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概论第5章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合集下载

通信概论复习题

通信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

1、模拟信号在幅度上是随时间连续的的。

2、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在幅度上是离散的。

3、信号是信息的物理载体。

4、世界电信日是每年的 5月17。

5、产生信息的人或机器叫信源。

6、接收信息的人或机器叫信宿。

7、三网融合包括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

8、通信按收信者是否运动分为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

9、通信按传输媒质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10、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二、选择题1.世界电信日是每年的(C )A、5月20日B、5月30日C、5月17日D、6月17日2.电话通信技术是在哪一年产生的(C)A、1906B、1896C、1876D、18373.ITU的中文含义是(B)A、国际电报联盟B、国际电信联盟C、国际数据联盟D、国际电话联盟4.发明电话的人是(A )A、贝尔B、莫尔斯C、奈奎斯特D、高锟5.莫尔斯电报是在哪一年产生的(D)A、1906B、1896C、1876D、18376.IP电话属于(A )A、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B、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C、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D、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7.8比特可表示的信息数为(D)A、8B、32C、64D、2568.在电话网中传输的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C)A、100~3400HzB、100~4000HzC、300~3400HzD、300~4000Hz9.时间上离散的,幅值上连续的信号是(B)A、数字信号B、模拟信号C、数据信号D、声音信号10.一路模拟电话占用的带宽是(D )A、0.3kHzB、3.1kHzC、3.4kHzD、4kHz三、多项选择题1.模拟通信系统的特点(ABDE)A、存在噪声积累B、近距离传输C、对信号加密,安全性强D、抗干扰能力弱E、占用带宽少2.按照功能划分,通信网可以分为(ABCD )A、业务网B、信令网C、管理网D、同步网E、电话网3.简单的通信系统组成包括(ABCDE )A、信源B、接收设备C、发送设备D、信宿E、信道4.电信支撑网包括(BCD )A、业务网B、信令网C、管理网D、同步网E、电话网5.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BCDE )A、存在噪声积累B、远距离传输C、对信号加密,安全性强D、统一编码E、低成本,集成化6.按照业务划分,通信网可以分为(ACE )A、广播电视网B、信令网C、数据通信网D、同步网E、电话网7.三网融合包括(ABC )A、电信网B、有线电视网C、计算机网D、数据网E、电话网8.信息的表现形式有(ABCE )A、数据B、文本C、图像D、数字E、声音四、判断题。

数字通信概论

数字通信概论

主要用途举例 广播 立体声广播 载波通信、无线电台、数传 电视广播、数传、传真 微波中继、卫星通信、广播 中间调制方式 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数字微波、空间通信 (提高频带利用率)数字微波、空间通信 中间调制方式、遥测 中间调制方式 遥测、光纤传输 市话、卫星、空间通信 军用、民用电话 电视电话、图像编码 中、低速数字电话
信源编码是对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进行 模数转换,得到相应的数字信号,去除冗余 (不需要的)信息。
信源编码的作用是用来提高传输有效性 而对信号采取的处理功能。
加密与解密是为了实现保密通信而设置 的,通过加密可以产生密码,人为地把待传 输的数字序列扰乱。
这种编码可以采用周期非常长的伪随机 码序列等,在接收端根据已知的解密方法对 接收的序列进行解密。
通常,将通信信道分为功率受限信道和 带宽受限信道,电话线路是一个典型的带宽 受限的例子,而卫星信道则是典型的功率受 限信道。
1.2 数字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
1.2.1 数字通信 1.2.2 数字通信系统
1.2.1 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消息或信 号是离散的或数字的,因而使数字通信具有 许多特殊的性质。
学习重点
模型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的优点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度量及相关计算
1.1 通信的概念和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1.1 通信系统模型 1.1.2 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 1.1.3 主要通信资源
无论是古代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还是现代的“动感地带”,都是人类 相互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现在,“通信”与“电信”几乎是同义 词了(本书中信息,而信息的传输 是利用通信系统来实现的。
通信系统是指完成通信过程的全部设备 和传输介质。

现代通信系统复习题

现代通信系统复习题

现代通信系统复习题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现代通信系统复习题一、填空题(20×2=40分,50题选20个)1.数字通信具有数字信号便于存储(加密等)、数字信号便于交换和传输、数字信号便于组成数字多路通信(系统)、便于组成数字网的特点。

2.数字通信的主要质量指标有: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保密性、标准性、维修性、工艺性,其中有效性和可靠性是最重要的两个质量指标。

3.通信系统按传输媒介和系统组成特点可分为:短波通信系统、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

4.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技术、光通信的基础——光子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的基础——空间技术、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数字化。

5.现代通信的特点有: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网络全球化。

6.数字通信按照是否采用调制分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和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7.数字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 ATM 、 IP交换。

8.电路交换具有呼叫建立、传输信息和呼叫拆除严格的的3个阶段。

9.接口电路的功能有 B(馈电)、 O(过压保护)、 R(振铃控制)、S(监视)、 C(编译和滤波)、 H(混合电路)、 T(测试)。

10.IUT-T建议的数字用户接口电路有5种,从V1~V5,其中 V1 、 V3 、V5 是常用的标准。

V1 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的基本速率(2B+D)的接口,(其中B为 64Kb/s ,D为 16Kb/s );V3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的基群速率接口,以 30B+D 或者 23B+D(其中B、D均为64Kb/s )的信道分配方式去连接数字用户群设备;V5接口是交换机与接入网(AN)之间的数字接入类型。

第5章数据通信理论复习题1

第5章数据通信理论复习题1

数据通讯理论复习1卷一一. 单选题:1.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由 B 三部分组成。

A.数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B.数据源﹑数据通信网和数据宿C.发送设备﹑同轴电缆和接收设备D.计算机﹑连接电缆和网络设备2.计算机常用的数据通信接口中,传输速率最高的是 D 。

B 1.1B 2.0C.RS-232D.IEEE 13943.下述有关基带传输的叙述中, B 是不对的。

A.基带传输只适用于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形B.基带传输中的信号随传输距离增大时衰减很小C.基带传输一次能传输一个信号,独占一个信道D.基带传输采用非归零编码方法时,信道中会产生一个直流分量4.下述有关频带传输的叙述中, B 是不对的。

A.频带传输可以传输比较远的距离B.频带传输在传输中信号衰减较快C.频带传输使用某个频率的正(余)弦信号作为载波D.频带传输时若对载波使用频率调制,那么载波的频率是随发送的数字信号而变化的变量。

5.调制解调器的主要作用是 C 。

A.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B.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C.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互相转换D.将串行信号转换成并行信号6.常用的数据多路复用技术有 A 。

A.频分多路﹑时分多路和码分多路B.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C.非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7.下列有关数据交换技术的说法中, D 是不对的。

A.线路交换的通信双方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因而可靠性高,实时响应能力好B.报文交换的缺点是实时性不好,不适用于实时通信和交互通信C.分组交换将要发送的报文分成若干个报文分组(包)D.分组交换的缺点是双方独占线路,造成线路资源浪费8.ISDN是 C 的缩写。

A.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B.电缆调制解调器C.综合业务数字网络D.蜂窝电话系统和公用电话系统9.有线电视是 B 的一个典型例子。

A.时分多路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码分多路复用D.微波多路复用10.字符×1100100的低7位为信息字符的ASCII代码,最高位为校验码,若采用“奇校验”,则这个字符的16进制表示应为 B 。

微波通信技术

微波通信技术

WEIBO TONGXIN JISHU微波通信技术(microwav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微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米~0.1毫米(频率为0.3~3000吉赫)的无线电波进行的通信。

包括微波视距接力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一点多址通信、毫米波通信及波导通信等。

微波通信特点是:频率范围宽,通信容量大,传播相对较稳定,通信质量高,采用高增益天线时可实现强方向性通信,抗干扰能力强,可实施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广播等形式的通信联络。

它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方式之一,也是空间通信的主要方式。

微波通信在军事战略通信和战术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微波按照波长可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丝米波,其中部分波段用一些常用代号来表示(见表)。

L以下频段适用于移动通信。

S至Ku波段适用于以地球表面为基地的通信,其中,C波段的应用最为普遍。

60GHz的电波在大气中衰减较大,适用于近距离的保密通信。

94GHz的电波在大气中衰减很小,适合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微波通信系统由发信机、收信机、多路复用设备、用户设备和天馈线等组成(见图1)。

其中发信机由调制器、上变频器、高功率放大器组成;收信机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解调器组成;天馈线设备由馈线、双工器及天线组成。

图1微波通信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用户设备把各种要传输的信息变换成基带信号或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原信息。

多路复用设备可使多个用户的信号共用一个传输信道。

调制器把基带信号调制到中频(频率一般为数十至数百兆赫)上,也可直接调制到射频上。

解调器的功能与调制器相反。

上、下变频器实现中频信号与微波信号之间的频率变换。

高功率放大器把发射信号提高到足够的电平,以满足在信道中传输的需要。

百瓦以下的设备中,功率放大器采用固态微波功放;当射频输出电平在百瓦以上直至数十千瓦时,通常采用行波管或速调管放大器。

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主要采用微波低噪声场效应管放大器。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常用的数字调制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常用的数字调制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常用的数字调制刘小凤【摘要】主要介绍了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数字微波通信的数字载波键控的原则及各类数字键控的特点.多种数字微波调制方式及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阐述了不同传输系统选择不同调制方式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方案.【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1(027)008【总页数】3页(P30-31,117)【关键词】数字调制;数字基带传输;数字频带传输;载波键控【作者】刘小凤【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微波传输中心,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5.1采用微波进行通信的目的是远距离传递信息,虽然基带信号可以在传输距离不远的情况下直接传送,但如果要远距离传输时,特别是在无线或光纤信道上传输时,则必须经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载频带内才能在信道中传输。

由于微波的发信频率很高,所以在微波传输系统中常用基带信号序列对中频频率 70MHz或 140MHz进行调制后,再在发信单元中上变频为微波频率的信号。

模拟微波系统常用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式(AM—F M);调频—调频式(FM—FM);脉冲幅度调制—调频式 (PAM—FM);脉冲编码调制—调频式 (PCM—FM)。

数字信号的传输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数字基带传输是不搬移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以终端设备输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序列或经过某些码型变换(信道编码)后的数字基带信号,利用线缆进行传输的方式。

数字频带传输是将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某个载频带内进行的传输方式。

那么利用微波波段的电磁波来传输数字信号的方式显然是属于频带传输的范畴。

然而,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从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到调制是数字基带传输的子系统。

数字载波键控的原则是用数字基带信号去控制载波的某个参数 (振幅、频率及相位),使之随着数字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即用脉冲形式的数字基带信号去键控载波的振幅 A、相位 P或频率 f,使它们随基带数字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可相应地获得移幅键控 ASK、移频键控 FSK、移相键控 PSK信号。

现代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通信技术》教学大纲本课程按照授课方式分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课堂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从全程全网的角度出发,对所涉及通信技术的概念与原理展开详细介绍,注重将基础性与前沿性、技术性和探索性相结合,尤其强调工程方法论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迅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在知识结构定位上注重发挥承前启后、体系衔接的作用,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通信系统及网络中关键的技术要点和支撑这些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实现理论与技术学习驱牵引导、纲举目张的效果。

遵循理工融合、学以致用的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适应能力强的专业化人才为目标。

通过本课程让学生站在全局高度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体系结构、发展规律和应用趋势,从而增强学生对更深一步专业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提高职业敏感性和适应性。

教学任务1. 了解现代通信网的构成要素和支撑技术,建立全程全网的通信知识体系架构。

2.掌握通信业务与通信终端的基本知识。

3.掌握通信网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节点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网及相关技术;以太网技术;ATM交换技术;智能网技术;IP 网技术;软交换技术。

了解帧中继技术;数字数据网技术;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

4.掌握同步数字传送网基本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系统;接入网原理;铜线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

5.掌握无线传输技术;移动通信系统基本技术;了解微波通信基本技术及系统;卫星通信基本技术及系统;。

6.在上述学习要求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全程全网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7.回顾先修相关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理清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8.认识并熟悉各种实用通信设备,及其相关通信技术。

结合各种通信设备之间的关系与相互联接,进一步确立全程全网通信理念。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课堂教学部分)第一部分:绪论(2学时)课程开设背景和授课内容安排;现代通信网的构成要素和支撑技术。

第十一章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举例

第十一章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举例

第十一章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举例§11.1 概述前面各章介绍了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框图、工作原理和电路作用,现在我们以大连海岸电台的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为例把讲过的内容组合起来,使读者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大连海岸电台由中控台、收信台和发信台三部分组成。

中控台负责陆地用户和船台之间来往电报、电话等业务的处理工作,并通过遥控设备控制收信台的收信机和发信台的发信机的工作;收信台负责接收来自海上船舶电台的无线电信号,解调后送往中控台;发信台将中控台送来的信息进行调制,然后发射到海上船舶电台。

由于三个电台相距比较远,且三台之间的地形复杂,还要穿越繁华的市区,因此采用小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完成三个电台之间的信号传输是较理想的方案。

§11.2 海岸电台微波通信系统的构成一、微波线路的组成图11-1 大连海岸电台微波通信线路示意图图11-1给出了该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构成示意图。

两个微波端站设置在中控台和发信台,一个有源中继站设置在收信台。

在中控台与收信台之间有一山(炮台山)阻挡了两台的电波传播,因此在此山顶设置了无源站。

为了避开收信台与发信台之间的山头阻挡,在离收信台600m处也设置了无源站(因在海边,故称海洋站),朝向收信台信号的天线高度为45米,而面向发信台的天线高度为53米。

由于海洋站与发信台之间的路径为海面,很容易发生多径频率选择性衰落,采用了空间及频率分集接收技术,因此在收信台的微波铁塔上安装了两个微波天线,高度分别为115米和104米。

二、频率的设置与极化方式水平极化垂直极化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图11-2 各站的频率设置及极化方式该系统一开始采用了2GHz频段的射频,后来由于和移动通信频段相近,存在互相干扰的问题,又改为7GHz频段的射频。

系统采用了双波道配置,即1+1备份方式。

根据我国制定的频率配置方案,选择了频道间隔频率为14MHz,收发间隔为119M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