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综合分析题

申论综合分析题
申论综合分析题

《申论》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与公务员实际工作贴近,着重考查报考者的分析问题能力,因此,在近年的公务员考试尤其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的比重逐年增大。那么综合分析题到底有哪些特点?包括哪些题型?在本文中从综合分析的含义入手,阐释了综合分析题的特点并以历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为例解读了综合分析题型的分类。

一、综合分析的含义

分析是指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而综合分析是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二、综合分析题的特点

1.从命题意图看,此题型旨在对报考者的能力作出综合评价,要求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这就决定了这类题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创新性和综合性。

2.从命题形式看,此题型提供的材料,或是重大社会现象,或是引用重要论断。解答这类问题时,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答案可搬。这就决定了综合分析题具有新颖、多样、灵活的特点。

3.从答题标准看,答案可以多元化,标准答案只提出考核重点和评分要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着重从论述观点是否正确,阐述是否合乎逻辑等方面考查,这就决定了此类试题具有要求全面、突出能力考查、难度较大、报考者普遍感到棘手的特点。

三、综合分析题型分类

综合分析类的试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对词语或句子含义的分析

这主要是指对文中的某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所包含意义的理解。如: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大题第1小题:

“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2009年天津、湖北、陕西等省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给定资料6”中中国人民大学C教授认为,“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给定材料6中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时一句话,“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也关系到人的尊严。”请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二)对观点态度的分析

这主要是指对文中某人的心态、观点等进行分析。如: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大题第1小题:

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2009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给定资料9、10中,L教授和T教授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两种看法是什么?你对此怎么评价?理由是什么?(20分)

2009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给定资料涉及对是否应该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请梳理给定资料,加以分析综合,分别列出两种意见各自的理由。要求全面周到,准确无误,条理清晰,言简意赅,限400字以内作答。(25分)

(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

这主要是指对文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所隐含的本质思想进行分析。如: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请联系“给定材料”提供的云南丽江“玉湖水利群体事件”案例,反思为什么经济发展了,一些地方非理性群体事件仍会不断发生?“玉湖水利群体事件”妥善处理给我们处理复杂问题哪些启示?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观点明确,言简意明,不超过300字。(15分)

2009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3题:

在资料中,某公司董事长豪情满怀地说,有了返乡农民工的加盟,就不愁没人帮我养兔了!请结合董事长的这句话,就农民工“提前返乡”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针对性强,语言精练,言之成理,不超过300字。(15分)

2009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给定资料1中,有人认为“撤点并校”是一个“馊主意”,是“形象工程”。此项改革也被教育部“叫停”。请你对此事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在申论考场上是否有高效解答综合分析题的方法与技巧?本文中以综合分析题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分别从审题、阅读材料和作答三方面解读了综合分析题的应对技巧。

综合分析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能否根据所掌握的有关理论知识给予综合、归纳,并进行科学的评价。该题型的基本要求有:

一是阅读理解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并从所给材料中获取信息、对材料进行鉴别、比较和综合概括;

二是不离开材料,运用有关的知识,对材料本身或材料提供的观点给予正确的评价、分析,这是回答分析题的一个根本要求;

三是由于分析题所含的信息具有隐蔽性,其选用的材料又反映不同的态度或立场,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差别,这增加了这种题型的难度。报考者要能根据材料和题目的要求,引申出自己掌握的有关基本知识或观点。

从上述综合分析题的基本要求出发,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建议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联系实际,材料归纳出来后,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做依据做出分析。

2、结合理论分析问题时,要尽可能全面一些。材料涉及几个点,答题时就要将这几个点答全,每个点不需要展开太多,但要把基本要点说到。解答材料题时,尤其要注意层次和逻辑,不要自相矛盾,在答案中最好把观点一一罗列出来,便于阅卷教师找到要点。

关于综合分析题的具体解题技巧,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从审题、阅读材料和作答三方面分别进行了说明。

一、审题的技巧

(1)逆向审题法: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审题,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2)寻找关键词: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努力回忆与此相关的理论,并注意筛选。

(3)分析层次法:对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这种层次性既体现在题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会明确出现在题后的设问中。通过分析,抓住试题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别回答,这样可以避免遗漏。

二、阅读材料的技巧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或者材料。一般的材料提供信息很多,有主有次,还有重复的,这就提醒报考者在做这类试题、阅读材料时,边读边用铅笔将含义相同的归类,并用1、2、3、……标注,对重要的核心句或者关键词,在下面画线,以备答题时直接应用,避免大量的重复阅读,造成无谓的浪费。阅读时可边阅读边划出材料中带有结论性或倾向性的话语,或者在草稿纸上写下相关信息(注意不要沉溺于细节、事例或者数字),同时搜索、提取大脑中平时储存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三、作答的技巧

(1)分析评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矛盾的观点时,材料中提出的两种思路/观点/理念分别是A和B。A的积极性表现在……/在……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足;B的积极性表现在……/在……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足。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把A和B结合起来,在……方面发挥A的优势,在……方面发挥B的优势,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凡是“分析”、“评述”的,就需要用原理紧扣材料进行分析。一般的思路是先表述相关理论,然后再联系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评述,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答案。

(3)利用获取的信息回答问题。在答题论述时,要求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解题的主体部分,要求报考者用选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联系题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述,把理论与实际、观点与事实结合起来,即做到事理交融,观点统帅材料。要紧扣材料分析,或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用观点分析材料,或用材料论证观点。防止就事论事,或就理论谈理论。

(4)简短有力地做好小结。在小结部分,要牢牢抓住题意,适可而止。这是答题的结尾部分,是解题的落脚点。在结尾时,或针砭时弊,或点明意义,或联系自身,这些都要从题意出发,恰到好处,总的要求是思路清晰、表述简练、视角丰富,达到用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目的就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