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年代尺课件PPT

初中历史年代尺课件PPT
《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宣布废除
《狂人日记》 《孔乙己》
《愚公移 》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抗美援朝战争 土地改革
1949年9月
第一届 政协会 议
1949年10月
开国大典
1950年
《中华 人民共 和国土 地改革 法》颁 布
1951年
西藏和 平解放
1952年底
土地改 革完成
1953年
《朝鲜 停战协 定》签 订
资产阶级确 18世纪60年代 ——
②15、16世纪 产生发展 ③1775—1783
立统治地位 19世纪上半期
④1789—1794,1804
★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产阶级确立世 界范围内的统治
①1857—1859
民族解放运动
②18世纪末19世纪初
国际工人运动
★ ①1836—1848
加入 亚太 经合 组织
2001年
上海APEC会议
中国加入WTO
提出 双百 方针
首枚 原子 弹爆 炸
首颗人造 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
1956年 1964年 1970年
籼型杂交 水 培育 成功
1973年
提出 “86 3”计 划
提出科 教“兴 国战略”
首艘载 人飞船 发射成 功
1986年 1990年 2000年 2003年
中国 半殖 民地 半封 建社 会的 形成 过程
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加深
1876 左 宗 棠 收 复 新 疆
甲《 午马 中关 日条 战 约》 争
八 国 联《 军辛 侵丑 华条 战 约》 争
1894 1895 邓 世 昌 黄 海 大 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6、艺术家(代表及其作品)
第十一页,共11页
1895
第三页,共11页
第四页,共11页
第五页,共11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战战争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三次重要战役的比较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页,共11页
解放战争 全面内战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七页,共11页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1、写出ABCD四个历史时期的主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 代尺
第一页,共11页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页,共11页
1915
1839
1840 1842
1860 1894 1898 1900 1911 年份 -
第九页,共11页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兴起(时间、代表) 19世纪6、70年代 张謇
鼎盛(时间、原因)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一战
总的情况(表现、原因、启示)
落后--?
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 通信 文化 习俗来自变化表现(成就及出现时间、特点)、
意义或影响、局限性
第十页,共11页
2、日本局部侵华与全面侵华的时间及事件?
3、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时间及事件? 4、1948-1949的三大战役?其意义?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时间及标志?相关的战争是?
第八页,共11页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寄希望于两党第3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 众的支持。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于思想文化(21-22课)
1、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时间、概况、地位 )
2、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背景、概况、发展)
3、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背景、代表、主张、著作、 内容、目的、作用)
4、新式教育的开端(背景、出现时间、创办学堂 、科举制度废除及意义)
5、文学家(代表及其作品)
2、日本局部侵华与全面侵华的时间及事件?
3、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时间及事件? 4、1948-1949的三大战役?其意义?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时间及标志?相关的战争是?
第八页,共11页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寄希望于两党第3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 众的支持。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 代尺
第一页,共11页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页,共11页
1915
1839
1840 1842
1860 1894 1898 1900 1911 年份 -
6、艺术家(代表及其作品)
第十一页,共11页
1895
第三页,共11页
第四页,共11页
第五页,共11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战战争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三次重要战役的比较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页,共11页
解放战争 全面内战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七页,共11页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对八上历史知识的整理PPT课件

对八上历史知识的整理PPT课件
2021/3/12
对八上历史知识的整理
象山港书院 赵瑜
1
一、编制年代尺,梳理 朝代更替
2021/3/12
2
西
夏 商 周 春秋 战国 秦
B.C 2070年
B.C 221年 B.C 202年
西汉
东汉
25年
220年
220年


581年 618年
907年
907年
2021/3/12

1271年
1368年

(5)元朝时, 继续加强 中央集权。
(6)明清时期, 空前强化
2021/3/12
11
民族融合发展的特征
多民族的融合性、统一性越来越明显
对外交流发展的特征
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
2021/3/12
12
四、运用年代尺,感悟文明传承
2021/3/12
13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3/12
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44年

1840年 1912年
3
二、品读年代尺,明确 政权合分
2021/3/12
4
三、借助年代尺,探究阶段特征
两条主线: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2.各时期民族融合和对外交流的史实
2021/3/12
5
主线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秦朝秦始皇时 2.西汉武帝时, 3.隋唐时期 4.北宋时期 5.元朝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汉 民族融合的事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元朝 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的事件:元朝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北宋 民族融合的事件:两宋时期

八年级上册ppt课件历史

八年级上册ppt课件历史

中世纪盛期
这一时期,欧洲经济达到巅峰,城市兴起 ,文化繁荣。
中世纪早期
这一时期,欧洲逐渐形成封建制度,经济 开始复苏,教会势力扩大。
中东与非洲历史
中东与非洲历史概述
中世纪中东与非洲历史涉及伊斯兰教 的兴起与传播、非洲的帝国与文化以
及中东的宗教与民族。
非洲的帝国与文化
中世纪时期,非洲形成了一些帝国和 文化中心,如马里帝国、桑海帝国和
近现代历史人物
近现代历史人物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广泛 的影响力。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近现代历史人物如毛泽东、邓小平和奥巴马等,他们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推 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总结词
总结词
近现代历史人物的事迹和成就,如罗斯福新政、中国 的改革开放等,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
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等国家最终形成了对德意日不利的同盟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结果与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大量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战争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冷战 时期开始,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冷战与非对称冲突
01 冷战概述
02 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间美国和苏联及其盟国
古代世界历史
总结词
介绍古代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等。
详细描述
古代世界历史丰富多彩,各个文明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 老的文明之一,其金字塔、法老和神话传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文明是西 方哲学的发源地,其城邦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古罗马文明
近现代欧洲历史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ppt课件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ppt课件
1895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战战争
三次重要战役的比较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解放战争 全面内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1、写出ABCD四个历史时期的主题。 2、日本局部侵华与全面侵华的时间及事件? 3、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时间及事件? 4、1948-1949的三大战役?其意义?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八时年级间上册及历史标年代志尺 ?相关的战争是?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 通信 文化 习俗
变化表现(成就及出现时间、特点)、
意义或影响、局限性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于思想文化(21-22课) 1、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时间、概况、地位) 2、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背景、概况、发展) 3、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背景、代表、主张、著 作、内容、目的、作用) 4、新式教育的开端(背景、出现时间、创办学堂、 科举制度废除及意义) 5、文学家(代表及其作品) 6、艺术家(代表及其作品)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上册历史年代尺
1915
1839
1840 1842
1860 1894 1898 1900 1911 年份 -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寄希望于两党第3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 众的支持。

(完整版)初中历史年代尺课件PPT

(完整版)初中历史年代尺课件PPT
































局部抗战 开始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
形成
全民族抗 战开始
战略防御 阶段
抗战胜利
九一八事 变(1931 年9月18日
西安事变 (1936年 12月12日)
七七事变 (1937年 7月7日)
台儿庄战役 淞沪会战
1945年8 月15日, 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
1895—1898
1900—1901(1898—1900)
1911
1915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919—1927 ①1919②1921③1924—1927④1927.4
1927—1937 ①1927.8.1,1927.9,1928.4 ②1934.10—1936.10 ③1931.9.18④1936.12.12
中华民国时期
11 99 11 12 年年 武昌 中华民 起义 国成立
1 9 1 5 年 《新青年》创办 新文化运动开始
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化
洋务运动 近代化起步
地主阶级 改良形式
戊戌变法
发展 资产阶级 改革形式
辛亥革命 高潮
资产阶级 革命形式
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经济
政治、经济
新文化运动
激进知识分子 改造国民性
大大加深
完全形成
侵略
第二
鸦片 战争
次鸦 片战 争
清朝晚期

初中历史年代尺 PPT课件 图文

初中历史年代尺 PPT课件 图文
思想
特点: 中国的近代化异常艰难曲折,却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 五四
运动
1921年 中共
一大
国民大革命时期
北伐 战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长征
1924年
黄埔军 校成立
1926年 1927年
1.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 2.南昌起义 3.秋收起义 4.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建立































局部抗战 开始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
形成
全民族抗 战开始
战略防御 阶段
抗战胜利
九一八事 变(1931 年9月18日
西安事变 (1936年 12月12日)
七七事变 (1937年 7月7日)
台儿庄战役 淞沪会战
1945年8 月15日, 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
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与 思想文化
新式教育
文学艺术
詹天佑 侯德榜 李四光 魏源 严复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新式教育体制 废科举 鲁迅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
京张铁路
侯氏制碱法
为大庆胜利油田的发 展提供正确理论依据
《海国图志》师 夷长技以制夷 《天演论》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 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 近代第一所国家 建立的最高学府
中 国 恢 复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战战争
三次重要战役的比较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ABCD四个历史时期的主题。 2、日本局部侵华与全面侵华的时间及事件? 3、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时间及事件? 4、1948-1949的三大战役?其意义?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时间及标志?相关的战争是?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寄希望于两党第3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 众的支持。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兴起(时间、代表) 19世纪6、70年代 张謇 鼎盛(时间、原因)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一战 总的情况(表现、原因、启示) 落后--?
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 通信 文化 习俗
变化表现(成就及出现时间、特点)、
意义或影响、局限性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于思想文化(21-22课) 1、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时间、概况、地位) 2、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背景、概况、发展) 3、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背景、代表、主张、著 作、内容、目的、作用) 4、新式教育的开端(背景、出现时间、创办学堂、 科举制度废除及意义) 5、文学家(代表及其作品) 6、艺术家(代表及其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