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复习题创三甲妇幼保健院应知应会

综合类复习题创三甲妇幼保健院应知应会
综合类复习题创三甲妇幼保健院应知应会

*****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

综合类复习题

一、综合知识

(一)、填空

1、医院精神:

2、院训:

3、医院宗旨:

4、创建口号:

5、三基三严内容包括: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

6、机构规模与功能定位标准中要求:设置临床住院部,开放床位≥张。妇科、产科、儿科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例≥%。我院2008、2009年医院编制床位张,2010年张。

7、《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于1994年年10月27日颁布,自1995 年6月1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自2001 年6 月20日起公布施行。

9、妇幼卫生工作的核心任务“一法两纲”,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10、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是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

11、医技人员行为规范:

(1)面向一线,主动配合,保证临床需要,满足病人需求。

(2)以准确、及时、安全为原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为临床提供科学数据和治疗检查方法。

(3)病人至上,热情服务,检查前向病人详细交代检查注意事项;检查时细心检查可疑部位,避免差错,检查后认真登记检查结果,及时出具检查报告,缩短病人诊疗时间。

(4)作风严谨,一丝不苟,认真履行职责。廉洁从业,不谋私利,自觉抵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杜绝商业贿赂。

12、医技科室设置

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特检科(超声室、心电图室)、病理科等科室。

13、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

14、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环节。

15、医护人员标准洗手的时间要求是不少于10~15秒钟。

16、医疗废物应放入黄色垃圾袋,每天收集运送,暂存时间≤2天。

17、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主要传播方式,接触传播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

18、当手部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酒精性无水洗手液揉搓。无水性洗手液洗手必须揉搓

干燥。

19、医院感染的感染源当中最重要的感染源是已感染的病人。

20、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明确:院长、科室主任是单位(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二)、简答题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4、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6、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等工作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用于病人的锐器如针头、刀片及其他利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7、手卫生: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8、医源性感染:指治疗、手术、护理等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或无菌技术操作不当引起的感染。

(三)、问答题

1、创建三甲的主要内容:

(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对妇幼保健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妇幼保健机构科学发展。

(2)、等级分类:分为三级六等,即(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一级甲等、一级乙等)评审得分在900分以上的为甲等,800分-899分为乙等。

(3)、主要内容:以《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机构分级管理评审标准》为主要内容,包括必备标准、基本标准、奖励标准、普通标准和附加标准五部分。

(4)、评审管理:妇幼保健机构分级管理评审实行动态管理,3年为一个周期,评审结果5年内有效。

2、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答:(一)有关母婴保健的科普宣传、教育和咨询;

(二)婚前医学检查;

(三)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

(四)助产技术;

(五)实施医学上需要的节育手术;

(六)新生儿疾病筛查;

(七)有关生育、节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服务。

3、母乳喂养双十条内容

《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的保健人员。

(2)对所有的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30分钟内开奶。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要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新生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有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每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4、《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5、标准预防的防护措施?

答::(1)重视手卫生(2)重视口罩、手套、工作服、隔离衣的正确使用,必要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3)正确使用和处理锐利器械,防止刺伤,以确保自身安全。

6、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2)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4)接触清洁或无菌物品前。(5)接触病人粘膜、破损皮肤后。(6)接触污物后。(7)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8)脱手套后。(9)进食或下班前。

7、洗手的方法: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可按洗手六步法: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8、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组织应包括哪些?

答:(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医院感染科和专职人员。(3)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包括各科室病房的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和护士。

9、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其医疗废物种类可分为五类:

(1)感染性废物(2)病理性废物(3)损伤性废物(4)药物性废物(5)化学性废物并依次注明每一种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标记及颜色:

(1)“感染性废物”黄色(2)“病理性废物”黄色(3)“锐器”黄色(4)“药物性废物”褐色(5)“化学性废物”黄色。

10、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

答: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相关科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供应室、手术室、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等科室主要负责人及其他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业务副院长担任。

11、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达到预防和控制病人以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12、医院消毒剂使用原则

答:医院消毒中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一、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灭菌,务使其灭菌指数达到10-6。

二、凡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要求消毒指数达到10-3以上,即对试验微生物的杀灭率≥99.90%,对自然污染的微生物杀灭率≥90%。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效消毒,需采用高效消毒方法消毒。而另一些则要求低一些,例如便器、卫生洁具等用中效消毒法即可。

三、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必须针对污染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消毒、灭菌方法和使用剂量。

一、对受到致病性芽胞菌、真菌孢子和抗力强、危险程度大的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或灭菌法。

二、对受到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的物体,选用中效以上的消毒法。

三、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法。

四、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因子的使用剂量。

五、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处理剂量和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选择消毒方法时要考虑的,一是要保护消

毒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一、耐高温、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二、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应选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灭菌。

三、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

四、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应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4)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阮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具,做特殊处理。使用前再按物品种类,选择合理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

13、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

答: 医务人员应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指征、消毒药械正确使用、手卫生、标准预防和医疗废物管理等相关知识。

14、应急管理标准要求知晓哪些内容

答:医院制定的突发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有承担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组织机构(救援队伍)、人员分工和相应设备用品(含药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