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五章GDP和经济增长的测量
全套教学课件《高级宏观经济学》

全套教学课件《高级宏观经济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的测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消费与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货币与利率、通货膨胀与失业等。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国民收入的测量和决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包括GDP和GNP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储蓄、投资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难点:GDP和GNP的计算方法,投资与资本形成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国民收入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包括GDP和GNP的计算公式,并通过PPT课件展示实例。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国民收入测量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国民收入测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5. 知识拓展:讲解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储蓄、投资等,并通过PPT课件展示相关数据和图表。
6.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7.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9. 板书设计:板书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和决定因素。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我国2019年的GDP和GNP。
答案:2019年我国GDP为99.1万亿元,GNP为100.6万亿元。
2. 作业题目:请分析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决定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决定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储蓄、投资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和决定因素。
07-GDP总产出和总收入的测量

= $20.00
= $35.00
Total Value Added
2 LEARNING OBJECTIVE
GDP是否实现了我们所希望它测量的
GDP作为总产出测量方式的不足
家庭产出
地下经济
为了避免税收或规制,或者产品和服务本身是非法 的,而将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及购买隐匿于政府视线 之外.
GDP是否实现了我们所希望它测量的
GDP作为福利测量的不足之处
闲暇的价值没有包含在GDP之内
GDP没有对污染或其他产出的负效应做出调整 GDP 没有对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的变化做出调整
3 LEARNING OBJECTIVE
实际GDP与名义GDP之比较
实际GDP的计算
实际GDP:以基准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服务 的价值.
名义GDP:以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 价值.
chapter nineteen
GDP:总产出和总收入的测量
GDP的增长促进福莱纳公司增加雇佣人数
通过本章学习需要掌握:
1
解释总产出如何被测量
LEARNING OBJECTIVES
2
讨论GDP是否是关于经济福 利的良好测量
3
讨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之 间的差别 熟悉其他有关总产出和总收 入的度量
4
Individual firms like Freightliner must pay attention to developments in the overall economy.
以国内生产总值测量总产出
GDP的组成部分
政府消费以及总投资
政府购买:政府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以国内生产总值测量总产出
GDP的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学GDP

宏观经济学GDP在宏观经济学的广袤领域中,GDP(国内生产总值)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它犹如一座灯塔,为我们照亮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的整体状况。
那么,究竟什么是 GDP 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GDP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在计算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总价值。
比如说,一个农民种了小麦,然后把小麦卖给了面粉厂,面粉厂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又把面粉卖给了面包厂,面包厂用面粉做出面包卖给消费者。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最终卖给消费者的面包的价值才会计入 GDP,而小麦和面粉的价值不会重复计算,这就是为了避免重复累加,保证 GDP 能准确反映经济产出的总量。
GDP 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麦、面粉、面包的例子,通过计算各个生产环节的增加值,最终加总得到 GDP。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员工的工资、企业的利润、土地所有者的租金、资本所有者的利息等等加起来,得到的总和就是 GDP。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我们日常的消费支出,比如买衣服、看电影;企业投资建厂、购买设备;以及出口减去进口的净额,这些加起来就是通过支出法计算的 GDP。
GDP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如果一个国家的 GDP 持续增长,通常意味着经济在扩张,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望提高。
反之,如果 GDP 出现下滑,可能预示着经济面临衰退,就业可能会受到影响,社会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同时,GDP 也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经济学-第五章 宏观经济数据:GDP和CPI

Y=国内生产总值,GDP
Y=C+I+G+NX
实际GDP是假设如果我们以过去某一年的价格来评价产品和服务,那么今年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多少?通过用固定在过去水平上的价格来评价现期生产,实际GDP说明了经济的整体产品和服务生产的变动。
名义GDP(nominal GDP)是按当年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C,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包括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
投资(I,investment):指企业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花费,主要是资本品和房产的支出。投资可以细分为:
·固定投资:分为企业固定投资和居民住房投资。在GDP的核算中,居民购买住房视为企业部门将住宅销售给家庭的投资活动,属于投资行为。
这两个指标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观测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知道如何衡量这两个指标,我们可以了解这些指标变化时所反映的经济含义,但这仅仅是讨论宏观经济运行的起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此为起点,分析一国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在短期波动中的变化。
详细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补充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和实际GDP比率来来计算的价格水平衡量指标,反应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而不反映生产量。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GDP平减指数:
第三节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准确的说,一定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的是相对于某一固定年份(基年)购买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费用,在当期购买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花费情况。CPI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用来度量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和通货膨胀程度的基本工具。
宏观经济学-05

6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蓄 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含义一般来说不是消极地使一 国在国际收支账户上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相抵,也 不是消极地防止汇率变动和外汇储备变动,而是使 一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加。 适度增加外汇储备看作是改善国际收支的基本标志。
7
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由这些原因引起的有 效需求不足问题,所以不能自动地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时的均衡,就是说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必须通过干 11 预措施来扩大有效需求。这种干预被称为“需求管理”。
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 3) 经济计划 4) 收入政策 5) 产业政策
23
3)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 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 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 在一定水平。 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 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 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 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
1)
两大支柱
12
二、财政政策
1.财政的构成 2.自动(内在)稳定器 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4.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与财政方向 5.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13
1. 财政的构成
1)政府支出:
A、政府购买(政府投资):实质性的支出,有商品和劳
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构成国民 收入,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变动政府 购买支出是财政政策的有利工具。 分三种情况:一是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性支出, 如提供国防服务,保证公共安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等 职能所发生的支出。二是为了维持政府系统运行和发挥 职能而发生的购买性支出,如行政事业费。三是直接投 资的购买性支出。
chGDP总产出和总收入的测量

a. 名义GDP
b. 实际 GDP
c. 以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计算的GDP
d. 以上都不是
第32页/共43页
31 of 43
3 学习目标
• 计算实际 GDP
产出 眼科检查 比萨 书本
2000
数量
价格
80
$40
90
$11
15
$90
7 -2
2005
数量
价格
100
$50
80
$10
20
$100
a. 经济学家认为这很必要
b. 政府人员认为这很必要,但经济学家却不这么认为。
c. 这是在经济学家当中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
d. 宏观经济分析只是理想的理论,脱离实际,因为我们对 于总体经济的知识很有限。
第4页/共43页
3 of 43
GDP: 总产出和总收入的测量
•扩张
• 经济周期中总产出和总就业增加的时期
实际GDP 名义GDP
第34页/共43页
33 of 43
7 -4 •福莱纳公司如何使用 GDP的预 测
基于GDP的预测,福莱纳公 司2004年增加了雇佣人数和 产出。
第35页/共43页
34 of 43
实际GDP 和 名义 GDP
GDP 平减数
• 价格水平
• 经济体中产品和服务平均价格的测量
• GDP平减数
Y C I G NX
第18页/共43页
17 of 43
关于计算GDP中的进出口,以下那种说法 是正确的?
a. 出口被加在另一类的支出当中 b. 进口被夹在另一类的花费当中. c. 进口和出口都被加在另一类的花费当中 d. 进口和出口都从其他类型的花费中减去了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GDP与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GDP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GDP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的总产出、总就业、总消费、总投资以及价格水平等宏观指标。
其中,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总值。
一、GDP的计算方法GDP的计算有三种方法:支出法、产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是通过对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投资以及净出口进行统计得出的;产出法是通过对各产业部门价值的累加得出的;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因素报酬的总和得出的。
1. 支出法:GDP = C + G + I + NXC表示个人消费支出,G表示政府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NX表示净出口(净出口=出口-进口)。
2. 产出法:GDP = ∑(各产业最终产品价值)通过对各产业的产出进行统计,并将其价值进行累加,得到GDP 的值。
3. 收入法:GDP = ∑(劳动者报酬 + 利润 + 折旧 + 息税净收入)通过统计各因素报酬(如劳动者报酬、经营者利润等)以及折旧和息税净收入的总和,得到GDP的值。
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互相验证,通常在国内用支出法计算GDP,而国际上则多采用产出法。
二、经济增长与GDP经济增长是指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GDP的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通常被认为是国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 增长率的计算:GDP增长率 = (本期GDP-上期GDP) / 上期GDPGDP的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幅度。
2.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劳动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制度环境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 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 资本积累: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积累更多的物质资本和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一门学科,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是用来衡量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揭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问题所在,对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下面将介绍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方式。
1.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方面的贡献。
通常用于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
GDP的衡量可以通过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计算。
2.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上涨速度的指标,一般以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或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反映了一个经济体内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情况,对于货币政策制定和经济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3.失业率失业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失业率可以揭示经济体市场供求关系的紧张程度,对于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4.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在其中一特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财政赤字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债务负担和通货膨胀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刺激经济活动来推动经济增长。
5.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数量,包括外汇存款、外汇债券、黄金储备等。
外汇储备可以用来支付进口商品、偿还外债、维持汇率稳定等,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体现。
6.贸易顺差/逆差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超过进口的价值,贸易逆差则相反。
贸易顺差/逆差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收支状况,对于外贸政策和外汇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仅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方式的介绍,实际上宏观经济领域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指标,如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投资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