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对城和区域经济的贡献
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与影响

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与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一个视角来看,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与影响。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和文化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领域,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旅游、文化教育等为内容的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的特点是高附加值、高文化性、高技术含量、高创意性、高智力密集度、高成长性和高质量要求。
二、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1.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文化产业的出现,使文化从传统生产形态向现代生产形态转变,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品与服务创意、设计、制造和营销过程的科学化、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2. 提高就业机会和创造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文化类职业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水平,提高文化产能源与契约定制能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3. 扩大内需市场和增加消费需求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直接产值和融入其它实体产业中的部分,更可能扩大内需市场和增加消费需求,对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和消费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普及和市场价值的提升,将会对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文化产业的影响1. 当代文化的创新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的创新力量乘积和文化多样性的常态化,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产业团体的互联互通,推动文化领域创意的搜寻和推广,为整个文化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形象塑造和文化交流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创造和演化了文化的主要内容,为多元文化的交流、交流、交通和交互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渠道和平台,充分发挥了文化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
3. 增进民族团结与文化多样性的推广文化产业吸纳了许多文化资本,注重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推广了文化多样性和民间文化,是难得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机制,对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基础,通过创意、创新和创造性工作进行生产、传播和销售的产业。
它不仅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如影视、音乐、设计、广告等,还包括文化传统产业,如文化遗产保护、艺术表演、文化旅游等。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并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一、推动经济增长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设计师、策划师、艺术家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
同时,文化产业还能通过外贸出口和文化旅游等方式,提高国际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
二、增加税收收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就业增长,还能带来巨大的税收收入。
文化产业往往是高附加值的产业,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较高,创造的税收也相应增加。
税收的增加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等领域的发展。
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各地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例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消费,刺激当地的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收入水平。
四、推动其他产业升级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其他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制造业的融合,能够带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例如,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和互联网传播,促使了传统媒体的变革和发展,推动了数字化经济的兴起。
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升级,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五、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文化产业的输出,可以加深其他国家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高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城市化进程中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2. 城市化进程的概述 (6)2.1 城市化的定义与发展 (7)2.2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 (8)3. 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特征与现状 (9)3.1 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1)3.2 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 (12)3.3 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13)4.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特征 (15)4.1 区域经济的概念与分类 (16)4.2 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8)4.3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19)5. 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20)5.1 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 (21)5.2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2)5.3 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3)6. 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案例分析 (25)6.1 国内外成功的协同发展案例 (26)6.2 地区案例研究 (28)6.3 案例分析与启示 (29)7. 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32)7.1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的协同 (33)7.2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模式的协同 (35)7.3 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协同 (36)8. 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建议 (37)8.1 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 (38)8.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0)8.3 促进文化交流与品牌建设 (41)1. 内容概览本文旨在探讨在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挖掘和弘扬社火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体育文化,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也是连接现代与传统的重要桥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社火这一民俗活动面临着传统内涵流失和年轻受众减少的挑战。
影视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报告

影视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报告一、引言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影视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分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和前景。
二、影视产业的定义和范围2.1 影视产业的定义影视产业是指以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为核心内容,以制片、发行、放映等环节为支撑,以创作、制作、传播和营销为主要活动的产业。
2.2 影视产业的范围影视产业包括电影制作、电视剧制作、动画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领域。
它涵盖了从创作到制作、从发行到放映的整个产业链,同时也包括了相关的宣传、营销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
三、影视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3.1 经济增长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
首先,影视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影视设备制造、影视服装、影视道具等产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
3.2 增加税收影视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税收收入。
影视制作、发行和放映等环节都需要缴纳税款,而且随着影视市场的扩大,税收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税收收入可以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3.3 促进旅游业发展影视作品往往会选择一些具有特色的地方作为拍摄地,这些地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曝光。
这不仅提升了这些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这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4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同时,影视作品的市场化运作也为其他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供了经验和模板。
四、影视产业的潜力和前景4.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增加,影视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影视作品的传播和观看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影视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的重中之重。
然而,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外,文化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因素也在逐渐受到重视。
文化资本是指一个社会、一个群体以及一个个体通过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知识技能、形象形态等所积累的资源。
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文化资本对于经济创新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当代文化产业的繁荣,都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新动力。
举例来说,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多个企业通过融入中华文化元素,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文化资本的积累也能激发人们的思维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从而有效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其次,文化资本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地域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例如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城市往往具备较高的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这些游客和投资者的到来会激活当地的经济,推动旅游业、餐饮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此外,文化资本还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使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更具魅力和人文特色。
以欧洲为例,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保留古老的建筑、举办传统节日等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本,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推动了经济的长远发展。
在文化产业方面,文化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文化艺术产业等,这些产业与文化资本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化资本的积累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同时文化产业的繁荣也进一步推动了文化资本的积累。
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还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从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Abs t r a c t :I t ha s b e c ome a c o ns e ns us t h a t c ul t u r e i ndu s t r y ha s a n i mp or t a nt r ol e i n t he r e g i o na l e c on omy d e v e l o pme nt .I n o r de r t o q ua n t i t a t i v e l y r e s e a r c h t h e i mpa c t l e v e l o f c u l t u r e i nd us t r y
u p o n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y d e v e l o p me n t , we t a k e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a s a n e x a mp l e t o a n a l y z e
Vo1 .25 No .4, A u g. 2 01 3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8 7 9 8 . 2 0 1 3 . 0 4 . 0 0 1
文 化 产 业 对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影 响 的 实 证 研 究
— —
浙 江科 技 学 院 学报 , 第2 5卷 第 4期 , 2 0 1 3年 8月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 S c h o o l o f S c i e n c e s ,Z h e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Ha n g z h o u 3 1 0 0 2 3 ,Ch i n a )
论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作用——以湖北省为例

圈一 带 ( 长江 经济 带 ) 的 区域 发 展 总 体 战 略布 局 。 ”
湖 北 文化 产业 的发 展对 这一 区域 经济 、 化 和社会 文
化 遗产 和优 质 自然 生 态 资 源 被 重新 纳 入 到 一 个 新 的价值 发现 过程 , 民族文 化观 战 略 的 构 建 与 实 现 , 供 了另 一 个 战 略 提
为 国 内学 界 讨 论 的 一 个 焦 点 问题 。 20 0 7年 1 2月 1 日 , 家 正 式 批 准 武 汉 “ + 4 国 1
效应 ; 一方 面 , 另 文化 产业 本身 通过 向社 会提 供 “ 文
化产 品 ” 这一 特殊 商 品 , 大增 加 了社 会 的福 利 总 极 量 , 成 了社 会文 化福 利 的溢 出效 应 , 通 过 文 化 形 如
第 5 卷 第 4期 1
V o1 1 NO. .5 4
华 中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u n l fH u z o g No ma ie st ( u n t s a d S ca ce c s o r a a h n r lUn v r i o y H ma ii n o i l in e ) e S
家经济社 会发 展 整体 水 平的提 升 而具 有 了“ 价值 增 量 效应 ” 在 文 化本 体 性 价 值之 外被 赋 予 了产 ,
业 价 值 、 牌 价 值 和 社 会 价 值 等 “ 出性 价 值 ” 中 西 部 地 区 因 现 代 化 相 对 晚 发 而 得 以 保 存 下 来 品 溢 。 的 丰 富 文 化 遗 产 和 自然 生 态 资 源 , 日益 成 为 欠 发 达 地 区 实 现 跨 越 式 发 展 的 基 础 。 梳 理 欠 发 达 地 区 资 源 分 布 状 况 并 评 价 其 禀 赋 特 征 , 区域 社 会 发 展 的 总 体 战 略 框 架 内嵌 入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战 略 在 安 排 , 以 借 以创 新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模 式 , 变 区 域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方 式 。 可 转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文 化创 意产业 提供 了丰 富 的无 形 资产 。 2 2 市 场空 间广 阔 . 北京 市人 均地 区生 产总值 已突破 l万美元 ,城 镇居 民 人 均可 支配 收入 达 到 近 3万 元 ,每 年 以 1 %左 右 的速 度 0 增 长 。北京 市恩格 尔 系数在 全 国最低 ,居 民的文化 消 费意
识 和需 求越 来 越 强 。据 新 华 网报 道 ,2 1 0 0年北 京 地 区 电
影 票房 达 1. 18亿 元 ,连 续 4年 获 全 国票 房 冠 军 。 “ 一 十
五 ” 期 间北京 市 出版业增 加值 年 均增 长保 持 在 1 % 左右 , 0
年 版 图 书 、期 刊 、报 纸 、音 像 制 品 、 电 子 版 物 的 品 种
2 北 京市发 展 文化 创意 产 业的优 势 和有 利条 件 文 学家 和艺术 家 ;此外 ,北京 市高 校众 多 ,又是我 国最 大
我 国不 同城市 对 于创意 产业 的提 法主 要有两 种 :一 是
“ 创意 产业 ” ,主 要 以 上海 为代 表 ,包 括 广 州 、重 庆 、西 安 等 ;二是 “ 化 创 意 产 业 ” 文 ,以 北 京 为 代 表 ,包 括 南
京 、杭 州 、成 都 等 。北 京 市 结 合 自身 的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现 状 ,把 文化创 意产业 定 义为 :以创 作 、创造 、创 新为 根本 手段 ,以文化 内容 和创 意成果 为 核心 价值 ,以知 识产 权 实
因此 提 后虽 然被普 遍认 同 ,但各 国根 据实 际状 况和 发展
需要 ,使 用 的具体名 称 和界定 至今 都还 没有 统一 ,其 他 常
见的提法 还有 “ 文化 产业 ”、 “ 意产 业 ” “ 意经 济 ”、 创 、 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产业与艺术家和地域的关系 (美国)安•马库森Ann Markusen
一 文化产业对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贡献 (一)何谓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通过从事广告、出版、媒体、唱片、演艺和电视及无线电广播等业务的公司而生产文本、符号及相关产品的产业。 文化产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文化产品的生产 生产是文化产业链条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商用石版画印刷,商用照相凹版印刷,商用苯胺印刷,商用丝网印刷,数字印刷,书籍印刷,装订及相关工作,预压服务,照相软片、印相纸、底片及化学制造,玻璃瓷、精陶及其它陶器制造,装饰建筑金属制造,吹制玻璃及玻璃器皿制造,印刷设备和器材制造,音视频设备制造,空白光盘、磁带和唱片翻录,定制的建筑用木制品,珠宝制造,银器及餐具制造,珠宝原料及雕刻品制造,人造珠宝和新奇品制造,铅笔和艺术商品制造,乐器制造,等等。 2、文化产品的销售: 销售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环节,从业人员和机构包括:摄影器材及供应品批发商,珠宝、手表、宝石和贵金属批发商,印刷和书写纸批发商,书籍、期刊、报纸批发商,收音机、电视机及其它电子商店,照相机及照相供应品商店,珠宝行,缝纫、刺绣和布匹商店,乐器及供应品商店,书店,空白磁带、光盘及唱片行,艺术品经销商,照相洗印室,一小时快照洗印,等等。 3、知识产权的生产和销售 文化产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生产和销售,这部分人员和机构主要包括:报纸发行人、期刊发行人、书籍发行人、贺年卡发行人、电影和录像生产、电影和录像销售、电影院、影视制作及其它后期制作服务、唱片的一体化生产和销售、音乐发行人、录音工作室、无线电广播网络、无线/广播电台、电视播送、有线电视及其它订阅节目、新闻财团、图书馆和档案室、录像带和光盘出租、建筑服务、景观建筑服务、内部装饰业服务、工业设计服务、平面设计服务、广告代理机构、媒体购买代理、媒体代表、展示广告、摄影工作室、商用摄影、剧院公司及宴会剧场、歌舞团、乐团和艺术家、独立艺术家、作家和表演者,等等 4、教育服务 例如,美术学院、博物馆、历史遗迹、动物园和植物园、自然公园及其它类似机构,等等。 (二)文化产业如何通过出口创造就业、收入和税收 文化产业的这些活动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同时也使得整个行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在美国我所居住的城市,该地区广告业的发展使得整个食品行业变得更加的成功。可以说文化产品与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是互为补充的。 文化产业出口产品和服务(包括旅游),并占有当地消费支出的巨大份额,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吸引和保持其它的贸易往来及从业者。这些活动为地区经济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税收来源(见表1)。
表1、1980年-2000年美国前50位大城市的出口行业
来源:Markusen, Ann and Greg Schrock. 2006. ÒThe Distinctive City: Divergent Patterns in American Urban Growth, Hierarchy and Specialization.Ó Urban Studies, Volume 43, No. 8: 1301-1323
2000年 美国就业人数 职业团体 生活消费指数 1980-2000 行业增长率 出口行业 (生活消费指数 > 1.75) 10% 22,889,810 农业、渔业和林业 3.26 23% -37% 954,755 生命、物理和社会科学 2.36 20% 36% 1,203,513 电脑和数学 2.35 20% 316% 3,162,637 法律 2.01 -12% 112% 1,423,337 艺术、设计、娱乐、体育与媒体 1.94 3% 61% 2,477,332
工艺与装配制造 1.85 20% -17% 11,003,719 工程建筑 1.85 10% 15% 2,664,517
1980-2000生活
消费指数变化 二 文化产业的关键——文化职业 特定的职业人士,尤其是艺术家,是发展和保持文化产业的关键。这可以通过美国几个主要的大都市圈的艺术家分布及在某一或更多产业中的就业构成体现出来。 (一)通过职业和产业研究区域经济 文化产业可以帮助我们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公司以及企业家们,包括自由工作者来到这个市场上工作,他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多数人原来可能认为文化产业是非常窄的范围,但是仅仅波士顿地区在文化产业中就业的数量就占到全部劳动力的4%。(见表2) 表2、2002年波士顿、新英格兰及美国的文化产业、职业和就业情况 波士顿 新英格兰 美国 文化产业职位数 101787 274719 4587826
占总职位的百分比 4.13 3.97 3.52 区位商 1.17 1.13 1 文化工作者总数 72343 225750 3660082 占总劳动人数百分比 3.99 3.11 2.66 区位商 1.50 1.17 1 来源:Gregory H. Wassall, 2006, tabulations from the 2002 Economic Census. Total employment estimates are from the BLS. See Appendix Table A1 for industry codes and Table A2 for occupational codes. (二)关键文化职业 我们不能仅仅把创意产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我们还应该关注其中的职业。从职业角度划分,核心文化工作者包括各类艺术家,如视觉艺术家、表演艺术家、音乐家以及作者、作家;第二个层面是包括与文化相关的工作者,他们同样提供或者生产一些文化内容的东西,包括建筑师、设计师以及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人员(见表3)。 表3、美国2000年文化和艺术职业就业统计 (二)文化职业在城市间的不均衡分布 这些文化职业在美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布是完全不同的。各地艺术家的不同密集程度可以通过艺术家在劳动者中的集中度来衡量(见表4)。 娱乐、体育、传媒、媒体等文化艺术职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三个大都会地区——洛杉矶、纽约、旧金山,其中洛杉矶是美国国内艺术家及文化工作者密度最大的城市;
艺术家:核心文化产业人才 843,269
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0.6% 视觉艺术家 艺术家和相关工作人员 225,032 摄影师 117,424 表演艺术家 演员 27,340
制片人和导演 134,393
舞蹈演员和舞蹈指导 23,939
音乐家、歌唱家和相关工作人员 158,475 作家 156,666
文化产业相关工作人员 1,534,871 1.2%
建筑师,除了在海军服役的以外 193,757 档案人员、馆长、博物馆技术人员 35,170
设计师 726,333
演艺人员,表演家,体育行业相关工作人员 34,369
传媒工作人员 播音员 52,317
新闻分析员、通讯员、记者 90,366 编辑 176,297 技术人员 70,331 各种传媒工作人员 59,633
录音师与无线电报务员 96,298
艺术家和文化产业相关工作人员 2,378,140 1.8%
美国就业总人数 130,869,287
人数 第二级城市包括一些中等的城市,如华盛顿、西雅图、波士顿;在第三级城市中,文化工作者没有受到更多关注,像硅谷、达拉斯、太阳城等新兴城市。所有的工作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并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他们具有相对独立性,会自主选择在什么地方居住、什么地方工作,比如是在洛杉矶还是纽约居住,是在好莱坞还是百老汇工作。
来源:Ann Markusen and Greg Schrock. 2006. ÒThe Artistic Dividend: Urban Artistic Speci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Ó Urban Studies, Volume 43, No. 10: 1661-1686.
(三)文化产业的职业构成 艺术家分布在不同的产业当中,其地区的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别,例如,芝加哥的广告业雇佣的表演艺术家比例高于其他地区的广告业(见图5)。不同的城市、不同的
总计 表演艺术家 平面 设计师 作家 音乐家 洛杉矶 2.99 5.44 2.34 2.71 1.95 纽约 2.52 3.71 2.01 2.99 1.85 圣弗朗西斯科 1.82 1.85 1.83 2.51 1.12
29个大城市 1.34 1.60 1.26 1.45 1.12
华盛顿 1.36 1.51 1.01 2.27 1.08 西雅图 1.33 1.15 1.48 1.48 1.06 波士顿 1.27 1.24 1.02 2.00 1.15 明尼阿波利斯 1.16 1.12 1.10 1.33 1.16 圣地亚哥 1.15 0.90 1.27 1.10 1.25 迈阿密 1.15 1.48 1.05 0.82 1.28 波特兰 1.09 1.12 0.99 1.50 0.87 亚特兰 1.08 1.05 1.11 0.97 1.15 芝加哥 1.04 0.83 1.14 1.27 0.84
美国平均水平 1.00 1.00 1.00 1.00 1.00
达拉斯 0.99 1.08 1.11 0.73 0.87 费城 0.96 0.90 1.04 0.94 0.88 凤凰城 0.96 0.70 1.13 0.88 0.94 圣何塞 0.84 0.75 0.95 0.95 0.61 克里夫兰, 0.79 0.61 0.79 0.74 1.05 匹兹堡 0.76 0.63 0.74 0.79 0.91 休斯顿 0.74 0.65 0.75 0.66 0.91 底特律 0.74 0.61 0.82 0.73 0.74
表4、 2000年美国城市的艺术家就业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