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重点修改条文综

新《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重点修改条文综
新《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重点修改条文综

?线路/路基

?

一致,而再去减小或增加荷载。

(5)变形模量E v2和地基系数K 30都属于静态平板载荷试验,都是直接检测反映路基的变形指标,但由于测试时间长、费时费力,测试点数量不可能太多,所以要使很有限的测试数据反映路基变形的真实情况,就要求在试验时必须严格按试验要求操作。另外,由于变形模量E v2试验和地基系数K 30试验在试验步骤、数据采集方面有不少相同之处,为减少现场试验的工作量、提高检测及施工效率,建议在通过大量室内外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得出变形模量E v2与地基系数K 30相匹配的控制指标,以便将来能够只采用变形模量E v2或地基系数K 30其中的一个指标,作为路基压实质量静态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标准。7 结语

通过公式计算的变形模量E v2值反映了路基的变形指标,路基压实质量越好,E v2值越大;反之E v2值越小。客运专线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十分严格,

目前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已采用了变形模量E v2指标,为使有限的检测点能真实反映路基的变形情况,就要求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铁建设[2005]188号文《变形模量E v2检测规程(试行)》来操作,并在检测中不断积累经验,以利于我国路基检测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 张凤英,徐书国,严鑫文.静态变形模量E v2标准的应用与展望

[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6):116

118.

[2] 李庆民.客运专线路基填筑二次质量变形模量E v2检测方法研究

[C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中国铁道学会.客运专线技术交

流会论文集.武汉:长江出版社,2005:386391.

[3] I nternati onalO rganizati on for Standardizati on .Deter m ining the def or m 2

ati 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s oil by the p late l oading test (D I N 18134)[S].2001.

[4] 铁建设[2005]188号,变形模量E v2检测规程(试行)[S].[5] T B10102—200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S].[6] T B10001—2005,铁路路基设计规范[S].[7] T B10202—200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S].

收稿日期:20060110

作者简介:崔庆生(1942—),男,高级工程师,1963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运输系。

新《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重点修改条文综述

崔庆生,刘守忠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武汉 430003)

摘 要:本次《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站规》)的修订是根据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原则,使车站及枢纽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并吸纳原《站规》执行以来铁路设计、施工、运营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对原《站规》全面修订而成。本次新《站规》的不足是,没有来得及对客运站的到发线数量进行增补修改,仍沿用原《站规》的规定。关键词: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修订中图分类号:U2911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2954(2006)03003503

1 总则

(1)原《站规》

(G B50091—99)规定旅客列车最高设计行车速度为140km /h,本次修改为160km /h,虽然

仅提高了20k m /h,但当年修建广深线160km /h 时国

际上还称为准高速铁路,它为我国铁路建设水平的提高积累了经验,对既有铁路的多次提速,结束了我国铁路长期慢速的历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关于设计年度

原《站规》对设计年度分为近、远两期,分别为交付运营后第5年和第10年,本次修订虽仍为近、远两期,但设计年度分别改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和第20年,对枢纽总布置图也应根据20年以上的远景规划,预留长远发展条件。这充分体现了着眼长期发展的原则,特别是对枢纽总布置图规划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2 技术术语

本章为新增内容,与《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 B /T50262—97)比较,有如下重点修改。

(1)会让站、越行站:原国标规定仅为“为满足区间通过能力需要”。本次扩大功能为“必要时可兼办少量旅客乘降”,有旅客乘降所的功能。(2)中间站:将原规定单纯办理“客运”业务一项

?线路/路基?

崔庆生,刘守忠—新《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重点修改条文综述

取消,同时办理“客货运业务”,这主要是从正线纵断面的要求考虑的,即使某些车站有单纯办理客运的情况,也可按会、越站的要求确定正线的纵断面。

(3)区段站:原规定仅为“为货物列车的本务机车牵引交路而设置的车站”。目前,机车实行长交路后,在既有线上的区段站,有的已不是直通、直达列车的本务机车牵引交路点,只为区段、摘挂列车的本务机车换挂及其解编作业,新线上设置的区段站,则可以为所有货物列车的本务机车牵引交路点,又同时主要办理区段和摘挂列车的解编作业。本条文将上述两种情况均称作区段站。

(4)铁路枢纽:原国标对枢纽内的车站性质没有明确规定,以往有时将有几个方向线路引入,设有客运站和区段站的地区也叫作枢纽,本次《站规》修订明确必须有客运站和编组站才称作枢纽。

3 旅客高站台

旅客高站台的轨面以上高度,以往为111m,也只是在尽端式的大型客运站上采用,主要是不需作客列检,故数量很少,

制,较客车底板面的高度要低012m左右(客车底板面一般为11280~11383m)。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一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提案要求铁道部修建旅客高站台。由于各种原因,在原《站规》中仍然没有解决。新《站规》突破建筑接近限界的规定,将旅客高站台的高度定为1125m,更接近客车底板面的高度。这个高度为机车车辆上部限界图中的下部高度的最大值,也是超限货物列车下部超限的最大值。这给行动不便的旅客乘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另由于站台墙边的悬臂结构形式解决了客列检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 新《站规》表31113的线间距

411 有列检作业的正线和到发线间距

当正线通过列车的行车速度大于120km/h时,两线间距一般为6m。这是根据铁道部2002年8月颁发的《时速160k m新建铁路线桥隧站设计暂行规定》条文说明所述,即按人体能承受的列车对人体气动作用力的安全值100N为限,当时速160km钝形列车通过时,经铁科院现场实测结果距正线中心约417m,需在正线与到发线间设置实体隔栅,两线间距为6m。在新《站规》送审稿审查中认为,设隔栅的方案对车站日常工作不便;另外考虑到此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区段站或有不停站通过高级客车的客运站,随着列检距离的加长等情况,此类车站需进行列检的机遇较少,一旦出现,车站可采取保证列检人员人身安全的措施,故设隔离栏栅的措施未采纳。

412 牵出线与相邻线的间距

在区段站和中间站的牵出线一般都邻靠正线,其线间距分别定为615m和510m。这是因为正线的行车速度提高后,为保证调车人员的人身安全,新《站规》规定是按调车人员不在两线间进行调车作业考虑的。大站的615m间距,是为偶尔在正线的一侧处理提钩障碍等所需。

413 与《铁路车辆设备设计规范》(TB10005—98) (以下简称《辆规》)、《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99)(以下简称《信规》)不一致的处理

(1)《辆规》规定,到发线间铺设列检小车通道的线间距为6m,原《站规》规定为m=515m。列检小车有2种,一种是机动无轨车,线间铺硬面道路;一种是手推有轨车,车体宽度为018m。经计算,线间距为[2×117(车辆限界)+018(小车宽)+2×0165(小车与两侧车辆间隙)]=515m。新《站规》报批稿审查决定,铺设有轨小车的线间距仍为515m。在新建Ⅰ级铁路上,设有列检所的车站,且采用机动小车时线间距可采用6m。

(2)《信规》规定,在电气化铁路上,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时,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线间距为515 m,只有一条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线间距为513m。新《站规》报批稿审查决定,上述两种情况的线间距仍分别为513m和5m,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在施工中对高柱信号机的背板作适当处理。

5 线路接轨与安全隔开设备

线路接轨与原《站规》比较作了如下修改。

(1)对接轨线路的性质,增加了“疏解线路”和“新线”的概念,使本条文包含内容更全面。

(2)为提高车站作业的安全度,删除了原《站规》中“当接轨处受地形条件限制或向车站方向为平坡或上坡道,可设置脱轨器或脱轨道岔代替安全线”,而代之以安全线。

(3)新《站规》规定,段管线中的机务段和客车整备所与车站的到发线接轨可不设安全线,是考虑机务段与车站设有站段分界的闸楼,进出机务段和车站均需一度停车办理有关手续;客车整备所与车站一般为纵列布置,客车底走行线距车站较远,有信号机防护,进入段、所的走行线与车站到发线都有平行进路及隔开道岔,并有联锁装置。同时,将原《站规》的“或”改为“及”与《技规》一致,以提高安全度。

6 安全线的设计

本条为新增内容。安全线是一种由于机车司机操

崔庆生,刘守忠—新《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重点修改条文综述

?线路/路基?

纵不慎冒进信号而进入安全线以防止列车或机车运行冲突的隔开设备。现在全国干线铁路都已装备股道电码化、列车超速防护设备和机车信号及其自动停车装置,正常条件下,即使司机不采取制动措施,列车也能自动停在信号机前方。但实际上目前仍有货物列车冒进安全线的情况。因此,为提高安全度,新《站规》对有列车运行的线路上安全线的设置条件作了补充规定,并增加了防止事故列车脱轨或侧翻等多种措施的内容,虽然其效果与事故列车进入安全线的运行速度密切相关,但比以往无任何防护设备的安全线要安全得多。设计中请注意以下几点:

(1)本条文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客货列车共线运行,且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160k m/h及以下的线路上;

(2)对采取防护措施的安全线是特指有列车运行线路上者,其他的岔线和段管线设置的安全线仍按以往的有关规定办理;

(3)采用曲线型布置的安全线是指有特定要求的曲线,不是任意曲线;

(4)安全线应尽量避免设在桥上和隧道内,不能以为采取了防护措施就任意采用,只有在采取各种措施引起较大工程时才采用。另外,由于桥梁和隧道的结构要求,不能采用曲线型安全线。

7 道岔后连接曲线半径

原《站规》规定,道岔后的连接曲线半径,不宜小于相邻道岔的导曲线半径。

新《站规》修改为:道岔后的连接曲线,其半径应与相邻道岔规定的侧向通过速度相匹配。目前道岔的导曲线型式多样化,以常用混凝土岔枕的12号、18号道岔为例,前者的导曲线有单曲线和复曲线,后者的圆曲线型导曲线,半径有800m和1120m,但其规定的侧向过岔速度均分别为50k m/h和80k m/h,原《站规》的规定已不适用。现道岔内的导曲线均不设超高的条件下,设欠超高为90mm,用圆曲线的欠超高公式V=90R/1118=2176R(见2004年版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站场及枢纽》P403),当曲线半径分别为180、350、800m,经计算基本符合9号、12号、18号道岔的侧向过岔速度。因此,条文修改后,此3种道岔后的连接曲线最小半径仍可分别采用180、350、800m。

8 站场路基

此前所有《站规》对站场路基的建筑标准均无明确规定,新《站规》根据站场路基行车速度较低、每条股道分摊的运量较正线少、排水槽结构深度以及排水不畅等特点,并比照以往正线路基的标准,规定站场路基的基床总厚度为112m,其中基床表层厚度为013 m,基床底层的厚度为019m,路基填料和压实度采用现行路规的Ⅱ级铁路标准;并将站场路基面的横坡及一个坡面的最大线路数量也提高了标准,以改善排水条件。

9 车站图型

原《站规》的中间站、区段站的旅客中间站台设在站房对侧的正线与到发线间。为适应正线速度的提高和采用旅客高站台的需要,新《站规》将其改设在站房对侧邻靠正线的到发线外侧,以提高旅客乘降的安全度,对繁忙干线上的区段站还增加了客车三交会的条件;对客运站,新《站规》增加了正线中穿的图型,它既改善了正线的平面条件,提高了行车速度,特别是对有不停站通过客车时提高了旅客的舒适度,又对平面布置有利,缩短了站坪长度。

10 编组站的分类和设置数量

对编组站的分类,以往曾有多种叫法,原《站规》系按部规定分为路网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编组站,近来又有将非路网性编组站叫作技术作业站的,但未见部正式文件,故新《站规》仍沿用原《站规》的分类法。

对编组站在枢纽内的设置数量,原《站规》对集中或分散设置的论述,比较偏重于“应符合枢纽车流的集散规律”。新《站规》为贯彻减少车流改编次数,实现车流快速移动的原则,强调了“宜集中布置”,“在特殊情况下,经技术经济比较”可分散设置。一般情况下,集中作业效率高,成本低,可以消除分散作业产生的交换车重复作业,减少车辆集结时间,对各方向机车交换的衔接有利,当然对那些线路衔接地点和城市工业布点分散的枢纽,要加强其区间通过能力,以满足加开小运转列车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优化生产力布局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 G B50091—99,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

[2] T B10007—99,铁路信号设计规范[S].

[3] T B10005—98,铁路车辆设备设计规范[S].

[4] 崔庆生.注重投入产出,提高建设水平———对1站规2全面修订综

述[J].铁道标准设计,1998(7).

[5] G B/T50262—97,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S].

2017全国Ⅰ卷文综地理试卷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 质量优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 题。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标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高考文综答题卡模板精选

1 / 3 高考文综答题卡模板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 (3)(10分) (4)(6分) 37题(20分) (1)(12分) 政治: 历史: 地理: 第Ⅱ卷 选择题(14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26 [A] [B] [C] [D] 27 [A] [B] [C] [D] 第Ⅱ卷 综合题(160分) 36题(26分) (1)(4分)

高三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 1 7年高考桂林市、崇左市联合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2.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第Ⅱ卷时,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第42、43题为地理选考题,第44、45、46题为历史选考题,请按题目要求从每科中分别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荔枝属亚热带水果,对气候非常敏感,尤其冬季不耐冰雪霜冻。四川省东南部紧临长江的合江县(28°N)地处盆地边缘河谷,是我国种植荔枝纬度最高的地区,荔枝4月开花,7月成熟上市。据此回答1~3题。 1.合江县成为我国种植荔枝北界的自然原因是 A.紫色土发育成熟,土壤深厚肥沃B.紧临长江,水源充足 C.夏季光热充足,降水集中D.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 2.与广西荔枝生产区相比,合江县荔枝生产应 A.利用劳动力优势,开垦山坡扩大种植规模 B.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提高荔枝价格 C.发挥生长周期较长的晚熟优势,实现错峰销售 D.依靠长江水运优势,打通外销市场 3.合江县所在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C.水体污染D.土地沙化 狐猴是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已经被认为是最大的濒危种群之一。马达加斯加岛的孤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图1为该岛屿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4-6题。 4.影响R城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较低 B.气候凉爽 C.地形平坦D.水源充足 5.狐猴进化历程能够长时间完成的原因是该岛 A.与非洲大陆分离时间长B.人类开发的历史悠久 C.地理环境单一天敌少D.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 6.狐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气候终年高温少雨B.地势比该岛西部更加陡峭 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 中华大地,特色小镇建设风起云涌,“特色”是小镇的核心 元素,独特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读 浙江某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图2),完成7~8题。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高清版

2014·福建卷(文综地理) [2014·福建卷] 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图1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1.A[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数据显示与输出。因此地理信息系统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故A项正确。跟踪动态定位信息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故B项错误。整合、集成网络信息和获取实时通信信息主要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故C、D项错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 2.D[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建设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信息技术与社区、政务、交通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从而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故D项正确。智慧城市建设只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实行管理,并不能调整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空间规模没有扩大,也不能加速人口集聚,故A、B、C项错误。

[2014·福建卷] 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平方千米)。读图回答3~4题。 图2 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 3.A[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南部、东南部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东部、偏北部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偏南部流域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故A项正确。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作用导致,故B、C、D项错误。 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 4.C[解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冰川面积减小,河流的流量将减少,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故C 项正确。冰川面积减小,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缩小,故A、B、D 项错误。 [2014·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版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5页,共100分。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1,回答第1、2题。 图1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3.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图2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图3 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6.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图4 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8.该山地 图5

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文综试题(一)地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试题 高考延期提分专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本试题卷共16页,47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讲解试题的视频。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东北三省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今该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人口流失严重,市场化程度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一批新兴产业增长迅速。下图示意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图显示 A.较高值区显著集聚 B.较低值区被高值区包围 C.高值区范围显著扩大 D.低值区范围有所减小 2.2015年,双鸭山形成失衡高值区主要是由于 A.资源依赖过度 B.技术人才流失 C.政策优势丧失 D.市场腹地狭小 3.东北三省进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 ①加大对工业的补贴政策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③加强资源投资驱动④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人口过疏是相对人口过密而言,是指特定地域内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合理人口密度的现象。日本人口过疏化现象明显,人口过疏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九州岛等乡村地区。下图示意1960- -2015 年日本过疏地区人口比例变化。据此完成4-5题。

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文综答题卡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八班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答题卡 姓名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 ,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 贴条形码区检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 ; 解答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签 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 缺考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此栏考生禁填 4.保持卡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违纪 5.正确填涂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45678910 11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12 131415 1617 18 192021 2223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CCCCCCCCCCC DDDDDDDDDDD D 24 252627 2829 30 313233 343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CCCCCCCCCC C DDDDDDDDDDD D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 二、非选择题:共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 38. 37.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公 主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4月份教学质量测评 英语 (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 英语 本试题卷共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9.15.

答案是C。 1. What does the woman expect the man to do with her? A. To have coffee. B. To make a schedule. C. To read the book. 2.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in all? A. $ 16. B. $ 18. C. $ 24.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At a restaurant. C. At a market. 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is careful. B. He is worried. C. He is considerate. 5.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know? A. The dormitory rule. B. The dormitory hour. C. The dormitory proble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will the speakers see? A. Ruby's Mistake. B. Three Wishes. C. Run Like the Wind. 7. When will the speakers most likely arrive at the theater? A. At 5:30 pm. B. At 5:45 pm. C. At 6:00 p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y did the woman go to Cambodia?

2021届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1届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央广网1月29日报道:连日来,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出现低温雨雪冻雨等天气,影响城市交通、电力、天然气等系统。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大气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天气预报中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判断依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大气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融化层”应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B.清远C.安庆D.赣州 右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 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冰间湖是极地 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 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据研究,南极 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 “近岸冰间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根据材料判断该区域 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B.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4.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近岸靠近南极大陆,温度高,融冰快B.近岸有河流注入,导 致融冰快 C.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被吹离海岸D.近岸暖流增温作用明 显 5.南极“近岸冰间湖” A.使南极沿岸温度升高B.使海水盐度降低 C.使南极沿岸变得湿润D.有利于海鸟寻找食物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 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降雨强度为 40mm/h 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7.降雨强度为 140mm/h 时,降雨历时 35 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

2020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原创精准预测试卷(五)历史

2020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原创精准预测试卷(五) 历史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 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 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 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 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交融的加快 B. 宗法观念的增强 C. 变法运动的推动 D. 自然科学的进步 【答案】 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主旨,从三代至春秋,华夏始祖的神话由始祖不同逐渐演变为“共祖”或 “同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华夏各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祖先同一的神话体系, 选项A正确;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冲击,选项B排除;变法运动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与神话传说无关,选项C排除;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相对落后,而且神话传说不属

文综地理试题

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11-2016年人口增长。据此完成1-2题。 1. 图中人口数量变化最小的一年是 A. 2012年 B. 2013年 C. 2014年 D. 2016年 2. 该省近三年来人口增长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城市房价增长快 B.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C. 产业升级和转移 D. 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答案】1. C 2. C 【解析】 1. 由图可知,2014 年人口的增长率为0,故这一年人口数量变化最小,选C。 2. 由图可知,该省近三年来人口增长变化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上升,人口机械增长率上涨快,这说明区域的人口拉力因素加强,结合选项,城市房价增长快不会导致人口大量大幅提高迁入;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机械人口增长意义较小;产业升级和转移会使得区域工作机会增多,引力加大;生活水平在三年内很难大幅提高,据此最佳选项为C。 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作梯田(见图2),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一鱼一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回答3-4题。

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0高三物理5月份高考预测考试

机密★启用前 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0年5月高考预测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本试题卷共12页,47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判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 B.人们常用热中子来研究晶体结构,是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比晶体中原子间距大得多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D.玻尔在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尔的原子模型 1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0: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电压为u=2202sin100πt(V)的正弦交流电。图中R t为半导体热敏电阻;R1、R2为定值电阻;P为额定电流1A,用铅锑合金制成的保险丝(相对整个电路而言,保险丝的电阻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得保险丝的电流不超过1A,副线圈中接入的总电阻不能超过2.2Ω B.R1的阻值大于2.2Ω,无论R t处的温度为多少,都不能保证保险丝的电流不超过1A C.在保证不超过保险丝额定电流的情况下,R t处的温度升高,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和电流表A 的示数均变大 D.在保证不超过保险丝额定电流的情况下,R t处的温度升高,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2019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偿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食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气的主要原因是 A.设备陈旧 B. 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 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流增大,流速加快 C. 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 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高考真题全国卷文科综合标准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文综 第1页 共2页 文科综合答题卡 第Ⅰ卷 非选择题(140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160分) 36. 37. 38. 39.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文综 第2页 共2页 40. (2) 41. 我所选作的题号是: 地理选考题(10分) 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 ..铅笔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42 4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文综 第1页 共2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4月份教学质量测评理科数学试题附详解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数学 本试题卷共4页,23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11z i =+,则z z ?=( ) A .0 B .1 C D .2 2.设集合{|3}A x x =>,{}3|log ()0B x x a =->,则3a =是B A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5a =,7930a a +=,则10S =( ) A .85 B .97 C .100 D .175 4.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逼近圆面积.刘徽形容他的割圆术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某学生在一圆盘内画一内接正十二边形,将100粒豆子随机撒入圆盘内,发现只有4粒豆子不在正十二边形内.据此实验估计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 A .103 B .165 C .227 D .258

2018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8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表 1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的数据(单位:km2)。据此完成1~3 题。 1. 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A.形成对流净化空气 B.净化各种生产污水 C.方便居民生活用水 D.释放热量调节气温 2.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A.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B.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C.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3. 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北京市水体“蓝化效应”最差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如图1所示)。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温室农业,使埃尔埃希多由荒凉之地变成欧洲的“菜篮子”,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据此完成4~6题。

图1 4. 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 A.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B.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C.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D.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 5. 每年夏季七八月份,当地农民用塑料薄膜将温室土壤全部覆盖,膜 下灌水闷棚,撤膜后才开始种植蔬菜。这种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A.提高土壤肥力 B.对土壤进行消毒 C.提高土壤含水量 D.提高土壤含氧量 6. 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在埃尔埃希多不可行的是 A.海水淡化 B.发展节水农业 C.修建积雨池收集雨水 D.利用高山冰川融水 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图2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7~9题。 7.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A.林外风速较小B.林外降雪较多 C.林内气温较高D.林内郁闭度大 8.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A.慢,风速较小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C.快,太阳辐射较强 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份教学质量测评物理试题(含解析)

机密★启用前(全国卷)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共12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l 35.5 Co 59 Mo 96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口罩是人们抗击新冠病毒的一种有效防护物品。普通一次性口罩一般有三层,对病毒起阻 隔作用的主要是中间层,该层为熔喷无纺布,其经过高压静电处理后能在较长时间内带有静电,堪称口罩的“心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喷无纺布的导电性强 B.熔喷无纺布经静电处理后其纤维更加紧密 C.熔喷无纺布能吸附带有病毒的粉尘 D.潮湿的环境会增强口罩对病毒的隔离性能 15.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一轻质的拉杆拉着行李箱(拉杆可绕与行李箱的连接点自由转动) 在宽阔的水平路面上沿直线行走。已知该同学用最小的拉力让行李箱保持匀速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杆对行李箱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拉杆方向 B.拉杆对行李箱的拉力与行李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合力不一定沿竖直方向 C.不改变拉力大小,只改变拉力方向,行李箱可能做加速运动 D.不改变拉力大小,只改变拉力方向,行李箱一定做减速运动 16.如图甲所示为一种微光夜视仪,它是利用夜间目标反射的低亮度自然光,经物像物镜组聚 焦于像增强器的光阴极面,激发出光电子;光电子经光电倍增器加速,再聚焦、成像、放大,从而把一个只被微弱自然光照明的远方日标变成适于人眼观察的可见光图像。实现更有效地目视观察(过程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光阴极面材料的逸出功为W.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微光夜视仪与红外线夜视仪的原理相同 B.用微光夜视仪观察目标时光阴极带负电

2020广州市二测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0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奶牛场倒牛奶是书本里讲述“大萧条”时提到的标志性事件。新冠疫情下,这一幕正在美国东北部重新上演—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地的奶农陆续开始把牛奶倒入下水道、池塘、农田。但是,美国不少超市里的牛奶却开始缺货,一些超市甚至开始“限购”。据此完成1-3题。 1.倾倒牛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A.落基山麓 B.五大湖沿岸地区 C.西部海岸 D.墨西哥湾的沿岸 2.奶牛场既倾倒牛奶又产奶的最主要原因是() A.奶牛产奶的生产特点 B.失业救济人口大增 C.牛奶易变质、难储存 D.气候异常冬季高温 3.一方面奶牛场倾倒牛奶,另一方面城市牛奶短缺的原因是() A.维持市场价格 B.恐慌心理抢购 C.市场供大于求 D.产业链被中断 森林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由林冠截留能力、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土壤蓄水能力等各部分所组成(如下图所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方流城森林的林冠截留能力、土壤蓄水能力约是北方流域的二倍;而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则相反。据此完成4-5题。 4.南方森林枯落物最大持水能力较北方 小,这是因为南方() A.枯落物分解较快 B.山地多,平地少 C.林冠截留雨水多 D.常绿林,不落叶 5.北方土壤蓄水能力较南方弱,最主要 原因是() A.枯枝落叶少 B.平原广大,地势较低平 C.林冠截留少 D.土壤质地疏松,粒径大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也包括在城市居住的流动人口.2020年4月,我国发布了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表是部分省(直辖市)常住人口数据表。据此完成6-8题 6.广东、浙江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B.平原为主,农业发达 C.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D.海湾地区,交通方便 7.影响北京常住人口减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空气质量 B.国家政策 C.通勤条件 D.自然灾害8.引起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较缓慢 B.气候变干冷 C.居民候鸟式迁徙 D.水资源贫乏 在距今80万年前,沂河和柴汶河分别是源头独立的河流。距今约3.7万年,柴汶河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下图分别是沂河与柴汶河距今80万年前和现今的河流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推测距今80万年前,柴汶河源头与沂河间的分水岭海拔高度约为()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10.距今80万年前,柴汶河图示河段的河流特征有() A.水流速度较慢 B.河谷为V型谷 C.河漫滩面积大 D.河流含沙量小11.引起柴汶河袭夺沂河的原因是() A.岩石类型单一 B.植被覆盖率差异 C.地壳水平运动 D.侵蚀基准面差异

高考全国1卷文综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考全国1卷文综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高清重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偿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食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气的主要原因是 A.设备陈旧 B. 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 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流增大,流速加快 C. 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 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 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是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