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1(1)

现代汉语1(1)

现代汉语1(1)1.何谓“语系”?世界上的各种语⾔可以分为哪些语系?汉语和英语在世界语⾔谱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它们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语系”是源⾃⼀个共同语分化的语⾔归属于同⼀个语系,这个成为不同语⾔发展源头的共同语称为母语或原始基础语,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组成⼀个语系。

同⼀个语系中的语⾔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语群等⽬前⼈们⼀般把世界的语⾔划分为九⼤语系:1)汉藏语系,2)印欧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乌拉尔语系,6)伊⽐利亚-⾼加索语系,7)马来-玻⾥尼西亚语系,8)南亚语系,9)达罗毗荼语系。

汉语普通话:汉-西藏语系汉语族北⽅语⽀英语:印度-欧罗巴语系⽇⽿曼语族西⽇⽿曼语⽀在语⾔谱系分类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泰语族。

汉藏语系包含的语⾔和⽅⾔有400多种,汉语是形成较早、流通较⼴、使⽤⼈⼝最多的⼀种。

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的语系,其中包括⼗多种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

讲印欧语系语⾔的⼈数约占世界⼈⼝的七分之⼀。

在各种语⾔当中,英语和德语,荷兰语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曼语⾔最为接近。

英语起源于欧洲西部。

2.语⾔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在语⾔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语⾳、词汇、语法。

其中,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决定了每⼀种语⾔的基本⾯貌。

语⾔的意义是内容,形式是语⾳,语⾳是语⾔存在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的结构规则,从⽽构成了⼀个严密的系统。

3.什么是语⾳的四要素?它们在语⾔(汉语和英语)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具体例⼦谈⼀谈。

语⾳四要素:⾳⾼、⾳强、⾳长、⾳⾊⾳⾼:声调,语调⾳强:轻声⾳长:轻声、⼉化⾳质:每个⾳的⾳质都不同,这样才能区别意义4.什么是发⾳部位?普通话辅⾳按照发⾳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类?请各举⼀个例⼦,说明每⼀类辅⾳具体的位置是怎样的。

发⾳部位在语⾳学上指的是辅⾳发⾳时,⼝腔或者咽腔中受到阻碍的位置。

《现代汉语》黄、廖本(精简版笔记)

《现代汉语》黄、廖本(精简版笔记)

现代汉语教案绪论第一节语言概说一、语言的内涵1.语言的自然属性符号(符号是事物的标记)系统。

符号=能指+所指。

2.语言的社会属性思维(认知)工具、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内涵:萨丕尔:“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进行交流思想、感情和愿望的非本能的方法。

”(《语言论》P7)《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P475)3.语言工具的优点使用上的轻便性、负载信息的无限性、表义传情的精细性。

4.语言的全民性使用语言是一种基本人权二、语言的特点1.人类语言的四个特点①分离性;②组织性;③理智性(制约与开放);④传授性。

2.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三、语言的构成要素1.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2.语义:语言的信息内容3.语法:语言的组织规律四、语言和言语言语就是说话和所说的话,是语言运用的产物。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

第二节现代汉语概说一、汉语的归属1.谱系归属:世界上目前共有5620余种语言(仅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有800多种),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境内的藏语、壮语、傣语、侗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为亲属语言。

2.类型归属:分析性语言二、汉语的历史分期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三、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母语,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四、现代汉语的表现形式口语、书面语和文学语言五、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方言1.民族共同语: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不限于一种,如加拿大、瑞士)。

2.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

3.基础方言: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

一般方言能否成为基础方言取决于该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

英语的基础方言——伦敦方言(政治与经济因素)意大利语的基础方言——多斯岗方言(文化因素)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发展进程:雅言(先秦)——通语(凡语)(两汉到宋元)——官话(明清)——国语(民国)——普通话(新中国)基础方言:北方方言影响因素:人文因素、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四分之三)、政治因素、文学因素内涵: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狭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汉语从结构上说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3.汉族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春秋时称为“雅言”汉代时“通语”,明代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国语”,新中国称“普通话”。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5.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6.现代汉语的特点有:㈠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

②元音占优势。

③有声调。

㈡词汇方面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②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③双音节词占优势。

㈢语法方面①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②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③词的多功能性。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第二章语音1.语音有三种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的物理属性1.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振动次数的多少,叫频率。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声体震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强。

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振动时间越持久,声音就越长。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三方面的原因①发音体不同。

②发音方法不同。

③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3.语音单位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

气流在口腔或者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㈡音节是语音结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㈢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中元音牵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现代汉语通论》导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3.1.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语音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1.语音的属性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上)一.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分为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语言特点:1.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功能上,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的为社会成员服务。

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3.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口语是人们2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特点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也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4.文学语言和书面语的区别: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和演进为先决条件。

文学语言比一般的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文学语言不限于书面语,文学语言既有书面语形式,又有口语形式。

作为标准语,文学语言正是以其典范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书面语和口语。

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有些方言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方言仍可以以共同语同时在很长的时间里存在。

6.方言形成的因素:1.社会历史地理因素: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格局,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2.语言本身的因素:语言的发展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

7.方言都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8.地方方言和共同语的联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次之,语法最小。

9.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噪音少,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现代汉语》第三章考点手册

《现代汉语》第三章考点手册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考点10 汉字概说(★★二级考点)1.汉字的性质: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是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来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也记录少量非语素的音节,但不独立表义,不同于音节文字中的文字符号。

2.汉字的性质:(1)保存了我国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2)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3)仍是现阶段中国人民广泛使用的文字工具,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它的作用。

被日本、朝鲜等国借去记录民族语言。

3.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根据记录语言的方式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4.构字部件与语音联系紧密,能与语音中的音素或音节挂上钩的,叫音素文字或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构字部件同语音联系不紧密,字形结构不能拼读出音素或音节的,叫语素文字,也可称为表意文字。

5.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同表音文字相比,它有以下一些特点:(1)汉字从形体看是方块平面型的文字(2)汉字在语音上表示音节(3)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4)汉字不实行分词连写(5)从字形结构看,汉字有其理据性(6)从发展速度看,汉字具有稳定性(7)总之,汉字是一种表意性质的语素文字。

这是它区别于纯粹表音的音素文字或音节文字的基本特点。

考点11 汉字的形体(★★二级考点)1.根据汉字字体的结构特点和发展顺序,汉字的形体演变大致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2.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通行于商代。

笔画多方笔,线条笔直、纤细,两端尖锐,体势瘦挺。

多数字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化,同一个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

文字结构不仅已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有了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从字数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发达的文字。

3.金文:是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指西周及春秋时代的铜器上的文字。

笔画较甲骨文丰满粗肥,拐弯处由方折趋圆转,点画圆浑,体势雍容。

《现代汉语》第二章知识点:语音

《现代汉语》第二章知识点:语音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

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

发音体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ū(督)、dú(独)、dǔ(赌)、dù(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同。

sheep里的[i:]音长长,ship里的[i]音长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 论

《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  论

2018/5/13
7
• 方言学:专门研究某一语言的各种方言的 学科叫“方言学“,如“汉语方言学“。 我们通常所说的某某语言,主要是指它的 共同语说的,一般不包括方言。
• 比较语言学:在个别语言的研究中,为了 探求这一语言跟别一语言之间异同和相互 关系,又有“比较语言学“。
2018/5/13
8
语言学是一个研究语言的总的科学名称,由 于语言研究的范围,角度,切面,内容等 的不同,语言学内部可以分成很多部门。 本体学科:如,语音学.语义学.词汇 学.语法学.修辞学等。
2018/5/13
10
• 上古汉语: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 上古时期 • 中古汉语: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 为中古时期
• 近代汉语: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 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 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 现代汉语:二十世纪(五四至今)为现代
2018/5/13
11
第四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的含义
广义: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它所有的方 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本课所讲之普通 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以北京话为代表的 北方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北京语 音(吸收方音)为标准音(元代),以北方话为基础 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的普通话。
2018/5/13 26
• 在现汉语中,三音节也有增加的趋势,但双音词 的仍占多数。 3、在构词法上主要使用词根复合法(偏正式最常见) • 现代汉语能运用词根复合,附加和重叠、轻声、 儿化(儿化实际上也是一种附加)等方式构成无 限多的新词。如:
群众(复合);老师(附加);妈妈(重叠); 对头(duitou,正确,形容词)—— 对头(duitou,冤家,名词)(轻声); 盖(动)——盖儿(名,儿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简要介绍现代汉语概况,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介绍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概况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性质:结构上——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功能上——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阶级性。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共同语和方言 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共同语的形成基础和条件。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 (一)方言的成因 (二)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三)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划分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现代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节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二、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三、大力推广普通话 四、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此属教材以外的补充内容)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从200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略)

第二章 语 音 教学目的和要求:语音部分详细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讲述汉语语音的分析方法,语音的规范,朗读的技巧。要求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语音理论知识,具备熟练准确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的能力,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具有如下属性: (一)物理属性。语音具有四种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有三种: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二)生理属性。 人的发音器官由三个大的部分组成: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三)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1、以什么语音表示什么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2、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二、语音的基本概念 (一)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分元音和辅音两类。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有四个方面。 (二)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片段。肌肉紧张度说。(三)声母、韵母、声调。 (四)音位(放到本章第七节去讲) 三、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一)汉语拼音方案,注意拼写规则中Y、W的使用原则、省写的规则。 (二)国际音标 第二节 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 普通话有二十一个辅音声母。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决定的。 (一)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叫做发音部位。按发音部位普通话的声母可以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七类。 (二)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法和状况,包括三个方面;1、阻碍方式。据此可以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2、声带是否颤动。据此可以分为清音和浊音。3、气流的强弱。据此可以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把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对二十一个声母的发音进行逐个描写。 二、声母辨正 该部分主要是为方言区人纠正方音学好普通话声母而设置,讲课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 第三节 韵 母 一、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有三十九个韵母。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按照传统的分析方法,韵母又可以分为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一)单韵母。由单元音构成,普通话共有十个单元音韵母,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及卷舌音。1、舌面元音,共有七个:a[A]、o[o]、e[γ]、e[ε]、i[i]、u[u]、ü

[y]。2、舌尖元音,有两个:-i[]、-i[]。3、卷舌元音,只有一个er[]。(二)复韵母。共有十三个,其中包括九个二合元音、四个三合元音。 (三)鼻韵母。共有十六个。 二、押韵和十三辙、十八韵 三、韵母辨正 该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做适当的调整。 第四节 声 调 一、调值和调类 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即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通常采用五度制标写法来描写普通话的调值。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二、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调值依次是55、35、214、51。 三、古今调类比较 普通话调类系统是从古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古四声为平、上、去、入,又按照声母的清浊各分为阴、阳两类。古今调类关系反映在教材81页《古今调类比较表》中。各方言的调类尽管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但其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规律。 四、声调辨正 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第五节 音 节 一、音节的结构 普通话音节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声调。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一个音节最多可由四个音素组成;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每个音节总要有元音,元音音素最多可以有三个,分别充当韵头、韵腹、韵尾。在一个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声母,可以没有韵头、韵尾,但是不能没有韵腹。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在一个音节中辅音只在音节开头或末尾的位置上出现,在韵尾位置上出现的辅音只限于n和ng,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4、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 二、拼音 (一)拼音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拼音的方法 (三)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 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简表(略)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一)Y、W的使用 (二)隔音符号的用法 (三)省写 (四)标调法 (五)音节连写 第六节 音 变 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有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 一、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二)去声的变调 (三)“一”“不”的变调 (四)“七”“八”的变调 (五)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二、轻声 (一)什么叫轻声 (二)轻声词 (三)轻声的作用 三、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二)儿化的发音 (三)儿化的作用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七节 音 位 一、音位简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音位可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时位和重位。 (二)音位变体 1、什么是音位变体。 2、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3、音位变体可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三)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1、辨义功能 2、互补分布 3、音感差异 二、普通话音位 (一)普通话元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十个元音音位。十个元音音位的主要音位变体和每个音位变体所出现的条件。 (二)普通话辅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二十二个辅音音位,其中包括声母所使用的二十一个辅音和只在韵尾位置上出现的//音位。每个辅音音位的音位变体及其所出现的条件(略)。 (三)普通话声调音位 普通话有四个调位,其中上声和去声两个调类又有其变体形式。 第八节 朗读和语调 一、朗读 二、语调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一、确立正音标准 二、推广标准音

第三章 文 字 教学目的和要求: 文字部分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演变,汉字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国家的文字方针政策,使学生对汉字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正确地使用汉字。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文字概说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文字突破了语言的时空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文字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使语言更加精密和丰富。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分为表意和表音两大体系。汉字长期停留在表意文字阶段,同汉语的特点和我国的社会条件有关。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现代汉字是由古汉字演变来的,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形体。 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其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方笔居多,外形参差不齐,结构大小不一,正写反写都可以,笔画可繁可简,偏旁不固定,异体字很多。 金文。金文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比较多。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古文字,狭义的大篆仅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大篆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比起金文来,大篆笔画匀称,字形整齐。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小篆比大篆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基本废除。小篆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隶书。分秦隶和汉隶。秦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它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为方折平直的笔画。秦隶是从象形的古汉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隶是在秦隶基础上演变来的,通行于汉代而得名。汉隶与秦隶的主要区别是:秦隶笔画平直方折,有篆书的痕迹;秦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