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安徽卷) word高清版

2012高考地理(安徽卷) word高清版
2012高考地理(安徽卷) word高清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第I 卷(选择题)

图7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23~25题。

耕地面积(万公顷)粮食产量(万吨)

年份

2000

20022004

20062008

2010390

400410420

430440450

图 7

图 8

制作:kexiaohong

23. 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24.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源

B. 市场

C. 土壤

D. 机械化 25.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完成26~27题。

06高度(米)

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

小时)风速(千米/小时)风速(千米/小时)

①下层有灌木 的针叶密林③下层无灌木

的针叶密林④下层无灌木的

针叶孤立林

②下层有灌木

的阔叶密林图 9

制作:kexiaohong

26.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7.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 28~29题。

28.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9. 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0~31题。

图 11

制作:kexiaohong

30. 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1.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 32~33题。

32. 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 大西洋

B. 北冰洋

C. 太平洋

D. 印度洋

33.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

B.Ⅰ< Ⅱ<Ⅲ

C.Ⅰ< ⅡⅡ> Ⅲ

D.Ⅰ>ⅡⅡ<Ⅲ

第II卷(非选择题)

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干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1)描述图中两个I 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

(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12分)

35.(24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 、▲ ,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12分)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第I卷(共44分)(每小题4分)

23~33:D B A A B B D A C D C

第II卷(共56分)

34.(32分)

⑴I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10分)

⑵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10分)

⑶(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对防城港的积极影响):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12分)

35.(24分)

⑴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12分)

⑵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12分)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

2012年全国卷(新课标版)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book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library. 2. 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 A. 7:20. B. 7:15. C. 7:00. 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Their friend Jane. B. A weekend trip. C. A radio program. 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 Catch a train. B. See the man off. C. Go shopping. 5. 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 A. She made a late delivery. B. 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 C. 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ose CD is broken? A. Kathy's. B. Mum's. C. Jack's. 7. What does the boy promise to do for the girl? A. Buy her a new CD. B. Do some cleaning. C. Give her 10 dollar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meal? A. Just so-so B. Quite satisfactory. C. A bit disappointing. 9. What was the 15% on the bill paid for? A. The food. B. The drinks. D. The servic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y is the man at the shop? A. To order a camera for his wife. B. To have a camera repaired.

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 震动影响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5.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 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

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 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 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9.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 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

2012年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上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地理试卷(文科使用)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 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2.答案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第二大题选择部分分为A、B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组对应于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 B组对应于”任选模块二”,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如果考生应答了两组试题,只对A组的应答进行评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 1.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右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A. 甲岛 B. 乙岛 C. 丙岛 D. 丁岛 2. 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 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 3. 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环境 B.扩大市场 C.降低运费 D.输出技术 4. 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 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三)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5. 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A. 亚洲 B. 亚洲和欧洲 C. 亚洲和北美洲 D. 欧洲和北美洲 6.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70°-80°N,157°W-81°E 12个测站 降水量 60°-70°N,166°W-41°E 22个测站 1910 1920 19301940 1950 1(年) 黑 子 相 对 数 ( 个 ) 100 100 100 200 300 200 年 均 降 水 量 ( m m )100 太阳黑子数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完形填空翻译和精析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完形填空翻译和精析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完形填空为读者解释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这个经常被人们忽视却占据了人们表意的50%的强大语言会在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时,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帮助。提醒读者,在生活中要善于利用肢体语言,善于发现肢体语言的作用。 Body language is the quiet, secret and most powerful language of all! It speaks 36 than words. According to specialists, our bodies send out more 37 than we realize. In fact, non-verbal(非语言)communication takes up about 50% of what we really 38 . And body language is particularly 39 when we attempt to communicate across cultures. Indeed, what is called body language is so 40 a part of us that it's actually often unnoticed. And misunderstandings occur as a result of it. 41 , different societies treat the 42 between people differently. Northern Europeans usually do not like having 43 contact(接触)even with friends, and certainly not with 44 . People from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45 touch each other quite a lot. Therefore, it's possible that in 46 , it may look like a Latino is 47 a Norwegian all over the room. The Latino, trying to express friendship, will keep moving 48 . The Norwegian, very probably seeing this as pushiness, will keep 49 - which the Latino will in return regard as 50 . Clearly, a great deal is going on when people 51 . And only a part of it is in the words themselves. And when parties are from 52 cultures, there's a strong possibility of 53 . But whatever the situation, the best 54 is to obey the Golden Rule: treat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o be 55 .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完形填空翻译: 肢体语言是安静的,秘密的,也是所有语言中最强大的。它远远胜过说出的语言。专家指出,我们的身体发出的信息比我们所了解的更多。事实上,非语言交流占据了我们真正意思的50%。当我们试图跨文化交流时,肢体语言尤为重要。确实,所谓的肢体语言是我们如此大的一部分,而事实上它却经常被忽视。误解也就由此而来。例如,不同的社会对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截然不同。北欧人通常不喜欢身体接触,即便是朋友,所以更不可能跟陌生人。另一方面,拉丁美洲的人身体接触却比较多。因此,在谈话中有可能时一个拉丁人跟着一个挪威人在房间里走动。为了表达友好的拉丁人会一直靠近。而挪威人有可能觉得这种行为非常粗鲁,所以他会一直后退,保持距离—拉丁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冷漠。 诚然,当人们在交谈时很多事情都在发生。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在语言本身当中。当交谈双方来自不同文化时,误解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形,最好的建议是遵守这个黄金法则:像你希望被对待的那样对待别人。

2016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附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外。20世纪80年代初,省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瓷生产基地。2003年,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围,瓷产业向等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相比,20世纪80年代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吸引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2012年天津高考试题(卷)地理部分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题解析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1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1),回答第1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l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1.B [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图中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从而也可造成地下径流增加。 【答案】B 【考点透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思路点拨】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b环节),从而能导致地面径流(a环节)减少,地下径流(c环节)增多,同时由于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3题。 2.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2.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知识。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根据图例可知该地林地众多,因此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答案】C 【考点透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对产业部门的影响。 【思路点拨】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北地区,由图示信息知该地林地分布广泛,因此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林产品加工。 3.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3.A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a~b路段经过地区,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易发生滑坡等自然灾害,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图中河流以西公路段的西北侧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雨季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河流以西公路段,公路沿等高线延伸,因此B选项错。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河水流速较慢,因此C选项错。图中河流两岸林地比重大,水土保持好,因此河流含沙量较少,并且公路桥梁地段面宽度较窄,沙洲出现在河面变宽的下游,因此D选项错。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及答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1.(1.5分)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发生)?A.In the hospital. B.In a classroom C.In a library. 2.(1.5分)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 A.7:20 B.7:15 C.7:00. 3.(1.5分)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Their friend Jane. B.A weekend trip. C.A radio programme. 4.(1.5分)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Catch a train. B.See the man off. C.Go shopping. 5.(1.5分)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 A.She made a late delivery B.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 C.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 6.(3分)6.Whose CD is broken? A.Kathy's. B.Mum's. C.Jack's. 7.What does the boy promise to do for the girl? A.Buy her a new CD. B.Do some cleaning. C.Give her 10 dollars.

2012年高考地理(全国新课标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第I 卷(选择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 1.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 太湖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 汉江平原 D. 成都平原 3.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广 B. 生产规模大 C. 机械化水平高 D. 人口较少 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 曲线(b 。读图1,完成4~5题。 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 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a 时间/h 流量 b 0 12 24 36 图1 读图2,完成6~7题。 6. 根据图是信息可以推断, 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 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 8. 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 A .T 0年工业基础雄厚 B. T 0ˉ~T 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T 1~T 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T 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9.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 .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 a b 图2 铁路 河流城市 剩余劳动 人均工资 0T 2 T 1 图3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完形填空翻译与精析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完形填空翻译与精析 【内容概述】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完形填空主要讲述了作者人生中一段艰苦的生活经历,告诫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能让我们高兴的事情上,要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 【完形填空原文】 Around twenty years ago I was living in York. 21 I had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a Master's degree, I could not find 22 work. I was 23 a school bus to make ends meet and 24 with a friend of mine, for I had lost my flat. I had 25 five interviews (面试) with a company and one day between bus runs they called to say I did not 26 the job. "Why has my life become so 27 ?" I thought painfully. As I pulled the bus over to 28 a little girl, she handed me an earring 29 I should keep it 30 somebody claimed (认领) it. The earring was painted black and said "BE HAPPY". At first I got angry. Then it 31 me – I had been giving all of my 32 to what was going wrong with my 33 rather than what was right! I decided then and there to make a 34 of fifty things I was happy with. Later, I decided to 35 more things to the list. That night there was a phone call for 36 from a lady who was a director at a larger 37 . She asked me if I would 38 a one-day lecture on stress (压力) management to 200 medical workers. I said yes. My 39 there went very well, and before long I got a well-paid job. To this day I know that it was because I changed my way of 40 that I completely changed my life. 201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完形填空翻译: 大概在20年前我住在纽约。尽管我有很多的经历和一个硕士学位,但是我始终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那时,我靠兼职开校车来保持收支平衡,又由于失去了自己的公寓而和我的一个朋友住在一起。我在一家公司面试了五次,终于有一天在我开车的时候他们打来电话说我没能得到这份工作。我很痛苦,心想:“为什么我的生活变得这么的艰难”。 当我把车停在旁边让一个小女孩下车的时候,她交给我一个耳环,并且对我说让我保存好这个耳环,以免有人认领。这个耳环被涂成黑色,耳环上面写着“要开心”。 刚开始我很生气。之后,我被触动了—我总是把注意力放在生活的不顺上,却没有想过一些好的事情。我决定立即列出50件值得开心的事情的清单。之后,我在清单里加入了更多的内容。那天晚上,我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她是一家大型医院的董事。她问我能不能给200个医务工作者做一天关于缓解压力的讲座。我答应了她。 那天讲座进展很顺利,之后不久我就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对于这一天,我知道是我思维方式的转变才彻底的改变了我的生活。

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江西卷word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 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二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 写作答。如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一卷(选择题,满分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9.15. C.£9.18. 答案是B。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bookstore. B.In a classroom. C.In a library. 2.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 A.7:20. B.7:15. C.7:00.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 about? A.Their friend Jane.B.A weekend trip. C.A radio program. 4.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Catch a train. B.See the man off. C.Go shopping. 5.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 A.She made a late delivery. B.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 C.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ose CD is broken?

近5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土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读图1,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90m D.65m 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9~ll题。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lO.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第Ⅱ卷

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word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绝密启用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14页。第Ⅱ卷15至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短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脱.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B.£9.15.C.£9.18. 答案是B。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bookstore. B.In a classroom. C.In a library. 2.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 A.7:20 B.7:15 C.7:00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Their friend Jane. B.A weekend trip. C.A radio programme. 4.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Catch a train. B.See the man off. C.Go shopping. 5.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 A.She made a late delivery. B.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 C.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

2012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解析版(1)

2012年高考真题—地理学科(江苏卷)解析版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 1 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 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 ~2 题。 1.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 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答案:C 解析:依据图形中雪线高度等值线分布情 况可以看出: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雪线高度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东北最低。 2. 梅里雪山位②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 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答案:A 解析:根据高中地理所学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低的原因是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再依据梅里雪山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出雪线低是因为地形原因导致降水丰富。 北京时间2011 年11 月3 日1 时36 分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2 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 ~4 题。 3.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答案:A 解析: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 为6点,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1时 36分6秒则6时,当天6时所在经线位于 180度附近,所以A选项最合理。 4.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 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1-全国卷

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1-全国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绝密启用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14页。第Ⅱ卷15至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短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脱.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B.£9.15.C.£9.18. 答案是B。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bookstore. B.In a classroom. C.In a library. 2.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 A.7:20 B.7:15 C.7:00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Their friend Jane. B.A weekend trip. C.A radio programme. 4.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Catch a train. B.See the man off. C.Go shopping. 5.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 A.She made a late delivery. B.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 C.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12-06-14 16:11:23| 分类:2012年高考地理试|字号订阅图7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23~25题。 23. 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②政策支持③农业劳 动力增加④科技支撑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24.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源 B. 市场 C. 土壤 D. 机械化 25.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估测粮 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完成26~27题。 26.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7.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28~29题。 28.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

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9. 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0~31题。 30. 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1.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2012年安徽高考地理试题高清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解析 图7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23-25题。 23. 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④科技支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24.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源 B. 市场 C. 土壤 D. 机械化 【答案】B 25.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完成26-27题。

①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②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 ③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④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孤立林 26.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27.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 28-29题。 28.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2012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的命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

2012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的命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遵循“两个有利于”的原则,坚持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结合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稳中求变,变中有新;以能力立意为主导,重视新情境的创设,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试题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植根学科核心内容,创设新颖情境 今年的地理试题均以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前沿内容为考查重点,覆盖面较广,主要涉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内外力作用、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工农业发展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措施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在对学科核心内容考查的同时,注重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整体把握,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与往年相比,今年试题呈现的材料使用价值高,与设置的问题紧密相联,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比较深,材料的原创性强。试题入题情境创设新颖,成为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选择题第1~2题组,以独特的“资料集群呈现、定性表现地理事物”的关系图式为信息载体,在图示与文字、水平与垂直的情境创设中,考查考生对地理信息的感悟、解读、判断、分析的能力。另外,第3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第4~6题组的地面形势图、第7~8题组的我国两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第26题的“丁坝”景观图等,都巧妙地运用静态的图像来考查动态的地理问题,让考生透过现象究其本质,渗透着地理学探究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二、关注区域主题事物,体现学科本质特征 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其区域性和综合性。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因此对区域地理内容的考核,是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来分析、评价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途径。如综合题第26题,选择了区域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特征都较明显的辽河流域,采用直观和丰富的文字资料、区域图和景观图,全方位、综合地呈现试题信息,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入手,进而考查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从空间变化到时间演变,从自然到人文,紧紧围绕辽河流域的“水”这一区域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主题要素进行“知地析因究理”。这种做法,忠实、科学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也是今年高考区域地理试题命制上的一大突破。它给今后中学区域地理的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即在某些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应把握区域中最能体现区域特点的关键性的主题要素,围绕该要素,由浅及深,由点到面,对区域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分析。另外,经常开展区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三、依托地理图表,彰显学科特色 地理图表能够将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直观表现出来,既能很好地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又有助于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并解读出其蕴含的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利用图表作为试题的信息载体是历年地理高考命题的传统,今年试题命制延续了这种风格。全卷共有各种图表10幅,其中区域图4幅、统计图2幅、坐标图1幅、剖面示意图1幅、景观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