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长度测量ppt课件

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
2、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和测量人
3、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长度测量
5-5
六: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软线法、滚轮法 适于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 路线长,适于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 的跑道。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4、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名中学生的身高为 16.0 ______ 教室的长度约为 900 _______ 一根粉笔的长度约为 80 _______
长度测量
5-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B C D
长度测量
5-4
A B C D
长度测量
5-5
A B C
长度测量
小结: 1、长度单位和单位之间的换算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4、误差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一: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µm)
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
1千米(km)=1000米=103米
1分米(dm)=0.1米=10-1米
GPS控制测量PPT课件

现代测量学
第六章 GPS控制测量
一、GPS的系统组成 GPS由空间部分、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1.空间部分 21+3颗(现有27颗)卫星组成;
六个轨道面,高度约2万km;
运行周期11h58m;
任意时刻、任意地点均可观测4 颗以上卫星。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第六章 GPS控制测量
码长:2.35*1014bit,码元宽0.097752us(29.31m),
码率 10.23Mbit/s,周期267天。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五、导航电文 包括卫星星历、卫星工作状态、时间系统、轨道
摄动参数、大气改正参数、P码捕获信息等。传输一 次完整的导航电文约需12.5分。
注入站 在每颗卫星运行到上空时,把卫星星历、控 制参数和指令注入到卫星存贮器。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第六章 GPS控制测量
3.用户接收机
基准站
移动站
双频GPS用户接收机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第六章 GPS控制测量
组成:天线、控制显示器、电缆、电源等部分组成。天 线安放在整置于控制点的脚架上,接收卫星信号,在控 制显示器上获得的是天线相位中心的三维坐标。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参考站GPS接收机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移动站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移动站接收机和天线
第六章 GPS控制测量
一、GPS的系统组成 GPS由空间部分、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1.空间部分 21+3颗(现有27颗)卫星组成;
六个轨道面,高度约2万km;
运行周期11h58m;
任意时刻、任意地点均可观测4 颗以上卫星。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第六章 GPS控制测量
码长:2.35*1014bit,码元宽0.097752us(29.31m),
码率 10.23Mbit/s,周期267天。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五、导航电文 包括卫星星历、卫星工作状态、时间系统、轨道
摄动参数、大气改正参数、P码捕获信息等。传输一 次完整的导航电文约需12.5分。
注入站 在每颗卫星运行到上空时,把卫星星历、控 制参数和指令注入到卫星存贮器。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第六章 GPS控制测量
3.用户接收机
基准站
移动站
双频GPS用户接收机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第六章 GPS控制测量
组成:天线、控制显示器、电缆、电源等部分组成。天 线安放在整置于控制点的脚架上,接收卫星信号,在控 制显示器上获得的是天线相位中心的三维坐标。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参考站GPS接收机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移动站
Modern Survey
现代测量技术室
现代测量学
移动站接收机和天线
测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 程系同时废止。
•
第二部分、高程、平面测量
一、水准测量
• 一、基本原理 •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
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 2、附合水准路线 由已知点 BM1 ——已知点 BM2
• 3、支水准路线 A。
由已知点 BM1 ——某一待定水准点
• 4、水准网:若干条单一水准路线相互连接构成的图形。
• 五、水准测量的实施 • 1、高程控制点距离一般地区1—3Km,工业厂区,城
镇建筑不宜超过1Km,一个测区不少于3个控制点。 • 2、高程等级测量限差
• 5、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各个阶段, 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包括规划设计阶段 测量、施工建设阶段测量、运营管理阶段测量。
• 6、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研究模拟地图和数 字地图理论、设计、编绘等。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 支持下,将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 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 应用的技术系统。
测量基础知识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 一、测绘学的分支 ➢ 二、测量学发展概况 ➢ 三、地面点位的确定
第二部分、高程、平面测量 ➢ 一、水准测量 ➢ 二、角度测量 ➢ 三、直线定向与方位角测量 ➢ 四、测量误差 ➢ 五、导线测量 ➢ 六、施工放样
第一部分、概述
一、测绘学的分支
• 测绘学按研究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六大类
• 3、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利用对研究对象进行摄影或者 辐射感应所得到的像片进行测量工作的学科。分为航天、 航空摄影测量、地面立体摄影测量、遥感测量等。
•
第二部分、高程、平面测量
一、水准测量
• 一、基本原理 •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
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 2、附合水准路线 由已知点 BM1 ——已知点 BM2
• 3、支水准路线 A。
由已知点 BM1 ——某一待定水准点
• 4、水准网:若干条单一水准路线相互连接构成的图形。
• 五、水准测量的实施 • 1、高程控制点距离一般地区1—3Km,工业厂区,城
镇建筑不宜超过1Km,一个测区不少于3个控制点。 • 2、高程等级测量限差
• 5、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各个阶段, 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包括规划设计阶段 测量、施工建设阶段测量、运营管理阶段测量。
• 6、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研究模拟地图和数 字地图理论、设计、编绘等。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 支持下,将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 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 应用的技术系统。
测量基础知识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 一、测绘学的分支 ➢ 二、测量学发展概况 ➢ 三、地面点位的确定
第二部分、高程、平面测量 ➢ 一、水准测量 ➢ 二、角度测量 ➢ 三、直线定向与方位角测量 ➢ 四、测量误差 ➢ 五、导线测量 ➢ 六、施工放样
第一部分、概述
一、测绘学的分支
• 测绘学按研究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六大类
• 3、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利用对研究对象进行摄影或者 辐射感应所得到的像片进行测量工作的学科。分为航天、 航空摄影测量、地面立体摄影测量、遥感测量等。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课件

珩磨效果影响因素
珩磨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磨石的粒度、粘结剂的类 型、珩磨头的转速和压力等。
电解加工工艺
电解加工工艺概述
电解加工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去除 工件材料的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精度 高、表面质量好等特点。
电解加工工艺流程
电解加工工艺通常包括工件表面处理 、电解液的选择和调整、电解加工设 备的设置以及加工参数的控制等步骤 。
、汽车和航空领域。
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 耐高温等特点,常用于制造刀具、 磨具和高温部件。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 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如碳纤维复 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轻质的特点。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 强度、高刚性和耐腐蚀等 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 船舶和汽车领域。
抛光效果受到抛光轮的材料、转速、抛光膏或抛光液的成分以及抛光 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珩磨工艺
珩磨工艺概述
珩磨是一种利用珩磨头上的磨 石与工件表面进行摩擦,以去 除表面微小凸起和划痕的加工
方法。
珩磨材料
珩磨头上的磨石由硬质颗粒和 粘结剂组成,具有较高的硬度 和耐磨性。
珩磨工艺流程
珩磨工艺通常包括工件表面处 理、涂敷润滑剂、珩磨头的旋 转运动以及工件的往复运动等 步骤。
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 度、轻质和耐高温等特点 ,常用于制造航空器和体 育用品。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金属为 基体,加入增强纤维或颗 粒,以提高材料的强度、 刚度和耐磨性。
04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工艺
研磨工艺
研磨工艺概述
研磨材料
研磨是一种通过研磨剂去除工件表面微小 凸起和划痕的加工方法,以达到平滑表面 的效果。
珩磨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磨石的粒度、粘结剂的类 型、珩磨头的转速和压力等。
电解加工工艺
电解加工工艺概述
电解加工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去除 工件材料的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精度 高、表面质量好等特点。
电解加工工艺流程
电解加工工艺通常包括工件表面处理 、电解液的选择和调整、电解加工设 备的设置以及加工参数的控制等步骤 。
、汽车和航空领域。
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 耐高温等特点,常用于制造刀具、 磨具和高温部件。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 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如碳纤维复 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轻质的特点。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 强度、高刚性和耐腐蚀等 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 船舶和汽车领域。
抛光效果受到抛光轮的材料、转速、抛光膏或抛光液的成分以及抛光 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珩磨工艺
珩磨工艺概述
珩磨是一种利用珩磨头上的磨 石与工件表面进行摩擦,以去 除表面微小凸起和划痕的加工
方法。
珩磨材料
珩磨头上的磨石由硬质颗粒和 粘结剂组成,具有较高的硬度 和耐磨性。
珩磨工艺流程
珩磨工艺通常包括工件表面处 理、涂敷润滑剂、珩磨头的旋 转运动以及工件的往复运动等 步骤。
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 度、轻质和耐高温等特点 ,常用于制造航空器和体 育用品。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金属为 基体,加入增强纤维或颗 粒,以提高材料的强度、 刚度和耐磨性。
04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工艺
研磨工艺
研磨工艺概述
研磨材料
研磨是一种通过研磨剂去除工件表面微小 凸起和划痕的加工方法,以达到平滑表面 的效果。
高程测量与测设PPT课件

• 物镜与目镜间补偿器使进入十字丝分划板光线偏转α • 正确读数光线经补偿器后通过十字丝分划板横丝 • 读出视线水平时的正确读数a
• 天津欧波DS30自动安平水准仪
• 3.水准尺与尺垫
• 水准尺:2m~5m,有四种类型,常用直尺
• 直尺——A、B尺,两把一对 • 每把有黑、红两面分划与注记 • A尺——黑面分划0~3m,红面分划4.687m~7.687m • B尺——黑面分划0~3m,红面分划4.787m~7.787m • A、B尺黑面注记的零点差——0 • 红面注记的零点差——0.1m
• 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 1.仪器误差 • (1)校正残余误差 • i角误差 (大于20″才需校正 ) • 保持前、后视距相等 • (2)水准尺误差 • 检验水准尺每米间隔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差 • 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0.5mm • 否则,应在所测高差中进行米真长改正 • 一对水准尺的零点差 • 在一水准测段的观测中安排偶数个测站予以消除
• (3)水准尺倾斜 • 读数时,水准尺应竖直 • 水准尺前后倾斜,水准仪望远镜视场不会察觉 • 引起水准尺读数总偏大 • 视线高度愈大→误差愈大 • 水准尺上安装圆水准器→保证尺子竖直 • (4)视差 • 水准尺像未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 造成眼睛的观察位置不同时 • 读出的标尺读数也不同,由此产生读数误差 • 按操作规定进行目镜对光,物镜对光
• 3.读数:倒像望远镜,从上向下读 • m位与dm位直读标尺上的数字 • cm位——数格子,mm位——估读 • 红黑面读数差为6295-1608=4687
• 四、水准测量方法与内业整理
• 1.水准点
• 水准测量等级:一、二、三、四等与图根水准 • 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三四等——普通水准测量 • 为统一全国高程系统和满足各种测量的需要 • 国家各级测绘部门在全国各地埋设并测定了很多高程点 • 称水准点(BM),分地面点与墙上点
• 天津欧波DS30自动安平水准仪
• 3.水准尺与尺垫
• 水准尺:2m~5m,有四种类型,常用直尺
• 直尺——A、B尺,两把一对 • 每把有黑、红两面分划与注记 • A尺——黑面分划0~3m,红面分划4.687m~7.687m • B尺——黑面分划0~3m,红面分划4.787m~7.787m • A、B尺黑面注记的零点差——0 • 红面注记的零点差——0.1m
• 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 1.仪器误差 • (1)校正残余误差 • i角误差 (大于20″才需校正 ) • 保持前、后视距相等 • (2)水准尺误差 • 检验水准尺每米间隔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差 • 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0.5mm • 否则,应在所测高差中进行米真长改正 • 一对水准尺的零点差 • 在一水准测段的观测中安排偶数个测站予以消除
• (3)水准尺倾斜 • 读数时,水准尺应竖直 • 水准尺前后倾斜,水准仪望远镜视场不会察觉 • 引起水准尺读数总偏大 • 视线高度愈大→误差愈大 • 水准尺上安装圆水准器→保证尺子竖直 • (4)视差 • 水准尺像未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 造成眼睛的观察位置不同时 • 读出的标尺读数也不同,由此产生读数误差 • 按操作规定进行目镜对光,物镜对光
• 3.读数:倒像望远镜,从上向下读 • m位与dm位直读标尺上的数字 • cm位——数格子,mm位——估读 • 红黑面读数差为6295-1608=4687
• 四、水准测量方法与内业整理
• 1.水准点
• 水准测量等级:一、二、三、四等与图根水准 • 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三四等——普通水准测量 • 为统一全国高程系统和满足各种测量的需要 • 国家各级测绘部门在全国各地埋设并测定了很多高程点 • 称水准点(BM),分地面点与墙上点
海克斯康三坐标课件

实践能力提升
学生对参加实践活动后,在编程、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实 践能力的提升进行自我评价。
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通过学习海克斯康三坐标课件和实践活动后所取得的学习成 果,包括个人作品、项目案例或实践报告等。
THANK YOU
超精密测量技术 探讨超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纳米测量技 术、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等,及其在微电子、光电 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三坐标测量领域 的应用,如自动编程、智能诊断与预测等,并分 析其发展趋势。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点掌握情况
学生对海克斯康三坐标课件中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包括测量原理、编程与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主体安装
将设备主体安装在底座上,连接好相关电缆 和管路。
调试前检查
检查设备安装是否牢固,相关连接是否可靠, 确保无安全隐患。
调试方法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调试方法: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调试, 包括设备初始化、参数设置、功能测试等。
测量精度超差:检查设备是否经过校准, 测量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及时进行调整 或维修。
传感器与测头系统介绍
传感器类型
三坐标测量机常用的传感器有接触式传感器和非接触式传感器两种。接触式传 感器包括触发式测头、扫描测头等;非接触式传感器包括激光扫描仪、光学投 影仪等。
测头系统
测头是三坐标测量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和效率。常见的 测头系统有单点触发式测头、连续扫描测头等。在选择测头时需考虑其精度、 分辨率、重复性等因素。
选择测量模式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 如手动模式、自动模式等。
开始测量
按照软件提示进行操作,完成测量过 程。
学生对参加实践活动后,在编程、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实 践能力的提升进行自我评价。
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通过学习海克斯康三坐标课件和实践活动后所取得的学习成 果,包括个人作品、项目案例或实践报告等。
THANK YOU
超精密测量技术 探讨超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纳米测量技 术、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等,及其在微电子、光电 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三坐标测量领域 的应用,如自动编程、智能诊断与预测等,并分 析其发展趋势。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点掌握情况
学生对海克斯康三坐标课件中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包括测量原理、编程与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主体安装
将设备主体安装在底座上,连接好相关电缆 和管路。
调试前检查
检查设备安装是否牢固,相关连接是否可靠, 确保无安全隐患。
调试方法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调试方法: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调试, 包括设备初始化、参数设置、功能测试等。
测量精度超差:检查设备是否经过校准, 测量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及时进行调整 或维修。
传感器与测头系统介绍
传感器类型
三坐标测量机常用的传感器有接触式传感器和非接触式传感器两种。接触式传 感器包括触发式测头、扫描测头等;非接触式传感器包括激光扫描仪、光学投 影仪等。
测头系统
测头是三坐标测量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和效率。常见的 测头系统有单点触发式测头、连续扫描测头等。在选择测头时需考虑其精度、 分辨率、重复性等因素。
选择测量模式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 如手动模式、自动模式等。
开始测量
按照软件提示进行操作,完成测量过 程。
《轴类零件测量》课件

05
CHAPTER
轴类零件测量的实际应用案例
曲轴测量的主要参数包括曲轴的直径、曲轴的长度、曲轴的跳动等。
曲轴测量的精度要求很高,一般要求达到0.01mm或更高。
01
数控机床主轴是机床的核心部件,其测量对于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02
主轴测量的主要参数包括主轴的径向跳动、轴向跳动、主轴的角度偏差等。
测量误差的表示与处理方法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包括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为了减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法,如误差分离、误差补偿和误差分配等。误差分离是将不同来源的误差进行分离,以便分别处理;误差补偿是通过引入已知误差来抵消原有误差;误差分配是根据不同情况将误差分配给各个测量环节。
详细描述
总结词
阐述轴类零件在各类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详细描述
轴类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传动系统中,如汽车、机床、电机等。它们是实现扭矩传递和旋转运动的关键部件,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词
介绍轴类零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材料选择、加工、热处理等环节。
要点一
内径千分尺由尺身、测量头、棘轮等组成,使用时需要校准和保养。
01
02
03
其他常见的轴类零件测量工具还包括百分表、测厚仪、角度仪等。
这些测量工具各有特点和使用范围,根据具体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04
CHAPTER
轴类零件的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根据误差的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系统误差是由测量设备或方法的缺陷引起的,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随机误差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具有随机性;粗大误差是由于人为失误或环境突变引起的,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CHAPTER
轴类零件测量的实际应用案例
曲轴测量的主要参数包括曲轴的直径、曲轴的长度、曲轴的跳动等。
曲轴测量的精度要求很高,一般要求达到0.01mm或更高。
01
数控机床主轴是机床的核心部件,其测量对于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02
主轴测量的主要参数包括主轴的径向跳动、轴向跳动、主轴的角度偏差等。
测量误差的表示与处理方法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包括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为了减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法,如误差分离、误差补偿和误差分配等。误差分离是将不同来源的误差进行分离,以便分别处理;误差补偿是通过引入已知误差来抵消原有误差;误差分配是根据不同情况将误差分配给各个测量环节。
详细描述
总结词
阐述轴类零件在各类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详细描述
轴类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传动系统中,如汽车、机床、电机等。它们是实现扭矩传递和旋转运动的关键部件,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词
介绍轴类零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材料选择、加工、热处理等环节。
要点一
内径千分尺由尺身、测量头、棘轮等组成,使用时需要校准和保养。
01
02
03
其他常见的轴类零件测量工具还包括百分表、测厚仪、角度仪等。
这些测量工具各有特点和使用范围,根据具体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04
CHAPTER
轴类零件的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根据误差的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系统误差是由测量设备或方法的缺陷引起的,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随机误差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具有随机性;粗大误差是由于人为失误或环境突变引起的,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GPS测量原理》课件

伪距测量
伪距定义
伪距是指卫星信号传播到接收机所经历的时间与卫星发射信号的时间之差,由于卫星钟和 接收机钟的误差,这个时间差并不等于卫星到接收机的真实距离,因此称为伪距。
伪距测量原理
伪距测量是通过测量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然后根据已知的卫星轨道参数和信号传播速度 计算出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由于卫星轨道参数和信号传播速度都是已知的,因此可以通 过多颗卫星的信号来解算出接收机的位置。
02
GPS通过接收来自至少四个卫星 的信号,并利用这些信号来计算 接收机的三维位置和时间。
GPS发展历程
1958年
美国海军开始研发卫星导航系统,这是GPS的 前身。
1964年
子午卫星系统(Transit)投入使用,这是第一 个实际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1973年
GPS计划开始实施。
GPS系统组成
1 2
VS
载波相位测量误差
载波相位测量误差主要包括整周跳变误差 、多路径效应误差和卫星钟差误差等。为 了减小这些误差,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 补偿,例如采用整周模糊度解算算法、抗 多路径效应技术等。
差分定位
差分定位原理
差分定位是利用两台或多台接收机同 时接收卫星信号,通过比较各台接收 机所得到的观测量之差来计算出每台 接收机的位置。由于卫星信号传播过 程中存在的误差对各台接收机是相同 的,因此通过差分算法可以消除这些 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GPS测量原理》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GPS概述 • GPS测量原理 • GPS测量误差来源 • GPS测量应用 • GPS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GPS概述
GPS定义
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 于空间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它利 用一系列卫星来提供全球范围内 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