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种肾病的名词解释
内科三基考试习题及标准答案五章-肾内科

第五章肾内科一、填空题1、CRF进行性恶化机制的学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任何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泌尿系统病变,均可引起CRF。
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依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急性肾衰竭。
4、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六型:Ⅰ型_____________;Ⅱ型_____________;Ⅲ型_____________;Ⅳ型_____________;Ⅴ型_____________;Ⅵ型_____________。
5、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光镜检查分两型: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6、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尿含菌量_____________为阳性;_____________为可疑,需复查;_____________多为污染。
7、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8、根据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的治疗反应,可将患者分为三类:①_____________型:用药8周内肾病综合征缓解;②_____________型:激素减少到一定程度即复发;③_____________型:激素治疗无效。
9、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名词解释题题

名词解说题题1.基本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形态构造、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尸体解剖: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
3.活体组织检查:是从活体上用手术切取、钳取等方法拿出病变部位的组织制成切片,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的方法。
4.细胞学检查:取病变部位表面零落的细胞、穿刺抽取或混悬于各样液体中的细胞制成涂片进行检查的方法。
5、变性:是指细胞或组织因受伤害后而发生代谢阻碍所致,细胞或细胞间质出现一些异样物质或正常物质数目明显增加。
6、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
7、重生: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丧失后,由缺损周边的同种细胞增生填充的过程。
8、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填充组织缺损后经过纤维化转变为瘢痕组织的过程。
9、肉芽组织:是由大批的重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天真结缔组织。
10、坏疽:组织坏死后,继发有腐败菌感染。
11、机化:坏死组织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12、溃疡:若坏死发生在皮肤、粘膜,坏死物排出后,形成的缺损。
13、玻璃样变性:指细胞内出门现嗜伊红染色、平均半透明无构造的玻璃样物质。
14、脂肪变性:指脂肪细胞以外的细胞中出现脂肪滴。
15、黏液样变性:指组织间质内出现类黏液的齐集。
16、包裹:如坏死灶较大,不可以完整机化,则由四周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其包绕。
17、修复:是指机体的细胞和组织遇到伤害所造成的缺损后,由四周同种细胞的重生或纤维性修复的过程。
18、创伤愈合:是指组织遭到到创伤后进行重生修复的过程。
19、腐败:坏死发生在皮肤粘膜的表浅惹起表浅的缺损。
1.炎症:拥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所发生的防守为主的反响。
2.炎细胞浸润:白细胞从血管内溢出到组织空隙中的现象。
3.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响的化学因子。
4.假膜性炎:发生于粘膜的纤维蛋白性炎。
5.绒毛心:在心包的纤维蛋白性炎时,因为心脏搏动,使心外膜上的纤维蛋白形成无数绒毛状物。
6.脓细胞:变性和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雀斑肾病理名词解释

雀斑肾病理名词解释
雀斑肾病理名词解释:
雀斑肾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也被称为病毒肾病。
它是由于遗传突变引起
的肾小球病变。
这种疾病的特征在于肾小球内出现一种独特的棉絮状沉积物,通常呈现为棕色斑点或雀斑样的外观。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肾功能受损。
病理上,雀斑肾病
的特征包括肾小球内的蛋白沉积、细胞增生和纤维化。
这些变化可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增加。
雀斑肾病通常引起慢性肾病,病程进展缓慢。
一些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肾功
能衰竭以及伴随的肾衰竭症状。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尿蛋白增加、水肿、血尿以及高血压。
目前,治疗雀斑肾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排泄以及保护肾
脏功能,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同时,患者也需要定期接受肾功能评估和监测。
总结而言,雀斑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肾小球内雀斑样的棉
絮状沉积物、细胞增生和纤维化。
该疾病会导致肾小球功能受损,表现为尿蛋白增加、高血压以及慢性肾病。
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排泄,以及保护肾脏功能。
内科三基考试习题及答案五章-肾内科

第五章肾内科一、填空题1、CRF进行性恶化机制的学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任何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泌尿系统病变,均可引起CRF。
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依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急性肾衰竭。
4、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六型:Ⅰ型_____________;Ⅱ型_____________;Ⅲ型_____________;Ⅳ型_____________;Ⅴ型_____________;Ⅵ型_____________。
5、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光镜检查分两型: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6、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尿含菌量_____________为阳性;_____________为可疑,需复查;_____________多为污染.7、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8、根据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的治疗反应,可将患者分为三类:①_____________型:用药8周内肾病综合征缓解;②_____________型:激素减少到一定程度即复发;③_____________型:激素治疗无效。
9、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2014肾脏内科试题及答案

2014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肾脏内科试卷)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总分:100一、名词解释(5道共10分)1. 急性上尿路感染2.0分2. 恶性高血压 2.0分3. 微量白蛋白尿 2.0分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2.0分5. Goodpasture 综合征 2.0分二、填空题(20道共20分)1.慢性肾脏病现在分期,其中3b期的肾小球滤过率是在ml/min·1.73m2范围。
1.0分2.急性肾损害的诊断标准为血清肌酐48小时内升高≥mg/dL,或7天内升高到基线的倍。
1.0分3.每日尿量少于ml称为少尿,少于ml称为无尿。
1.0分4.血清钾升高至mmol/L称为高钾血症,升高至mmol/L需要紧急透析治疗。
1.0分5.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尿蛋白定量大于g/d, 血清白蛋白少于g/L,并出现高脂血症及水肿。
1.0分6.肾动脉狭窄可以引起及。
1.0分7.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是,在发病头周内血清补体C3水平常下降。
1.0分8.导致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病理类型是和。
1.0分9.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药物包括和。
1.0分10.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包括和。
1.0分11.给慢性肾衰竭患者用rHuEPO治疗时检测体内库存铁状态常做检验,血透患者其值小于ng/ml即应补铁。
1.0分12.能较好反映慢性肾衰竭患者骨转运状态的检验是血清水平及血清水平。
1.0分13.骨髓瘤肾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常出现蛋白带,且尿蛋白检测常阳性。
1.0分14.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中性白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可呈现为型或型。
1.0分15.尿路感染时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感染途径是。
ckd医学名词解释

ckd医学名词解释
CK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缩写。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肾脏
逐渐失去功能的疾病,通常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发展。
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肾脏感染、肾脏结石等。
在慢性肾脏病中,肾脏逐渐失去其正常的过滤和排泄废物的功能。
这导致体内
废物、水分和电解质的潴留,同时也会影响酸碱平衡和血压控制。
病情的严重
程度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来判断。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第三阶段,他的肾小球滤过率可能
在30-59毫升/分钟左右。
在这个阶段,他的肾脏功能已经受损,可能需要特殊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来延缓病情的进展。
同时,他也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肾炎综合征名词解释

急性肾炎综合征名词解释急性肾炎综合征是一种病理过程,同时影响双侧肾脏的肾小球和肾小管,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变。
以下是对急性肾炎综合征相关名词的解释: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肾小球疾病,主要特点是局部和弥漫性肾小球炎症反应。
其病因可以是感染、免疫反应、自身免疫等多种原因引起。
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种以肾间质炎症为主的肾疾病。
其病原常为药物、感染、免疫反应等引起的肾间质炎症反应。
肾小球:肾小球是肾脏的结构单位,由毛细血管丛(糠粕体)和糠粕囊(Bowman囊)组成。
肾小球是重要的滤过器,起到过滤血液、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等功能。
肾小管:肾小管位于肾小球附近,是肾脏的排泄通道。
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和分泌功能,通过吸收和排泄物质调节体液成分和浓度。
病理过程: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在器官或组织中发生的变化过程。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病理过程包括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肾小球滤过膜破损等。
病因: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感染(如链球菌感染)、免疫反应、自身免疫、药物、化学物质等。
局部和弥漫性炎症反应: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变常表现为肾小球或肾间质的弥漫性炎症反应。
局部炎症反应是指炎症仅发生在某些局部区域,而弥漫性炎症反应则是指炎症广泛分布于整个肾小球或肾间质。
感染:感染是指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机体,并引起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的过程。
感染是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的一种常见病因。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机体对外来抗原的特异性反应,通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参与,调节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免疫反应异常或过度活跃时,可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错误地将自身组织视为外来抗原而攻击。
自身免疫反应异常也是导致急性肾炎综合征的一种病因。
药物:药物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第十章 肾功能衰竭

第十章肾功能衰竭【知识结构提要】概念:病因→肾泌尿功能障碍→代谢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伴肾内分泌功能障碍概念:病因→肾泌尿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降低→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肾前性ARF:失血、脱水、创伤、感染、心衰等导致肾灌流减少原因与分类肾性ARF:肾缺血、肾毒物;肾脏本身疾患肾后性ARF:尿道结石、盆腔肿瘤、前列腺肥大等引起下泌尿道堵塞肾血流减少(肾缺血):肾灌注压下降;肾血管收缩;DIC发病机制肾小球病变: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使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管阻塞:肾缺血、肾毒物引起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原尿回漏:肾小管上皮坏死脱落引起少尿、无尿、蛋白尿、管型尿水中毒少尿期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少尿型ARF 氮质血症及尿毒症功能和代谢变化多尿期恢复期非少尿型ARF:占ARF的20%,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较好防治原则:治疗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氮质血症概念:慢性肾疾病→肾单位进行性破坏、肾泌尿功能障碍和水电内分泌功能紊乱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高血压性肾硬化、SLE等肾储备功能降低期(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正常的30%以上发病进展肾功能不全期: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的25%~30%,有多尿夜尿肾功能衰竭期: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的20%~25%,有肾衰表现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的20%以下,有尿毒症中毒症状慢性肾衰竭健存肾单位学说发病机制矫枉失衡学说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多尿、夜尿、等渗尿;蛋白尿、管型尿氮质血症水中毒、低钠血症功能和代谢变化电解质代谢紊乱低钾血症、晚期高钾血症高镁血症、血磷升高、血钙降低代谢性酸中毒高血压贫血和出血倾向概念:急慢肾衰竭晚期,除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还出现一系列自身中毒症状尿毒症发病机制:尿毒症毒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功能和代谢变化高血压、贫血、出血倾向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和物质代谢障碍【目的要求】1. 掌握急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薃
1、IgA肾病(系膜细胞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莈
IgA肾病的名词解释,从表面来看:IgA指的是免疫球蛋白A;肾病,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
症。和在一起就是,以免疫球蛋白A沉积为主而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主要以系膜细胞增
生增值为主。此病常由扁桃体炎所引发。
羆
2、紫癜性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细胞病)
蚅
紫癜肾在临床上又称为有皮肤损害的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的名词解释:紫癜,即毛细血管变态反
应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出血点,其直径为2~5mm;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
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和在一起就是,由皮肤出血点而
引起的肾小球免疫介导反应性炎症。此病往往有特定的过敏源。
蚀
3、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病)
肀
系膜,是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直接相邻。增生,就是细胞通过分裂繁
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
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和在一起就是,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数目增多而影响到肾脏结
构的免疫介导性炎症。
蚅
4、隐匿性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细胞病)
螅
隐匿,字典里解释为隐瞒、隐藏,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和不适之处。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
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和在一起
就是,没有自觉症状的免疫介导损失性肾小球炎症。故临床上有“哑巴病”或“温柔型杀手”之称。
肁
5、膜增生性肾病(系膜细胞受损综合症)
薈
这里的膜指的是系膜,系膜是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直接相邻。增生,就
是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肾病,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和在一起就是,系膜
细胞和系膜基质数目增多而造成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此病的特点有“双轨征”出现。
螈
注:1~5,这五种病的细胞学诊断其实都是一样的,可以举同样的例子,如:系膜基质相当于构建起房子
的墙,系膜细胞等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相当于住在房子里的人,此时假如说墙无限制的向内增长,那么
房子内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而人又越来越多,使个体人的活动范围也就越来越小,最终人会挤压致
死或无法正常呼吸而死;同样系膜基质数目增多,就会侵犯系膜细胞等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的位置,
再叫上系膜细胞本身也在增生,进而造成了固有功能细胞缺血缺氧,而出现病变了。
袅
6、膜性肾病(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病)
蒂
膜性肾病又称膜性肾小球病或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指的是动植物体内像薄皮的组织,运用在肾
脏病里面,就可以理解为,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脏层上皮细胞下弥漫下沉积下来,而形成的一层
脂膜,把肾小球包绕起来,而造成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病变,故称为膜性肾病。就相当于把人从头到
脚都用塑料薄膜给包起来,人就会因为缺氧无法正常呼吸而死亡,同样肾小球也一样,被脂膜包绕
后,肾小球由于缺血缺氧而发生细胞凋亡,进而出现病变,其功能下降。
芀
7、乙肝相关性肾病(乙肝型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蒇
乙肝相关性肾病,就简单了,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特点是,病
人已经感染了乙肝。
羅
8、微小病变型肾病(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袃
“微”,小也,就是小,细小、隐约之意;“小”就是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肾病,即肾脏
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和在一起就是病理损伤很轻微的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特点是发病人群常
见于儿童,往往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
蚇
9、狼疮性肾病(狼疮性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芅
狼肾,同乙肝肾,主要两者是病因不同,是由于狼疮细胞侵犯人体后而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
害综合症。此种病人可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
肅
10、局灶阶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罿
局灶,部分部位;阶段,事物发展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的段落;硬化,因为发生病变使
组织由软变硬,呈现玻璃样变;和在一起就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部分部位有玻璃样变性并不是全部硬化
坏死的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炎症。
荿
11、间质性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病)
肄
肾间质包括肾小管、肾血管以及成纤维细胞和基质组成。间质性肾病,可解释为肾小管、肾血管以
及成纤维细胞和基质病变为主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肅
12、高尿酸性肾病(高尿酸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病)
莀
高尿酸是嘌呤代谢异常所引起,主要是牛羊肉、海鲜等富含核蛋白的食物摄入过多,但由于自身代
谢紊乱而排泄减少所致。从表面来解释就是,由于尿酸盐在肾间质异常沉积而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
害综合症。
袇
13、多囊肾(遗传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异增生病)
肇
多囊肾,表面理解为由多个囊性肿物组成的肾脏。整个肾脏的外形,就像两串葡萄一样,它是一
种X染色体第16对显性遗传性疾病,但是遗传几率仅有50%,大多数病人还有合并多囊肝、个别人还有
肾结石。
膅
14、淀粉样变肾(淀粉样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螁
淀粉,咱们应该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此病就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肾脏引起的肾脏固有
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故称之为肾淀粉样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症和肾功能衰竭。
蕿
15、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病)
袆
急,可解释为快而猛烈,那么急性肾小球肾炎,就说明了,此病起病比较快,一般是以血尿、
水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的特征是,电镜下可见“驼峰”,还
有补体C3的特异性表现,即6~8周补体C3恢复正常范围。
芄
16、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型缺血性肾小球内皮细胞病)
节
BP140/90以上就是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血管壁的压力过大,使肾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处于
长期的缺血缺氧环境中,内皮细胞就出现了缺血性损伤,进而其功能下降,才得了高血压肾病。就相当于,
咱们众所周知的截瘫病人,长期卧床,不经常翻身,就会出现褥疮是一样的,之所以出现褥疮,不就是由
于局部皮肤软组织长期受压,局部微循环下降所导致的吗?其实,肾脏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出现的病理变
化和褥疮的形成是一个道理。此外,高肾它的特点还有:肾脏外形可呈现出细颗粒状,凹凸不平。
肇
17、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型肾小球基底膜病变)
糖尿病,咱们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这个病在咱们生活中是经常接触的。糖尿病肾病,表面来看就
是糖尿病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此病的特点是,早期肾脏不但没有萎缩,相反的还要轻微
增大,但后期,肾脏同样出现萎缩。主要原因是长期的高血糖,导致了血液的粘稠度升高,此时血液流动
速度会相对的慢下来,血液中多余的脂质和凋亡的血细胞就会沉积在血管内皮下,使管腔狭窄,造成肾内
的缺血缺氧,而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其滤过功能下降,此时,血液通过肾脏滤过产生尿液的过程中,为
了把体内的代谢垃圾及时排出体外,肾脏不得不努力的加班加点的工作,与此同时,肾脏的固有功能细胞
势必会代偿性增大,而致肾脏体积增大。但是此时,受损的内皮细胞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救治,随着病情
进展,胶原蛋白合成多,肾小球基膜增厚,最终形成系膜的弥漫结节性病变,造成了肾小球硬化,此时肾
脏体积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