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1)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氨基酸代谢病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效果。
氨基酸代谢病的治疗 家庭支持
患者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可提升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 量。
未来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因治疗
探索基因治疗技术以根治或改善氨基酸代谢病。
虽然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前景广阔。
未来的研究方向
新药研发
开发新型药物以提高现有治疗方案的效果。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身体影响
氨基酸代谢病可能导致多脏器损害,尤其是大脑 和肝脏。
如苯酮尿症可导致严重的智力障碍。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心理影响
患者可能因长期健康问题而出现抑郁、焦虑等心 理问题。
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对患者至关重要。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经济负担
长期治疗和护理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世。
未来的研究方向
公众教育
加强对氨基酸代谢病的公众教育,提高社会的认 知与重视。
让更多人了解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促进早期干预 。
谢谢观看
早期筛查和干预可有效降低治疗成本。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产前筛查
通过遗传筛查,识别高风险家庭并进行相应的产 前检测。
早期发现可以采取措施降低病发风险。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新生儿筛查
对新生儿进行氨基酸代谢病的筛查,以便及早发 现和干预。
各国普遍推行新生儿筛查,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 并发症。
氨基酸代谢病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氨基酸代谢病? 2.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3.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4. 氨基酸代谢病的治疗 5. 未来的研究方向
什么是氨基酸代谢病?
什么是氨基酸代谢病?
氨基酸代谢病的治疗 家庭支持
患者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可提升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 量。
未来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因治疗
探索基因治疗技术以根治或改善氨基酸代谢病。
虽然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前景广阔。
未来的研究方向
新药研发
开发新型药物以提高现有治疗方案的效果。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身体影响
氨基酸代谢病可能导致多脏器损害,尤其是大脑 和肝脏。
如苯酮尿症可导致严重的智力障碍。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心理影响
患者可能因长期健康问题而出现抑郁、焦虑等心 理问题。
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对患者至关重要。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经济负担
长期治疗和护理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世。
未来的研究方向
公众教育
加强对氨基酸代谢病的公众教育,提高社会的认 知与重视。
让更多人了解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促进早期干预 。
谢谢观看
早期筛查和干预可有效降低治疗成本。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产前筛查
通过遗传筛查,识别高风险家庭并进行相应的产 前检测。
早期发现可以采取措施降低病发风险。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新生儿筛查
对新生儿进行氨基酸代谢病的筛查,以便及早发 现和干预。
各国普遍推行新生儿筛查,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 并发症。
氨基酸代谢病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氨基酸代谢病? 2. 氨基酸代谢病的危害 3. 如何预防氨基酸代谢病? 4. 氨基酸代谢病的治疗 5. 未来的研究方向
什么是氨基酸代谢病?
什么是氨基酸代谢病?
最新第三章 牛羊营养代谢病.-精品课件

预防
• 饲喂平衡日粮。 • 控制快跟类饲料喂量。甜菜、甘蓝、萝卜每日饲
喂不能过多。 •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减少应激因素的刺激。Fra bibliotek 四、产后瘫痪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称乳热病。是成年母 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 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此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 特征是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昏迷、瘫痪卧 地不起。
病因
低血钙是导致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
导致血钙下降的原因有: • 钙随初乳丢失量超过了由肠吸收和从骨中动员的
补充钙量; • 由肠吸收钙的能力下降; • 从骨骼中动员钙的贮备的速度降低。
病因
营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钙-激素的调节,因此, 饲养管理不当是引起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 是日粮不平衡,钙、磷含量比例不当。表现在以下几 方面:
• 根据有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将奶牛酮病分为临 床酮病和亚临床酮病。 冬夏多于春秋,高产奶牛易发。
一、奶牛酮病
病因 • 下列因素在酮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1.乳牛高产 • 2.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和供给不足 • 3.母牛产前过度肥胖
一、奶牛酮病
分类:
1.原发性营养性酮病 2.自发性酮病 3.继发性酮病 4.食物性或生酮性疾病
一、奶牛酮病
诊断
对病畜做全面了解,询问病史,了解母牛产犊时间 、产乳量变化及日粮组成和饲喂量。有经验的兽 医可从病牛呼出的气体及尿、乳中闻到烂苹果气 味而做出判断。
综合判断主要考虑一下三点: 1.多发于高产奶牛 2.在产后10-30d内,40d后少见 3.日粮能量水平不足,进食量不足
一、奶牛酮病
逐渐由淡红色向红色、暗红色直至紫色和棕褐色 转变,以后又逐渐消退。这种尿液做潜血试验, 呈强阳性反应,而尿沉渣中很少或不见红细胞。 病牛乳产量下降,而体温、呼吸、食欲均无明显 变化。
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过多
营养过剩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肿瘤﹑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 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严格按照健康营养摄入标准, 为什么还会有疾病发生?
介绍提纲
1 “吃”与营养 2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3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4 应该怎样吃? 5 总结与展望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首先营养经过胃肠道
炎(缺维生素B2)等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营养不平衡为什么就容易导致疾病(如肥胖)呢?
能量摄入 > 能量消耗 变胖
能量摄入
能量消耗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高糖饮食 4个月
正常饮食
长期高糖饮食容易导致肥胖!
营养不平衡与疾病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均导致疾病发生
膳食营养素摄入
不足
营养缺乏
营养缺乏病
发育不良、脱发、贫血﹑ 佝偻病﹑骨质疏松
每个人的遗传背景不同, 对营养的感应情况不同! 即营养感应不同!!!
营养怎么发挥作用?
吃的学问 -- 精准营养!
不同个体对饮食的应答及代谢调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 定了用“共同”方案无法解决“个体”问题,严重阻碍了 代谢性疾病的防治。
迫切需要个体化研究方法(组学,微生物菌群、生物网络 等)来揭示个体的营养感应与代谢调控发病机制,提供综 合多维数据的精准营养干预手段,从而精准地防治代谢性 疾病。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
能必需的各种元素的总称。人体无法自身产生、合成的。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
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吃”与营养
水,是万物之源,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管理PPT课件

患病率为0.2-44.8%
• 在我市:
1、苯丙酮尿症患儿 大约2.8万个新生婴儿--------有1例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
2566个新生婴儿--------有1例
对于患儿意味着?
• 将会影响人的一生 • 生活质量下降 • 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
• 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和 心理负担
• 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影响国民素质的提升 • 影响社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新生儿疾病筛查
是早期发现这些疾病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
• 在新生儿期,采用快速、简便、敏感的实验室检 测方法,对一些危及生命、危害生长发育、导致 儿童残疾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检测。 • 使宝宝在未出现疾病表现前就被发现,作出早期 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
筛查的目的?
• 在宝宝出现症状前发现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 这些疾病如果不早期治疗,会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 智力的发育,甚至死亡。 • 如果及时治疗,宝宝可以与同龄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 可以减少医疗、护理、特殊教育费和避免的损失等 方面费用。
如果不筛查,患病的孩子会怎样?
• 体格发育障碍
• 智力发育落后 • 行为或情感问题 • 癫痫,甚至死亡等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管理
县妇幼保健院新筛管理中心 杨秀斌
县妇幼保健院
内容
• 遗传代谢病概述 • 怀化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法 • 介绍筛查的主要四种疾病
概述
• 遗传代谢病(IMD): 是由于人体内某些酶、膜泵 及受体等的生物合成遗传缺陷所致,大多数婴儿 期起病,涉及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 • 目前已经发现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达400多种,常见 的有30多种,总发病率约占出生人口的1%。IMD不 仅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还影响智能发育。
支链氨基酸代谢紊乱疾病PPT演示课件

03
代谢紊乱的原因和机制
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疾病
基因突变
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突变,如 BCAT1、BCAT2、DBT等,可导致 酶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影响支链氨 基酸的正常代谢。
遗传性疾病
一些遗传性疾病如枫糖尿症、异戊酸 血症等,由于相关基因突变导致支链 氨基酸代谢异常,造成体内有毒代谢 产物积累。
营养状况和饮食因素
蛋白质摄入不足
支链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需要从食 物中摄取。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导 致支链氨基酸缺乏,进而影响其代谢 。
饮食不均衡
偏食或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 某些支链氨基酸摄入不足或过多,从 而影响其代谢平衡。
其他因素(如药物、疾病等)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等,可能影响支链氨基酸的代谢,导致相关代谢 紊乱。
代谢网络研究
支链氨基酸代谢涉及多个代谢途径和调控因子,如何系统地解析这 些代谢网络并揭示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是未来的挑战。
转化医学研究
如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是支链 氨基酸代谢紊乱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疾病预警
通过检测支链氨基酸代谢相关指 标,可以预测个体患某些疾病的 风险,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疾病因素
糖尿病、肝病、肾病等疾病状态可能影响支链氨基酸的代谢和利用,导致其在体内异常积累或缺乏。
04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01
生长发育迟缓
患儿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童,生 长曲线偏离正常。
代谢异常
血浆中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芳香 族氨基酸比例失调。
03
02
智力低下
表现为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发 育落后。
遗传代谢病PPT课件

5. 代谢紊乱
6. 代谢产物异常 7. 体液内成分浓度异 常 8. 临床表现异常
临床印象
↑ 相关检查 ↑ 临床表现异常
17
临床上可以提供的线索
家族中有不明原因的新生儿死亡史(特别是 上一胎或母系家族中的男婴)。 近亲结婚的后代(因为其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疾病的发病率高;IEM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
11
随年龄不同有差异,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 以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表现较为突出, 有些有容貌异常,毛发、皮肤色素改变。
部分遗传代谢病在婴儿早期即可有临床表现。
12
遗传代谢病在新生儿期主要临床表现
喂养困难、食欲差、呕吐、体重不增 嗜睡、惊厥、昏迷 呼吸困难、酸中毒、过度换气 肌张力异常
13
肝大 皮肤病变、毛发异常 特殊尿味、汗味
黄疸
脱水、持续呕吐、电解质异常
14
三个器官:脑 心 肝 三个生化:低血糖 代谢性酸中毒 高氨血症
15
遗传代谢病的研究和诊断方法
1. 基因学研究:
基因组学研究、 染色体检查、 单基因分析 蛋白组学研究、 蛋白结构分析、 蛋白活性测定 单成分检测、 代谢谱分析、 代谢组学研究 特殊表征、 特殊异味、 特异性家族史
2
遗传代谢病种类繁多,目前已达数千种,常 见有400~500种。 单一病种患病率较低,但是总体发病率较高、 危害严重,是临床的疑难杂症。
患者若得不到及时诊治,常可致残,甚至危 及生命
3
人体内生化代谢图
每一代谢环节 的阻滞都会导 致代谢紊乱, 这种病态为代 谢病
4
遗传代谢病可根据先天性缺陷所累及的生化 物质进行分类。 约80%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余为X连锁 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线粒体遗传。
外科重症代谢变化及营养支持治疗护理课件

CHAPTER 05
外科重症代谢变化及营养支 持治疗护理的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重 症患者的代谢变化进行分析,提 供更精准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远程监控与诊断
通过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 代谢状况,便于远程诊断和及时调 整护理方案。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的营养 食品,满足患者的特殊营养需求。
耗显著增加。
蛋白质分解加速
在应激状态下,机体蛋白质代 谢失衡,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 分解加速,导致负氮平衡。
脂肪动员增强
在应激状态下,脂肪组织中的 脂肪酸被大量动员出来,提供
能量。
糖异生作用增强
在应激状态下,机体通过增加 糖异生作用来补充血糖的不足
。
外科重症代谢变化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疾病严重程度
个体化护理的发展
基因检测与营养支持
通过基因检测了解患者的代谢特点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 养支持方案。
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结合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促进患者康复。
家庭参与护理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护理,提供家庭支持和亲情关怀,提高护 理效果。
护理教育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联合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采 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 合治疗的方式。
营养支持治疗的监测与评估
体重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了 解其营养状况。
实验室指标
监测患者的血浆蛋白、血红蛋 白等实验室指标,评估其营养 状态。
并发症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与营养 支持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如感 染、代谢紊乱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 PPT课件

适应证
2型糖尿病较肥胖者 无酮症,无严重心、脑、肾等病变者
27
血糖自我监测
(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SMBG)
经常记录血糖水平
每2~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Al(GHbAl)
每年1~2次全面复查,了解血脂、心、肾、 神经功能和眼底情况
28
药物治疗
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概念:内分泌腺体疾病,出现内分泌功能亢进或减退。 病因:机体在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天缺陷、感染、
肿瘤、出血、梗死、放射线、药物、营养障碍、精神刺激及 不良健康行为的作用下,直接或间接引起。
代谢性疾病
概念:新陈代谢过程中,主要由于某一中间代谢环节障碍引
小时都不超过11.1mmol/L,2小时不超过7.8mmol/L。
8.以下三条同时具备,为葡萄糖耐量减低:
①空腹血糖<7.8mmol/L; ②OGTT中,服糖2小时:11.1mmol/L>血糖>7.8mmol/L; ③OGTT中,服糖后0.5、1、1.5小时三点至少有一点血糖≥11.1mmol/L
22
胰岛素的适应症: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达良好控制者 糖尿病发生急性并发症和严重慢性并发症时 糖尿病患者在创伤、手术、妊娠及分娩时等
29
主要不良反应
低血糖反应 过敏反应 抗药性(长期用药引起) 轻度水肿(可自行缓解) 晶状体屈光不正,视物模糊 营养不良
l l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总论
2020/10/13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分类 诊断原则 防治原则
2020/10/13
2
营养物质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人体
糖原、蛋白质、脂肪
小分子物质
需能
释能
新陈代谢
过多、不足、或比例不当 ↓
营养疾病
某一环节出现障碍 ↓
代谢疾病
往往并存,互相影响
代谢和营养疾病概念
2020/10/13
家族史、发病年龄等。
2.早期常先有生理、生化改变,久后出现病理
解剖改变。
3.可累及多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可以某一器
官组织受累较为突出。
4.长期异常可影响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等。
2020/10/13
10
诊断原则
1.尽可能找出诱因及病因; 2.病史中注意饮食情况及家族史; 3.体检注意营养发育状态,尤其注意特有症状
及体征; 4.实验室检查为确诊的重要依据。
2020/10/13
11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12
营养病
糖类摄入过多
糖类营养障碍 糖类摄入不足
脂类摄入过多
脂类营养障碍 脂类摄入过少:易引起脂
溶性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营养障碍
水盐营养障碍
无机元素营养障碍
2020/10/13 复 合 营养 障 碍
8
蛋白质代谢障碍 先天性代谢缺陷:白化病
继发于器官疾患:肝病时低蛋白血
症
先天酶系缺陷
糖代谢障碍
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糖症、糖尿病等
代谢病
先天性
脂类代谢碍 继发性
水电解质异常 先天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获得性
无机元素代谢异常:铜代谢异常所致肝豆状核变性
铁代谢异常所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其他代谢异常:嘌呤代谢异常——痛风
2020/10/13
卟啉代谢异常——血卟啉病
9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临床特点
1.详细查询病史可发现这类疾病:饮食习惯、
血低肝 症蛋硬
白化
机体需求改变
2020/10/13
癌妊甲发 娠亢热
6
代谢病
先天性代谢缺陷和遗传因素: 肾性糖尿、 苯丙酮尿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环境因素:药物、理化因素、创伤、 感染、 器官疾患等
2020/10/13
7
分类
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
蛋白质营养障碍
氨基酸过多:酪氨酸、
蛋氨酸过多诱发
肝昏迷
2020/10/13
4
营养物质的供应及摄取
每日所需能量=基础能量消耗+活动能量消耗 活动能量消耗=特殊机能活动能量消耗+
体力活动能量消耗
2020/10/13
5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原发性营养失调:摄入过多、不足、或比例不当
营养病
进食障碍
继发性营养失调: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 消化吸收障碍
排泄异常
物质合成障碍
3
营养物质的供应及摄取
人体需的营养物质可归为6类:
蛋白质、糖类、脂类、无机元素、维生素、水。 由食物供给或体内合成。
原则:(1)生物效价为80以上的蛋白质,成人
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1g左右,(如生物效
价低则需加量)。
(2)脂肪所供能量约占总能量30%,余下
能量由蛋白质、糖供给。
(3)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在300mg以下。
总论
2020/10/13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分类 诊断原则 防治原则
2020/10/13
2
营养物质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人体
糖原、蛋白质、脂肪
小分子物质
需能
释能
新陈代谢
过多、不足、或比例不当 ↓
营养疾病
某一环节出现障碍 ↓
代谢疾病
往往并存,互相影响
代谢和营养疾病概念
2020/10/13
家族史、发病年龄等。
2.早期常先有生理、生化改变,久后出现病理
解剖改变。
3.可累及多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可以某一器
官组织受累较为突出。
4.长期异常可影响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等。
2020/10/13
10
诊断原则
1.尽可能找出诱因及病因; 2.病史中注意饮食情况及家族史; 3.体检注意营养发育状态,尤其注意特有症状
及体征; 4.实验室检查为确诊的重要依据。
2020/10/13
11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12
营养病
糖类摄入过多
糖类营养障碍 糖类摄入不足
脂类摄入过多
脂类营养障碍 脂类摄入过少:易引起脂
溶性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营养障碍
水盐营养障碍
无机元素营养障碍
2020/10/13 复 合 营养 障 碍
8
蛋白质代谢障碍 先天性代谢缺陷:白化病
继发于器官疾患:肝病时低蛋白血
症
先天酶系缺陷
糖代谢障碍
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糖症、糖尿病等
代谢病
先天性
脂类代谢碍 继发性
水电解质异常 先天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获得性
无机元素代谢异常:铜代谢异常所致肝豆状核变性
铁代谢异常所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其他代谢异常:嘌呤代谢异常——痛风
2020/10/13
卟啉代谢异常——血卟啉病
9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临床特点
1.详细查询病史可发现这类疾病:饮食习惯、
血低肝 症蛋硬
白化
机体需求改变
2020/10/13
癌妊甲发 娠亢热
6
代谢病
先天性代谢缺陷和遗传因素: 肾性糖尿、 苯丙酮尿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环境因素:药物、理化因素、创伤、 感染、 器官疾患等
2020/10/13
7
分类
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
蛋白质营养障碍
氨基酸过多:酪氨酸、
蛋氨酸过多诱发
肝昏迷
2020/10/13
4
营养物质的供应及摄取
每日所需能量=基础能量消耗+活动能量消耗 活动能量消耗=特殊机能活动能量消耗+
体力活动能量消耗
2020/10/13
5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原发性营养失调:摄入过多、不足、或比例不当
营养病
进食障碍
继发性营养失调: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 消化吸收障碍
排泄异常
物质合成障碍
3
营养物质的供应及摄取
人体需的营养物质可归为6类:
蛋白质、糖类、脂类、无机元素、维生素、水。 由食物供给或体内合成。
原则:(1)生物效价为80以上的蛋白质,成人
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1g左右,(如生物效
价低则需加量)。
(2)脂肪所供能量约占总能量30%,余下
能量由蛋白质、糖供给。
(3)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在300mg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