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节能技术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电气节能论文

电气节能论文

浅谈电力设计节约电能的几种途径摘要:节电是涉及到节能的管理、技术、节能产品、政策导向、行政手段等多个方面。

而且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 侧重面也不同。

本文具体分析了电力设计节约电能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电力设计,节约电能,途径前言电能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 由于它是能适合于多种目的的一种实用的能源, 例如可用于照明、可提供动力使机械设备运转、可产生热量加热物体等; 使用电能还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所以电能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工业企业的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现在可以说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能。

节电是涉及到节能的管理、技术、节能产品、政策导向、行政手段等多个方面。

而且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 侧重面也不同。

有绿色照明、现有建筑物能效的改进、低压电机的改进、各种高效家用电器的使用等等; 应用较多的有冰蓄冷技术、蓄热电锅炉、储热式热水器等。

节能蓄能设备的推广应用初期投资有的较大, 但具备一定的长效性。

上海许多的住宅大楼、小区等物业公司, 由于运作机制、技术力量和财力等因素往往从管理着手, 小改小革。

如照明光源以小换大、楼梯改成声光控制、走道灯实施间隔照明、装分表进行考核、附加奖惩制度等措施, 收到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

除了管理和技术外, 可推广选用节电节能的设备和照明光源。

如大楼应急出口灯过去用8W小日光灯, 若改用LED发光灯, 功耗只有1W, 寿命还长。

所投资金一年半即可以节电的电费中收回, 效果非常好。

不过目前节电产品较多, 应进行必要的鉴别。

从原理、实测效率、寿命、价格综合评估选用。

一、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首先是根据用电设备的用电容量、特性、供电距离、及当地公共电网的现状等因消耗及减少对环境的合理确定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 然后根据用电设备的电压要求、负荷的大小与负荷的分布情况及配电范围等确定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

原则上应采用高电压深入负荷中心供电, 避免低电压、大容量、长距离送电, 以减少输电线路损失, 提高电能质量。

电气设计中节能技术的运用论文-

电气设计中节能技术的运用论文-

电气设计中节能技术的运用论文:摘要:在整个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电气设计作为最主要的环节,是确保建筑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对于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由于能源日益短缺,相关企业开始采取节能技术措施,并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广泛应用。

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在电气设计中更好地应用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设计;节能在工程设计阶段中,电气设计作为不可或缺环节之一,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前提,其直接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的对于建筑各项需求逐渐增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能源短缺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节约能源支出,并持续推进企业发展,建筑行业逐步开始重视建筑节能问题,并在建筑电气设计环节中,加入减少能源消耗量的环节,促进建筑的节能发展。

1电气设计中节能技术应用现状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迅速提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能源消耗问题也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阻碍。

在整个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建筑行业对于能源消耗占据一半以上,其中房建工程的总体能源消耗高达22%左右,总建筑耗能已超过能耗总量的48%。

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行业的能耗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伴随改革开放,我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生产生活所带来能源消耗也逐渐增多,能源紧缺问题也成为当前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

因此,建筑行业纷纷开始注重对节能技术的应用。

所谓节能技术,实质是指运用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知识,来提升对能源的使用效率。

在整个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水、电、燃气的大量消耗。

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耗,占据国内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以上这,节能技术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建筑设计的节能技术,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推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不二法宝。

建筑电气工程节能技术分析论文

建筑电气工程节能技术分析论文

建筑电气工程节能技术分析论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能源的消耗也是无比巨大的。

虽然,我国资源的储藏占据世界前列,但是能源物质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现如今我们要把节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其中,电能的消耗是所有能源消耗的首位。

尤其是当今电器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如果一旦发生因电量匮乏而导致的停电断电现象,不仅阻碍人们生活,更重要的是牵制了经济的开展。

因此,在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建筑电气工程如何科学充分的利用现有能源,实现节能减排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首先对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的原那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再详细讨论了几种可行的节能省电具体策略,希望能为广阔同行们提出一些建立性意见。

对于建筑电气工程而言,节能设计主要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那么。

(一)供电设计的优化原那么在建筑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环节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同时兼顾到建筑用户的实际需要和设计的实用性两个方面,绝对不能顾此失彼。

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追求节能而影响了建筑本身的使用需求,坚决杜绝为了节能而节能的行为。

事实上,实用性往往是最重要的。

施工人员在现场的操作过程中要将实用性落到实处,要创造出能提供充足电力的设计方案,以满足建筑物中各种用电设备的需求。

其次,我们也必须注意的是平安性。

例如,在高层建筑物上要配备防雷放电装置,建筑物内部各条线路之间一定要预留有平安空间,在静电敏感区域设置防静电设备等等。

(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在实现了建筑用户本身实际性和平安性之后,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如何减少对于能源的无谓浪费和过度消耗。

一般来说,电能的消耗主要有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两个方面。

我们一定要尽其所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这两方面的消耗,将用电量保持在满足需要之上的最低水平下。

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宣传如何高效的使用设备,减少电器不必要的维护,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于建筑电气工程节能技术,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研究论文

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研究论文

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研究论文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研究论文一、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主要通过减少线路损耗.提高功率因数.平衡三相负荷.抑制谐波等措施实现。

根据用户的建筑性质.负荷等级.用电容量.工程特点.系统规模,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使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1.根据用电负荷的容量及分布,将变配电所设计在靠近负荷中心的位置,以缩短供电半径,降低线路损耗,减少电压损失,满足供电质量的要求。

供电干线半径应控制在200m,当供电容量超过500kW(计算容量),供电距离超过250m时,宜考虑增设变电所。

2.供配电系统应尽量简单可靠,同一用户,高压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变压器二次侧至用电设备见得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尽量减少变电级数过多产生的电能损耗?由两路电源进线供电的系统,宜采用两路电源同时运行的方式,以减少正常运行时的线路损耗?3.合理选择供电电压?同等情况下,电压越高,损耗越小。

城镇的高压配电电压优先采用10kV,特殊情况下,可采用6kV,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V/380V。

当用电设备功率在250kW及以上或需用变压器在160kVA及以上者,宜采用10kV供电。

对于大型公用建筑的冷水机组,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采用10kV(或6kV)冷水机组,以利节能?4.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合理选择电缆?导线截面?在满足允许载流量?运行电压损失等各种技术指标前提下,应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并应从降低电能损耗.减少投资和节约有色金属等方面综合考虑?5.合理选择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应选用S11型及以上非晶合金等节能环保.低损耗和低噪声的变压器?注重提高设备运行的负荷率,尽可能使变压器处在经济运行状态?部分对供电质量要求高的工程项目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在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台数时,应根据负荷变化情况,综合考虑投资和年运行费用,选取容量与电力负荷相匹配的变压器?6.降低电动机电能损耗,提高电动机效率。

根据负荷特性选择合理高效的电动机,提高电动机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

工厂电气工程中节能技术应用论文

工厂电气工程中节能技术应用论文

关于工厂电气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探讨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厂不断在全国各地出现。

而作为一个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厂电能消耗,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是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因此,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能源成本的攀升,如何实现工厂电气工程的节能,提升企业节能水平,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企业所面临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工厂电气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观点。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a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factory has sprung up all over the count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cost, power consumption of facto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 to a great extent and is the key for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refore, with the degree of china’s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creasing and the energy cost rising, how to realize the energy-saving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promote enterprise energy conservation has become the problem that most enterprise face and need to solv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china’s factorie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inions.关键词:工厂;电气工程;节能技术;应用探讨key words: plant;electrical engineering;energy-saving technology;application research中图分类号:th1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042-020 引言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理念,节能减排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年来我国政府重视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重视控制碳的排放,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1]。

电气工程中的能效管理与节能技术创新研究

电气工程中的能效管理与节能技术创新研究

电气工程中的能效管理与节能技术创新研究摘要:本论文探讨了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能效管理与节能技术创新研究。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能源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节能技术的创新变得至关重要。

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电气工程领域的能效管理原则,包括电力系统的优化和电气设备的高效运行。

接着,介绍了当前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创新,如智能电网、能源储存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集成等方面的进展。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不同领域中的成功经验和挑战,以期为电气工程领域的能效管理和节能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研究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能效管理、节能技术、电气工程、智能电网、能源储存、可再生能源引言:电气工程领域的能效管理与节能技术创新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随着能源资源日益紧张和环境问题不断升级,电力行业迫切需要寻求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电气工程领域的能效管理原则和最新节能技术,旨在引导读者了解如何在当前的电力挑战面前取得成功。

通过案例研究和关键词的分析,我们将阐明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创新对未来能源格局的重要影响,以期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有益的见解和启示。

一、能效管理原则与方法在电气工程领域,能效管理是一项关键的任务,旨在优化电力系统的性能,确保电气设备以最高效率运行,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本节将探讨能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能效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是监测与评估。

这包括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以了解能源消耗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系统的性能。

通过这种监测与评估,电力工程师能够识别出潜在的能效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现代技术已经使监测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精确,例如,智能传感器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提供实时数据,帮助管理者迅速做出反应。

2、能效管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系统的能效。

这包括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以确保最佳性能。

例如,调整设备的负载分配,使用高效能源转换装置,以及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都是有效的措施。

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论文

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论文

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论文1.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的重要性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科学技术,也是实现电气自动化行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不仅减少电能的消耗和损失,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不断的需求。

还能够缓解电网供电的紧张现状,避免输电受阻的恶性循环。

对企业而言具有,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能够提高电气设备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企业的用电成本、供电费用,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另外,电气自动化技能技术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用电环境,保证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运行。

2.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的探讨2.1电能传输方面电能在传输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消耗,造成电能的浪费和损失。

究其原因主要是导线里面的电阻所引起的,电阻虽然不会引起线路中电流的变化,但会消耗有功功率。

因此,在电气节能设计中要减少电能的消耗和损失,可以从减少电阻的方式入手。

电阻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

在选用传输电线时,尽量选用电阻率较小的。

在物理实验中,不难发现电阻值的大小往往与导体的尺寸、材料和长度、横截面等因素相关联。

并且导线的长度越长,电阻值越大;导线的横截面越宽,电阻值越小。

因此,对于传输所用的电线,在选用上要优秀考虑横截面较大的。

布线时尽量缩短导线的长度,尽可能的避免产生弯路的情况发生。

2.2变压器选用方面如何选用变压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节能设计的有效性。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具有电压转换、电流转换、抗阻变换等功能。

现阶段使用恰当的变压器,做好变压器的选择工作已经成为电气节能设计的有效途径。

变压器不仅能够降低电压,满足不同电气的用电的需要。

在输送同一功率的传送过程中,电压越高,电压损耗就越低。

因此,可以借助于变压器提高电压,进而减少电力系统在输送电能过程中的送电损失。

在变压器的选用上,尽可能的选择具有环保型的变压器,从而低变压器的有功功率的损耗。

电气照明设计的节能方法论文

电气照明设计的节能方法论文

电气照明设计的节能方法论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建筑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根据建筑电气照明而发明的智能化照明控制技术,在现代化的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方面是比较科学,并且是可以实施的智能化控制手段。

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当中明确指出,对于建筑内部的电气照明装置实施全面的监控,可以使用智能化的建筑控制技术,这样,能够保证各种仪器装置的工作状态是最理想的,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当中规定了建筑场地的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等。

在设计电气照明的时候,需要依据建筑的要求和功能进行,以跟国家规定的照度标准与能源消耗指数相符合。

设计照度标准的时候,应当以节能为基础,并且依据现状来决定照度的强弱,禁止浪费能源。

依据照明要求的档次来决定照明的标准,以节能为前提。

在确认好灯具、照度的数值之后选择灯具的数量,最后再布置灯具。

应当在全面地思考灯具的色温、显色指数、光效、使用年限等要素的基础上选择照明灯具。

在通常的民用建筑当中,大多都使用HID灯、白炽灯、荧光灯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新型的照明灯具如光纤照明、LED灯等被普遍地运用到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

直管形状、管径较细的荧光灯比较适合使用在会议室、办公场所、教室等楼层不高的地方;金属卤化物和高压钠灯比较适合运用在楼层较高的工厂;高压钠灯具有费用较低、光效较好、使用年限较长的特点,可是它的显色性不好,因此,比较适合运用在材料库、成品库、锻工和炼车间等对辨色没有较高要求的地方;金属卤化物灯具有光效较好和使用年限较长的特点,因此,被得以广泛地使用;荧光高压汞灯具有显色性较差、光效不好、使用年限较短的特点,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的光效是最差的,因此,通常的照明都不会使用这种灯具。

第一,根据配光指数选择。

光照型的照明灯具适合运用在室外的地方;在通常的照明场地,大多使用半直射和直射、漫射型的照明灯具,以确保顶棚间和墙壁留下一部分的照明,使人感觉比较舒适和均匀;在很多比较特殊的地方,比如规模较大的工厂里面,当它的灯具高度在4.5m以上的时候,需要使用深照型或者是配照型的照明灯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节能技术结课论文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应用前景

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能源短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正急切地寻求新型可再生能源。本文对生物质能的概况作了基本介绍,并着重介绍了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历史、原理和应用概况。阐明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最经济的发电技术, 其综合发电成本已接近小型常规能源发电水平。文章对这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化推广, 作了经济性评估和社会效益测评。认为伴随着我国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法,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必将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型产业之一。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生物质气化发电; 可再生能源; 生态环境 0 引 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国民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和重要战略物资。占目前世界一次能源供应87. 7% [1]的化石能源, 因其不可再生性、稀缺性以及附带产生的诸多严重环境问题, 已经制约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世界能源委员会在《1992 年世界能源资源调查》报告[2] 中指出, 以目前的消费速度, 全世界已探明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将分别在262年、49和57年后用完。不管该数据是否精确,它至少说明了化石能源以目前的消费方式将影响未来人类的发展,能源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能源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始终与能源消费同步增长。可以想象,未来的能源结构将以过去的情形不同,多种能源并存的能源体系将成为新世纪能源结构的特征,生物质能源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 电气节能技术结课论文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应用前景

2 1 生物质能概况 生物质能是指蕴藏在生物质( 泛指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 中的能量, 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也是由生物质能转变而来的。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 通常包括: ( 1) 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 ( 2) 农业废弃物; ( 3) 水生植物; ( 4) 油料植物; ( 5) 城市及工业有机废弃物; ( 6) 动物粪便。 一项估测显示, 世界7种主要农作物的秸秆和谷壳等若能转化为燃料乙醇, 即相当于现在全球汽油总消耗的32%(不包括甘蔗和粮食可能转化成的燃料乙醇〕[3]。由此可见生物质能的潜力。 生物质能就其能量当量而言, 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而列第4 位, 在世界能源消耗中, 生物质能占总能耗的14%, 在发展中国家占到多达40%以上[4] 。根据生物学家估算, 地球上每年生长的生物质能总量约为1 4001 800 亿t( 干重) , 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耗的10 倍。我国生物质能资源极为丰富, 年产量折合成标准石油当量超过8亿t。能源总量超过了30 EJ(E= 10^18) 。随着我国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速生炭薪林的开发推广,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将越来越多, 有非常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 生物质燃烧是传统的利用方式, 热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污染严重。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 生产各种清洁燃料,代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 还可用来生产电力, 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 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少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电气节能技术结课论文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应用前景

3 的污染。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通过热化学反应, 将固态生物质转换为气体燃料的过程。生物质气化技术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最初的气化反应器产生于1883 年,它以木炭为原料,气化后的燃气驱动内燃机, 推动早期的汽车或农业排灌机械。生物质气化技术的鼎盛时期出现在第2 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几乎所有的燃油都被用于战争,民用燃料匮乏,因此,德国大力发展了用于民用汽车的车载气化器,并形成了与汽车发动机配套的完整技术。 我国在能源困难的20 世纪50 年代, 也曾使用这种方法驱动汽车和农村排灌设备。当时固定床气化反应器的技术水平, 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二战后随着廉价优质的石油广泛被使用, 生物质气化技术在较长时期内陷于停顿状态。但2次石油危机后, 使得西方发达国家重新开始审视常规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分布不均匀性, 出于对能源和环境战略的考虑, 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技术, 生物质气化的研究重新活跃起来, 各学科技术的渗透, 使这一技术发展到新的高度。

2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2. 1 气化发电技术原理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 是把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 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它既能解决生物质难于燃用而且分布分散的缺点, 又可以充分发挥燃气发电技术设备紧凑而且电气节能技术结课论文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应用前景

4 污染少的优点, 所以, 气化发电是生物质能最有效、最洁净的利用方法之一。 气化发电过程主要包括3 个方面: 一是生物质气化, 在气化炉中把固体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 二是气体净化, 气化出来的燃气都含有一定的杂质, 包括灰分、焦炭和焦油等, 需经过净化系统把杂质除去, 以保证燃气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是燃气发电, 利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进行发电, 有的工艺为了提高发电效率, 发电过程可以增加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 以江苏省兴化市4 MW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示范工程为例( 正在建造中) ,该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主要由进料机构、燃气发生装置、余热锅炉( 蒸汽发生装置) 、焦油裂解装置、燃气净化装置、空气预热装置、燃气发电机组、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循环冷却水装置、水处理装置、电气控制装置及废水、废渣处理装置等几部分组成。系统示意图如图1 所示。

图2.1 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示意图 电气节能技术结课论文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应用前景

5 2. 2 气化发电技术分类 2. 2. 1 从气化过程上分 由于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采用气化技术和燃气发电技术的不同,其系统构成和工艺过程有很大的差别。从气化形式上看, 生物质气化过程可以分为固定床气化和流化床气化两大类。 (1) 固定床气化, 包括上吸式气化、下吸式气化和开心层式气化, 这3 种形式的气化发电系统现在都有代表性的产品。 (2) 流化床气化, 包括鼓泡床气化、循环流化床气化及双流化床气化, 这3种气化发电工艺目前都在研究, 其中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系统。另外, 国际上为了实现更大规模的气化发电方式, 提高气化发电效率, 正在积极开发高压流化床气化发电工艺。 2. 2. 2 从燃气发电过程上分 气化发电可分为内燃机发电系统、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及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1) 内燃机发电系统, 以简单的内燃机组为主, 可单独燃用低热值燃气, 也可以燃气、燃油两用, 它的特点是设备紧凑, 系统简单, 技术较成熟和可靠。 (2) 燃气轮机发电系统, 采用低热值燃气轮机, 燃气需增压, 否则发电效率较低, 由于燃气轮机对燃气质量要求较高, 并且需有较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燃气轮机改造技术, 所以, 一般单独采用燃气轮机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较少。 (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是在内燃机、燃气轮机发电的基电气节能技术结课论文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应用前景

6 础上, 增加余热蒸汽的联合循环, 这种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发电效率。一般来说,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 采用的是燃气轮机发电设备, 而且最好的气化方式是高压气化, 构成的系统称为生物质整体气化联合循环系统。它的一般系统效率可达40%以上, 是目前发达国家重点研究的内容。 2. 2. 3 从发电规模上分 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 如表1 所示。 表2.1 各种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特点

(1) 小型气化发电系统: 简单灵活, 其主要功能为农村照明或作为中小企业的自备发电机组,它所需的生物质数量较少, 种类单一, 可以根据不同生物质形状选用合适的气化设备, 一般发电功率小于200 kW。 (2) 中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 主要作为大中型企业的自备电站或小型上网电站, 它适用于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生物质, 所需的生物质数量较多。生物质需要粉碎、烘干等预处理, 所采用的气化方式主要以流化床气化为主, 中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用途广泛, 适用性强, 是当前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主要方式, 功率一般为0. 53 MW。 电气节能技术结课论文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应用前景

7 (3) 大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 主要作为上网电站, 它适用的生物质较为广泛, 所需的生物质数量巨大, 必须配套专门的生物质供应中心和预处理中心, 是今后生物质利用的主要方式。该系统功率一般在5 MW以上, 虽然与常规能源比仍显得非常小, 但在技术发展成熟后, 它将是今后替代常规能源电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2. 3 气化发电技术特点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生物质能利用中有别于其他利用技术的一种独特方式, 具有3 个特点: (1) 技术有充分的灵活性: 生物质气化发电可用内燃机, 也可用燃气轮机, 甚至结合余热锅炉和蒸汽发电系统, 所以生物质气化发电可以根据规模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发电设备, 保证在任何规模下都有合理的发电效率。这一技术的灵活性能很好地满足生物质分散利用的特点。 (2) 具有较好的洁净性: 生物质本身属可再生能源, 可以有效地减少CO2、SO2 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而气化过程一般温度较低( 约在700900bC) , NOx 的生成量很少, 所以能有效控制NOx 的排放。 (3) 经济性: 生物质气化发电的灵活性, 可以保证在小规模下有较好的经济性, 同时, 燃气发电过程简单, 设备紧凑, 也使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投资更小。综上所述,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最经济的发电技术, 综合的发电成本已接近小型常规能源的发电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