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影像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规范建议

发病48小时以内 红细胞压积下降 >0.1 BUN上升 >1.79mmol/L 血清钙<2mmol/L 动脉氧分压<7.98kPa 碱基缺乏>4mmol/L 估计体液丢失量>6000ml
胰腺炎评分系统
▪
APACHE Ⅱ系统根据11项临床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对疾病的严重程度作出判断;是临床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
A
0
0
0
0
B
1
0
0
1
C
2
<30%
2
4
D
3
30%~50%
4
7
E
4
>50 %
6
10
* 严重度指数(CTSI) = CT分级计分 + 坏死百分比的计 分
胰腺炎评分系统
CT分级与胰腺坏死程度结合起来判断AP的严重程度和 评估预后。
1.A~E级依次分别记分为0~4分; 2.若胰腺坏死区占全胰的30%以下,则在Balthazar分级 评分的基础上加2分;若坏死区域为30%~50%,加4分;坏 死区占全胰的50%以上,加6分。 3.根据CTSI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别分为0~3分,4~ 6分和7~10分三个不同的级别。CTSI为7~10分的病例,住 院时间长,病程迁延,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要明显比计分 为0~3分的AP患者高得多,并且与临床APACHE Ⅱ系统评 分吻合。
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其评分是根据病人入院至48小时的病 情的变化,不能动态观察并估计严重度,而且评分无病人的 以往健康状况,并且对比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其特异性,敏
感性均较差。
胰腺炎评分系统
Ranson评分标准
入院时或诊断时 年龄>55岁 白细胞计数>16×109/L 血糖>11mmol/L 血清LDH>350U/L 血清GOT>250U/L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分析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38例急性胰腺炎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B超检查确诊率为92.1%,CT检查确诊率为94.7%,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内引流术10例,外引流术14例),11例患者囊肿消失,3例死亡(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和1例感染性休克),随访1年后囊肿均无复发。
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病情危急,死亡率也相对比较高,结合B超和CT能够提高该病的诊断。
同时,临床中依据囊肿的大小和时间以及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先给予保守治疗,对于无效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消耗性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很容易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死亡。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常常并发全身性和局部的并发症,而胰腺假性囊肿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该病治疗的一个关键[1]。
本文对此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38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6.3±11.5)岁。
1. 2 研究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囊肿的大小、部位以及形成时间与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
1. 3 临床表现出现腹痛32例(84.2%),恶心与呕吐20例(52.6%),发热13例(34.2%)。
同时,部分的患者腹部触及有囊性包块8例(21.1%)。
1. 4 检查标准①B超诊断[2]:胰腺周围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暗区,内透声较好,囊壁厚度不均。
合并感染时内部透声较差,出现不规则斑块状的回声;②CT诊断[3]:平扫显示水样密度影,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厚度不均。
急性胰腺炎影像学

胰腺脓肿
常发生在已经有旳胰周积液或假性囊肿旳基础上,或 发生于胰腺实质坏死区域,少部分可出目前腹膜后间 隙、腹腔或盆腔旳任何部位。
经典增强CT体现为被明显强化壁所包绕旳液化坏死灶, 内有多数集聚分布旳小气泡影。
胰周血管并发症
静脉旳血栓形成、管腔闭塞 动脉旳假性动脉瘤
Thank you!
分头、颈、体、尾四部。头为十二指肠环抱,胰头与 十二指肠之间有胆总管。钩突与胰颈之间有肠系膜上 动静脉行经。
后方为下腔静脉。胰颈后方邻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 汇合形成旳肝门静脉。胰腺上缘有脾动脉,背面有脾 静脉行经。
胰腺背侧
胰管
胰管起始于胰尾,贯穿于胰旳全长,最终与胆总管汇 合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内后壁旳十二指肠大乳头。
急性胰腺炎影像学
病例
林某某,男,70岁,既往有“胆结石”病史2年,未治 疗;
因“上腹痛伴恶心呕吐5小时”入院;
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肌略紧张,上腹部有压痛, 有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2次/分,移动性 浊音阴性;
辅助检验:全腹部+盆腔CT平扫:急性胰腺炎。
胰腺解剖
胰腺为腹膜外器官,相当于1~2腰椎高度。
副胰管细而短,多由主胰管分出,收纳胰头前上部旳 胰液,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管
胰腺正常CT体现
CT平扫:胰腺呈弯曲带状横位于中腹部,分为头、体、 尾,由粗变细。其密度低于肝脏,一般胰总管显示为 2-4mm。
CT增强扫描: 胰腺均匀性强化
急性胰腺炎(AP)定义
多种不良原因造成胰腺本身消化所致旳化学性炎症。 例如:胆道结石,胆道感染,酗酒,外伤等,致使胰腺水 肿、体积增大,腹腔内有渗液。出血坏死性可有胰腺 散在出血及腹腔大量血性渗液。
急性胰腺炎疾病症状、特征、并发症、诊断要点标准、护理常规及健康指导

急性胰腺炎症状、体征、并发症、诊断要点、诊疗要点、护理措施、健康指导急性胰腺炎指多种病因使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往往是在暴饮暴食或者油腻食物后出现,从而导致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及血淀粉酶增高为特点。
病因:(1)胆石症与胆道疾病:国内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占50%以上,又称胆源性胰腺炎。
(2)酗酒和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均可致胰液分泌增加,并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排出受阻,使胰管内压增加,引起急性胰腺炎。
(3)胰管阻塞:常见病因是胰管结石。
病理:急性胰腺炎从病理上可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两型。
急性水肿型约占急性胰腺炎的90%。
大体上见胰腺肿大、水肿、分叶膜模糊、质脆,病变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胰腺周围有少量脂肪坏死。
急性出血坏死型大体上表现为红褐色或灰褐色,并有新鲜出血区,分叶结构消失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灶,散落在胰腺及用胰腺周围组织如大网膜,称为钙皂斑。
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的轻重与其病因、病理类型和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不有关。
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少数重者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临床表现介于MAP和SAP 之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器官衰竭可于48小时内恢复,称为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1.症状(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生。
(2)恶心、呕吐及腹胀:起病后多出现恶心、呕吐,有时颇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可混有胆汁,甚至血液,呕吐后无舒适感。
(3)发热:多数病人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维持3-5天。
(4)低血压或休克:重症胰腺炎常发生。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1w
2w
坏死型胰腺炎
包裹性坏死
49Y,M
3w
5w
MRI能更好的评估包裹性坏死内的成分
CT severity index (CTSI)
胰腺炎分级(Balthazar score) ✓A:正常胰腺: 0 ✓B:胰腺肿大:1 ✓C:胰腺和胰周脂肪的炎症变化:2 ✓D:边界不清的单个胰周液体积聚:3 ✓E:两个或两个以上边界不清的胰周液体积聚:4 胰腺坏死 ✓无:0 ✓≤30%: 2 ✓>30-50%: 4 ✓>50%: 6 分数最大为10
积聚、包裹性坏死 描述collection的位置(如小网膜囊、肾旁前间隙)、大小、囊内成
分、有无成熟的囊壁
三 并发症
并发症
二次感染(好发于2-4周):常出现在坏死型胰腺炎 血管并发症 ✓出血:由血管侵蚀和组织坏死引起 ✓假性动脉瘤 ✓静脉血栓(脾、门静脉炎症反应) 胰管狭窄、中断(发生于晚期,继发于炎症吸收、局部纤维化)
概述
全身并发症:通常是由胰腺炎加重导致的并发症,如慢性肾功能 衰竭时的急性肾损伤
局部并发症:包括各种胰腺和胰周积聚。 ✓通常在第二周(胰腺炎的晚期)发生 ✓在持续性或复发性疼痛、胰腺酶水平的继发性高峰、器官功能障
碍恶化或脓毒症的患者中
胰腺炎通过胰周韧带扩散
胰头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胃肝韧带连接到肝脏和胃 小弯
酒精相关性胰腺炎 28Y,M
IEP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 43Y,M
IEP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 48Y,F,左上腹痛8天
IEP
1d
10d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
49Y,M
10d
10d
1d
10d
6w
8w
胆石症相关性IEP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肝脏
胆囊 肝固有动脉 门静脉
胆总管 副 胰 管 降 部
十二指肠乳头
下腔静脉 肝总动脉 腹腔干 脾动脉 胰颈
胰管
胰体
胰尾
水平部
胰头
钩突 升部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静脉
腹膜后间隙解剖
腹膜后间隙是腹后壁的壁腹膜和腹横筋膜之 间区域的总称,它上达膈,下至盆腔,两侧与腹 膜下筋膜连续,并经腰肋三角向上与后纵膈 相通.以肾筋膜为中心,分为三个间隙:肾旁前 间隙,肾周间隙,肾旁后间隙.
胰尾周围蜂窝织炎 胰腺前方脓肿,其 内可见小气泡
胰腺体尾部假性囊 肿伴出血
胰腺假性动脉瘤
肠系膜上静脉 受累闭塞
肝脏受累,密度 减低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MRI表现
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 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在T2WI抑脂上可明确胰渗出液的范围, 而出血和血性液体在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较高信号,动 态增强扫描可见胰腺不均匀强化,坏死区域无强化,表现为 明显的低信号区.并且MRI对判断胰腺炎的并发症如假性囊 肿,出血,脓肿较有价值.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1.X线检查:如今普通X线检查的作用已相当有限, 它 不能直接观察胰腺炎本身,更不能反映其严重程度, 但在某些场合仍有一定的作用.
2.超声检查:简便,经济,仍为主要检查手段之一,但胰 腺位于后腹膜,超声检查易受肠道气体和腹壁脂肪 的影响,分辨力差.
3.CT检查:为当前最好最简便的检查方法,具有扫描 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对于胰腺形态改变, 渗出及坏死区域的分布,胰腺并发症均有较高的敏 感性.
急性胰腺炎影像诊断
病理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表现取决于其病理类型 1.轻型:胰腺局部或弥漫性水肿,质地结实,胰腺周 围有少量脂肪坏死.镜下可见腺泡,间质水肿,少量散 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常不明显,渗液清亮. 2.重型:胰腺肿大变硬,腺泡及脂肪组织坏死,血管 出血坏死.肉眼可见胰腺有灰白色或黄色斑块状脂 肪坏死灶,常累及周围组织.病程长者可并发脓肿,假 性囊肿或瘘管.镜下见胰腺坏死病变呈间隔性或小 叶周围分布,常见静脉炎,淋巴管炎和血栓形成.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病因及发病机制——机体的易感性
人们已经发现在同一诱因下仅部分病人发生急性胰 腺炎,严重程度差异也很大,说明存在机体的易感 性差异。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也显示存在一些基因和表达 异常:当单核细胞MHC-Ⅱ表达上调或(和)MHC-Ⅱ 基因型为纯合子型时,TFα的分泌水平降低;反之 上升。CD16等位基因的类型对粒细胞的的调理素吞 噬作用有很大的影响,CD16的A-1纯合子型或CD16 低表达则调理素吞噬作用功能良好,而CD16的A-2 纯合子型或CD16高表达则抑制多形核白细胞的调理 素吞噬作用功能。循环中高水平的良好TFα以及多 形核白细胞高募集低吞噬效率,是机体炎症反应中 的不良因素。
体征
多有明显的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有时有 腹胀、肠鸣音减少或消失,少数有腹水及腹部移动 性浊音。 少数重型病人出现两侧胁腹部皮肤蓝-棕色斑 (Grey-Turer征)或脐周皮肤蓝-棕色斑(Culle 征)。 如触及腹部肿块,常提示发生胰腺及周围脓肿或假 性囊肿。 也可出现左侧肺不张或肺炎、左侧或双侧胸腔积液 体征。 低血钙可以引起抽搐,但较少见。 偶见远处皮肤红斑结节(为皮下脂肪坏死所致)。
病因及发病机制—胰酶异常激活
腮腺炎、华支睾吸虫等感染性疾病 腹部手术和外伤 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高脂血症、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 特发性胰腺炎:有5%—7%未能找到病因而称之为特 发性胰腺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情加重因 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flammatory respose sydrome,SIRS) 在危重病人的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重视。除感染 外,非感染性损伤因子如急性胰腺坏死、烧伤和创 伤等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导致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 dysfuctio sydrome,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 竭(Multiple system orga failure,MSOF)。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
王兴宇;王景钧;黄帆;崔笑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
【年(卷),期】2008(012)009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有5例囊肿自行消失;7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1例复发改行内引流治疗痊愈;手术治疗15例,其中行外引流4例,内引流11例,均未复发,内引流有1例胰漏改行外引流. 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囊肿形成早期应以观察或B超引导穿刺为主,对于囊肿无缩小趋势、症状明显或有并发症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总页数】2页(P823-824)
【作者】王兴宇;王景钧;黄帆;崔笑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安徽,合肥,2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关于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探析 [J], 刘伟;陈诗华;罗刚
2.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影像表现 [J], 闫媛媛;靳二虎
3.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分析 [J], 邓东锋;张晓;王亚东
4.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内科综合治疗分析 [J], 杨应彪
5.重症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和脑病的处理 [J], 徐肇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