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通航飞行服务站系统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_上海“低空经济”蓄势待飞

作为新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低空经济正成为我国聚力发展的产业“新赛道”。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空域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近年来,相关领域应用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通过对低空空域这一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转化,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资源,成为我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在《关于推动开展低空空域利用,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中建议,国家部委加大对地方相应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在安全基础上建立地方低空空域专业运行服务中心,提高低空空域上海“低空经济”蓄势待飞文 丁乙乙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这是“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指出,今年将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
上海作为在全国率先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在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过程中,立足顶层设计,聚焦人才和供应链优势,联动长三角区域,展开“未来空间”系统布局,为低空经济腾飞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而面向未来,上海又将如何紧扣范式创新,加快新兴产业颠覆式发展?低空经济长产业链条包括了新的航空器制造、开放的低空空域飞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保障,随之产生了新的低空服务产业。
这不仅需要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还需要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更需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2022年9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
探讨我国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17期 253探讨我国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张贵明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航空出行已成为较为普遍的交通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飞机也随处可见了。
所以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是当前紧要任务。
根据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的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探讨了我国通用航空服务体系。
关键词: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5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17-0254-021 通用航空机场保障体系“十一五”期间,中国通用航空机场(包括临时起降点)398个。
机场区域分布很不均匀,东部地区机场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3倍,中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东北地区机场密度与全国水平大致相当,而西部地区的密度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
2005年,中国有通用航空机场68个,到2009年才又建成2个,这2个还是在临时起降点基础上改扩建而来,这样的发展速度与中国广袤的国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同时,300多个临时起降点缺乏必要的基本设施和功能,主要用于农林业活动而并非用于航空交通。
由于目前通用航空运营严重不足,即使在现有机场和临时起降点上,平均每个月的起降飞行活动也不到6架次。
我国对航空运输机场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但长期以来忽视了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通用航空机场的建设和管理长期沿用航空运输机场标准,审批层次过高,周期过长;中国已有民营企业或个人尝试投资兴建通用航空机场,但鲜有成功的先例;目前中国应急救援体系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部署通用航空机场网络,但是尚缺乏国家明确的扶持政策。
我国应该借鉴美国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的经验,采用政府主导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加快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十二五”期间,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简称“民航局”)重点规划和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根据通用航空发展需要与布局要求,结合地域特点,有计划地选择我国江浙、东北、西部以及其他应急救援基础薄弱的特殊地区,规划、建设具备相应保障能力的通用航空机场(起降点)。
低空飞行服务站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

低空飞行服务站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
杨璐;张泽辉
【期刊名称】《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年(卷),期】2018(010)001
【摘要】随着国家低空开放进度的加快,如何进行便捷高效的飞行服务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 SaaS 架构,提出了一种轻量化、可扩展性强的飞行服务站解决方案,结合SaaS的具体架构和运行模式,给出了航空气象、飞行计划、情报服务、飞行器位置监视的系统设计,并且提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四层架构的软件设计细节.SaaS架构的引入提高了飞行服务的灵活性,也为未来低空开放带来的规模化产业扩张提供了保证.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杨璐;张泽辉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89;西安飞豹科技有限公司,西安71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35
【相关文献】
1.通航飞行服务站飞行计划服务及低空监视的设计与实现 [J], 胡洋
2.乡镇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综合显示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J], 黄肖寒;毛宜川;莫慧晴
3.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低空飞行服务站选址 [J], 陈华群;熊静;黄炬凯
4.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出入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郭小磊;王雅
5.一种低空飞行器定位监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J], 王鑫;张彦仲;于龙洋;李署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通航空域管理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通航空域管理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摘要:空中交通管理简称“空管”,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基础设施,所支撑的航空经济规模以及辐射带动量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7%;在“空天地”一体化航行体系的支撑下,组织管理国家空域资源、航空运输行业,同时服务航空制造、通用航空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关键词:通航空域;管理;体系引言军民融合发展,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现“安全与发展兼顾,富国与强军统一”的道路选择。
在航空领域,我国军航与民航在科技资源、管理信息等方面借鉴共享、不断融合,激发出巨大的创新活力,特别是通用航空成为军民融合的重点突破领域。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用航空机队规模和飞行小时均保持年均10%以上增长,但通用航空发展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究其原因是影响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其中一个突出的方面是现行空域空管体制机制仍然不顺。
因此,有必要从顶层设计出发,通过通航运行指挥的军民一体,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从外部要素的供给侧有效解决通航发展的瓶颈,强化改革创新,建立军民融合的空管机制。
1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空域是航空领域的专业术语,主要工作是对空中交通进行管控,确保空中交通运输效率与安全性,从而满足相关领域的基本需求。
空域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到航空领域的多个模块,不仅需要做好航空起到管控,同时需要对人员、服务等进行管理,才能够确保航空交通管理工作质量。
国际民航组织标准中把空域分为七类,分别为A、B、C、D、E、F、G类,不同类型对于航空交通的要求不同,比如A类空域只允许IFR飞行、B类同时允许VFR飞行;C类只对IFR飞行之间、IFR和VFR飞行之间配备间隔作出要求,对IFR飞行之间、IFR和VFR飞行之间提供ATC服务。
2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通航空域管理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2.1空域规划特征提取技术在空域规划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空域的基本特征,所以需要采用相应的提取技术。
推动民用航空高质量发展,开拓卫星应用新局面——访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明

其次,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相对完善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支撑民航应用与发展,而且未来体系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在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强调,航天强国要有成体系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要加快建设随遇接入、高速互联的卫星通信系统,全域感知、全球覆盖的卫星遥感系统,全球链接、按需服务的卫星导航授时服务系统,响应迅速、精确有效的空间维护与服务系统,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应用与服务水平。
再次,是民航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民航局相继印发《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2019)、《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路线图》(2021)、《“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2022)等政策文件,对基于空间基础设施大力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最后,航天与民航的合作与发展已经具有良好基础。
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民航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在卫星导航与追踪监视、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以及智慧机场等方面加强合作,目前在追踪监视、卫星通信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民用运输航空器赋予了追踪监视和自主导航能力《卫星应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请您介绍一下北斗的主要成就和新时代北斗的规划愿景。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北斗三号开通以来,系统运行连续稳定可靠,服务性能世界一流。
北斗三号在轨30颗卫星运行状态良好,星上300余类、数百万个器部件全部国产,性能优异。
实测表明,全球定位精度优于5m,亚太地区性能更好,服务性能全面优于设计指标。
独具特色的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六大特色服务,性能优越,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北欧低空飞行气象服务产品简介与思考

北欧低空飞行气象服务产品简介与思考发布时间:2021-12-31T04:06:40.35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裴昭昭苏艳华杜旭[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航飞行量将会快速增加,通航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北欧低空区域预报作为为通航用户设计的气象服务产品,其制作过程和最终产品展示都具有其独特优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重点介绍了北欧主要通用航空气象服务产品——低空区域预报,目的在于充分了解和吸取北欧通用航空气象服务经验,为我国开展通用航空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裴昭昭苏艳华杜旭民航气象中心北京 10002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航飞行量将会快速增加,通航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北欧低空区域预报作为为通航用户设计的气象服务产品,其制作过程和最终产品展示都具有其独特优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重点介绍了北欧主要通用航空气象服务产品——低空区域预报,目的在于充分了解和吸取北欧通用航空气象服务经验,为我国开展通用航空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通用航空;北欧;区域预报;服务模式1 引言通用航空(以下简称通航)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空域交通方式之一。
根据美国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发布的《2019年通用航空统计手册及产业展望》,2019年,全球共约有44.6万架通用飞机,且通航飞机交付量延续增长趋势,2019年上半年,全球通用航空飞机交付量为1139架,同比增长7.8%。
我国受限于空域管制等诸多因素,通航发展相对缓慢。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开放工作的逐步推进,通航正在日益成为我国一个重要新兴产。
2低空区域预报产品介绍2.1 产品概述LLF是主要向通航用户提供的一种未来8小时的综合性的区域预报产品,高度范围为地面至FL125,每4小时更新一次,有文本格式和图形格式两种格式。
目前,瑞典气象局、丹麦气象局和芬兰气象局日常例行协同发布该产品。
LLF的预报要素包含了通航飞行关注的绝大部分气象要素,比如:能见度、云底高、天气现象、积雨云(CB)或浓积云(TCU)、云顶高、颠簸、积冰、零度层高度、地面风和阵风、修正海平面气压、高空风和温度。
我国通用航空资料库

陕西
山东
青岛海利、九天飞院、新航销售、青岛翔龙 北京天安与钻石合资生产D-JET和DA20 国内第一个4C级通用机场 潍坊天翔 中美合资太航星河飞机公司生产美国擎天飞机公司RAPIER和TANGO飞机, 年产20架。 山河科技 长沙通联、山河科技 海航· 千岛湖水上飞机项目 盘锦中澳生产越野飞机、大连寰宇 凯博通航
航空消费 培训体育 旅游观光 商务旅行 私人飞行 海洋平台
常规业务
应急业务
下游产业关联图
下游产业不同于中游企业,在于其服务目标是不针对通航公司的通用航 空活动,而是借助通用航空的飞行活动来为其他产业服务的。
“十二· 五 ”期间促进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举措
积极促进形成国务院领导各相关部委参与的协调机制
1、中国国际通航 大会 2、转包生产大会 3、国际航模比赛 4、无人机大会 GA airshows; International subcontract convention; International air modelling competition; Unmanned airplanes convention; etc.
1、华夏通航 旅游、 2、中飞 通用航空、 3、应急救援 项目 4、腾龙通航 科技 Xi’an Huaxia aero-tourism project; zhongfei GA project; Air emergency aid center project; Flying drogen technology, etc.
1、西捷飞机制 造公司 2、陕西汉飞航 空科技有限公司 3、101航电科技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 公司 业基地航空产业投资 4、PFW 航空制 基金 造公司 Aviation industry 5、爱维森航空 investment fund 维修工程公司 Xi’an west jet aircraft manufacture; Shaanxi Hanfei aero-tech; 101、 PFW and avison,etc.
低空空域改革下的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研究

低空空域改革下的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研究摘要:本文首先对低空空域改革现状和通用航空的发展做了一系列阐述,然后根据我国通用航空服务保障发展的现状,从通用航空机场,固定营运基地,飞行服务站,和维修站等四个方面对比国外已有成熟的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提出提出了我国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框架。
关键词:低空空域改革;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 ; 固定营运基地; 飞行服务站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防、警务、建设、救援、勘察等多方面都对通用航空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同时由于通用航空的不可替代性,我国的通用航空的市场需求将在长时间内被持续扩大,而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严重落后需求。
因此,面对我国低空空域改革背景下的通航发展,我们需要对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体系进行研究,满足其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
1. 低空空域改革对通用航空发展的影响1.1 低空空域改革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民航运输提出更大需求的同时,也对我国的通用航空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而伴随着通用航空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低空空域提出了更多需求的同时,也造成低空空域可使用资源严重不足问题的日益突出。
伴随着我国低空空域改革,通用航空的发展必将引来难得可贵的机遇,而且我国自主干线小飞机、通航小飞机、直升机制造等产业必将迎来宝贵的发展机遇。
1.2 国内通用航空发展状况1、我国目前实行的仍是一个空域由一家实施管制指挥的空管体制——即军航管片、民航管线。
这也直接导致在我国航空管制部门缺少通用航空飞行空域划分标准,不能合理划设低空空域,不能为低空空域使用者提供准确可行的航行资料。
2、中国通用航空的服务机构尚属空缺,许多飞行计划、气象等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传输的能力还未达到即传即用的地步,有部分延迟或者失误。
3、低空空域多为“雷达覆盖不到,通信够不着”的地区,管制部门难以准确掌握其飞行动态,容易出现“失控”现象。
低空空域开放后,人们对通用航空的需求就会大幅度的增长。
只要打碎抑制国人需求的枷锁,革除通用航空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低空空域改革则一定会创造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奇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成果——通航飞行服务站系统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技术简介
飞行服务站是我国低空空域改革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为通用航空飞行提供气象、飞行计划、航空情报、监视、搜寻救援等服务,保证飞行的安全、高效。
随着低空开放的逐步改革,通航万亿市场将随之开放,飞行服务站的和使用随之迫切,因此建设飞行服务站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开发单位突破通用航空监视多源目标融合技术、空-地通信语音网络构建技术、航空情报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整理、分发技术、飞行计划推演评估技术等。
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以为运营人提供便利的服务、为监管方提供高效的监管手段为目标,开展飞行计划服务、气象服务、情报服务、监视服务等业务,为了开展此类业务,服务站必须具备飞行计划受理能力、气象数据制作及接入能力、情报数据制作及接入能力、飞行器监视能力等。
针对以上业务逻辑,可以将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划分为五大服务功能模块:气象情报服务、飞行计划服务、航空情报服务、飞行器监视服务、搜寻救援服务。
气象情报服务为飞行员或通航运营人提供组织一次飞行所需的天气实况和预报等信息。
飞行计划服务主要向通用航空运营人及私人飞机拥有者提供飞行计划报批的便捷渠道,服务渠
道包括网站、电话、传真、电台等。
航空情报服务为通用航空运营人及私人飞机拥有者提供所需关注的机场及航路等地的空域、通导设施、机场保障设施状态,发布渠道可通过网站、ATIS、电话、电台等。
飞行器监视服务主要为监控飞行计划执行状态,实时获取飞行器位置,为及时发现异常发起救援提供帮助。
搜寻救援服务为在发生失联等其他危险状况时及时搜救提供快速响应平台。
通过构建云服务平台将飞行服务站接收到的多源目标信息、异构情报信息等进行云平台的综合处理,然后通过WEB、移动应用的形式进行对外发布提供服务,同时飞行服务站管理人员通过人工的方式通过电话、电台、网络等方式提供服务。
通过构建的服务区域内的VHF语音网络,将飞行区域内的飞行员VHF语音通过接入飞行服务站,飞行服务站人员直接给飞行员提供服务。
技术指标
1、对空监视
单站监视距离:60-110km(目标高度100-1000m)。
单站最大监视容量:≥300个。
ADS信息接入网关的数据报文转发延迟:小于100毫秒。
地空话音通信收发转换时间:不大于20ms;载波功率(发射功率):50W(5-50W可调);预选波道数:99个。
2、气象观测
大气温度测量范围:-40℃到60℃,±0.2℃;湿度测量范围:
0-100%RH,±3%RH;风速测量范围:0.5m/s-60m/s,±(0.3+0.03V)m/s;风向测量范围:0-360°,±5°(启动风速:不大于0.5m/s);
雨量测量范围:累计值0-4mm/min,±0.4mm(≤10mm)±4%(>10mm);气压测量范围:500hPa-1100hPa,±0.3hPa。
3、情报服务
具有AFTN、SITA网电报接收及情报信息自动处理功能;具有语音接口,对外广播各种实时航行情报;具有向电台输出的接口;有监听功能,随时监测工作状态。
话音服务能力提供7х24小时服务;可同时运行多个不同应用,处理气象情报、航行情报等信息,可按用户输入自动选择应该启动计算机应用服务,或转人工服务;可同时处理多路(≥3)来话,具有遇忙自动处理流程。
定位授时定位精度:15米CEP;授时精度:±100纳秒。
话音记录最大64路话路录音;灵活设置录音方式:压控、声控;查询、回放录音;通话线路的监听。
技术特点
该飞行服务站采用目前流行的云服务方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结合我国通用航空军、民航统一管理的特点向通用航空飞行器运营人、飞行员、管理者军方和民航提供各取所需的应用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服务网的方式,提供随时随地的管理、监视、计划申请、预警、告警、情报服务。
通过构建VHF语音网络覆盖单点飞行服务站管辖空域,提供满足飞行员所需要的实施VHF语音网络通信及广播服务。
通过接入民航专用AFTN、NOTEM网络,提供及时、准确、专业的航空情报信息。
目前国内有个别企业也在做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但多数为简单
的系统集成已有的民航管理设备和产品,没有根据通用航空的实际使用需求和管理需求提供实用、好用的飞行服务站产品,同时其监视手段仅仅采用单一的ADS-B技术,没有提供通航可能最先能够应用起来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络技术产品。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可应用于通用航空领域。
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工程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服务
投入需求600万元
转化周期半年
预期效益
飞行服务站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美国现有180个有人飞行服务站和58个自动飞行服务站系统。
通用航空运营人、飞行员通常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微信、空中传递、空地对讲等的方式,向飞行服务站申报、备案飞行计划。
而中国的飞行计划、飞行支援需要向民航局、军方申请,申请时间长,难度大。
若我们自主研发的飞行服务站投入使用,可以大大降低飞行计划、飞行支援的申请难度,迅速获取巨大的市场份额。
一旦国家下发了《低空空域管理规定》,国内通用航空企业、私人飞行等通用航空的飞行活动将全部依托于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系统开展相关飞行活动。
按照国外通航产业1:12的产业带动来说,通航飞行服务站的建设将促进通用航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通航飞行时间的快速增长,间接的带动通航产业上下游其他相关
产业的迅速发展,包括飞机租赁、飞行维修、飞机保障、航材备件、通航作业等等,将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飞行服务是保障通用航空有效、高效、合理运行的基本条件,通过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的建设能够有效的促进通用航空的发展,促进通航飞行管理的简单化、流程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能够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加较多就业机会,同时能为通用航空的最终用户带来便利,为通用航空的管理者(军方、局方)有效的、可靠的手段,促进低空开放,促进中国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按照一个飞行服务站建设投入500万,利润200万进行预测,中国将需要建设至少200个飞行服务站,需要投入10亿元,利润4亿元。
后续运营后的服务费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