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合集下载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提高免疫力
①优势厌氧菌在肠壁形成一层菌 膜阻止外来细菌与肠壁特异性受 体结合,从而阻断外来细菌的侵 入,提高了机体抗感染能力,对 宿主起到保护作用;②由代谢产 物释放出来的抗原物质被动物吸 收后直接刺激动物免疫系统;③ 通过影响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 衡,间接影响免疫系统。
提供营养素,提高饲料转化率,促 进生长
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家禽
在鸡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可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饲 料转化率和产蛋率。
Dalloul等试验表明益生素具有高效的肠道免疫能 力;王玉梅等试验发现添加益生素组的平均体重、日 增重、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 0.4%水平益生素组为最佳。
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反刍动物
真菌如酵母菌曲霉菌等添加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可以改变 瘤胃的发酵形式,提高消化道尤其是瘤胃微生物的活性,促 进反刍动物生长发育。
调控肠道微生物平衡, 形成优势 菌群,抑制病原菌繁殖
微生态制剂是通过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宿主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而 起作用的。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 调节肠道内的微生物系统,使有 益微生物在肠道内占据优势地位, 防止机体发病。益生素中的有益 微生物可竞争性抑制病原菌附着 到肠细胞上,即屏障作用,并在 消化道内形成菌膜, 防止病原菌 吸附于肠壁上,促使其随粪便排 出体外 。
许多微生态制剂进入动物体后, 与肠道内有益菌相互协同,有效 增强肠的活动能力,提高蛋白质 的利用率。同时,由于肠道有益 菌的大量增殖,势必会抑制大肠 杆菌等的活动,从而减少蛋白质 向氨和胺的转化,使肠内和血液 中氨的浓度下降,减少随粪便排 出的氨量,臭味得到有效控制, 改善了舍内空气质量,减少了机 体应激,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11 优 势种群作 用 在正 常微生 物与动 物和环 境之 间所 . 构 成 的微 生态 系统 中 ,优势种 群对 整 个微 生物群 起 决定 作 用 ,一旦 失去 了优势 种群 ,则 微生 态平 衡失 调 ,原有 优 势种 群发 生更替 。正常情 况下 ,动 物肠 道 内的优 势种
群 中 厌氧 菌 占9 % 以上 ,其 中主 要 是 拟 杆 菌 、 双 歧 杆 菌 、 9
( )残 次 猪 在 饲 养 、 治 疗 的 过 程 中要 占用 饲 养 员 很 多 时 3
射 口蹄疫疫苗 ,猪瘟、 口蹄疫两种疫 苗一个月后二 免。 7 严格消毒 71 空栏 消毒 ( )栏 内猪只转 出后 ,对所 有用具 、栏 . 1 舍 、设备 表面进 行喷 洒并 保证充 分浸 润 ,并 且浸泡 一 段 时 间;( )使用 高压 清洗 机彻底 冲洗 地面 、 高床 、饮水 2 器 、食槽等 ,直 到所 有地方 都清 洁 为止 ;( )在 所有 用 3 具都 干燥 后 ,选 用高 效 、广谱 、刺激 性 小的 消毒 药 ,如 “ 百毒杀” 等对 空栏进行 全面喷洒 ,2 3 后 再用火焰将各个 ~d 地方消毒 1 次,空置 1 周再转 入断奶仔猪 。 72 带猪 消毒 ( )消毒 当天将猪舍 内所 有杂物都清 理 . 1
干 狰 , 包 括 猪 粪 、 灰 尘 、 蜘 蛛 网 等 ; ( ) 待 干 燥 后 用 高 2 效 、 广 谱 、 刺 激 性 小 的 消 毒 药 对 保 育 舍 内 外 进 行 彻 底少 ,势必造成恶性循环 。
5 药物预防 保健与驱虫
51 饮 水投 药 保 健 断 奶 仔 猪 一 般采 食 量 较 小 ,甚 至一 些 .
文 就微生 态制 剂 的作用机 理及 微生 态制剂 在畜 牧生 产 中

微生态制剂及其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及其作用机理
1)在获取具有一定效果的活菌时,应进一步研究这些活菌的作用机理;
2)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基因工程益生菌,生产出能“永久性”定居在肠道内的益生菌和“多功能性”微生态制剂;
3)加强益生菌与益生元、酶制剂等的协同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
1.3 合生元
为益生菌和益生元结合的生物制剂,它的特点是同时发挥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作用。这种制剂的应用,有日渐增多的趋势。
2.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种类繁多,其作用机理分益生菌和益生元两部分论述。
2.1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2.1.1 拮抗动物病原细菌并维持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微生物种群及其数量处于一个动态微生态平衡状态,当机体受到某些应激因素的影响,这种平衡可能被破坏,导致体内菌群比例失调,需氧菌如大肠杆菌增加,并使蛋白质分解产生胺、氨等有害物质,动物表现下
白质合成,提高磷的消化利用率。
2.2 益生元的作用机理
2.2.1 益生元竞争性与病原菌结合并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研究表明,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状芽孢杆菌等)细胞表面具有能够识别动物肠壁的“特异性糖类”受体结构物质,它与肠壁受体结合,定位繁殖,从而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益生元如甘露低聚糖等与病原菌在肠壁的受体非常相似,与病原菌有很强的结合力,从而使病原菌不能与肠壁受体结合。益生元不被消化道消化分解,因此可携带病原菌通过肠道排除体外,防止病原菌在肠道内繁殖。此外某些寡糖益生元还能清除已附着的病原菌。
2.1.6 促进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生长繁殖并提高对纤维素的消化率 益生菌尤其是酵母和霉菌,具有促进瘤胃微生物繁殖和活性能力,稳定瘤胃内环境,促进瘤胃菌体蛋白质合成,改变十二指肠内氨基酸构成比,促进厌氧菌特别是乳酸菌生长繁殖,进一步提高瘤胃中纤维素成分早期的消化,可使纤维素成分消化速度加快30%,并可使瘤胃甲烷产量减少,增加能量。霉菌偏好于纤维素中较硬的木质素,能使瘤胃中的总菌数和纤维素分解菌成倍增加,从而加速瘤纤维素分解,加强对瘤胃中氨的利用和蛋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菌 的大 量繁 殖 , 样 可 以 有 利 于 动 物 胃肠 道 内 的 有 益 微 生 物 这
1 2 增 强机 体 免 疫 力 .
有 益 微 生 物 能 够 刺 激 动 物 机 体 产 生 干 扰 素 , 高 免 疫 球 提 蛋 白浓 度 和 巨 噬 细 胞 活 性 , 强 机 体 体 液 免 疫 和 细 胞 免 疫 功 增
制 了病 原微 生物 的生 长 繁 殖 , 持 了 动 物 机 体 健 康 。 保
1 1 维持微 生 态平衡 .
动 物 体 内 的 微 生 物 菌 群 处 于 平 衡 状 态 , 益 微 生 物 是 优 有 势 菌 群 并 对 整 个 微 生 物 群 落 起 着 决 定 性 的作 用 , 果 机 体 受 如
潮 湿 闷 热 的 天气 多发 的特 点 ,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比较 高 。 在 猪 发 肺 疫 免 疫 接 种 后 , 行 猪 链 球 菌 病 免 疫 接 种 , 在 1 进 并 4d后 加 强 免疫 , 月后 再 次 加 强 免疫 。 4个
3 2 2 猪 蓝 耳 病 ( RR ) 猪 蓝 耳 病 在 苏 州 地 区流 行 已久 , .. P S: 发 病 呈 常 年 性 , 病 率 高 、 亡 率也 非 常 高 , 以在 猪 瘟 免 疫 发 死 所
添 加 剂 。动 物 微 生 态 制 剂 无 毒 副 作 用 、 耐 药 性 、能 促 进 动 物 健 康 和 提 高 生 可 从
产性能 , 目前 在 动 物 养 殖 业 中 已 被 广 泛 应 用 , 来 有 望 成 为 将
4 小 结 与 探 讨 4 1 微 调 免 疫 程 序 .
各 规 模 育 肥 猪 场 制 定 的免 疫 程 序 是 有 一 定 差 异 的 , 要 主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在水产养殖领域,微生态制剂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养殖辅助手段。

它不仅能够改善养殖环境,还对水产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1、改善水质水产养殖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能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如残饵、粪便等,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同时,它们还能吸收和利用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降低这些物质的浓度,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为水产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在养殖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竞争生态位、分泌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乳酸菌能够产生乳酸,降低环境的 pH 值,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芽孢杆菌可以产生抗生素类物质,对病原菌起到拮抗作用。

3、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有益微生物可以作为免疫刺激剂,激活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

它们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提高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此外,一些有益菌还能够定植在水产动物的肠道内,形成生物屏障,阻止病原菌的入侵,从而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4、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够合成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被水产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补充其营养需求,促进生长发育。

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1、饲料添加剂将微生态制剂添加到水产动物的饲料中,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有益菌在动物肠道内能够分泌消化酶,帮助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使其更容易被吸收。

同时,微生态制剂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2、水质调节剂定期向养殖水体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养兔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养兔中的应用
菌群也 由需氧菌到兼性厌 氧菌 、 厌氧菌发生变化 。微生态制
多是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微生态制 剂的添加 , 可 以 从本质上抑制有害菌及体 内毒素的生成 与摄 入 , 改善肠道 内
环境 。 3 微生态制剂在养免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养兔 中的应用 , 主要集 中在对 断奶仔兔 腹 泻 的防治方面 。K u s t o s k 等报道 , 在断奶幼兔饲料中添加地衣 和枯草 芽孢杆菌后 ,使 腹泻率 下降 了 3 % ,死亡率 降低 了 1 7 %。T a c h i k a w a T等报道 , 应用 酪酸菌和糖化菌后 , 与对照组 相 比, 仔兔感染 大肠杆菌 比例下降。 王磊( 2 0 0 7 ) 研究报道 , 蜡 样芽胞杆菌制剂 能够降低断奶仔 兔腹泻 的发病率和 幼兔 的 成活率 , 改善断奶仔兔肠道菌群 , 提高体液免疫水平 。 陈代荣 等用 鼠伤寒 沙 门氏菌感染 3 0 E t 龄 日本 大耳 白 兔, 每只每天 口服 1 0 亿个 活菌 , 通过 口服不同剂量调痢生治
道 内分离到 , 主要为消化球菌 、 乳杆 菌 、 酵母菌 、 双歧杆菌等 。
中在对 断奶仔兔腹泻方面 的防治 。 本 文就肠道种群 与兔群 的
健 康 、微生 态制剂作 用机理及在 养兔 中的应用方 面做一综 述 。为微生态制剂在养兔 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1 肠 道菌 群与家兔健康
酵、 培养等系列工艺制成 的活菌制剂 。 通过大量 的研究证实 , 微 生态制剂 的添加使用 , 对动物疾病防控及养分利用有较好 的促进作用 , 现就微 生态制剂 的作用机理做一概述 :
病原菌 的污染等也会 导致 家兔 腹泻 。有研究报道 , 每只断奶 仔兔每 天食 用腹泻家兔盲肠 内容物 ,可 导致 4 5 %~ 8 0 %的腹

中药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的作用机理

中药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的作用机理

中药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的作用机理中药微生态制剂又称第五代益生素(The fifth generation of probiotic)或中药活菌微生态制剂,是一类中药活性微生物添加剂。

一方面,中药微生态制剂被畜禽采食后活性有益菌(乳酸菌)能在消化道特别是肠道内发育、繁殖并产生大量乳酸,能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幼畜幼禽死亡率,防止消化道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另一方面,中药微生态制剂中的中药是根据动物特定生长需求或特定病症进行组方的,因此特定功效相当显著;第三方面,相对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药物残留、耐药菌株产生等问题,作为新型绿色添加剂的益生素,由于其无残留、无污染以及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有其独特的优越之处,因而益生素已成为很有前途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一、常用益生素种类日本将益生素按功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添加剂型,主要添加于幼龄动物饲料中,也可用于种畜禽饲料中,添加比例为0.02%~0.2%;另一类是兽用药品型,可用于治疗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美国A.Matthcrs将益生素按产品形态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植物形态培养物益生素,主要用于反刍家畜,提高瘤胃内有益微生物的数量,而单胃家畜由于胃酸对其有破坏作用,使用效果较差;另一类是孢子型培养物益生素,它们在到达肠道前受到某种天然保护(β-葡聚糖包被工艺)呈无活性状态,到达肠道后受肠道内某种因子的激活表现出活性。

改善其环境能提高益生素的生存能力,很有发展前途。

我国农业部1999年6月公布了12种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主要归属于以下几类:1、、乳酸菌类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

这是目前主要利用的一类。

2、酵母菌类假丝酵母、红色酵母、酿造酵母和啤酒酵母。

3、芽孢杆菌类枯草芽孢杆菌、地农芽孢杆菌、腊样芽孢杆菌和东洋芽孢杆菌等。

4、光和细菌二、益生素添加剂使用机理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绝大多数为固有性细胞(如肠杆菌、链球菌和乳杆菌等),极少量为其他萌(如葡萄球菌、嗜血杆菌等)。

浅谈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

浅谈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

浅谈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益生菌进入动物肠道后,会与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会合,显现出共生、栖生、竞争或吞噬等复杂关系。

因此,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综合国内外微生态的研究结论,宝来利来公司形成以下8大主流学说:1、优势种群学说——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群占据优势地位时,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就处于良性的生态平衡状态,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被抑制住不能生长繁殖。

2、生物夺氧学说——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剂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限制了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增殖,从而使失调的菌群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的目的。

3、定植抗力学说——有益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对肠道外籍菌群中的致病菌,肠道内条件性致病菌有定植抗力作用,动物一旦缺乏定植抗力,动物肠道中的病原菌和潜在病原菌极易大量繁殖,并突破肠粘膜进入组织中,最终致全身感染,甚至因此而死亡。

4、生物拮抗学说——一些肠道益生菌通过产生细菌素、乳酸、丁酸、过氧化氢等物质达到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目的。

5、粘膜免疫学说——医学界目前已经公布了与粘膜免疫最相关的微生态菌种,包括5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

6、肠道营养学说——肠道益生菌通过产生各种消化酶而几乎参与了全部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之所以动物换料会导致应激甚至腹泻,主要就是肠道益生菌因为饲料的改变而出现菌群失调或者优势菌群易位。

动物在用药后导致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也是这个原因。

7、肠道酸化学说——肠道益生菌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在畜禽肠道中代谢产生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酸性物质,降低肠道pH值,而偏酸性环境不利于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pH值每下降0.1,肉鸡饲料报酬可以提高3%。

8、清除毒素学说——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说:人体和动物90%的毒素产生于自己的肠道,引发内源性感染并破坏自身的免疫系统。

有害菌还能分泌多种发炎因子,造成肠炎和其他器官的炎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随着“无抗养殖”时代的来临,微生态制剂由于具有功能多、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使其成为较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

目前,在水产和畜禽养殖领域,大华农公司也相继研制了相关微生态制剂产品,如在水产养殖上用来调水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在畜禽养殖上用的饲料添加剂益菌宝、益康素。

本文将对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进行简单的阐述。

优势种群作用。

正常微生物与动物和环境之间所构成的微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对整个微生物群起决定作用,一旦失去了优势种群,则原微生态平衡失调,原有优势种群发生更替。

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内优势种群为厌氧菌占99%以上,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占1%,其中主要是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杆菌、优杆菌等。

如该优势种群发生更替,上述专性厌氧菌显著减少,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显著增加,此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抑制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繁殖,恢复微生态平衡,拟杆菌、双歧杆菌等优势种群逐渐增加恢复正常,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逐渐降低保持原有状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生物夺氧作用。

动物肠道内的有益菌为厌氧菌,若氧气含量升高,则引起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大量繁殖,不利于维持微生态平衡。

大量研究表明,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剂特别是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失调的菌群平衡调整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之目的。

生物拮抗作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在体内对病原微生物有生物拮抗作用。

这些有益微生物可竞争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上,同病原微生物争夺有限的营养物质和生态位点,并将其驱除定植地点,从而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乳酸杆菌以某种免疫调节因子的形式起作用,刺激肠道某种局部型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或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使之处于高度反应的“准备状态”,同时使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快,免疫系统的成熟度快而早,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使动物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益生菌能够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和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产生有益代谢产物及抗菌物质。

有益微生物尤其是乳酸菌进入肠道后产生乳酸,芽孢杆菌进入动物肠道能够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激活酸性蛋白酶活性,对新生畜禽是有益的。

某些乳酸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等,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抗菌物质如嗜酸菌素、乳糖菌素、杆菌肽、伊短菌素等,可抑制病原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

合成酶类及营养物质。

有益微生物在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

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转化率可达8%以上。

促进生长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生长繁殖,能产生各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动物生长。

防止产生有害物质,改善机体环境。

当机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时,肠杆菌比例增高,分解蛋白质产生氨、胺、细菌毒素等有毒物质。

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抑制病原菌,从而恢复微生态平衡。

某些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在肠道内可产生氨基氧化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类,从而降低血液及粪便中氨、吲哚等有害气体浓度,改善机体内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