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接触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结构

角接触球轴承结构球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用于支撑旋转或摆动的轴。
在球轴承中,球体是连接内外环的元素,它们通过滚动来减少摩擦和支撑轴的重量。
而角接触球轴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球轴承,它在设计中具有特定的角度,能够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
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通常由内外环、保持架、钢球和密封圈组成。
内外环是轴承的主体结构,内环安装在轴上,外环安装在轴承座上。
保持架的作用是固定钢球的位置,使其能够沿着轴承的轨道滚动。
钢球是承受载荷和减少摩擦的关键部件,密封圈则用于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轴承内部,保持轴承的正常运转。
角接触球轴承的设计使其能够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
在安装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条件和载荷方向来选择合适的角度。
一般来说,当轴承需要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时,可以选择较大接触角的轴承;而当轴承需要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时,可以选择较小接触角的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提供较高的刚性和承载能力,适用于高速旋转和高精度要求的场合。
此外,角接触球轴承的摩擦小,运转平稳,噪音低,寿命长,维护方便。
因此,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都广泛应用了角接触球轴承。
在选择和使用角接触球轴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实际工作条件和载荷情况选择合适的轴承型号和角度;其次,安装时要保证轴承与座孔、轴与内环的配合间隙适当,避免过紧或过松造成不良影响;再次,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添加润滑脂,保持轴承的润滑状态;最后,定期检查轴承的运转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总的来说,角接触球轴承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元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设计精良、性能优异,使其成为各种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件。
通过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角接触球轴承,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角接触球轴承

预加载荷可通过修磨轴承中一个套圈的端面,或用两个不同厚度 的隔圈放在一对轴承的内、外圈之间,把轴承夹紧在一起,使钢球与 滚道紧密接触而得到。
预加载荷的大小对轴承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据有关资料介绍,当轴 承装配有0.012mm过盈量时,使用寿命降低38%,有0.016mm过盈量 时,使用寿命降低50%;当轴承装配有0.004mm间隙时,使用寿命显 著下降,0.008mm间隙时,使用寿命下降70%。因此,对预加载荷的 大小进行合理选择,十分重要。一般高转速宜选用小的预加载荷,低 转速宜选用大的预加载荷。同时,预加载荷应稍大于或等于轴向工作 载荷。
角接触球轴承资料
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 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 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轴承安装前应先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干燥后使用,并保证良好润滑,轴 承一般采用脂润滑,也可采用油润滑。采用脂润滑时,应选用无杂质、抗氧 化、防锈、极压等性能优越的润滑脂。润滑脂填充量为轴承及轴承箱容积的 30%-60%,不宜过多。。 轴承安装时,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 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 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 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鎯头敲打套筒,通过套筒将套圈均 衡地压入。 当过盈量较大时,可采用油浴加热或感应器加热轴承方法来安装,加热温度 范围为80℃-100℃,最高不能超过120℃。同时,应用螺母或其它适当的方 法紧固轴承,以防止轴承冷却后宽度方向收缩而使套圈与轴肩之间产生间隙。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安装最后应进行游隙的调整。游隙值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工 况和配合的过盈量大小而具体确定。 轴承安装后应进行旋转试验,首先用于旋转轴或轴承箱,若无异常,便以动 力进行无负荷、低速运转,然后视运转情况逐步提高旋转速度及负荷,并检 测噪音、振动及温升,发现异常,应停止运转并检查。运转试验正常后方可 交付使用。
角接触球轴承的特点

角接触球轴承的特点
1.高承载能力:角接触球轴承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和轴向载荷。
由于其球与内外圈接触角度不同,使得接触点承受径向和轴向力时被转换为两个相互作用的力,从而提高了轴承的承载能力。
2.刚性好:角接触球轴承由于接触角的存在,能够提供较高的刚性。
在承受载荷时,接触角能够避免内、外圈滚动体相对滑动,进而减小接触面的滑动,提高了轴承的刚性。
3.适用高速运转:角接触球轴承的设计结构、材质和润滑方式等因素使其适合高速旋转。
与其他类型的轴承相比,角接触球轴承的摩擦系数较小,惯性较小,能够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转速。
4.尺寸小巧:角接触球轴承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轴承尺寸更小,体积更小巧,重量更轻。
这样的特点使得角接触球轴承在紧凑型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
5.安装与调整方便: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相对简单,安装和拆卸都相对容易,同时也能够通过调整轴承的内、外圈的相对位置来达到轴向间隙的调整。
6.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受力均匀,并且接触点的位置相对稳定,因此能够提供较高的精度。
角接触球轴承在机床、工作台、仪器、仪表等精密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7.耐磨损:角接触球轴承由于接触角的存在,使得内、外圈之间相对运动较小,从而减少了磨损。
8.耐高温、耐腐蚀:角接触球轴承通过表面硬化、材料选择和润滑方式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其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
总而言之,角接触球轴承具有高承载能力、刚性好、适用高速运转、尺寸小巧、安装与调整方便、高精度、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角接触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1.角接触球轴承介绍:使用范围广,多用于空压机,水泵,高精密的机床主轴,汽车,发电机等,是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的轴承。
其所很承受的负荷跟接触角度有关,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
用在机床上的高精度的高速轴承通常取15度接触角,并且常常是两个或三个以上一起配对使用,接触角度有15°的(7000A),25°的(7005AC),30°的(720A),40°的(7308BEP),60°的(30TAC62B)等。
2.角接触球轴承的分类: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配对使用的角接触球轴承,其中配对使用的包括有两列配对:DB背对背、DU自由配对、DF面对面、DT并列组合,此外还有三列组合跟四列组合的。
3.角接触球轴承用途:空压机轴承(单列)、电机(单列)、汽车轴承(双列)等。
常见SKF角接触球轴承型号:SKF7200BECBP轴承SKF 7316BEM轴承SKF 7301BEP轴承SKF7214BECBM轴承SKF 7200BEP 轴承SKF 7316BEP轴承SKF7302BECBP轴承SKF7214BECBP轴承SKF7200CD/P4A 轴承SKF7317BECBJ轴承SKF 7302BEP轴承SKF 7214BEP轴承SKF7201BECBP轴承SKF7317BECBM轴承SKF7303BECBP轴承SKF7214CD/P4A轴承SKF 7201BEP SKF SKF 7303BEP SKF轴承7317BECBP轴承轴承7215BECBJ轴承SKF7201CD/P4A 轴承SKF7317BECCM轴承SKF7304BECBM轴承SKF7215BECBM轴承SKF7202BECBP轴承SKF 7317BEM轴承SKF7304BECBP轴承SKF7215BECBP轴承SKF 7202BEP 轴承SKF 7317BEP轴承SKF 7304BEP轴承SKF 7215BEP轴承SKF7202CD/P4A 轴承SKF7318BECBJ轴承SKF7305BECBM轴承SKF7215CD/P4A轴承SKF7203BECBM轴承SKF7318BECBM轴承SKF7305BECBP轴承SKF7216BECBJ轴承SKF7203BECBP轴承SKF7318BECBP轴承SKF 7305BEP轴承SKF7216BECBM轴承SKF 7203BEP 轴承SKF 7318BEM轴承SKF7306BECBM轴承SKF7216BECBP轴承SKF7203CD/P4A 轴承SKF 7318BEP轴承SKF7306BECBP轴承SKF 7216BEP轴承SKF7204BECBM轴承SKF7319BECBM轴承SKF7306BEGBM轴承SKF7216CD/P4A轴承SKF7204BECBP轴承SKF7319BECBP轴承SKF 7306BEP轴承SKF7217BECBJ轴承SKF 7204BEP 轴承SKF 7319BEM轴承SKF7307BECBM轴承SKF7217BECBM轴承SKF7204CD/P4A 轴承SKF 7319BEP轴承SKF7307BECBP轴承SKF7217BECBP轴承SKF7205BECBM轴承SKF7320BECBM轴承SKF 7307BEP轴承SKF 7217BEP轴承SKF7205BECBP轴承SKF7320BECBP轴承SKF7308BECBJ轴承SKF7217CD/P4A轴承SKF SKF SKF SKF7205BEGCP轴承7320BECCM轴承7308BECBM轴承7218BECBJ轴承SKF 7205BEP 轴承SKF 7320BEM轴承SKF7308BECBP轴承SKF7218BECBM轴承SKF7205CD/P4A 轴承SKF 7320BEP轴承SKF7308BEGBM轴承SKF7218BECBP轴承SKF7206BECBM轴承SKF7321BECAM轴承SKF 7308BEP轴承SKF7218BECCM轴承SKF7206BECBP轴承SKF7321BECBM轴承SKF7309BECBJ轴承SKF7218BEGBF轴承SKF 7206BEP 轴承SKF7321BECBP轴承SKF7309BECBM轴承SKF 7218BEP轴承SKF7206CD/P4A 轴承SKF 7321BEP轴承SKF7309BECBP轴承SKF7218CD/P4A轴承SKF7207BECBM轴SKF7322BECBMSKF 7309BEP轴承SKF7219BECBM轴承轴承承SKF7207BECBP轴承SKF7322BECBP轴承SKF7310BECBJ轴承SKF7219BECBP轴承SKF 7207BEP 轴承SKF7322BECCM轴承SKF7310BECBM轴承SKF 7219BEP轴承SKF7207CD/P4A 轴承SKF7322BEGBM轴承SKF7310BECBP轴承SKF7219CD/P4A轴承SKF7208BECBJ轴承SKF 7322BEM轴承SKF 7310BEP轴承SKF7220BECBM轴承SKF7208BECBM轴承SKF 7322BEP轴承SKF7311BECBJ轴承SKF7220BECBP轴承SKF7208BECBP轴承SKF7324BCBM轴承SKF7311BECBM轴承SKF7220BECCM轴承SKF 7208BEM 轴承SKF7326BCBM轴承SKF7311BECBP轴承SKF 7220BEP轴承SKF 7208BEP 轴承SKF 7326BM轴承SKF7311BECCM轴承SKF7220CD/P4A轴承SKF7208CD/P4A 轴承SKF7328BCBM轴承SKF7311BEGBM轴承SKF7221BECBM轴承SKF7209BECBJ轴承SKF7330BCBM轴承SKF 7311BEP轴承SKF7221BECBP轴承SKF7209BECBM轴承SKF7332BCBM轴承SKF7312BECBJ轴承SKF 7221BEP轴承SKF7209BECBP轴承SKF7334BCBM轴承SKF7312BECBM轴承SKF7221CD/P4A轴承SKF 7209BEP 轴承SKF7336BCBM轴承SKF7312BECBP轴承SKF7222BECBM轴承SKF7209CD/P4A 轴承SKF7338BCBM轴承SKF7312BECCM轴承SKF7222BECBP轴承SKF SKF SKF SKF7210BECBJ轴承7340BCBM轴承7312BEGBM轴承7222BECCM轴承SKF7210BECBM轴承SKF7344BCBM轴承SKF 7312BEM轴承SKF7222BEGBF轴承SKF7210BECBP轴承SKF7348BCBM轴承SKF 7312BEP轴承SKF 7222BEM轴承SKF 7210BEP 轴承SKF7405BCBM轴承SKF7313BECBJ轴承SKF 7222BEP轴承SKF7210CD/P4A 轴承SKF 7405BM轴承SKF7313BECBM轴承SKF7222CD/P4A轴承SKF7211BECBJ轴承SKF7406BCBM轴承SKF7313BECBP轴承SKF 7224BCBM轴承SKF7211BECBM轴承SKF 7406BM轴承SKF7313BECCM轴承SKF 7224BM轴承SKF7211BECBP轴SKF7407BCBM轴SKF7313BEGBMSKF7224CD/P4A承承轴承轴承SKF 7211BEP 轴承SKF 7407BM轴承SKF 7313BEP轴承SKF 7226BCBM轴承SKF7211CD/P4A 轴承SKF7408BCBM轴承SKF7314BECBJ轴承SKF 7226BM轴承SKF7212BECBJ轴承SKF 7408BM轴承SKF7314BECBM轴承SKF 7228BCBM轴承SKF7212BECBM轴承SKF7409BCBM轴承SKF7314BECBP轴承SKF 7228BM轴承SKF7212BECBP轴承SKF7410BCBM轴承SKF 7314BEP轴承SKF 7230BCBM轴承SKF 7212BEP 轴承SKF 7410BM轴承SKF7315BECBJ轴承SKF 7232BCBM轴承SKF7212CD/P4A 轴承SKF7411BCBM轴承SKF7315BECBM轴承SKF 7234BCBM轴承SKF SKF 7411BM SKF SKF 7236BCAM7213BECBJ轴承轴承7315BECBP轴承轴承SKF7213BECBM轴承SKF7412BCBM轴承SKF 7315BEP轴承SKF 7236BCBM轴承SKF7213BECBP轴承SKF 7412BM轴承SKF7316BECBJ轴承SKF 7238BCBM轴承SKF 7213BEP 轴承SKF7413BCBM轴承SKF7316BECBM轴承SKF 7240BCBM轴承SKF7213CD/P4A 轴承SKF7414BCBM轴承SKF7316BECBP轴承SKF 7244BCBM轴承SKF7214BECBJ轴承SKF7415BCBM轴承SKF7316BECCM轴承SKF 7248BCBM轴承SKF 7280BM 轴承SKF 7415BM轴承SKF 7416M轴承SKF 7252BM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极限转速高,同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也可纯轴向载荷。
其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由接触角决定,并随接触角增大而增大。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单列角接触球轴承能够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
这类轴承虽然只能承受单向的轴向载荷,但可以与另一个承受反向载荷的轴承组合使用。
角接触球轴承是不能拆分的。
角接触球轴承适用于高转速,它的自动调心能力非常有限。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基本类型72B和73B型FAG单列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为40°,因此它可以承受很大的轴向载荷。
公差:72B和73B型FAG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按普通公差制造(公差等级PN,无后缀)保持架大多数角接触轴承配备由玻璃纤维增前尼龙66制造的保持架(后缀TVP)。
这种保持架可在120℃以下温度稳定的场合工作。
如果轴承使用油润滑,那么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可能会影响保持架的使用寿命,而且高温下,老化的油也会缩短保持架的寿命,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换油周期。
使用机加工黄铜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油后缀MP。
允许转速合适的工作条件下,轴承的转速有可能高于参考转速,但不可能高于极限转速的数值。
在制定热允许转速时,应充分考虑特殊工作环境的影响。
如果角接触球轴承直接并排安装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以达到单个轴承的高转速。
热处理FAG角接触球轴承经热处理后可在不高于150℃的温度下工作。
外圈直径大于240mm的轴承可在不高于200℃的温度下工作。
如果采用尼龙保持架,轴承的允许工作温度要受保持架材料的限制。
通用结构通用结构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常常成对使用,布置形式有:X型(面对面布置)、O 型(背对背布置)和T型(串联布置)。
还可以选择以下的调整类型:∙UA X和O型布置中轴向游隙减小∙UO X和O型布置中轴向游隙为零小轴向游隙和零轴向游隙是指在非安装状态下,紧配合会使成对安装轴承的轴向游隙减小,或预紧力增加。
订购通用结构轴承时,请您告知单个轴承的数量,而不是轴承对数和轴承组数。
角接触球轴承使用方法

角接触球轴承使用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角接触球轴承这玩意儿的使用方法,这可真的超级重要哦!
首先呢,使用角接触球轴承的时候,得按照这些步骤来。
要先做好清洁工作,把安装的部位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可不能有杂质啥的,不然会影响安装和使用效果的呀!然后呢,要小心谨慎地把轴承安装到合适的位置,安装的时候得注意角度和力度,不能太粗暴啦,不然轴承会“发脾气”的哟!安装好后,还要检查一下是否安装牢固,这可关系到后续的使用安全呢!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就像我们要定期保养自己的身体一样。
这整个过程中呀,安全性和稳定性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呀!就好比走钢丝,必须得稳稳当当的。
要是安装或者使用不当,那后果可不堪设想,说不定会出现故障甚至引发危险呢!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不能有丝毫马虎。
角接触球轴承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啦!它在各种机械设备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机床、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呀,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负荷,转动起来又灵活又顺畅,就像一个灵活的小精灵!
我就给大家说个实际案例吧。
有一次在一家工厂里,因为工人在安装角接触球轴承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来,结果在生产过程中轴承出现了问题,导致整个生产线都受到了影响,那损失可大了去了!这就充分说明了正确使用角接触球轴承是多么重要啊!
所以呀,大家一定要重视角接触球轴承的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要求来操作,这样才能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哟!。
角接触球轴承的作用

角接触球轴承的作用
角接触球轴承是一种常用的传动元件,它在机械装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转动部件之间提供支撑和减少摩擦,从而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角接触球轴承的作用以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
角接触球轴承可以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
在机械设备中,由于受力的不同,往往需要承受不同方向的载荷。
角接触球轴承通过其特殊的设计结构,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使机械设备能够更加稳定地运行。
角接触球轴承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精度。
在机械传动系统中,要求轴承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精度,以确保设备在运行时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和偏差。
角接触球轴承由于其特殊的设计,能够提供较高的刚度和精度,使得机械设备能够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角接触球轴承还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
在机械设备中,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并且需要经常运转,因此轴承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角接触球轴承采用优质材料制造,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角接触球轴承还可以减少摩擦和能量损失。
在机械设备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会导致能量损失和设备的早期损坏。
角接触球轴承采用球体滚动的设计,能够减少接触面的摩擦,降低能量损失,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角接触球轴承在机械传动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承受不同方向的载荷,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减少摩擦,还具有较高的刚度、精度、承载能力和耐磨性。
因此,在工程领域中,角接触球轴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高效工作。
角接触轴承

角接触轴承角接触球轴承主要承受较大单向轴向负荷,接触角度越大,承受负荷能力越大。
保持架材料有钢板、黄铜或工程塑胶,成型方式有冲压或车削,视轴承形式或使用条件不同而选用。
其它尚有组合角接触球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及四点接触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
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
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
高精度和高速轴承通常取15度接触角。
在轴向力作用下,接触角会增大。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将引起附加轴向力。
并且只能限制轴或外壳在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
若是成对双联安装,使一对轴承的外圈相对,即宽端面对宽端面,窄端面对窄端面。
这样即可避免引起附加轴向力,而且可在两个方向使轴或外壳限制在轴向游隙范围内。
角接触球轴承因其内外圈的滚道可在水平轴线上有相对位移,所以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联合负荷(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单方向轴向负荷,因此一般都常采用成对安装)。
保持架的材质有黄铜、合成树脂等,依轴承形式、使用条件而区分。
接触球轴承的钢珠与内外圈接触点的连线与径向成一角度。
接触角度一般分为15°、30°、40°,分别用字母C、A、B表示。
轴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由接触角决定,接触角大,则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高。
该种轴承能限制轴或外壳在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
l 单列:78XX、79XX、70XX、72XX、73XX、74XX2 微型:70X3 双列:52XX、53XX、32XX、33XX、LD57、LD584 四点接触:QJ2XX、QJ3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接触球轴承打滑行为的非线性动态模型Qinkai Han , Fule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ibology,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摘要:用一个三维非线性动态模型来预测复合载荷组合条件下角接触球轴承的打滑行为。
该模型考虑了钢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的离心力和陀螺效应、钢球与内外圈之间的赫兹接触变形、钢球与保持架之间的非连续接触以及弾流动体润滑。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动态模型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复合载荷作用下,轴承钢球滑动速度随时间和位置的变化规律。
该模型表明,径向载荷的变化将使钢球在内外圈之间的的滑动速度产生波动,对低负载区域的钢球影响更大。
增加径向负荷将大幅增加滑移速度的幅度和范围,使打滑更加严重。
当钢球在低载区时,大的滑动速度会使轴承和润滑油的温度升高,加剧轴承磨损,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旋转工件的设计和检测中应考虑径向载荷。
1. 导论:角接触球轴承是许多旋转机械的核心支撑部件,其动态特性对整个设备的使用性能、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滚道应为钢球提供足够大的摩擦力和摩擦力矩,以确保钢球处于纯滚动状态。
否则,滚动体和内、外滚道之间可能会出相对滑移。
随着现代旋转机械的高速化、重载化,轴承的滑动将使轴承和润滑油的温度升高,从而加速轴承磨损。
如果轴承早期就开始打滑,它可能会导致轴承寿命减少,甚至更严重的事故。
因此,当前准确预测滚动轴承的打滑行为并提出防滑设计准则是很重要的问题。
哈里斯[1,2] 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基于沟道控制理论和准静态学,哈里斯[1,2] 建立了用于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滑行预测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滚动体的各种受力情况(包括:接触力,摩擦力,流体力和离心力等),还考虑了轴向载荷、旋转速度、滚动体的数量对打滑的影响。
Liao and Lin[3] 在几何约束条件和受力平衡中考虑了每一个滚动体受到的接触力和每一个滚动体的接触角。
希拉诺[4] 打滑的评判标准中分析了在轴向和径向负荷下钢球和滚道的打滑。
此外, 他们还研究了热效应引起的钢球滑动[5] 。
基于准动态分析,Jiang et al.[6], Cui et al.[7] and Yuan et al.[8] 等提出了估计防止轴承打滑的最小轴向载荷的经验公式。
最近,Chen et al. [9,10] 提出推力球轴承在固体润滑条件下的准静态模型。
该理论构想了一种用于准确界定钢球与内外圈之间相对运动的滑动比和旋滚比。
它表明,钢球与滚道的密切接触引起的滑差使滑动和接触力分布不对称Xu et al.[11] 建议用预载分析法作为球轴承的滑动准则。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佳预紧力的轴承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
Chen et al [12] 等人对高速旋转的轴承进行准静态打滑分析,发现钢球自转挤压油膜对打滑和轴承疲劳寿命有不利的影响。
上述的大多数分析是在稳态条件下采用静态/ 动态模型来研究打滑行为和防滑判据。
实际上,滚动轴承上经常被施加动载荷,滚动体和保持架之间的接触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因素往往造成滑移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显然,基于静态模型的稳态分析很难准确地描述和预测滚动体打滑的行为。
因此,发展动态分析方法在当前得到了广泛关注。
采用动态法,古普塔[13]首先建立微分方程来模拟一个推力球轴承在弹流润滑条件下钢球的瞬时运动。
奥斯滕森等人[14] 建立了轴承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并对轴承运动进行了仿真模拟,并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他们发现,卸载区的滑动主要受局部润滑剂分布状态和滚子在轴承中的位置的影响。
Imado[15] 提出了一个霍尔元件检测法来检测钢球在轴承中的运动。
最近,米尼安•拉尼阿多哈科梅等人[16]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滚动轴承的动态接触模型。
动态接触模型应用在钢球与滚道打滑的研究中。
Jain 和亨特[17] 忽略离心力和钢球接触角引起的陀螺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应用在风力机传动系统高速输出轴上的轴承的动力学模型。
塞尔瓦拉和marappan [18] 研发了一种圆柱滚子轴承试验台,用于测量各种工况下运行的轴承元件的速度,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工作参数对圆柱滚子轴承的影响。
Tu et al.[19] 以滚动体与滚道、保持架之间的接触力和摩擦力,以及滚动体的离心力为基础建立了研究滚动轴承加速时打滑的分析模型。
对轴承打滑的动态问题的一些研究工作已在目前的文献中提出,但研究对象仅限于推力轴承(只适用于轴向载荷)和深沟轴承(仅适用于径向载荷)。
角接触轴承在轴向和径向载荷作用下(复合载荷条件下)的研究较少受到关注。
高速度和复合载荷工况会使角接触轴承的滚动元件具有三维运动,而推力轴承和深沟轴承的运动可以简化为二维运动。
因此,本论文提出分析角接触球轴承打滑行为的动力学模型。
首先,考虑了内圈的五个自由度,对轴承的载荷分布和每个滚动体的接触力和内/ 外接触角进行了分析。
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和弹流动力润滑,确定了钢球与内/ 外滚道之间的摩擦力和摩擦力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考虑到钢球和保持架之间的不连续接触,利用欧拉方程建立了角接触滚动轴承的三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本论文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和过程并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对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复合载荷作用下,轴承的滑动速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
2、角接触球轴承载荷分布分析通过对角接触球轴承载荷分布的分析,获得了三种类型的参数,包括接触力,赫兹接触面积的尺寸和钢球和内外圈之间的接触角。
钢球摩擦力矩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这些参数分析计算得到。
因此,载荷分布分析在打滑分析之前进行。
外圈固定,内圈以恒定的角速度3 i旋转。
两个坐标,其中一个(X-Y-Z)固定在内圈的旋转中心线上,另一个( x-y-z )随Z轴旋转,如图1所示。
x-y-z的中心与球的质心重合。
忽略了内圈的旋转自由度,重点考虑余下的五个自由度(包括:三平移和两旋转)。
自由向量用表示。
作用于内圈的外力向量用Fin=(F X in;F Y in; F Z in; M In; M Y in) T表示。
第i个球相对于旋转坐标x-y-z有三个旋转角速度(3 xj; 3 yj; 3 zj )和一个基于固定轴Z的滚道旋转速度Wcj。
在时间t,第j个球的位置角用下公式表示:y T图1。
轴承坐标示意图。
? cj = ? 0+ 3 cj +2 n /Nb(j-1),其中? 0为初始位置角,3cj为滚道角速度,Nb为钢球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 0=0,外力会使内圈移动。
因此,第j个球内圈沟曲率中心的位移,包括沿y,z轴的移动和沿x轴的转动,用uj= ( yj; zj; 9 xj) T表示。
在小挠度的假设下,uj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得到uj=TjUin ⑴。
其中Tj是变换矩阵,可表示为'55 巾q000 ■T/ =001Kj sin -R, cos^c(2) 000sin如—0%其中Ri=+ ( cos B 0表示由内到槽曲率中心的内轴旋转中心的距离,de是轴承的节圆直径,rgi是沟曲率半径,db是钢球的直径,B 0是公称接触角。
没有负载时,钢球与内外滚道之间没有接触变形。
由于偏转是零,所以球的中心和内外滚道的沟曲率中心位于一条直线,如图2虚线。
钢球的内外接触角是相同的,等于公称接触角B 0。
施加负载后,内圈滚道将首先移动,然后钢球也因接触变形而移动。
平衡状态,如图2所示的实心线,可以表示钢球和内外滚道之间的状态。
因为外圈是固定的,所以它的沟曲率中心保持不变。
根据公式(1 )内圈沟曲率中心的位移可以用(yj;zj) 表示。
钢球中心的位移是未知参数可用(vjy;vjz) 表示。
因为负载的影响,钢球与内外沟道的接触角变的不相等。
外接触角减小为B oj,而内接触角增大为Bij。
在偏转前,内圈沟曲率中心到钢球质心的距离为Lij 。
偏转后,距离变得lij ,如图2所示。
同样,外圈沟曲率中心到钢球质心的距离从 Loj (偏转前)变为loj(偏转后),对于给定的内外沟曲率半径(rgi; rgo ),有Lij=和Loj=rgo 。
根据图2的几何关系,可以获得以下公式:r ^sin^+^-v^“一 硕—荷载分布分析应满足上述的四个几何方程。
图3给出了第j 个钢球的受力情况。
在图中,Fcj 和Mgj 表示由于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的离心力和陀螺L ai sin Z^o +显然有%(固定)图2。
轴承前后挠乩心「忻和的几何关系力图。
[20]mb和lb为钢球的瞬时质量和惯性。
3 s和3 c为自转角速度和沟道角速度,a j为自转轴和Z轴之间的夹角。
对于纯滚动轴承,有钢球与内、外滚道之间的接触力用Qij 和Qoj 表示,根据赫兹接触理论,有Qij= x ijKi S ij 3/2和Qoj= x ojKo S oj 3/2 。
Ki 和Ko 为钢球与内外滚道的接触刚度系数,S ij 和S oj 为钢球与内外滚道的变形量。
从上面的几何分析中x oj=1 o S ij, S oj = 0 时;X ij=0 ,过接触区材料性能和几何尺寸的确定,即其中E ' =E/(1- v 2)表示的有效弹性模量比,R 为等效曲率半径,K 为椭圆率,E 和这些参数的表达式从哈里斯和 kotzalas [ 20 ] 的论文中可以得到,接触刚度 系数Ki和Ko 可以通过以上公式求解得到在负荷分布分析,忽略了x 水平的摩擦力,陀螺力矩由 y-z 平面的瞬时摩擦力产生,如图3所示。
哈里斯和 kotzalas [20]在他们的论文中首先对钢球进行这样的受力平衡分析。
人ij 和入oj 表示钢球与内外沟道之间的摩擦系数。
在这里对入ij 和入oj 都设置初始值为1。
从图3可以得到力的平 衡方程如下:srn fi l} -sin/4j +^ = Q创血九_Qj 血九-辔co 昭汁警^co% =o鬻闷咕逊‘(曲"可以得到S ij =lij-Lij和S Oj=loj- Loj当 S ij ,S oj>0 ; x ij =1,x oj=0 。
接触刚度系数通K =,E 为材料的弹性模量,v 为泊松 ?为椭圆第一类和第二类积分。
第j个钢球与内沟道之间的接触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与图3所示的方向相反。
得到钢球与内滚道的力平衡方程「声1in遵Nbffn=0(10) -”J= 1上述研究表明在未知参数负荷分布的位移分析中可以用该钢球与内滚道的模型(vjy , vjz和Xin , Yin , Zin , 9 X in , 9 Y in)代替进行计算。
(公式(7) -( 10))是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可以用Newton-Raphson方法迭代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