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现状及维护策略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现状及维护策略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现状及维护策略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现状及维护策略

摘要:对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以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为突破口,重点防范各种不利于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措施,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将不

利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与有效运行。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维护策略;预防措施

1 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威胁

计算机网络系统被攻击的原因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若干类型:黑客入侵、来自内部的攻击、计算机病毒的侵入、秘密信息的泄漏和修改网络的关键数据等,这些都可以造成损失等等。目

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类:

1.1 计算机病毒

病毒是对软件、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最大威胁之一。所谓病毒,是指一段可执行的程序代码,通过对其他程序进行修改,可以感染这

些程序,使他们成为含有该病毒程序的一个拷贝。

1.2 黑客的威胁和攻击

计算机信息网络上的黑客攻击事件越演越烈,据(2008瑞星中国大陆地区互联网安全报告》披露,以牟利为目的的黑客产业链已经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以字母次序排列的网络术语和缩写字 名词解释 10 Base T : 双绞线以太网技术名 2- 3 Swap : 指对一端用来发送,与之连接的另一端用来接收或相反的电线。 数字2和3指的是DB-25接线器的发送和接收插脚。 2B+ D Service : ISDN服务,因其包含二个标准电话连接加上一个数据连接。 3- Way han dshake Tcp三次握手:TCP和其它传输协议中使用的一种技术,用来可靠地开始或完美地结束通信。 3-Wire Circuit 三线电路:经常采用的在一对计算机之间异步串口连接 的接线方案。第一根接线用来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传输数据,第二根接线用来反方向传输数据,第三根线是公共接地线。 4 —Wire Circuit 四线电路:是经常采用的在一对计算机之间异步串口连接 的接线方案。一对接线用来在一个方向传输数据,另一对接线用来相反方向传输数据。四线电路通常用于比三线电路更长的距离。 7—Layer refere nee model 七层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早期 概念模型,给出了与提供的通信服务协同工作的一系列协议。七层协议不包含互联网协议层。 802.2 : IEEE逻辑链接控制标准。见LLC和SNAp 802.3 : IEEE以太网标准。 802.5 : IEEE令牌环标准。 access delay 访问延迟:网络接口在它能访问共享网络前的等待时间。

ackno wledgeme nt 应答:一个简短的返回消息,它通知发送者:数据已经到 达它所希望的目的地。 active docume nt 活动文档:WW文档是一段计算机程序,下载一个活动文 档后,测览器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该程序。活动文档能连续地改变显示。参阅动态文档,静态文档和URL ad aptive retra nsmisio n 适应性重复:适应性重发传输协议的一种能力, 为适应各种不同的互联网延迟不断地改变重发计时器。TCP是众所周知的使用 适应性重发的协议。 address mask 地址掩码:一个32位二进制的值,每一位对应一网络和子网络相应的IP地址。未被屏蔽的覆盖的地址位对应部分,也称为子网掩码。 address resolution 地址解析:从一个地址到一个地址的匹配,通常是从 高层地址(如IP地址)到低层地址(如以大网地址)的匹配。 anonymous FTP匿名文件传输协议(FTP : 使用登录入名anonymons和四个字guest访问FTP访问器。不是所有的FTP服务器都允许匿名FTP。 API ( Applicatio n program in terface ) |应用程序接口:计算机程序能够调 用的过程集,用来访问指定的服务。程序用来访问网络协议的过程集统称为网络API。 Applet :构成活动WW文档的计算机程序,APPlet是由诸如Java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 AppleTalk :由Apple计算机公司开发和销售的一组网络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地址解析协议:计算机用以匹配IP地 址到硬件地址的协议。计算机调用ARP广播一个请求,目标计算机对该请求应答。 ASCII(America n Sta ndard Code for In fomatio n In tercha nge ) 美国信息交 换标准码:赋以128个字符唯一值的标准,包括上、下档的字母,数字,标点 符号。 ASN 1 ( Abstract Syn tax Notatio n.1 ) 抽象语法表示1 : 表示数据的标准。SNM协、议使用ASN.1表示对象名。

浅谈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

浅谈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

浅谈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

摘要 随着科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与冲击,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当今社会的重视,本文简要的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并且分析了计算机网络的几种安全防范措施。总之,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技术、管理、使用等许多方面。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 1 引言 一般来说,网络安全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运行系统的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贮、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漏产生信息泄露;二是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三是信息传播的安全,指可对信息的传播后果进行控制,包括信息过滤等,对非法、有害的信息传播后造成的后果,能进行防止和控制,避免公用网络上大量自由传输的信息失控;四是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 随着网络技术在全球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化在给人们带来种种的方便同时,我们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尽管我们广泛地使用各种复杂的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通道控制机制,但是,仍然有很多黑客的非法入侵,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何解决各种来自网络上的安全威胁,怎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对网络安全存在的威胁进行分析,总结出对威胁网络安全的几种典型表现形式,从而归纳出常用的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2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威胁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 姓名教育层次 学号专业 指导教师分校

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而知识经济的两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进入21世纪,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计算机网络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对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不断进步的。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引言 (4)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简介 (5)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5) (二)IPv6协议 (5)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安全 (7) (一)网络硬件设施方面 (7) (二)操作系统方面 (7) (三)软件方面 (8)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防范措施 (10) (一)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 (10)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11) 第四章结论 (13) 第五章致辞 (14) 第六章参考文献 (15)

引言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如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着,计算机网络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应用到各个行业,普及到千家万户;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计算机网络故障也让我们烦恼,本此课题主要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计算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正是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通信系统的远距离传输能力相结合的产物。从20世纪70年代以主机为中心的主机——终端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客户机/服务器、基于多种协议的局域网方式,再到现在以Internet TCP/IP 协议为基础的网络计算模式,短短的30多年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接在一起,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共享全人类所共有的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Internet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热点技术的研究与不断发展,使计算机网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目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应用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要实现三网合一。所谓三网合一就是将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有机融合起来,以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网合一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Internet的出现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同时推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业务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科学、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视频会议和在线咨询等,使人们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坐在家中就可以工作、学习和娱乐。 (二)IPv6协议 IP协议开发于上个世纪70年代,并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广泛使用的IPv4。不可置疑,它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在过去的20多年中,被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但是日益增长的对多种服务质量业务的要求——尤其是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已经使得Internet不堪重负,而IPv4的不足也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研究 随着黑客攻击手段的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问题日趋严重,使网络使用者也逐渐提高对网络安全的重视。文章分析研究了网络安全中的常见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地分析方法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标签:网络安全;网络攻击;防范措施 1 网络安全 为建立数据处理系统而采用的管理安全保护及技术措施,以免计算机硬软件受到偶然或恶意侵入而被泄漏、更改甚至破坏,被称为计算机安全。主要分为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逻辑安全的方面主要是指信息安全,即保护信息完整、保密及可用性。网络安全性是由信息安全引申而形成,也就是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信息完整、保密及可用性。完整性就是确保非授权操作对任何数据不可进行修改,有效性就是确保非授权操作对信息或计算机数资源不产生任何破坏作用。网络系统安全主要涉及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方面内容,网络安全主要是因网络运作及其之间的互联互通导致的物理线路与连接、人员管理、网络系统、应用服务及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安全,信息安全主要是指数据真实性、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及不可否认性等方面的安全。 2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在本质上,网络开放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调和,而网络日益开放,计算机网络也逐渐产生比较突出的安全性问题,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并逐渐成熟,计算机病毒技术也呈迅猛发展的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还相对超前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二是木马程序及黑客攻击。在网络安全中,黑客主要有两种攻击方式:一种是网络攻击,采取多种手段对数据完整性及可用性进行攻击,导致数据丢失甚至系统发生瘫痪。另一种是网络侦查,在对方一点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采取窃取、截获、破译方法获得对方需要严格保密的信息。 三是内部威胁。该因素基本上都是在企业用户内部产生,因企业用户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未能采取比较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造成内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频率过高,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四是网络钓鱼。网络的发展为网民提供了很多便利,随着网购的井喷式发展,不仅使网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购物的便利,但也为很多不法分子创造了可乘之

计算机网络维护的实习报告

计算机网络维护的实习报告 计算机网络维护 此次实习不单单是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而是更多的学习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在这家企业做网络管理员能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可以更深一步的巩固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并可以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次实习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更多地接触社会、实践于社会,学会为人处世之道,并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0xx年11月—XX年3月。 河南省平顶山市 平顶山融鸿建筑有限公司 我的实习职位是网络管理,负责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维护,保证公司的计算机都能够正常运行及保证网络安全,不受黑客攻击。 刚来公司的时候,我对于一切还处于好奇的阶段,一切的事务对于我来说都是很陌生的,每天的工作也不是很累,但是很快我就适应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对于周边的环境都已经很熟悉了。在公司里,经过经理的介绍,我们得知该公司每天都需要和兄弟公司以及客户等之间进行通信,单位里的计算机都加入了域,在域环境下进行工作。其中域的一些好处就是:方便管理,权限管理相对集中,安全性高,有

利于企业单位一些机密资料的管理,更方便某些如ISA SERVER、EXCHANGE SERVER等软件的集成。单位里的计算机大部分都集中在办公楼里面,每当其中的网络出了故障,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去解决了,在实习的这段时间当中我接触到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网络维护技术。 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管理及其网络维护管理方面的工作,工作内容为:公司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管理,以及公司计算机相关产品,如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的日常故障维护及共享设置等,并保证其正常工作,公司计算机上软件的安装及维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防治计算机及整个网络被病毒攻击,保证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实用,保证企业内部资料的安全。 公司电脑硬件总体来讲,出现问题频率较少,每台机器除了日常的简单故障维护之外,硬件方面都争取做到物尽其用,对一些配置较低的机器进行适当的增容处理。 计算机硬件的故障主要有显卡、声卡、网卡、主板故障、内存、硬盘故障等,在我实习的第四天,公司里就有一台电脑出现了黑屏现象,我就按照显示器故障的分析,一步步的解决了问题,首先我检查了主机的电源,再检查了显示器的加电发现也都正常,并且显卡与显示器的信号线接触良好,接着就打开机箱尖擦显示卡的安装与主板插槽的接触是否良好,结果发现插槽因时间长为清理积尘,造成接触不良的,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附简答计算

ACK 确认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NSI 先进的加密标准 AP 接入点/应用程序 API 应用编程接口 ARP 地址解析协议 ARPA 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高级研究计划署)ARQ 自动重传请求 AS 自治系统/鉴别服务器 ATU 接入端接单元 ATM 异步传递方式 BGP 边界网关协议 CCITT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DMA 码分多址 CHAP 口令握手鉴别协议 CIDR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SMA/CD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 CSMA/CA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 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 DES 数据加密标准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域名服务 EGP 外部网关协议 EIA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FCS 帧检验序列 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M 频分复用 FTP 文件传送协议 FIFO 先进先出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体制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FC 光纤同轴混合(网)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P 内部网关协议 IMAP 网际报文存取协议 IP 网际协议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TU 国际电信联盟 LAN 局域网 MAN 城域网 MPEG 活动图像专家组 MTU 最大传送单元 OSI/Rm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PF 开放最短通路优先 PCM 脉码调制 PDA 个人数字助理 PKI 公钥基础结构 PPP 点对点协议 RIP 路由信息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SID 服务集标识符 SSL 安全插口层,或安全套接层(协议)STDM 统计时分复用 STP 屏蔽双绞线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DM 时分复用 TIA 电信行业协会 TLD 顶级域名 TPDU 运输协议数据单元

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论 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郑州轻工业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13-01 学号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孟祥风 完成时间 2015 年 12 月 10 日 目录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 1 产生 (3) 随着计算机网络普及 (3) 网络安全攻击 (4) 2 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 (5) 计算机网络工程物理安全问题 (5) 计算机网络工程系统安全问题 (6) 网络病毒安全问题 (7) 黑客攻击安全问题 (7) 3 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施工 (8)

计算机网络化问题 (8) 计算机网络测试测量问题 (9) 4 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对策 (9) 以技术手段进行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防范 (10)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11)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 (11)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工程所涉及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计算机网络工程物理硬件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工程系统安全问题、网络病毒安全问题、黑客攻击安全问题,在面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时。提出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备份和杀毒软件应用等技术手段保护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并且在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中加强管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制定网络工程管理制度等,有效的解决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Network Safety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In this paper,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currently involved in research projects,including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physical hardware security,computer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的必要性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的必要性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也都在侵犯着我们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互联网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项: (1)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2)网络的国际性,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3)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地上网,发布和获取各类信息。 2、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是作为一个支撑软件,使得你的程序或别的运用系统在上面正常运行的一个环境。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安全性,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1)操作系统结构体系的缺陷。操作系统本身有内存管理、CPU 管理、外设的管理,每个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块或程序,如果在这些程序里面存在问题,比如内存管理的问题,外部网络的一个连接过来,刚好连接一个有缺陷的模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计算机系统会因此崩溃。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针对操作系统的不完善进行攻击,使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立刻瘫痪。 (2)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送文件、加载或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这些功能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网络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文件传输功能,比如FTP,这些安装程序经常会带一些可执行文件,这些可执行文件都是人为编写的程序,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漏洞,那么系统可能就会造成崩溃。像这些远程调用、文件传输,如果生产厂家或个人在上面安装间谍程序,那么用户的整个传输过程、使用过程都会被别人监视到,所有的这些传输文件、加载的程序、安装的程序、执行文件,都可能给操作系统带来安全的隐患。所以,建议尽量少使用一些来历不明,或者无法证明它的安全性的软件。 (3)操作系统不安全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可以创建进程,支持进程的远程创建和激活,支持被创建的进程继承创建的权利,这些机制提供了在远端服务器上安装“间谍”软件的条件。若将间谍软件以打补丁的方式“打”在一个合法用户上,特别是“打”在一个特权用户上,黑客或间谍软件就可以使系统进程与作业的监视程序监测不到它的存在。 (4)操作系统有些守护进程,它是系统的一些进程,总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现。所谓守护进程,比如说用户有没按键盘或鼠标,或者别的一些处理。一些监控病毒的监控软件也是守护进程,这些进程可能是好的,比如防病毒程序,一有病毒出现就会被扑捉到。但是有些进程是一些病毒,一碰到特定的情况,比如碰到5月1日,它就会把用户的硬盘格式化,这些进程就是很危险的守护进程,平时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条件发生,比如5月1日,它才发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统有些守护进程被人破坏掉就会出现这种不安全的情况。 (5)操作系统会提供一些远程调用功能,所谓远程调用就是一台计算机可以调用远程一个大型服务器里面的一些程序,可以提交程序给远程的服务器执行,如telnet。远程调用要经过很多的环节,中间的通讯环节可能会出现被人监控等安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1、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所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技术防止网络本身及网上传输的信息呗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认、控制。 计算机网络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源向客户提供信息,而建立安全的网络系统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保证网络连通的同时,对网络服务、客户应用进行管理,以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正确性不受影响。 2、网络安全的特征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告便的特性。及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政策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3、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现状分析 互联网和网络应用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日益普及并更加复杂,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和网络应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复杂,各种方法相互融合,使网络安全防御更加困难。黑客攻击行为组织性更强,攻击目标从单纯的追求“荣耀感”向获取多方面实际利益的方向转移,网上木马、间谍程序、恶意网站、网络仿冒等的出现和日趋泛滥;手机、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的处理能力和功能通用性提高,使其日趋接近个人计算机,针对这些无线终端的网络攻击已经开始出现,并将进一步发展。总之,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影响将不断扩大,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全面解决。总之,安全问题已经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网络安全如果不加以防范,会严重的影响到网络的应用。 4、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4.1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1)系统漏洞。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系统漏洞带来的威胁。系统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系统漏洞对网络安全带来的威胁是不可估量的,而各种网络软件都不可避免存在缺陷和漏洞,甚至安全工具本身也避免不了有安全漏洞的存在,如果计算机网络缺乏安全控制,攻击者有可能通过网络系统的漏洞,使自己具有管理员的权限,从而任意改变网络系统的设置,给用户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一般没有相应的日志记录,通常没有证据可查。软件公司的编程人员为了方便维护而设置“后门”,但是我们常用的安全工具很少会考虑网络系统“后门”的因素,所以当黑客恶意入侵网络系统的“后门”,很容易通过防火墙的限制,并且不易被用户发现,因此,网络系统的“后门”也是安全隐患之一,一旦“后门”被黑客利用,就会给用户带来损失。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1. 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网络互联起来。 2. 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千米范围内的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3. 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如一栋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起来的网络。 4. 通信子网:由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线路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5. 资源子网:由各种主机、外设、软件与信息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6. 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7. 分布式系统: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8. 公用数据网: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9. 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10. 宽带骨干网:是指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 11. 全光网:以光结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结点,并用光纤将光结点互联成网络。 12. 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13. 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好的方法。 14. 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15. 线路交换: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在资源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的方法。 16. 数据报: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 17. 虚电路:同一报文中的所有分组可以通过预先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 18. 单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的方法。19. 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20. 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21. 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送表示字母、数字、符号的二进制代码0、1比特序列的过程。 22. 媒体: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与半导体存储器;二是指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语音、图像与图形。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3.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的表示形式。 24. 模拟信号:电话线上传送的按照声音的强弱幅度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25. 数字信号:计算机所产生的电信号是用两种不同的电平去表示0、1比特序列的电压脉冲信号,这种电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26. 调制解调器:在数据通信中,用来完成调制解调功能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 27. 调制解调:如果通信信道不允许直接传输计算机所产生的数字信号,则需要在发送端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在接收端再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这个过程被称为调制解调。 28. 串行通信:是指将代传送的每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代码按由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依次发送的通信方式。 29. 并行通信:是指将表示一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代码同时通过8条并行的通信信道发送的通信方式。 30. 同步:是指要求通信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 31. 位同步:要求接收端根据发送端发送数据的起止时间和时钟频率,来校正自己时间基准与时钟频率,这个过程称为位同步。 32. 字符同步:是指保证收发双方正确收发字符的过程。 33. 同步传输:是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发表时间:2010-08-27T10:19:43.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刘志芳[导读]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与冲击,同时也产生了网络系统安全问题。 刘志芳(山东侨联医院微机室 255000)【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344-02 【摘要】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与冲击,同时也产生了网络系统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要的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几种安全防范措施。总的来说,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 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而21世纪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这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In-ternet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的科学与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与冲击,同时也产生了网络信息与安全的问题。而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因此,计算机的安全性成了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而计算机安全主要研究的是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和系统的安全。在计算机网络日益扩展和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安全的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广。不但要求防治病毒,还要提高系统抵抗外来非法黑客入侵的能力,还要提高对远程数据传输的保密性,避免在传输途中遭受非法窃取。下面就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据美国FBI统计,美国每年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而全球平均每20秒钟就发生一起Internet计算机侵入事件。在Internet/Intranet的大量应用中,Internet/Intranet安全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事实上,资源共享和安全历来是一对矛盾。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量信息在网上流动,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目标。他们利用不同的攻击手段,获得访问或修改在网中流动的敏感信息,闯入用户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窥视、窃取、篡改数据。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网络诈骗,其“低成本和高收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犯罪的增长。使得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活动日益增多。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和拒绝服务攻击三个方面。目前,人们也开始重视来自网络内部的安全威胁。黑客攻击早在主机终端时代就已经出现,随着Internet的发展,现代黑客则从以系统为主的攻击转变到以网络为主的攻击。新的手法包括:通过网络监听获取网上用户的帐号和密码;监听密钥分配过程,攻击密钥管理服务器,得到密钥或认证码,从而取得合法资格;利用UNIX操作系统提供的守护进程的缺省帐户进行攻击,如Telnet Daemon、FTP Daemon和RPC Daemon等;利用Finger等命令收集信息,提高自己的攻击能力;利用SendMail,采用debug、wizard和pipe等进行攻击;利用FTP,采用匿名用户访问进行攻击;利用NFS进行攻击;通过隐藏通道进行非法活动;突破防火墙等等。目前,已知的黑客攻击手段多达500余种。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破坏性攻击,最早的拒绝服务攻击是“电子邮件炸弹”。它的表现形式是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大量无用的电子邮件,从而影响正常业务的运行,严重时会使系统关机、网络瘫痪。 总而言之,对Internet/Intranet安全构成的威胁可以分为以下若干类型:黑客入侵、来自内部的攻击、计算机病毒的侵入、秘密信息的泄漏和修改网络的关键数据等,这些都可以造成Internet瘫痪或引起Internet商业的经济损失等等。人们面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日益严重。 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从技术上来说,主要由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早期的网络防护技术的出发点是首先划分出明确的网络边界,然后通过在网络边界处对流经的信息利用各种控制方法进行检查,只有符合规定的信息才可以通过网络边界,从而达到阻止对网络攻击、入侵的目的。目前广泛运用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等,主要的网络防护措施包括: 1、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通过预定义的安全策略,对内外网通信强制实施访问控制,常用的防火墙技术有包过滤技术、状态检测技术、应用网关技术。包过滤技术是在网络层中对数据包实施有选择的通过,依据系统事先设定好的过滤逻辑,检查数据据流中的每个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源地址、目标地址、以及包所使用的端口确定是否允许该类数据包通过;状态检测技术采用的是一种基于连接的状态检测机制,将属于同一连接的所有包作为一个整体的数据流看待,构成连接状态表,通过规则表与状态表的共同配合,对表中的各个连接状态因素加以识别,与传统包过滤防火墙的静态过滤规则表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应用网关技术在应用层实现,它使用一个运行特殊的“通信数据安全检查”软件的工作站来连接被保护网络和其他网络,其目的在于隐蔽被保护网络的具体细节,保护其中的主机及其数据。 2、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与防火墙相比,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比较灵活,更加适用于开放的网络。用户授权访问控制主要用于对静态信息的保护,需要系统级别的支持,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实现。数据加密主要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对动态数据的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对于主动攻击,虽无法避免,但却可以有效地检测;而对于被动攻击,虽无法检测,但却可以避免,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实质上是对以符号为基础的数据进行移位和置换的变换算法,这种变换是受“密钥”控制的。在传统的加密算法中,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个推知另一个,称为“对称密钥算法”。这样的密钥必须秘密保管,只能为授权用户所知,授权用户既可以用该密钥加密信急,也可以用该密钥解密信息,DES是对称加密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算法。如果加密/解密过程各有不相干的密钥,构成加密/解密的密钥对,则称这种加密算法为“非对称加密算法”或称为“公钥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解密密钥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在公钥加密算法中,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可以用公钥加密信息,再将密文发送给私钥拥有者。私钥是保密的,用于解密其接收的公钥加密过的信息。典型的公钥加密算法如RSA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加密算法。 3、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

校园网络的设计与仿真V5.0

题目(中文) (英文)

摘要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快速进步,根据国家科教兴国的策略,众多的学校合并,联网,共享资源;使它们互连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满足教学、科研、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结合实际及当前成熟的网络技术,我们规划设计了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开放性的校园网络。本设计可以方便的将学校的各个办公室、计算机机房和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把各教学楼有机的连接起来,使校园内所有的计算机互相之间能进行访问,达到资源共享、适应新形式下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需要。在这次设计中,我们使用了思科路由器交换机模拟器Packet Tracer 仿真模拟了中学校园网的规划设计并做设计方案。在设计中运用了NAT,DHCP,RIP,ACL,GRE-VPN,STP端口安全等网络技术,满足了学校对校园网的各种需求。 关键词:远程教育、办公自动化、地址转换NAT、DHCP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many of the school consolidation, networking, sharing of resources; make them interconnected as a who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automation and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and current mature network technology, we plan to design a high reliability and openness of the campus network. This design can easily be each school's office, computer room and network devices connected together, the various school buildings organically linked, so that all the computers on campus can be accessed from each other, sharing resources, adapt to the new form based on INTERNET distance education needs. In this design, we used Cisco routers and switches simulator Packet Tracer simulation of the high school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make design. Use of NAT, DHCP, RIP, ACL, GRE-VPN, STP port security and other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in the design to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the school campus network. Key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office automation,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DHCP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 引??言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 ??????? ??????? 方式,再到现在以InternetTCP/IP协议为基础的网络计算模式,短短的30多年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接在一起,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共享全人类所共有的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Internet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热点技术的研究与不断发展,使计算机网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目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应用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要实现三网合一。所谓三网合一就是将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有机融合起来,以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不 是日益增长的对多种服务质量业务的要求——尤其是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已经使得Internet不堪重负,而IPv4的不足也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址资源即将枯竭

???????(2)路由选择效率不高,路由表急剧膨胀 ???????(3)缺乏提供QoS的保障 ??????? ??????? 而且 ??????? 功能:路由器探测,参数探测,地址自动配置,重复地质探测,地址解析,相邻节点连通性测试,选径,重定位等等。 ???????IPv6的安全性分析。其中包括身份验证等方式阻止信息报探测、IP欺骗、连接截获等攻击方法的入侵。

???????此外还有服务质量功能、移动性等新特性。 ???????未来的网络将能够提供丰富的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业务。如多媒体会 ??????? ??????? 护, ???????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也包括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网络维护方案

一、需求分析 1.1 学校的网络及计算机现状 学校的网络及计算机现状: 1、一个核心20M 网络总线,1台核心路由器、X 台接入交换机。 2、X 层楼的办公网络和XXX 个左右的信息点所涉及的物理线路。 3、教学电脑数量:约180台,多数计算机需要定期安全检查和性能优化,以找出存在隐藏的病毒,木马。目前,随着网络和软硬件的迅猛发展,各类系统软件和安全漏洞的不断涌现,静态网络管理已不能满足系统稳定的需求。 级 联 线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计算机 光纤接入

1.2 网络对于学校的重要性 1.2.1 网络平稳运行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学校来讲,计算机的使用率是极高的,如上报工作、下发文件、报表审批、上网学习等等,然而这一切的工作活动都离不开优质网络服务和硬件服务。 1、网络可以将工作步骤化繁为简。 2、网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网络可以丰富工作环境。 1.2.2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具体而言,网络安全要:保护个人隐私;控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保证商业秘密在网络上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及不可抵赖。 1.2.3长期维护的必要性 计算机本身和计算机网络的稳定与否可以直接影响日常办公教学,严重的计算机网络故障将直接使日常业务中断,待办事项搁置,工作进度滞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呢? 1、得到网络工程师及时有效的现场支持。 2、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日常监控和测试,可有效防止网络故障的发生。 3、对网络设备的定期维护,可保障不受网络故障的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长期的计算机网络维护服务便显示出其固有的价值。采用我们的服务,为贵单位带来的是长久、健康、稳定的计算机环境,是专业、整体、系统的强大支持,是放心、舒心、安心的办公心情。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大全

一英文名词 ACK 确认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NSI 先进的加密标准 AP 接入点/应用程序 API 应用编程接口 ARP 地址解析协议 ARPA 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高级研究计划署)ARQ 自动重传请求 AS 自治系统/鉴别服务器 ATU 接入端接单元 ATM 异步传递方式 BGP 边界网关协议 CCITT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DMA 码分多址 CHAP 口令握手鉴别协议 CIDR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SMA/CD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 CSMA/CA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 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 DES 数据加密标准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域名服务 EGP 外部网关协议 EIA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FCS 帧检验序列 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M 频分复用 FTP 文件传送协议 FIFO 先进先出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体制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FC 光纤同轴混合(网)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P 内部网关协议 IMAP 网际报文存取协议 IP 网际协议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TU 国际电信联盟 LAN 局域网 MAN 城域网 MPEG 活动图像专家组 MTU 最大传送单元 OSI/Rm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PF 开放最短通路优先 PCM 脉码调制 PDA 个人数字助理 PKI 公钥基础结构 PPP 点对点协议 RIP 路由信息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SID 服务集标识符 SSL 安全插口层,或安全套接层(协议)STDM 统计时分复用 STP 屏蔽双绞线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DM 时分复用 TIA 电信行业协会 TLD 顶级域名 TPDU 运输协议数据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