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1)

合集下载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A、歌剧的平民化 卡瓦利(Cavalli,1602—1676 1676) B、卡瓦利(Cavalli,1602 1676) 强烈的戏剧性、 返始咏叹调( 强烈的戏剧性、“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A-B-A)”的广泛 ) 使用、使宣叙调和咏叹调获得了鲜明的区分;作品缺乏情感深度。 使用、使宣叙调和咏叹调获得了鲜明的区分;作品缺乏情感深度。 切斯蒂(Cesti,1623—1669)(《金苹果》1667) 1669)( C、切斯蒂(Cesti,1623 1669)(《金苹果》1667) 使用“阉人歌手” D、 使用“阉人歌手”的两面性
A.斯卡拉第咏叹调《太阳照在恒河上》 A.斯卡拉第咏叹调《太阳照在恒河上》 斯卡拉第咏叹调
第二节
法国、德国和英国歌剧(一) 法国、德国和英国歌剧(
一、歌剧在法国的成长环境
法国的艺术氛围及宫廷对待歌剧的态度
法国歌剧的奠基人——吕利 二、法国歌剧的奠基人 吕利
巴蒂斯特·吕利 Lully,1632—1687 1、让·巴蒂斯特 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 1687)的创作道路 巴蒂斯特 吕利(Jean2、吕利的歌剧创作与法国文化的结合 A、语言韵律 B、不用阉人歌手不突出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对比 C、选题上迎合法国贵族的口味 D、插入大量芭蕾舞场面 E、改“快—慢—快”的意大利歌剧序曲结构为“慢—快— 慢” 慢 快 的意大利歌剧序曲结构为“ 快 的法国序曲结构 歌剧—芭蕾的出现 吕利歌剧《阿尔米德》 F、歌剧 芭蕾的出现 吕利歌剧《阿尔米德》序曲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 概述 • 一、巴罗克(baaroque)1600—1750 巴罗克(baaroque)1600 1750
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原意为“ 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原意为“不规则的珍 建筑领域、美术领域、 珠”。建筑领域、美术领域、音乐上都表现为一种充满 华丽、注重装饰以及综合各门艺术的倾向。 华丽、注重装饰以及综合各门艺术的倾向。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艺术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政治背景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政治背景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政治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巴洛克时期可能是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

音乐也不例外,巴洛克音乐以丰富、华丽、复杂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

然而,巴洛克时期不仅仅是音乐史上的一个时期,它的政治背景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欧洲大陆各国在17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初的战争时期。

因此,本文将从音乐与政治两方面探讨巴洛克时期这段历史。

一、音乐——巴洛克时期的璀璨华丽巴洛克音乐流派起源于意大利,并在17世纪初传到了欧洲诸国,随着各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巴洛克音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带着强烈宗教色彩的音乐风格。

巴洛克音乐的主要特点是复杂性、华丽性、富丽堂皇和没落贵族的怀旧情调。

巴洛克音乐的复杂性体现在它的曲式和节奏上。

巴洛克音乐采用的曲式在结构上比较复杂,它通常一个乐曲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多个乐句,乐句又有重复和变奏。

为了保证这些乐句在演奏过程中不至于混乱,每个乐句之间的强度、响度、感情和速度都必须严格地加以控制和调配,这就要求演奏家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协同的默契。

节奏上,巴洛克音乐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拍子和节拍,既有快速的、激昂的,也有缓慢的、柔和的。

这些复杂的曲式和节奏在表现上体现了巴洛克音乐的华丽性和富丽堂皇。

巴洛克音乐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华丽性。

巴洛克音乐在乐器选择、演奏手法和音色上,都采用了最丰富的表现手段。

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都被广泛使用,同时在演奏中还运用了各种特殊的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双音等等。

这些技巧和乐器的巧妙搭配,使得巴洛克音乐具有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

最后,巴洛克音乐的第三个特点是具有没落贵族的怀旧情调。

17世纪末,欧洲社会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动荡不安,使得许多贵族家庭逐渐没落失势。

虽然这些贵族家庭在地位上有所下降,但他们对于过去那种寻租生活的好奇和渴望却没有消失,相反在巴洛克音乐的表现上,他们的意愿得以表达和实现。

二、政治——欧洲战争时期的政治背景巴洛克音乐的诞生和发展,正是在欧洲各国长期战争的年代中得以萌芽并扎根。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分析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分析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分析
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钢琴音乐在这个时期也有了重大的发展和改变。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将对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进行分析。

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擅长运用复杂的赋格和对位法。

在巴洛克时期,音乐家们对和声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一个巅峰,他们对音乐的结构和发展有着深入的理解。

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常常运用复杂的赋格和对位法,这些音乐结构的运用给钢琴演奏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要求演奏者具备出色的手指技巧和对音乐结构的深刻理解。

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注重对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在巴洛克时期,音乐被视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作曲家们注重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在演奏中注重对音乐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演奏者需要通过细腻的表现技巧和情感的投入来演绎作品,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注重对旋律和和声的处理。

在巴洛克时期,音乐家们注重对旋律和和声的处理,他们通过对旋律的精心构思和对和声的合理安排来丰富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

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要求演奏者具备对旋律和和声的深入理解和对音乐表达的敏感度,能够通过对旋律和和声的处理来展现作品的美妙和魅力。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是复杂而丰富的,它要求演奏者具备出色的技术水平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能够通过对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来展现作品的华丽和艺术性,对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将有助于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色。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分析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分析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分析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丰富多样的时期,钢琴音乐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普及。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注重于对音乐表达的深度和细腻。

下面将分别从技巧与表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技巧方面:1. 贝塞尔风格: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注重对音乐细节的完整呈现,并注重铺陈感。

演奏者通过运用大量的装饰音和琶音等手法,呈现出丰富的音乐语言。

2. 手法技巧: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偏重于对手指的训练与运用。

演奏者需要具备非常灵活的手控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自如地运用触键,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音质效果。

3. 速度与准确度: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存在很多快速复杂的音乐编排。

演奏者需要具备非常高的技术水平,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音符的连续演奏。

二、表达方面:1. 重视韵律感: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强调对韵律的把握和表达。

演奏者需要通过演奏手指的迅速动作来强调音乐的韵律感,使得整个音乐节奏感强烈而明确。

2. 情感表达: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着重于对情感的表达。

演奏者需要通过各种手法和技巧,使得音乐中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变化,从而传达给观众强烈的音乐感受。

3. 装饰音的运用: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装饰音。

演奏者需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装饰音,使得音乐更加细腻而华丽。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非常注重于对音乐表达的深度和细腻。

演奏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巧和对音乐细节的敏感把握,以及能够通过各种手法和技巧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韵律感。

这些特点使得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巴洛克时期音乐综述

巴洛克时期音乐综述

巴洛克时期音乐综述在音乐史上,巴洛克时期通常是指1600-1750这150年的历史,即从第一部歌剧的诞生到巴赫去世为止。

其音乐特点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向着主调音乐转型的时期。

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的标志性特征,此外,协奏风格、即兴处理、情感因素这三个方面也是巴洛克时期的主要风格特征。

巴洛克时期的代表音乐家:蒙特威尔第(1567-1643):意大利作曲家。

其艺术成就:1.牧歌:《亚力安娜的悲歌》、《战争与爱情牧歌集》。

2.歌剧:《奥菲欧》。

维塔利(1632-1692):意大利。

艺术成就:五卷合奏奏鸣曲。

A.斯卡拉蒂(1660-1725):意大利作曲家,艺术成就:歌剧《皮罗和黛梅特廖》《格里塞尔达》。

科雷利(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指挥家。

较著名的作品《福利亚变奏曲》。

其艺术成就:1.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小提琴家,确立了乐队中统一弓形形式。

2.确立了大协奏曲的乐队编排,将小乐器设计成三重奏鸣曲的格式。

3.是第一个完全用大小调体系创作的作曲家。

4.作品《福利亚变奏曲》是最早的小提琴弓法大全。

维瓦尔第(1678-1741)作曲家、小提琴家。

大协奏曲《四季》(1725年出版)最为著名。

其艺术成就:1.对18世纪器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对大协奏曲的定型起决定性作用,确立了快、慢、快的三乐章结构。

3.首创了独奏协奏曲。

塔蒂尼(1692-1733)意大利。

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吕利(1632-1687)法国。

艺术成就:《阿尔西特斯》《爱神与酒神的节日》。

库普兰(1668-1733)古钢琴作曲家。

代表作《羽管键琴曲集》、《蝴蝶》。

其艺术成就:1.华丽风格的倡导者,音乐精致具有宫廷装饰性风格。

2.在羽管键琴的指法、触键方式、装饰音作了杰出贡献。

拉莫(1683-1733)法国。

艺术成就:歌剧《伊波利特和阿里西埃》等。

D.斯卡拉蒂(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演奏家。

创作了555首奏鸣曲,其《D大调奏鸣曲》是带再现的二部曲式,接近于古典奏鸣曲。

综合论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成就

综合论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成就

综合论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成就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通常指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被称为“巴洛克时期”的西洋音乐形式。

它起源于乔治·夏勒(1685年-1750年)的作品,其音乐流派由两个重要的国家演变而来:意大利和德国,这也是它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得以融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整体体系的原因。

一、形成1.意大利——强调声乐和宗教属性: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形式融合了意大利派和德国派的特点,此外,它还把意大利派和德国派强烈的对立性变成了融合性,从而使它们成为一体。

在意大利派,非常强调声乐,声乐的流式和优雅的音乐语言要远远超越其他乐器,而宗教属性的音乐,又多注重优美叙事性的表达,使得它在整个巴洛克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德国——集合多种特色:德国的音乐风格是实际的,却又富有变化及想象力,仍然新颖自然,因此它包罗万象,多种乐器的融合使其能表达喜怒哀乐,多变精细,十分引人入胜。

如静态宁静,活跃动感,复杂繁多等特点均被融合之中,提供了多样的音乐元素。

二、成就1.独特的形式和旋律:由于两种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融合,使得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显得十分独特,它借鉴意大利派跌宕起伏的声乐旋律性,也明显的继承了德国派的细腻的乐音表现形式,而它把这两者精巧的结合起来,使得其音乐旋律更加紧凑,结构更加严谨,从而获得极高的评价。

2.对后代影响深远:此外,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也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实现有的斯特拉文斯基复兴,古典时期,浪漫主义等也都离不开巴洛克时期的影响,它不仅延续了现有的音乐形式,而且也催生了非常优美的新音乐,开创了新的音乐革命,被公认为音乐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也为西方音乐史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应该就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形成及成就,从意大利和德国思想及概念的融合、以及独特形式和旋律以及它对今日音乐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全面审视和讨论,以加深人们对巴洛克音乐的理解与体会,充分发挥它们在当今文化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及音乐家和音乐作品介绍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及音乐家和音乐作品介绍

主调音乐
(多声部)
♪ 主调音乐: 以一个旋律为主,其他声部为陪衬(伴奏) ﹏﹏﹏﹏﹏﹏﹏ → 主旋律
旋律图
和弦 ∣ ↗

复调音乐
(多声部)
♪复调音乐: 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旋律的音乐。 旋律图 ﹌﹌﹌﹌﹌﹌ → 旋律1 —————— → 旋律2 ﹏﹏﹏﹏﹏ → 旋律3
现在通常见 到的珍珠
概念
♪ 什么是“巴洛克”?
人们通常把1600年至1750年这一半世纪左右的时间,成为西方 专业音乐发展上的“巴洛克时期”。意为“怪异的珍珠”或 “荒谬的思想”。
♪ “巴洛克音乐”是什么?
巴洛克时期产生的音乐作品就称之为巴洛克音乐。特征是高 贵庄严,气势雄伟,常给人以紧迫感的。

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演唱特点

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演唱特点

29SONG OF YELLOW RIVER / 032020声乐艺术解析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具有浓厚的艺术特征,在人文主义的洗礼下,极度地肯定人的自由和理性,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巴洛克声乐作品当中的节奏记号、旋律、表情记号独树一帜,突出了当时社会艺术的方向趋势,其演唱的特点也十分鲜明,为美声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巴洛克时期声乐概述欧洲音乐史上,巴洛克时期是指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叶一百五十年的阶段。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就是意大利声乐学派。

在这个时期,声乐的歌唱、教学、创作等方面都不同以往,展现了新的姿态,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声乐家、作曲家,他们所创作的声乐作品艺术特征十分鲜明,气质独特、情感丰富、风格迥异,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演唱性。

在整个欧洲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巴洛克时期声乐的发展为歌剧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二、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一)节奏模式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节奏模式相比古典声乐而言,更加灵活自由简单。

其速度不快不慢,在自由和规则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

比如有的节奏按照节拍小节线进行划分,有的则不分拍,演唱者可以按照即兴的方式自行处理。

一般而言,巴洛克时期的咏叹调都有节拍线,宣叙调即兴曲则更多是自由处理。

有时候在一首曲子当中也可以看到两种节奏模式同时出现,不同的套曲当中按照不同的模式进行演唱。

前者模式旋律稳定贯穿于全曲当中,后者模式则在单纯的动机中灵活应用,大量的装饰音就反映了这种模式,激动的旋律和稳定的旋律相得益彰,平衡感十足。

自由模式可以为稳定模式持续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保证旋律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这就是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节奏模式的最大特征。

(二)音乐充满人文性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充满了人文色彩,这是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社会思潮。

人文性就体现在尊重人性,保护人性,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现实世界,打碎宗教精神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麦少娟
2008620501115
08工商企业管理一班

2009年—2010学年第二学期《西方音乐简史》考试试题

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
【内容摘要】:巴洛克时期(1600--1750)是欧洲优秀声乐作品荟萃的时代,这一时
期的声乐作品虽然距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却仍然受到中外歌唱家的喜爱和传
唱,这是由它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同时,这一时期的音乐对于世界乐坛具有重要
意义。下面,本文将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历史文化背景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这两方面论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 文化背景 特点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畸形的珍珠”。音乐史
上把自歌剧诞生的1600年至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的1750年的这段欧洲
音乐历史称为巴洛克时期,也是早期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涌
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作曲家,如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等。他们创作了大量经典
歌曲,这些作品不但反映了当时先进的思想,而且在声乐写作技巧上有许多可取
之处,开启了人们声乐听觉上的新感受。巴洛克音乐的节奏特别强烈、活跃,短
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作曲
家普遍强调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于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在当时相当被看重;
曲目的调性也从文艺复兴时期单一而保守的教会调式发展为采用大小调形式。同
时西洋管弦乐器也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小提琴的出现、拨弦古钢琴
的成形都为巴洛克音乐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其他乐器的发展也使得某些特定
风格的巴洛克音乐其配器得以朝着多元化、大规模的方向发展。
一、巴洛克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
巴洛克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最初是指那些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
的,并且在1600~1750年间繁荣起来的音乐和其他一些视觉艺术。巴洛克风格的
产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随着文艺复兴的衰落和反宗教改革潮流的蔓
延,在意大利以及天主教甚至新教世界中,艺术和音乐比纳入具有新的教会精神
的文化氛围中。在古典主义形式的完美、平衡、和谐被打乱之后,综合、调和以
及刻意的修饰成为新一代风格教会为自己的世界从建筑形式上提供了富丽堂皇、
瑰丽精致的形式,同时也给音乐打下了自己的文化烙印。随着文化功能的转变,
艺术和音乐实际上远离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而在教会精神中获得原动力。
虽然“巴洛克”这样一个术语是无法总括一段历史中多样的音乐风格,但是,
由于“巴洛克”在使用中确实被用来泛指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并且
这样一个时期的音乐,与当时的建筑、绘画、文学,甚至与科学、哲学都有某种
相似的文化品性,因此,出于这样一种看法,即音乐和人类其他创造性活动之间
存有一种联系,而一个时代的音乐又往往会以为它特有的方式去反映其他时代艺
2

术中表达相似的观念和倾向,人们才会在艺术史上,用巴洛克、浪漫派之类的称
谓来表示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
二、巴洛克音乐的特点
巴洛克时期,综合、调和以及刻意的修饰、精美成为新一代的艺术风格特征。
虽然艺术中文艺复兴式的人文精神并未消失,但是音乐主要成为新的教会精神和
宫廷贵族时尚生活的表达方式。在不同作品的表现中,风格又是多样而综合的。
17世纪中期在音乐风格方面采用的普遍分类,是教堂风格(如声乐复调)、室内
乐风格(如管风琴、古钢琴等器乐体裁)、戏剧风格(如歌剧创作)这三类风格
分类。由于器乐演奏技巧能力的提高,器乐音乐比以往具有更大幅度和丰富的情
感表现。这甚至导致作曲在音乐创作构思中各种新的实践和探索。总的来说,巴
洛克时期的音乐具有以下特点:
(1)两种常规。第一种常规,亦称“古代风格”或“严谨风格”。第一种常
规中音乐支配歌词,只承认某种程度的不协和音,对二度、七度等音程都要严加
限制。第二种常规是指某种新曲的作曲手法。在第二种常规中,歌词支配音乐以
扩展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能够更加好地表现歌词的内容、强调感情的表达,对
那些旧有的规则和限制进行大胆的突破。例如采用无准备的不协和的音或非正规
的解决等。
(2)通奏低音。这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叫数字低音,它的
运用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织体。这是一种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织
体的主调和声织体。也就是说,它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的。这种织体
的突出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
线条。首先,它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其次,是一个位于上
方的比较华丽和富于装饰性的高音部。作曲家在创作中只写出这两个声部,而中
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用键盘乐器或其他可以演奏和弦的乐器即
席演奏。为了提醒演奏者,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
拉伯数字来对需要演奏的每个和弦加以指示。例如,在一个低音下方标记的数字
是7,则说明演奏者应在这个和弦中包括这个低音上方的七度音。
(3)“情感论”。巴洛克的音乐家用音乐体现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或精神状态,
如愤怒、激动、宏伟、秀安、忧伤等。但是这并不是表达音乐家个人感情的,而
是表现类型化的感情。为了这些情感的交流,逐渐出现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手法,
当时的人们逐渐认为各种音乐因素如音程、调式、调性节奏型等,都具有一种情
感性。
(4)调性和声与对位。巴洛克时期在对位上的变化是纵向思维引领横向思维。
在调性和声体系中,和弦的关系是建立在对一个调性中心的趋向性上的。主和弦
的根音决定了该调性的名称。体系内的每个和弦都是独立的实体,但是,它们之
间却有着一定的功能关系,特别是和主和弦之间。所有的和弦完全围绕着主和弦,
以及支持主和弦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组织起来,它们之间
的功能关系得到强调,即使离调或转调也不能动摇主调的地位。同时,复调对位
在巴洛克时期并没有完全消失,不少作家仍在沿用第一常规的手法创作无伴奏合
唱和宗教作品,但是随着通奏低音的运用,这些对位手法逐渐被纳入了功能和声
进行的框架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对位。
(5)节奏与记谱。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可分两类,一类是非常规整的,
另一类是非常自由的。这两种节奏往往在一种套曲组合中形成变化和对比。例如,
在一段自由的宣述调过后,紧接一段规整的咏叹调,或是一首即兴的前奏曲或托
3

卡塔之后,紧接一首严格的赋格曲。
(6)声乐与器乐。在巴洛克时期,声乐和器乐是并行发展的。在声乐领域中,
最突出的新发展包括单声歌曲,以及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新体裁的诞生。声
乐作品的戏剧性在不断加强,作曲家追求更鲜明和更准确地用音乐表达歌词中丰
富的情感内容。而器乐从对声乐作品的依赖中彻底地解放出来,作曲家开始为特
定的乐器而写作,大量的新曲目出现了,特别是纯器乐的体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形成了很多巴洛克器乐的音乐语言。在乐器制作方面,小提琴家族在这个时期
形成,钢琴在这个时期出现。此外,各种管乐器的制造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些发
展使得巴洛克时期出现了典型的巴洛克室内乐和乐队组合,造就了很多巴洛克时
期名闻遐迩的演奏大师。
三、结语
巴洛克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深厚,声乐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旋律线
条优美、节奏多种多样、装饰音运用较多、曲式运用多样化,注重结构,工整严谨。
正是这些风格特征构成了古典声乐的艺术美,给了后世莫大的声乐艺术享受和启
示,开辟了声乐创作艺术的新天地。中心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P97-104
2、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年8月,P47-48
3、修海林 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
月第二版,P44-55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