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学》第二版-田水承 第一章绪论及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合集下载

《安全管理学》第二版-田水承 第一章绪论及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安全管理学》第二版-田水承 第一章绪论及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① 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主要靠企业实施。政府

主要依靠立法和监督检查来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管 理
② 重视安全卫生教育。



③ 重视开发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开展安全科学研究工作。
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处于经济恢复时期,工伤

事故状况十分严重;
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受挫阶段
1.拼体力、拼设备、 浮夸冒进之风盛行, 生产秩序遭到破坏。 2.伤亡事故大幅度上 升,出现了建国以 来的第一次伤亡事 故高峰。
探索阶段
1.总结经验教训,实 行了“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方 针。 2.发布了一系列的安 全卫生法规。 3. 1962年7月发布 《工业企业设计卫 生标准》 。
1.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安全文化
安全法制
事故统计与分析 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预防与控制 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
安全目标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 体系化安全管理 安全信息管理
安全学理论基础
管理学理论基础
1.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系统性
决策性
交叉性 实用性
前瞻性
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1.树立了“搞生产必须注意安全”的思想 ,批判了“重视机器不重视人”的错误观 念。 2.发动群众,开展安全大检查。 3.积极组建安全职能机构,开展安全干部 培训。 4.确定安全生产方针,开始法规建设。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安全工程管理学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杜

安全工程管理学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杜
第2章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安全管理学基本原理是对管理学基本原 理的继承和发展,是进行安全管理应对 遵循的原则。
本部分内容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事故 致因理论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安全管理 学的基本原理。
安全ppt
1
第2章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管理,英文为 “manage”, 原意是指 “训练 和驾驭马匹”。“管”是指约束,“理”是指调
“能级”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出 于 稳定状态的原子,其中的电子分别具有一定的能 量,分布在一些确定的轨道上绕核运转,这些规 定所对应的能量数值是不连续的,是按大小分级 排列的,故称为“能级”。
安全ppt
21
• 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
不同能级,配 备具有相应能 力的人员
决策层:制定决策
管理层:按照决策, 发出管理指令
安全ppt
7
2.2.3 事故致因理论
1. 事故致因概念 2. 事故致因理论
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或多米诺骨牌理论; 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此外,还有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北川 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等。
安全ppt
8
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 系统原理 • 运用系统原理应该遵循的原则:
强制原理就是在不经被管理者同意的情况 下,采取控制行动,要求绝对服从的原则。强 制就是绝对无条件服从,无需被管理者同意, 便可以采取行动,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 人的活动、行为受到管理要求的约束。
采取强制原理必须遵循: 安全第一原则; 监督原则; 由获得授权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来执行。
安全ppt
12
2.3.5 责任原理
执行层:执行管理 指令,调动人财物

安全管理学_第1章

安全管理学_第1章
9
安全管理学
•各章主要内容 : •第七章系统安全管理主要讲系统安全管理 的概念,系统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法,全寿 命周期各阶段的系统安全工作。
10
第一章 概论
•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主题, 也是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社会重点关注的主 要问题之一. •安全使人类生活得更幸福.
11
国家不要带血的煤
29
第二节 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二,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7个基本要素: 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章法等 人的二重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30
第二节 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二, 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的概念
• • 系统 – 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 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并处于一 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系统原理 – 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 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 动进行充分的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 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 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2
第二节 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二, 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分析 • 系统分析 – 从系统观点出发,利用科学 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 的分析和探索,确定系统目标,列出实现 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通过分析对比提 出可行建议,为决策者选择最优方案提 供依据.
33
第二节 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系统分析内容 :
26
系统安全
强调三点: •系统安全强调的是系统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性,并 非仅仅是某个阶段的安全性; •全寿命周期: •所谓全寿命周期,是指系统的设计、试验、生 产、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各个阶段的总称。作为 系统的设计者,应当在设计阶段就对系统寿命周 期各阶段的危险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并通 过设计或管理手段保证系统总体风险的最小化, 这也是系统安全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所在。

《安全管理学》考试大纲

《安全管理学》考试大纲

《安全管理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3考试时间: 3 小时分数:150 分考试大纲第1章绪论1. 内容●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安全管理学概述●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2. 基本要求●了解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特点●掌握安全管理学的概念、形成和发展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1. 内容●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 基本要求●了解管理学、安全学的理论基础●掌握事故致因理论第3章安全文化1. 内容●安全文化概述●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2. 基本要求●了解安全文化的特点●掌握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的关系第4章安全管理方法1. 内容●安全管理计划方法●安全管理组织方法●安全管理领导方法●安全管理控制方法2. 基本要求●了解安全管理常用方法●掌握安全管理计划和控制方法第5章安全目标管理1. 内容●安全目标管理概述●安全目标的制定●安全目标的展开●安全目标的实施●目标成果的考评2. 基本要求●了解安全目标管理的概念●掌握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第6章系统安全管理1. 内容●系统安全管理概述●系统安全管理的实施●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系统安全工作●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要点2. 基本要求●了解系统安全管理的概述●掌握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方法第7章安全行为管理1. 内容●安全行为基本理论●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安全行为科学的应用2. 基本要求●了解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掌握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的方法第8章安全管理体系1. 内容●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风险预控管理体系2. 基本要求●了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原理●掌握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组成第9章安全信息管理1. 内容●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2. 基本要求●了解信息与信息管理系统●了解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第10章灾害事件与事故应急管理●一般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化学事故及其应急预案●煤矿事故应急管理2. 基本要求●掌握一般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程序第11章事故统计及分析1. 内容●事故的分类●事故统计方法及主要指标●事故经济损失统计●事故的原因2. 基本要求●了解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掌握事故的分类●掌握事故统计方法及主要指标●掌握事故的原因分析第12章事故调查与处理1. 内容●调查的准备●调查的基本步骤●事故分析与验证●事故处理与调查报告2. 基本要求●了解事故调查的准备●掌握事故调查的步骤●掌握事故处理方法●掌握事故调查报告的编制第13章事故预防与控制●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事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方法●保险与事故预防2. 基本要求●了解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掌握事故的预防控制对策第14章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新发展1. 内容●6σ安全管理●9S安全管理法●安全标杆管理2. 基本要求●了解现代安全管理的方法参考书目:田水承,景国勋. 安全管理学(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C2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C2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不安全行为:曾经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 ·违章操作 ·违章指挥 ·违反劳动纪律
不安全状态:事故隐患
31
人与机械
海因里希调查了美国的75000起工业伤 害事故发现
占总数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
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以物的 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10%。
11
事故的基本特性
(1) 普 遍 性 (2) 随 机 性 (3) 必 然 性 (4) 因果相关性 (5) 突 变 性 (6) 潜 伏 性 (7) 危 害 性 (8) 可 预 防 性
12
1
2
3
Injury Near Miss Incident
Incidents
13
未遂事故
定义:
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 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40
能量造成伤害的因素
人所接触的能量的大小 接触的时间长短和频率 力的集中程度 受伤的部位 屏障设置的早晚
41
能量意外释放论
阐明了伤害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指明了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
释放,防止人体接触能量 防止事故的实质是控制能量 系统安全工程的基础
5
2 安全学理论基础
什么是事故? 事故为什么发生? 事故是怎样发生的? 怎样防止事故发生?
安全科学的基本理念、哲理
6
事故的定义
定义1:事故是可能涉及伤害的、非预谋性的事件。 定义2:事故是造成伤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的损坏或
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 定义3: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 定义4: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

安全管理学绪论学习PPT教案

安全管理学绪论学习PPT教案
• 2、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 危险分析及隐患控制理论从事故的因果性出发,着眼于事故 的前期事件的控制,对实现超前和预期型的安全对策,提高 事故预防的效果有着显著的意义和作用。但是,这一层次的 理论在安全科学理论体系上,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综合 性。
• 3、安全科学原理
• 以安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物―能量―信息 的安全系统要素体系,提出系统自组织的思路,确立了 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通过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 安全信息论、安全协同学、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环境学、 安全文化建设等科学理论研究,提出在本质安全化认识 论基础上全面、系统、综合地发展安全科学理论。
• 3、安全管理包括宏观安全管理和微观安全管理 • 4、安全管理的对象:人、财、物、信息等
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 安全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1)有效的控制事故的原因
• (2)保证良好的工作效率
• (3)从控制事故的效果讲,安全管理也是举足轻重的。
安全管理发展历史及现状
• 一、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 二、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
• 现代安全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 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传统 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过去企 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 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 后的安全管理程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 理
安全管理发展历史及现状
• 二、建国以来我国的安全管理发展简况 • 概括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1)建立和发展阶段 • (2)停顿和倒退阶段 • (3)恢复与提高阶段
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 法 • 1、安全管理学是研究安全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安全学的理论基础课件

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安全学的理论基础课件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人们更应该关心的是“风险”,而不仅仅是“危险”,因为直接与人发生联系的是“风险”,而“危险”是事物客观的属性,是风险的一种前提表征。我们可以做到客观危险性很大,但实际承受的风险较小。 例如,人类要应用核能,就有受辐射的危险,这种危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生活实践中人类采取各种措施使其应用中受辐射的风险小些,甚至人绝对地与之相隔离,尽管仍有受辐射的危险,但由于无发生的渠道,所以我们并没有受辐射的风险。
2)常见事故的定义
海因里希黑三角的启示:当一个企业存在300起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导致30起事故。反过来说一个重大事故的背后必有300起隐患。日本的“消灭300”活动;这个法则说明事故发生频率与后果严重程度的关系;后果严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是很难控制的,必须从控制事故的发生开始。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伤亡事故—伤害,行动中,接触了与周围条件有关外来能量,致使人体生理机能部分或全部损伤的现象,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工伤;二次事故—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外部事件是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与本系统无直接关联的事件。绝大多数的重、特大事故由二次事故造成(2000年12.25,洛阳东都商厦火灾致309人死亡事件,中毒窒息二次事故)。非工作事故—员工在非工作环境中发生的事故。缺工影响生产效率(美国各类球类职业俱乐部)。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安全管理学2ppt课件-精选文档

安全管理学2ppt课件-精选文档

(2)教育的必要性
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
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管理原则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 析和讨论。 十四项管理原则是:
a.劳动分工; b.权力与责任; c.纪律; d.统一指挥; e.统一领导; f.个人 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g.人员的报酬; h.集中; i.等级制度;j.秩序; k.公 平; l.人员的稳定; m.首创精神; n.人员的团结。
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1.1 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又称古典管理理论 核心代表人物是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 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德国韦伯的行政组 织理论。
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1.1 科学管理理论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
1
①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 方面的理论。 a.内容型激励理论,如需要层 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激励 理论等。b.过程型激励理论, 如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c.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包括强 化理论、归因理论等。 ②有关人性的理论 X—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
2
包括正式团体和非 正式团体,松散团 体、合作团体和集 体团体等。
3
主要包括领导理论 (领导性格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和领 导权变理论 )和 组织变革、组织发 展理论。
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1.3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
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1.1 科学管理理论
明确的分工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职业管理人员 所谓“理想的” 有以下特点 遵守规则和纪律组Fra bibliotek中人员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因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90%以上。人因事故归根 结底是组织管理失误导致的不良后果。
1.1 安全形势严峻
如果事故后安全管理到位,救援有力,则“力挽狂澜”。
案例一:
2007年河南陕县支 建煤矿“7.29”透 水事故后69名矿工, 在井下被困75个多 小时后全部生还。
1.1 安全形势严峻
如果事故后安全管理到位,救援有力,则“力挽狂澜”。
• 社会总体 协调管理 水平尚待 提高。
• 安全管理 学的发展 尚落后于 社会实际 需要。
1.1 安全形势严峻
1
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方针的基本保证。 具体的安全工作、活动要由 安全管理来组织、协调。
4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保驾 护航的作用。
做好安全管理 工作的意义
2
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 的根本对策。 安全管理是减少、控制事故 尤其是人因事故发生的有效 屏障。
案例二:
2008年“5.12汶川 大地震”后,全国 总动员采取救灾救 援措施,挽救人们 的生命财产。
1.1 安全形势严峻
如果事故后安全管理到位,救援有力,则“力挽狂澜”。
案例三:
2009年7月26日西安开往乌鲁木齐 的1043次列车运行至兰州附近乌鞘 岭隧道,电力机车突然起火,由于 救援指挥指挥及时到位,约1700名 乘客顺利徒步逃生,无伤亡。
1.2 安全管理学概述
1.2.2 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追求效率,强调目的; 安全管理则是在保证安全目标
实现的前提下,对达到安全所 需的人、物、信息、环境、时 间等要素进行科学有效地协调 和配置。
1.2 安全管理学概述
1.2.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任务
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 原理,探讨、揭示我国安全管理活动的 规律,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管理机构体制 和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以达到提高管 理效益、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1.1 安全形势严峻
2013年11月,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石油化 工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露发生爆炸。造成 62人死亡,136人受伤。
1.1 安全形势严峻
造成安全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安全管理不科学、不到位
其主要表现为事故灾害后果依然严重、人因事故比例逐 渐增大、重大责任事故依然频发。
1.2 安全管理学概述
1.2.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任务
理论
研究安全管理学的本质规律 ,形成既体现个体人的不安 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控 制又体现组织的不安全行为 控制的安系统科学的方法、控制论的方 法、信息的开发和使用,以及 研究安全法规、安全教育、安 全监察等一系列管理方法和安 全检查的技术等。
1.1 安全形势严峻
2009年2月22日,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煤矿瓦斯爆 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
1.1 安全形势严峻
2010年8月,河南航空有限公司一客运航班在黑龙江 省伊春市林都机场30号跑道坠毁。造成44人遇难。
1.1 安全形势严峻
2013年6月,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 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
的规律 为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安全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提供指导和
帮助,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益,防止生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
1.2 安全管理学概述
1.2.2 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安全管理学就是以社会、人、机系统中的人、物、信息、环境 等要素之间的安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合理有效的配置诸要 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系统中安全状况的持续实现,保 证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安全生存、安全生活、安全生产。
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保守估计,每年全球的工伤事故达2.5亿起, 这意味着每天就有68万起事故,每秒钟9起。换言之,每天有3000人 于工作中丧命。
在我国,由管理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重大伤亡事故屡禁不止。
1.1 安全形势严峻
例如2005年屡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矿难:
2月14日,辽宁省阜新矿业公司海州立井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14人; 8月7日,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透水事故,121; 11月27日,黑龙江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爆炸事故,171; 12月7日, 河北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108人。
安全管理学
适用于教材《安全管理学》第二版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第一章 绪 论
安全形势严峻

安全管理学概述


主要内容及特点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1.1 安全形势严峻
安全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1世纪以来,全球安全形势严峻,环境污染、重大事故与灾害频发— —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大量损失。
3
安全技术和职业安全健康措 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 发挥应有的作用。
1.2 安全管理学概述
1.2.1 安全管理的定义及分类
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 康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安全是对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状态的描述。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 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1.1 安全形势严峻
“硬”的安全装备、技术与“软” 的安全管理相结合才能发挥它 们应有的作用。
1.1 安全形势严峻
对安全管理的挑战
• 生产工艺、 技术及环 境的复杂 性在增加;
• 安全管理 的对象也 日益复杂。
• 有关安全 生产的立 法、执法 还有待进 一步完善。
• 从业人员 整体素质 有待进一 步提高。
1.2 安全管理学概述
1.2.1 安全管理的定义及分类
按照主体和范围的大小
宏观的安全管理 微观的安全管理
按照对象不同
狭义的安全管理 广义的安全管理
1.2 安全管理学概述
1.2.2 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安全管理学是研究安全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探讨、揭示安全管理活动
1.1 安全形势严峻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 爆炸事故,并造成了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
1.1 安全形势严峻
2007年8月13日的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 特别重大坍塌事故。
1.1 安全形势严峻
2008年9月8日,267 人遇难的山西临汾市 襄汾县塔儿山铁矿尾 矿库溃坝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