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中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金属材料中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金属材料中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金属材料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建筑、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决定其能否被应用的关键。

而微观组织是影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微观组织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微观组织是指金属材料中的晶粒结构、晶界、缺陷等微观结构。

这些微观结构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晶粒尺寸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晶粒尺寸越小,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而塑性和韧性则降低。

这是因为晶粒越小,晶界面积增大,融合力增加,从而导致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增加,但同时也会抑制材料的可塑性。

其次,晶界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晶界是相邻晶粒之间的界面,其结构和性质与晶粒内部不同。

晶界的存在会导致灰分、孔隙及晶粒的变形行为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通常情况下,晶界的能量大于晶内,晶界会限制材料的塑性变形,从而降低金属材料的韧性。

最后,缺陷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缺陷是指材料内部存在的各种缺陷、气孔、裂缝等。

这些缺陷通常会使金属材料的强度下降,韧性降低。

二、微观组织的调控为了获得更优异的力学性能,需要对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调控。

常用的方法如下:首先,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晶粒尺寸和分布。

晶粒尺寸的调节可通过热处理前后金属的冷却速率和温度控制。

例如,快速淬火可以使晶粒尺寸变小,而慢速冷却则可使晶粒尺寸变大。

其次,可以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来改变金属材料的晶界特性。

增加合金元素的含量可以有效地控制晶界能量,从而改变晶界对材料的影响。

同时,添加一定量的微合金元素如铌、钛等可以细化晶粒,增强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最后,适当的交变变形可消除材料中的缺陷,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交变变形可以促进晶界滑移和形变,从而增加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三、结语微观组织是影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金属材料是当今工业制造的重要材料之一。

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得益于其微观组织和晶粒结构的调控。

而了解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对于控制和提升金属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主要包括晶粒、晶界、位错和相等组织。

其中,晶粒是材料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其大小、形状和方向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晶界则是晶粒之间的分界面,对于材料的强度、韧性、塑性等力学性能也有重要的影响。

位错则是晶体中的缺陷,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

相等组织则是金属中的不同相之间的分布和相对应的组织结构,对于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韧性、硬度和疲劳性能等。

其中,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力下抵御破坏的能力,通常分为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塑性是指金属在受力下产生的塑性变形,即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形变,而不发生破坏。

韧性则是材料在弯曲和撕裂等断裂形式下抗破坏的能力。

硬度是材料对于切割、磨削和钻孔等形变的难易程度,通常用比例尺表示。

而疲劳性能则是指材料在循环载荷下承受疲劳破坏的能力。

三、微观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微观组织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对于晶粒大小,晶粒越小,则材料的塑性和韧性越大,韧性和强度之间的折中点也越低。

对于位错密度,位错越多,材料的局部塑性、刚度和韧性越大。

对于晶界密度,晶界越密,则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越大,但可能会导致材料的塑性降低。

而对于相等组织,不同的相等组织对材料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如铸态组织和冷轧组织等。

四、常见的金属材料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铜、镁和钛等。

钢铁是一种含铁的合金,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塑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和交通等领域。

铝是一种轻量、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可用于汽车、飞机、建筑和电子工业等领域。

铜是导电、导热和耐蚀性能较好的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和制造等领域。

第3次课 2-1金属材料组织与结构2-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3次课 2-1金属材料组织与结构2-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工业上实际使用的金属都是由许多个内部原子排列位向各不相同的晶粒所组成的多晶体。多晶体由于其内部各个晶粒之间的位向各不相同。每个晶粒所具有的各向异性相互抵消了,因此多晶体就体现不出各向异性,也称为“伪各向同性”。
2.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
由于结晶条件、压力加下、原子热运动等原因,在实际晶体巾还存在着大量的缺陷。这些缺陷对金属的性能将发生显著的影响。我们把实际金属中原子排列的不完整性称为晶体缺陷。晶体缺陷按其几何形态可以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
高分子材料有许多金属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近几十年来,高分子材料不仅在品种上,而且在数量上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高分子材料不但在人们日常生活、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人造血管、人造皮肤及大容量、高速度信息传播等高新技术领域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和金属材料一样,要想学习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
课题序号
.3.
授课日期
2010年月日
授课班级
Z0924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数
2
授课章节
名称
-2-1金属材料组织与结构2-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作用;
2、了解高分子材料组织与性能;
教学重点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作用
教学难点
高分子材料的组织
教具学具
挂图三张
课后作业
P47 1、2、3、4、10、13
(2)形态
大分子链呈现不同的几何形状。主要有线型、支化型和体型三类,
(3)空间构型
大分子链空间构型是指大分子链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即链结构。
2.大分子链的构象及柔性
聚合物大分子链也在不停地运动,这种运动是由单键内旋转引起的。这种由于单键内旋转所产生的大分子链的空间形象称为大分子链的构象。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金属材料是工业制造、建筑建设、电子产业等各个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其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材料的质量、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 组织和性能的相关性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组织是金属材料其它许多性能的基础,例如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热学性能等。

不同的组织对于金属材料的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的组织结构。

2. 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材料的组织对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强度、韧性、塑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常见的组织形态有晶体结构、晶粒大小、晶界分布、相变状态等。

粗大的晶粒和与晶界开裂是金属材料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用小晶粒材料来提高材料的强度。

相变状态也会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淬火时,材料中会形成马氏体相从而大大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

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也受其组织结构的影响。

晶界的存在会导致导电性能的降低,但同时也会使材料的韧性和弯曲性能提高,因此需要在强度、塑性和电导率之间进行平衡。

此外,材料的纯度和缺陷对其导电性能也有重要的影响。

金属材料的热学性能包括热膨胀系数、热导率、比热等,其组织结构会影响材料的热学性能。

晶体结构决定了金属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但在同一晶体结构下不同组织结构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也会有所不同。

材料中缺陷和晶界对热导率也有一定的贡献,缺陷和晶界数量会影响材料的导热率,同时材料的纯度对热导率也有影响。

材料的组织对其腐蚀性能也有关键的影响。

不同组织状态下的材料耐蚀性能是不同的,纯度高、晶粒细小且均匀、表面平整的材料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

此外,不同材料也会因其特定的组织特征而具有特定的腐蚀行为。

6. 结论综上所述,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了解不同组织状态下金属材料的特定性能,可以为合理选材、工艺优化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铝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分析

铝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分析

铝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分析铝合金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高强度、轻量化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铝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是影响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性能表现的重要因素。

铝合金的组织结构主要由铝基体和加入的合金元素组成,其中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对铝合金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常见的铝合金中,掺入铜、锌、镁等元素,通过不同的制造过程,可以得到各具特色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以铜铝合金为例,铜对铝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合金的强度和热处理稳定性。

在普通状态下,铝合金中的铜元素会溶解在铝基体中,形成固溶体结构。

但当铜元素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铜元素就会与铝形成非均匀的固溶体,出现脆化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对铝合金进行适当的时效处理,使合金中的铜元素重新溶解并沉积到铝基体中,形成均匀的固溶体结构。

除了合金元素的影响外,铝合金的制造工艺也对其组织结构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加热、变形等过程中,铝合金的晶粒结构会发生变化。

合适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可以促进铝合金中的晶粒长大,增加其晶粒尺寸,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

但过高的加热温度和过长的保温时间也会引起晶粒过粗,导致铝合金产生裂纹和变形等缺陷。

另外,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也是影响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热处理方式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固溶处理是将铝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合金元素溶解在铝基体中,然后快速冷却,形成固溶体结构。

时效处理则是在固溶处理后,将铝合金再次加热,使固溶体结构中的合金元素重新沉淀,形成更为均匀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韧性。

总的来说,铝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是相互作用的,不只是由某一因素决定的。

在选择铝合金应用于特定领域时,需要考虑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选用合适的合金元素和制造工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良的性能表现。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导和热传导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和建筑领域。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将从晶体结构、晶粒大小、晶界和位错等方面介绍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

首先是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

金属是由多个金属原子组成的晶格结构,具有高度的有序性。

常见的金属结构包括面心立方结构(FCC)、体心立方结构(BCC)和密排六方结构(HCP)。

FCC结构中,每个原子周围有12个最近邻原子,原子间的距离相等,如铝和铜。

BCC结构中,每个原子周围有8个最近邻原子,原子间的距离比FCC结构略大,如铁和钒。

HCP结构中,每个原子周围有12个最近邻原子,但原子间的距离比其他两种结构大,如钛和锆。

金属的晶体结构对材料的硬度、延展性和导电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是金属材料的晶粒大小。

晶粒是金属中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晶胞的集合体。

金属材料的晶粒大小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晶粒越小,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延展性和塑性则较差;晶粒越大,材料的延展性和塑性越好,但强度和硬度相对较低。

晶粒大小的控制通常通过热处理、变形加工和再结晶等方法实现。

金属材料的结构还与晶界有关。

晶界是相邻两个晶粒之间的界面。

晶界具有比晶粒内部更高的活动性,容易成为材料中的非晶区域、孔隙和裂纹的起点。

晶粒内部原子排列有序,而晶界则是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原子间的距离不够紧密,因此晶界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

晶界的稳定性和结构特点常通过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研究。

最后是金属材料中的位错。

位错是指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缺陷或错位。

位错可以增加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使其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

在金属中,位错的形成和移动是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

位错的种类包括直线位错、螺旋位错和平面位错等,其特点和形成机制各不相同。

位错的存在对金属材料的断裂和疲劳性能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引言:金属材料是工程领域中最为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多个行业。

为了更好地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研究其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晶格结构、晶界、晶粒大小、晶体缺陷和相变等方面探讨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

一、晶格结构与性能晶格结构是金属材料的基本组织,主要通过晶格常数和晶胞的几何形状来描述。

晶格结构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以钢铁材料为例,不同的晶格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机械性能。

例如,面心立方结构的钢材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可塑性,而体心立方结构的钢材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二、晶界对性能的影响晶界是相邻晶体之间的界面,其特性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晶界能量高于晶内能量,会导致金属的应力集中,因而减弱其力学性能。

此外,晶界还会引起晶体的变形和断裂,从而影响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因此,控制晶界的形成和特性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

三、晶粒大小对性能的影响晶粒是由大量原子或离子紧密堆积而成的,其大小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晶粒尺寸较大时,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可塑性较好,力学性能较弱。

而当晶粒尺寸较小时,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增加,但韧性和可塑性会降低。

因此,在不同应用需求下,通过调控晶粒大小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性能的有效控制。

四、晶体缺陷与性能晶体缺陷是指在晶体中存在的一些结构上的不完整或缺失,如位错、孔洞等。

晶体缺陷会对金属材料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位错是晶体中常见的晶体缺陷,可以增加金属的塑性和松弛特性。

孔洞则会导致疲劳寿命降低和裂纹扩展加剧。

因此,了解和控制晶体缺陷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五、相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相变是金属材料中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会导致材料性能的显著改变。

在相变过程中,晶体的晶格结构、晶粒大小、晶界及缺陷分布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

例如,固溶体的相变可以改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分析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分析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分析1.引言金属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晶体结构、晶粒结构和缺陷结构三个方面来分析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2.晶体结构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2.1面心立方(FCC)结构FCC结构的金属材料在空间中具有紧密堆积的密排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延展性。

典型的FCC结构材料包括铝、铜和银等。

这些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

2.2体心立方(BCC)结构BCC结构的金属材料的原子布局呈立方形,中心原子会被其他原子所包围。

BCC结构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强度。

典型的BCC结构材料包括铁、钢和钨等。

这些金属材料因其晶体结构的特性,因此在高温和高应力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2.3密排六方(HCP)结构HCP结构的金属材料在三轴方向上没有相同的近邻,使其具有良好的蠕变性能。

典型的HCP结构材料包括钛、锆和镁等。

这些金属材料因其晶体结构的特点,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3.晶粒结构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3.1晶粒尺寸晶粒尺寸是指晶体中一个晶粒的大小。

晶粒尺寸的减小会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但会降低其韧性。

这是因为小尺寸的晶粒会限制晶界的运动和位错的运动。

3.2晶粒定向性晶粒定向性是指晶粒中晶体的取向关系。

晶粒定向性的提高可以增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例如,陶瓷涂层中通过控制晶粒的定向性可以提高其耐磨性能。

4.缺陷结构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金属材料中存在各种缺陷结构,不同的缺陷结构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4.1晶界晶界是相邻晶粒之间的界面。

晶界的存在会限制晶体的运动,并对金属材料的塑性和强度产生影响。

4.2位错位错是晶体中的一个原子或多个原子的错位。

位错的运动会导致金属材料的形变,从而影响其塑性和强度。

5.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晶 格(crystal lattice):为了研究的方便,假设通过金属原子( 离子)的中心划出许多空间直线,这些直线形成的空间框架。
➢ 晶 胞( unit cell ):能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组成单元。
晶胞的几何特征参数
1×10-10m~ 7×10-10m
c
三棱边长(晶格常数 lattice constant )β α
4
➢ 空隙半径 r4=0.29r原子;r8=0.15r原子 ➢ 配位数8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二、面心立方晶体结构(face-Centered Cubic) A1
1)具有此结构的典型金属: 铝(Al)、铜(Cu)、铂(Pt)、镍(Ni)、金(Au)、银(Ag )、γ-Fe等。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密排面和密排方向 不同晶体结构中不同晶面、不同晶向上
原子排列方式和排列密度不一样。 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
面为{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称为密排面;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为<111>, 称为密
排方向。 在面心立方晶格中, 密排面为{111}, 密
排方向为<110>。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配位数12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金属晶体中的晶面和晶向
Z
晶面:通过晶体中原子中心的平面。
晶向:通过原子中心的直线为原子列,其代表的方向叫做晶向。
Y
(1)晶面和晶向的表示方法
X
1>立方晶系的晶面表示方法及步骤:
1。规定一空间坐标,使待标定的晶面在 三条坐标轴上有截距或者无穷大。 注意:原点不能选择在欲定晶面上
2)主要特征: a=b=c, α=β=γ=90o;
晶胞原子数:8×1/8+6×1/2=4;
原子半径
2a 4
致密度 0.74
空隙半径r4=o.225r;r8=0.414r
配位数12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Hexagonal Close-Packed) A3
缺陷和合金的结构,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 及性能。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学习建议: 1.晶体结构部分应弄清三种常见金
属的晶体结构及其特点,应充分发挥空 间想象力。
2.晶面指数及晶向指数的确定在学 习时会感到困难。应掌握常见的晶面和 晶向的表示方法,需要多练多画。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1.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金属晶体的特性 (1) 金属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
纯金属进行缓慢加热时, 达到一定的温度, 固态金属会熔化成为液态金属。在熔化过 程中, 温度保持不变。其熔化温度(T0)称为 熔点。而非晶体材料在加热时, 由固态转变 为液态时, 其温度逐渐变化。
化学成分 内部组织
决定
材料的性能
固态物质
聚集状态
晶体 非晶体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1).晶体 ( crystal ) : 物体内部的原子 ( 或分
子 ) 在三维空间中 , 按一定 规律作周期性排列的固体。 性质: 固定的熔点; 各向异 性等。 例如 , 所有的金属、 食盐等。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1)具有此结构的典型金属:
钠(Na)、钾(K)、铬(Cr)、钼(Mo)、钨(W)、钒(V) α-Fe等。
1
8
2)主要特征:
➢ 晶胞的特征参3 a数: a = b = c ,α = β = γ = 90 ➢ 晶胞中的原子4 数: n= 8 ×1/8+1= 2个
➢ 原子半径 3 a 4
3a
➢ 致密度 0.68
1)具有此结构的典型金属:
镁(Mg)、镉(Cd)、锌(Zn)、铍(Be)。
2)主要特征:
晶格常数:正六边形边长a,高为c,侧面之间夹角120o,
侧底面间夹角90o。 c/a = 1.633
晶胞原子数:2×1/2+12×1/6+3=6;
原子半径 致密度 0.74
2 4
a
空隙半径r4=o.225r;r8=0.414r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 组织及性能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本章内容
本章介绍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包括纯 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和合金的结构, 金属材料的组织。介绍金属材料的工艺性 能、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能。还介绍高分子 材料和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学习目标: 本章重点掌握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
2).非晶体 ( non- crystal ) :
物体内部的原子呈散乱分布,其 物理和力学性能各向同性。例如, 普通玻璃、松香等。
晶态
非晶态
金属的结构
晶态
非晶态
SiO2的结构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1.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可用X射线结构分析技术进行测定
几个重要定义
➢ 晶体结构(Crystal Structure ):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规 则排列的方式。
a、 b、 c 棱边夹角:α、β、γ
γ
a
b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晶系与布拉菲点阵
1855年,法国学者布拉菲(Bravais) 用数学方法证明了空间点阵共有且只能 有十四种,并归纳为七个晶系: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十 四 种 空 间 点 阵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B.C.C、F.C.C、H.C.P) 一、体心立方晶体结构(Body-Centered Cubic) A2
2>立方晶系的晶向表示方法及步骤:
1。规定一空间坐标 注意:原点要选择在欲定晶向的结点上
2。写出该晶向另一结点的空间坐标值
4。将化好的整数记在方括号内
3。将坐标值按比例化为最小整数
晶向族:在立方晶系中,原子排列情况相同但在空间的位向不同,这些晶向总称 为晶面 族。
例如: 100[10]0[01]0[00] 1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2。以晶格长度a为长度单位,写出欲 定晶面在三条坐标轴上的截距。
4。截距的倒数化为最小整数。
3。截距取倒数。
5。将三整数写在圆括号内。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及性能
晶面族:在立方晶系中,由于原子的排列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往往存在 有许多原子排列完全相同但在空间的位向不同,这些晶面总称为晶面 族。
例如: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