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认识37个生字,会写由45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的课文,默读课文。

3、进行课后习题、形近字组词、近反义词、多音字的练习。

4、对本单元“日积月累”里的内容进行掌握。

区分并运用日积月累里的近义词。

5、回忆园地里口语交际的要求,提示加强巩固,收集气象谚语。

6、读几篇平时写的好的日记,让学生记忆别人的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7、指导一篇阅读训练。

教学重点:1、认识37个生字,会写由45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的课文,默读课文。

3、进行课后习题、形近字组词、近反义词、多音字的练习。

4、对本单元“日积月累”里的内容进行掌握。

区分并运用日积月累里的近义词。

5、回忆园地里口语交际的要求,提示加强巩固,收集气象谚语。

6、读几篇平时写的好的日记,让学生记忆别人的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7、指导一篇阅读训练。

教学难点:1、读几篇平时写的好地日记,让学生记忆别人的好词好句,讲解写话方法及要求。

2、指导一篇阅读训练。

教学时间:5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课文:今天,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回忆课文内容。

1、《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庐山瀑布)时写的,整首诗尽情地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李白又被人们称为(诗仙).2、《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

这首诗描写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周围美丽的春色。

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黄)、(翠)、(白)、(青)。

杜甫又被人们称为(诗圣).3、《雷雨》这一课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写作顺序写的。

(1)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从“挂”字可以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十分美丽。

)(2)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从“垂”字可以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3)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案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另一则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7.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请写下来。

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8.“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uàn quàn羊圈()圆圈()圈养()圈画()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2.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窟窿”就是——(洞)。

(2)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人教版小学下册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下册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58节第一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59节第二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60节第三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62节第一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63 节第二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65节第一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66节第二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68节第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69节第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71节第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72节第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74节第4课时年月日。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第一课时2.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自己的禾苗结果。

告诉我们生: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3.指名读文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

(板书:巴望,着急)B、指名答(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C、齐读这一段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A、你为什么这样读?(喘气,很累)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看来这个人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小组讨论)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钻研(zuān zàun) 钻石(zuān zuàn)(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板书设计揠苗助长未第一次丢羊第二次丢羊结果(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指导自学,思考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5单元 语文园地5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5单元 语文园地5

语文园地五本单元语文园地共编排了五个板块。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词语,分两组呈现,一组与房屋、处所有关,一组与洞穴有关,引导学生认识其中带有厂字头、穴宝盖的“厨、窟”等生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字词句运用”编排了两项学习内容。

第一题编排有关“笑”的词语,引导在读一读、演一演中认识不同的笑,理解并积累表示“笑”的词语。

第二题旨在让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说话时的语气。

“我的发现”编排了词语,每个词语都由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组成,词语旁边泡泡提示学生发现“寻找”这类词语的结构特点,以及根据字义来理解这类词语的方法。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弟子规》节选,旨在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并受到启发和教育。

“我爱阅读”选编了故事《好天气和坏天气》,故事通俗易懂,读起来饶有趣味。

通过阅读让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也会不一样的道理。

教学目标1.了解厂字旁、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厨、厕”等生字。

2.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

3.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4.能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类词语的意思。

5.学习从《弟子规》中节选的内容,先理解意思,再背诵积累。

6.自主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老爷爷说的话,懂得要学会看到事物好的方面,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才能不至于陷入烦恼境地的道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厂字旁、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厨、厕”等生字。

2.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

3.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教学难点1.能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类词语的意思。

2.背诵从《弟子规》中节选的内容。

3.自主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教学策略1.识字加油站“识字加油站”主要是了解厂字旁、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厨、厕”等生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名师授课教案 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名师授课教案 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教学目标1.关于班级图书借阅的管理,能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交流时,能做到等别人说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学会倾听和谦让。

教学重点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做到轮流说。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图书借阅公约,并能写出来。

教学策略1.创设生活情境在借阅图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管理的问题,因此,联系学生的自身经历,唤醒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通过图文结合的展示方式,回顾班级图书角的创建、图书的捐献,激发学生爱护班级公共物品的意识。

2.小组合作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四人小组讨论的过程,是巩固和运用讨论方法的过程,引导学生谈谈班级图书角是怎么借阅的,会出现哪些问题,“图书借阅公约”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口语交际的价值和乐趣。

学前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图片欣赏,谈话导入1.师: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慕课堂,我是××老师。

2.出示课题师: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是班级小主人,应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班级图书借阅公约的制定。

3.出示图书角的图片师:瞧,我们在自己的班级里都建立了图书角,慷慨地把自己喜欢的书捐赠到了这里,还有绿色的植物来装饰,多漂亮,多整齐呀!4.阅读的快乐师:很多小朋友在这里借阅书籍,遨游书海,留下了自己的美好时光。

那你最喜欢哪些书?指名说(交流2——3名学生)。

生1、我喜欢《宝葫芦的秘密》,我也想拥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

生2:我喜欢《安徒生童话》,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了,我都哭了。

生3:我喜欢看《亲爱的笨笨猪》,因为笨笨猪喜欢帮助别人,他给别人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5.借阅的苦恼师:看来,阅读给你们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让你们学会成长,变得快乐!可是昨天老师在图书角看到一个小朋友,皱着眉头,非常苦恼!——生:书被别人借走了,唉!唉!那你们在借阅图书时有什么烦恼吗?请大家来说说吧!生1:借书的人太多,总把我挤到一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 古诗两首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 古诗两首

2、古诗两首教材简介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

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

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写作目的,体会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儿童那种捕碟的快乐。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低年级古诗诗意要讲到什么程度才好,我一直都不知道怎么去把握。

这两首古诗中,《草》还是比较好讲的,《宿新市徐公店》只能根据图画来多理解啦!《宿新市徐公店》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内容,会默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小毛虫》、《荷叶母亲》、《小鹿和小兔子》、《谁的本领大》。

2. 生字词:本单元的生字词共有30个,包括“毛、虫、荷、叶、兔、鹿、谁、大”等。

3. 语法点:本单元主要的是简单句的句型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跟读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能正确书写。

3. 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 口语练:教师设计口语练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口语表达等方式,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和改进。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备课,用心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五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2、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鼓励学生拓宽视野,阅读相关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四、课时安排:《古诗两首》2课时《雷雨》2课时《最大的“书”》2课时《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语文园地五》3课时17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2、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ú紫zǐ川chuān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1、知诗人。

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2、解诗题。

“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3、明诗意。

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指导看看图。

4、悟诗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五、小结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绝句》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三、读《绝句》把下面的字音读准:鸣míng 行háng 泊bó三、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2、《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

3、读一读古诗,悟懂诗句的意思。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四、观察插图,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1、看插图。

图上画的是景物;景物是否都是诗句的内容?这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生动优美)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景色的优美,语言的生动?五、学习诗人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讨论诗人观察景物的顺序。

2、诗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抓住了自然景色来描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鹭”上下结构,要写匀称。

“含”上部今不要加点。

六、小结:作者写这首诗,先写树上,再写天上“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板书设计】17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热爱祖国山川黄、翠、白、青【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

2、背诵、默写古诗。

18 雷雨【教学目标】1、会认4个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flash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听音乐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

(板书课题)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自主识记,扩词。

3、小组读课文,推荐一位组员来展示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要推荐他来读。

4、被推荐到的学生逐段读课文,正音。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6、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三、书写生字。

(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第二课时一、复习。

二、朗读感悟课文。

(一)研读“雷雨前”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又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3、有感情地朗读。

(二)研读“雷雨中”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3、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三)研读“雷雨后”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

2、展示自己的画。

3、美读这一段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叶不动枝乱摆雷雨前(图):乌云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蝉不叫蜘蛛逃15、雷雨雷雨中(图):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天亮了空气清新雷雨后(图):雨停了彩虹蝉蜘蛛青蛙【作业设计】1、雨越下越大。

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了,()也()了。

19 最大的“书”【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课文插图、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

(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3、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

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

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1、复习生字2、质疑课题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指名学生读。

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2)岩石的作用。

(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说说: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

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板书设计】19 最大的“书”字雨痕波痕矿石岩石画找宝画树叶贝壳小鱼【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2、书写本课生字【教学相关链接】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

地层本来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

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断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

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2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编写诗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板书: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自学。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3、展示朗读。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

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用横线划出。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3、说话练习。

(用句式:课文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有……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导、盏、慌。

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1、学习名言,自信地夸夸自己。

2、师:这自信的声音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美,相信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这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随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二、自读自悟。

1、师:它们是怎样准确地指明方向的?请同学们翻开本轻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在文中发现了什么?用“”划一划。

2、学生自读自悟。

三、感悟体会1、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相关段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说说自己的发现。

3、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4、小结:刚才我们在很多游戏当中,明白了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准确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老师出了道题向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自由练,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

5、朗读比赛。

四、拓展升华:课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天然指南针,你还知道哪些?【板书设计】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南面北边中午:太阳树影黑夜:北极星细细观察阴雨天:树叶稠树叶稀多多去想【作业设计】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