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苗

合集下载

三角梅组培苗移栽炼苗试验

三角梅组培苗移栽炼苗试验

三角梅组培苗移栽炼苗试验
陈宜木;张万旗;钟颖颖;周群
【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
【年(卷),期】2024(51)1
【摘要】为提高三角梅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以′中闽1号′三角梅组培生根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探讨炼苗时间、杀菌剂浓度、基质、生根液浓度对三角梅组培苗移植移栽成活率、新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炼苗时间、杀菌剂浓度、基质和生根液浓度对三角梅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和新叶率均有极显著影响。

三角梅组培苗′中闽1号′移栽的最佳处理组合为:三角梅组培苗移栽前进行强光闭瓶炼苗10 d,出瓶后清洗干净培养基、蘸ABT 1000倍液后栽植于泥炭土∶椰糠=4∶1的栽培基质中,管护期间每隔20 d喷洒1次1500倍液的异菌脲杀菌剂。

研究结果可为三角梅组培苗工厂化育苗及移栽抚育管理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11-115)
【作者】陈宜木;张万旗;钟颖颖;周群
【作者单位】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5.99;S723.132.6
【相关文献】
1.应用植物扦插快繁系统进行白掌组培苗移栽炼苗及生根的试验
2.北美冬青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研究
3.黑果枸杞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
4.大丽花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研究
5.‘小果甜柿’组培苗炼苗及移栽关键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喜临门”杜鹃的组培炼苗技术的研究

“喜临门”杜鹃的组培炼苗技术的研究

【 关键词 】喜临 门” 鹃; ‘ ‘ 杜 组培苗炼苗; 繁殖栽 培技 术
从表 1 以看 出 :不 同月份之间 同一处理 炼苗成活率差 可 “ 喜临 门” 杜鹃新 品种 系锦绣杜 鹃芽 变培育而成 . 为常绿 小灌木 . 高 6 0m, 株 0 8 c 比亲本矮 小; 多 , 分枝 幼枝粗壮 、 色 ; 异不大 . 红 不同培养基质之 间炼苗成活存在较为明显差异 。配方 顶生 伞形花 序 . 花 l 3朵 , 有 一 花冠 红色 , 雄蕊 红色 , 期 3 4 A加入红土后土壤 过于板结 , 花 — 浇水后泥土通透性 不好 : 配方 c 月 : 宜栽植 于温带大多数地 区 . 适 可作盆花 或地 被观赏苗木栽 加入腐 叶土后易带人各种病 原体 :配方 D又导致苗木 的稳定 培 . 宜的土壤 为富含有机质 的腐殖 土 . 适 要求湿度为 3 —0 性 差 . 水 困难 且 生 长 势 较 弱 : 方 E加 入 红 土 后 泥 土 板 结 的 0 4 %. 浇 配 P 45 5 对其采取组培 生产 . H .— : 为提高 组培苗过 渡成 活率故对 同时草炭 土含水其 中久湿不干根易腐烂 :配方 F加入沙土后 其过渡相关条件进行探索 . 为大规模组培生产 提供技术支持 土壤 通透性过强 , 无法很好保 水 : 配方 G久湿不 干 , 干后 浇水 1材料 与方法 . 难 易 浇 透 , 个 过 程 浇 水 难 易 把 握 。 相 比之下 配方 B( 整 草炭 土 : 1 试 验 材 料 . 1 珍珠 岩 4 1在草 炭土 的保水 条件 下 . 珠岩 又增加 了其通 :) 珍 喜临门杜 鹃茎尖在无菌条件 下培养获得 的组培苗。 透性 . 有一 定 的 吸 附能 力 减 少 了基 质 含 菌量 并 1 . 验 方 法 2试 22不 同 浇水 方 式 对 “ 临 门 ” 鹃成 活率 的影 响 . 喜 杜 1 . 不同基质配 比:设置 7个处理 ( .1 2 每个处理 10株 , 0 5 此试验是在第一次炼苗 完成后 .通过对基 质的分析后选 个 重 复 ) 行 试 验 进 用 的基质配方 B( 草炭土 : 珠岩 4 1并于第二批 练苗时开 珍 :) 在 21 0 0年 5月 、 、0月 分三批次 对生根组 培苗 进行 7月 1 始进行 的 ,即试验 时间分别为 5月 、 7月 、0月 月分 三批 次对 1 炼苗试验 基质配方如下 : 其进行浇水方式试 验探讨 。具体情况如表 2 : A草 炭 土 + 土 11 . 红 : 表 2 不 同表 浇水 方式 对 “ 临 门” 鹃成 活 率 的影 响 喜 杜 B草 炭 土 + 珠 岩 4 1 . 珍 : 成活 率% A B C c腐 叶土+ . 红土+ 珍珠岩 4 14 ::

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

蓝莓组培苗移栽炼苗技术
Ab t a t I i ey i ot n o g o p t u t ae s e l g fb u b ris i h a i e d i g o l e e r s n t e g o p s r c :t sv r mp r tt r u o c l v t e d i s o l e e r n t e r p d s e l fb u b ri .I h u a i n e n e r
12 渗 透层设 置 .
渗 透 层 处 于组 培 苗床 的负 一 层 , 一 由
cca) aee 越桔 属 ( a i oee 植 物 , 世 界第 三 代 高 级 水 Vc n da) ci 是
果, 具有很 高 的经 济 价 值 和 较 大 发 展 空 间 的一 种 新 型 果 树 。组 织培养 快速育 苗技 术 的研 究推广 , 于 大规 模 的繁 对
Ke r s B u b ry is e c l r ;R f e s e l g;S b tae r t y wo d : l e e r ;T su ut e u e n e di i n u srt ai o
蓝莓 ( leer) Bu br 又名 越桔 、 y 蓝浆 果 , 杜 鹃花科 ( r 属 Ei —
殖 蓝莓 苗 , 引种 国外 优 秀新 品 种 , 短 蓝莓 成 品 苗 的繁 殖 缩 周 期 , 受地理 环境 和地 区性 季 节 的 限制 , 以在很 短 的 不 可 时 间里 , 速 我 国蓝 莓 产 业 的发 展 有 着 非 常深 远 的 , 以免影响基
质 的使用 时 间。 13 人工基质 配置 蓝 莓 的根 系 是 须根 系 , . 比较适 合 生 长在疏松 多孔 、 富含有机 质 、 的人 工基 质 中 , 酸性 一般情 况

大丽花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研究

大丽花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研究

大丽花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研究任帅(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公园管理处,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为探究适宜大丽花组培苗炼苗的适宜方法,以大丽花‘火树银花’为试材,从移栽时期、开盖驯化时间、不同容器和基质几方面影响炼苗的因素进行研究,并以同期扦插苗为对照组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大丽花‘火树银花’最佳的出瓶时期为根长到1cm左右时,出苗前较适宜的开盖天数为2d ;最适宜的炼苗方法为栽植于装蛭石的瓦盆中,环境条件为光照10h ,黑暗14h ,温度为18~25℃。

同一时期定植进入常规管理的组培苗比扦插苗花期提前,种球更大。

关键词:大丽花;组织培养;炼苗;移栽1.1试验材料选择已生根的大丽花品种‘火树银花’组培瓶苗。

1.2试验方法经过生根培养的大丽花生长到一定程度,进入炼苗移栽阶段。

炼苗有利于试管苗适应外部环境,提高成活率,移栽是组培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炼苗移栽完成,组培苗才算正式投入生产。

选取生根时保证长势相同且茁壮生根数在3条以上的。

1.2.1移栽时期选择。

根的生长程度对大丽花移栽成活率有影响,根部过短,移栽难以吸收水分和营养,不易成活;根部过长,由于大丽花根部韧性不够大,而且根部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开始膨大,移栽过程中根部受损严重,也不易成活。

本试验取4组不同根长的生根苗进行移栽,即根长0.5cm 、1.0cm 、1.5cm 、2.0cm 。

每组50个植株,将其栽种在相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天观察其生长情况。

1.2.2开盖驯化时间筛选。

组培苗经过室内长时间的闭瓶生长,开盖驯化有利于组培苗对外界适应而提高炼苗成活率。

选取具有3条以上根且生长健壮的组培苗在室内进行驯化,驯化方式分别为不开盖、开盖1d 、开盖2d 、开盖3d 。

出苗时将组培苗连同培养基小心地倒入盛水的盆中,轻轻摇晃使培养基和组培苗分离,然后将组培苗上黏连的培养基洗净,移栽于装好基质的容器中。

每组50株植株,共3组。

每天对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记录,30d 后统计成活率。

水稻薄膜育秧技术应注意三个关键时期

水稻薄膜育秧技术应注意三个关键时期

水稻薄膜育秧技术应注意三个关键时期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本人认为水稻薄膜育秧技术应注意三个关键时期:封闭期、炼苗期和揭膜期。

第一个时期:封闭期,也就是水稻从播种至一叶一心期。

这时期薄膜要严密封闭,创造薄膜内高温高湿条件,促进稻种迅速扎根立苗。

膜内温度应控制在30―35℃,如果超过35℃时,则及时在中午揭开两头薄膜通风降温防止秧苗“烧”伤,下午四时左右覆盖薄膜保持适宜温度;如果低于30℃时,则全天密封薄膜并在中午灌满薄膜外子沟水,保温或增温防止秧苗受冻。

膜内相对湿度保持85―95%为宜。

第二个时期:炼苗期,也就是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

用4―5天时间进行炼苗,采用“两头开门――前后(左右)开窗――一边揭膜――日揭夜盖――最后全揭”的循序渐进办法炼苗,逐渐使秧苗从膜内环境向膜外气候环境适应。

同时注意保持苗床湿润,防止秧苗因生理失水而造成青枯甚至死亡。

第三个时期:揭膜期,也就是二叶一心至三叶期。

通过炼苗,秧苗已经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当其长至10公分左右,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进行灌水并完全揭掉薄膜。

灌水一般以苗床湿润为宜,利于培育壮秧(若突遇低温或高温则可进行漫灌,使秧苗不受高温灼伤或低温的冻伤)。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苗
信息来源:中国花木网日期:2009-9-22
蚊净香草“炼苗”应注意什么
来源:中国花卉报胡一民2004-8-7
河北省晋州市游英存读者来信问:我培育了一批蚊净香草组培苗,但经移植盆栽后,出现叶片发黄、干枯等不正常现象。

请问其组培苗炼苗应注意什么?
答:我没有做过蚊净香草组培苗的专门炼苗工作,但结合本人过去进行过“香叶天竺葵”的组培苗炼苗实践,谈谈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供你参考。

一是组培生根苗移栽前,应先去瓶塞,在室内炼苗3天至4天,然后再将其移栽到合适的基质中,并注意保湿。

二是试管苗出瓶时,要仔细清洗去附着于其根部的培养基,使其尽量少受伤,
伤口过多或根部受伤过多,易造成苗株染病死亡。

三是栽培基质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通常用粗粒蛭石与沙以3∶1的比例混合,也可用淋去碱性的砻糠灰与沙以3∶1的比例混合,先用耐高温的塑料袋包装混合基质,再置于高压锅内进行杀菌消毒,也可将栽培基质拌湿装袋后置于微波炉中进行简易消毒。

四是栽后管理要精细,试管苗的原生环境为无菌、有营养供应、光照适宜、温度适中、相对湿度达100%的特殊环境,一旦出瓶种植,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失去了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支持,环境中更是杂菌丛生,稍有疏忽均有可能造成小苗死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环境温度适宜,并略偏低,可控制在20℃至25℃之间,夏季温度过高,当气温达32℃以上时,即便是成品大苗,也常因进入半休眠状态而停止生长。

2.初始湿度要高,以后逐渐降低。

刚种植完成的小苗,用600倍的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锌等喷雾或作定根水浇灌,然后盖好玻璃或薄膜保湿,1周至2周后再缓缓揭去玻璃或薄膜,增加喷雾次数,提高环境湿度,使小苗逐渐适应比较干燥的空气环境。

3.保持栽培基质排水透气性良好,其栽培基质除要求进行高温或微波消毒外,不能过干或过湿,以维持湿润状态为宜,含水量约为15 %至18%。

4.严格控制杂菌危害,移栽后及时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 0倍液喷洒叶片,浇灌根部,防止菌类乘移栽之机危害枝叶或根部,以后每半月喷洒一次枝叶。

5.逐渐增加光照,刚移栽的小苗应放在遮光60%至70%的场所, 2周后再移放到遮光50%的荫棚下。

6.适当给予补充施肥,2周后可浇施0.1%的尿素或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交替进行,也可用1/2 MS大量元素的水溶液作追肥,有利于其生长。

炼苗
炼苗是在保护地育苗的情况下,采取放风、降温、适当控水等措施对幼苗强行锻炼的过程,使其定植后能够迅速适应露地的不良环境条件,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

炼苗在定植前5---7天进行,且不可时间过长。

炼苗的主要方法有:停止加温,放风降温,将玻璃温室的放风口全部打开,塑料温室拱棚的上下放风口揭开。

定植前
2—3天,在无霜的情况下,撤走全部覆盖物,打开所有通风口,减浇水量,在不萎蔫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浇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