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配电网无功补偿分析研究
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解析

贮塑勉.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解析吴东勋(珲春矿业集团供电分公司,吉林珲春133300)倩%要1在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和搞好无功平衡,是一项建设l圭的降损技术措施。
本文分析了四种配电网无功褂偿方式,认为应更多地考虑系统的特点将它们结合起采进行无功补偿。
目前,配电网的无功褂偿容量一般是根据供电部门给定的要求达到的功率爵数来确定的,而不是依据用户用电时实际的节能效益和电能质量最佳、支付电费最小的经济功率因数。
如何确定无功补偿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分布,需寻找挫术E和经济上的最优方案。
崖撬阅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目前,集团公司各用电单位采取的无功补偿方式主要有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低压集中补偿方式,杆上补偿方式,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等多种方式,虽然达到了功率因数的要求,但达不到用户用电时实际的节能效益和电能质量最佳、支付电费最小的经济功率因数的目的,造成系统的无功分布不尽合理,甚至可能造成局部地区无功严重不足、电压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
1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案1.1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针对输电网的无功平衡,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终端变电所的电压和补偿主变的无功损耗。
这些补偿装置—般连接在变电站的1O kV母线上,以补偿负荷的无功功率。
补偿电容分为固定补偿与自动补偿两部分。
因为有功负荷是变化的,其无功负荷也随之变化,但不论无功负荷如何变化,总可把它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所以补偿电容应采取固定补偿与自动补偿相结合的方法,配置固定补偿电容以减:j搬资,配置自动补偿电容以满足补偿需要,f故N--者寿断页。
因此变电站集中补偿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方案对配电网的降损起不至忏}么作用。
12低压集中补偿方式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另外一种无功补偿方式是在配电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补偿,通常采用微初控制的低压并联电容器柜,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不等,根据用户负荷水平的波动投入相应数量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
10kV配网输电线路无功优化补偿研究

。 }
方式 的 特 点 , 其 加 以改进 , 引 入模 拟 退 火 因子 算法 , 2 不 同的变 异 操 作结 合 起来 , 满 足 全局 寻 优 能力 的 同 时 , 高 了算 法 的 收 对 并 将 种 在 提 敛速 率 。将 改进 后 的差 分进 化 算法 应用 于 某县 城 1 V配 电网 的无 功优 化 求解 中 , 0k 验证 了该 算法 和 模型 的 正确 性和 有 效性 。
() 3 从根节 点开始 , 将支 路 电流 代入 式E= I Z 中计算 出支
路的电压降 。
1 配 电 网 无 功 优 化 的理 论 分 析
在 电力 系统中 , 电网处于末端环节 直接与 负荷 相联 。因 配 此, 负荷将从配 电网中吸收 所需 的无 功功率 。电力线路本 身在 输配 电过程 中也要消耗一部分无 功功率 。 在配 电网 中,0k 1 V配
对 配 电 网 网 络 分 层 后 , 潮 流 计 算 步 骤 如 图 2所 示 。 具 体 其 计 算步骤如下 : () 始 化 各 节 点 电 压 , 假 设 为 1初 都 , 于 线 路 末 端 的 负 由
通 , 得 向量 , 。 求 电压在 规定 范围 内等 , 配 电网在运 行 中有功 损耗最 小 、 使 运行 荷 数 据 为 已知 , 过 式 S () 2 利用 网络的辐射状 结构 , 过式, , , 川 从线路末 通 一 经济性最好 , 以求 得 电容 的最优 补偿位 置和容量 。本 文研究 的 向前 推 得 到 各 支 路 电流 。 内容 是配 电 网稳态运 行 、 系统 负 荷给 定 情 况下 的 无功 优 化 问 端 开 始 计 算 , 题 , 时 采 用 差 分 进 化 算 法 ( f rnil v lt n 对 1 V 配 同 Dieet o i ) aE u o 0k 网 输 电线 路 的 无 功 优 化 补 偿 进 行 研 究 。
对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和要点分析

根据 1 0 k V配 电网维护 和管理 工作 实际 , 可 以看 出 1 0 k V 配电 网存在着不足 : 第一 , 1 0 k V配 电网的设 备陈 旧 , 不 能适 应 生产和生活中对电力的质量和数 量需求 , 经常 出现超负荷运 行 的状况 , 使 1 0 k V配 电网 电能损 失率 长期 居高 不下 。第二 , l 0 k V配电网用户端 电压偏低 , 这种 现象 除了配 电网设计存 在问题 外, 线路过长或 供 电途径 迂 回也 是产 生这 一问题 的 主要原 因。
摘要 :本文根据 1 O k V配电网工作经历 , 描述 了当前 1 0 k V 配 电网运行的实际 , 展开 了 1 0 k V配电网线损 的分析和归类 , 在
在 客 观 上 增加 企业 的经 济 效 益 。
2 . 3 . 2 无 功补偿对供 电电压 的作用 1 0 k V配电网可以利用无 功补偿 技术 来降低 电网电流 , 进
而达到提高线路末端 电压 的效果 , 从而达到提升 电网供电质量 ,
降低配电网电能损耗 的 目的 。
3 1 0 k V配 电 网应 用 无 功 补 偿 技 术 的 要 点
1 0 k V配 电网应用无功 补偿 技术时应 该 注意设 备空 间、 安 装环境 、 维护工作量 、 控制成本 以及保护装置的配置 等客观环境
第三 , 1 0 k V配电网存 在配 变电网点单一 、 变电所 ( 变压器 ) 位置
设置不合理等特点 。
1 . 2 1 0 k V 配 电 网损 失 量 较 大 的 原 因 1 0 k V 配 电 网在 实 际 运 行 中 存 在 着 功 率 因数 低 、 无 功 损 耗
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分析

变 频网 www c h i n a b i a np i n C o n r
农村配 电网无功补偿 方式分析
求: 整 体和部 分 无功 的相 互均衡 ; 集 中式补 偿 和 分散 补偿 相 互协 调 , 坚持 分散 补偿 为主 ; 调 压和 降损相 互
协调 , 以 降损 为主 ; 用 户无功补偿 和供 电部 门的无功补 偿相 互协调 和 配合 。 关 键词 : 农村 配 电网 ; 电能质量 ; 无功补 偿 ; 原则 ; 方式
李孟超
( 商丘供 电公 司 , 河南 商 丘针 对农 村 配电 网电能质 量偏低 的 问题 , 本 文 结合 国网公 司“ 三 集五 大” 体 系建设 、 河 南省 电力
公 司农 电整 体 素质 三 年提 升工 程 工作要 求 , 对 商丘农 村 配 电 网无功 补偿 的现 状进 行 了分析 , 对 无 功补 偿 方 式进行 了研 究 , 提 出了“ 整体 规 划、 布 局合 理 , 分 层 次补偿 以及 追 求均衡 ” 的补偿 原 则 , 并提 出了如 下要
d i s t r i b ut i o n n e w o t r k r e a c t i v e po we r c o mp e ns a t i o n a r e a n dy z e d, t h e r e a c t i v e po we r c o m pe n s a t i on me t ho d s we r e s t u d i e d , pu t f o r wa r d t h e ”o v e r a l l p l a n n i ng , r e a s on a b l e l a yo u t . Le v e l o f c o m pe n s a t i on a nd t h e p u r s u i t o f b a l a n c e” pr i nc i pl e of c o mp e n s a t i o n,a nd p ut s f or wa r d t he f o l l o wi ng r e q ui r e me nt s :t he w ho l e a n d p a r t o f t he mu t ua l a nd b a l a n c e d ;c e n t r a l i z e d c o mp e n s a t i o n a nd d i s p e r s i o n c o mp e n s a t i o n a r e c o o r d i n a t e d e a c h o t he r ,a d he r e t O t h e d i s p e r s i o n c o m pe ns a t i o n i s c o m pe n s a t i on ;v o l t a g e a n d r e d uc i n g l os s o f c o o r d i n a t i o n.a n d t he ma i n wa v t o e n s ur e t h a t t he u s e r i s l o s s ;r e a c t i v e po we r c o m pe ns a t i o n a nd p o we r s u p pl y de p a r t me nt r e a c t i v e po we r c om p e n s a t i o n
对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的分析

I 叠
对低压配 电网无功补偿 的分析
徐 套
( 东深圳 龙 岗供 电局 广 东 广 深圳 5 8O ) 1 10
[ 摘 要 ] 目前无 功补 尝主 要集 中在 高 中压 电网, 低压 电 网补 尝较 少, 而 以致低 压配 电 网的线 损较 大, 降低 了 电网运行 的经 济效 益和 电网质 量 。本 文主 要 针对低 压配 电网无功 补偿过程 中出现 的题提 出问题及解 决方 法, 以作为低压 配 电网无功补 偿的分析 , 依据 用 电设备的功 率因数, 可测算 输 电线路 的 电能损失, 通过 现场 技术 改造, 可使 于标 准要求 的功率 因数达 标, 实现节 电目的, 以此表 明低 压配 电网无功 补尝 的效 益显 著 。 [ 关键 词] 无功 补偿 低 压配 电网 功率 因数 中图分 类号 :M T7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9 94 (0 99b 一 14O 10 1X2 0) () 00 l
() 1 总体 平衡 与局 部平 衡相 结合 , 以局 部 为主 。 () 2 电力部 门补偿 与用户 补偿相 结合 。 配 电网络 中, 在 用户 消耗 的无功 功
率约 r 0 ~6 , 5 O 其余 的无功 功率 消耗在 配 电网 中。因此 , 了减少 无功 为 功率在 网络中 的输送 , 要尽 可能地实现 就地补偿 , 就地平 衡, 以必须 由电力部 所
器 该类 设备缺 乏认识 , 投切条件 设定 一般 由厂家设 定 以后 就投入 运行, 可能造 成 定值 与 实际现 场不 符, 以在投运 以前, 所 一定要 做好 这方 面调试 与验 收 。
5无功 朴偿 的效益
() 1 提高设 备利用 率 对于原有 供电设备来 讲, 同样有功功 率下, 在 因功率因数 的提 高, 负荷 电流
浅谈配电网无功补偿及效益分析

浅谈配电网无功补偿及效益分析电力系统中提高功率因数对整个电力效率及用电设备安全稳定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针对配电网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素问题及效益分析,实现电力节约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标签:无功补偿;矿井配电;效益分析1 引言电力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经济标准就是功率因数,当用电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就是指在电力设备消耗有功功率的时候需要的无功功率。
电网中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时候需要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此时如果在电网中安装一定的无功补偿的相应的设施、设备,就可以帮助提供在使用中需要的无功功率,从而降低了无功功率在整个电网中的使用,从而就降低了线路等需要输送无功功率所浪费的电能,即无功补偿。
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功率因数,从而节约电能,既简单方便又经济。
2 供电线路损失分析及无功补偿技术目前,我国输配电网络无功缺乏,备用容量严重不足,无功补偿装置缺少灵活的调节能力,其中由于无功不足原因而产生电压降落、电能传输损耗大、线路输送容量降低和网络稳定性下降等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
矿井和城镇网线供电线路功率因数大都在0.65-0.85之间,大部分380V用电线路动力设备实际功率比额定容量小的特性决定了其功率因素偏低,线损偏高。
10kv与380V电网功率因素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无功补偿设备集中在变电站10kv侧,只对10kv以上电网具有补偿作用,没有实现无功补偿。
380V电网无功投入不足,缺乏可靠的无功补偿设备及合理的补偿方式。
无功功率不足,是功率因数低的主要原因,造成10kv 及以下配电网有功功率损失较大。
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同步调相机→开关投切固定电容→动态投切电容器(SVC)→无功发生器(SVG)的过程。
根据结构原理的不同,SVC技术又分为:自饱和电抗器型(SSR)、晶闸管相控电抗器型(TCR)、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型(TSC)、高阻抗变压器型(TCT)和励磁控制的电抗器型(AR)。
浅谈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

采用无功 补偿 的方 式可 以减小 或消 除掉 ,由此可 以减小 流
经 导 线 的 电 流 ,减 小 电能 损 耗 。
一
由式 ( )可得 : P (/ ( u ) {P+ 1 △ = S U) R S/ R= ( Q ) /
U } R: ( U C ) P / OS R
数再 降低 ,损 耗再 增大 , 电网 电压再 降低 ,恶性 循环 。 同 功 率 因 数 的 方 式 , 也 可 以增 大 线 路 的 线 径 或 者 采 用 电 阻率 时 因为 电压 降低 ,用户用 电设 备输 出动力 下 降,用户 为满 小 的 材 料 做 导 线 。 足所需 的动力 需 求,增大 用 电设 备 的额定 功率 ,这样就 会 造 成 电压崩 溃。使输变配 电网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 二 、无功补偿 的效益 分析 ]k 线路负荷 约为 1 0 k [ V 0 0 0 VA,如果 功率 因数 0 9 .6以 相 的 电流就 会增 大到 9 A。如果 不采取 提高 功率 因数 的方 9 式 ,而是 采取 增大 线径 的方 式把 线损降 低到 现在 的 6 5 .%, 8 .0 使 电网的功率 因数更加 降低 , 电流急剧增大 , 电压急剧 下降 , 上 ,线路每 相 的 电流 约为 5 A,如果功率 因数 是 0 6 ,每
关键词 : 电线路 ; 配 无功补偿 ; 减少 损耗
降低 1k 配 电线 路 电 能 的损 耗 有 两 条 途 径 : 是 减 小 0V 一
交流 电在输 电线路上 的损耗为 :
△ P 。 IR
电流 ,二 是减 小导 线 电阻。减小 导线 电阻,需要增 大导 线
的 直 径 , 增 大 导 线 的 直 径 会 带 来 材 料 的 浪 费 , 况 且 导 线 直
配电网无功优化补偿的研究分析

1 配 电网 无功优 化 补偿 的重 要意 义
电 力系 统 中对 无 功 的 需 求 主 要 来 自变 压 器 和 线 路 的 无 功 损
也大 大提 高 了配 电网运 行 的经 济性 。 () 以有 效地 削减 配 电 网的 无功潮 流 , 得 无功 潮 流 的分 布 3可 使
减轻 了变压 器和 输 电线路 的 负担 。 耗、 电动机 的无功 负荷 , 发 电机和 各类 无 功 补偿 装 置则 是无 功 电 而 更 加合 理 ,
源 的主要 来源 。 当供 电线 路输 送 的有 功功 率数 量一 定 时, 输送 的 其 无功 功率 越 多, 路上 电压 的损 耗 就越 大 。 此时 , 对其 进行 适 当 线 若 的无 功补偿 , 就会 大大 减少 线 路上 所需 要 输送 的 无功 功 率 , 从而 大 大减 小 电压损 耗 , 而 提 高 了电能 质量 。 进 由于配 电网是 直接 面 向广 大 电力用 户 的, 电能 质量 的好 坏 , 其 将直 接 影 响到 广 大 电力用 户 的 用 电安全 。此 外 , 如果 配 电网 的线 损过 高 , 会严 重 影 响到供 电企 也 业 的效益 。 因此 , 决 好配 电网的无 功 补偿 问题 , 行无 功规 划 优 解 进
节 能 降耗 对 配 电网 的降损 没 有 帮助 。 22 杆上 无功 补偿 。 都 有着 重 要 的现 实意 义 。 方面 ,由于 长期 以来 人 们没 有 充分 认 识到 电力系 统 无功 平 针 对 l v馈 线 沿线 的 公用 变压 器 进行 无功 补 偿 的方 式 被称 Ok 这 衡 的重 要性 , 视 了对 无功 电源 的建 设 , 成 了无 功 电力 缺额 的局 为杆 上无 功补偿 。 种补偿 方式适 于 负荷较重 且功率 因数较 低 的长 忽 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配电网无功补偿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无功补偿应用技术的分析,提出了配电网无功补偿工程应注意问题和相关建议,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配电网无功补偿无功优化供电质量
中图分类号:tv5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7-618-01
1、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不足的危害
交流电力系统需要电源供给两部分能量:一部分将用于做功而被消耗掉,这部分电能将转换成为机械能、光能、热能或化学能,称为“有功功率”;另一部分能量是用来建立磁场,用于交换能量(电能-磁能-电能)使用的,对于外部电路他并没有做功,称为“无功功率”。
无功是相对于有功而言,不能说无功是无用之功,没有这部分功率,就不能建立感应磁场,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就不能运转,其物理意义是:电路中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正常工作所需要的功率交换。
在电力系统中,除了负荷无功功率外,变压器和线路的电抗上也需要大量无功功率。
2、无功补偿概述
2.1 无功补偿的原理
无论是工业负荷还是民用负荷,大多数均为感性。
所有电感负载均需要补偿大量的无功功率,提供这些无功功率有两条途径:一是输电系统提供;二是补偿电容器提供。
如果由输电系统提供,则设计输电系统时,既要考虑有功功率,也要考虑无功功率。
由输电系
统传输无功功率,将造成输电线路及变压器损耗的增加,降低系统的经济效益。
而由补偿电容器就地提供无功功率,就可以避免由输电系统传输无功功率,从而降低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
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在高压侧或低压侧均可进行补偿。
但是,如果在低压侧进行补偿,既可减少变压器、输电线路等的损耗,又可提高变压器、输电线路的利用率及提高负载端的端电压,所以补偿电容器的安装越靠近负载端,对用户而言越可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2.2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
(1)提高电网及负载的功率因数,降低设备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
(2)稳定电网电压,提高电网质量。
尤其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安装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输电能力;
(3)减少负荷电流,使线路电能损耗降低;
(4)无功补偿挖掘发供电设备潜力。
在设备容量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提高了功率因数可以少送无功功率,因此可以多送有功功率;(5)在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场合,可对三相视在功率起到平衡作用;
(6)无功补偿减少用户电费支出,避免因功率因数低于规定值而受罚,同时减少用户内部因传输和分配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功率损耗。
2.3 无功补偿原则及方式
提高功率因数,无功补偿分为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随机随器补偿,应该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
3、配网无功补偿问题分析
随着配网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从静态补偿到动态补偿,从有触点补偿到无触点补偿,无功补偿在实际配网中的应用也出现一些问题。
4.1 谐波问题
电容器与其他设备相比有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其具有不同于其他电气设备的容性阻抗特性,以及阻抗和频率成反比的特性。
容性阻抗特性,使其能和电网中大部分感性阻抗的电气设备配合而构成谐波谐振或接近谐波谐振的条件。
在系统谐振条件下,阻抗和频率成反比的特性,可显著的改变系统的阻抗,起到吸收高次谐波电流而引起电流过载,增加电容器的负担,并且带来的发热和电压升高,也意味着电容器使用寿命的缩短。
因此在投入电容器组时,必须考虑系统谐振问题。
只要把不带电抗器的电容器组连接母线,就会出现一特定的并联或串连谐振频率。
4.2 无功倒送问题
无功倒送是电力系统所不允许的现象,因为它会造成主网系统调压困难,增加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加重线路的负担。
在无功补偿装置中都有防止无功倒送的措施,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1)过去的接触器控制的补偿柜,补偿量三相可调,但是产品中只取一相作为采样及无功补偿分析,在三相不平衡的时候,就会发生无功返送。
(2)采用固定补偿方式则在负荷低谷时造成无功返送。
(3)无功补偿自动装置投入后,长期运行,不调试,装置失灵,发生无功返送。
4.3 投切开关的选型问题
采用交流接触器投切电容器的冲击电流大,影响电容器和接触器的使用寿命;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能解决接触器投切电容器存在的问题,但明显缺点是装置存晶闸管功率损耗,需要安装风扇和散热器来通风与散热,而散热器会增大装置的体积,风扇则影响装置的可靠性,且能耗大。
智能低压复合开关是继交流接触器、晶闸管控制器后第三代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投切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将可控硅开关与磁保持继电器并接,实现电压过零导通和电流过零切断,使复合开关在接通和断开的瞬间具有可控硅开关的优点,而在正常接通期间又具有接触器开关无功耗的优点。
无涌流、触点不烧结、能耗小。
现场运行及试验表明,智能低压复合开关体积小、可靠性高,能满足户外环境、长期工作需要,应推荐使用。
5、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低压无功补偿安装地点分散、数量多,且配电网电压、负荷情况复杂;工程中相关问题考虑不周,不仅影响装置正常运行,也带来很多维护、管理等问题,工程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5.1 运行及产品可靠性
对网内设备的联网、监控是以后配网自动化发展的需要。
但是,设备的联网、监控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维护量较大,并且对环境等其他要求也比较严格。
低压补偿系统越复杂、功能越多,维护工作量就越大。
因此在产品选配时应慎重考虑。
低压补偿装置的可靠性与电容器投切开关、电容器质量、运行工作条件有关,因此装置中投切开关选型和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是关键,必须高度重视
5.3 无功倒送和三相不平衡
无功倒送会增加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加重线路供电负担。
为防止三相不平衡系统的无功倒送,应要求控制器检测、计算三相无功投切控制。
固定补偿部分容量过大,容易出现无功倒送。
一般动态补偿能有效避免无功倒送。
系统三相不平衡同样会增大线路和变压器损耗。
对三相不平衡较大的负荷,比如机关、学校等单相负荷多的用户,应考虑采用分相无功补偿装置。
并不是所有厂家的控制器都具有分相控制功能,这是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5.4 电容器保护和谐波影响
谐波影响会使电容器过早损坏或造成控制失灵,谐波放大会使干扰更加严重。
工程中应掌握用户负荷性质,必要时应对补偿系统的
谐波进行测试,存在谐波但不超标可选抗谐波无功补偿装置,而谐波超标则应治理谐波。
电容器耐压标准为1.1un,补偿控制器过压保护一般取1.2un,超过必须跳闸。
对于谐波问题可采取加装滤波装置的办法解决,又可分为有源滤波,无源滤波,混合滤波(其实就是有源加无源)。
参考文献:
[1] 傅慈英;马勤;;民用建筑工程配电无功补偿的分析与选择[j];安装;2010年07期。
[2] 张勋友;张慧兵;;无功补偿优化在校园配用电系统中的应用[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3] 郭谋发,杨耿杰,黄世明;低压配电网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的设计[j];电气应用;2005年.10期。
[4] 郑新才;;10kv配电网络无功补偿配置[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