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单羟基聚醚多元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单羟基聚醚多元醇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单羟基聚醚多元醇,是一种具有重要用途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树脂、涂料、胶粘剂、弹性体、油墨等行业中,是生产这些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本文通过市场调研,对单羟基聚醚多元醇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竞争格局、进口情况、技术瓶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行业概况单羟基聚醚多元醇作为聚氨酯树脂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市场需求和发展情况受到聚氨酯树脂行业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聚氨酯树脂行业年产值已达到数千亿元,是世界上聚氨酯树脂生产最为庞大的国家之一。
因此,单羟基聚醚多元醇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的单羟基聚醚多元醇市场存在着供需矛盾,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因为硕大的需求量使得基础聚醚单体供不应求,导致聚醚单体价格上涨,使得生产厂家纷纷增产,加大了竞争。
另外,单羟基聚醚多元醇价格易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且市场需求方充分发挥议价权,难以通过提价等方式稳定市场供需关系。
二、发展趋势1、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耐用品、装饰材料、复合材料等产品需求逐渐增长,从而带动了聚氨酯树脂、弹性体、涂料等行业的发展。
伴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单羟基聚醚多元醇的市场需求量也逐年增长。
2、绿色环保趋势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社会责任。
在聚氨酯树脂、涂料、胶粘剂等行业中,要求原材料尽可能的符合环保标准,并且应用在产品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未来单羟基聚醚多元醇的开发方向将更偏向于绿色、环保等方面。
3、中国品牌力提升中国相关企业对单羟基聚醚多元醇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国内企业整体规模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未来,随着中国企业品牌力的提升和国际市场份额的扩大,单羟基聚醚多元醇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三、竞争格局目前单羟基聚醚多元醇市场上存在多个规模较大的企业,且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其中,巴斯夫、Lanxess、Dow Chemical、宝钛化工、霍尔果斯等企业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在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市场渗透力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2021年中国聚醚多元醇供需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2021年中国聚醚多元醇供需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一、聚醚多元醇的应用 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印染、造纸、合成革、涂料、纺织、泡沫塑料以及石油开发等工业生产中。聚醚多元醇的最大用途则是用来生产聚氨酯(PU)泡沫塑料,而聚氨酯更广泛的使用在家具内饰、电子、建筑、鞋材、家电、汽车和包装领域,其中家居和各类内饰行业主导着整个市场需求,建筑领域紧随其后,而家电市场、高铁行业等则成为了未来聚氨酯需求的最重要增长极。
二、聚醚多元醇产业链 聚醚多元醇是环氧丙烷最大下游,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泡沫,其主要原材料包括多元醇起始剂(甘油、蔗糖和二乙胺等)和氧化烯烃(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和环氧丁烷BO),其中用量最大原材料为环氧丙烯。
三、中国聚醚多元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产能产量 近年来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逐年增长,截至2021年产能达到675万吨/年,同比2020年增长14.2%,预计2022年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将达到733万吨/年。 产量方面,据统计,我国聚醚多元醇产量从2018年的316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430万吨,2018-2021年CAGR为10.81%,预计2022年我国聚醚多元醇产量为466万吨,同比增长8.4%。
2、进出口 2014年开始,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逐渐过剩,下游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工厂对聚醚多元醇的质量要求逐渐上升,进口量因此不减反增,截至2021年我国聚醚多元醇进口量为61.11万吨,同比增长4.64%,出口量增至114.47万吨,同比增长42.67%,出口量的大幅增长主要是伴随着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的不断扩大,市场结构性过剩日趋明显,企业间价格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开始瞄准海外市场,以解决过剩产能。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聚醚多元醇进口金额为17.44亿美元,同比增长39.18%,出口金额为29.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26%。
2023年聚合多元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聚合多元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行业概述聚合多元醇是聚醚多元醇(PTMEG)、聚醚碳酸酯、聚醚醚酮等多种相似化学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纤维、聚氨酯、粘合剂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聚合多元醇在聚氨酯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聚合多元醇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也使得聚合多元醇市场逐步发展壮大。
二、市场环境分析1. 宏观经济环境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各国积极推行经济开放政策,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为聚合多元醇等化工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各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有害物质的管控,有利于推动聚合多元醇的研发和应用。
2. 行业竞争环境目前,聚合多元醇市场上主要的厂商有宝钢联合化工、德国巴斯夫、韩国LG化学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各厂商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完善服务体系等方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聚合多元醇的研发技术逐步成熟,产品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同时,各厂商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聚合多元醇产品,满足市场对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需求。
4. 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近年来,聚合多元醇在聚氨酯领域表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聚合多元醇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另外,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环保型聚合多元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5. 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聚合多元醇方面,各国政府对有害物质的管控日趋严格,进一步促进了环保型聚合多元醇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政府还通过推行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来鼓励聚合多元醇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三、未来市场前景目前,聚合多元醇市场的发展前景较好。
在聚氨酯领域的需求增加,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政策的扶持下,环保型聚合多元醇的市场需求将逐步增长。
同时,高品质、高性能的聚合多元醇产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将逐步提高聚合多元醇产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范围。
因此,聚合多元醇市场发展前景较为看好。
聚醚多元醇行业现状

聚醚多元醇行业现状
聚醚多元醇是一种常用的合成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聚氨酯发泡剂、涂料、塑料等领域。
目前,聚醚多元醇行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据统计,全球聚醚多元醇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约2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还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中国市场,由于聚醚多元醇的广泛应用,加上政策支持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聚醚多元醇行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目前,中国聚醚多元醇市场主要由国内企业占据,其中以万华化学集团、德邦集团、华泰联合化工等企业为代表的领军企业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
然而,聚醚多元醇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竞争压力加大;其次是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导致成本压力增加;最后是环保压力和政策要求的提高,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带来了挑战。
总体来说,聚醚多元醇行业仍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未来,行业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拓展市场份额,同时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 1 -。
2023年聚醚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聚醚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前言 (4)一、2023-2028年聚醚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4)(一)、树立聚醚行业“战略突围”理念 (4)(二)、确定聚醚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5)1、市场定位 (5)2、产品定位 (5)3、品牌定位 (7)(三)、创新力求突破 (8)1、基于消费升级的技术创新模型 (8)2、创新促进聚醚行业更高品质的发展 (8)3、尝试格式创新和品牌创新 (9)4、自主创新+品牌 (10)(四)、制定宣传方案 (11)1、学会制造新闻,事件行销--低成本传播利器 (11)2、学习通过出色的品牌视觉设计突出品牌特征 (12)3、学会利用互联网营销 (12)二、聚醚行业发展状况及市场分析 (13)(一)、中国聚醚市场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13)(二)、聚醚行业结构分析 (13)(三)、聚醚行业各因素(PEST)分析 (14)1、政策因素 (14)2、经济因素 (15)3、社会因素 (16)4、技术因素 (16)(四)、聚醚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16)(五)、聚醚行业特征分析 (17)(六)、聚醚行业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 (17)三、聚醚行业政策背景 (18)(一)、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聚醚行业发展 (18)(二)、聚醚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18)(三)、聚醚行业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9)(四)、宏观经济背景下聚醚行业的定位 (19)四、聚醚行业政策环境 (20)(一)、政策持续利好聚醚行业发展 (20)(二)、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20)(三)、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21)(四)、宏观环境下聚醚行业定位 (21)(五)、“十三五”期间聚醚业绩显著 (22)五、聚醚企业战略选择 (23)(一)、聚醚行业SWOT分析 (23)(二)、聚醚企业战略确定 (24)(三)、聚醚行业PEST分析 (24)1、政策因素 (24)2、经济因素 (25)3、社会因素 (26)4、技术因素 (26)六、聚醚行业竞争分析 (26)(一)、聚醚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6)(二)、中国聚醚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7)(三)、中国聚醚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8)1、中国聚醚行业现有企业竞争情况 (28)2、中国聚醚行业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8)3、中国聚醚行业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8)4、中国聚醚行业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29)5、中国聚醚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29)(四)、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9)(五)、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30)(六)、聚醚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30)七、聚醚行业企业转型思考(2023-2028) (31)(一)、聚醚业的内生延伸——选择与定位 (31)(二)、聚醚跨行业转型延伸 (32)(三)、聚醚企业资本计划分析 (32)(四)、聚醚业的融资问题 (32)(五)、加强聚醚行业人才引进,优化人才结构 (33)八、聚醚业突破瓶颈的挑战分析 (33)(一)、聚醚业发展特点分析 (33)(二)、聚醚业的市场渠道挑战 (34)(三)、聚醚业5-10年创新发展的挑战点 (34)1、聚醚业纵向延伸分析 (34)2、聚醚业运营周期的挑战分析 (35)九、关于未来5-10年聚醚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建议 (35)(一)、2023-2028年聚醚业发展趋势展望 (35)(二)、2023-2028年聚醚业宏观政策指导的机遇 (36)(三)、2023-2028年聚醚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36)(四)、2023-2028年聚醚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7)前言中国的聚醚业在当前复杂的商业环境下逐步发展,呈现出一个积极整合资源以提高粘连性的耐寒时代。
2024年聚醚多元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及其他相关领域。
本文将对2024年聚醚多元醇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项目概述聚醚多元醇是一种以环氧乙醇酰胺为原料制备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并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聚醚多元醇在聚氨酯制品中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泡沫材料、弹性体等领域。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聚醚多元醇的市场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聚醚多元醇在建筑、汽车、家具等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其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2.市场竞争:目前,国内外聚醚多元醇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
国内外许多大型化工企业都已建立了聚醚多元醇生产线,市场份额相对较为集中。
在新项目投产后,需要与现有企业进行市场竞争。
三、技术分析聚醚多元醇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一般采用环氧乙醇酰胺与聚合物交联合成。
新项目需要在原有成熟工艺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
四、投资分析1.投资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的预测,初步确定本项目投资规模为5000万元。
2.投资回报期:根据市场需求和预计年产量,初步计算投资回报期为5年左右。
五、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新项目进入市场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找准市场定位,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
2.技术风险:聚醚多元醇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但新项目可能面临技术改进和优化的挑战。
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资金风险: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
需要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降低财务风险。
六、可行性结论根据以上分析,2024年聚醚多元醇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市场需求增长、技术成熟、投资回报期较短等因素支持项目的可行性。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市场调研和技术创新,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降低风险,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 文档 第一章 总论 概述 项目名称 年产30万吨聚醚物多元醇(PPG)项目,年产10万吨聚合物多元醇(POP)项目。 研究结论
综合结论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净现值(NPV)(全部投资,税前)为3205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33.8%,所得税后为24.1%。投资回收期为4.02年。 盈亏平衡点43.38%,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经济指标可行说明)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利润率20.69%,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分别为24.48%和18.73%,借款偿还期为5.72年(含建设期)。 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为52.55%,在产品和原料的价格增加或减少10%时,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改变思想、抓住机遇,占领市场,这需要我们借鉴经验,大胆改革,尽快形成优势,认真研究聚醚市场如何形成突破,从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确定合理稳定的产品结构。 建议组建PU研究小组,与下游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了解用户的生产习惯,生产用户所需的牌号,并且在下游用户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及时协调解决,该小组还要负责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性能保持在稳定的期望值内,同时负责新牌号、热门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实用标准
文档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一 生产规模 104t/a 二 产品方案 104t/a l 产品 (1) XXX 104t/a (2) XXX 104t/a 副产品 (1) XXX 104t/a (2) XXX 104t/a 三 年操作日 天 或操作小时 四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用量 l XXX 实物量/a 2 XXX 实物窜/a 五 动力消耗量 l 供水(新鲜水) t/h 最大用水量 t/h 半均用水量 t/h 2 供电 装机容量 104kW 年耗电量 104kWh 3 供汽(分等级) 实用标准 文档 最大用汽量 t/h 平均用汽量 t/h 4 冷栋 最大用冷负荷 MJ/h 平均用冷负荷 MJ/h l 废水 t/h 其中:生产废水 t/h 2 暖气 Nm3/h 3 固体废物(废液) t/h 其中;废液 t/h 七 运输量 1 运入量 104t/a 2 运出量 104t/a 八 定员 人 1 生产工人 人 2 技术及管理人员 人 3 研发人员 人 九 总占地面积 104m2 1 厂区占地面积 104m2 其他占地面积 104m2 实用标准
文档 第二章 行业分析 2.1.概述 聚醚多元醇(以下简称PPG)和聚合物多元醇(以下简称POP)是聚氨酯(以下简称PU)工业的重要原料,聚氨酯制品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汽车、火车、家具、家电、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是目前仅次于PE、PVC、PP、PS而位居合成树脂消费和生产量的第五位。 2.2.聚醚物多元醇
简介 聚醚多元醇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 产品种类 聚醚多元醇的品种很多,依据不同,则分类不同。一般,聚醚多元醇的命名以主链上羟基数与单元链节性质相结合的命名较为合理。产品详细种类及用途见表1。 表2-1 聚醚多元醇的种类和用途
管能度 起始剂 氧化烯烃 分子量 用途
2 (二元醇) 水、丙二醇、乙二醇、 一缩丙二醇等 EO PO PO/EO THF/PO 200~4000 弹性体、涂料、粘合剂、 合成革、软、半软泡塑料等
3 (三元醇) 甘油、三羟甲基丙烷、 已三醇、三乙醇胺等 PO PO/EO 200~6000 弹性体、防水材料、粘合剂、 软、半软泡塑料等 4 季戊四醇、乙二胺、 PO 400~800 软、半软泡塑料、 实用标准 文档 (四元醇) 芳香三胺等 PO/EO 硬泡沫塑料 5 (五元醇) 木糖醇、二乙基三胺等 PO PO/EO 500~800 硬泡沫塑料
6 (六元醇) 山梨醇 甘露醇 PO PO/EO 1000以下 硬泡沫塑料
8 (八元醇) 蔗糖 PO PO/EO 500~15000 软泡沫塑料(高负荷) 硬泡沫塑料 注:EO-环氧乙烷,PO-环氧丙烷,THF-四氢呋喃 起始剂的价格对聚醚多元醇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基于价格因素,通用的硬泡聚醚多元醇大多是以蔗糖及其混合物为起始剂。 各类产品用途 聚醚多元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其消耗量占聚醚多元醇总量的80%左右,在应用于聚氨酯制品的实际配方中,往往是几种不同官能度、不同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掺合物。通过掺合物的组成调节,又可分别合成具有不同物性的聚氨酯制品。 除此之外,聚醚还可用作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淬火剂、乳胶发泡剂及专用溶剂等。 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通用聚醚多元醇,其性能、用途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聚醚二醇 凡含二个活泼氢的化合物,如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乙二醇、水等均可作为聚氧化丙烯二醇的聚合起始剂,多以1,2-丙二醇为起始剂。随丙二醇对氧化丙烯摩尔比的增大,所合成的聚醚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羟值增大。 聚醚二醇主要应用于制备聚氨酯软泡、弹性体、胶粘剂、纤维、合成革等。由于二羟基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线型直链聚氨酯,所以起到增加泡沫柔软程度、延长拉伸性能的作用。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制品的柔软度、伸长率也越高。 聚醚三醇 实用标准 文档 聚醚三醇一般以甘油为起始剂,由1,2-环氧丙烷开环聚合或与环氧乙烷共聚而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3000~7000。聚醚三醇是聚氨酯软泡、半硬泡和硬泡的基础原料。 聚氨酯软泡和硬泡对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羟值要求不同。 用于软泡的聚醚多元醇一般是长链、低官能度聚醚。软泡配方中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一般为2~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6500之间。在软泡中用得最多的是聚醚三醇,聚醚二醇主要作为辅助聚醚,与聚醚三醇在软泡配方中混合使用。 用于硬泡的聚醚多元醇一般是高官能度、高羟值聚醚,如此才能产生足够的交联度和刚硬性。硬泡聚醚多元醇平均官能度通常在3以上,羟值一般为350~650mgKOH/g。一般的硬泡配方多以2种聚醚混合使用,平均羟值在400mgKOH/g左右。以甘油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相对来说官能度较低,形成交联网络的速度比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慢,使得硬泡发泡物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聚醚四醇 由于所采用起始剂种类的不同,(四羟基聚醚)通常有乙二胺基聚醚多元醇和季戊四醇基聚醚多元醇两类。以乙二胺为起始剂,氧化丙烯开环聚合所制得的四羟基聚醚俗称“胺醚”。这种含氮聚醚多元醇具有一定的叔胺碱性和多羟基性,因此能加快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度,多应用于硬泡现场喷涂配方中,作为具有催化作用的多元醇原料。 由于季戊四醇是结晶体,与氧化丙烯互溶性差,所以聚合初期的反应诱导期较甘油作起始剂的长。季戊四醇基聚醚多元醇主要应用于一般硬泡配方中,由于季戊四醇聚醚比三羟基聚醚官能度大,所以相应制得的硬泡耐热性与尺寸稳定性较好。 2.2.3.4 五羟基聚醚 五羟基聚醚也有二种,一种是以二亚乙基三胺(二乙烯三胺)为起始剂,与氧化丙烯聚合生成五羟基含氮聚醚,具有自催化作用;另一种是以含五个羟基的木糖醇为起始剂,经催化与氧化丙烯聚合,生成五羟基聚醚。这二种聚醚均适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五羟基聚醚的粘度大,实际生产中,一般把五官能度起始剂与低官能度起始剂混合,制备官能度在3~5之间的聚醚多元醇。 实用标准 文档 二乙烯三胺基聚醚多元醇结构中具有叔胺,所以可用于硬泡、半硬泡的具催化作用的交联剂,与三羟基或四羟基等低官能度聚醚混合使用,可制得尺寸稳定、压缩强度较高的硬泡,且特别适宜于现场喷涂发泡配方。木糖醇一般是通过农副产品玉米芯等经水解、加氢,结晶提纯后所得,资源丰富,价廉。 聚醚五醇制得的硬泡具有比甘油、季戊四醇聚醚为基硬泡更高的耐温性和尺寸稳定性。 2.2.3.5 高官能度聚醚 以山梨醇、甘露醇等六羟基化合物为起始剂与氧化丙烯在KOH催化剂作用下,100~110℃加压聚合,可得六羟基聚醚。这类聚醚因含有六个羟基,官能度高,所以制得的聚氨酯硬泡交联度大,制品的耐油性、耐热氧化性及尺寸稳定性均较好。我国有丰富的山梨醇、甘露醇资源,尤其甘露醇是海藻制碘工业中的一种联产品。六羟基聚醚由于官能度高,粘度一般超过100Pa·s,因此与其它发泡组分(异氰酸酯、发泡剂、催化剂等)互溶性差,给发泡施工造成很大困难。为降低聚醚粘度,在工业制备上通常采用混合起始剂,如采用山梨醇-甘油混合起始剂,制得的聚醚实际官能度在3与6之间。 若完全由蔗糖为起始剂,进行氧化丙烯开环聚合,则得到官能度为8的蔗糖聚醚,它是一种高粘度浅棕色液体,制得的聚氨酯硬泡耐热性好、抗压强度大、尺寸稳定。在制备八羟基蔗糖聚醚过程中,由于蔗糖是结晶体,与氧化丙烯不互溶,同时纯的蔗糖聚醚官能度高、粘度大,与其它发泡组分相溶性差,因此在实际聚合中也一般采用混合起始剂。例如采用甘油与蔗糖混合作起始剂,或采用其它低官能度多羟基化合物与蔗糖混合作起始剂。 2.2.3.6 特种聚醚多元醇
活性聚醚多元醇 使用伯羟基或使用氨基取代普通聚醚端基的仲羟基,由此推出了冷熟化工艺、反应注射成型以及自结皮泡沫体、高回弹等新品种。
阻燃型聚醚多元醇 将阻燃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进入聚合物分子链,使阻燃性能持久。通常有三种方法①使用含阻燃元素的化合物作为起始剂,如三氯氧磷、五氧化二锑、四羟甲基氯化磷及许多低分子量的磷酸酯等,与普通低分子多元醇反应,再与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进行开环聚合。②使用含卤素的环氧化合物单体为原料进行开环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