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昆明的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昆明的雨

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并理解“避邪、鲜腴、篱笆、方比、吆喝”等词语,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昆明的热爱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散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和写作手法。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从而对汪曾祺的散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有个大致了解。

教学难点

体会汪曾祺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和写作手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开始本课之前我们先来品味一首汪老写的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这首旧体诗寥寥28个字,写尽了上世纪40年代昆明雨季的宁静、清寂和当时在西南联大学习的莘莘学子的苦闷和无奈。在深邃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莲花池本来坐落

在昆明市的西北部。一池清水,一尊陈圆圆着比丘尼装的雕像,有点荒凉、凄清。现在的莲花池处于市中心一带。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白天,人流如过江之卿;入夜,灯火似天上繁星,再也不是“莲花池外少行人”的荒郊,再也找不到有木香、有苔痕的“野店”了。有的是酒楼、饭店、大排档。入夜,路边烧烤上聚集的是附近大学里的男男女女,他们嘻嘻哈哈,边吃边聊。满街都是油烟、尾气和烧烤混合的怪味,木香花的清香早没了。然木香花会有的,猪头肉也会有的,只是“一杯浊酒”中恐怕再难品出“木香花湿雨沉沉”的那种况味,那种氛围了!我们也只能从汪老美丽的文字中再去想象去品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汪老的《昆明的雨》,去品品那独特的韵味。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背景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浦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背景资料

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春城之雨,润物细无声。本文写于1984年,是作者的一篇充满回忆的叙事性散文。

3.知识链接

叙事性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事的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偏重于记人的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青头菌.

(jūn ) 避邪..(bì xié) 鲜腴.(yú) 八卦.

(ɡuà) 篱笆..(lí ba) 釉.(yòu) 晕倒..

(yūn dǎo ) 吆.喝(yāo ) 暮.年(mù) 缅甸..

(miǎn diàn) 一碟.(dié) 细碎.(suì) 淋.

湿(lín) 苔痕.(hén) 密匝.

匝(zā) ⎩⎪⎨⎪⎧缅(miǎn )缅怀腼(miǎn )腼腆 ⎩⎪⎨⎪⎧釉(yòu )彩釉油(yóu )油水 (2)词语释义

避邪:用符咒等避免邪祟。

鲜腴:新鲜肥美。

吆喝:大声喊叫,呼唤。

暮年:晚年。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每个图形用三个分别代表阳的“-”(阳爻)和代表阴的“--”(阴爻)组成。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相传是伏羲所作。

细碎:①琐碎;细小。②细行;细节。

方比:比较,比得上。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答案示例:不是,作者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

2.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为何开篇要写给宁坤作画?

答案示例:给宁坤的画中有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描述。

3.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为何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一句。

答案示例: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4.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

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汪老的作品语言通俗,充满生活趣味,我们将在下节课具体赏析他作品的语言特色。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1.画中的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

答案示例:(1)画上倒挂而能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和产物;(2)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具体描述;(3)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2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二、新课导入

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汪曾祺先生用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昆明的雨》,《昆明的雨》会携细雨在身旁悄然落下,周围是浓浓的湿绿,有花香轻轻拂来,让躁动的心安静,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吧。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课文第2段和最后一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答案示例:第2段从内容上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从结构上看,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最后一段从内容上看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