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

合集下载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合理的无功补偿点的选择以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避免大量无功的远距离传输,从而降低有功网损。

而且由于我国配电网长期以来无功缺乏,造成的网损相当大,因此无功功率补偿是降损措施中投资少回收高的有效方案。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常用的有: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低压集中补偿方式、杆上无功补偿方式和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1 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针对输电网的无功平衡,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如图1的方式1),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终端变电所的电压和补偿主变的无功损耗。

这些补偿装置一般连接在变电站的10kV母线上,因此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

为了实现变电站的电压控制,通常采用无功补偿装置(一般是并联电容器组)结合变压器有载调压共同调节。

通过两者的协调来进行电压/无功控制在国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九区图便是一种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有效方法。

然而操作上还是较为麻烦的,因为由于限值需要随不同运行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甚至在某些区上会产生振荡现象;而且由于实际操作中变压器有载分接头的调节和电容器组的投切次数是有限的,而在九区图没有相应的判断。

因此,现行九区图的调节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2 低压集中补偿方式在配电网中,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无功补偿方式是在配电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补偿(如图1的方式2),通常采用微机控制的低压并联电容器柜,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左右,根据用户负荷水平的波动投入相应数量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

它主要目的是提高专用变用户的功率因数,实现无功补偿的就地平衡,对配电网和配电变的降损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保证该用户的电压水平。

这种补偿方式的投资及维护均由专用变用户承担。

目前国内各厂家生产的自动补偿装置通常是根据功率因数来进行电容器的自动投切。

就这种方案而言,虽然有助于保证用户的电能质量,但对电力系统并不可取。

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解析

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解析

贮塑勉.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解析吴东勋(珲春矿业集团供电分公司,吉林珲春133300)倩%要1在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和搞好无功平衡,是一项建设l圭的降损技术措施。

本文分析了四种配电网无功褂偿方式,认为应更多地考虑系统的特点将它们结合起采进行无功补偿。

目前,配电网的无功褂偿容量一般是根据供电部门给定的要求达到的功率爵数来确定的,而不是依据用户用电时实际的节能效益和电能质量最佳、支付电费最小的经济功率因数。

如何确定无功补偿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分布,需寻找挫术E和经济上的最优方案。

崖撬阅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目前,集团公司各用电单位采取的无功补偿方式主要有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低压集中补偿方式,杆上补偿方式,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等多种方式,虽然达到了功率因数的要求,但达不到用户用电时实际的节能效益和电能质量最佳、支付电费最小的经济功率因数的目的,造成系统的无功分布不尽合理,甚至可能造成局部地区无功严重不足、电压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

1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案1.1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针对输电网的无功平衡,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终端变电所的电压和补偿主变的无功损耗。

这些补偿装置—般连接在变电站的1O kV母线上,以补偿负荷的无功功率。

补偿电容分为固定补偿与自动补偿两部分。

因为有功负荷是变化的,其无功负荷也随之变化,但不论无功负荷如何变化,总可把它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所以补偿电容应采取固定补偿与自动补偿相结合的方法,配置固定补偿电容以减:j搬资,配置自动补偿电容以满足补偿需要,f故N--者寿断页。

因此变电站集中补偿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方案对配电网的降损起不至忏}么作用。

12低压集中补偿方式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另外一种无功补偿方式是在配电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补偿,通常采用微初控制的低压并联电容器柜,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不等,根据用户负荷水平的波动投入相应数量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

对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和要点分析

对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和要点分析
最 大 程 度 地 降 低 线 损 为 设 置 原 则 。一 般 情 况 下 , 无 功 补 偿 装 置
根据 1 0 k V配 电网维护 和管理 工作 实际 , 可 以看 出 1 0 k V 配电 网存在着不足 : 第一 , 1 0 k V配 电网的设 备陈 旧 , 不 能适 应 生产和生活中对电力的质量和数 量需求 , 经常 出现超负荷运 行 的状况 , 使 1 0 k V配 电网 电能损 失率 长期 居高 不下 。第二 , l 0 k V配电网用户端 电压偏低 , 这种 现象 除了配 电网设计存 在问题 外, 线路过长或 供 电途径 迂 回也 是产 生这 一问题 的 主要原 因。
摘要 :本文根据 1 O k V配电网工作经历 , 描述 了当前 1 0 k V 配 电网运行的实际 , 展开 了 1 0 k V配电网线损 的分析和归类 , 在
在 客 观 上 增加 企业 的经 济 效 益 。
2 . 3 . 2 无 功补偿对供 电电压 的作用 1 0 k V配电网可以利用无 功补偿 技术 来降低 电网电流 , 进
而达到提高线路末端 电压 的效果 , 从而达到提升 电网供电质量 ,
降低配电网电能损耗 的 目的 。
3 1 0 k V配 电 网应 用 无 功 补 偿 技 术 的 要 点
1 0 k V配 电网应用无功 补偿 技术时应 该 注意设 备空 间、 安 装环境 、 维护工作量 、 控制成本 以及保护装置的配置 等客观环境
第三 , 1 0 k V配电网存 在配 变电网点单一 、 变电所 ( 变压器 ) 位置
设置不合理等特点 。
1 . 2 1 0 k V 配 电 网损 失 量 较 大 的 原 因 1 0 k V 配 电 网在 实 际 运 行 中 存 在 着 功 率 因数 低 、 无 功 损 耗

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引言1.1 介绍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的存在,会导致电网中产生大量的无功功率,使得电网中的功率因数下降,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

低压侧无功补偿是为了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而设立的。

在10kV配电网中,低压侧无功补偿往往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无功电流过大导致设备发热、设备寿命缩短;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导致电网功率因数仍然较低;无功补偿设备故障频繁导致停电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需要及时解决。

加强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只有合理规划和维护好无功补偿系统,才能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通过对低压侧无功补偿系统的原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和管理,从而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正文2.1 低压侧无功补偿的原理及作用低压侧无功补偿是指在10kV配电网系统中,通过接入无功补偿设备,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系统的无功功率,以改善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来使系统中的总功率因数达到设定值,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1. 改善电网功率因数:通过补偿无功功率,使系统的功率因数接近1,减少因谐波而导致的能量损失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2. 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网中的电压损耗和电流谐波,减少线路和设备的过载,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3. 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减少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流动,减少输电损耗,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减少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

低压侧无功补偿对于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经济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选择和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的关键措施。

配电网四种无功补偿方式的比较

配电网四种无功补偿方式的比较

配电网四种无功补偿方式的比较电力系统中的电压与无功功率的状况密切相关,电力系统中的变化,特别是无功功率的变化,会使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的电压损耗发生变化,并引起各节点电压的变化,随着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的日益递增,而网络建设尤其是配电网的建设明显滞后,使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损耗问题日益突出。

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方案和补偿容量,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保证电网的电压质量,提高发、输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有功网损和减少发电费用。

标签: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比较1配电及低压系统无功补偿种类无功补偿的补偿方式按照电压等级可分为高压补偿和低压补偿,其中高压补偿又分为一次侧补偿和二次侧补偿,低压补偿分为随机补偿、随器补偿和跟踪补偿。

按照投切方式可以分为静态补偿、动态补偿和动静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按照补偿地点划分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变电站高压补偿、线路分布补偿、变压器低压母线补偿和低压用户分散补偿。

每一种补偿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必须结合农网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对比。

按照“分层分区、就地补偿”这一原则,选用合理的无功补偿方案。

1.1变电站高压补偿变电站补偿是将电容器组连接在变电站的二次母线上,大多数采用静态补偿,也有投切方式的电容器组,但比较少。

开关设备主要选用断路器,对电容器组可实现较为完善的保护。

高压断路器的种类有油断路器、空气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和磁吹断路器,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六氟化硫断路器,因为它的性能好,体积小,而且造价低。

由于农村变电站容量较小,因此,电容器组的安装容量大都在10000kVar以下,布置方式可专设电容器室或室外布置。

变电站补偿对农网的降损作用很小,但在下级补偿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它是保证总受电端功率因数达到考核标准的不可缺少的一种补偿方式。

高压补偿是无功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尤其是是大中型企业存在很多高压负载,比如高压电动机、变压器、电炉等。

高压补偿的特点是电压高、补偿容量大,是低压的几倍到几十倍之多。

农村配电网实用无功补偿技术综述

农村配电网实用无功补偿技术综述
和 供 电质量 、 减少 线路损耗 等 。 无功补偿 对 于农 村 配 电 网降低 损 耗 、 济 运 经
的现 象 , 而且 也是 提 高 电压 质量 、 降低 线损 、 高 提 供 电可靠 性 的 主要 措 施 。由 于农 村 电 网 点 多 面 广 , 网投入 不足 , 农 不能 给予 有 效 的无 功补 偿 , 如
低压电器(0 0 o3) 21N1
・ 电能质 补 偿 技 术 综 述
赵 文 忠
( 西学 院 机 电2 程 系 , 肃 张掖 河 - " 甘

74 0 ) 3 0 0
要 :针对 当前 农 村 配 电 网 在 经 济 运 行 与 实 际 投 入 不 足 之 间存 在 的 问 题 , 据 根
ZHA0 n h n We z o g
( eat e t f eh ia adEetcl nier g H x U ie i , hny 3 0 0, hn ) D p r n o cncl n lc i g ei , ei nvr t Z age7 4 0 C ia m M ra E n n sy
Ke wo d : r r l o r it i u in e wo k; r a tv p we c mp n a i n e h i u s l e y rs u a p we d srb t n t r o e c i e o r o e s to tc n q e ; i n
Ab ta t s r c :To s le t u r n r b e ewe n t c no i p r to n r r lp we srb to e wo k o v he c re tp o l ms b t e he e o m c o e ai n o u a o rdit u in n t r i a d t e lc fa t a n e t n ,a c r n o te r a t e p we o n h a k o cu liv sme t c o dig t h e ci o rc mpe s to tc niue d v l p n x e e c v n ain e h q e eo me te p r n e i

配电网损耗及无功补偿

配电网损耗及无功补偿

100%
(9–28)
在电力网的运行管理工作中,用总供电量减去总售电量所 得到的线损电量,称为统计线损电量,对应的线损率称为统计 线损率。
在统计线损电量中,有一部分是在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
无法避免的,是由当时电力网的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参数决 定的,这部分损耗电量称为技术损耗电量,它可以通过理论计 算得出,所以又称为理论线损电量,对应的线损率称为理论线 损率。
如上所示,若按加权平均气温和式(9-13)计算电能损耗, 就完全计及了气温变化的影响。
由式(9-12)可见,当负荷不变时,Tjq= Tpj 。由于日气温变 化呈单峰型,日负荷变化一般有两个不等的高峰,所以在一昼 夜内或超过一昼夜的周期内,Tpj与 Tjq相当接近,以 Tjq代替Tpj 不会产生较大负误差。

3I
2 sd
Fr0[l1

(1

a)
2
l2
]

T
103
(9–26)
第三节 理论线损计算
一个供电地区或电力网在给定时段(日、月、季、年) 内,输电、变电、配电各环节中所损耗的全部电量(其中包 括分摊的电网损耗电量、电抗器和无功补偿设备等所消耗的 电量以及不明损耗电量等)成为线路损耗电量,简称线损
(9–6)
C 2 l
ln r2 r1
式(9–6)、(9–7)中,
(9–7)
C——电缆的电容,F;
ε——电缆介质的介电常数,F/m; tgδ——电缆介质反复极化损失角的正切值。 上述4类有功功率损耗代表了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损耗的基本类型。 除此之外,高压线路上和高压电机中还可能产生电晕损耗,这 是比较特殊的一类,是由于到体表面的电场强度过高,致使导 体外部介质粒子电离所造成的有功功率损耗,因而它与导体的 表面场强和空气密度等因素有关。

浅谈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和优化技术

浅谈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和优化技术

【 键 词 】 电 网 ; 功 补 偿 ; 化 关 配 无 优
本 文 结合 广大 用 户 和 电力 部 门 共 同天 注 的 电 网补 偿 问 题 , 重 点 分 析 和 比较 常 用 无 功 补 偿 方 案 的 特 点 , 加 上 对 尢 功 补 偿 技 术 再 的 分 析 , 电网无 功补 偿 工 程 提 出 有 益 的建 议 和 因该 注 意 的 问题 。 为 配 电 网 无功 补 偿 方 案 的 比 较 通 常 配 电 网无 功 补 偿 方 案 有 四 种 , 括 : 电 站 集 中补 偿 , 包 变 配 电线 路 固定 补 偿 , 电变 低 压 补 偿 和用 电设 备 分 散 补 偿 。 配 1 变 电站 集 中补 偿 。变 电站 集 中补 偿 装 置 包 括 : 联 电 容 器 , 、 并 同 步调 相 机 , 止 补 偿 器 等 等 , 要 针 对输 电 网 的无 功 平 衡 采 用 集 静 主 中补 偿 , 要 目的 是 改 善 电 网功 率 因数 , 高变 电所 的 电 压 和 减 少 主 提 无 功 耗 损 。赔 偿 装 置 通 常 都 连 接 在变 电站 的 lk O v母 线 上 , 来 补 用 偿 负 荷 的 无 功 功率 。补 偿 电 容 分 为 固定 补 偿 和 自动 补 偿 , 功 负 有 荷 和 无 功 负 荷 是 通 向 变 化 的 , 功 负 荷 发 生 变 化 随之 无 功 负 荷 也 有 发 生 变 化 , 论 无 功 负 荷 怎 么 变 化 都 可 把 它 分 为 固定 部 分 和 变 动 无 部分 , 因此 补偿 电 容 因该 采 取 固定 补偿 和 自动 补 偿 的相 结 合 的 方 法, 固定 补 偿 电 容 可 以 减 少 投 资 而 自动 补 偿 电 容 可 以 满 足 补 偿 需 求 , 好 这 两 方 面 可 以使 变 电 站 集 中补 偿 管 理 容 易 , 护 方 便 , 做 维 这 种 方 案对 配 电 网降 损无 作用 。 2 配 电 线路 固定 补 偿 。线 路 补 偿 就 是 在 线路 杆 上 安 装 电容 器 、 从 而 实 现 无 功 补偿 , 路 补 偿 远 离 变 电站 , 护 难 配 置 , 制 成 本 线 保 控 较高 , 护 困难 , 安 装 环 境 限 制 。因此 线 路 补 偿 的补 偿 点 不 宜 过 维 受 多, 补偿 容 器 不 宜 过 大 避免 出现 超 补 偿 现 象 , 采 用 分 组投 切 控 制 不 法, 控制 方 法 因该 从 简 , 对 过 电 流 和过 电压 的保 护 应 该采 用 熔 断 针 器 和 避 雷 器 。线 路 补 偿 主 要 提供 线 路 和 公 用 变 压 器 需 要 的 无 功 , 由于 线路 补 偿 的投 资 成 本 少 , 收快 捷 , 理 方 便 等 优 点 , 以 适 回 管 所 用 于 功率 低 , 荷 重 的长 距 离 线 路 , 路 补 偿 一 般 采用 固定 补 偿 。 负 线 3 配 电 变低 压 补偿 。配 电 变 低 压补 偿 是 目前 适 用 最 为 广 泛 的 、 补偿 方 法 , 户用 电 的 日负 荷 变 化 很 大 , 常 采 用 计 算 机 控 制 , 用 通 跟 踪负荷波动情况分组投切 电容器补偿 , 总补 偿 容 量 在 几 十 到 几 千 乏不等, 目的 就是 为 了提 高 用 户 功 率 因数 , 现 无 功 平 衡 , 而 降 实 从 低 配 电 网耗 损 和 改善 电 压 质 量 。但 由 于 配 电变 压 器 的 数 量 多 , 安 装 地 点 比较 分 散 , 以 补 偿 工 程 的 投 资 成 本 较 大 , 护 工 作 量 大 , 所 维 正 因如 此 要 求 厂 家尽 量 降低 装 置 的 成本 , 高 装 置 的 可靠 性 。 提 4 用户设 备分 散 补偿 。据 调 查 , 常 l v以下 电网 的无 功消 耗 、 通 O k 总量 中 , 压器 消耗率 占 3 %左右 , 变 0 低压用 电设 备消耗 率 占 6%左 右 。 5 由此 发 现 , 低 压用 电设 备 上 实 施 无 功 补偿 非 常 有 必 要 , 践 在 实 证 明 低 压设 备 无 功 补 偿 更 经 济 化 , 果 非 常 好 , 合 性 能 强 , 得 效 综 值 推 广 , 对 消 耗无 功最 多 的低 压 用 电设 备是 感 应 电动 机 , 应 电 动 针 感 机 包 括 : 田抽 油 机 , 口装 卸 机 , 山提 升 机 等 都 是 较 大 容 量 电 油 港 矿 动 机 , 该 实施 随机 补 偿 。该 补偿 方 式 比上 述 三 种 方 式 的 优 点 有 : 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探讨
摘要:本文对配电系统4种无功补偿地方案进行了技术分析,并对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根据配电网的实际,将4种无功补偿方案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获得最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分析
1、概述
随着系统结构日趋复杂,当系统受到较大干扰时,就可能在电压稳定薄弱环节导致电压崩溃。

电力系统无功潮流分布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向电力用户提供电能质量的优劣,而且还直接影响电网自身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这在与用户直接相关的配电网中显得同样的重要。

若无功电源容量不足,系统运行电压将难以保证。

由于电网容量的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增加,此外,网络的功率因数和电压的降低将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网络传输能力,并引起损耗增加。

因此,解决好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的问题,对电网的安全性和降损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无功补偿点的选择以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避免大量无功的远距离传输,从而降低有功网损,减少发电费用。

而且由于我国配电网长期以来无功缺乏,尤其造成的网损相当大,因此无功功率补偿是降损措施中投资少回报高的方案。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主要有以下
几种: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低压集中补偿方式、杆上无功补偿方式和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

2、配电系统无功补偿
(1)低压集中补偿方式
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另外一种无功补偿方式是在配电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补偿(如图1的方式2),通常采用微机控制的低压并联电容器柜,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不等,根据用户负荷水平的波动投入相应数量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

主要目的是提高专用变用户的功率因数,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对配电网和配电变的降损有一定作用,也有助于保证该用户的电压水平。

这种补偿方式的投资及维护均由专用变用户承担。

目前国内各厂家生产的自动补偿装置通常是根据功率因数来进行电容器的自动投切的,也有为了保证用户电压水平而以电压为判据进行控制的。

这种方案虽然有助于保证用户的电能质量,但对电力系统并不可取。

因为虽然线路电压的波动主要由无功量变化引起,但线路的电压水平是由系统情况决定的。

当线路电压基准偏高或偏低时,无功的投切量可能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出现无功过补偿或欠补偿。

对配电系统来说,除了专用变之外,还有许多公用变。

而面向广大家庭用户及其他小型用户的公用变压器,由于其通常安装在户外的杆架上,进行低压无功集中补偿则是不现实的:难于维护、控制和管理,且容易成为生产安全隐患。

这样,配电网的补偿度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2)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
针对输电网的无功平衡,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如图1的方式1),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终端变电所的电压和补偿主变的无功损耗。

这些补偿装置一般连接在变电站的10kv母线上,因此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方案对配电网的降
损起不到什么作用。

为了实现变电站的电压控制,通常无功补偿装置(一般是并联电容器组)结合有载调压抽头来调节。

通过两者的协调来进行电压/无功控制在国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新型的变电站电压无功微机综合控制装置,在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最佳补偿效果的情况下,有载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次数比同类装置或人工调节约减少1/3,提高了变电站电压合格率,线损降低20%左右。

(3)杆上补偿方式
由于配电网中大量存在的公用变压器没有进行低压补偿,使得补偿度受到限制。

由此造成很大的无功缺口需要由变电站或发电厂来填,大量的无功沿线传输使得配电网网损仍然居高难下。

因此可以采用 10kv户外并联电容器安装在架空线路的杆塔上(或另行架杆)进行无功补偿(如图1的方式 3),以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达到降损升压的目的。

由于杆上安装的并联电容器远离变电站,容易出现保护不易配置、控制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受安装环境和空间等客观条件限制等工程问题。

因此,杆上无功优化补偿必须结
合以下实际工程要求来进行:
①补偿点宜少,一条配电线路上宜采用单点补偿,不宜采用多点补偿;
②控制方式从简。

杆上补偿不设分组投切;
③补偿容量不宜过大。

补偿容量太大将会导致配电线路在轻载时的过电压和过补偿现象;另外杆上空间有限,太多的电容器同杆架设,既不安全,也不利于电容器散热;
④接线宜简单。

最好是每相只采用一台电容器装置,以降低整套补偿设备的故障率;
⑤保护方式也要简化。

主要采用熔断器和氧化锌避雷器分别作为过流和过电压保护。

显然,杆上无功补偿主要是针对10kv馈线上沿线的公用变所需无功进行补偿。

因其具有投资小,回收快,补偿效率较高,便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适合于功率因数较低且负荷较重的长配电线路,但是因负荷经常波动而该补偿方式是长期固定补偿,故其适应能力较差,主要是补偿了无功基本负荷,在线路重载情况下补偿度一般是不能达到0.95。

应该开发电容器组能自动投切的杆上自动无功补偿技术。

(4)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
目前在我国城镇,低压用户的用电量大幅增长,企业、厂矿和小区等对无功需求都很大,直接对用户末端进行无功补偿(如图1的方式4)将最恰当地降低电网的损耗和维持网络的电压水平。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指出,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无功负荷宜单独就地补偿。

故对于企业和厂矿中的电动机,应该进行就地无功补偿,即随机补偿;针对小区用户终端,由于用户负荷小,波动大,地点分散,无人管理,因此应该开发一种新型低压终端无功补偿装置,并满足以下要求:①智能型控制,免维护;②体积小,易安装;③功能完善,造价较低。

与前面三种补偿方式相比,本补偿方式将更能体现以下优点:①线损率可减少 20%;②减小电压损失,改善电压质量,进而改善用电设备启动和运行条件;③释放系统能量,提高线路供电能力。

缺点是由于低压无功补偿通常按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最大无功需求
来确定安装容量,而各配电变压器低压负荷波动的不同时性造成大量电容器在较轻载时的闲置,设备利用率不高。

综合以上四种无功补偿方式,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补偿方式变电站集中补偿低压集中补偿杆上固定补偿
用户终端分散补偿
补偿对象变电站无功需求配电变无功需求 10kv线路无功基
荷终端用户无功需求
降低损耗有效果变电站主变及输电网配电变及输配电网
10kv线路及输电网整个电网
改善电压效果较好较好较好最好
单位投资大小较大较大较小较大
设备利用率较高较高很高较低
维护方便程度方便方便方便涉及面广,不够方便
3、配电网无功补偿遇到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配电网建设的重视和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低压侧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系统中也开始普及。

从静态补偿到动态补偿,从有触点补偿到无触点补偿,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量测的问题。

目前10kv配电网的线路上的负荷点一般无表计,且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表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同时性无法保证。

这对配电网的潮流计算和无功优化计算带来很大困难。

要争取带专变房的用户的支持,使他们能按一定要求进行记录。

380v 终端用户处通常只装有有功电度表,要实现功率因数的测量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低压无功补偿难于广泛开展的原因所在。

(2)谐波的问题。

电容器本身具备一定的抗谐波能力,但同时也有放大谐波的副作用。

谐波含量过大时会对电容器的寿命产生影响,甚至造成电容器的过早损坏;并且由于电容器对谐波的放大作用,将使系统的谐波干扰更严重。

因而做无功补偿时必须考虑谐波治理,在有较大谐波干扰,又需要补偿无功的地点,应考虑增加滤波装置。

(3)无功倒送的问题。

无功倒送会增加配电网的损耗,加重配电线路的负担,是电力系统所不允许的。

尤其是采用固定电容器补偿方式的用户,则可能在负荷低谷时造成无功倒送,这引起充分考虑。

(4)优化的问题。

目前无功补偿的出发点往往放在用户侧,只注意补偿用户的功率因数。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降损,必须从电力系统角度出发,通过计算全网的无功潮流,确定配电网的补偿方式、最优补偿容量和补偿地点,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无功优化配置的目标是在保证配电网电压水平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网损。

由于它要对补偿后的运行费用以及相应的安装成本同时达到最小化,计算过程相当复杂。

综上所述,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工作应更多地考虑系统的特点,不应因电压等级低、补偿容量小而忽视补偿设备对系统侧的影响(包括网损)。

如果需降损的线路能基于一个完善的补偿方案进行改造,则电力系统的收益将比分散的纯用户行为的补偿方式要大得多。

参考文献:
1、《供配电常用指导性技术文件及强制性标准实用手册》
2、《城市供配电实用技术》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