斗是本分。这一路固然有怀疑和迷茫,但更有将未来攥在手中的笃定和确幸,而无论你此刻已行至何处,且相信:心之所向,素履可往。

我始终觉得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备考经历皆无法复制。但我仍愿写下这些文字,希望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

厚积薄发,在手在心。“不积跬步,无至千里。”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积累是最为核心的一环,但积累什么、如何积累确实又大有门道。下面将具体从语数英这三科入手,分享我的个人经验。

语文

在语文的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几乎在试卷的每一题上皆有体现,但随之而来的往往却是越来越厚的笔记和日渐模糊的记忆。这种情况实属正常,却并非无解,对不同板块采取不同的积累方式,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1.语基语用

对于语基语用,我当时采取的是勤于实战,勤于搬运的办法。市面上的辅导材料对字音、字形、词义都已经有详尽的整理,但如果只是背诵他人整理好的表单,不仅枯燥,更可能效果不佳。一个小经验是用这些现成的资料做最初的知识储备,仔细浏览,过滤掉已知的内容,而将陌生、不确定的内容搬运到本子上,但不强求立刻记住。

有了这些储备后就可以开始实战了,实战的要义则是精做和坚持。选出答案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积累每一个选项,无论它出现在字音题、字形题还是词语题都应该把它的音形义同时搞明白。坚持每天反复这一过程,并回顾笔记本上之前摘录的内容,既有知新又有温故就不会显得太过枯燥无聊。

2.实词积累

对于文言文中的实词积累也可以采取此法。在实战中积累下来的词是生长在句子、语境中的,一般而言,记一个有血有肉的词比记忆一些汉字的排列更容易。

3.现代文阅读和古诗

对于语文试卷中最为“玄学”的现代文阅读和古诗,其实也有很多值得积累的地方。相较于答题套路、答题模板,我个人认为更应该积累的是分析问题、组织答案的思维方式和角度。诗文中的生花妙笔固然是作者的天才创造,但它既然能与读者形成共鸣,就必然有其逻辑在。

比如一篇小说,你读时感觉它扣人心弦,就可能是因为它在时空转换上做了文章,不只是平铺直叙,而是综合了正叙、倒叙、插叙,也可能是作者巧妙安排了叙事速度,时而悠长,时而急促;再比如说一篇散文,你读时感觉它平实甚至平淡,可能是作者意在用不事雕琢的语言引发对日常生活的反思,也可能是作者暗藏象征于文中,娓娓道来间暗含哲理……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已陪伴了我们十余年,对文本有所感受往往不是很难,但难的是如何将作者的巧思分析出来、表达出来,而这就需要我们大量的积累做为依托。

4.作文

关于作文的积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模板式的、标准化的写作也绝不可能打动读者,这里只谈我认为可能比较重要的两点。

第一,素材解构比素材本身更重要。写作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因此有效的积累也应该有意识地将二者打通。摘抄下来的一句话,坐到考场上时能及时想起的概率往往令人失望,但对一个素材做过的分析和解读却可以在直接引用和化用间做到游刃有余,这是因为人记得最深刻的总是自己创作的东西。同时,想要做素材解构必然要求对素材本身有反复多次的揣摩。

第二,向高处看,向远处看。“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高考要求我们在平时积累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向高处看,向远处看。

英语

同为语言科目,英语的积累与语文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主要包括单词、词组和作文的积累。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保持每天的英语学习,单词、词组的积累每时每刻都可以发生。

而关于英语作文的积累,一个有效的方式是在阅读同学的习作和范文后修改自己的文章,并不时朗读、回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他人的文章中汲取营养是最直接高效的做法,同时,朗读、背诵自己修改过的文章,也比直接记忆范文本身来得轻松,一举两得。

数学

最后再来谈一谈数学学习中的积累。提到数学,我们一般容易想到的是刷题而非积累,但越临近考试,从练习中积累就比刷题本身更重要。

在高中阶段,我觉得比较高效的做法就是有反馈地做题,对于错题、难题不一定要制作复杂的错题本,但有必要整理出其中涉及的方法或者小结论,时常翻看、回顾。

对于自己常犯的细节性错误也不妨做个整理。我自己就会用“划正法”统计这些小错误(如设直线方程时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况,等式两边消去时未讨论是否为零导致漏解等等),并在考试前过一遍,对于减少低级错误大有裨益。

惜时如金,追梦青春。

时间管理是高考备考期间一个绕不去的话题。我个人的经验是,分秒必争和劳逸结合并不矛盾,学习时的效率和状态比学习时间更值得关注。

1

制订计划表

在时间管理上,制定计划表是一个很常用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由于我自己是一个不喜欢被安排得很死的人,所以我一般会在每周列出这周的总体计划,而在每天早上列出自己今天计划完成的任务,但不会具体到每个小时要干什么。一天结束后,我也会用“tick the list”的方式总结任务完成情况。

2

适当放松

同时,选择合适的放松方式也很重要。没有过多消耗且不会产生瘾性的放松方式是比较推荐的。我当时主要是通过和同学、家长聊天,看闲书等方式进行放松。虽是闲书,也多会选择一些短篇小说集、时评杂文集来进行阅读,既能达到放松效果,又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就读完完整一篇,不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太多牵挂。

值得提醒的一点是,保持充足的休息本身就是高考备考的重要一环,所以在休息时不用有“负罪感”。休息并不是浪费时间的事,低效率的“假学习”才是。低效率的工作既无效,又消耗了可以用来专注学习的精力。而如果在休息时一直想着这样会浪费学习时间的话,不仅休息效果不佳,也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状态,得不偿失。

3

合理规划

最后,为不同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的事也是一门学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调整的过程也是和自身进行磨合、及时省察自己学习状态的过程,而这种主动了解自己、优化提升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和成长。我个人的习惯是在晚自修中做成套试题的限时训练,一天中的其他时间则根据时间片段的长短安排朗读、整理、看资料等任务。睡前和清晨都会进行一些记忆的工作,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晚上记过的内容,在第二天早上再回顾一下会记得比较牢固。

以人为友,以己为“敌”。

关于高考期间的心态调整,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竞争对手。

高考,无可置疑它就是一场竞争,其最终的结果也确实只是一个具体的分数,一个省排名上的数字;但究其实质,它其实是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是和自己较劲,想办法在固定的时间段里把一件确定的事情做到优秀乃至卓越。

这一点,在我所经历的新高考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由于七选三的三科是赋分制(即根据单科绝对成绩在省内的排名进行给分),除了教育厅组织的选考外,平时的校考、模拟考、协作体等考试都无法给出一个完全准确的成绩。如果所有的重心全都放在和身边的同学比较和关注每次考试的排名上,就很可能出现选考真实得分远不如平时校内考试得分的结果。

个人认为,比较良性的竞争状态是将自己作为主要竞争对手,想办法在每次考试中超越自己;而将身边的同学作为一个辅助的参考,更多地珍惜高中阶段的“战友”情谊,多交流、多分享,摒除“零和博弈”的想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种心态能有效缓解备考期间的许多焦虑,毕竟比自己上一次做的更好的成就感相较这次我要进步具体多少名的成就感更易获得,也更容易掌控;同时,这种心态也会促使我们不停息奔跑的脚步,胜不骄,败不馁,因为挑战自己的跑道是没有终点的征途,而“最伟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