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简介

合集下载

BIO简介

BIO简介

BIO—GREEN—A(生物—绿色—A)产品简介生物—绿色—A是从韩国进口的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

主要是由玉米、绿色生物菌种、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合制而成的。

产品性能稳定,在100℃以内和18%的湿度下仍能存活,,也是一种环境改善剂,它能够提高饲料的吸收率,促进生长,抑制恶臭及有害气体的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农业1.土壤改善剂长期以来,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土壤遭到严重污染,在农作物中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和有害重金属,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健康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

传统的使用农药化肥生产出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绿色无公害的产品将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的产品应运而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生物—绿色—A针对土壤问题时,其处理效果可以达到离地面30厘米深处,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使用本产品后,可以将有益的微生物提供给土壤,激活酸性化的土壤,分解土壤中化肥及农药残留,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并且在生产富含矿物质和锗的高品质的农作物方面,具有卓越的力效。

而且,生物—绿色—A能够消灭对生物有害的细菌,因此具有不使用农药或杀虫剂也能防范病虫害的特征,从而产出高品质、绿色健康的作物。

2.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生物—绿色—A使用在植物上,可改善根部发育。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至,使用生物—绿色—A的作物,根部生长旺盛,茎部大量分化,果树落果减少。

秋收时产量可增加30%左右。

3.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使用生物—绿色—A,可以使作物根部生长旺盛,强化纤维组织,使外皮壮实,叶绿体增加,从而可以提高免疫力,强力抵抗病虫害,快速恢复,快速生长,增加收获量。

4.改善环境使用生物—绿色—A能够扫荡腐败物质的细菌,从而具有清除恶臭的特征。

使用方法用于农作物时,取本品1kg加入一定量的水(约200L)混合,可均匀撒布6000㎡农田。

微生态制剂的特点和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特点和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特点和应用微生态制剂又称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三类制剂。

益生菌是活菌益生元是一类化学物质,不能被宿主消化吸收,也不能被肠道有害菌利用只能被有益微生物选择性地吸收利用或能促进有益菌的活性或繁殖;合生元为益生菌和益生元按一定比例结合的生物制剂能同时发挥二者的共同作用。

畜禽生产中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EM,益生素、促菌生,调痢生、制菌灵、止痢灵抗痢灵抗痢宝、乳酶生等。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特点(一)拮抗病原菌微生态制剂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可以形成优势菌群,从而能够调整肠道菌群,维护内部环境的微生态平衡,减少有害菌的数量,降低畜禽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首先,有益菌可与病原菌竞争肠道内有限的生存空间与营养物质,使病原菌的繁殖受到遏制。

其次,有益菌尤其是乳酸菌进入肠道后可以产生有机酸使肠道的PH值降低,致病菌因此难以生长,数量逐渐减少。

第三,乳酸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等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还可产生一些多肽类抗菌物质,如嗜酸菌素、乳糖菌素、杆菌肽等,这些物质可抑制或杀死病原菌使肠道内活菌的数量和代谢发生改变,呈现出广谱和非特异性的抗菌抑菌和杀菌作用。

第四有些有益菌属于好氧菌,在代谢过程中可大量消耗肠道内的氧气,这就会创造厌氧环境,从而可以抑制好氧性致病菌的生长,促进肠道原有厌氧菌的繁殖,增加优势菌群的数量,使肠道内环境的微生态恢复平衡。

实践证明,微生态制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二)激活免疫系微生态制剂可以激活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抵御体内外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虽然属于有益菌,但相对于机体来说,它们毕竟还是具有活性的异物,其生长和繁殖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这种刺激可使动物免疫系统及早得到完善能够调动和提高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因而会提高整体的抗病能力。

如:乳酸杆菌能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激发巨噬细胞和干扰索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芽孢杆菌能使肠道淋巴组织处于高度反应的”准备状态”,同时还能加速幼畜免疫器官的发育和成熟,使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

肠道微生态制剂在ICU中的应用

肠道微生态制剂在ICU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 ():.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
益生菌
益生元
含活菌和或包括菌 一类非消化性物质,可
体组分及代谢产物 作为底物被肠道正常菌
的死菌的生物制品, 群利用,能选择性刺激
能在黏膜表面改善 肠内种或几种已存在的
生物与酶的平衡或 益生菌的生长活性,抑
刺激特异性与非特 制有害细菌生长,恢复
( ) . , , ().
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常见,发生率,使用氨苄西林和或头 孢菌素、克拉维酸、克林霉素是高危因素。
? 发生原因: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拟杆菌 属和双歧杆菌属多样性和密度下降,兼性厌氧菌如梭杆 菌、梭状芽孢杆菌及真细菌增多,类便生态系统的破坏 导致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减少和蛋白水解活性增高。
一、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对象:七个中心,例使用益生菌预防的患者 ? 结果:益生菌能一定程度降低的发病率(, ; %, ; ), 但研究间
具有低异质性(, ),对和医院死亡率无影响 ? 益生菌对机械通气的患者没有明显益处,且证据有限,益生菌
不推荐常规临床应用,由于研究设计的异质性,结果还有待于 进一步验证。
常用的微生态制剂
? 活菌制剂:
药物名称 亿活(布拉氏酵母菌、乳糖、果糖)
丽珠肠乐(双歧杆菌活菌) 美常安(屎肠球菌、枯草杆菌) 金双歧(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嗜热链球菌活菌) 益君康(中国日本株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枯
草杆菌) 适怡(酪酸梭菌、糖化菌、乳酸菌 )
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 妈咪爱(枯草芽孢、屎肠球)
本品与抗菌药同服可减弱 铋剂、鞣酸、药用炭、酊 其疗效,应分开服用。 剂等能抑制、吸附活菌,

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上的应用课件

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上的应用课件

优化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方案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微生态制 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大规模
应用提供可行性。
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
建立微生态制剂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和质量 检测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 性。
拓展应用领域
针对不同动物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研发适用于不同饲料类型的微生态制剂
激活免疫系统
01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激活动物的免疫
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预防疾病
02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预防
疾病的发生。
提高抗病能力
03
通过改善肠道环境和提高免疫力,微生态制剂可以提
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降低环境污染
减少粪污排放
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少粪污的排放量。
通过对不同环境、地理条件下的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发掘具有潜在益生作用的微生物种 群,为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新的资源。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发掘新资源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已知微生物进行遗传改造,获得具有更高益生作用的新菌株或新功能 菌株。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有益菌
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具有益生作用的微生物菌株,为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新的候选菌 株。
提高生产性能
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促进营养物 质吸收,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出栏率。
改善肉质和口感
微生态制剂可降低猪体内脂肪含量,提高肌肉纤 维密度,改善肉质和口感。
Hale Waihona Puke 微生态制剂在鸡饲料上的应用
增强免疫力
01
微生态制剂可增强鸡的免疫力,降低鸡瘟等传染病的发生率。
提高生产性能

饲料中微生态制剂应用研究进展

饲料中微生态制剂应用研究进展

18 ·2021.24Experimental research | 试验研究0 引言抗生素过量使用和滥用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凸出,导致畜牧产品安全性下降。

微生态制剂是通过人工分离正常菌群,在特殊加工工艺下制成的活菌制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将其定义为“可直接饲喂的微生物”。

因此,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安全、绿色、无公害的非营养性饲料调节剂,可促进宿主胃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畜禽抗病力、生长和生产性能,改善畜产品品质和养殖环境,已被作为饲料调节剂广泛添加于畜禽基础日粮中,促进动物机体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

1 促进胃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动物机体在正常情况下,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有益菌群处于优势地位时,动物机体可正常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为机体生长生产提供物质能量。

但当消化系统内的微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时,就可能引发腹泻、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微生态制剂通过人为添加的方式增加胃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数量,促进消化道内微生态系统平衡,为动物免疫力提高提供保证。

谢大识等研究发现,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 (Ⅰ组)、200 mg/kg (Ⅱ组)、400 mg/kg (Ⅲ组)、800 mg/kg (Ⅳ组)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不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相比,Ⅱ组、Ⅲ组、Ⅳ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盲肠乳酸杆菌数、盲肠双歧杆菌数、粪便乳酸杆菌数、粪便双歧杆菌数、脾脏指数、IgG 含量、IgA 含量、IL-2含量、IL-4含量、IFN-γ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腹泻率、盲肠大肠杆菌数、粪便大肠杆菌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可明显降低仔猪腹泻率,促进消化道微生态平衡,同时提高免疫功能[1]。

匡娜等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低剂量组)、1%(中剂量组)、2%(高剂量组)的甘蓼复合微生态制剂,与空白组(饲喂基础饲料)相比,中剂量组对虾血清酚氧化酶(PO )和酸性磷酸酶活性(ACP )显著升高(P<0.05),且使用甘蓼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三组对虾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 )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可提高对虾相关酶活性进而促进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提高[2]。

1饲用微生态制剂概述

1饲用微生态制剂概述

饲用微生态制剂概述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已知的有益微生物进行培养、发酵、后处理等工艺制成的微生物制剂。

微生态制剂包括活菌制剂和微生物培养物,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类。

1、益生菌(Probiotics),也称活菌制剂,即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菌制剂。

2、益生元(Prebiotics),指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繁殖,而且不被宿主消化的物质。

3、合生元(synbiotics),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制剂。

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畜禽消化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代谢以及饲料的吸收利用能力、降低动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积累,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等多重作用。

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

一、微生态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用途1、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即通过添加到饲料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改良动物体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目前应用较多的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醇母菌等。

代表性产品如挑战集团的益菌健,由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组成,性能卓越,效果卓著。

2、改善养殖环境。

主要是水质微生态改良剂,即通过投放到养殖水环境中以改良底质或水质,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

国内一定规模的水产微生态制剂企业有数百家,年销量5万吨以上,所产的单一菌种制剂及复合菌种制剂多达50多种,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

另外,也有应用于改善动物养殖环境的微生态制剂,如发酵床养猪技术。

二、饲用微生态制剂菌种选用标准及国家准用菌种根据动物的生理特性及饲料加工工艺的特点,饲用微生物菌种选用标准为:1、安全,非致病菌,最好来自动物自身肠道中;2、易生长,繁殖快;3、耐酸性,耐胆盐,并能植入肠粘膜;4、能产生乳酸和过氧化氢等有益物质;5、能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而不影响自己的活性;6、耐高温,易加工;7、有利于促进宿主的生长发育及提高抗病能力。

中山微生态制剂项目建议书

中山微生态制剂项目建议书

中山微生态制剂项目建议书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摘要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Preparation)又叫益生素、生菌剂、促生素、利生素、活菌制剂,是在微生物理论指导下,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促生长物质的制剂。

该微生态制剂项目计划总投资15068.9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651.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96%;流动资金2417.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04%。

达产年营业收入18121.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969.03万元,税金及附加272.32万元,利润总额4151.97万元,利税总额4996.98万元,税后净利润3113.9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883.0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7.55%,投资利税率33.16%,投资回报率20.66%,全部投资回收期6.34年,提供就业职位323个。

报告根据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并结合项目承办单位资金、技术和经济实力确定项目的生产纲领和建设规模;分析选择项目的技术工艺并配置生产设备,同时,分析原辅材料消耗及供应情况是否合理。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

也就是说,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

由于其调节肠道之功效,快速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无论在婴儿,老人,还是新生畜禽可以防止和治疗腹泻,便秘。

报告主要内容:概论、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市场调研、项目规划分析、选址评价、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工艺原则、环境保护说明、项目安全管理、建设风险评估分析、项目节能方案分析、项目实施安排、项目投资方案分析、经济评价分析、评价结论等。

中山微生态制剂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概论第二章建设必要性分析第三章项目市场调研第四章项目规划分析第五章选址评价第六章项目工程设计第七章项目工艺原则第八章环境保护说明第九章项目安全管理第十章建设风险评估分析第十一章项目节能方案分析第十二章项目实施安排第十三章项目投资方案分析第十四章经济评价分析第十五章项目招投标方案第十六章评价结论第一章概论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致力于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全球化、市场化竞争力的新型一流企业。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与特点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与特点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与特点一、概念及种类微生物制剂是将自然界有益细菌通过人工筛选培育,再经过生物工程工厂化生产出来,用于生态调控及动物营养保健的活菌制剂。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这类产品名目繁多,如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都属微生物制剂的同类产品。

就有益菌种来讲,美国发布了40种安全有效的有益菌种,我国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有益菌种有干酪乳杆菌、嗜乳酸杆菌、乳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等12种。

依活菌种的组成,有单一菌制剂和复合菌制剂。

市售的多为复合菌制剂,只是其中的菌种种类和数量有别而异。

应用于水产养殖上的微生态制剂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服以提高鱼虾免疫力的饲料微生态添加剂,目前应用较多的菌类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另一类是用以改良水质的微生态调控剂,主要菌类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

各类菌有其自身特性,使用时要针对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二、微生物制剂作用与特点(一)对水体的作用微生物制剂可有效降低养殖水质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浓度,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繁殖和生长,净化水质。

(二)对养殖动物的作用微生物制剂可使养殖动物提高机体免疫力。

防止水产养殖动物体内有害物质产生。

同时,转化养殖动物肠道、血液及粪便中有害物质浓度,降低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累积,有利于机体的健康。

(三)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微生物制剂具有投资小、效益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既能全池泼洒,也能做为饲料添加剂。

无毒、无害、无药物残留,长期使用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病害发生,排放的污水对环境污染也较小。

三、微生态制剂用于调控水质的使用原则自然水体存在一定的细菌生态平衡系统,施用微生态制剂是人为改变条件,定向培育优势菌群并发挥其作用,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在微生态制剂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水体的理化因子正确选用菌种;其次,施放微生态制剂要达到一定的浓度、确保水体中活菌数达到一定数量,并营造适合培育菌种的生长条件,使之尽早形成并维持优势菌群,以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中国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情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前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从事活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的企业大约有 400 家左右,获得农业部生产批文的约有140 家。 进口产品获得农业部《进口许可证》的国家有十几个, 产品有四十多种。 截止2010年底,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年销售额大约 在20 亿人民币,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不足5 家,产 品年销售额在3,000 万元以上不过几十家,大多数企 业的年销售额在1,000 万元以下。根据目前国内饲料 年生产总量和猪、禽、反刍和水产动物的养殖总量来 计算,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市场容量在180 亿元 至200 亿元之间,目前市场推广普及率约为10%。

*为已获得进口登记证的饲料添加剂,进口或在中国境 内生产带“*”的饲料添加剂时,农业部需要对其安全 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技术评审。
为什么要使用微生态制剂?




一、动物自身的需要 (1)幼小畜禽本身的消化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的发育,需要正常微生物菌群的刺激,因此需要补充 益生菌帮助建立微生态平衡。 (2)散养型向封闭式集约化饲养方式的转变,减少 了动物与土壤、饲草等的正常接触,养殖环境和饲料 中正常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数量不够,极易造成亚健康 状态,菌群平衡非常脆弱,因此需要在饲料和养殖生 产中进行不断补充。 (3)动物应激、药物、疾病和管理等不利因素破坏 了动物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因而需要补充有益微生
益生元(Prebiotics )

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能够选择性地促进宿主肠道内 原有的一种或几种有益细菌(益生菌)生长繁殖的物质, 通过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从而达到 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这类物质最早发 现的是双歧因子(bifidus factor)。如各种寡糖类物质 (oligosaccharides)或称低聚糖。这些糖类既不被人体 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亦不被肠道菌群分解和利用,只 能为肠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利用,促进有益 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 正常菌群的目的。其它尚有一些有机酸及其盐类,如葡 萄糖酸和葡萄糖酸钙以及我国的某些中草药类,如人参、 党参、黄芪等或茶叶提取物亦能起到益生元的作用。

1989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饲
料公定协会(AAFCO)公布的可安全用于微生
态制剂的微生物菌种有43种,欧洲市售的微生态


制剂约50种。 1986年,瑞典首先禁用抗生素(兽药)促生长剂, 随后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兽药)的国家有 丹麦、德国和芬兰。到2005年底,仅留下的4种 抗生素也被欧盟全部禁止使用。 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逐步跟进,因此,寻找抗生素 的替代产品已刻不容缓。微生态制剂既无残留问 题,又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因而是一种理想 的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德国Volkor rusch在赫尔本建立了 微生态学研究所,并从事对双歧杆菌、乳杆菌、 大肠杆菌等活菌作生态疗法的研究与应用。 1966年澳大利亚S.C.L. PTY生物研究所成立, 开始酵素和有益菌的研究与应用。 日本在 20世纪80年代初已有26种微生态制品用 于医疗和保健。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连医科大学康白教授首 先研制成功促菌生(蜡杆芽胞杆菌),事后各 种活菌微生态制剂相继研制成功。
1、缺乏战略性和基础性平台技术研究 2、最新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应用相对落后 3、对微生物与基因资源研究不重视 4、模仿跟进国际成熟技术为主 5、缺乏源头创新的政策设计和社会导向 6、立项过于刚性、考察指标硬化、产业化目 标短而强
中国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急需解决的问题




1、加强饲用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引进国外优良菌种资源, 加强 菌种资源特别是极端环境特殊微生物资源的搜集; 2、关注益生菌存活机理研究,细菌附、定植机制的研究以及益 生作用 的微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研究等; 3、建立饲料用微生物标准实验室,这类产品安全性研究是难题 也是弱 项,我国兽医学界对此类产品一直颇多质疑,值得引起重 视; 4、应研究建立实验性动物模型、明确饲用微生态制剂作用的科 学机理 5、建立高密度发酵方法,提高我国饲用微生物的发酵工艺和产 品后加工工艺水平,以及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加工、保存和使用水 平; 6、加强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和强化监管:尤其应对生产中的菌种、 活菌含量、保质期标准和商品标签规范等,制定出可操作和便于 检查的细则,规范微生物产品的研制、生产、营销和使用,应尽 快制订和完善针对这类特殊生物制剂的专门法规,改变行政监管 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被动局面。
微生态制剂简介
微生态制剂(AMP---animal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指在微生 态学理论指导下,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经 特殊工艺制成的只含有活菌或包含细菌菌体 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用于动物的活菌制剂。 它可以直接饲喂动物并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 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 提高饲料利用率。 我国又称为益生素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



三、环境保护的需要 养殖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向环境中排放了大量的废 弃物和耐药菌株和腐生细菌,增加环境净化负载。 微生态活菌的酶学营养作用和对排泄物中氨、氮、 硫化氢等有害物的吸收能减少排泄总量,增加了环 境中有益菌的数量,减少了有害菌的数量。 四、饲料品质变化的需要:饲料原料短缺,低品质 饲料原料、新型饲料原料将被更多地用于饲料,对 于动物而言,消化性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微生态 制剂对维持消化性能及消化环境稳定有明显的帮助 作用。 五、养殖环境恶化:高密度的养殖、越来越复杂的 疾病和持续的感染压力都对动物的免疫系统提出了 挑战,导致免疫营养消耗加大。微生态制剂有助于 维持肠道免疫屏障的完整、有助于协助动物抵抗病 原微生物的进侵,有助于降低免疫营养的消耗。
美国饲料公定协会(AAFCO)公布的可安全 用于微生态制剂的微生物菌种有43种
1.黑曲霉 2.米曲霉 3.凝结芽胞杆菌 4.迟缓芽胞杆菌 5.地衣芽胞杆菌 6.短小芽胞杆菌 7.枯草杆菌(仅限于不产生抗生素的区系) 8.嗜淀粉拟杆菌 9.多毛拟杆菌 10. 栖瘤胃拟杆菌 11.猪拟杆菌 12.青春双歧杆菌 13.动物双歧杆菌 14.两歧双歧杆菌 15.婴儿双歧杆菌 16.长双歧杆菌 17.嗜热性双歧杆菌 18.嗜酸乳杆菌 19.短乳杆菌 20.保加利亚杆菌 21.干酪乳杆菌 22.纤维二糖乳杆菌 23.弯曲乳杆菌 24.德氏乳杆菌 25.发酵乳杆菌 26.瑞士乳杆菌 27.乳酸乳杆菌 28.胚芽乳杆菌 29.罗特氏乳杆菌 30.肠膜明串珠菌 31.乳酸片球菌 32.啤酒片球菌 33.戊糖片球菌 34.费氏丙酸杆菌 35.谢氏丙酸球菌 36.酿酒片球菌 37.乳酪链球菌 38.二乙酰乳酸链球菌 39.粪链球菌 40.中间链球菌 41.乳链球菌 42.嗜热链球菌 43.酵母
微生态产品市场状况

市场产品主要为2种: 进口产品和国产产品 国内市场:发展处于第一阶段的酵母及与酵素的混合阶 段
微生物 酵素(酶制剂) 酵母(工业用)

(中国市场的微生物使用比例 )
世界发达国家微生物使用比例)
中国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技术研发现 状
国内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技术研发在不少方面取得了长足 进步和重要成果,但是整体水平依然落后。
合生素(Synbiotics)

合生素(Synbiotics)是指益生菌和益生 元同时并存的制剂。此类制品是以益生 菌和益生元同时并用,服用后到达肠腔 可使进入的益生菌在益生元的作用下, 再行繁殖增多,使之更有利于发挥抗病、 保健的有益作用。
微生态制剂的出现



二十世纪初,俄国科学家梅切尼科夫(Elie metchnikoff)在欧洲提倡饮用酸牛奶可健康 长寿。 1908年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梅切尼科夫 Elie Metchnikoff (1845-1916) 免疫学研究成果:免疫细胞学说-吞噬细胞 的作用
中国微生态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 魏曦

早在1950年,魏曦就注意到了抗生素引起的菌群 失调问题。他认为抗生素干扰了人类正常菌群的 生态平衡,必然导致机体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即 菌群失调症(两重感染),因而提出菌群调整疗 法,即把正常菌群的成员制成活菌制剂给病人服 用来辅助缺失或减少的细菌。在他指导下,他的 助手康白制出的“促菌生”是一种需氧腊样芽胞 杆菌,它在肠道内有耗氧作用,造成厌氧状态有 利于厌氧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生长繁殖,从而调 整菌群恢复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实践证明这 种疗法具有良好效果。魏曦指出:“抗生素之后 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即微生态制剂的时代
应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行业发 展的必然趋势
1、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类新型绿色环保的饲料添加剂, 不仅可以起到防病治病、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的 作用,而且还能减少养殖环境及粪便中氨气、硫化氢等有害 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畜牧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己被 农业部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推广技术项目。这意味着对微生 态制剂的研究、推广,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2、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低成 本、效果显著,它在饲料中的应用为食品安全开辟了美好的 前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 3、微生物制剂与治疗药物不同,为“己病治病,未病防病, 无病保健”,使养殖中的治疗手段从抗生素主打的化学时代 进入了微观生物世界的新领域。

六、动物消化问题:人们对动物生产性能的不断追 求、各种刺激采食手段的实施都对消化造成了压力, 协助动物消化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微生态制剂不但 能够协助消化,还能够协助解决消化问题。
七、其它存在的问题:抗生素的副作用、负后效应、 效果递减而副作用递增的问题,妨碍了抗生素进一 步发挥更大的作用。酸化剂和酶制剂作用单一并且 影响因素较多,与此相比,微生态制剂显然可靠得 多。 八、技术进步迅速: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水平大幅度 进步,产品改良进展迅速,产品功能、作用和效果 精益求精,而其他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却存在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