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试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摘要:园林对改善周围环境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充分发挥园林的这些作用,就必须做好园林的设计工作,注重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文章探讨分析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原则、方法,并指出了当前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实际工作发挥借鉴指导作用。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因地制宜整体效果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园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园林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而要想充分发挥园林的作用,就必须做好设计工作,尤其是做好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
当前,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相关原则和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
因此,结合园林设计的实际工作,探讨分析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有关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在园林设计当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化周围环境。
植物配置与造景充分利用了不同植物的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与安排,使这些植物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创造出美感,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植物配置和造景还能够对园林景观起到点缀作用,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感更强,层次变化更多,为人们所向往和喜爱,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亮点,美化了周围环境。
2、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由于植物的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了氧气,不仅使周围的空气得到了净化,还能够显著提高周围空气质量。
此外,一部分植物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降低对人类的危害,美化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物造景,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绿化中,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以及它们的配置方法。
首先是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是指在一年四季都保持翠绿色的植物。
它们适合用来围墙、绿篱或者入口处的绿化。
常见的常绿植物有银杏、山杨、杜鹃、银叶蒿等。
这些植物株型矮小,叶子翠绿,非常耐寒,所以在园林绿化中非常适合。
其次是落叶植物。
落叶植物是指在秋天叶子会逐渐变黄并脱落的植物。
这类植物适合在园林中进行季节性变化,可以营造丰富多样的景观。
比如黄连木、槭树、山楂等就是常见的落叶植物。
它们在秋天的时候叶子变红,非常美丽。
还有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们适合用来修饰湖泊、池塘或者温室。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香蒲等。
它们非常喜欢水,根部会长在水下,叶子和花会浮在水面上,非常美观。
还有盆景植物。
盆景植物是指通过修剪和造型来塑造植物的形态,以达到艺术审美的效果。
常见的盆景植物有松树、柏树、桃树等。
它们的枝条修剪得非常整齐,形状各异,给人一种清雅、精致的感觉。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也需要根据园区的特点来选择。
比如在公园或者大街上,可以选择一些高大而挺拔的乔木作为主要植物,以营造高大、宏伟的氛围。
而在小区或者庭院中,可以选择一些矮小而丰茂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给人一种温馨、亲近的感觉。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特性和美观度,还要根据环境和功能进行适当的搭配,以创造出一个独特而舒适的园林景观。
需要合理地进行绿化设计和养护管理,以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园林绿化的最佳效果。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植物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环境质量,美化城市形象,让人们更加舒适地生活。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的植物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观,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植物的配置应该以环境要素为基础,如土壤、气候、人工干预等,同时也要根据景观的需要进行选择。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喜阳的植物在充足的阳光下会更加茁壮,而喜荫的植物则需要在阴凉的环境中才能生长良好。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它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
另外,植物的形态和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高大的乔木可以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而低矮的灌木则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如黄色的花朵可以给人一种阳光灿烂的感觉,而蓝色的花朵则可以增加湖泊和河流的清新感。
下面以城市公园为例介绍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造景技巧。
一、公园的绿地公园中的绿地是一个开敞的空间,可以选择一些结构简单、颜色明亮的植物作为点缀,例如灌木类的红枫和白色的樱花等。
这些植物可以形成显著的视觉效果,让人赏心悦目。
二、公园的湖泊和水系公园中的湖泊和水系是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可以选择一些水生植物和沿岸植物进行配置。
如荷花、芦苇和莲藕等水生植物,以及高大的杨树和柞树等沿岸植物。
这些植物可以形成清新自然的感觉,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三、公园的草坪和道路绿化公园的草坪和道路绿化是公园中最常见的绿化形式,可以利用不同高度、颜色和质地的草坪进行配置,比如矮草坪和高草坪的搭配,可以形成多层次的视觉感受。
还可以选择一些耐干旱、抗盐碱的植物进行配置,如白花鸢尾、紫羽扇花和绣球花等。
总之,在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环境要素进行选择,使选择的植物在公园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植物的配置应该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繁殖能力、形态和颜色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美丽、舒适、生态的城市公园。
园林设计视域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要点汪波

园林设计视域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要点汪波发布时间:2023-07-04T07:25:54.06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8期作者:汪波[导读] 现阶段在进行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非常重要。
落实好园林绿化工程既能够对四周的环境带来积极影响,还会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在对园林进行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此选择最合适的植物品种,同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从而确保园林建设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本篇文章首先阐述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措施进行探讨。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335摘要:现阶段在进行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非常重要。
落实好园林绿化工程既能够对四周的环境带来积极影响,还会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在对园林进行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此选择最合适的植物品种,同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从而确保园林建设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本篇文章首先阐述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设计;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1.1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所以就要有效改善空气的质量,这个时候就可以很好的利用植物。
因为植物中具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可以把有害物质吸收分解,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空气的质量,为人们的健康奠定基础。
植物既可以有效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合理配置不同的园林植物,重视植物配置以及造景设计要点,可以有效避免火灾等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植物造景 袁云云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植物造景袁云云摘要: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向往大自然的风景和环境,园林项目也因此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
通过积极建设园林园艺,不仅能够起到净化城市、绿化城市的作用,而且也能够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切身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而园林设计作为园林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想使园林发挥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则需要重点关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和人民。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引言在园林规划设计环节,植物配置及植物造景的作用与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首要任务是优化生活环境,针对不同因素展开具体讨论,融合理论与实践,体会园林景观精神。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针对设计质量及水平有着深刻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应知晓生态法则与实质条件,充分展现植物和景观的相似性与融合性。
1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价值1.1有利于陶冶情操在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未能够及时缓解压力,便很容易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还会形成消极的心理。
为了尽可能地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显得尤其重要。
而通过观赏园林,便能够达到很好的舒缓效果。
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植物景观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同时也能够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人们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1.2有利于美育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可起到优化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会有所加强。
而想要加强防止水土流失以及防火防震的效果,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则需要选用合适的植物进行合理地、科学地配置和栽种。
在经过合理化、科学化的配置之后,整个园林也能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再加上植物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美感,所以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美学价值,这也是园林设计所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
试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试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作者:张晓鸣金云峰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22期摘要:园林设计包括多个方面,其中以生态环境设计、景观布置、色彩搭配、植物配置等为主。
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园林设计价值,就要对植物搭配、布置等进行细致地分析。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这为人们的精神文明发展提供了基础,通过园林景观的构造,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文化栖息之地,能够大大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概念园林设计是为了实现植物与植物间相互配合,从而展现艺术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最常见的途径是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其中植物配置主要是针对当地的周围环境等问题,将植物的种类、样式、颜色等进行科学地配比,进而使众多植物的整体景观与园林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达到植物与园林景观合二为一的境界,进一步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
园林设计的植物造景,主要是根据选定的植物特性和园林中现有的风貌进行搭配,从而实现更具有该园林特色的景观。
无论是植物配置,还是植物造景,都要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以促进园林整体景观为目标。
2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配置是指园林设计人员采用相关配置方式,在绿化改造过程中搭配自然乔木、灌木、蔓藤以及草本等各种植物,使植物的美观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从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人良好的感受。
植物造景则指的是科学、合理的引入植物景观,使植物整体设计的审美要求得到提升。
植物造景需要对植物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性与统一性进行考虑,同时还要注重布局与搭配的合理性,让植物不管是单体还是群体,都能够将与原先设计风格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相符合的特点表现出来。
3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3.1美化周边环境在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对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行提升,使周边环境得到美化,并且营造良好的环境以改善周边人们的生活。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景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就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重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优化,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设计一、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现代社会,园林植物绿化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园林植物中,高大的树木与灌木、花卉的巧妙搭配,既可以改善景观,又能满足人们对观赏、休闲娱乐、植物科普的需要。
另外,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气中的CO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环境。
(一)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此外,在园林设计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各种植物进行配置,强调其生态特征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绿化的绿色、环保性、艺术性和舒适性,达到防火、防震、防水土流失的效果。
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满足人们观赏需求园林的设计不但可以抚慰人的心灵,而且可以使人在欣赏自然和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比如,在园林的规划中,植物的精心布置,可以使人在欣赏园林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给人以足够的视觉乐趣。
在花园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烦恼,远离都市的喧闹,陶冶情操,舒缓身心。
(三)弘扬传统文化园林设计是一种既能满足特定审美要求的艺术形式,又能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设计思想和文化符号,从而为人民营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传统文化,对植物、树木进行艺术化的修剪,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义,既可以深化园林的文化内涵,又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陶冶身心情操在生活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搭配、造景,既可以让人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与植物的和谐,也可以让人忘记那些机械化、程序化的生活,给这座城市带来一种生机,让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逐步改善生活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摘要:当前社会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然而伴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就环境问题做出努力,从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而城市在提高整体环境质量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城市园林绿化。
所谓的城市园林就是将建筑物与城市绿化相互配置,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引言】:在生态园林环境中,植物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显现四季的环境变化,它代表的是生命的力量,也是现代园林的一种新风貌,具有一定的内涵和创造力。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
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经,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园林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
所以,我们在建造现代园林时必须紧跟时代的节奏,顺应其发展,只有通过绿色植物创造出来的环境才是真正的好环境,文章主要针对园林植物配置给出了几点建议及相关的原则和
方法进行研究。
一、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原则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时并不是随意性的,设计时必须遵循相关的原则,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应当地历史文化特点。
若与当地文化和风俗相违背,甚至出现不和谐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植物造景的重要意义。
(2)必须遵循色调协调搭配的原则。
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重视植物色调的相互协调,才能提高园林风景所带来的艺术感,最终为人们提供视觉方面的享受。
(3)必须遵循高度适宜搭配的原则。
由于植物造景运用的植物种类比较多,并且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也不相同,因此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以保证植物配置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层次感、科学性和艺术性。
(4)应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的原则。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部分设计人员并没有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因此造成植物与当地环境不适而出现枯萎的现象发生,不仅增加成本,带来资源的浪费,还会直接影响到风景园林的发展。
二、园林植物的选择
园林植物的选择要因地制宜,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树种,植物本身都有它的习性,有的树种天生就耐寒如:柏类、白桦树;而有的树种天生不耐寒如:凤凰木、假槟榔。
不可将寒冷地区的树木种到炎热的地方,也不可将南方树种强行种到北方寒冷地区,否则即使能成活也达不到良好的造景效果;(2)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空气条件及水文地质选择适合种植的树
种。
许多地方由于受到工业废气、废水及农药等的污染,土壤出现偏酸或偏碱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情况,我们除了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外,还要针对环境选择具有相应抗性的植物种植。
如:杜鹃、栀子花等在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玫瑰、仙人掌在碱性土壤中生长良好;(3)根据种植地点和日照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树种。
如:在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的地方种植阳性植物如:樟树、凤凰木等。
在光照时长较短、日照强度不是很大的地方可以种植中性植物如:朴树、枫杨等。
在日照时间短或受到遮挡的地方种植阴性植物,如:肾厥、龟背竹等。
三、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一)完善植物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生活小区绿化水平园林设计者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m 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
合理的绿色植被,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还可以完善城市的植物生态系统,在局部的植物生态系统内部,像银杏林、香樟林、枇杷林、柑桔林、榆树林等植物,对于在其中锻炼身体的人来说,会起到很好的舒缓和消除疲劳的作用。
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是城市建筑自身的需要,更是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需要。
(二)园林植物与建筑物的配置在植物与建筑物之间,往往根据建筑风格的不同,配置不同形式的园林植物,可使建筑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突出和表现。
如陵园、庙宇多用规则对称模式栽植松柏类植物,使人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景仰之感,突出庄严性和纪念性。
而
在苏州园林中,通过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把色彩淡雅、造型轻巧的园林建筑衬托得诗情画意,充满情趣。
在皇家古典园林中,选用白皮松、油松、侧柏等四季常青、树体高大的树种为基调,以彰显皇族帝业的兴旺不衰、万古长青。
另外,在建筑物周围进行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三)自然式配置
能够表现植物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变化多样。
(1)孤植:不同于规则式的中心植,中心植一定要居中,而孤植一定要偏离中线。
但孤植的植物与中心植的植物都具备较好的树形,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孤植一般多用在面积大的草坪中、河边或墙角等地方;(2)丛植:2—10株的植物较紧密地栽植在一起的栽植方式。
丛植是园林中最常用的一种栽植方法,一般由几种不同习性和观赏部位的植物栽植在一起。
如:乔木与灌木、球类搭配等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群植:将大量的同一品种的植物种植在一起形成植物群落,它要表现的是群体之美,如在公园一些地方经常有看到桃花成片种植就属于群植。
(四)应用植物造景改造园林地形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可以在宽窄度不够整齐、不够规则的道路两旁种植盆栽以及花束等植物进行植物造景,其能够有效的改善道路不规则以及不整齐的问题,在地形比较高以及比较陡的地方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独特观赏性的植物造景,从根本上提高其美感,充分
掩饰不完美的地形,能够忽视地形本身的缺陷,最终给人们带来植物造景的美感。
四、植物配置时的注意事项
在对园林植物配置时,必须要根据它的具体原则进行操作,用什么树来配置,什么树是主体都是有讲究的。
由于植物的品种不同,所以在配置时应考虑到是否会相互影响,他们的阴阳性,病虫害的防治,影响力,怎样才能更好的映衬出配置的效果,是否具有耐湿耐旱性等问题都应在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通常情况下,具有乡土气息的树种适应能力更强,生命力也更强,从而就可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而利用落叶树对其隔离也可以防止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一般城市园林会把很多种类的植物引进来,但通常规模会很小,也会逐渐的消亡,这也是对植物的要求过高造成的,过于要求完美,如果只是需要植物四季常绿,那么就会导致慢生植物被冷落,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被遗弃。
虽然每种植物都有他的优缺点,但其本身没有好坏和高低之分,都属于自然现象,只有配置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才能表现出植物的艺术性。
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必须扩大种类,提高各种植物的适应性,把可以适应的种群相结合,做好比例分配;第二,必须提高对植物品种的意识,不能对植物有过高的要求,只重色彩,不重结合,要加强对植物的驯化和筛选,生态型的和地带型的要有所区分,从而营造出具有个性化的绿色景观。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的是,首选的植物应是我们原产国的,对国外的品种在引进时一定要慎重;第三,可以借鉴其它群落植物的种类
组成,选择合理的植物以及相应的结构特点,同时也可以开发一些绿化空间,把单一的物种进行密集化,让植物更加丰富,使之达到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更加接近于自然,同时也具有绿化的功效。
结束语
植物犹如园林的外衣,合理搭配不仅能营造多层次的绿化空间美化环境,也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给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在园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园林植物
的种植不是简单的绿化,他是艺术美的一种体现。
我们应该
在充分了解植物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种植地点的气候条
件、土壤条件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栽植的植物,
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科学、艺术的搭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严云山.浅
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6(13).
[2]张晓明.浅
析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